到了晚上,陆尹珩住在出差的酒店里,看着大半天没有回复的傅青颂的聊天框,有点陷进前几年的回忆里。
她不过就在大学毕业后轻松一年——其实也不算轻松,gap的时间里傅青颂选择了考研,找准方向就闷头冲到现在。
去年他去H市时找她吃饭,他是提前一天约的,但迟迟没有收到回复。原以为这事不会有下文了,谁知第二天早上六点多看到她的消息,才知道她当时一头扎在开题的忙碌中,刚熬了一个通宵赶开题报告。
在饭桌上陆尹珩提起,井怡订婚了,可能再过不久就要正式办婚宴。
“挺好啊,井怡是那种活力特别充沛的人,跟小太阳一样,现在爱情事业双丰收了。”傅青颂说,“但我不行,我只能处理好一头的事,忙起来的时候同时做好事、顾好身体就很极限了。”
陆尹珩当时心里有些憋闷,但仍不动声色地问她:“你同学呢?没有定下来的?”
“有啊,还有人结婚呢,不过大多都是本地人,要么就是对往后去向比较确定的。”
“那你呢?”他接着问道,看似有条不紊,实际上有点连他自己都没觉察的急切显露出来,“有没有喜欢的城市,或者是特别想去的地方?”
“说实话,没有。全国高校看上去不少,但不是所有的我都想去,也不是我想去的都想要我,双向选择下来,城市去向其实是说不好的。所以现阶段我觉得做个无牵无挂的人挺好,或者说我想做个无牵无挂的人。”她认真地说道,“到头来为了这个争执,可能再分开,我觉得很没有意义——我不想看别人为我牺牲,也不会成为那个牺牲的人。”
或许也有人会说,可能不用那么惨淡,可能遇到好的机会能让两个人去往一处,可能即便去一个并非自己最初所愿的地方工作,反而以后能过得挺开心——是有可能,无论选择哪一条路,人生从来都不是死胡同,但为何要在尚有大道可走的时候去提前预设?
没错,她眼前的“大道”可能也并非是她以为的大道,也正如此,那些可能,那些假设,那些美好的发愿和寄托,等到将来想要调整航向时再去评估也不迟。
这些话不必多说,她相信陆尹珩应该能懂。因为他们本质上是很像的人。
只是他已翻越过他的崇山峻岭,成为走在康庄大道上的那个人,而她还没有。两个人的人生进度错开,对于经营一段关系来说往往是致命的。朋友尚且如此,何况恋人。
等不到傅青颂的回复,陆尹珩居然颇感无所事事。尽管他抵达上海后刚忙了一天,晚上又参加了一个需要应酬的饭局。
忙碌不歇的日子里保重身体是第一要务,他会尽可能维持作息规律,昨夜十一点左右就上了床,但凌晨两点多就起床,总共不过睡了两三个小时。
第二天还有个业务要洽谈,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将精力放在一件事上,中途和一同出差过来的助理通了个电话确定之后几天的日程,便打算收拾收拾早点休息。
近十一点,陆尹珩擦着头发从浴室走出来,看见手机屏幕亮了一下,几个消息框弹出来。这让他动作短暂滞住。
傅青颂不是故意不回消息的。
她上午落地后紧赶慢赶回到学校,一面准备下午的组会内容,一面匆匆填饱肚子,中间还为论坛的事尝试询问了几位教授的时间,几乎没有精力顾及别的事。
傅青颂的导师周言四十出头,正是拼事业的年龄,年初就带自己名下的学生申了几个项目,每周一次的组会风雨无阻。
文科的项目不用做实验,文献就成为重中之重,可信度、新颖度、思想深度都是不可或缺的价值,至于在这几种要素的基础上能撰写出什么水平的论文,也是各凭本事。周言刚刚获取一批十分重要的晚明文献,和傅青颂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程度重合,因此第一个将她列为项目参与人。
但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速度毕竟快,文本迟早都会流通,真有研究价值的文献也不愁吸引研究者,所以在前期如何抓住机遇,在短时间内产出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高质量论文,也是十分考验人的。
傅青颂刚好下半年要参加平州大学的论坛,又是该找工作的时候,她需要一篇足够新颖、功底扎实的论文,届时发表。而这篇论文必须要有一份合适的文献做支撑,所以无论多忙,她都得挤时间把这事接下来。
同时,平大想把这个论坛办出规模,傅青颂也想。学术圈的交际不过就那么几种方式,要么靠师门情谊、同学情谊,要么趁参会期间抓住机会,没准方向对上、缘分投上,就有新的机遇了。有机遇,在成果产出上才能事半功倍。
傅青颂相信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但早是多早、晚是多晚,都是现实的问题。说得实际点,在这个圈子里好的成果是硬通货,无论是升学、毕业还是找工作,成果都是第一位的,她总得先找上工作吃上饭再说后话。
下午开完组会,她又见了另外一个老师,然后紧赶慢赶地吃完晚饭,本来要赴约去见院长商量这事,不想对方突然有其他事,傅青颂这边就吃了闭门羹。
傅青颂接到电话后,马上回问院长最近什么时候有空,但对方也只是告诉她最近事多,需要再看。
其实对方是大牛,杂七杂八的事本来就多,发生这样的情况也应该是早有预料,但被人放鸽子总是不好受。何况她已经奔波了一天,又在办公室外面等了一个多小时,却连个人影都没有见到,若有这个时间她原本可以休息一下,说不难受也是不可能的。
可傅青颂同样知道,在这种事上内耗自己是最没有用的做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自己心情郁闷,会影响自己做事的进度。
学校门口就有清吧,有时候心情太差,她会去酒吧喝上两杯。同学朋友如果有空,就见面一起吐槽聊天,如果大家都没空,她抱着笔记本窝在酒吧角落里一边喝闷酒一边写论文、看文献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次数多了,连驻唱歌手的歌单都能随口背出来。
这阵子实在太忙,没有那么多时间可给她调整。傅青颂从学院出来,绕着学校里风景优美的小路走了走,等心情稍微平复些,就前往图书馆查资料。
如果实在不能缓解心情,就立刻去做事,把注意力投入到工作中,这是个难受但同样有用的办法,傅青颂屡试不爽。
直到从图书馆出来,她打开手机查看消息,才发现忘了回复陆尹珩。
对话时间还停留在上午——
陆尹珩:“落地了吗?”
傅青颂:“嗯,刚从机场出来,已经在往学校走了。”
陆尹珩:“有时间的话好好休息一下,注意身体。”
当时正好有另一条重要的信息过来,傅青颂看了一眼就切出去了,打算处理完另一头的事情再回复,没想到这么一放,就放了一天。
她赶紧解释回去:“今天跑了一天,这会儿刚准备回宿舍。累了,今晚一定要早点睡。”
几秒种后,陆尹珩发了个省略号过来。
陆尹珩:“你还不如告诉我你是睡了一天忘记回。”
傅青颂:“这不是最近正好事多嘛。回去收拾收拾就准备瘫着了,通宵以后确实吃不消,不比大学时候的身体了。”她想一想,补了一句,“今天谢谢你送我,下次你来H市,请你吃饭。”
陆尹珩那边好长一段时间都显示“正在输入”,但几分钟过去只是回过来一句:“小事。早点睡,人都回国了,就别过你那外国时间了。”
傅青颂忍不住抿了下嘴角,发了个如听说教般的垮脸小猫过去:“知道了。”
她另一个室友专业和她不同,最近不知道在忙什么,长期不在校,两室一厅的博士公寓因此成了傅青颂的“独立套间”,有时回去太晚也不怕打扰别人。读博任务繁重,比较好的地方则是时间安排相对自由,比如修完所有学分后不用上课,如果当天没有其他的杂事,即便是周内也能睡到自然醒。
傅青颂第二天醒来就是十点多了,微信堆积的消息令人头疼不已,她将不太重要的消息一一略过,打算放到起床后再处理。
林可梦的消息也夹杂其中,傅青颂点开看了一眼,发现她的语气一反常态,有点拐弯抹角的。
林可梦:“你认识樊时欢吗?”
林可梦:“他跟我说了件事不知道真的假的。”
林可梦:“那个,秦程和你相处的时候,你发现过什么异常吗?”
她不过就在大学毕业后轻松一年——其实也不算轻松,gap的时间里傅青颂选择了考研,找准方向就闷头冲到现在。
去年他去H市时找她吃饭,他是提前一天约的,但迟迟没有收到回复。原以为这事不会有下文了,谁知第二天早上六点多看到她的消息,才知道她当时一头扎在开题的忙碌中,刚熬了一个通宵赶开题报告。
在饭桌上陆尹珩提起,井怡订婚了,可能再过不久就要正式办婚宴。
“挺好啊,井怡是那种活力特别充沛的人,跟小太阳一样,现在爱情事业双丰收了。”傅青颂说,“但我不行,我只能处理好一头的事,忙起来的时候同时做好事、顾好身体就很极限了。”
陆尹珩当时心里有些憋闷,但仍不动声色地问她:“你同学呢?没有定下来的?”
“有啊,还有人结婚呢,不过大多都是本地人,要么就是对往后去向比较确定的。”
“那你呢?”他接着问道,看似有条不紊,实际上有点连他自己都没觉察的急切显露出来,“有没有喜欢的城市,或者是特别想去的地方?”
“说实话,没有。全国高校看上去不少,但不是所有的我都想去,也不是我想去的都想要我,双向选择下来,城市去向其实是说不好的。所以现阶段我觉得做个无牵无挂的人挺好,或者说我想做个无牵无挂的人。”她认真地说道,“到头来为了这个争执,可能再分开,我觉得很没有意义——我不想看别人为我牺牲,也不会成为那个牺牲的人。”
或许也有人会说,可能不用那么惨淡,可能遇到好的机会能让两个人去往一处,可能即便去一个并非自己最初所愿的地方工作,反而以后能过得挺开心——是有可能,无论选择哪一条路,人生从来都不是死胡同,但为何要在尚有大道可走的时候去提前预设?
没错,她眼前的“大道”可能也并非是她以为的大道,也正如此,那些可能,那些假设,那些美好的发愿和寄托,等到将来想要调整航向时再去评估也不迟。
这些话不必多说,她相信陆尹珩应该能懂。因为他们本质上是很像的人。
只是他已翻越过他的崇山峻岭,成为走在康庄大道上的那个人,而她还没有。两个人的人生进度错开,对于经营一段关系来说往往是致命的。朋友尚且如此,何况恋人。
等不到傅青颂的回复,陆尹珩居然颇感无所事事。尽管他抵达上海后刚忙了一天,晚上又参加了一个需要应酬的饭局。
忙碌不歇的日子里保重身体是第一要务,他会尽可能维持作息规律,昨夜十一点左右就上了床,但凌晨两点多就起床,总共不过睡了两三个小时。
第二天还有个业务要洽谈,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将精力放在一件事上,中途和一同出差过来的助理通了个电话确定之后几天的日程,便打算收拾收拾早点休息。
近十一点,陆尹珩擦着头发从浴室走出来,看见手机屏幕亮了一下,几个消息框弹出来。这让他动作短暂滞住。
傅青颂不是故意不回消息的。
她上午落地后紧赶慢赶回到学校,一面准备下午的组会内容,一面匆匆填饱肚子,中间还为论坛的事尝试询问了几位教授的时间,几乎没有精力顾及别的事。
傅青颂的导师周言四十出头,正是拼事业的年龄,年初就带自己名下的学生申了几个项目,每周一次的组会风雨无阻。
文科的项目不用做实验,文献就成为重中之重,可信度、新颖度、思想深度都是不可或缺的价值,至于在这几种要素的基础上能撰写出什么水平的论文,也是各凭本事。周言刚刚获取一批十分重要的晚明文献,和傅青颂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程度重合,因此第一个将她列为项目参与人。
但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速度毕竟快,文本迟早都会流通,真有研究价值的文献也不愁吸引研究者,所以在前期如何抓住机遇,在短时间内产出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高质量论文,也是十分考验人的。
傅青颂刚好下半年要参加平州大学的论坛,又是该找工作的时候,她需要一篇足够新颖、功底扎实的论文,届时发表。而这篇论文必须要有一份合适的文献做支撑,所以无论多忙,她都得挤时间把这事接下来。
同时,平大想把这个论坛办出规模,傅青颂也想。学术圈的交际不过就那么几种方式,要么靠师门情谊、同学情谊,要么趁参会期间抓住机会,没准方向对上、缘分投上,就有新的机遇了。有机遇,在成果产出上才能事半功倍。
傅青颂相信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但早是多早、晚是多晚,都是现实的问题。说得实际点,在这个圈子里好的成果是硬通货,无论是升学、毕业还是找工作,成果都是第一位的,她总得先找上工作吃上饭再说后话。
下午开完组会,她又见了另外一个老师,然后紧赶慢赶地吃完晚饭,本来要赴约去见院长商量这事,不想对方突然有其他事,傅青颂这边就吃了闭门羹。
傅青颂接到电话后,马上回问院长最近什么时候有空,但对方也只是告诉她最近事多,需要再看。
其实对方是大牛,杂七杂八的事本来就多,发生这样的情况也应该是早有预料,但被人放鸽子总是不好受。何况她已经奔波了一天,又在办公室外面等了一个多小时,却连个人影都没有见到,若有这个时间她原本可以休息一下,说不难受也是不可能的。
可傅青颂同样知道,在这种事上内耗自己是最没有用的做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自己心情郁闷,会影响自己做事的进度。
学校门口就有清吧,有时候心情太差,她会去酒吧喝上两杯。同学朋友如果有空,就见面一起吐槽聊天,如果大家都没空,她抱着笔记本窝在酒吧角落里一边喝闷酒一边写论文、看文献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次数多了,连驻唱歌手的歌单都能随口背出来。
这阵子实在太忙,没有那么多时间可给她调整。傅青颂从学院出来,绕着学校里风景优美的小路走了走,等心情稍微平复些,就前往图书馆查资料。
如果实在不能缓解心情,就立刻去做事,把注意力投入到工作中,这是个难受但同样有用的办法,傅青颂屡试不爽。
直到从图书馆出来,她打开手机查看消息,才发现忘了回复陆尹珩。
对话时间还停留在上午——
陆尹珩:“落地了吗?”
傅青颂:“嗯,刚从机场出来,已经在往学校走了。”
陆尹珩:“有时间的话好好休息一下,注意身体。”
当时正好有另一条重要的信息过来,傅青颂看了一眼就切出去了,打算处理完另一头的事情再回复,没想到这么一放,就放了一天。
她赶紧解释回去:“今天跑了一天,这会儿刚准备回宿舍。累了,今晚一定要早点睡。”
几秒种后,陆尹珩发了个省略号过来。
陆尹珩:“你还不如告诉我你是睡了一天忘记回。”
傅青颂:“这不是最近正好事多嘛。回去收拾收拾就准备瘫着了,通宵以后确实吃不消,不比大学时候的身体了。”她想一想,补了一句,“今天谢谢你送我,下次你来H市,请你吃饭。”
陆尹珩那边好长一段时间都显示“正在输入”,但几分钟过去只是回过来一句:“小事。早点睡,人都回国了,就别过你那外国时间了。”
傅青颂忍不住抿了下嘴角,发了个如听说教般的垮脸小猫过去:“知道了。”
她另一个室友专业和她不同,最近不知道在忙什么,长期不在校,两室一厅的博士公寓因此成了傅青颂的“独立套间”,有时回去太晚也不怕打扰别人。读博任务繁重,比较好的地方则是时间安排相对自由,比如修完所有学分后不用上课,如果当天没有其他的杂事,即便是周内也能睡到自然醒。
傅青颂第二天醒来就是十点多了,微信堆积的消息令人头疼不已,她将不太重要的消息一一略过,打算放到起床后再处理。
林可梦的消息也夹杂其中,傅青颂点开看了一眼,发现她的语气一反常态,有点拐弯抹角的。
林可梦:“你认识樊时欢吗?”
林可梦:“他跟我说了件事不知道真的假的。”
林可梦:“那个,秦程和你相处的时候,你发现过什么异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