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洲眯着眼看着琢玉书院打头那个学子。
杜臻。
杜若后娘生的那个儿子。
和他夫人关系不怎么样。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视的理所当然。
第三轮的春风馆掌柜抽到的题目是‘夏夜’。
京城的夏天干燥炎热,让人印象深刻。现在虽然还在湿润的春日,但那让人忘不了的猛烈热浪在脑海中滚滚而来。
春风馆的客人只见两大书院的学子各执一方,占据了两张桌子。
“若是我们胜了,你们几个到琢玉书院门口扫三个月地。”
思齐书院几个学生毫不犹豫同意,“若是我们胜了,你们几个到我们书院看门。”
时下书生最重视的就是面子,输了去它校扫地看门,在本校那点声誉名声全化为耻辱。
李哲双手揉搓取暖,“夜里太凉了,下次这种热闹我就不来凑了。”
他已经过科举这个阶段,除了顶尖的人才,其他的在他眼里就是菜鸟互琢。
叶青洲取出怀里的炉子递给他,“暖暖。”
“你哪来的?”
“问小二要的,加一次炭五文钱。”这价格在春风馆这等地方,很实惠。
“那你呢?”李哲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青洲真是铁汉柔情,这个朋友他是真没交错。
“我?”叶青洲挑眉,“你觉得我需要这东西,我自小跟着我爹在西北锻炼,那地方下起雪来,比上京冷多了。”
雪粒子和暴风在关外呼啸,体型瘦小的士兵都会被吹走。每年因为朝廷拨钱被私吞导致关外取暖用品不够,冻死在寒冬腊月的士兵数不胜数,这些年才好些。
这手炉是为了打探这春风馆的大老板,和小二搭完话,顺带要的。
“你觉着这两家书院谁会赢?”
“思齐书院。”反正他不会压杜臻赢。
春风馆早就因为两家书院学子的比拼安静下来,二楼的几间包厢也都打开,几个世家公子站在上面看热闹。
叶青洲和李哲的对话,在众人耳边回响。
杜臻自一进门就看到了吊儿郎当躺在藤椅上的叶青洲,琢玉书院校规严格,规定学子一举一动都要有君子之风。他对叶青洲这等行为举止嗤之以鼻,如今认为思齐书院可以胜过他,仇上加仇。
他恶狠狠瞪了叶青洲一眼,提笔在白净的宣纸上把刚刚打好腹稿的诗句写上去,“衡门客散静无哗,唧唧虫声透碧纱。消得夜凉清似水,雨余残月在荷花。”
他在琢玉书院的成绩不错,对面思齐书院几个小孩子还小,在临安酒楼面对他苦苦支撑,绞尽脑汁,必定耗神极多,关于夏夜这种题目在书院他已经练习过很多遍了,这次一定能赢。
叶青洲看到杜臻眼中的志在必得,回想刚刚那怨毒的一眼,慢悠悠起身。
他一般有仇当场就报。
晚上回家还能在媳妇儿那里讨个笑脸。
一举两得。
他又不是这么循规蹈矩爱面子的君子。
走到思齐书院那几个十岁出头的学子旁边,看了眼上面的诗句,几个人冒汗的额头,“啧,改改。”
也不知道在临安酒楼这么和琢玉书院那几个人打擂台还赢了的,写的还没他好。
思齐书院几个学生一齐转头看他,“你行?”
叶青洲点了点头。
“那你上。”
思齐书院比起琢玉书院没节操多了,当面请外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叶青洲看到对面那几个蓝色校服中混入一个淡紫色的身影,人小,才七八岁,垫着脚尖瞧琢玉书院桌上的诗句。
“我上就我上。”
叶青洲俯身,用娟秀的小楷在纸上写,“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好诗。”李哲捂着手炉站在旁边。
叶青洲写完,放下笔,看着思齐书院几个萝卜头,“觉得怎么样?”
“非常好!”
“这次我们赢定了。”
那机灵到对面打探消息的小萝卜头跑回思齐书院的阵地,往自家桌上一看,“我们会赢,不过,这是你们谁写的?你们不会是通过这场战役打通任通二脉了吧。”
思齐书院几个人笑而不语,其中一个拉过小萝卜头和他说刚刚的情况。
“你们这不是胜之不武?”李哲好笑道。
“什么叫胜之不武,忒难听,这叫兵不厌诈。”这话他们书院的人可不爱听了,“有说不能请外援吗?我们几个年纪小,能力也没那么强,为了赢请外援很正常,更何况这个外援还是自动找上门的,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就是大傻子。”
“你这话到有几分道理。”李哲笑道。
“这话我也是学的一个前辈的。”
叶青洲眼皮一跳,这话有些耳熟。
“谁?”这世界上还有这么有意思的人。若是入了官场,那一定如鱼得水。
“叶青洲。”
“啥?”李哲捧着炉子的手一抖。
叶青洲?!
有人竟然把青洲的话奉为圭臬。在京城可太稀奇了。
“为啥?”
“活的痛快,值得深交。”
正是在成长期的少年最崇拜的人物。
离经叛道又肆意。
最重要的是此人嚣张,比他们还嚣张,有实力的嚣张。看不惯又打不过他的那种嚣张劲儿,真真是让人着迷。
“值得深交?”李哲好奇他们怎么看出来的。
“有情义啊,对朋友不都是慷慨相赠。”
思齐学院的几个学生纷纷点头,“我们也想认识他,听说他很会赌,很有钱。”
叶青洲原本雀跃的心冷了,这群萝卜头馋他口袋里的银子。
春风馆的掌柜敲响铜锣,“时间到。”
参赛的学生把诗交上去。
两学院狭路相逢,纷纷哼了一声。
待到小二贴好诗文,春风馆的客人纷纷围上去,就连二楼包厢里面几个人都下楼看热闹。
几个落榜的学子看到叶青洲的诗文立在原地不动,口中不断念着‘妙,实在是妙’。
这举动吸引了不少客人上前,一看,走不动路了。
里里外外围了五六层,后边还有不少人挤进来,“让让,我们还没看呢,没看怎么投票。掌柜的,赶快叫他们让让,一个个跟魔怔了似的。”
春风馆的掌柜听到,急忙上前。可不要打起来,主子说了这群书生看着弱,实则动起手来一个比一个狠,万一打到二楼的贵客可就不好了。
“大家都散散。”掌柜不高,转身叫了几个小二和守门的侍卫进来,把人群扒拉开。
看着疏散的人群,他松了一口气。
哪想第二轮人上去,又不走了。
“这字不错,真不错。”
“不愧是思齐书院的学生,我看看叫啥......叶青洲,这名字也不错,听着就很有风骨,是个高洁的君子。”
“叶青洲??!!!!”
后面几个穿着华服的男子左挤右挤上前,“哦,原来是思齐书院的叶青洲。只是碰巧。”
“碰什么巧,就是叶青洲。我刚刚在二楼就看到他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春风馆都静了。
这次落榜的学子眼睛亮的跟个灯泡似的,“啊啊啊啊那是叶青洲啊!”
“我们的男神!荒废二十多年,苦读三年一朝中举,进翰林院的那个叶青洲啊!三年前在临安酒楼扬名天下的叶青洲!”
叶青洲本人再厚脸皮,也忍不住脚趾扣地。虽然他知道自己优秀,但没有想到竟然真的有人如此的崇拜他,如此的......把他的优秀宣告天下。
“什么?!就是三年前,对长公主爱而不得,最近和侍郎府小姐成亲的叶将军独子叶青洲!”
“叶青洲在哪?我还没见过上京的名人呢 ”
杜臻一行人对自己信心满满,没想到对面杀出个外挂。一下子把风头全抢了,还极有可能帮思齐书院赢。
“杜臻,叶青洲不是你姐夫吗?”
“他才不是,我只有一个姐姐。”杜臻恶狠狠道。
靠,没想到被叶青洲阴了一把。
杜若嫁人了还能给他找不痛快,从前爷爷奶奶就偏心,后来杜若回来了,府里天天闹腾。
琢玉书院的人看到他不开心,一个个不敢说话。
杜臻是他们这群人中家室最好,最得夫子喜欢的人。他们不敢触霉头。
第三场比赛闹哄哄结束。结果显而易见,掌柜在台上宣布了叶青洲第一名,但由于没有参加第一二轮,所以总成绩判了一个面白无须的书生胜。
“本次比赛的奖品,文斋阁精品文房四宝一份,吴恪大儒新出的诗文杂记五本,还有五百两银子。”
“半月后春风馆依旧有诗文比赛,欢迎各位客官光临。”
“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吴恪大儒一样受人敬仰。”李哲艳羡。
吴恪,祁国有名的大家,以诗文画出名,周游全国,常在全国各地免费讲学。有二子,皆在京城,一个在翰林院借着祖荫当五经博士,一个混迹京城,不学无术。
嗯,那个不学无术的,就是他的朋友,吴翰。
“你现在努努力苦学二三十年,说不定还真的可以,不过嘛,这种都是要有钱的。”没钱在祁国读书难。
李哲绝了念想。
台下琢玉书院和思齐书院的学子还在谁不服谁的掰扯。不外乎胜之不武之类的话。
“记得来我们思齐书院看大门。”在思齐书院门口,最引人注目能让他们最屈辱的不是扫大门,而是看大门。书院的学子年级大多比较小,幼儿念家,每日书院早上下午都有很多家长来接,他们看大门一定能声名远扬。
琢玉书院几个人不忿,冷哼一声,走了。
“你们和他们怎么对上的?”叶青洲决定给自己为数不多的崇拜者一点点关爱。
“他们以大欺小,我们院的好多人都被他们欺负过,有事没事就来嘲讽我们,说我们年纪小,长的矮之类的。”
“就是,每次在街上看到我们还会往我们身上丢东西。”
“可惜我们打不过他们。”
李哲啧啧称奇,“为什么总找你们麻烦?”
“他们考不过我们。”思齐书院几个人骄傲的仰起头,“虽然我们年纪小,但是我们都是天才中的天才。这次比拼,我们能拼过三轮就很棒了。”
叶青洲看了看几个可以当他儿子的小萝卜头,“是很棒。”
“那个......我叫陆晓,我有个问题可以问你吗?”陆晓眨巴着大眼睛,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
“说。”
“你是不是真的喜欢长公主。”这话声音小,只有几个人听见。
“你觉得呢?”
“不喜欢。”
“为什么觉得我不喜欢?”
“要是你喜欢的话以你的性格肯定会抢亲,直接把京城闹个天翻地覆。”
“你说的对。”叶青洲笑道。
陆晓几个人面上一喜,“我就说我们分析没错。”
他的各路传言在京城盛行了多年,早已习惯。
“无论是什么原因,我们几个都十分感谢你出手。我们先走了,外面的马夫已经等很久了。”
“再见。”
李哲捧着热量散的差不多的炉子,“你人缘还真不错。”
“那是我个人魅力强。”他也是今日才知道他在京城竟然有一堆崇拜者,这种感觉怪奇妙的。
“叶......叶翰林。”刚刚激动尖叫的几个人组团凑过来,“你好。我们可以握个手吗?”
叶青洲:“?”
……
叶青洲一言难尽和这堆人握完手,见后面又来了不少人跃跃欲试。忙不提拉着李哲跑了。
“叶翰林,我们还没握呢。”
“早知道早点了,说不定能沾沾文气,保证我下次能中。”
“前面几个真狡猾,竟然能想出这样的理由。”
春风馆的掌柜乐呵呵的捧着叶青洲的诗,“小李,赶快把洛老头找过来,我要连夜把这首诗雕好放到馆中央。”
“我们春风馆要火了!”
杜臻。
杜若后娘生的那个儿子。
和他夫人关系不怎么样。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视的理所当然。
第三轮的春风馆掌柜抽到的题目是‘夏夜’。
京城的夏天干燥炎热,让人印象深刻。现在虽然还在湿润的春日,但那让人忘不了的猛烈热浪在脑海中滚滚而来。
春风馆的客人只见两大书院的学子各执一方,占据了两张桌子。
“若是我们胜了,你们几个到琢玉书院门口扫三个月地。”
思齐书院几个学生毫不犹豫同意,“若是我们胜了,你们几个到我们书院看门。”
时下书生最重视的就是面子,输了去它校扫地看门,在本校那点声誉名声全化为耻辱。
李哲双手揉搓取暖,“夜里太凉了,下次这种热闹我就不来凑了。”
他已经过科举这个阶段,除了顶尖的人才,其他的在他眼里就是菜鸟互琢。
叶青洲取出怀里的炉子递给他,“暖暖。”
“你哪来的?”
“问小二要的,加一次炭五文钱。”这价格在春风馆这等地方,很实惠。
“那你呢?”李哲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青洲真是铁汉柔情,这个朋友他是真没交错。
“我?”叶青洲挑眉,“你觉得我需要这东西,我自小跟着我爹在西北锻炼,那地方下起雪来,比上京冷多了。”
雪粒子和暴风在关外呼啸,体型瘦小的士兵都会被吹走。每年因为朝廷拨钱被私吞导致关外取暖用品不够,冻死在寒冬腊月的士兵数不胜数,这些年才好些。
这手炉是为了打探这春风馆的大老板,和小二搭完话,顺带要的。
“你觉着这两家书院谁会赢?”
“思齐书院。”反正他不会压杜臻赢。
春风馆早就因为两家书院学子的比拼安静下来,二楼的几间包厢也都打开,几个世家公子站在上面看热闹。
叶青洲和李哲的对话,在众人耳边回响。
杜臻自一进门就看到了吊儿郎当躺在藤椅上的叶青洲,琢玉书院校规严格,规定学子一举一动都要有君子之风。他对叶青洲这等行为举止嗤之以鼻,如今认为思齐书院可以胜过他,仇上加仇。
他恶狠狠瞪了叶青洲一眼,提笔在白净的宣纸上把刚刚打好腹稿的诗句写上去,“衡门客散静无哗,唧唧虫声透碧纱。消得夜凉清似水,雨余残月在荷花。”
他在琢玉书院的成绩不错,对面思齐书院几个小孩子还小,在临安酒楼面对他苦苦支撑,绞尽脑汁,必定耗神极多,关于夏夜这种题目在书院他已经练习过很多遍了,这次一定能赢。
叶青洲看到杜臻眼中的志在必得,回想刚刚那怨毒的一眼,慢悠悠起身。
他一般有仇当场就报。
晚上回家还能在媳妇儿那里讨个笑脸。
一举两得。
他又不是这么循规蹈矩爱面子的君子。
走到思齐书院那几个十岁出头的学子旁边,看了眼上面的诗句,几个人冒汗的额头,“啧,改改。”
也不知道在临安酒楼这么和琢玉书院那几个人打擂台还赢了的,写的还没他好。
思齐书院几个学生一齐转头看他,“你行?”
叶青洲点了点头。
“那你上。”
思齐书院比起琢玉书院没节操多了,当面请外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叶青洲看到对面那几个蓝色校服中混入一个淡紫色的身影,人小,才七八岁,垫着脚尖瞧琢玉书院桌上的诗句。
“我上就我上。”
叶青洲俯身,用娟秀的小楷在纸上写,“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好诗。”李哲捂着手炉站在旁边。
叶青洲写完,放下笔,看着思齐书院几个萝卜头,“觉得怎么样?”
“非常好!”
“这次我们赢定了。”
那机灵到对面打探消息的小萝卜头跑回思齐书院的阵地,往自家桌上一看,“我们会赢,不过,这是你们谁写的?你们不会是通过这场战役打通任通二脉了吧。”
思齐书院几个人笑而不语,其中一个拉过小萝卜头和他说刚刚的情况。
“你们这不是胜之不武?”李哲好笑道。
“什么叫胜之不武,忒难听,这叫兵不厌诈。”这话他们书院的人可不爱听了,“有说不能请外援吗?我们几个年纪小,能力也没那么强,为了赢请外援很正常,更何况这个外援还是自动找上门的,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就是大傻子。”
“你这话到有几分道理。”李哲笑道。
“这话我也是学的一个前辈的。”
叶青洲眼皮一跳,这话有些耳熟。
“谁?”这世界上还有这么有意思的人。若是入了官场,那一定如鱼得水。
“叶青洲。”
“啥?”李哲捧着炉子的手一抖。
叶青洲?!
有人竟然把青洲的话奉为圭臬。在京城可太稀奇了。
“为啥?”
“活的痛快,值得深交。”
正是在成长期的少年最崇拜的人物。
离经叛道又肆意。
最重要的是此人嚣张,比他们还嚣张,有实力的嚣张。看不惯又打不过他的那种嚣张劲儿,真真是让人着迷。
“值得深交?”李哲好奇他们怎么看出来的。
“有情义啊,对朋友不都是慷慨相赠。”
思齐学院的几个学生纷纷点头,“我们也想认识他,听说他很会赌,很有钱。”
叶青洲原本雀跃的心冷了,这群萝卜头馋他口袋里的银子。
春风馆的掌柜敲响铜锣,“时间到。”
参赛的学生把诗交上去。
两学院狭路相逢,纷纷哼了一声。
待到小二贴好诗文,春风馆的客人纷纷围上去,就连二楼包厢里面几个人都下楼看热闹。
几个落榜的学子看到叶青洲的诗文立在原地不动,口中不断念着‘妙,实在是妙’。
这举动吸引了不少客人上前,一看,走不动路了。
里里外外围了五六层,后边还有不少人挤进来,“让让,我们还没看呢,没看怎么投票。掌柜的,赶快叫他们让让,一个个跟魔怔了似的。”
春风馆的掌柜听到,急忙上前。可不要打起来,主子说了这群书生看着弱,实则动起手来一个比一个狠,万一打到二楼的贵客可就不好了。
“大家都散散。”掌柜不高,转身叫了几个小二和守门的侍卫进来,把人群扒拉开。
看着疏散的人群,他松了一口气。
哪想第二轮人上去,又不走了。
“这字不错,真不错。”
“不愧是思齐书院的学生,我看看叫啥......叶青洲,这名字也不错,听着就很有风骨,是个高洁的君子。”
“叶青洲??!!!!”
后面几个穿着华服的男子左挤右挤上前,“哦,原来是思齐书院的叶青洲。只是碰巧。”
“碰什么巧,就是叶青洲。我刚刚在二楼就看到他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春风馆都静了。
这次落榜的学子眼睛亮的跟个灯泡似的,“啊啊啊啊那是叶青洲啊!”
“我们的男神!荒废二十多年,苦读三年一朝中举,进翰林院的那个叶青洲啊!三年前在临安酒楼扬名天下的叶青洲!”
叶青洲本人再厚脸皮,也忍不住脚趾扣地。虽然他知道自己优秀,但没有想到竟然真的有人如此的崇拜他,如此的......把他的优秀宣告天下。
“什么?!就是三年前,对长公主爱而不得,最近和侍郎府小姐成亲的叶将军独子叶青洲!”
“叶青洲在哪?我还没见过上京的名人呢 ”
杜臻一行人对自己信心满满,没想到对面杀出个外挂。一下子把风头全抢了,还极有可能帮思齐书院赢。
“杜臻,叶青洲不是你姐夫吗?”
“他才不是,我只有一个姐姐。”杜臻恶狠狠道。
靠,没想到被叶青洲阴了一把。
杜若嫁人了还能给他找不痛快,从前爷爷奶奶就偏心,后来杜若回来了,府里天天闹腾。
琢玉书院的人看到他不开心,一个个不敢说话。
杜臻是他们这群人中家室最好,最得夫子喜欢的人。他们不敢触霉头。
第三场比赛闹哄哄结束。结果显而易见,掌柜在台上宣布了叶青洲第一名,但由于没有参加第一二轮,所以总成绩判了一个面白无须的书生胜。
“本次比赛的奖品,文斋阁精品文房四宝一份,吴恪大儒新出的诗文杂记五本,还有五百两银子。”
“半月后春风馆依旧有诗文比赛,欢迎各位客官光临。”
“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吴恪大儒一样受人敬仰。”李哲艳羡。
吴恪,祁国有名的大家,以诗文画出名,周游全国,常在全国各地免费讲学。有二子,皆在京城,一个在翰林院借着祖荫当五经博士,一个混迹京城,不学无术。
嗯,那个不学无术的,就是他的朋友,吴翰。
“你现在努努力苦学二三十年,说不定还真的可以,不过嘛,这种都是要有钱的。”没钱在祁国读书难。
李哲绝了念想。
台下琢玉书院和思齐书院的学子还在谁不服谁的掰扯。不外乎胜之不武之类的话。
“记得来我们思齐书院看大门。”在思齐书院门口,最引人注目能让他们最屈辱的不是扫大门,而是看大门。书院的学子年级大多比较小,幼儿念家,每日书院早上下午都有很多家长来接,他们看大门一定能声名远扬。
琢玉书院几个人不忿,冷哼一声,走了。
“你们和他们怎么对上的?”叶青洲决定给自己为数不多的崇拜者一点点关爱。
“他们以大欺小,我们院的好多人都被他们欺负过,有事没事就来嘲讽我们,说我们年纪小,长的矮之类的。”
“就是,每次在街上看到我们还会往我们身上丢东西。”
“可惜我们打不过他们。”
李哲啧啧称奇,“为什么总找你们麻烦?”
“他们考不过我们。”思齐书院几个人骄傲的仰起头,“虽然我们年纪小,但是我们都是天才中的天才。这次比拼,我们能拼过三轮就很棒了。”
叶青洲看了看几个可以当他儿子的小萝卜头,“是很棒。”
“那个......我叫陆晓,我有个问题可以问你吗?”陆晓眨巴着大眼睛,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
“说。”
“你是不是真的喜欢长公主。”这话声音小,只有几个人听见。
“你觉得呢?”
“不喜欢。”
“为什么觉得我不喜欢?”
“要是你喜欢的话以你的性格肯定会抢亲,直接把京城闹个天翻地覆。”
“你说的对。”叶青洲笑道。
陆晓几个人面上一喜,“我就说我们分析没错。”
他的各路传言在京城盛行了多年,早已习惯。
“无论是什么原因,我们几个都十分感谢你出手。我们先走了,外面的马夫已经等很久了。”
“再见。”
李哲捧着热量散的差不多的炉子,“你人缘还真不错。”
“那是我个人魅力强。”他也是今日才知道他在京城竟然有一堆崇拜者,这种感觉怪奇妙的。
“叶......叶翰林。”刚刚激动尖叫的几个人组团凑过来,“你好。我们可以握个手吗?”
叶青洲:“?”
……
叶青洲一言难尽和这堆人握完手,见后面又来了不少人跃跃欲试。忙不提拉着李哲跑了。
“叶翰林,我们还没握呢。”
“早知道早点了,说不定能沾沾文气,保证我下次能中。”
“前面几个真狡猾,竟然能想出这样的理由。”
春风馆的掌柜乐呵呵的捧着叶青洲的诗,“小李,赶快把洛老头找过来,我要连夜把这首诗雕好放到馆中央。”
“我们春风馆要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