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
茶水间里,滚烫的沸水已经溢出了杯沿,宋纾予被烫到后才察觉自己走神了。
看到那条短信后,瞬时间情绪的变化万千和内心的忐忑不安,昭示着她并不能做到自己所愿景的云淡风轻。
其实,自那日在餐厅偶遇萧拓和女伴后,她已经隐隐起了猜测。
虽然两人当时不欢而散,却也难说是否已重归于好,情侣之间沟通不畅,偶有不合也是正常的……
二十九岁,容貌端正肩宽腿长,学历工作也可圈可点,如果说这种男人走出半生,奔三仍是单身,在深城当下的婚恋市场反而是一种异常。
然而宋纾予也理不清楚,九年过去,面对一件早该死心的事,一个早应放弃的的人,又在隐隐期待什么?
渐渐泛起的酸涩在心脏里愈发剧烈地涌动,如同一片抛入热水中的维C泡腾片,还没等到沉没杯底,便拼命融化翻腾。
但这并不是她第一次产生这种氧气缺失般的感受,宋纾予甚至可以自嘲地说,面对这种捡起希望却又收获失望的桥段,她已经娴熟得可以去失恋阵线联盟bot发表经验总结了。
-
炎炎六月,窣窣蝉鸣,时间回到高考分数公布那天。
宋纾予醒来后脸都没洗就打开电脑,和家人一起查完成绩才安下心来。
乘坐二十六路公交车在外国语中学站下车,天空湛蓝,深城外国语荔园飘香,盛夏的果实已经坠满了碧绿的梢头,饱满红润,盈枝待摘。
宋纾予扎了一颗如白糖罂般饱满的丸子头,步履轻盈,沿着密绿的小径回到高三教室。
她这次发挥不错,按照去年录取情况,预估成绩应该高于科大的分数线。
两年前,萧拓正是考上了科大,深城一所以理工学科著称的学校。
三年以来,宋纾予默默追逐着对方,桌面整日放置着科大的校训立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她始终不敢停下脚步,只能屏住一口气往前跑,似乎这样便能将记忆里那个模糊的身影看得更清楚些。
汗水夹杂着泪水,埋藏在眼花缭乱的模拟试题中,滴落在堆积如山的草稿废纸中,干涸在放学路上循环播放的MP4听力训练中。
年级综排从二百名开外,缓缓爬升至一百名,最后又稳稳留在了榜前二十名,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科大门槛。
每年分数公布当日,都有不少高校招生组深入生源中学,进行志愿摸底和专业政策宣讲,科大也不例外。
她找到科大的宣讲教室,进门时却在抬眸瞬间看到了讲台上那道身影——
没想到今年即将大三的萧拓还会作为代表回母校来宣讲。
两年多未见,对方的轮廓褪去了少年青涩,依然如当年一般长身玉立,在台上光芒万丈,侃侃而谈。
萧拓介绍理工科几个专业后便回到了前排自己的座位,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映着复杂的电路结构。
随即一名容颜昳丽的长卷发女孩宣讲了外语、传媒和汉语言等几个偏文的专业,小姐姐一上台,教室里刚刚高中毕业的男孩们顿时有些躁动起来。
等到教室里只剩下稀稀落落几个人,宋纾予终于鼓起勇气走到萧拓旁边。
“师兄,我可以问下你是什么专业吗?”
萧拓抬眸笑笑:“我吗?电气工程专业。”
方才宣讲的漂亮女孩走过来,拍了拍萧拓的肩膀甜声问:“萧拓,待会要不要和大家一起去吃饭?”
“去,你们不急的话等我一会儿吧。”
萧拓耐心给她讲解了一些专业信息,宋纾予坐在他的身旁聚精会神地听着对方清亮的声音,却忍不住悄悄看向他,那如墨的睫毛正蝶翼般颤动。
宣讲会结束后,宋纾予走在校园林荫道上,远远地跟着萧拓一行人。
树隙中透露出铜钱大小的光芒,从她瘦削的肩膀上倾泄而下,滑落到柔顺的发梢上,照亮她十七岁的年少心事,倒映出过去三年的旧梦神往。
-
填报完志愿,宋纾予便和父母一起去西北自驾了,高三毕业假期轻松悠闲,却成为了她最期待开学的一个暑假。
八月底,深城夏日炎炎,正是科大开学的第一天,赶来报道的新生熙熙攘攘,一手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一手挎着大大小小的背包,汹涌的人潮遍布校园。
宋纾予拉着一只白色箱子,终于在各大学院的迎新摊位精准找到了机电学院,抬眼又见到了那人。
不远处萧拓和几名同学正在一边聊天,一边等待新生登记。
隔壁摊位则是那名之前也参加过宣讲的女生,宽松的白色迎新T恤反而更衬托得她身形窈窕,衣服上印着“外国语学院”的卡通字体和院系LOGO。
“嗨,这不是当时宣讲会的那个妹妹吗~”女生戏谑地看了萧拓一眼,打趣道。
宋纾予按捺住内心雀跃的小鹿:“学长学姐好,我是宋纾予。”
萧拓微微一笑,自我介绍道:“萧拓。”
旁边的女孩也笑着伸出手来:“我是外国语的学姐江存夏。”
在迎新学长学姐们的帮助下,宋纾予领取了入学材料,准备把行李放到宿舍,再去买军训的衣服。
推开宿舍门,两名室友已经在收拾自己的床位了。她们寝室刚好是三人间,还空余了一个床位。
一身多巴胺穿搭、大大咧咧的女生正是宋纾予的高中好友麦笛,也是寝室唯一一名工商管理学科的女生;另一位留着半长发、气场强大的女生则是和宋纾予同专业的沈琛。
-
长达两周的军训酷热难耐,很多大学新生都黑了不止一个度,宋纾予每天出早操前都会涂好几层防晒,却也没能逃过被晒黑的命运,只好等着慢慢恢复。
她从桌上随手拿起iPad和高数教材塞进包里,单肩挎着书包倚在寝室门口:“麦笛——快一点,我们还有十分钟赶到教室。”
“来咯来咯~”麦笛放下化妆刷,随手喷了两下定妆喷雾,匆忙拎包追上作势要走开的宋纾予。
两人并肩走在前往四教的林荫道上,步履匆匆。
“纾予,你有没有加入什么社团啊?”麦笛随口问道。
“有啊,我加了学院的电研社团,可以接触一些电子设计,智能车和电源之类的。你呢?”早就准备好答案的宋纾予对答如流。
“嗯……我加了学生会,舞蹈社,旅行者协会,反正就是想多结识一些同学吧。真没想到你加的社团也是学术类的,这是要继续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了么?”
宋纾予赧然地笑笑,她没告诉对方的是,自己想要参加电研社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萧拓也在这个社团。
傍晚下课后,两人去二食堂吃过晚餐,宋纾予告别了麦笛,只身去往实验中心。也是当晚即将举办电子设计研究社迎新会的建筑。
会场外贴满了本学期机电学院的讲座安排和花里胡哨的迎新条幅,门口一名蓬松栗色头发的男生正拿着纸笔四处张望。
看到宋纾予走来,他眼前一亮,递过来一支笔:“同学你好,是来参加电研设迎新会的吗?请来这边签到。”
宋纾予走过去刚签完姓名,男生便热情地开始自我介绍:“师妹你好,我是大三的朱燃杰,也是电研社的社长。”
“师兄你好,我是大一的宋纾予。”原来对方居然是社长,实在是人不可貌相。
“纾予师妹,要不要加一下微信?以后也方便联系。”朱燃杰拿出手机,颇为自来熟地问她。
宋纾予向会场里瞥了一眼,却没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心底闪过一丝失落,还是笑着点点头,打开了手机的二维码。
一条好友申请弹了出来,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里昂的头像——“猪猪杰申请添加您为好友。”
她刚点完通过,身后便传来懒洋洋的声音:“杰哥,你这不厚道啊,机电妹子少,愿意参加电研社的妹子更是少上加少,身为社长你不专注迎接新社员,龟缩在这里偷偷加漂亮妹子微信?”
宋纾予转身,看见是一个微胖的男生在说话,两人正从走廊尽头走来,而后者正是萧拓。
朱燃杰给了对方一个肘击,无视他吃痛的表情:“去你的,我这是关心关照新社员好么!”
随后向宋纾予介绍:“这是我室友加电研社的老社员,胖哥陈凯还有咱们电研社的大腿,萧拓。这位呢是大一的师妹,宋纾予。”
陈凯边问候边提出抗议:“师妹你好,不过,为什么我没有大腿前缀?”
“你算个锤子大腿,充其量,也就是个小拇哥。”朱燃杰送了他一个白眼。
“师妹你好,好巧,又见面了。”
萧拓无奈地看看两名室友,又望向宋纾予,眼中泛起微不可查的笑意。
是啊,好巧。
只不过你的阴差阳错,其实都是我一直以来的殚精竭虑和早有预谋。
看到那条短信后,瞬时间情绪的变化万千和内心的忐忑不安,昭示着她并不能做到自己所愿景的云淡风轻。
其实,自那日在餐厅偶遇萧拓和女伴后,她已经隐隐起了猜测。
虽然两人当时不欢而散,却也难说是否已重归于好,情侣之间沟通不畅,偶有不合也是正常的……
二十九岁,容貌端正肩宽腿长,学历工作也可圈可点,如果说这种男人走出半生,奔三仍是单身,在深城当下的婚恋市场反而是一种异常。
然而宋纾予也理不清楚,九年过去,面对一件早该死心的事,一个早应放弃的的人,又在隐隐期待什么?
渐渐泛起的酸涩在心脏里愈发剧烈地涌动,如同一片抛入热水中的维C泡腾片,还没等到沉没杯底,便拼命融化翻腾。
但这并不是她第一次产生这种氧气缺失般的感受,宋纾予甚至可以自嘲地说,面对这种捡起希望却又收获失望的桥段,她已经娴熟得可以去失恋阵线联盟bot发表经验总结了。
-
炎炎六月,窣窣蝉鸣,时间回到高考分数公布那天。
宋纾予醒来后脸都没洗就打开电脑,和家人一起查完成绩才安下心来。
乘坐二十六路公交车在外国语中学站下车,天空湛蓝,深城外国语荔园飘香,盛夏的果实已经坠满了碧绿的梢头,饱满红润,盈枝待摘。
宋纾予扎了一颗如白糖罂般饱满的丸子头,步履轻盈,沿着密绿的小径回到高三教室。
她这次发挥不错,按照去年录取情况,预估成绩应该高于科大的分数线。
两年前,萧拓正是考上了科大,深城一所以理工学科著称的学校。
三年以来,宋纾予默默追逐着对方,桌面整日放置着科大的校训立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她始终不敢停下脚步,只能屏住一口气往前跑,似乎这样便能将记忆里那个模糊的身影看得更清楚些。
汗水夹杂着泪水,埋藏在眼花缭乱的模拟试题中,滴落在堆积如山的草稿废纸中,干涸在放学路上循环播放的MP4听力训练中。
年级综排从二百名开外,缓缓爬升至一百名,最后又稳稳留在了榜前二十名,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科大门槛。
每年分数公布当日,都有不少高校招生组深入生源中学,进行志愿摸底和专业政策宣讲,科大也不例外。
她找到科大的宣讲教室,进门时却在抬眸瞬间看到了讲台上那道身影——
没想到今年即将大三的萧拓还会作为代表回母校来宣讲。
两年多未见,对方的轮廓褪去了少年青涩,依然如当年一般长身玉立,在台上光芒万丈,侃侃而谈。
萧拓介绍理工科几个专业后便回到了前排自己的座位,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映着复杂的电路结构。
随即一名容颜昳丽的长卷发女孩宣讲了外语、传媒和汉语言等几个偏文的专业,小姐姐一上台,教室里刚刚高中毕业的男孩们顿时有些躁动起来。
等到教室里只剩下稀稀落落几个人,宋纾予终于鼓起勇气走到萧拓旁边。
“师兄,我可以问下你是什么专业吗?”
萧拓抬眸笑笑:“我吗?电气工程专业。”
方才宣讲的漂亮女孩走过来,拍了拍萧拓的肩膀甜声问:“萧拓,待会要不要和大家一起去吃饭?”
“去,你们不急的话等我一会儿吧。”
萧拓耐心给她讲解了一些专业信息,宋纾予坐在他的身旁聚精会神地听着对方清亮的声音,却忍不住悄悄看向他,那如墨的睫毛正蝶翼般颤动。
宣讲会结束后,宋纾予走在校园林荫道上,远远地跟着萧拓一行人。
树隙中透露出铜钱大小的光芒,从她瘦削的肩膀上倾泄而下,滑落到柔顺的发梢上,照亮她十七岁的年少心事,倒映出过去三年的旧梦神往。
-
填报完志愿,宋纾予便和父母一起去西北自驾了,高三毕业假期轻松悠闲,却成为了她最期待开学的一个暑假。
八月底,深城夏日炎炎,正是科大开学的第一天,赶来报道的新生熙熙攘攘,一手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一手挎着大大小小的背包,汹涌的人潮遍布校园。
宋纾予拉着一只白色箱子,终于在各大学院的迎新摊位精准找到了机电学院,抬眼又见到了那人。
不远处萧拓和几名同学正在一边聊天,一边等待新生登记。
隔壁摊位则是那名之前也参加过宣讲的女生,宽松的白色迎新T恤反而更衬托得她身形窈窕,衣服上印着“外国语学院”的卡通字体和院系LOGO。
“嗨,这不是当时宣讲会的那个妹妹吗~”女生戏谑地看了萧拓一眼,打趣道。
宋纾予按捺住内心雀跃的小鹿:“学长学姐好,我是宋纾予。”
萧拓微微一笑,自我介绍道:“萧拓。”
旁边的女孩也笑着伸出手来:“我是外国语的学姐江存夏。”
在迎新学长学姐们的帮助下,宋纾予领取了入学材料,准备把行李放到宿舍,再去买军训的衣服。
推开宿舍门,两名室友已经在收拾自己的床位了。她们寝室刚好是三人间,还空余了一个床位。
一身多巴胺穿搭、大大咧咧的女生正是宋纾予的高中好友麦笛,也是寝室唯一一名工商管理学科的女生;另一位留着半长发、气场强大的女生则是和宋纾予同专业的沈琛。
-
长达两周的军训酷热难耐,很多大学新生都黑了不止一个度,宋纾予每天出早操前都会涂好几层防晒,却也没能逃过被晒黑的命运,只好等着慢慢恢复。
她从桌上随手拿起iPad和高数教材塞进包里,单肩挎着书包倚在寝室门口:“麦笛——快一点,我们还有十分钟赶到教室。”
“来咯来咯~”麦笛放下化妆刷,随手喷了两下定妆喷雾,匆忙拎包追上作势要走开的宋纾予。
两人并肩走在前往四教的林荫道上,步履匆匆。
“纾予,你有没有加入什么社团啊?”麦笛随口问道。
“有啊,我加了学院的电研社团,可以接触一些电子设计,智能车和电源之类的。你呢?”早就准备好答案的宋纾予对答如流。
“嗯……我加了学生会,舞蹈社,旅行者协会,反正就是想多结识一些同学吧。真没想到你加的社团也是学术类的,这是要继续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了么?”
宋纾予赧然地笑笑,她没告诉对方的是,自己想要参加电研社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萧拓也在这个社团。
傍晚下课后,两人去二食堂吃过晚餐,宋纾予告别了麦笛,只身去往实验中心。也是当晚即将举办电子设计研究社迎新会的建筑。
会场外贴满了本学期机电学院的讲座安排和花里胡哨的迎新条幅,门口一名蓬松栗色头发的男生正拿着纸笔四处张望。
看到宋纾予走来,他眼前一亮,递过来一支笔:“同学你好,是来参加电研设迎新会的吗?请来这边签到。”
宋纾予走过去刚签完姓名,男生便热情地开始自我介绍:“师妹你好,我是大三的朱燃杰,也是电研社的社长。”
“师兄你好,我是大一的宋纾予。”原来对方居然是社长,实在是人不可貌相。
“纾予师妹,要不要加一下微信?以后也方便联系。”朱燃杰拿出手机,颇为自来熟地问她。
宋纾予向会场里瞥了一眼,却没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心底闪过一丝失落,还是笑着点点头,打开了手机的二维码。
一条好友申请弹了出来,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里昂的头像——“猪猪杰申请添加您为好友。”
她刚点完通过,身后便传来懒洋洋的声音:“杰哥,你这不厚道啊,机电妹子少,愿意参加电研社的妹子更是少上加少,身为社长你不专注迎接新社员,龟缩在这里偷偷加漂亮妹子微信?”
宋纾予转身,看见是一个微胖的男生在说话,两人正从走廊尽头走来,而后者正是萧拓。
朱燃杰给了对方一个肘击,无视他吃痛的表情:“去你的,我这是关心关照新社员好么!”
随后向宋纾予介绍:“这是我室友加电研社的老社员,胖哥陈凯还有咱们电研社的大腿,萧拓。这位呢是大一的师妹,宋纾予。”
陈凯边问候边提出抗议:“师妹你好,不过,为什么我没有大腿前缀?”
“你算个锤子大腿,充其量,也就是个小拇哥。”朱燃杰送了他一个白眼。
“师妹你好,好巧,又见面了。”
萧拓无奈地看看两名室友,又望向宋纾予,眼中泛起微不可查的笑意。
是啊,好巧。
只不过你的阴差阳错,其实都是我一直以来的殚精竭虑和早有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