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小黑屋里。
明明才过去一天,但对于林建国来说,却感觉像过去了三年一样。
他招认了以后,就被关在里面了,林建国度日如年,彻夜未眠。
后悔,懊恼,恐惧和愤怒充斥他的内心。
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不该小看了苏樱,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明明知道自己有把柄在苏樱手上,却还小看她。
导致苏樱一封举报信,就将自己落得这副田地。
现在他到底该怎么办?纠查队又会怎么处置他?
现在他的名声是彻底臭了,厂里看着他被带走也没有任何阻拦,想必这副主任的职位也保不住了。
坏了名声,丢了工作,那他以后该怎么办?
林建国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提心吊胆。
直到快中午了,纠查队过来告诉他,他的处置结果下来了,本来要去游街的。
但是轧钢厂出面为他求情,改成了为期2个月的思想教育。
林建国是聪明人,一下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2个月的思想教育,他2个月不在岗位上,等他出来以后,轧钢厂还有他的位置吗?
会不会直接开除自己?
因为思想改造是封闭式的,所以纠查队特意准许了林母她们来探视林建国,给他送些生活用品。
林母一见林建国,眼睛就红了。
熬了一晚上的林建国,整个人都十分憔悴,脸色蜡黄眼圈发黑,过去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也乱七八糟的。
板正干净的衬衫也成了咸菜干皱巴巴的。
“建国,你受苦了!”
林母眼里含着泪,将自己是怎么一哭二闹三上吊在轧钢厂大门寻死觅活,逼得轧钢厂出面捞林建国的事一一说了出来。
林建国本就有了不好的预感,这会听林母一说,一颗心沉入了谷底。
完了。
他妈这一闹,是彻底把他和轧钢厂的香火情给闹没了。
等他改造出来,轧钢厂很可能就不会留他在厂里了。
没了工作,就只剩下一根救命稻草了,林建国忙追问,
“妈,苏樱呢?苏樱她在哪?妈你一定要稳住苏樱,千万不能让她和我离婚。”
“就算要离,也要把思思留在咱们林家,不能跟她走……”
林母不知道林建国是为了将来的遗产,还以为林建国是舍不得苏樱和女儿,没好气得从口袋里掏出苏樱留下的信,甩给林建国,
“建国,苏樱这个丧良心的女人,你就别惦记她了!你在这里惦记她,她却半点人情都不讲,丢下这个带着思思那死丫头早跑了!”
什么?
苏樱到着思思跑了?
还和自己登报离婚,断绝关系了?
一时间,林建国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差点晕死过去。
苏樱和思思都跑了,那七年后,他还怎么拿到苏樱父母留下的大笔遗产啊?
而被林建国惦记着的苏樱,这个时候,已经坐上了前往省城的火车。
绕是苏樱早有了心理准备,知道这年头出行的不便,但上了火车以后,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要不是苏樱没带多少行李,只有一个行李箱和2个包袱,一个背一个提,里面都是衣服和生活用品这类比较轻便的东西。
母女俩进站的时间也早,不然差点要挤不上车。
老式火车车厢挤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都站满了人,摩肩接踵,嘈杂凌乱。
人多人挤这点,苏樱还能忍受,但味道这点上,是真的很难忍。
这会九月初,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时候,车厢里热得像蒸笼,热出一身汗臭味,还有人坐下以后就拖鞋,随地吐痰。
原本因为登报离婚,和林建国彻底没了关系而高兴的好心情,消失了大半。
一路上,十分难熬,好在省城离江市很近,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到了省城火车站。
也是苏樱运气好,省城刚下了一场阵雨,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打湿了地面,消散了暑气。
一下火车,带着凉意和雨后泥土气息的风扑面而来,让苏樱好受了不少。
也有了精神打量观察四周。
这还是她第一次来省城,和江市这个普通地级市比起来,省城要繁华不少。
光看火车站,就比江市的要大了好几倍。
人们的衣着打扮,也看着比江市要时髦精神一些。
第一次出远门的思思也看得目不转睛,小脸满是好奇,“妈妈,这里好大好多人呀。”
“是呀,思思拉紧妈妈的手,我们要出站了。你小叔叔在出口等我们呢。”
来接苏樱的,是苏胜男的小儿子姜卫东,今年十九岁,长得高大板正,精神利索。
母女俩一出站,姜卫东就看见她们了,灵活得窜过来回的旅客,快步走过来,
“苏樱姐!思思!你们可算到了!”
说话间,苏樱手里的行李,已经被他拎了过去,思思手里,也被他手疾眼快,塞了一把水果糖,
“思思真乖,来吃点糖。小叔叔带你去坐回家的班车。”
这是他特意花钱买的糖,就是为了给思思的。怕小姑娘大老远的不适应。
思思猝不及防被塞了一把糖,大眼睛期盼得看着苏樱,等苏樱点头以后,先分了一颗糖给苏樱,再给了姜卫东一颗糖,最后才剥开糖纸,自己也吃了一颗。
甜滋滋的糖味弥漫在口腔,思思开心的眼睛弯成了小月牙。
等车的时候,苏樱见她这副可爱的样子,忍不住逗她,
“思思,这个糖真有这么好吃呀?小馋猫。”
“嗯嗯,好吃的呀。”
还以为是苏樱也想吃,思思毫不犹豫把口袋里剩下的几颗糖也拿了出来,
“甜甜的,很好吃的,妈妈都给你吃。”
苏樱笑着点了点她的小鼻尖, “妈妈不用,思思你吃吧乖。”
“姐,思思这孩子可真乖。”
姜卫东见状不由夸奖道。
原本来接苏樱的时候,他和家里还担心苏樱母女的状况。
哪怕苏樱在电话里说自己一切都好,离婚也说得很平静,好像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
但他们还是担心苏樱会不会是在逞强,只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才这么说的。
毕竟,离婚可不是小事。
苏樱和林建国结婚六年了,两人又有思思这个孩子,别说是放在这个年代,就是在后世,离一个婚,也是伤筋动骨的大事。
为了这个,苏胜男没少叮嘱姜卫东,让他机灵着点,多关心一下苏樱和思思,别提不高兴的事。
姜卫东也小心翼翼观察了苏樱母女一路,见她们确实没什么难过的样子,精神头也很不错。
要不是知道苏樱姐是离婚了来投奔他们的,看她们的状态,还以为是来走亲戚旅游的呢。
这让姜卫东放心下来,说话间也大胆起来,等上了车,一路上絮絮叨叨和苏樱介绍其村里的人和事。
消除苏樱初来乍到的陌生感。
班车一路摇摇晃晃,终于在一个小时以后,到了榆树村。
榆树村地理环境好,背靠群山,面朝平原,土地肥沃,水域也发达,一条小河支流从村里蜿蜒而过。
因此,榆树村的条件,在省城乡下这一片地方,算得上是个好地方了。
加上姜姑父这个从部队专业出来的村长,思想比较开明,一心为村民谋福利,敢想敢干。
在村里,只要一家子勤劳肯干,不偷奸耍滑,年底算完工分,分了粮食和钱,能够吃得起饭,不会饿着肚子,过年过节,也能狠狠心,买上一二两的肉,尝一尝肉味。
榆树村之所以叫榆树村,就是因为村口有一棵百年大榆树。
下车的地方离村口有五六分钟路程,到了村口,入目就是郁郁葱葱的大榆树。
过了大榆树,再走二三十米,就是姑姑苏胜男家了。
为了迎接外甥女母女的到来,苏胜男早早就开始准备了。
接到电话当天,就放下手里的活,给苏樱把房间收拾出来了。
村里的地不值钱,当初建房子的时候,批的地皮很大。
那时候公婆也还在世,孩子们以后又会成家,所以姜家的房子盖得很宽敞,去掉厨房浴室柴房这些公共房间,也还剩六间房。
大儿子姜卫国早早入伍当兵去了,一年到头也没时间回来。
二儿子姜卫民前两年结了婚,拖家带口去隔壁市工作去了。
家里就剩他们老两口和小儿子姜卫东,两个房间还空着,苏胜男把其中更大的那间收拾出来不说。
还特地找村里木匠打了新床和柜子,又去供销社,买了2套床单被套枕套回来。
她这辈子只生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在她心里,是把苏樱当自己女儿看的。
如今苏樱受了那么大的委屈,离婚来投奔自己,自己这个当人姑姑的,自然是要好好照顾她,不让她受委屈。
收拾好了房间,姜卫东出门接人以后,就开始琢磨弄点什么好吃的。
现在菜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人到了来烧菜了。
可左等右等,不见人来,苏胜男好几次都忍不住出门张望,第一次觉得时间这么漫长。
怎么自己侄女还没到啊,省城到村里也没多远啊?
“老姜,快去村口看看,怎么小樱和卫东他们还没到啊?”
再又一次没看见人时,忍不住催促自家男人。
夫妻俩感情好,姜姑父姜平爱屋及乌,对苏樱这个侄女,也十分有好感。
加上苏樱这又是刚离了婚,姜平对苏樱也是十分关心,点头正要出门去看看,结果一开门,就看见自家儿子带着苏樱母女回来了。
明明才过去一天,但对于林建国来说,却感觉像过去了三年一样。
他招认了以后,就被关在里面了,林建国度日如年,彻夜未眠。
后悔,懊恼,恐惧和愤怒充斥他的内心。
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不该小看了苏樱,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明明知道自己有把柄在苏樱手上,却还小看她。
导致苏樱一封举报信,就将自己落得这副田地。
现在他到底该怎么办?纠查队又会怎么处置他?
现在他的名声是彻底臭了,厂里看着他被带走也没有任何阻拦,想必这副主任的职位也保不住了。
坏了名声,丢了工作,那他以后该怎么办?
林建国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提心吊胆。
直到快中午了,纠查队过来告诉他,他的处置结果下来了,本来要去游街的。
但是轧钢厂出面为他求情,改成了为期2个月的思想教育。
林建国是聪明人,一下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2个月的思想教育,他2个月不在岗位上,等他出来以后,轧钢厂还有他的位置吗?
会不会直接开除自己?
因为思想改造是封闭式的,所以纠查队特意准许了林母她们来探视林建国,给他送些生活用品。
林母一见林建国,眼睛就红了。
熬了一晚上的林建国,整个人都十分憔悴,脸色蜡黄眼圈发黑,过去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也乱七八糟的。
板正干净的衬衫也成了咸菜干皱巴巴的。
“建国,你受苦了!”
林母眼里含着泪,将自己是怎么一哭二闹三上吊在轧钢厂大门寻死觅活,逼得轧钢厂出面捞林建国的事一一说了出来。
林建国本就有了不好的预感,这会听林母一说,一颗心沉入了谷底。
完了。
他妈这一闹,是彻底把他和轧钢厂的香火情给闹没了。
等他改造出来,轧钢厂很可能就不会留他在厂里了。
没了工作,就只剩下一根救命稻草了,林建国忙追问,
“妈,苏樱呢?苏樱她在哪?妈你一定要稳住苏樱,千万不能让她和我离婚。”
“就算要离,也要把思思留在咱们林家,不能跟她走……”
林母不知道林建国是为了将来的遗产,还以为林建国是舍不得苏樱和女儿,没好气得从口袋里掏出苏樱留下的信,甩给林建国,
“建国,苏樱这个丧良心的女人,你就别惦记她了!你在这里惦记她,她却半点人情都不讲,丢下这个带着思思那死丫头早跑了!”
什么?
苏樱到着思思跑了?
还和自己登报离婚,断绝关系了?
一时间,林建国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差点晕死过去。
苏樱和思思都跑了,那七年后,他还怎么拿到苏樱父母留下的大笔遗产啊?
而被林建国惦记着的苏樱,这个时候,已经坐上了前往省城的火车。
绕是苏樱早有了心理准备,知道这年头出行的不便,但上了火车以后,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要不是苏樱没带多少行李,只有一个行李箱和2个包袱,一个背一个提,里面都是衣服和生活用品这类比较轻便的东西。
母女俩进站的时间也早,不然差点要挤不上车。
老式火车车厢挤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都站满了人,摩肩接踵,嘈杂凌乱。
人多人挤这点,苏樱还能忍受,但味道这点上,是真的很难忍。
这会九月初,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时候,车厢里热得像蒸笼,热出一身汗臭味,还有人坐下以后就拖鞋,随地吐痰。
原本因为登报离婚,和林建国彻底没了关系而高兴的好心情,消失了大半。
一路上,十分难熬,好在省城离江市很近,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到了省城火车站。
也是苏樱运气好,省城刚下了一场阵雨,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打湿了地面,消散了暑气。
一下火车,带着凉意和雨后泥土气息的风扑面而来,让苏樱好受了不少。
也有了精神打量观察四周。
这还是她第一次来省城,和江市这个普通地级市比起来,省城要繁华不少。
光看火车站,就比江市的要大了好几倍。
人们的衣着打扮,也看着比江市要时髦精神一些。
第一次出远门的思思也看得目不转睛,小脸满是好奇,“妈妈,这里好大好多人呀。”
“是呀,思思拉紧妈妈的手,我们要出站了。你小叔叔在出口等我们呢。”
来接苏樱的,是苏胜男的小儿子姜卫东,今年十九岁,长得高大板正,精神利索。
母女俩一出站,姜卫东就看见她们了,灵活得窜过来回的旅客,快步走过来,
“苏樱姐!思思!你们可算到了!”
说话间,苏樱手里的行李,已经被他拎了过去,思思手里,也被他手疾眼快,塞了一把水果糖,
“思思真乖,来吃点糖。小叔叔带你去坐回家的班车。”
这是他特意花钱买的糖,就是为了给思思的。怕小姑娘大老远的不适应。
思思猝不及防被塞了一把糖,大眼睛期盼得看着苏樱,等苏樱点头以后,先分了一颗糖给苏樱,再给了姜卫东一颗糖,最后才剥开糖纸,自己也吃了一颗。
甜滋滋的糖味弥漫在口腔,思思开心的眼睛弯成了小月牙。
等车的时候,苏樱见她这副可爱的样子,忍不住逗她,
“思思,这个糖真有这么好吃呀?小馋猫。”
“嗯嗯,好吃的呀。”
还以为是苏樱也想吃,思思毫不犹豫把口袋里剩下的几颗糖也拿了出来,
“甜甜的,很好吃的,妈妈都给你吃。”
苏樱笑着点了点她的小鼻尖, “妈妈不用,思思你吃吧乖。”
“姐,思思这孩子可真乖。”
姜卫东见状不由夸奖道。
原本来接苏樱的时候,他和家里还担心苏樱母女的状况。
哪怕苏樱在电话里说自己一切都好,离婚也说得很平静,好像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
但他们还是担心苏樱会不会是在逞强,只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才这么说的。
毕竟,离婚可不是小事。
苏樱和林建国结婚六年了,两人又有思思这个孩子,别说是放在这个年代,就是在后世,离一个婚,也是伤筋动骨的大事。
为了这个,苏胜男没少叮嘱姜卫东,让他机灵着点,多关心一下苏樱和思思,别提不高兴的事。
姜卫东也小心翼翼观察了苏樱母女一路,见她们确实没什么难过的样子,精神头也很不错。
要不是知道苏樱姐是离婚了来投奔他们的,看她们的状态,还以为是来走亲戚旅游的呢。
这让姜卫东放心下来,说话间也大胆起来,等上了车,一路上絮絮叨叨和苏樱介绍其村里的人和事。
消除苏樱初来乍到的陌生感。
班车一路摇摇晃晃,终于在一个小时以后,到了榆树村。
榆树村地理环境好,背靠群山,面朝平原,土地肥沃,水域也发达,一条小河支流从村里蜿蜒而过。
因此,榆树村的条件,在省城乡下这一片地方,算得上是个好地方了。
加上姜姑父这个从部队专业出来的村长,思想比较开明,一心为村民谋福利,敢想敢干。
在村里,只要一家子勤劳肯干,不偷奸耍滑,年底算完工分,分了粮食和钱,能够吃得起饭,不会饿着肚子,过年过节,也能狠狠心,买上一二两的肉,尝一尝肉味。
榆树村之所以叫榆树村,就是因为村口有一棵百年大榆树。
下车的地方离村口有五六分钟路程,到了村口,入目就是郁郁葱葱的大榆树。
过了大榆树,再走二三十米,就是姑姑苏胜男家了。
为了迎接外甥女母女的到来,苏胜男早早就开始准备了。
接到电话当天,就放下手里的活,给苏樱把房间收拾出来了。
村里的地不值钱,当初建房子的时候,批的地皮很大。
那时候公婆也还在世,孩子们以后又会成家,所以姜家的房子盖得很宽敞,去掉厨房浴室柴房这些公共房间,也还剩六间房。
大儿子姜卫国早早入伍当兵去了,一年到头也没时间回来。
二儿子姜卫民前两年结了婚,拖家带口去隔壁市工作去了。
家里就剩他们老两口和小儿子姜卫东,两个房间还空着,苏胜男把其中更大的那间收拾出来不说。
还特地找村里木匠打了新床和柜子,又去供销社,买了2套床单被套枕套回来。
她这辈子只生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在她心里,是把苏樱当自己女儿看的。
如今苏樱受了那么大的委屈,离婚来投奔自己,自己这个当人姑姑的,自然是要好好照顾她,不让她受委屈。
收拾好了房间,姜卫东出门接人以后,就开始琢磨弄点什么好吃的。
现在菜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人到了来烧菜了。
可左等右等,不见人来,苏胜男好几次都忍不住出门张望,第一次觉得时间这么漫长。
怎么自己侄女还没到啊,省城到村里也没多远啊?
“老姜,快去村口看看,怎么小樱和卫东他们还没到啊?”
再又一次没看见人时,忍不住催促自家男人。
夫妻俩感情好,姜姑父姜平爱屋及乌,对苏樱这个侄女,也十分有好感。
加上苏樱这又是刚离了婚,姜平对苏樱也是十分关心,点头正要出门去看看,结果一开门,就看见自家儿子带着苏樱母女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