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圆荷,碧池香莲,李湘夷躲在四角亭中听雨。
回到李家近一月的功夫,她已然彻头彻尾变回了昔日华族小姐的模样,身上再无半点乡野之气,只是那双潋滟的眸子总压抑着沉甸甸的思绪。
“婉儿小姐,该回春芳院了。”
贴身服侍了近一月的丫鬟半夏低声催促着,她虽姿态放得很低,但总给人种莫名的压迫感。
李湘夷轻叹,无论多少次,她都难以习惯这样的称呼。
李鹏治下有方,在杀鸡儆猴了几个嘴碎的仆从后,整个李府噤若寒蝉,再无人敢乱嚼舌根,一致默认了她与李婉儿互换身份之事。
如今她所居住的春芳院亦是李婉儿曾今的居所,其间奢华,几令她瞋目。
“半夏,外头雨还大着,不若等雨停了再回吧。”
李湘夷倚在栏上,望着池中游鱼,语气娇憨,仿若只是贪恋外界景致不舍离去的小姑娘。
半夏却道:“奴婢方才命人取了雨具来,请婉儿小姐回吧。”
闻言,李湘夷睫羽微垂,默然不语,知晓这是李鹏的意思。
近几日她被管束得愈发严格,往常都可随意在府中走动一两个时辰,最近半夏却恨不得将她整日拘在阁内,似是生怕她撞见谁。
心下有了盘算,李湘夷迤然起身,有丫鬟撑开油纸伞侍候在侧。
所幸雨势不大,回到廊下时,她只稍沾湿了裙角。
整理好裙摆,她甫一抬首,却见李婉儿被仆从众星捧月簇拥着从回廊转角处走来。
人还未至近前,她身后跟着的丫鬟已纷纷躬身行礼。
“起来吧。”
李婉儿随意扫了眼,就欲带着人离开,难得没有找她麻烦的意思。
打量了眼对方比往日更加精致华美的妆容,李湘夷唇角勾起一抹浅笑 ,侧身挡住去路,道:“湘夷妹妹,许久不见,不与姐姐打声招呼再走吗。”
李婉儿脚步一顿,带着煞气的眼锋登时朝她射来,却一反常态压抑着怒色道:“让开!”
这回倒是轮到她不依不饶了。
不顾半夏的劝阻,李湘夷柔声问道:“妹妹赶着去前院所为何事,竟是连礼数都不顾了?”
大抵是李鹏曾叮嘱过要谨言慎行,如今的李婉儿对她的态度已收敛许多,至少在外人面前不会轻易发作。
李婉儿依旧维持着贵女的姿态,冷脸靠近,用仅她们二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别以为回了李家就又是小姐了,在我面前你永远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正如今晚的我要去面见贵客,而你只能乖乖呆在阁里绣花。”
哦,贵客?
得到了想要的消息,李湘夷也不欲同对方多纠缠,缓步让开了路,说:“那就不打扰妹妹了。”
说罢,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莫名其妙!”
李婉儿低低咒骂了一句,带着人匆匆离开。
*
踏入前院正堂,李婉儿的目光瞬间被上首的男子吸引,那人头戴玉冠,身着紫色暗纹刻丝锦袍,腰间配有一块上好的和田玉,举手投足间贵气自流。
“湘夷,愣着干什么,快进来拜见七皇子。”
李鹏坐在侧首,瞧见门口呆愣的女儿,浓眉皱起,低声呵斥。
李婉儿这才回过神来,她面颊微红,忙上前行大礼道:“臣女李湘夷,拜见殿下。”
“不必多礼。”
男子声音如清泉山涧,温润透亮,仿佛一根羽毛轻拂过心上。
李婉儿退到父亲身侧,偷瞄面前这位鼎鼎有名的七皇子,见他面如玉,眉如山,眼如星,暗道传言果真非虚,大晋朝的七皇子虽是草包,却当真生的比女子还要绝色。
正感叹着,就见七皇子笑吟吟看来,她立时低下头来,心跳如鼓。
“这位就是李申将军的女儿?”
“正是。”李鹏颔首道。
“钟灵毓秀不外如是,本宫都要羡慕镇国公家了。”
感觉到上首的视线久久停驻在她身上,李婉儿不由羞涩,耳根子通红。
“七殿下说笑了。”
李鹏瞧见七皇子这幅做态,心中尽是鄙夷,只当对方果然如传言一般贪好酒色。
“殿下长途跋涉多有劳累,不若就在府上歇下,在下已经安排了殿下的人马在东侧院休整。”李鹏表现得十分恭敬,想将人放在眼皮子底下把控。
七皇子很是受用,摆手道:“李大人是东道主,本宫自是不会客气。”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李鹏便投其所好命人端上酒水来,七皇子来者不拒,一杯杯灌下。
酒过三巡,他醉眼朦胧,随口道:“听闻府上有一位婉儿小姐,乃遂州城第一美人。”
李鹏从头到尾只抿了几口酒,神色清明,闻言面色一紧,“婉儿正是小女,只是近日染了风寒,不然必定前来迎接殿下。”
“可惜了。”
七皇子轻晃手中酒盏,如玉的面容上不甚愉悦,李婉儿见状,就算明知说的人是她,也不免对身在后院的李湘夷心生厌恶。
“来人,把本宫准备的礼物呈上来。”七皇子淡笑道:“令千金既病了,本宫这礼物倒是合时宜。”
李鹏不由心生好奇,只见小厮捧着一方红木漆盒来到近前,他打开盒盖,却见一堆看着不太新鲜的药材摆放其间,有的还裹着干泥。
霎时间,他脸色黑了下去,挥退小厮将东西送去库房。
七皇子丝毫不察,问道:“李大人可还满意本宫的礼物?”
李鹏虽觉辱没,但更确信了对方只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草包,他并不起身,只稍一拱手道:“谢殿下赏赐,这些药材正是我李家所需。”
“好!本宫与李大人相见恨晚,今日便不醉不归!”
七皇子朗笑着举起酒盏饮下美酒,长袖广袍垂落身前,遮住了他琉璃眼眸中清润的光华。
*
春芳院内,草木盛茂,芳香弥漫。
李湘夷屏退了半夏,独自于案前练字,这是自她回府后养成的习惯。
此时烛台高照在侧,在窗棂上映出单薄的人影。
素白的宣纸上,狼毫笔泼墨书写下“七皇子”三字,笔锋如刀,遒劲有力,丝毫看不出是一桃李之年的女子所作。
李湘夷停笔,随手又将写了字的纸放于烛台上燃尽。
看着袅袅黑烟深起,她不由陷入沉思。
时隔一月,她依旧不知那日救她于危难、送信予她的人究竟是谁,她想过可能是父亲的旧识,但自那之后对方迟迟没有动作,又不禁令她犹疑。
但不论那人的身份如何,能让李鹏心生忌惮,就足以成为她只身入局的筹码,她已然知足。
如今这位等待许久的“贵客”终于到来,她也是时候一展拳脚。
吹灭烛火,李湘夷凝神静听耳房里的动静,待再无声响,她换上一早准备的丫鬟服饰,从后窗悄无声息地翻出。
特意挑选了人少的小径,她一路低头疾步穿行过后院,装作寻常丫鬟的模样往东侧院赶去。
途中偶遇过几个仆役,所幸黑灯瞎火之下,她并未引起注意。
东侧院是李府接待外宾所用,曾经李鹏就带着家人住在此处,李湘夷对那里的构造再熟悉不过。
她轻车熟路地找准角度翻墙而过,如猫一般落在院内的槐花树枝干上。
清风拂过,周遭的枝叶“莎莎”作响,她鬓边的几缕墨发也随风扬起。
视线扫过院内,察觉七皇子尚未落塌,她在粗壮的枝干上坐下,静静等待着。
自那日读了信后,李湘夷便深知七皇子才是这场无声硝烟中的关键。
遂州刺史王翰早已与李鹏串通一气,之前暗中封锁消息就是证明,她若孤身抵挡,无异于蚍蜉撼树,螳臂当车,而身为特使亲来接亲的七皇子,则是这整盘棋局中唯一的突破口。
而她到底是李湘夷还是李婉儿,最终不过取决于七皇子的一面之词。
不多时,院外传来一阵喧闹,仆从纷纷迎了出去。
李湘夷屏息凝神,打眼朝院门口望去。
皎洁的月色洒落在男子丰神俊朗的面容上,透出融融白光,连最上等的玉石都不及其殊色天成,男子应是喝醉了,微红的面颊平添几分魅惑风流之气。
趁着无人注意此处,李湘夷从槐树上爬下,悄然混入添香倒茶的几个丫鬟当中。
“都退下吧。”
男子清润的嗓音响起,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威严。
红木雕花屏风内侧,李湘夷添香的动作不停,其余几个丫鬟则纷纷鱼贯而出,大抵是男子身份过于尊贵,没有人敢抬头多看多瞧,以至于无人发现屋内除了男子竟还有一人。
随着门板被人从外头轻轻合上,周遭空气陡然一滞,一道冰冷的视线锁定在了她身上。
李湘夷持香匙的手微顿,见男人并没有呵退她,便也不紧不慢将香炉点燃。
檀香入鼻,她紧绷的心弦逐渐放松。
缓步走出雕花屏风,她身姿亭亭,顶着那道如影随形的视线,行了道万福礼。
“臣女参见七皇子。”
男人不胜酒力,正支额斜倚在小几上,做醉眼朦胧状,似乎先前如刀锋的视线只是她的错觉。
只见他薄唇轻启,吐出轻佻的话音:
“你可是来自荐枕席,欲给本宫暖床的?”
回到李家近一月的功夫,她已然彻头彻尾变回了昔日华族小姐的模样,身上再无半点乡野之气,只是那双潋滟的眸子总压抑着沉甸甸的思绪。
“婉儿小姐,该回春芳院了。”
贴身服侍了近一月的丫鬟半夏低声催促着,她虽姿态放得很低,但总给人种莫名的压迫感。
李湘夷轻叹,无论多少次,她都难以习惯这样的称呼。
李鹏治下有方,在杀鸡儆猴了几个嘴碎的仆从后,整个李府噤若寒蝉,再无人敢乱嚼舌根,一致默认了她与李婉儿互换身份之事。
如今她所居住的春芳院亦是李婉儿曾今的居所,其间奢华,几令她瞋目。
“半夏,外头雨还大着,不若等雨停了再回吧。”
李湘夷倚在栏上,望着池中游鱼,语气娇憨,仿若只是贪恋外界景致不舍离去的小姑娘。
半夏却道:“奴婢方才命人取了雨具来,请婉儿小姐回吧。”
闻言,李湘夷睫羽微垂,默然不语,知晓这是李鹏的意思。
近几日她被管束得愈发严格,往常都可随意在府中走动一两个时辰,最近半夏却恨不得将她整日拘在阁内,似是生怕她撞见谁。
心下有了盘算,李湘夷迤然起身,有丫鬟撑开油纸伞侍候在侧。
所幸雨势不大,回到廊下时,她只稍沾湿了裙角。
整理好裙摆,她甫一抬首,却见李婉儿被仆从众星捧月簇拥着从回廊转角处走来。
人还未至近前,她身后跟着的丫鬟已纷纷躬身行礼。
“起来吧。”
李婉儿随意扫了眼,就欲带着人离开,难得没有找她麻烦的意思。
打量了眼对方比往日更加精致华美的妆容,李湘夷唇角勾起一抹浅笑 ,侧身挡住去路,道:“湘夷妹妹,许久不见,不与姐姐打声招呼再走吗。”
李婉儿脚步一顿,带着煞气的眼锋登时朝她射来,却一反常态压抑着怒色道:“让开!”
这回倒是轮到她不依不饶了。
不顾半夏的劝阻,李湘夷柔声问道:“妹妹赶着去前院所为何事,竟是连礼数都不顾了?”
大抵是李鹏曾叮嘱过要谨言慎行,如今的李婉儿对她的态度已收敛许多,至少在外人面前不会轻易发作。
李婉儿依旧维持着贵女的姿态,冷脸靠近,用仅她们二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别以为回了李家就又是小姐了,在我面前你永远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正如今晚的我要去面见贵客,而你只能乖乖呆在阁里绣花。”
哦,贵客?
得到了想要的消息,李湘夷也不欲同对方多纠缠,缓步让开了路,说:“那就不打扰妹妹了。”
说罢,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莫名其妙!”
李婉儿低低咒骂了一句,带着人匆匆离开。
*
踏入前院正堂,李婉儿的目光瞬间被上首的男子吸引,那人头戴玉冠,身着紫色暗纹刻丝锦袍,腰间配有一块上好的和田玉,举手投足间贵气自流。
“湘夷,愣着干什么,快进来拜见七皇子。”
李鹏坐在侧首,瞧见门口呆愣的女儿,浓眉皱起,低声呵斥。
李婉儿这才回过神来,她面颊微红,忙上前行大礼道:“臣女李湘夷,拜见殿下。”
“不必多礼。”
男子声音如清泉山涧,温润透亮,仿佛一根羽毛轻拂过心上。
李婉儿退到父亲身侧,偷瞄面前这位鼎鼎有名的七皇子,见他面如玉,眉如山,眼如星,暗道传言果真非虚,大晋朝的七皇子虽是草包,却当真生的比女子还要绝色。
正感叹着,就见七皇子笑吟吟看来,她立时低下头来,心跳如鼓。
“这位就是李申将军的女儿?”
“正是。”李鹏颔首道。
“钟灵毓秀不外如是,本宫都要羡慕镇国公家了。”
感觉到上首的视线久久停驻在她身上,李婉儿不由羞涩,耳根子通红。
“七殿下说笑了。”
李鹏瞧见七皇子这幅做态,心中尽是鄙夷,只当对方果然如传言一般贪好酒色。
“殿下长途跋涉多有劳累,不若就在府上歇下,在下已经安排了殿下的人马在东侧院休整。”李鹏表现得十分恭敬,想将人放在眼皮子底下把控。
七皇子很是受用,摆手道:“李大人是东道主,本宫自是不会客气。”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李鹏便投其所好命人端上酒水来,七皇子来者不拒,一杯杯灌下。
酒过三巡,他醉眼朦胧,随口道:“听闻府上有一位婉儿小姐,乃遂州城第一美人。”
李鹏从头到尾只抿了几口酒,神色清明,闻言面色一紧,“婉儿正是小女,只是近日染了风寒,不然必定前来迎接殿下。”
“可惜了。”
七皇子轻晃手中酒盏,如玉的面容上不甚愉悦,李婉儿见状,就算明知说的人是她,也不免对身在后院的李湘夷心生厌恶。
“来人,把本宫准备的礼物呈上来。”七皇子淡笑道:“令千金既病了,本宫这礼物倒是合时宜。”
李鹏不由心生好奇,只见小厮捧着一方红木漆盒来到近前,他打开盒盖,却见一堆看着不太新鲜的药材摆放其间,有的还裹着干泥。
霎时间,他脸色黑了下去,挥退小厮将东西送去库房。
七皇子丝毫不察,问道:“李大人可还满意本宫的礼物?”
李鹏虽觉辱没,但更确信了对方只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草包,他并不起身,只稍一拱手道:“谢殿下赏赐,这些药材正是我李家所需。”
“好!本宫与李大人相见恨晚,今日便不醉不归!”
七皇子朗笑着举起酒盏饮下美酒,长袖广袍垂落身前,遮住了他琉璃眼眸中清润的光华。
*
春芳院内,草木盛茂,芳香弥漫。
李湘夷屏退了半夏,独自于案前练字,这是自她回府后养成的习惯。
此时烛台高照在侧,在窗棂上映出单薄的人影。
素白的宣纸上,狼毫笔泼墨书写下“七皇子”三字,笔锋如刀,遒劲有力,丝毫看不出是一桃李之年的女子所作。
李湘夷停笔,随手又将写了字的纸放于烛台上燃尽。
看着袅袅黑烟深起,她不由陷入沉思。
时隔一月,她依旧不知那日救她于危难、送信予她的人究竟是谁,她想过可能是父亲的旧识,但自那之后对方迟迟没有动作,又不禁令她犹疑。
但不论那人的身份如何,能让李鹏心生忌惮,就足以成为她只身入局的筹码,她已然知足。
如今这位等待许久的“贵客”终于到来,她也是时候一展拳脚。
吹灭烛火,李湘夷凝神静听耳房里的动静,待再无声响,她换上一早准备的丫鬟服饰,从后窗悄无声息地翻出。
特意挑选了人少的小径,她一路低头疾步穿行过后院,装作寻常丫鬟的模样往东侧院赶去。
途中偶遇过几个仆役,所幸黑灯瞎火之下,她并未引起注意。
东侧院是李府接待外宾所用,曾经李鹏就带着家人住在此处,李湘夷对那里的构造再熟悉不过。
她轻车熟路地找准角度翻墙而过,如猫一般落在院内的槐花树枝干上。
清风拂过,周遭的枝叶“莎莎”作响,她鬓边的几缕墨发也随风扬起。
视线扫过院内,察觉七皇子尚未落塌,她在粗壮的枝干上坐下,静静等待着。
自那日读了信后,李湘夷便深知七皇子才是这场无声硝烟中的关键。
遂州刺史王翰早已与李鹏串通一气,之前暗中封锁消息就是证明,她若孤身抵挡,无异于蚍蜉撼树,螳臂当车,而身为特使亲来接亲的七皇子,则是这整盘棋局中唯一的突破口。
而她到底是李湘夷还是李婉儿,最终不过取决于七皇子的一面之词。
不多时,院外传来一阵喧闹,仆从纷纷迎了出去。
李湘夷屏息凝神,打眼朝院门口望去。
皎洁的月色洒落在男子丰神俊朗的面容上,透出融融白光,连最上等的玉石都不及其殊色天成,男子应是喝醉了,微红的面颊平添几分魅惑风流之气。
趁着无人注意此处,李湘夷从槐树上爬下,悄然混入添香倒茶的几个丫鬟当中。
“都退下吧。”
男子清润的嗓音响起,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威严。
红木雕花屏风内侧,李湘夷添香的动作不停,其余几个丫鬟则纷纷鱼贯而出,大抵是男子身份过于尊贵,没有人敢抬头多看多瞧,以至于无人发现屋内除了男子竟还有一人。
随着门板被人从外头轻轻合上,周遭空气陡然一滞,一道冰冷的视线锁定在了她身上。
李湘夷持香匙的手微顿,见男人并没有呵退她,便也不紧不慢将香炉点燃。
檀香入鼻,她紧绷的心弦逐渐放松。
缓步走出雕花屏风,她身姿亭亭,顶着那道如影随形的视线,行了道万福礼。
“臣女参见七皇子。”
男人不胜酒力,正支额斜倚在小几上,做醉眼朦胧状,似乎先前如刀锋的视线只是她的错觉。
只见他薄唇轻启,吐出轻佻的话音:
“你可是来自荐枕席,欲给本宫暖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