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晏庄站起来,替她拉开椅子,又过去将灯给点上了。回来,看见牵云还杵在原地一动不动,便道:“你到外面守着。”
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但牵云仍先望向她小姐,见也点头允准了,方才步步退到外面,闭上了门。
晏庄在她对面落座,重新为她温了一壶茶。范渺渺哪怕后知后觉,现在也完全清楚了。“你,一早知道,我在隔壁。”她的嘴唇微微翕动着,有徒劳之感,想必刚才她的犹豫,她的迟疑,他也全看在眼中了。
晏庄当然要为自己辩解一番,说道:“先不敢提醒,因为怕你要恼怒,到后来想提醒,但也怕你恼。”
前一个恼,是不想撞破她偷听,让她觉得愧疚,后一个恼,却是怕她认为自己一直默不出声,是存着故意捉弄的心思。但是结果似乎没有区别。不过,也难为他肯小意体谅,范渺渺便笑了笑,问道:“那你是猜的,还是事先就知道?”
晏庄说道:“事先我不知情,不过我一进来,就察觉到隔壁有呼吸,很轻微,像在刻意压抑着。”
范渺渺不由得暗想,怎会忘记他习过武?对这方面自然是很警醒的。
“此外,在我过来之前,有僧人跟我提到,说有位陌生小姐在墓塔前拜祭。常家的人,他们不会不认得,而旁人又不知那些百年内情,因此除你之外,还会有谁?”晏庄笑道,“非节非祭,寺内桃花也还含苞待放,不值一看,所以我立刻想到,你是与人有约。”
他把茶水递来,随口问道:“陶小姐无缘无故把你约来做什么?”
范渺渺接过,放在唇边浅呷:“她把我约来,当然是要请我听一首曲的。”
她居然敢有遗憾之意。晏庄很不痛快,脸上还是不动声色的,甚至在笑:“那么实在抱歉,害你没有曲子听,白来这一趟。”
范渺渺摇了摇头,笑道:“也不是专为听她一首曲子才来的。”
晏庄凝望她,一哂:“你对她们脾气都好。”
柳令襄也讲过她太好说话,像没脾气,日后总是要吃亏的。但在她看来,那些宽待不过是再世为人的缘故,心胸眼界都更开阔了,所以知道不必在小处揪住不放,空寻烦恼。何况,陶小姐只是为她自己一桩心事罢了。
范渺渺不想敷衍他,如实说道:“我是因为想到去年元宵宴上,也有我的一部分责任在,才会令陶小姐耿耿于怀到现在。”
晏庄说道:“你替她着想,但她未必肯领情。有些人生来就是心高气傲的,知道你同情怜悯她,她反倒要在心中怨恨你。”
“我对她不是同情与怜悯。”范渺渺说着,突兀地看了他一眼,随后低下了头。
晏庄等了半晌,没有下文,就笑:“怎么,难不成跟我有关?”
他或是随口一问,然而也该对他自己有点自知之明。想起花神庙前那幅画作,回来之后,她在夜里也始终辗转反侧,但说不上是恼怒多些,还是羞涩多些。反正心里空兜兜的,又不好向他这当事人询问——都已经隔了百十年了,还在意着——只好更加装作不经意地笑:“我是透过看她,看到以前那个我。”
晏庄大约是听出她弦外之音,不认同地攒眉,说道:“你是你,她是她,在我看来,你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
“是吗?”她半低垂着头,只管去看茶杯,去看炉火,语气照旧如春风温柔,在他听来却有料峭的寒意。“我一直以为,根本我与她,或是与她们,都没有什么分别,尤其在这种事上。”她话里没带明显的情绪,仿佛只是在阐述客观事实。
晏庄顿住口,静了足有一会儿。在昏黄油灯里向她注视,见她低垂的眼睫微微颤抖,隐约有泪光闪过。他大悔,心中悲恸不已,怨怪自己为何辜负她的情意,直到隔世才来幡然醒悟?连现在想辩解,都是空话。
他惟有控诉她般苦笑:“这简直是太诛心的话。”
这种控诉需得留神回答,范渺渺聪明地置若罔闻,抬起头在灯下仔细看他。虽然只有月余不见,但他在那种苦寒之地奔劳,北风猎猎,刮在脸上一定又硬又疼,何况他还骑马,双手不时要裸露在外,但凡不注意点保养,皮肤就容易皲裂。果然,范渺渺目光扫过,见他耳郭处、手背上都有红斑冻疮。这冻疮发起来,觉得难捱的也大有人在,好在过了冬天就会痊愈。但范渺渺心想,他多半不当回事。
范渺渺就问:“你看上去憔悴了些,这趟还顺利吗?”
晏庄微微一顿,然后将这次北上的经历细致地讲给她听。他说,因为北地军械长时间没有更新换代,一旦胡人攻城,便无法应急,所以急需周边各县协调支援。“北上为的就是这事,结局还算圆满。”晏庄说道。
以往这些他都没想过要告诉她,一是不想牵扯进柳家,二是不想她觉得为难,但是刚才她那番话语,使他改变了主意:得叫她清楚,她与她们,在他而言绝对是不同的。
范渺渺听他说得轻易,但知道实际办起来很难。一来,冬日严寒,冰雪封路,就有圣旨催促,只怕也会耽搁在路上,何况如今没有;二来,各地城防亦是要务,官员擅自打开库房,倘若不巧遭逢祸事,更是罪加一等。
范渺渺轻声问道:“单凭英王的手信,恐怕也难事谐。”
晏庄显然乐观,笑道:“有英王手信,好在不会吃闭门羹。”
范渺渺也笑,稍微有点好奇:“那你是怎样办到的?”
晏庄笑道:“我跟他们打了个赌。”
“你又打赌。”想到他打赌拜师那节,范渺渺忍不住露出笑来,“但是你坐庄,他们肯赌吗?”
“不赌不行。”晏庄笃定地笑,“我跟他们说,今年春末孟将军就会向陛下请旨,出兵攻打胡人,如果他们答应借出军械,打了胜仗,届时大家就是共赢。”
虽不愿扫兴,范渺渺还是问:“假若他们依旧不肯借呢?”
晏庄无意卖她关子,直言说:“假若他们依旧不肯借,打胜仗的概率那是几乎没有的,那些军械自然是留给他们自己,以便危急关头舍身取义,保卫百姓’。”
这话乍然一听不免毛骨悚然,仔细一想,的确又是那么一回事。周边几个县城相隔都不太远,若是孟奚之战败,胡人完全可以百里奔袭,进城抢劫,补充辎重。
“孟奚之虽是文官出身,打仗的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就算他打了败仗,多半也快把胡人拖死,为了活过下一个冬天,胡人一定会再度抢劫,到时孟奚之无力挽救,遭殃的就是这些周围的县城。”对他们的反应,晏庄冷眼旁观,对此说不上哀叹。所幸事谐,他随意笑了笑,“所以他们一致认为,孟将军当然还是打胜仗的好。”
范渺渺叹息说道:“向来人性如此。”
避免深谈下去,气氛又将变得沉重,晏庄揭开这个话题,说道:“这次北上,完成任务还在其次,实则主要是带常徵,就是常家那位幼主开阔开阔眼界,免得成日拘在府上,养成畏缩的性子。在我,也当是故地重游了。”
他从前征战去过,范渺渺知道,当下没做声,细心听他说些旅途趣事。说到重游当地名胜,梅在花枝俏,芬芳满园,他还笑称是“尽是刘郎去后栽”。
“当时我去,还查无此园,田间地里我们向挑水老汉问路,尽头是一片菜花地,长势很好。”最后,他请旨招降了那些山匪,“灾荒年,是官府不作为,才给他们逼上梁山。”
像是这样的大事,在她当时,满朝都是热议不断。因为他的缘故,她自然有所听闻,据说太子与他各执意见,闹得很不愉快,大概也是因此,之后他与太子的关系急转而下。
“原来还有这样的内情。”范渺渺说道。
晏庄笑了笑,在她面前,他可以不用掩饰任何,讲物是人非,讲故我依旧,话里那些唏嘘与喟然,她都理解。
就有这样好,此刻的氛围,两人同时察觉到了,都不免含着笑恍惚。范渺渺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托起了腮,看着她着迷的模样,晏庄情不自禁地问:“你现在还觉得,你和她们是一样的吗?”
被他突然发问,范渺渺只是噙笑,先没答应这茬。随后她想了一想,旧话重提:“陶小姐与你说的那些对话,我都听到了。你吹笛子很好听,但很难想象,你并不喜欢。”
“我只是喜欢谱曲,擅长的吹笛其实另有其人。”晏庄说道,不避讳跟她谈起那人。
范渺渺便隐约地记起,昔日燕王似乎擅笛,曾经表姊也多次提过,他吹笛时,她会在旁舞剑。
“月傍剑影,吹笛到天明,很有江湖意味,对不对?”表姊向她笑着,但眼中有怅惘的情绪。那时不明所以,渺渺还取笑说:“女侠何不邀与吹笛人同游天下?”
当然后来知道了,燕王心有野望,那样简单朴实的愿景注定不会实现。
“我以前脾气是有点怪的,知道在这方面比不过人,便索性不做了,久而久之,技艺生疏,也就不喜欢了。”晏庄坦诚道,“当日我吹笛,确实是提前打听过陶小姐的喜好,有投其所好的想法在,这一点上,是我不对,不该事先惹她。”
范渺渺愣了一下,发觉他是在向自己解释,脸上不免有些烘烘的,忙说:“你与陶小姐之间的事,对或者不对,该由陶小姐评判,不该由我置喙。”
晏庄说道:“过了今日,她总该看清我的真面目了。其实她不完全了解我,像她们这样爱新鲜的小姐,面对越是神秘的人与物,越是容易感到吸引。”
范渺渺心想,我不过也是因为命运的机缘巧合,才能够先了解你——占了一点可耻的先机。她不由得说:“假使没有过去,你对于我,也许是一样的神秘莫测,而我永远没机会去了解真实的你。”非常可笑,她忽然心生斤斤计较之感,这让她有点难为情。
“假使没有过去,在你看来,我也许只是世间一个最寻常的男人。”原来,他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像他这般自视甚高的,居然会有患得患失的时候。范渺渺正感到心惊,听他接着说道,“所以我庆幸曾与你活在同一时代下,也庆幸此刻油灯影里,我们再重逢过。”
晏庄站起来,替她拉开椅子,又过去将灯给点上了。回来,看见牵云还杵在原地一动不动,便道:“你到外面守着。”
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但牵云仍先望向她小姐,见也点头允准了,方才步步退到外面,闭上了门。
晏庄在她对面落座,重新为她温了一壶茶。范渺渺哪怕后知后觉,现在也完全清楚了。“你,一早知道,我在隔壁。”她的嘴唇微微翕动着,有徒劳之感,想必刚才她的犹豫,她的迟疑,他也全看在眼中了。
晏庄当然要为自己辩解一番,说道:“先不敢提醒,因为怕你要恼怒,到后来想提醒,但也怕你恼。”
前一个恼,是不想撞破她偷听,让她觉得愧疚,后一个恼,却是怕她认为自己一直默不出声,是存着故意捉弄的心思。但是结果似乎没有区别。不过,也难为他肯小意体谅,范渺渺便笑了笑,问道:“那你是猜的,还是事先就知道?”
晏庄说道:“事先我不知情,不过我一进来,就察觉到隔壁有呼吸,很轻微,像在刻意压抑着。”
范渺渺不由得暗想,怎会忘记他习过武?对这方面自然是很警醒的。
“此外,在我过来之前,有僧人跟我提到,说有位陌生小姐在墓塔前拜祭。常家的人,他们不会不认得,而旁人又不知那些百年内情,因此除你之外,还会有谁?”晏庄笑道,“非节非祭,寺内桃花也还含苞待放,不值一看,所以我立刻想到,你是与人有约。”
他把茶水递来,随口问道:“陶小姐无缘无故把你约来做什么?”
范渺渺接过,放在唇边浅呷:“她把我约来,当然是要请我听一首曲的。”
她居然敢有遗憾之意。晏庄很不痛快,脸上还是不动声色的,甚至在笑:“那么实在抱歉,害你没有曲子听,白来这一趟。”
范渺渺摇了摇头,笑道:“也不是专为听她一首曲子才来的。”
晏庄凝望她,一哂:“你对她们脾气都好。”
柳令襄也讲过她太好说话,像没脾气,日后总是要吃亏的。但在她看来,那些宽待不过是再世为人的缘故,心胸眼界都更开阔了,所以知道不必在小处揪住不放,空寻烦恼。何况,陶小姐只是为她自己一桩心事罢了。
范渺渺不想敷衍他,如实说道:“我是因为想到去年元宵宴上,也有我的一部分责任在,才会令陶小姐耿耿于怀到现在。”
晏庄说道:“你替她着想,但她未必肯领情。有些人生来就是心高气傲的,知道你同情怜悯她,她反倒要在心中怨恨你。”
“我对她不是同情与怜悯。”范渺渺说着,突兀地看了他一眼,随后低下了头。
晏庄等了半晌,没有下文,就笑:“怎么,难不成跟我有关?”
他或是随口一问,然而也该对他自己有点自知之明。想起花神庙前那幅画作,回来之后,她在夜里也始终辗转反侧,但说不上是恼怒多些,还是羞涩多些。反正心里空兜兜的,又不好向他这当事人询问——都已经隔了百十年了,还在意着——只好更加装作不经意地笑:“我是透过看她,看到以前那个我。”
晏庄大约是听出她弦外之音,不认同地攒眉,说道:“你是你,她是她,在我看来,你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
“是吗?”她半低垂着头,只管去看茶杯,去看炉火,语气照旧如春风温柔,在他听来却有料峭的寒意。“我一直以为,根本我与她,或是与她们,都没有什么分别,尤其在这种事上。”她话里没带明显的情绪,仿佛只是在阐述客观事实。
晏庄顿住口,静了足有一会儿。在昏黄油灯里向她注视,见她低垂的眼睫微微颤抖,隐约有泪光闪过。他大悔,心中悲恸不已,怨怪自己为何辜负她的情意,直到隔世才来幡然醒悟?连现在想辩解,都是空话。
他惟有控诉她般苦笑:“这简直是太诛心的话。”
这种控诉需得留神回答,范渺渺聪明地置若罔闻,抬起头在灯下仔细看他。虽然只有月余不见,但他在那种苦寒之地奔劳,北风猎猎,刮在脸上一定又硬又疼,何况他还骑马,双手不时要裸露在外,但凡不注意点保养,皮肤就容易皲裂。果然,范渺渺目光扫过,见他耳郭处、手背上都有红斑冻疮。这冻疮发起来,觉得难捱的也大有人在,好在过了冬天就会痊愈。但范渺渺心想,他多半不当回事。
范渺渺就问:“你看上去憔悴了些,这趟还顺利吗?”
晏庄微微一顿,然后将这次北上的经历细致地讲给她听。他说,因为北地军械长时间没有更新换代,一旦胡人攻城,便无法应急,所以急需周边各县协调支援。“北上为的就是这事,结局还算圆满。”晏庄说道。
以往这些他都没想过要告诉她,一是不想牵扯进柳家,二是不想她觉得为难,但是刚才她那番话语,使他改变了主意:得叫她清楚,她与她们,在他而言绝对是不同的。
范渺渺听他说得轻易,但知道实际办起来很难。一来,冬日严寒,冰雪封路,就有圣旨催促,只怕也会耽搁在路上,何况如今没有;二来,各地城防亦是要务,官员擅自打开库房,倘若不巧遭逢祸事,更是罪加一等。
范渺渺轻声问道:“单凭英王的手信,恐怕也难事谐。”
晏庄显然乐观,笑道:“有英王手信,好在不会吃闭门羹。”
范渺渺也笑,稍微有点好奇:“那你是怎样办到的?”
晏庄笑道:“我跟他们打了个赌。”
“你又打赌。”想到他打赌拜师那节,范渺渺忍不住露出笑来,“但是你坐庄,他们肯赌吗?”
“不赌不行。”晏庄笃定地笑,“我跟他们说,今年春末孟将军就会向陛下请旨,出兵攻打胡人,如果他们答应借出军械,打了胜仗,届时大家就是共赢。”
虽不愿扫兴,范渺渺还是问:“假若他们依旧不肯借呢?”
晏庄无意卖她关子,直言说:“假若他们依旧不肯借,打胜仗的概率那是几乎没有的,那些军械自然是留给他们自己,以便危急关头舍身取义,保卫百姓’。”
这话乍然一听不免毛骨悚然,仔细一想,的确又是那么一回事。周边几个县城相隔都不太远,若是孟奚之战败,胡人完全可以百里奔袭,进城抢劫,补充辎重。
“孟奚之虽是文官出身,打仗的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就算他打了败仗,多半也快把胡人拖死,为了活过下一个冬天,胡人一定会再度抢劫,到时孟奚之无力挽救,遭殃的就是这些周围的县城。”对他们的反应,晏庄冷眼旁观,对此说不上哀叹。所幸事谐,他随意笑了笑,“所以他们一致认为,孟将军当然还是打胜仗的好。”
范渺渺叹息说道:“向来人性如此。”
避免深谈下去,气氛又将变得沉重,晏庄揭开这个话题,说道:“这次北上,完成任务还在其次,实则主要是带常徵,就是常家那位幼主开阔开阔眼界,免得成日拘在府上,养成畏缩的性子。在我,也当是故地重游了。”
他从前征战去过,范渺渺知道,当下没做声,细心听他说些旅途趣事。说到重游当地名胜,梅在花枝俏,芬芳满园,他还笑称是“尽是刘郎去后栽”。
“当时我去,还查无此园,田间地里我们向挑水老汉问路,尽头是一片菜花地,长势很好。”最后,他请旨招降了那些山匪,“灾荒年,是官府不作为,才给他们逼上梁山。”
像是这样的大事,在她当时,满朝都是热议不断。因为他的缘故,她自然有所听闻,据说太子与他各执意见,闹得很不愉快,大概也是因此,之后他与太子的关系急转而下。
“原来还有这样的内情。”范渺渺说道。
晏庄笑了笑,在她面前,他可以不用掩饰任何,讲物是人非,讲故我依旧,话里那些唏嘘与喟然,她都理解。
就有这样好,此刻的氛围,两人同时察觉到了,都不免含着笑恍惚。范渺渺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托起了腮,看着她着迷的模样,晏庄情不自禁地问:“你现在还觉得,你和她们是一样的吗?”
被他突然发问,范渺渺只是噙笑,先没答应这茬。随后她想了一想,旧话重提:“陶小姐与你说的那些对话,我都听到了。你吹笛子很好听,但很难想象,你并不喜欢。”
“我只是喜欢谱曲,擅长的吹笛其实另有其人。”晏庄说道,不避讳跟她谈起那人。
范渺渺便隐约地记起,昔日燕王似乎擅笛,曾经表姊也多次提过,他吹笛时,她会在旁舞剑。
“月傍剑影,吹笛到天明,很有江湖意味,对不对?”表姊向她笑着,但眼中有怅惘的情绪。那时不明所以,渺渺还取笑说:“女侠何不邀与吹笛人同游天下?”
当然后来知道了,燕王心有野望,那样简单朴实的愿景注定不会实现。
“我以前脾气是有点怪的,知道在这方面比不过人,便索性不做了,久而久之,技艺生疏,也就不喜欢了。”晏庄坦诚道,“当日我吹笛,确实是提前打听过陶小姐的喜好,有投其所好的想法在,这一点上,是我不对,不该事先惹她。”
范渺渺愣了一下,发觉他是在向自己解释,脸上不免有些烘烘的,忙说:“你与陶小姐之间的事,对或者不对,该由陶小姐评判,不该由我置喙。”
晏庄说道:“过了今日,她总该看清我的真面目了。其实她不完全了解我,像她们这样爱新鲜的小姐,面对越是神秘的人与物,越是容易感到吸引。”
范渺渺心想,我不过也是因为命运的机缘巧合,才能够先了解你——占了一点可耻的先机。她不由得说:“假使没有过去,你对于我,也许是一样的神秘莫测,而我永远没机会去了解真实的你。”非常可笑,她忽然心生斤斤计较之感,这让她有点难为情。
“假使没有过去,在你看来,我也许只是世间一个最寻常的男人。”原来,他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像他这般自视甚高的,居然会有患得患失的时候。范渺渺正感到心惊,听他接着说道,“所以我庆幸曾与你活在同一时代下,也庆幸此刻油灯影里,我们再重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