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最后他们在偏阁的衣柜里找到了柳令襄。
彼时她浑身是血,发鬓凌乱,抱膝蜷缩在衣柜角落。丁乙打开衣柜之时,稍不察觉,只听她口中呜咽,猛地扑来,欲做最后困兽之争。
“是我,令襄,是我!”范渺渺忙过去,将她抱在怀中,拍着她的背脊,软语安抚。
柳令襄本来彻夜警觉,身子呈微微弓起的状态,闻言一怔,含泪抬头看她,不觉松掉手中紧握的匕首,手臂软软搭在一旁。
两人跪坐于地上,一时相拥不语。范渺渺见她脸上、身上都有血迹,急于查看她是否受伤严重。柳令襄微微摇头,张了几次口,都只是喝喝的呜咽。
“慢些说话,不要着急。”范渺渺道。
终于她开了口,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说她不碍事:“他先刺我的几刀,都被江林给挡住了,没伤到我分毫。我因见他有杀机,不假思索拔下发钗,刺向了他的喉咙。”
从柳令襄断断续续的声音中,足见昨夜里的激斗险象迭生:发钗未开刃,她又过于紧张,稍稍刺歪了几寸,只是划破他的嘴角。然而,这一举动却彻底激怒了“柳无意”,他踢开了浑身是血的江林,伸手一把攥住柳令襄的头发,狠狠磕向桌椅。
她磕得晕头转向,额头满是伤痕。经过一夜,血迹与发丝凝固在一起,乍然看去斑斑点点,十分可怖。范渺渺抬手想碰,又怕她疼,惟有默然垂泪。
“他被我一刺,匕首脱了手,但他太得意忘形了,兴许是自恃我与他男女之间力量悬殊?匕首掉落在地上竟也不以为意,我强行忍住头上疼痛,趁机捡起匕首,转身向他狂砍。”柳令襄麻木地回忆着,但嘴唇止不住地哆嗦,“我也不知道到底砍了他多少刀,只记得眼前全是血水,模糊得看不清视线。起先他还想反抗,后来,他居然向我求饶,问我,‘你知道我是谁吗’“你敢在这里杀我”,哈哈,哈哈,但我的手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我怕,我怕啊……”
“令襄,别说了!”范渺渺提高声音,制止住她。随后回头,向丁乙点头,冷静吩咐埋尸事宜。
丁乙凛神,忙听命出去准备。
屋内只有她们两人,柳令襄埋头在她肩膀,不一会儿,范渺渺就察觉到肩上衣衫尽湿。柳令襄呢喃着:“我没想杀他,真的,我过来只是想要问一问他,究竟怎样他才肯放过我们,放过柳家。谁知一言不合,他暴起砍人,要不是江林见机快,替我挡了头先几刀,恐怕我早死在他的刀下了。”
柳令襄后知后觉地抬起头,眼中带点无望的希冀,四顾探问:“江林呢,你们来时,看见他了吗?”
想到死在外屋的江林,想他血迹一直蜿蜒了好几间屋子——他艰难爬行到最外面那间屋子,是想硬撑着回府上报信吧?可惜,可惜。范渺渺握紧柳令襄的手,声音不觉也哽咽了:“他……已经不在了。”
柳令襄又惊又痛,闻言浑身一震,口中发出悲鸣,溃不成声。看见她这幅样子,范渺渺心痛不已,更加抱紧了她。任她如何低声宽慰,柳令襄只是大哭,愧疚地大哭:“是我害了他,我对不起他,他何其无辜啊!”
这时,丁乙走进来,说已经准备好了。
范渺渺从刚才起,内心也是一团乱麻,见血的事她听得多,亲眼目睹也才是头一回。但是,在场总要有人来做主心骨。她勉强镇定下来,拍着柳令襄的背,温声安抚说道:“令襄你听好,你杀的不是柳无意,不是你记忆中向来痴迷求道的二叔。他只是太平社的贼子,多年前就顶替了柳二爷的身份,潜伏于柳家便宜行事,所以他才对你我,对柳家毫无顾念之情。”
柳令襄脑子浑浑噩噩的,听完更是困惑,仿佛她所言是天方夜谭。
“当真?”
“当真!”范渺渺郑重点头,说道,“何况是他动手在前,你杀了他,绝不可惜。我对他本也是怀着除之而后快的心思,就算没有你,他的性命迟早也会断送在我的手上。”
柳令襄惊惶一夜,见到了她,方才卸下心防,缓过这阵,往日名利场上历练得来的心性,总算见效,神色逐渐坚毅起来。
对自己,她向来是没有虚言的,柳令襄因此很相信她的话,喃喃说道:“难怪,他非杀我不可。原来因为我是他的绊脚石,始终不肯松口答允给他提供大量的金钱。”甚至,在昨夜的争执之中,她还提出报官,要求查明柳家血案的真凶。
是这个触怒了他吧,怕他在太平社的身份会被叫破,使他功亏一篑。
范渺渺说道:“当务之急,我们先要处理好这里一切,不能叫人发觉有异。”
柳令襄立刻说道:“是我杀了他,就算见了官,要我给他抵命,我也都认了。但是,这件事根本与你无关,你和丁乙赶紧离开,不要被我牵连。”
“胡说!”范渺渺难得对她疾言厉色,“我们都是柳家的人,彼此之间息息相关,到了这种时候还要分个你我吗?令襄,你要记住,如今柳家不能没有你在!”
丁乙也道:“两位小姐快别争执,这里虽是城外,也不是没有人经过的,何况咱们马车就在外面,怕落到有心人眼中。”
柳令襄被她当头棒喝一回,也很快醒过神来,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她忙抬手拭掉眼泪,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范渺渺显然刚才已经认真思索过了,说道:“当初,我帮谈尚书改建龙窑之时,特意留了一处窑口,专为柳家急用,里面的掌事、窑工都是我们自己人,你还记得吗?”
柳令襄点头,说她还记得。
范渺渺继续说道:“现在我们驾车过去,将他和江林的尸身暂时存放于窑内。然后,安排窑工于最近两日烧造新瓷,窑内火候极高,足以毁尸灭迹。至于江林,入窑之时我们再将他尸身暗中挪出,让他入土为安。”
现在无比庆幸“柳无意”将会面地点选在这里,明宅闹鬼的传说由来已久,已经很少有人敢于踏足,因此,屋内血迹都不必清理,时隔多日自会沉淀,一个月后,一年后,甚至许多年后,当有人发觉异常,或许,又只是为这鬼宅的传奇添份色彩而已?
现在她们只需要处理尸身即可。
这的确是眼下最好的安排了,柳令襄点头默认。说罢,三人合力先将那两人的尸身搬到马车之上,随便拿车内的毯子遮住。
丁乙驾车前行。
范渺渺就坐在靠外的地方,以便随时应对。忽然她抬头,对面柳令襄依旧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但她身上满是血迹,倘若给人一眼望见车内景象,立即就要败露。不及思考,她将自己外衣脱下,换给柳令襄披上。
与死人同处一车之内,两人都有些不太自在,一时之间没有说话。借着她披衣的间隙,柳令襄小声向她道谢:“多谢你。”
“你与我之间,何须说谢辞。”范渺渺示以一笑,牵紧她的手作安慰。
回想之前一夜,柳令襄还是心有余悸,摇了摇头,说这不是一回事:“向来我都知道,哪怕是亲人之间,也不意味着无限包容。但是谢谢你,谢谢你正好在,谢谢你肯挡在我的面前,让我可以不用坚强这一次。”
她笑:“我若不帮你,当今世上,还有谁值得我去帮呢?”
……
……
听见这熟悉的话语由自己脱口而出,范渺渺不禁也失神慨叹,回想从前,这是表姊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
那时她执意入陵。表姊起先不肯,认为是她婚姻不幸福的缘故,苦劝她道:“如果他待你不好,我自有千百种办法解决,不一定要你牺牲自己。”
伺立一旁的心腹女官也搭腔,说道:“有咱们娘娘在,和离不过是一道圣旨的事情,谅他范家也不敢插话。”
渺渺只是摇头再摇头,问急了才说,和离解决不了她的问题。
女官想了一阵,说也是:“范小姐和离归家,还是给人做姑娘,做小辈,范府里迂腐古板之辈又不少,总会有人暗中诋毁,耳中不得清闲。倒不如请梁大人暴毙而亡,小姐在梁府至少是当家做主的太太,又有我们娘娘帮衬,没人敢置喙。”
她们明显错解她意,表姊见她沉默,继而还道:“你还记得我曾跟你说过吗,宫中有一味秘药,能够使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暴毙身亡。你若过得不快活,不如叫他死,何必委屈你自己去那深山老林受苦。没有这样的道理。”
再给她们商议下去,顷刻断送一条无辜性命。渺渺忙说:“我不是要他死。”语气稍顿,叹道,“表姊,你是一向不屑于如此手段的,而今何必为我摧眉折腰,舍得一身骨气不要?偏偏又是在这时候。”
她话里另有所指:帝后当时私下不睦,全为宫中一位贵妃离奇死亡,查不出任何死因。太宁皇帝因为一意认为是表姊所为,与她渐渐离心。但其实那与表姊无关。
“那贵妃再如何的受宠,我还不至于要到嫉恨的程度,既然谈不上嫉恨,自然对她是生是死毫不在意,更懒得脏了我自己的手。”表姊嗤笑,随后凝视她眼,温柔地道,“但是渺渺,你是世上我唯一的亲人,你如果活得不快乐,我也无法快乐。刚才的建议,不怕你觉得我很残忍,因为我确实就是这样心狠的人,曾经甘愿为他,现在甘愿为你……你心善,也许不忍心,但说到底那也不过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就由我来做恶人就好。因为我若不帮你,当今世上,还有谁值得我去帮呢?”
渺渺闻言,久久震动不已。当然后来这建议还是在她坚持下作罢,但是表姊这番话,她一直记在心里不忘。因为那时全天下恐怕只有表姊,肯替她挡在前面。
换了隔世,当年那孤立无援的姑娘,总算也可以为旁人遮挡一回风霜。
……
……
范渺渺紧紧握着柳令襄的手,兀自想得出神,并不察觉马车一时停住了。是丁乙迟疑又不知所措的声音唤回她的神思。
“小姐,有人拦车。”
“是谁?”她坐直了,神经一瞬间绷紧。
丁乙难得迷惘,说道,“是庄先生。”
最后他们在偏阁的衣柜里找到了柳令襄。
彼时她浑身是血,发鬓凌乱,抱膝蜷缩在衣柜角落。丁乙打开衣柜之时,稍不察觉,只听她口中呜咽,猛地扑来,欲做最后困兽之争。
“是我,令襄,是我!”范渺渺忙过去,将她抱在怀中,拍着她的背脊,软语安抚。
柳令襄本来彻夜警觉,身子呈微微弓起的状态,闻言一怔,含泪抬头看她,不觉松掉手中紧握的匕首,手臂软软搭在一旁。
两人跪坐于地上,一时相拥不语。范渺渺见她脸上、身上都有血迹,急于查看她是否受伤严重。柳令襄微微摇头,张了几次口,都只是喝喝的呜咽。
“慢些说话,不要着急。”范渺渺道。
终于她开了口,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说她不碍事:“他先刺我的几刀,都被江林给挡住了,没伤到我分毫。我因见他有杀机,不假思索拔下发钗,刺向了他的喉咙。”
从柳令襄断断续续的声音中,足见昨夜里的激斗险象迭生:发钗未开刃,她又过于紧张,稍稍刺歪了几寸,只是划破他的嘴角。然而,这一举动却彻底激怒了“柳无意”,他踢开了浑身是血的江林,伸手一把攥住柳令襄的头发,狠狠磕向桌椅。
她磕得晕头转向,额头满是伤痕。经过一夜,血迹与发丝凝固在一起,乍然看去斑斑点点,十分可怖。范渺渺抬手想碰,又怕她疼,惟有默然垂泪。
“他被我一刺,匕首脱了手,但他太得意忘形了,兴许是自恃我与他男女之间力量悬殊?匕首掉落在地上竟也不以为意,我强行忍住头上疼痛,趁机捡起匕首,转身向他狂砍。”柳令襄麻木地回忆着,但嘴唇止不住地哆嗦,“我也不知道到底砍了他多少刀,只记得眼前全是血水,模糊得看不清视线。起先他还想反抗,后来,他居然向我求饶,问我,‘你知道我是谁吗’“你敢在这里杀我”,哈哈,哈哈,但我的手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我怕,我怕啊……”
“令襄,别说了!”范渺渺提高声音,制止住她。随后回头,向丁乙点头,冷静吩咐埋尸事宜。
丁乙凛神,忙听命出去准备。
屋内只有她们两人,柳令襄埋头在她肩膀,不一会儿,范渺渺就察觉到肩上衣衫尽湿。柳令襄呢喃着:“我没想杀他,真的,我过来只是想要问一问他,究竟怎样他才肯放过我们,放过柳家。谁知一言不合,他暴起砍人,要不是江林见机快,替我挡了头先几刀,恐怕我早死在他的刀下了。”
柳令襄后知后觉地抬起头,眼中带点无望的希冀,四顾探问:“江林呢,你们来时,看见他了吗?”
想到死在外屋的江林,想他血迹一直蜿蜒了好几间屋子——他艰难爬行到最外面那间屋子,是想硬撑着回府上报信吧?可惜,可惜。范渺渺握紧柳令襄的手,声音不觉也哽咽了:“他……已经不在了。”
柳令襄又惊又痛,闻言浑身一震,口中发出悲鸣,溃不成声。看见她这幅样子,范渺渺心痛不已,更加抱紧了她。任她如何低声宽慰,柳令襄只是大哭,愧疚地大哭:“是我害了他,我对不起他,他何其无辜啊!”
这时,丁乙走进来,说已经准备好了。
范渺渺从刚才起,内心也是一团乱麻,见血的事她听得多,亲眼目睹也才是头一回。但是,在场总要有人来做主心骨。她勉强镇定下来,拍着柳令襄的背,温声安抚说道:“令襄你听好,你杀的不是柳无意,不是你记忆中向来痴迷求道的二叔。他只是太平社的贼子,多年前就顶替了柳二爷的身份,潜伏于柳家便宜行事,所以他才对你我,对柳家毫无顾念之情。”
柳令襄脑子浑浑噩噩的,听完更是困惑,仿佛她所言是天方夜谭。
“当真?”
“当真!”范渺渺郑重点头,说道,“何况是他动手在前,你杀了他,绝不可惜。我对他本也是怀着除之而后快的心思,就算没有你,他的性命迟早也会断送在我的手上。”
柳令襄惊惶一夜,见到了她,方才卸下心防,缓过这阵,往日名利场上历练得来的心性,总算见效,神色逐渐坚毅起来。
对自己,她向来是没有虚言的,柳令襄因此很相信她的话,喃喃说道:“难怪,他非杀我不可。原来因为我是他的绊脚石,始终不肯松口答允给他提供大量的金钱。”甚至,在昨夜的争执之中,她还提出报官,要求查明柳家血案的真凶。
是这个触怒了他吧,怕他在太平社的身份会被叫破,使他功亏一篑。
范渺渺说道:“当务之急,我们先要处理好这里一切,不能叫人发觉有异。”
柳令襄立刻说道:“是我杀了他,就算见了官,要我给他抵命,我也都认了。但是,这件事根本与你无关,你和丁乙赶紧离开,不要被我牵连。”
“胡说!”范渺渺难得对她疾言厉色,“我们都是柳家的人,彼此之间息息相关,到了这种时候还要分个你我吗?令襄,你要记住,如今柳家不能没有你在!”
丁乙也道:“两位小姐快别争执,这里虽是城外,也不是没有人经过的,何况咱们马车就在外面,怕落到有心人眼中。”
柳令襄被她当头棒喝一回,也很快醒过神来,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她忙抬手拭掉眼泪,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范渺渺显然刚才已经认真思索过了,说道:“当初,我帮谈尚书改建龙窑之时,特意留了一处窑口,专为柳家急用,里面的掌事、窑工都是我们自己人,你还记得吗?”
柳令襄点头,说她还记得。
范渺渺继续说道:“现在我们驾车过去,将他和江林的尸身暂时存放于窑内。然后,安排窑工于最近两日烧造新瓷,窑内火候极高,足以毁尸灭迹。至于江林,入窑之时我们再将他尸身暗中挪出,让他入土为安。”
现在无比庆幸“柳无意”将会面地点选在这里,明宅闹鬼的传说由来已久,已经很少有人敢于踏足,因此,屋内血迹都不必清理,时隔多日自会沉淀,一个月后,一年后,甚至许多年后,当有人发觉异常,或许,又只是为这鬼宅的传奇添份色彩而已?
现在她们只需要处理尸身即可。
这的确是眼下最好的安排了,柳令襄点头默认。说罢,三人合力先将那两人的尸身搬到马车之上,随便拿车内的毯子遮住。
丁乙驾车前行。
范渺渺就坐在靠外的地方,以便随时应对。忽然她抬头,对面柳令襄依旧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但她身上满是血迹,倘若给人一眼望见车内景象,立即就要败露。不及思考,她将自己外衣脱下,换给柳令襄披上。
与死人同处一车之内,两人都有些不太自在,一时之间没有说话。借着她披衣的间隙,柳令襄小声向她道谢:“多谢你。”
“你与我之间,何须说谢辞。”范渺渺示以一笑,牵紧她的手作安慰。
回想之前一夜,柳令襄还是心有余悸,摇了摇头,说这不是一回事:“向来我都知道,哪怕是亲人之间,也不意味着无限包容。但是谢谢你,谢谢你正好在,谢谢你肯挡在我的面前,让我可以不用坚强这一次。”
她笑:“我若不帮你,当今世上,还有谁值得我去帮呢?”
……
……
听见这熟悉的话语由自己脱口而出,范渺渺不禁也失神慨叹,回想从前,这是表姊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
那时她执意入陵。表姊起先不肯,认为是她婚姻不幸福的缘故,苦劝她道:“如果他待你不好,我自有千百种办法解决,不一定要你牺牲自己。”
伺立一旁的心腹女官也搭腔,说道:“有咱们娘娘在,和离不过是一道圣旨的事情,谅他范家也不敢插话。”
渺渺只是摇头再摇头,问急了才说,和离解决不了她的问题。
女官想了一阵,说也是:“范小姐和离归家,还是给人做姑娘,做小辈,范府里迂腐古板之辈又不少,总会有人暗中诋毁,耳中不得清闲。倒不如请梁大人暴毙而亡,小姐在梁府至少是当家做主的太太,又有我们娘娘帮衬,没人敢置喙。”
她们明显错解她意,表姊见她沉默,继而还道:“你还记得我曾跟你说过吗,宫中有一味秘药,能够使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暴毙身亡。你若过得不快活,不如叫他死,何必委屈你自己去那深山老林受苦。没有这样的道理。”
再给她们商议下去,顷刻断送一条无辜性命。渺渺忙说:“我不是要他死。”语气稍顿,叹道,“表姊,你是一向不屑于如此手段的,而今何必为我摧眉折腰,舍得一身骨气不要?偏偏又是在这时候。”
她话里另有所指:帝后当时私下不睦,全为宫中一位贵妃离奇死亡,查不出任何死因。太宁皇帝因为一意认为是表姊所为,与她渐渐离心。但其实那与表姊无关。
“那贵妃再如何的受宠,我还不至于要到嫉恨的程度,既然谈不上嫉恨,自然对她是生是死毫不在意,更懒得脏了我自己的手。”表姊嗤笑,随后凝视她眼,温柔地道,“但是渺渺,你是世上我唯一的亲人,你如果活得不快乐,我也无法快乐。刚才的建议,不怕你觉得我很残忍,因为我确实就是这样心狠的人,曾经甘愿为他,现在甘愿为你……你心善,也许不忍心,但说到底那也不过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就由我来做恶人就好。因为我若不帮你,当今世上,还有谁值得我去帮呢?”
渺渺闻言,久久震动不已。当然后来这建议还是在她坚持下作罢,但是表姊这番话,她一直记在心里不忘。因为那时全天下恐怕只有表姊,肯替她挡在前面。
换了隔世,当年那孤立无援的姑娘,总算也可以为旁人遮挡一回风霜。
……
……
范渺渺紧紧握着柳令襄的手,兀自想得出神,并不察觉马车一时停住了。是丁乙迟疑又不知所措的声音唤回她的神思。
“小姐,有人拦车。”
“是谁?”她坐直了,神经一瞬间绷紧。
丁乙难得迷惘,说道,“是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