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侧目,眼中愣怔褪去,缓缓挺直脊背,双臂略振,两道童自觉松开搀扶的手。
“谢,有缺。”
他以奇怪的停顿作了问候,又以斟酌的眼神打量,似想通什么,而后郁郁默然。
青红百爪挠心,却只能拱手小声礼道:“玄真天师,好久不见。”天师是何老道挂在嘴边的师长,也与大人是旧识,但他总觉两人之间气氛古怪,似敌非友。
天师别京五年,没想到今日再逢,竟与大人一同在小姑奶奶那儿折戟。
哎!他从不知大人为讨好女郎能屈膝至此。
无量天尊在上,姑奶奶可千万别是大奸大恶之凶鬼!
“呵。”谢玦只喜怒莫测的一笑,“天师游方经年,修为怎还倒退了,小心道行全失。”
青红:“……”
敌,铁定是敌了。大人惜字如金,骂人都懒得多半字,这两日真是邪门了。
玄真知他暗指之处,淡淡道:“不及谢大人以身饲鬼,一着不慎万劫不复,难入我等轮回。”
大敌当前,青红真怕他两内讧,秉着忠心瞪了玄真一眼,再小声提醒道:“大人,姑——林大小姐托您办事,咱是不是得快点儿。”
“何事?”玄真下意识问。
“就是——”
“青红,闭嘴。”谢玦直接走人。
“是,大人。”青红冲玄真拱手,“告辞。”
玄真在原地驻足半晌,回头深看一眼,也出府去,乘马车避开人回了清虚观后院。他所居寮房有一处贴了符封,被他怅然摘下,于手中紧握,一瞬碎成粉末随风而逝。
道童们惶恐不安。
看着仙长入寮房,闭门,许久无动静,一道童自作主张去前观请了老道长来。
老道长也不敢擅入,几人等在屋外,足有两个时辰才见玄真走出来,手中托着一八寸檀木长匣。衣裳未换,神色更是憔悴了许多。
“师侄,你这是……”老道人惊诧,两指并刀在眉心一抹,凝神细看,愕然道,“怎入了障?”
“是障亦是缘。”玄真道,“师伯,我道心有损,须入定月余,观中事务烦请代劳。”
老道人自然应是,看出玄真眉宇间露出罕见的急意,心惊不已。
他为何而急?
玄真又吩咐道童:“去把息风叫来。”
不多时,一年约二十面无表情的青年道士进来,见玄真一身血色,只轻轻挑了下眉,神色未变,揖礼道:“师父。”
玄真将匣子递过去,静静道:“亲手交于国子监司业林学文之嫡长女林溪,她若留你,随侍,若不留,暗中随侍,不可令她有丝毫损伤。”
息风似乎很习惯无来由的指派,无所谓地应是,向道童问了地址,拿匣离开。
他不用车马,出道观,眨眼间人已步出数米之外,身法极快。进城混入人流,疾步匆匆,众人都不觉有人路过。翻墙越坊,风过无痕,丝毫未惊动巡街的金吾卫,轻身落入林府内,换了数处暗角摸清大概,直至黄昏日落,柴米烟火气渐起,他于怡心居外假山,和一黑衣郎君对上。
两人面面相觑。
霉球抱着婴鬼坐在东南墙头,本因有生人来而激动不已,一看是个道士,有点害怕,但失望更多。
托奶奶的福,白天都无人敢路过了,它无聊的只能玩小鬼。
又不敢太过分,惹小鬼哭闹。
不过片刻,它看道士和假山郎突然打了起来,交手却似有所忌惮,无声几个来回便各自停手。假山郎从怀里拿出一令牌,道士则丢出一角符,仿佛达成了某种约定,道士转身去向西南角,临走前还看了霉球一眼,好像在琢磨要不要除了它。
霉球火速滚回奶奶脚边,真想告状,苦于说不出人话。
天道自衡,生身尚在,阴鬼是不可夺身主言语的。
偏是奶奶占了它的身,呜。
它委屈地抱紧小婴鬼,忽灵光一闪,小鬼生身早没了,它好生教导教导,可以让这小鬼替它说话呀。
李元熙正独站在怡心居书房内,厅内烛火通明,春蕙连犄角处都点了灯,唯恐她看不清似的。她微微俯身,一手按黄纸,一手提笔蘸朱砂,极慢极轻的勾勒。
忽而顿笔,吸了口气。
想忍,实在忍不了,恼火地看向厅中撒欢的小灾鬼。
此身与灾鬼同炁,或多或少影响心绪,它蹦来蹦去便算了,还要揪出小鬼头一起,嘤嘤作响的扰人。
四下无人,李元熙直接开口骂道:“滚出去。”
她启唇时,恰一人突然从屋顶翻下落在门口。话已来不及收回,但看此子行径,也当得一个‘滚’字,李元熙冷眼看去,定了定神。
是个修为极高的年轻道士,还是清虚门下的道士。
想也不用想,定是玄真派来的。
她的眼神更冷了。
息风见了女郎本愣着,也不知是不是他领这个‘滚’,等察觉到女郎越发不善的目光,觉得不是他也差不离了。
看来是不留了。
他挑了挑眉,将一路握着的长匣放在案上,略一揖礼,无所谓地离开。出门时瞥见之前那只鬼祟黑球委委屈屈地和他一道,又挑了挑眉。
天昏,春蕙在做饭,院内婢仆都未察觉有个生人从屋顶来又从屋顶去。只有假山郎默默放飞了一只鸽子。
那鸽子飞落刑部府衙,独有的金爪在数只红爪中无比显眼。
青红取了密文,自觉小跑呈给大人。
谢玦看过,冷静揉碎在手心。沉吟片刻,忽出门往外走。
正是最热闹的饭时,皇城各处灯火潋滟,亮如白昼。各司下值的与换值的官员、卫士,见了谢玦,无一不怔在原地。待他来到朱雀大街,从刑部官马舍牵了他的夜照玉狮,飞身上马,扬鞭直奔太学。
本朝文武官员皆爱骑马上朝,因官袍威赫,兼骏马多妆宝鞍,道边酒肆常有一众品评风流之士。
谢玦轻身打马过,红袍似火,如玉面容灯光辉映下更似仙人一般。
直引得人失了言语,探出窗追看,好半晌才拍手叫绝:“好个俊郎君!”
青红在后头跟着,看着他家大人一路出尽风头,满脸麻木恐慌。
这还是他家大人吗?他都快忍不住想给大人贴驱邪符了!
谢玦自中门进太学,下了马随手将缰绳丢给青红,轻车熟路的朝着祭酒的斋舍而去。恰逢秋社假,一路少见学子,但凡看清谢玦相貌的,皆是恍了神。又看出是四品大员,忙不迭行礼。
谢玦不闻不看,转入一道月洞门,入‘清是斋’,在童子惊讶的目光中,走向院内正坐在树下饮茶的男子。
“王昀。”
他负手唤道。
“谢,有缺。”
他以奇怪的停顿作了问候,又以斟酌的眼神打量,似想通什么,而后郁郁默然。
青红百爪挠心,却只能拱手小声礼道:“玄真天师,好久不见。”天师是何老道挂在嘴边的师长,也与大人是旧识,但他总觉两人之间气氛古怪,似敌非友。
天师别京五年,没想到今日再逢,竟与大人一同在小姑奶奶那儿折戟。
哎!他从不知大人为讨好女郎能屈膝至此。
无量天尊在上,姑奶奶可千万别是大奸大恶之凶鬼!
“呵。”谢玦只喜怒莫测的一笑,“天师游方经年,修为怎还倒退了,小心道行全失。”
青红:“……”
敌,铁定是敌了。大人惜字如金,骂人都懒得多半字,这两日真是邪门了。
玄真知他暗指之处,淡淡道:“不及谢大人以身饲鬼,一着不慎万劫不复,难入我等轮回。”
大敌当前,青红真怕他两内讧,秉着忠心瞪了玄真一眼,再小声提醒道:“大人,姑——林大小姐托您办事,咱是不是得快点儿。”
“何事?”玄真下意识问。
“就是——”
“青红,闭嘴。”谢玦直接走人。
“是,大人。”青红冲玄真拱手,“告辞。”
玄真在原地驻足半晌,回头深看一眼,也出府去,乘马车避开人回了清虚观后院。他所居寮房有一处贴了符封,被他怅然摘下,于手中紧握,一瞬碎成粉末随风而逝。
道童们惶恐不安。
看着仙长入寮房,闭门,许久无动静,一道童自作主张去前观请了老道长来。
老道长也不敢擅入,几人等在屋外,足有两个时辰才见玄真走出来,手中托着一八寸檀木长匣。衣裳未换,神色更是憔悴了许多。
“师侄,你这是……”老道人惊诧,两指并刀在眉心一抹,凝神细看,愕然道,“怎入了障?”
“是障亦是缘。”玄真道,“师伯,我道心有损,须入定月余,观中事务烦请代劳。”
老道人自然应是,看出玄真眉宇间露出罕见的急意,心惊不已。
他为何而急?
玄真又吩咐道童:“去把息风叫来。”
不多时,一年约二十面无表情的青年道士进来,见玄真一身血色,只轻轻挑了下眉,神色未变,揖礼道:“师父。”
玄真将匣子递过去,静静道:“亲手交于国子监司业林学文之嫡长女林溪,她若留你,随侍,若不留,暗中随侍,不可令她有丝毫损伤。”
息风似乎很习惯无来由的指派,无所谓地应是,向道童问了地址,拿匣离开。
他不用车马,出道观,眨眼间人已步出数米之外,身法极快。进城混入人流,疾步匆匆,众人都不觉有人路过。翻墙越坊,风过无痕,丝毫未惊动巡街的金吾卫,轻身落入林府内,换了数处暗角摸清大概,直至黄昏日落,柴米烟火气渐起,他于怡心居外假山,和一黑衣郎君对上。
两人面面相觑。
霉球抱着婴鬼坐在东南墙头,本因有生人来而激动不已,一看是个道士,有点害怕,但失望更多。
托奶奶的福,白天都无人敢路过了,它无聊的只能玩小鬼。
又不敢太过分,惹小鬼哭闹。
不过片刻,它看道士和假山郎突然打了起来,交手却似有所忌惮,无声几个来回便各自停手。假山郎从怀里拿出一令牌,道士则丢出一角符,仿佛达成了某种约定,道士转身去向西南角,临走前还看了霉球一眼,好像在琢磨要不要除了它。
霉球火速滚回奶奶脚边,真想告状,苦于说不出人话。
天道自衡,生身尚在,阴鬼是不可夺身主言语的。
偏是奶奶占了它的身,呜。
它委屈地抱紧小婴鬼,忽灵光一闪,小鬼生身早没了,它好生教导教导,可以让这小鬼替它说话呀。
李元熙正独站在怡心居书房内,厅内烛火通明,春蕙连犄角处都点了灯,唯恐她看不清似的。她微微俯身,一手按黄纸,一手提笔蘸朱砂,极慢极轻的勾勒。
忽而顿笔,吸了口气。
想忍,实在忍不了,恼火地看向厅中撒欢的小灾鬼。
此身与灾鬼同炁,或多或少影响心绪,它蹦来蹦去便算了,还要揪出小鬼头一起,嘤嘤作响的扰人。
四下无人,李元熙直接开口骂道:“滚出去。”
她启唇时,恰一人突然从屋顶翻下落在门口。话已来不及收回,但看此子行径,也当得一个‘滚’字,李元熙冷眼看去,定了定神。
是个修为极高的年轻道士,还是清虚门下的道士。
想也不用想,定是玄真派来的。
她的眼神更冷了。
息风见了女郎本愣着,也不知是不是他领这个‘滚’,等察觉到女郎越发不善的目光,觉得不是他也差不离了。
看来是不留了。
他挑了挑眉,将一路握着的长匣放在案上,略一揖礼,无所谓地离开。出门时瞥见之前那只鬼祟黑球委委屈屈地和他一道,又挑了挑眉。
天昏,春蕙在做饭,院内婢仆都未察觉有个生人从屋顶来又从屋顶去。只有假山郎默默放飞了一只鸽子。
那鸽子飞落刑部府衙,独有的金爪在数只红爪中无比显眼。
青红取了密文,自觉小跑呈给大人。
谢玦看过,冷静揉碎在手心。沉吟片刻,忽出门往外走。
正是最热闹的饭时,皇城各处灯火潋滟,亮如白昼。各司下值的与换值的官员、卫士,见了谢玦,无一不怔在原地。待他来到朱雀大街,从刑部官马舍牵了他的夜照玉狮,飞身上马,扬鞭直奔太学。
本朝文武官员皆爱骑马上朝,因官袍威赫,兼骏马多妆宝鞍,道边酒肆常有一众品评风流之士。
谢玦轻身打马过,红袍似火,如玉面容灯光辉映下更似仙人一般。
直引得人失了言语,探出窗追看,好半晌才拍手叫绝:“好个俊郎君!”
青红在后头跟着,看着他家大人一路出尽风头,满脸麻木恐慌。
这还是他家大人吗?他都快忍不住想给大人贴驱邪符了!
谢玦自中门进太学,下了马随手将缰绳丢给青红,轻车熟路的朝着祭酒的斋舍而去。恰逢秋社假,一路少见学子,但凡看清谢玦相貌的,皆是恍了神。又看出是四品大员,忙不迭行礼。
谢玦不闻不看,转入一道月洞门,入‘清是斋’,在童子惊讶的目光中,走向院内正坐在树下饮茶的男子。
“王昀。”
他负手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