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谨以惶恐之心,斗胆上言于太后。”

    沈铮铮闭目沉言:“说。”

    御史魏子清拱手向前,眉目间是浩荡正气,他胸口燃着信念,似随时愿为向上谏言献出性命。

    “伏惟太后圣明,临朝称制,然近日天象异常,灾异频发,臣深感忧惧。天灾未尝不与人事相联,故不得不言。”

    高台之上,沈铮铮居高临下俯视对方。

    不得不言,这不是很敢言吗?

    沈铮铮面色不变,将椅边珠串抓入手中缓缓拨动着。

    魏子清:“臣以为有三事不得不察。”

    “其一,天灾出现,往往预示着人君失德。太后临朝虽才德兼备,然不合常理。女子主内男子主外才为天道常理。如今太后临朝于天理不合,故天降异灾以示儆尤。”

    “其二,先朝虽有女子执政之先例,然细数历史,每逢女子当权,国是家无宁日,民不聊生。此非独女子之过,实乃天命难违。臣请太后以天下苍生为念,审慎思之。”

    “其三,圣上虽幼,然帝王之学不可荒废。帝宜学习治国之道,以备将来亲政之需。若长隐于深宫不问世事,何以为天下之主?太后宜放皇帝出宫,亲历朝政,同时请亲王辅政,以保大统,以安社稷。”

    说来说去,就是书里只写女子管内院,不写女子持枪舞政,所以她这个太后德不配位了。

    拿天灾压她,拿女子不该执政指责她,最后图穷匕见,竟然让她别囚禁皇帝了,赶紧放出来再找个亲王辅佐,您呢,就乖乖回到殿里做个颐养天年的好太后。

    可笑,处处可笑。

    翡翠满绿珠串在拇指拨动间发出细微声响,沈铮铮沉吟,对魏子清有了隐约猜测。

    她有自己搜集信息的渠道,知道这人不是反臣。

    他不娶妻不生子,工作上极少收受贿赂,多个势力拉拢都不曾成功,魏子清生活清贫,这人最大梦想就是当个青史留名的勇敢直臣。

    如果能在直言进谏时被盛怒的帝王斩首,或自尽于朝堂之上,那魏子清真是做梦都要笑醒。

    他愚忠守固,可亦有读书人的清高与骨气。

    应该不是与人合谋,最多是被人暗地引导教唆了不自知。

    是崔烈?沈铮铮回想起起青的汇报,说崔烈大将军携礼见了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学识渊博,家中藏书颇多为人又大方,便时常借书给同僚,魏子清更是其中常客。莫非是礼部尚书得了崔烈要求,在借还书籍时暗暗灌输理念,催得对方当日就站上朝堂指责自己?

    不无可能。

    恪守自我准则的人总是引人佩服,沈铮铮欣赏为自身信念舍命的直臣,但对方若挡了路,那她会将人铭记而后吩咐斩首。

    然现在还没到这个地步。沈铮铮眼神往人群里一瞥,百官里几个垂首的人似有察觉,立即向前。

    “魏御史此言差矣。”

    “天地自有其道,灾异之发生,非独人事所能左右。历代圣君遇灾皆自省,未有专责于女子执政之例。若归咎于太后,岂不悖先王德治之道?故此论不足为据。”

    天地异变就是女人的错了?历代君王也没见一干旱就哭着求着要退位的。

    “先朝女子执政,虽有动荡,此乃时势使然,非女子之过。历史上女子辅政,亦有文后、武后等,皆有功于社稷。岂可一概而论?”

    啊对对,女子执政有动荡,男的就没有了?这不是大环境不好嘛,能怪谁,太后这几年干得实事你又不是没看见,要换个人来还说不定怎么样呢。

    “且皇帝幼年,太后辅政,历代有例。非太后专断,实为护圣躬,使其安学治道。太后之为,出于深谋远虑啊。”

    皇帝那厮什么性格大家都知道,怎么就是把人囚禁了?谁家囚禁是能和游戏嗨到半夜,下午才溜溜达达去御花园逛街的,真要放上朝廷说不定还哇哇大哭呢。

    太后势力的朝臣们你一嘴我一嘴,压得魏子青辩驳不及,白发苍髯的礼部尚书脚尖微动,似要踏步加入战局。然有人比他更着急,一声中气十足的‘大人’压制全场,那大臣拱手向前,正是先帝手足,被派往镇守边疆的大将军崔烈。

    崔烈朝高台那位太后鞠躬致歉,嘴里却说:“臣以为魏御史所说不妥。”

    “魏御史之言分明说的是,天灾或因人事未尽,或因天意未顺。但魏御史所言的解决方案,依臣来看只治标,不治本。”

    崔烈:“若根源不除,哪怕天和也仅片刻。”

    一位崔烈派系的臣子捧哏道:“大人的意思是……”

    崔烈图穷匕见:“臣听闻民间多传女子执政有违天理,故天降洪涝旱灾惩罚于大兴。”

    这话简直是指着太后说对方不配执政。

    沈铮铮冷眼看他们做戏,笑意不达眼底,她微微低头,看着下方诸臣。

    这句话之后,她能察觉到底下的暗流涌动,朝臣们都谨慎且狐疑地关注风向朝哪方飞去,以此决定自身投掷何方。

    沈铮铮又看回崔烈,他这话好辩驳,但不好解。

    她上位持政后做了不少土地、税收上的改革,也收获不少达官贵族的抵触,又因太后临朝的特殊性被部分保守派官员反感,更别提权力之争里天生不对付的亲王了。崔烈此次异动,并非是傻白甜的认为天灾就能将太后拉下马,而是借此举告诉所有太后政敌们:

    瞧瞧,本王决定行动了,女子执政有违天理被罚天灾,本王发难登基已是名正言顺,朝政动荡瞬息万变,若现在不下注,那事后得失诸君可就自行掂量了。

    这几年沈铮铮虽努力打压、收编、创造自己的势力,然而根基还是太短,天灾这事给政敌递了刀子,对方当然要往最痛的地方捅。

    野兽被侵占领地要悍然发怒,不然只会被当可怜可欺,遂沈铮铮嗤笑道:“将军慎言,此话岂不责及开国皇帝?”

    开国皇帝是起义军出身,推翻前朝改革换代,登基后也曾经历一连数年的天灾,若沈铮铮有违天理引来天灾,那开国皇帝呢?

    她目光冷冽,穿过珠帘落在崔烈身上如有实质。

    对方噎了一下,因此给另一大臣机会,新冒出来的大臣名为刘守义,是沈铮铮提上来的三品御史,公认的太后嫡系成员。

    刘守义开口便是:“岂可将民间乱贼谣传置于朝堂之上?”

    如是便直接推翻政敌的话语根基,听闻这话,沈铮铮绷紧的背脊也略放松下来。

    沈铮铮承认,她登顶垂帘听政时仍过于天真,虽然想到亲王篡位的可能性,可依然放过了崔烈,又过于优柔寡断,以至对方多年养精蓄锐一露头便想着一招制胜。

    他当真认为沈铮铮看不出他的意图?朝堂上他已经造出能糊弄过去的大义,想必朝堂之外也做好了兵变准备。

    这些年,唯有兵权是沈铮铮一直未能完全收复回来的,概因崔烈多年上阵杀敌与镇守边疆已在军队扎稳势力,眼下能用的只有听从皇权的禁卫军一系,可沈铮铮不知禁卫军是否会临阵倒戈,毕竟从口号上来看,一位是血统名正言顺的亲王,一位则是篡夺帝位的野心太后。

    系统此时叮咚一响。

    【查明崔烈目的已完成,突发任务更新】

    【任务名称:大厦将倾进行时】

    【任务目标:保证自身合法统治性/阻止崔烈造反】

    【任务描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可叹野心遮眼,忘却同生共辱】

    【任务奖惩:成功则获取主线进度0.05%,失败则获取主线进度-0.2%】

    沈铮铮眉头微挑,自认读懂了系统的暗示。

    是的,上述种种困境推演都只限于当前场景,可惜崔大将军不知版本已然更新,时代早就变了,现在……可是修仙纪元。

    沈铮铮坐于高台看崔烈眉头紧翘,似还要辩驳为自身登基造势,当机立断一拍椅身,发怒道。

    “够了!”

    众臣立即跪拜,崔烈杵在原地忍了忍,终究也伏低身子。

    “太后息怒——”

    她多年积威还是管点用的。

    沈铮铮直起身,缓缓道:“朕明了诸臣的顾虑,无非是些老生常谈的话题。”

    这个态度不像往日太后。

    朝臣们都低着脑袋,却好似嗅到肉骨的老鼠,嗅出变动的政治风向。

    朝堂寂静里,三品御史刘守义踏出一步,拱手道:“今日微臣听闻一则奇事。”

    沈铮铮满意他的上道。

    “说来听听。”

    “微臣听闻宫女太监在传,太后昨夜似被祖先携仙人入梦……”

    刘守义斟酌着要不要把修仙一事提出来。

    沈铮铮却道了声好。

    “朕正要说起此事,昨个夜里,先祖朝朕叹道大兴不幸,说祖孙不争气,竟都不如朕一人管用。”

    一片哗然。

    连刘守义都惊惧不定地僵在原处,不知该不该接话。

    沈铮铮垂眸望百官。

    “先祖体谅朕体弱,竟让仙人传授仙法一则,还称仙法不可外传,朕只可授予往后的门内弟子。但朕想,何谓门内弟子?兴朝王土不皆为朕的领土,皆乃朕的子民,可转念一想,先祖嘱咐又不可违背……”

    沈铮铮抬起右手,回忆老者当初的风范,甩袖丢出一把珠串,她扬指轻点。

    翡翠满绿珠串在众目睽睽下跌到在地,随后缓缓亮起光芒。

    负在身后的手掐起聚灵术,灵气源源不断涌入体内。

    那光芒起初只是荧荧微光,仿佛珠子内自然散出的,但随着太后一声亮,光芒刹那间起盛,竟如猛兽翻身,白光吞噬串珠已无法再看清形体。珠串受无形灵力托举,缓缓上浮,飘至大殿正空。

    耀眼,璀璨,如太阳般夺目。

    此乃神迹,百官们战战兢兢,欲看又怯。

    沈铮铮借此机会打开系统点击宗门,宗门界面一被打开,偌大的信息量就扑面而来,像是进入游戏前官方强迫你看的合同说明,密密麻麻,各类附加说明、免责条款数不胜数。

    这些昨夜早细细看过,她借着处理国事锻炼出来的速度,一一点击确认,又在浮现出地图上快速圈出兴朝国土,随后将其搁置在侧备用。

    百官依旧在惊异这凭白发光的珠串,唯崔烈垂头掩饰自身神情,余光瞥见那道白光,他几乎目眦尽裂。

    怎么会,这怎么会?

    没想到会蹦出个玄幻修仙吧,沈铮铮心中得意,面上仍喜怒不显,她慢条斯理地坐回椅内,继续道:“朕可怜兴朝,怜悯众生,不愿独享长生,遂——”

    地图上,囊括兴朝所有好友的邀请面板静静悬浮。

    沈铮铮目光沉沉:“遂我愿以兴朝为界,就此创宗立派。”

    铛——

    无名钟声从四面八方敲响,层层回叠,空灵而又肃穆。

    它不来自现实,竟是从脑海里传来。

    朝堂百官或是单纯狂喜,或是面露惊异,或是神色骇恐。

    皇宫内,洗衣的小宫女抬起了头,行走的小太监差点踩错了脚,小皇帝捂着脑袋哭泣钟声吵闹,却没有人再来得及顾及。

    京城里,荣州内,大江以南,大江以北,边境……

    整个兴朝所有听闻过太后翻身戏曲的平头百姓,所有知晓太后雷霆手段的商官权贵,通通扬起了脑袋,他们惊异地望着天,像是透过这层苍蓝望见了太后俯瞰的双眸。

    或者神明的双眸。

    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们只听见层层叠叠的钟声后,是一道怪模怪样的嗓音,冰冷,无情,没有人味。

    那嗓音在说:“您收到了一则沈铮铮的邀请——”

    沈铮铮在忙着用意念填写邀请词,系统说只能写二十个字以内,还包括标点符号。

    她想了想,写下一句:

    “修仙之门今始开,各路英雄豪杰,可愿同行?”

章节目录

太后要修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鸦一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鸦一黑并收藏太后要修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