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六年,四贝勒府。
刚过了正月,京城正是严寒的时候,昨日又下了场大雪,目光可及之处皆被皑皑厚雪所覆盖,白雪映红墙,颇具诗情画意。
天色未明,路旁便不断有小太监忙着清扫积雪,恐污了贵人,再惹出什么祸端。
年君娆身披紫兰色绣百草的貂皮斗篷由丫鬟怀英侍候着由东跨院往正院去,沿途的太监们低头行礼,并不敢窥视。
步入正院便有人引着往偏厅去,见她们过来,门旁的小丫鬟手中打着帘子口中还不忘喊道:“年格格到。”
年君娆方进入房内,便见众人齐齐看来,她便心中暗叫不好,按教引嬷嬷所说,贝勒府并无日日向福晋请安的规矩,而新人需得初次承宠后才能给福晋请安,一来是坐实了名分,二来也算是她入府后的第一次露面。
既然请安并非必有之礼,那众人如此一致早早前来请安,定是特意堵她呢。
暗自深吸一口气,年君娆微微屈膝给众人行了个见面礼:“各位姐姐们好,妹妹初来乍到,若有什么不当请姐姐们见谅。”因着贝勒府并未册封侧福晋,后院众人都是平级,她便不必行大礼。
新人进府,众人自然先是好一番打量,见年氏身量娇小,容貌自是不俗,眉目清秀,粉面含春,只是一副弱柳扶风之态,令人联想到贝勒爷昨夜的去处,便生出不喜。
李格格端起茶碗,漫不经心道:“年格格倒是好福气,给福晋请安竟也来得这么迟。”这就是强词夺理了,此时也不过卯时初,往常用过早膳去请安也得辰时,何来迟到一说。
年君娆眉目低垂,羽睫微颤,显得慌乱又无辜:“那待会儿妹妹需得向福晋告罪,请福晋宽恕,多谢姐姐提醒。想来您就是李姐姐吧?妹妹进府就听闻李格格最为守规矩,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说完双眸亮晶晶看向李格格,十分真诚。
李格格是镶白旗包衣出身,其父亦无官职,更是汉女,按理说在这府中并无优势,但她仗着自己还算受宠又生育了府中仅有的两位阿哥,向来趾高气扬,哪里认真守过规矩。
众人听年君娆此言还以为在讥讽李格格,但看她满面感激,不禁又怀疑起来:难道是这年氏初初入府,对府中诸事不甚了解,才拍马屁拍到马屁股上了?
这番话将李格格噎得如鲠在喉,她本想上纲上线找年氏的错处,怎的还惹火烧身了,还是撇嘴不甘道:“妹妹刚入府便对府中诸事如此了如指掌,还真是有心了。”
这是要给她安个心机深沉的名头吗?诶,她还就是不接招了。
年君娆认真道:“姐姐谬赞了,姐姐与人为善,肯提点妹妹几句,这才是妹妹的福分呢。”
这下李格格是真的哑口无言了,这年氏像是听不懂别人的言外之意一样,没意思极了。
“福晋到。”丫鬟通传的声音适时传来,身着赤红彩绣百蝶锦袍的福晋款款而来,众人忙起身行礼,福晋的衣角与缎绣荷花鲤鱼元宝底鞋从年君娆眼前一闪而过。
进府前,兄长年羹尧特地托人打听了贝勒府中的情况,四贝勒福晋乌拉那拉氏是满洲正黄旗,虽说家世不算上层,但其父费古杨颇受皇上重用,娘亲也嘱咐她待福晋一定要恭谨,万不可顶撞。
福晋坐到上首,笑盈盈道:“快免礼,许是昨日降温吹了风,这一早起来便有些不爽利,倒劳烦你们好等。”
众人起身称不敢,年君娆上前单独给福晋行了三拜九叩礼,又为自己来迟请了罪,便听福晋爽朗一笑:“这算什么失礼?想来是你的这些好姐姐们思量着你刚进府,蒙你玩儿呢。”说着打趣般扫视一番,众人也连声附和,气氛一时空前和谐。
总算是把这事过了明路,年君娆松了口气,红着脸待众人笑完,识趣退到后端,浅笑着倾听众人谈话,不动声色地观察起来。
鹅蛋脸、明艳动人的李格格,清雅脱俗、垂首沉默的宋格格,端庄灵秀、顾盼神飞的钮祜禄格格……
年君娆正感叹着美人多娇,上头李格格话头一转,赞叹道:“前几日听丫鬟们说,新来的格格容貌姣美,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妹妹风姿卓越,竟把咱们这等子老人衬得年老珠黄了。”
年君娆心中一凌,面上却是浮现淡淡红晕,惊喜又真挚道:“多谢姐姐夸奖,妹妹自小体弱,不曾交过几个闺中蜜友,还是初次这样受人夸赞。妹妹初见姐姐们风采,颇有自愧不如之感,其实各花入各眼,并无高低之分,李姐姐不必妄自菲薄。”
话落,福晋赞同道:“年格格说得对,与其有心思跟旁人比美,不如把心思放到正处。”
被福晋驳了面子,李氏也不生气,只假笑道:“妹妹可真是个实诚人。”许是屡战屡败,李氏便偃旗息鼓,不再多说些什么。
总算是糊弄过去了,年君娆正想回应李氏,脑中却不知为何钝钝发痛,还夹杂着刺耳的滋滋声,将她的面色冲击得霎时血色尽褪。
可不过片刻便消失殆尽,像是她的错觉,顾不上追究,就听李氏身旁的宋氏望向年君娆,淡淡道:“妹妹倒是伶牙俐齿,只是看妹妹身娇体弱,不知是否能够伺候好贝勒爷?”
年君娆强行笑了笑:“娘胎里带的不足之症罢了,多年求医问药,如今已是无碍,只是需小心将养着。”
“无碍便好,乘云,去库房取些上好的参药。”听闻此事,福晋关怀地吩咐身边的大丫鬟乘云取药,又看向年君娆关怀道:“咱们府中的大夫的医术还算高深,待会儿让他们去给你号个脉。”
年君娆又一一谢过。
闲聊过后,一直缄默不言的钮祜禄格格突然语出惊人:“果然是万岁爷了解皇上的喜好,咱们贝勒府中竟是汉女占了大半……”
自大清入关以来,历任帝王都推行“满汉一体”以缓和矛盾,这当然会损害到满洲贵族的利益,一开始甚至连顺治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都极力反对,直到康熙帝亲政后情况才有所好转,如今的和睦更是来之不易。
这种有损国策的话,私下里想想也就罢了,可不该在如此情形下用怨怼的语气说出。
听到钮祜禄格格牵扯万岁爷,众人并不敢接话,屋内静的落针可闻。
钮祜禄说的隐晦,福晋也不好挑明,怕她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直接下了逐客令:“时辰不早了,都回去休息吧,乘月,送格格们出去。”说罢便先一步离去。
年君娆随众人一同散去,刚踏出房门,便见古嬷嬷守在门旁,福身道:“年格格留步,福晋有请。”
跟着古嬷嬷进了内室,未待年君娆行礼,福晋便拉着她的手起身,年君娆虚托着福晋的手腕侍奉着福晋坐到明窗前炕上,自己则是坐在下首矮凳上。
福晋和颜悦色道:“难为你了。今日来的这样早,可曾用过早膳?”
“奴才心里惦记着给福晋请安,便早早醒来了,还不曾用过早膳。”年君娆面带羞赧说道,实则是寅时伺候四爷起床穿衣后,她就有些睡不着,于是想着不如早些去请安,幸好来的及时,不然一个不敬福晋的帽子扣下来,可有她受的。
闻言福晋忙吩咐丫鬟上些茶点:“你这孩子,竟也不说一声,既是体弱,便要多注意饮食,万不可亏了身体。”
年君娆有些微窘,福晋这话说得好像家中娘亲,说来福晋自康熙三十四年入府,已有十二年了,如今也不过二十六岁,却好像已看淡世事。
不一会儿,丫鬟们鱼贯而入,芙蓉糕、萨其玛一类的点心摆满年君娆手畔的小桌,她只每样略吃了一个以表尊敬,并不多用。
“你既进了贝勒府,那咱们就是一家人,以后凡事要顺从贝勒爷的心意,尽心侍奉,与后院姐妹们和睦相处,才不负汗阿玛的苦心。”因着年君娆是前些日子八旗选秀皇上亲自指给四爷的,福晋才有这番叮嘱。
年君娆笑着应下:“奴才定会谨记福晋的叮嘱,亦不愿令您烦忧。”
福晋又问道:“你刚入府,不知喜好如何,就先将你安排在东跨院了,现下名分已定,东跨院偏远,你看要不要换个别的院子?丫鬟太监们用着可顺手?”
这院子说是贝勒府,实则是以王府的规制建造的,正院坐落在中轴线上,后院也分东西中三院,东跨院前院是府中小花园,按理说是极易接近贝勒爷的,只是贝勒爷并不是耽于享乐的性子,并不常去,以致人烟稀少。
“多谢福晋关心,东跨院清净怡然,奴才倒是很喜欢,况且挪来挪去费时费力,就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了。怀英也将一应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奴才用着很是放心。”
虽说她也从家中带来了贴身丫鬟,但唯恐她遇事不知对策,今日还是带着怀英过来的。
便见古嬷嬷笑着接话道:“怀英是福晋亲自挑选的,为的就是格格您能够尽快适应。”
年君娆自是受宠若惊:“您管着偌大的贝勒府,还为奴才这等小事劳心,奴才实在是感激不尽。”
又是一番闲聊,见福晋脸上似有倦意,年君娆识趣告退。
房门外,怀英见年君娆出来,忙上前扶着。
从温暖的室内出来,被冷冽的寒风一吹,年君娆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何时已出了一身冷汗。
任由着怀英引路,她回想着自己方才的行为有无差错,虽说福晋看似十分温和,她却并不敢轻视。
正十分入神,脑中突然传来一道奇怪的声音“——呲——求真系统宿主年娆已寻回,正在传输记忆——请稍后——”
她本想转头问怀英是否听到,紧接着脑中传来剧痛,还来不及出声,便人事不省地软软倒了下去,闭眼前最后的记忆是怀英焦急的面容。
正院,福晋愣愣望着镜中的自己,一旁的古嬷嬷见状,心有不忍道:“主子,您何必事事周全,反倒为难自己,一个小格格,您就是将她打发了去,旁人又敢多嘴说些什么?”
“嬷嬷慎言。”福晋呵止古嬷嬷,“如今我在这贝勒府中唯一的用处,便是掌管后宅,何必落人话病,平白惹人口舌。”顿了顿又道:“况且,贝勒爷难道看不出这些女人间的小把戏吗?”
古嬷嬷慈爱看向福晋:“奴婢只是替您担忧……”弘晖夭折后,福晋先是自己想不开,屡次推拒四爷,后来四爷或许是政务太忙,或许是不愿见福晋的冷脸相待,除却初一十五一些大日子,竟再未进过正院。
拉过古嬷嬷的手,福晋安抚般拍了拍:“我知道嬷嬷是为了我好,只是这等话,日后万不可再说。”
古嬷嬷是她从家中带来的奶娘,这诺大的贝勒府也唯有这一人真心待她,她自然不忍太过苛责,倒养成了这般口无遮拦的性子。
二人这边十分温情,屋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福晋皱了皱眉,还没等出声询问,就见丫鬟乘云面色凝重进屋:“福晋,年格格在回程路上不知何故晕倒了……”
福晋惊呼起身:“什么?”
刚过了正月,京城正是严寒的时候,昨日又下了场大雪,目光可及之处皆被皑皑厚雪所覆盖,白雪映红墙,颇具诗情画意。
天色未明,路旁便不断有小太监忙着清扫积雪,恐污了贵人,再惹出什么祸端。
年君娆身披紫兰色绣百草的貂皮斗篷由丫鬟怀英侍候着由东跨院往正院去,沿途的太监们低头行礼,并不敢窥视。
步入正院便有人引着往偏厅去,见她们过来,门旁的小丫鬟手中打着帘子口中还不忘喊道:“年格格到。”
年君娆方进入房内,便见众人齐齐看来,她便心中暗叫不好,按教引嬷嬷所说,贝勒府并无日日向福晋请安的规矩,而新人需得初次承宠后才能给福晋请安,一来是坐实了名分,二来也算是她入府后的第一次露面。
既然请安并非必有之礼,那众人如此一致早早前来请安,定是特意堵她呢。
暗自深吸一口气,年君娆微微屈膝给众人行了个见面礼:“各位姐姐们好,妹妹初来乍到,若有什么不当请姐姐们见谅。”因着贝勒府并未册封侧福晋,后院众人都是平级,她便不必行大礼。
新人进府,众人自然先是好一番打量,见年氏身量娇小,容貌自是不俗,眉目清秀,粉面含春,只是一副弱柳扶风之态,令人联想到贝勒爷昨夜的去处,便生出不喜。
李格格端起茶碗,漫不经心道:“年格格倒是好福气,给福晋请安竟也来得这么迟。”这就是强词夺理了,此时也不过卯时初,往常用过早膳去请安也得辰时,何来迟到一说。
年君娆眉目低垂,羽睫微颤,显得慌乱又无辜:“那待会儿妹妹需得向福晋告罪,请福晋宽恕,多谢姐姐提醒。想来您就是李姐姐吧?妹妹进府就听闻李格格最为守规矩,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说完双眸亮晶晶看向李格格,十分真诚。
李格格是镶白旗包衣出身,其父亦无官职,更是汉女,按理说在这府中并无优势,但她仗着自己还算受宠又生育了府中仅有的两位阿哥,向来趾高气扬,哪里认真守过规矩。
众人听年君娆此言还以为在讥讽李格格,但看她满面感激,不禁又怀疑起来:难道是这年氏初初入府,对府中诸事不甚了解,才拍马屁拍到马屁股上了?
这番话将李格格噎得如鲠在喉,她本想上纲上线找年氏的错处,怎的还惹火烧身了,还是撇嘴不甘道:“妹妹刚入府便对府中诸事如此了如指掌,还真是有心了。”
这是要给她安个心机深沉的名头吗?诶,她还就是不接招了。
年君娆认真道:“姐姐谬赞了,姐姐与人为善,肯提点妹妹几句,这才是妹妹的福分呢。”
这下李格格是真的哑口无言了,这年氏像是听不懂别人的言外之意一样,没意思极了。
“福晋到。”丫鬟通传的声音适时传来,身着赤红彩绣百蝶锦袍的福晋款款而来,众人忙起身行礼,福晋的衣角与缎绣荷花鲤鱼元宝底鞋从年君娆眼前一闪而过。
进府前,兄长年羹尧特地托人打听了贝勒府中的情况,四贝勒福晋乌拉那拉氏是满洲正黄旗,虽说家世不算上层,但其父费古杨颇受皇上重用,娘亲也嘱咐她待福晋一定要恭谨,万不可顶撞。
福晋坐到上首,笑盈盈道:“快免礼,许是昨日降温吹了风,这一早起来便有些不爽利,倒劳烦你们好等。”
众人起身称不敢,年君娆上前单独给福晋行了三拜九叩礼,又为自己来迟请了罪,便听福晋爽朗一笑:“这算什么失礼?想来是你的这些好姐姐们思量着你刚进府,蒙你玩儿呢。”说着打趣般扫视一番,众人也连声附和,气氛一时空前和谐。
总算是把这事过了明路,年君娆松了口气,红着脸待众人笑完,识趣退到后端,浅笑着倾听众人谈话,不动声色地观察起来。
鹅蛋脸、明艳动人的李格格,清雅脱俗、垂首沉默的宋格格,端庄灵秀、顾盼神飞的钮祜禄格格……
年君娆正感叹着美人多娇,上头李格格话头一转,赞叹道:“前几日听丫鬟们说,新来的格格容貌姣美,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妹妹风姿卓越,竟把咱们这等子老人衬得年老珠黄了。”
年君娆心中一凌,面上却是浮现淡淡红晕,惊喜又真挚道:“多谢姐姐夸奖,妹妹自小体弱,不曾交过几个闺中蜜友,还是初次这样受人夸赞。妹妹初见姐姐们风采,颇有自愧不如之感,其实各花入各眼,并无高低之分,李姐姐不必妄自菲薄。”
话落,福晋赞同道:“年格格说得对,与其有心思跟旁人比美,不如把心思放到正处。”
被福晋驳了面子,李氏也不生气,只假笑道:“妹妹可真是个实诚人。”许是屡战屡败,李氏便偃旗息鼓,不再多说些什么。
总算是糊弄过去了,年君娆正想回应李氏,脑中却不知为何钝钝发痛,还夹杂着刺耳的滋滋声,将她的面色冲击得霎时血色尽褪。
可不过片刻便消失殆尽,像是她的错觉,顾不上追究,就听李氏身旁的宋氏望向年君娆,淡淡道:“妹妹倒是伶牙俐齿,只是看妹妹身娇体弱,不知是否能够伺候好贝勒爷?”
年君娆强行笑了笑:“娘胎里带的不足之症罢了,多年求医问药,如今已是无碍,只是需小心将养着。”
“无碍便好,乘云,去库房取些上好的参药。”听闻此事,福晋关怀地吩咐身边的大丫鬟乘云取药,又看向年君娆关怀道:“咱们府中的大夫的医术还算高深,待会儿让他们去给你号个脉。”
年君娆又一一谢过。
闲聊过后,一直缄默不言的钮祜禄格格突然语出惊人:“果然是万岁爷了解皇上的喜好,咱们贝勒府中竟是汉女占了大半……”
自大清入关以来,历任帝王都推行“满汉一体”以缓和矛盾,这当然会损害到满洲贵族的利益,一开始甚至连顺治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都极力反对,直到康熙帝亲政后情况才有所好转,如今的和睦更是来之不易。
这种有损国策的话,私下里想想也就罢了,可不该在如此情形下用怨怼的语气说出。
听到钮祜禄格格牵扯万岁爷,众人并不敢接话,屋内静的落针可闻。
钮祜禄说的隐晦,福晋也不好挑明,怕她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直接下了逐客令:“时辰不早了,都回去休息吧,乘月,送格格们出去。”说罢便先一步离去。
年君娆随众人一同散去,刚踏出房门,便见古嬷嬷守在门旁,福身道:“年格格留步,福晋有请。”
跟着古嬷嬷进了内室,未待年君娆行礼,福晋便拉着她的手起身,年君娆虚托着福晋的手腕侍奉着福晋坐到明窗前炕上,自己则是坐在下首矮凳上。
福晋和颜悦色道:“难为你了。今日来的这样早,可曾用过早膳?”
“奴才心里惦记着给福晋请安,便早早醒来了,还不曾用过早膳。”年君娆面带羞赧说道,实则是寅时伺候四爷起床穿衣后,她就有些睡不着,于是想着不如早些去请安,幸好来的及时,不然一个不敬福晋的帽子扣下来,可有她受的。
闻言福晋忙吩咐丫鬟上些茶点:“你这孩子,竟也不说一声,既是体弱,便要多注意饮食,万不可亏了身体。”
年君娆有些微窘,福晋这话说得好像家中娘亲,说来福晋自康熙三十四年入府,已有十二年了,如今也不过二十六岁,却好像已看淡世事。
不一会儿,丫鬟们鱼贯而入,芙蓉糕、萨其玛一类的点心摆满年君娆手畔的小桌,她只每样略吃了一个以表尊敬,并不多用。
“你既进了贝勒府,那咱们就是一家人,以后凡事要顺从贝勒爷的心意,尽心侍奉,与后院姐妹们和睦相处,才不负汗阿玛的苦心。”因着年君娆是前些日子八旗选秀皇上亲自指给四爷的,福晋才有这番叮嘱。
年君娆笑着应下:“奴才定会谨记福晋的叮嘱,亦不愿令您烦忧。”
福晋又问道:“你刚入府,不知喜好如何,就先将你安排在东跨院了,现下名分已定,东跨院偏远,你看要不要换个别的院子?丫鬟太监们用着可顺手?”
这院子说是贝勒府,实则是以王府的规制建造的,正院坐落在中轴线上,后院也分东西中三院,东跨院前院是府中小花园,按理说是极易接近贝勒爷的,只是贝勒爷并不是耽于享乐的性子,并不常去,以致人烟稀少。
“多谢福晋关心,东跨院清净怡然,奴才倒是很喜欢,况且挪来挪去费时费力,就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了。怀英也将一应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奴才用着很是放心。”
虽说她也从家中带来了贴身丫鬟,但唯恐她遇事不知对策,今日还是带着怀英过来的。
便见古嬷嬷笑着接话道:“怀英是福晋亲自挑选的,为的就是格格您能够尽快适应。”
年君娆自是受宠若惊:“您管着偌大的贝勒府,还为奴才这等小事劳心,奴才实在是感激不尽。”
又是一番闲聊,见福晋脸上似有倦意,年君娆识趣告退。
房门外,怀英见年君娆出来,忙上前扶着。
从温暖的室内出来,被冷冽的寒风一吹,年君娆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何时已出了一身冷汗。
任由着怀英引路,她回想着自己方才的行为有无差错,虽说福晋看似十分温和,她却并不敢轻视。
正十分入神,脑中突然传来一道奇怪的声音“——呲——求真系统宿主年娆已寻回,正在传输记忆——请稍后——”
她本想转头问怀英是否听到,紧接着脑中传来剧痛,还来不及出声,便人事不省地软软倒了下去,闭眼前最后的记忆是怀英焦急的面容。
正院,福晋愣愣望着镜中的自己,一旁的古嬷嬷见状,心有不忍道:“主子,您何必事事周全,反倒为难自己,一个小格格,您就是将她打发了去,旁人又敢多嘴说些什么?”
“嬷嬷慎言。”福晋呵止古嬷嬷,“如今我在这贝勒府中唯一的用处,便是掌管后宅,何必落人话病,平白惹人口舌。”顿了顿又道:“况且,贝勒爷难道看不出这些女人间的小把戏吗?”
古嬷嬷慈爱看向福晋:“奴婢只是替您担忧……”弘晖夭折后,福晋先是自己想不开,屡次推拒四爷,后来四爷或许是政务太忙,或许是不愿见福晋的冷脸相待,除却初一十五一些大日子,竟再未进过正院。
拉过古嬷嬷的手,福晋安抚般拍了拍:“我知道嬷嬷是为了我好,只是这等话,日后万不可再说。”
古嬷嬷是她从家中带来的奶娘,这诺大的贝勒府也唯有这一人真心待她,她自然不忍太过苛责,倒养成了这般口无遮拦的性子。
二人这边十分温情,屋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福晋皱了皱眉,还没等出声询问,就见丫鬟乘云面色凝重进屋:“福晋,年格格在回程路上不知何故晕倒了……”
福晋惊呼起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