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城失守
安静祥和的日子未过多久,就被一则消息炸翻了锅。
一个受伤满身是血的信使被人从马上扶下来,他涕泗横流地跪到魏蛟身前。
“君侯,荆城被人攻破了。”
前日晚,雍州大军突然而至,荆城只有几千守军,无法抵挡,信使在上路时荆城就已经岌岌可危,最多再可撑几时,他不曾停歇地赶路,如今才到达衡阳,荆城早已经失守。
魏蛟先是一惊,迅速看完信函,怒目切齿地将信函丢掷在地,“刘元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欺我幽州无人吗?。”
荆城是个小郡,但却十分重要,因为其境内有两座铁矿,是炼制兵器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基地,幽州大营中一半的铁器都是由荆城的铁炼制。
荆城位于幽州、雍州和陇西三家交界的位置,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但因为陇西势力相对较弱小,所以荆城一直在魏刘两家之间易手。
一开始,荆城隶属于幽州,后面意外落于刘元宗之手,两年前,魏蛟又将其给夺了回来。
对此刘元宗虽怀恨在心,但忌惮魏蛟的势力,暂且隐忍不发。
魏蛟与刘元宗交手过几次,知对方向来小心谨慎,根本不会打没有准备的仗,如今怎么会突然进犯荆城。
因为两家积怨已久,所以边境魏蛟派了许多斥候探听消息,此前皆没有收到刘元宗有异动的消息。
难道对方真的是临时起意。
早晨起来,不知是感染风寒了还是为何,魏蛟的脑仁连着眼睛那一块隐隐作痛。
一听到这个愤慨的消息更是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魏蛟神色冰冷,狠狠揉了揉胀疼的太阳穴,用低沉的嗓音中压抑着怒火发号施令:“点三万精兵,季郁、宋辽、张杵各领五千为前路先锋,明日卯时一刻启程,兵发荆城。”
先是遇到刺杀,再是匈奴的左贤王,魏蛟的火气已经彻底被点燃,急于找到一个宣泄口,既然刘元宗这个时候敢在他头上犯土,魏蛟也不会一忍再忍。
众将领命后即刻下去准备。
魏蛟回到府里时,弯月早已经高挂夜空。
跨进鹿苑,屋里给他留了两盏照亮的灯,魏蛟内心感到熨帖。原来家里有人等着是这种感觉。
听到门被推开的声音,萧旻珠从床帐内抬起了头,问:“怎么今天回来得这么晚。”
可能是因为下午茶水饮多了,萧旻珠还并不怎么困,闭眼数了三百头羊都睡不着。
魏蛟站在帐外,将外袍脱了丢到置衣架,翻身躺到了床上,语气有些倦懒:“荆城那边出了事,所以商量得久了些,我明天要出趟远门。”
萧旻珠眨了眨眼,“严重吗?”
萧旻珠虽然不常出门,但并不是对外面时局一无所知。幽州虽然日渐崛起,但北方有大大小小几家军阀,其中实力能与魏蛟一战的就是西面的刘元宗,但此人素来小心谨慎,深谙猥琐发育那一套,要是魏蛟几日前北上离开幽州倒也还罢,主要魏蛟都还镇守在衡阳,对方突然进攻荆城,实在有些怪哉。
看来之前贺时章的顾虑不无道理。
魏蛟的目光从顶账落到旁边趴在枕头的女子身上,停顿一息后才道:“和你没关系,快睡吧。”
萧旻珠怕冷,魏蛟又怕热,云娘就想了个办法,将萧旻珠那边的位置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羊毛毯,被衾接触皮肤的那一面也缝上了一层毛绒,睡在里面,暖烘烘的。
萧旻珠将被子往脖子上方扯了扯,遮住风口。
她像聊天一样道:“那君侯可以在过年前回来吗,听嘉月说城内那几日会有灯会,我还没有去过。”
不管怎么说,萧旻珠希望魏蛟能平平安安地回来,毕竟目前来说她还并不想当一个孤苦无依的寡妇。
又是和之前差不多的说辞,魏蛟却十分受用。
但他言语间却不曾表露,只淡淡道:“看情况吧,我尽量。”
——
魏蛟走后,日子照样稀疏平常地过。
宋辽和魏蛟一道离开了,萧旻珠要么会去宋府与沈嘉月说说话逗逗孩子玩,要么就待在家中看看话本打发时间。
期间那位叫贺时章的青年倒是来过。
他俯身作揖,“见过燕侯夫人。”
萧旻珠请他入座。
也不知道贺时章养好伤没有,能不能坐凳子,但是大庭广众之下盯着人家的屁股也不太礼貌。
贺时章谢座后动作微微一顿,但瞧着并没有什么大碍。
贺时章今日是来向萧旻珠道谢的,那日若不是萧旻珠路过,从军士的杖责下救下了他,指不定他现在还在床上起不得身。
伤在不可言说处,贺时章说起时也十分窘迫。
除了道谢外,他也是来辞行的。
听对方要走,萧旻珠一惊,问道:“贺郎君可是因为先前君侯不听劝诫,心灰意冷之下才要离开。”
听到萧旻珠的话,贺时章垂眸道:“或许是我言语太过激进才引得君侯不喜。”
如此便是了。
萧旻珠冷笑一声:“不用为他开脱。”
魏蛟缺点一箩筐,其中一点便是张狂自大,不大听得见他人的意见,要是对方态度还不好,他就会变得怒不可遏,认为对方是在忤逆自己。
好言好语魏蛟都不一定能听得进去,逆耳忠言更是如此。
若魏蛟真的按照之前的安排去追击匈奴,疏于对邻边的警戒,荆城出事的消息他恐怕要很久才会知道。
荆城易守难攻,等魏蛟回过神,对面怕是早就做好防范,站稳脚跟。
触及对方诧异望过来的目光,萧旻珠稍稍收敛了一下道:“我的意思是这件事不是你的错,若不是你先前提醒,君侯听劝没有北上,恐早已酿下大祸。”
萧旻珠情真意切地望向贺时章,殷殷道:“贺郎君,幽州不能缺了你,我知晓其余人皆是附和之辈,贺郎君是少有的不畏强御,敢于面争之人,若有你在旁,幽州明日可期耶。”
职场人熟悉的pua,画大饼。
见对方垂眸不语,萧旻珠叹了口气又道:“贺郎君应该知道,君侯这人看重面子,你众目睽睽之下批判了他的不是,他自然不喜,但在明白贺郎君的苦心后,君侯就后悔了,几日前的人参和伤药其实就是君侯派人送去的。”
其实是萧旻珠派人送的。
贺时章擅长谋断富有远见,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要是能留下来,萧旻珠当然不想放对方离开,话说的难听点,她现在和魏蛟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魏蛟把幽州经营得好,她才能跟着好。
幽州虽然是一个州,拥有二十多个郡县,但也算一个小国家了,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靠文臣,没有这些献策的贤士规劝容易犯错君主,一个国家哪能走的长远。
贺时章面容一怔。
在萧旻珠接二连三地挽留下,贺时章已经有些动摇。他原本就没下定好决心,今日此举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贺时章神情一滞,方垂眸道:“请容我再想一想罢。”
自魏蛟率军出征后,衡阳境内全城戒严,无论白天黑夜城门皆有轮班的士兵巡逻,就连卖菜的乡民出入都会被仔仔细细地搜查一通,更勿说这个时段要想出城的衡阳官员。
一辆朴素的青盖马车在距离城门不远处停下。
吕粟从车窗探头,瞥见排出长龙的一条队伍以及城门口严格把关的守卫,眉头紧皱。
今日督察的守将是位生得方脸廓耳的青年。他穿着明亮的铠甲,昂首阔步地在人群中不停巡视,若有碰上那等将文书落在家中没带或是丢了没及时到衙府补办的,便会被他厉声呵斥,从队伍中拉出去。
魏蛟刚接手幽州的时候,军队历经接二连三的外患内乱人员缩水了大半,缺兵少将,还特别穷,打仗都得他自己掏腰包,所以那个时期对参军的士兵条件放宽了许多,青年就是在那时被家里人在军营捐了个百夫长职位当当。
但因为他自己本身能力不太够,几年过去,也没升几级,如今还被打发到这里来守大门。
他最近听到风声,燕侯年后很有可能会裁掉一批常年考核不及格的军中部将,一听到这个消息,他彻底打起了精神,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恪尽职守地坚守岗位。
突然,他目光在人群中某点顿住。
“吕先生!你今日也出城?”
吕粟半遮半掩的宽袖落下,转回侧偏的头颅,嘴角扯出勉强的笑意应和。
吕粟攥了攥汗湿的手,下一刻却被对方从长长的队伍拉出,邀着直接往前。
“既然是吕先生的话,自然就不必排队了。”
其他人听见他这句话便是心中不舒服也不敢表露。
青年的视线在吕粟身上游转,下一刻热情地问:“吕先生今日出城为了何事?”
他职位不高,但从前也有几次在魏蛟议事时出席,自然也见到过幕僚团中的吕粟。想着对方既然常侍燕侯左右,必然在燕侯心中有几分脸面,所以面对吕粟他十分客气。
要是对方愿意在燕侯身前能帮他美言几句,或许他也能得到燕侯的赏识。
青年默默地想。
吕粟一开始本来很紧张,到察觉到对方待自己小心翼翼的态度后就明白了什么。
他面色镇定道:“君侯走前命我去趟江源。”
江源偏西北,与魏蛟离开是一个方向。
至于要做什么,他就没说了,故意让对方猜测。
青年守将便下意识地认为燕侯走前嘱咐了吕粟去江源为其做事,不能为外人道。
并未多问便将对方痛快放行了。
一个受伤满身是血的信使被人从马上扶下来,他涕泗横流地跪到魏蛟身前。
“君侯,荆城被人攻破了。”
前日晚,雍州大军突然而至,荆城只有几千守军,无法抵挡,信使在上路时荆城就已经岌岌可危,最多再可撑几时,他不曾停歇地赶路,如今才到达衡阳,荆城早已经失守。
魏蛟先是一惊,迅速看完信函,怒目切齿地将信函丢掷在地,“刘元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欺我幽州无人吗?。”
荆城是个小郡,但却十分重要,因为其境内有两座铁矿,是炼制兵器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基地,幽州大营中一半的铁器都是由荆城的铁炼制。
荆城位于幽州、雍州和陇西三家交界的位置,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但因为陇西势力相对较弱小,所以荆城一直在魏刘两家之间易手。
一开始,荆城隶属于幽州,后面意外落于刘元宗之手,两年前,魏蛟又将其给夺了回来。
对此刘元宗虽怀恨在心,但忌惮魏蛟的势力,暂且隐忍不发。
魏蛟与刘元宗交手过几次,知对方向来小心谨慎,根本不会打没有准备的仗,如今怎么会突然进犯荆城。
因为两家积怨已久,所以边境魏蛟派了许多斥候探听消息,此前皆没有收到刘元宗有异动的消息。
难道对方真的是临时起意。
早晨起来,不知是感染风寒了还是为何,魏蛟的脑仁连着眼睛那一块隐隐作痛。
一听到这个愤慨的消息更是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魏蛟神色冰冷,狠狠揉了揉胀疼的太阳穴,用低沉的嗓音中压抑着怒火发号施令:“点三万精兵,季郁、宋辽、张杵各领五千为前路先锋,明日卯时一刻启程,兵发荆城。”
先是遇到刺杀,再是匈奴的左贤王,魏蛟的火气已经彻底被点燃,急于找到一个宣泄口,既然刘元宗这个时候敢在他头上犯土,魏蛟也不会一忍再忍。
众将领命后即刻下去准备。
魏蛟回到府里时,弯月早已经高挂夜空。
跨进鹿苑,屋里给他留了两盏照亮的灯,魏蛟内心感到熨帖。原来家里有人等着是这种感觉。
听到门被推开的声音,萧旻珠从床帐内抬起了头,问:“怎么今天回来得这么晚。”
可能是因为下午茶水饮多了,萧旻珠还并不怎么困,闭眼数了三百头羊都睡不着。
魏蛟站在帐外,将外袍脱了丢到置衣架,翻身躺到了床上,语气有些倦懒:“荆城那边出了事,所以商量得久了些,我明天要出趟远门。”
萧旻珠眨了眨眼,“严重吗?”
萧旻珠虽然不常出门,但并不是对外面时局一无所知。幽州虽然日渐崛起,但北方有大大小小几家军阀,其中实力能与魏蛟一战的就是西面的刘元宗,但此人素来小心谨慎,深谙猥琐发育那一套,要是魏蛟几日前北上离开幽州倒也还罢,主要魏蛟都还镇守在衡阳,对方突然进攻荆城,实在有些怪哉。
看来之前贺时章的顾虑不无道理。
魏蛟的目光从顶账落到旁边趴在枕头的女子身上,停顿一息后才道:“和你没关系,快睡吧。”
萧旻珠怕冷,魏蛟又怕热,云娘就想了个办法,将萧旻珠那边的位置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羊毛毯,被衾接触皮肤的那一面也缝上了一层毛绒,睡在里面,暖烘烘的。
萧旻珠将被子往脖子上方扯了扯,遮住风口。
她像聊天一样道:“那君侯可以在过年前回来吗,听嘉月说城内那几日会有灯会,我还没有去过。”
不管怎么说,萧旻珠希望魏蛟能平平安安地回来,毕竟目前来说她还并不想当一个孤苦无依的寡妇。
又是和之前差不多的说辞,魏蛟却十分受用。
但他言语间却不曾表露,只淡淡道:“看情况吧,我尽量。”
——
魏蛟走后,日子照样稀疏平常地过。
宋辽和魏蛟一道离开了,萧旻珠要么会去宋府与沈嘉月说说话逗逗孩子玩,要么就待在家中看看话本打发时间。
期间那位叫贺时章的青年倒是来过。
他俯身作揖,“见过燕侯夫人。”
萧旻珠请他入座。
也不知道贺时章养好伤没有,能不能坐凳子,但是大庭广众之下盯着人家的屁股也不太礼貌。
贺时章谢座后动作微微一顿,但瞧着并没有什么大碍。
贺时章今日是来向萧旻珠道谢的,那日若不是萧旻珠路过,从军士的杖责下救下了他,指不定他现在还在床上起不得身。
伤在不可言说处,贺时章说起时也十分窘迫。
除了道谢外,他也是来辞行的。
听对方要走,萧旻珠一惊,问道:“贺郎君可是因为先前君侯不听劝诫,心灰意冷之下才要离开。”
听到萧旻珠的话,贺时章垂眸道:“或许是我言语太过激进才引得君侯不喜。”
如此便是了。
萧旻珠冷笑一声:“不用为他开脱。”
魏蛟缺点一箩筐,其中一点便是张狂自大,不大听得见他人的意见,要是对方态度还不好,他就会变得怒不可遏,认为对方是在忤逆自己。
好言好语魏蛟都不一定能听得进去,逆耳忠言更是如此。
若魏蛟真的按照之前的安排去追击匈奴,疏于对邻边的警戒,荆城出事的消息他恐怕要很久才会知道。
荆城易守难攻,等魏蛟回过神,对面怕是早就做好防范,站稳脚跟。
触及对方诧异望过来的目光,萧旻珠稍稍收敛了一下道:“我的意思是这件事不是你的错,若不是你先前提醒,君侯听劝没有北上,恐早已酿下大祸。”
萧旻珠情真意切地望向贺时章,殷殷道:“贺郎君,幽州不能缺了你,我知晓其余人皆是附和之辈,贺郎君是少有的不畏强御,敢于面争之人,若有你在旁,幽州明日可期耶。”
职场人熟悉的pua,画大饼。
见对方垂眸不语,萧旻珠叹了口气又道:“贺郎君应该知道,君侯这人看重面子,你众目睽睽之下批判了他的不是,他自然不喜,但在明白贺郎君的苦心后,君侯就后悔了,几日前的人参和伤药其实就是君侯派人送去的。”
其实是萧旻珠派人送的。
贺时章擅长谋断富有远见,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要是能留下来,萧旻珠当然不想放对方离开,话说的难听点,她现在和魏蛟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魏蛟把幽州经营得好,她才能跟着好。
幽州虽然是一个州,拥有二十多个郡县,但也算一个小国家了,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靠文臣,没有这些献策的贤士规劝容易犯错君主,一个国家哪能走的长远。
贺时章面容一怔。
在萧旻珠接二连三地挽留下,贺时章已经有些动摇。他原本就没下定好决心,今日此举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贺时章神情一滞,方垂眸道:“请容我再想一想罢。”
自魏蛟率军出征后,衡阳境内全城戒严,无论白天黑夜城门皆有轮班的士兵巡逻,就连卖菜的乡民出入都会被仔仔细细地搜查一通,更勿说这个时段要想出城的衡阳官员。
一辆朴素的青盖马车在距离城门不远处停下。
吕粟从车窗探头,瞥见排出长龙的一条队伍以及城门口严格把关的守卫,眉头紧皱。
今日督察的守将是位生得方脸廓耳的青年。他穿着明亮的铠甲,昂首阔步地在人群中不停巡视,若有碰上那等将文书落在家中没带或是丢了没及时到衙府补办的,便会被他厉声呵斥,从队伍中拉出去。
魏蛟刚接手幽州的时候,军队历经接二连三的外患内乱人员缩水了大半,缺兵少将,还特别穷,打仗都得他自己掏腰包,所以那个时期对参军的士兵条件放宽了许多,青年就是在那时被家里人在军营捐了个百夫长职位当当。
但因为他自己本身能力不太够,几年过去,也没升几级,如今还被打发到这里来守大门。
他最近听到风声,燕侯年后很有可能会裁掉一批常年考核不及格的军中部将,一听到这个消息,他彻底打起了精神,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恪尽职守地坚守岗位。
突然,他目光在人群中某点顿住。
“吕先生!你今日也出城?”
吕粟半遮半掩的宽袖落下,转回侧偏的头颅,嘴角扯出勉强的笑意应和。
吕粟攥了攥汗湿的手,下一刻却被对方从长长的队伍拉出,邀着直接往前。
“既然是吕先生的话,自然就不必排队了。”
其他人听见他这句话便是心中不舒服也不敢表露。
青年的视线在吕粟身上游转,下一刻热情地问:“吕先生今日出城为了何事?”
他职位不高,但从前也有几次在魏蛟议事时出席,自然也见到过幕僚团中的吕粟。想着对方既然常侍燕侯左右,必然在燕侯心中有几分脸面,所以面对吕粟他十分客气。
要是对方愿意在燕侯身前能帮他美言几句,或许他也能得到燕侯的赏识。
青年默默地想。
吕粟一开始本来很紧张,到察觉到对方待自己小心翼翼的态度后就明白了什么。
他面色镇定道:“君侯走前命我去趟江源。”
江源偏西北,与魏蛟离开是一个方向。
至于要做什么,他就没说了,故意让对方猜测。
青年守将便下意识地认为燕侯走前嘱咐了吕粟去江源为其做事,不能为外人道。
并未多问便将对方痛快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