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母花了很长时间才从失去长子的痛苦中恢复过来,并在三十多岁时生下了曹竹君。
当年生产过程异常艰难,曹母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她深知高龄生育的风险与挑战。
当曹竹君步入二十八九岁仍未婚嫁时,曹母心急如焚,不断催促她尽快找到合适的伴侣成家。
自幼年起,曹竹君就明白自己的身世,每年清明都会去祭奠早逝的哥哥。
尽管父母很少在她成长过程中提及哥哥的事情,但如今母亲再次提起,显然母亲感到很伤心。
想到六十多岁的母亲,曹竹君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固执和任性,竟然在此刻还与母亲发生争执。
但她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她认为生活不应仅仅局限于男人,更不应让自己在不适的环境中勉强自己。
她渴望追求更广阔的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在嫁人后,仅仅在家庭生活中消磨时光。她希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非被外界所定义的轨迹所束缚。
“无论如何,我都不同意。我和王浩相互之间并不了解,这样的结合不可能带来幸福。”
“不了解就要去了解!你想想,我给你介绍过的对象有多少个了?难道就没有一个能让你心动的吗?你这样挑剔,难道是对我孝顺的表现吗?”
面对母亲扣上的“不孝”帽子,曹竹君心中焦急,想要辩驳,却又深知无论说什么都无法动摇母亲的立场和观念。
曹母见她如此倔强,焦急得泪光闪烁,语气哽咽:
“你整日忙于工作,我和你爸爸都已年老,真担心有一天我们突然死了,只怕都没人知道。人家常说养儿防老,我们防的又是什么呢?你怎么能那么自私,只顾着自己?你以为挣到钱、有郭家做靠山,就可以不听妈妈的话了吗?”
曹竹君听后,心中有些愧疚。
一年前,她从燕京的美地集团调回江南省成河市,出任美地房产江南省分公司的副总经理。
她原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年迈的父母,但现实却与她的初衷背道而驰。
尽管她和父母身处同一城市,繁忙的工作却让她鲜少有时间陪伴,更不用说给予他们真正的照顾了。
如今母亲这样说,让她意识到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自己可能无法及时得知,让她不禁感到担忧。
“妈妈,您不能强迫我跟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尤其王浩还是我们公司新来的员工。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以前那样,一切都得听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了。”
或许曹母是被气懵了,她态度坚决地说:“我不管你喜不喜欢,我已经认定他了。如果你不愿意和他相处,那我就只能做出狠心的决定,与你断绝母女关系;也会让你爸与你断绝父女关系。我们就当作没有你这个女儿,会带着建国去乡下生活,以后建国就是我的孩子。”
“为何非得是王浩呢?”
“就是王浩,我给你介绍了那么多人,你怎么就不懂得珍惜机会呢?你刘阿姨、万阿姨每次夸他们家的女儿女婿有多好多好,听得我心急如焚,血压都升高了。”
曹竹君沉默了,现在也不愿与母亲产生更大的冲突。
曹母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她说道:“我明白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同于以往,我和你爸爸只是担心你过于沉浸在工作中,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希望你能有一个可以互相扶持、关心你的人,而不是总是独自坚持。”
“可是妈妈你知道吗,找这样的一个人太难了。身份地位相同的人,他们喜欢更年轻的,他们或许早就结婚了,如果真有这样的单身男人,他们都是却表面上和心里并不一样。”
“但是妈妈,您明白吗?寻找一个合适的伴侣真的不容易。那些与我身份地位相近的人,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更年轻的女孩,很可能早已结婚,或者带有其他目的。”
“唉,我就知道是黄莺耽误了你。以前的吴昊多好啊,可惜都是因为她。我在想,趁现在黄莺不在,你能不能重新找个伴侣?比如王浩,他刚从学校毕业,还没有女朋友。虽然他不像我之前给你介绍过的那些相亲对象家境优越,但他是在福利院长大的,你嫁给他,就不用为婆家的琐事烦心,也能更专心于工作。”
但曹竹君始终不松口,双方都发现自己很难说服对方。
最终,母女俩未能达成共识,不欢而散。
曹竹君主动提出开车送母亲回家,但曹母并未接受,而是独自生气地离开。
在返家的路上,曹母冷静下来,思忖着王浩出现在女儿家中的情景,这与她过去为曹竹君精挑细选的其他相亲对象有着不同。
尽管王浩已经自我介绍了一些情况,曹母仍决定亲自去确认一下。
因此,她趁着时间还早,去探访王浩提及的那个福利院,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实际情况。
曹竹君此刻也倍感烦恼,面对母亲的倔强和威胁,她束手无策。
难道又要重蹈覆辙,去相亲,然后再以种种理由婉拒对方吗?
可王浩毕竟是她公司的实习生,这种微妙的关系让她感到十分不适,还需要去了解他吗?
她突然想到王浩曾就读的江南大学就在本市,还是决定去学校了解他的情况。
如果发现王浩的人品或其他方面存在问题,她就有正当的理由给母亲一个交代。
曹竹君在江南大学找到了王浩所读专业的行政办公室,然后联系到了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和班主任。
通过他们的口述得知王浩这个同学最大的问题是请假太多,有的长假达到一个月,但他的课程成绩一直很好,直到今年顺利毕业。
一位女老师与王浩关系较好,她透露王浩似乎在寻找某人。
由于大家都知道王浩是从福利院长大的,因此猜测他可能在寻找亲人。
女老师还提到,虽然信息并不确切,很多人觉得王浩的行为有些神秘或奇怪,因为每年新生开学时,他都会去女生寝室、食堂等地方转悠。
并且,据说他还会去其他学校,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江南省的所有学校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关于王浩在校园内的情感生活,有个叫吴晓月的女生一直对他心生好感并追求他,但他的情感世界却是一片空白。即使面对女生的表白,他都拒绝了。
曹竹君还询问了王浩是否参加了学校社团、志愿服务或校园活动,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更为生活化的信息。
为进一步揭开王浩的面纱,曹竹君的脚步延伸至他的高中。
在那里,她得到了相似的反馈——王浩的请假记录同样醒目,而成绩依旧卓越,老师们虽有疑惑,却也默许了他的行为。
甚至通过高中班主任了解到王浩从小到大的情况,因为班主任的亲戚曾经在王浩所在的儿童福利院工作过。
得到的结果同样是他从小就很忙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是四处奔波,没人知道他跑出去干什么。
读书时,也没见他怎么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此刻,曹竹君的心中萦绕着两大疑问:
王浩请假期间究竟在干什么?难道真的是寻找亲人?以及支撑他这一切行动的资金从何而来?
曹竹君还准备去王浩成长的孤儿院,但是秘书何曼已经打来电话,她只好回公司。
----
且说王浩从曹竹君家出来后,先回家换了一身衣服,因闲来无事,便前往了“何须酒吧”。
在那里,他向何须倾诉了今天的经历。
两人都是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而何须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三年前开设了这家酒吧。
王浩则只是入了股,成为这家酒吧的股东。
何须手中数着钞票,“告诉你一件事,有个女人来问昨晚酒吧外打架的事,还拷贝了监控。”
王浩只是点点头,他怀疑是曹竹君或者是她的秘书。
“你昨晚打架没事吧?真没想到你身手这么好。”
“我还能怎么做呢?看到自己的老板被人拉走,难道能不管吗?再说她要是在我们酒吧出事,以后我们还能做生意吗?”
曹竹君的家与‘何须酒吧’的距离其实不远,不然她也不会来酒吧喝酒。
昨晚,他为了保护醉酒的曹竹君,在酒吧外的停车场,和几个想带走她的混混打了一架。
何须也知道昨晚的情形其实相当凶险,若昨晚没有王浩在场,曹竹君离开酒吧后必然会遭遇不幸。
不过听完王浩昨晚打架后送曹竹君回家的经历,特别是今早被曹母误会的事情后,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的桃花运真是旺盛得让人惊叹,在学校里,就有好几个女孩追你,你还故意躲避她们。只是曹总这朵桃花的年纪稍微大了一些。”
“你觉得年纪大吗?我不觉得。”
“今早上一早,吴晓月来过,她询问你是否已经回来。看着她那楚楚可怜的模样,我实在不忍心对她撒谎。”
“怎么?你告诉她了?”
“后来我心一狠,还是没有告诉她,不过她给你留下一封信。”
王浩接过信后,只是没有现场打开。
“不是我心狠,躲着她也是很无奈。”
吴晓月是江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的研硕生,两年前,她就开始追求大二的王浩了。
王浩心中却藏着一个秘密,对于所有追求他的女生,他一律婉言拒绝。
只是吴晓月有点特别,她一直缠着他,为了避免其他女生的追求,王浩与她事先达成了共识,只保持朋友关系。
他们在校园里曾一同前往食堂用餐,也一同在图书馆学习。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吴晓月却深深地陷入了这份情感之中。
四月份时,他向吴晓月坦白自己已经有了女朋友,她虽然只是简单地回应了“知道了”,然后消失了一段时间,他想找她说清楚,却又找不到她。
“浩子,我们一起长大,你从小就经常外出,我们从未过问。自从你前些天告诉我找到了你要找的人,我就好奇那个人会是谁,没想到竟然是你说的那个曹总。”
“我的人生经历可谓离奇,如今的我,身为一个平凡人,正苦思如何靠近她,如何自然地融入她的生活。”
“你的机会来了,既然她母亲对你印象不错,那就努力赢得她父母的认可。你有曹总的照片吗?让我看看,或许能给你一些建议。”
“没有她的照片,昨晚她就是在这里喝醉的,你没见到吗?”
何须回忆了一下,摇头答道:“当时酒吧里人多,我忙于应付,谁会想到她是你公司的曹总。不过,你就告诉我,曹总长得怎么样?跟我们这里的驻唱歌手珠珠相比如何?”
珠珠是酒吧才来的驻唱歌手,也是在校大学生,美丽而富有才华。
王浩皱起眉头,“这个比较真的很难说,毕竟珠珠每次都化着浓重的舞台妆,我从未见过她素颜的样子。而且审美观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也不一样。”
“难道长得很平庸吗?”
“也只有你这么肤浅,我要说她是个大美女你信吗?”
何须不以为意地笑:“我相信你的眼光。实际上,女人年龄大点也并非坏事,有个年长的妻子也是挺好的嘛。”
王浩理解何须的感受,他们在福利院长大,经历了人生的艰辛与冷暖,人生起点或许并不如其他孩子充满温馨与欢笑。
又早早地经历了分离与孤独,缺失了亲生父母的呵护与陪伴。
正因如此,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渴望得到爱,更期盼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他和何须闲聊,不知不觉间已经消磨到了下午两点钟。
此时,王浩的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他接起电话,只听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原来是曹竹君的母亲,她邀请王浩去曹家一趟。
王浩向何须简单说了一下,何须提醒他还带了两瓶好酒。
走出酒吧时,看着火热的太阳,他感叹这天气真是越来越热了。
当年生产过程异常艰难,曹母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她深知高龄生育的风险与挑战。
当曹竹君步入二十八九岁仍未婚嫁时,曹母心急如焚,不断催促她尽快找到合适的伴侣成家。
自幼年起,曹竹君就明白自己的身世,每年清明都会去祭奠早逝的哥哥。
尽管父母很少在她成长过程中提及哥哥的事情,但如今母亲再次提起,显然母亲感到很伤心。
想到六十多岁的母亲,曹竹君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固执和任性,竟然在此刻还与母亲发生争执。
但她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她认为生活不应仅仅局限于男人,更不应让自己在不适的环境中勉强自己。
她渴望追求更广阔的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在嫁人后,仅仅在家庭生活中消磨时光。她希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非被外界所定义的轨迹所束缚。
“无论如何,我都不同意。我和王浩相互之间并不了解,这样的结合不可能带来幸福。”
“不了解就要去了解!你想想,我给你介绍过的对象有多少个了?难道就没有一个能让你心动的吗?你这样挑剔,难道是对我孝顺的表现吗?”
面对母亲扣上的“不孝”帽子,曹竹君心中焦急,想要辩驳,却又深知无论说什么都无法动摇母亲的立场和观念。
曹母见她如此倔强,焦急得泪光闪烁,语气哽咽:
“你整日忙于工作,我和你爸爸都已年老,真担心有一天我们突然死了,只怕都没人知道。人家常说养儿防老,我们防的又是什么呢?你怎么能那么自私,只顾着自己?你以为挣到钱、有郭家做靠山,就可以不听妈妈的话了吗?”
曹竹君听后,心中有些愧疚。
一年前,她从燕京的美地集团调回江南省成河市,出任美地房产江南省分公司的副总经理。
她原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年迈的父母,但现实却与她的初衷背道而驰。
尽管她和父母身处同一城市,繁忙的工作却让她鲜少有时间陪伴,更不用说给予他们真正的照顾了。
如今母亲这样说,让她意识到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自己可能无法及时得知,让她不禁感到担忧。
“妈妈,您不能强迫我跟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尤其王浩还是我们公司新来的员工。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以前那样,一切都得听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了。”
或许曹母是被气懵了,她态度坚决地说:“我不管你喜不喜欢,我已经认定他了。如果你不愿意和他相处,那我就只能做出狠心的决定,与你断绝母女关系;也会让你爸与你断绝父女关系。我们就当作没有你这个女儿,会带着建国去乡下生活,以后建国就是我的孩子。”
“为何非得是王浩呢?”
“就是王浩,我给你介绍了那么多人,你怎么就不懂得珍惜机会呢?你刘阿姨、万阿姨每次夸他们家的女儿女婿有多好多好,听得我心急如焚,血压都升高了。”
曹竹君沉默了,现在也不愿与母亲产生更大的冲突。
曹母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她说道:“我明白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同于以往,我和你爸爸只是担心你过于沉浸在工作中,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希望你能有一个可以互相扶持、关心你的人,而不是总是独自坚持。”
“可是妈妈你知道吗,找这样的一个人太难了。身份地位相同的人,他们喜欢更年轻的,他们或许早就结婚了,如果真有这样的单身男人,他们都是却表面上和心里并不一样。”
“但是妈妈,您明白吗?寻找一个合适的伴侣真的不容易。那些与我身份地位相近的人,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更年轻的女孩,很可能早已结婚,或者带有其他目的。”
“唉,我就知道是黄莺耽误了你。以前的吴昊多好啊,可惜都是因为她。我在想,趁现在黄莺不在,你能不能重新找个伴侣?比如王浩,他刚从学校毕业,还没有女朋友。虽然他不像我之前给你介绍过的那些相亲对象家境优越,但他是在福利院长大的,你嫁给他,就不用为婆家的琐事烦心,也能更专心于工作。”
但曹竹君始终不松口,双方都发现自己很难说服对方。
最终,母女俩未能达成共识,不欢而散。
曹竹君主动提出开车送母亲回家,但曹母并未接受,而是独自生气地离开。
在返家的路上,曹母冷静下来,思忖着王浩出现在女儿家中的情景,这与她过去为曹竹君精挑细选的其他相亲对象有着不同。
尽管王浩已经自我介绍了一些情况,曹母仍决定亲自去确认一下。
因此,她趁着时间还早,去探访王浩提及的那个福利院,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实际情况。
曹竹君此刻也倍感烦恼,面对母亲的倔强和威胁,她束手无策。
难道又要重蹈覆辙,去相亲,然后再以种种理由婉拒对方吗?
可王浩毕竟是她公司的实习生,这种微妙的关系让她感到十分不适,还需要去了解他吗?
她突然想到王浩曾就读的江南大学就在本市,还是决定去学校了解他的情况。
如果发现王浩的人品或其他方面存在问题,她就有正当的理由给母亲一个交代。
曹竹君在江南大学找到了王浩所读专业的行政办公室,然后联系到了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和班主任。
通过他们的口述得知王浩这个同学最大的问题是请假太多,有的长假达到一个月,但他的课程成绩一直很好,直到今年顺利毕业。
一位女老师与王浩关系较好,她透露王浩似乎在寻找某人。
由于大家都知道王浩是从福利院长大的,因此猜测他可能在寻找亲人。
女老师还提到,虽然信息并不确切,很多人觉得王浩的行为有些神秘或奇怪,因为每年新生开学时,他都会去女生寝室、食堂等地方转悠。
并且,据说他还会去其他学校,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江南省的所有学校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关于王浩在校园内的情感生活,有个叫吴晓月的女生一直对他心生好感并追求他,但他的情感世界却是一片空白。即使面对女生的表白,他都拒绝了。
曹竹君还询问了王浩是否参加了学校社团、志愿服务或校园活动,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更为生活化的信息。
为进一步揭开王浩的面纱,曹竹君的脚步延伸至他的高中。
在那里,她得到了相似的反馈——王浩的请假记录同样醒目,而成绩依旧卓越,老师们虽有疑惑,却也默许了他的行为。
甚至通过高中班主任了解到王浩从小到大的情况,因为班主任的亲戚曾经在王浩所在的儿童福利院工作过。
得到的结果同样是他从小就很忙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是四处奔波,没人知道他跑出去干什么。
读书时,也没见他怎么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此刻,曹竹君的心中萦绕着两大疑问:
王浩请假期间究竟在干什么?难道真的是寻找亲人?以及支撑他这一切行动的资金从何而来?
曹竹君还准备去王浩成长的孤儿院,但是秘书何曼已经打来电话,她只好回公司。
----
且说王浩从曹竹君家出来后,先回家换了一身衣服,因闲来无事,便前往了“何须酒吧”。
在那里,他向何须倾诉了今天的经历。
两人都是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而何须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三年前开设了这家酒吧。
王浩则只是入了股,成为这家酒吧的股东。
何须手中数着钞票,“告诉你一件事,有个女人来问昨晚酒吧外打架的事,还拷贝了监控。”
王浩只是点点头,他怀疑是曹竹君或者是她的秘书。
“你昨晚打架没事吧?真没想到你身手这么好。”
“我还能怎么做呢?看到自己的老板被人拉走,难道能不管吗?再说她要是在我们酒吧出事,以后我们还能做生意吗?”
曹竹君的家与‘何须酒吧’的距离其实不远,不然她也不会来酒吧喝酒。
昨晚,他为了保护醉酒的曹竹君,在酒吧外的停车场,和几个想带走她的混混打了一架。
何须也知道昨晚的情形其实相当凶险,若昨晚没有王浩在场,曹竹君离开酒吧后必然会遭遇不幸。
不过听完王浩昨晚打架后送曹竹君回家的经历,特别是今早被曹母误会的事情后,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的桃花运真是旺盛得让人惊叹,在学校里,就有好几个女孩追你,你还故意躲避她们。只是曹总这朵桃花的年纪稍微大了一些。”
“你觉得年纪大吗?我不觉得。”
“今早上一早,吴晓月来过,她询问你是否已经回来。看着她那楚楚可怜的模样,我实在不忍心对她撒谎。”
“怎么?你告诉她了?”
“后来我心一狠,还是没有告诉她,不过她给你留下一封信。”
王浩接过信后,只是没有现场打开。
“不是我心狠,躲着她也是很无奈。”
吴晓月是江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的研硕生,两年前,她就开始追求大二的王浩了。
王浩心中却藏着一个秘密,对于所有追求他的女生,他一律婉言拒绝。
只是吴晓月有点特别,她一直缠着他,为了避免其他女生的追求,王浩与她事先达成了共识,只保持朋友关系。
他们在校园里曾一同前往食堂用餐,也一同在图书馆学习。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吴晓月却深深地陷入了这份情感之中。
四月份时,他向吴晓月坦白自己已经有了女朋友,她虽然只是简单地回应了“知道了”,然后消失了一段时间,他想找她说清楚,却又找不到她。
“浩子,我们一起长大,你从小就经常外出,我们从未过问。自从你前些天告诉我找到了你要找的人,我就好奇那个人会是谁,没想到竟然是你说的那个曹总。”
“我的人生经历可谓离奇,如今的我,身为一个平凡人,正苦思如何靠近她,如何自然地融入她的生活。”
“你的机会来了,既然她母亲对你印象不错,那就努力赢得她父母的认可。你有曹总的照片吗?让我看看,或许能给你一些建议。”
“没有她的照片,昨晚她就是在这里喝醉的,你没见到吗?”
何须回忆了一下,摇头答道:“当时酒吧里人多,我忙于应付,谁会想到她是你公司的曹总。不过,你就告诉我,曹总长得怎么样?跟我们这里的驻唱歌手珠珠相比如何?”
珠珠是酒吧才来的驻唱歌手,也是在校大学生,美丽而富有才华。
王浩皱起眉头,“这个比较真的很难说,毕竟珠珠每次都化着浓重的舞台妆,我从未见过她素颜的样子。而且审美观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也不一样。”
“难道长得很平庸吗?”
“也只有你这么肤浅,我要说她是个大美女你信吗?”
何须不以为意地笑:“我相信你的眼光。实际上,女人年龄大点也并非坏事,有个年长的妻子也是挺好的嘛。”
王浩理解何须的感受,他们在福利院长大,经历了人生的艰辛与冷暖,人生起点或许并不如其他孩子充满温馨与欢笑。
又早早地经历了分离与孤独,缺失了亲生父母的呵护与陪伴。
正因如此,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渴望得到爱,更期盼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他和何须闲聊,不知不觉间已经消磨到了下午两点钟。
此时,王浩的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他接起电话,只听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原来是曹竹君的母亲,她邀请王浩去曹家一趟。
王浩向何须简单说了一下,何须提醒他还带了两瓶好酒。
走出酒吧时,看着火热的太阳,他感叹这天气真是越来越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