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玉,你终于来了。”
桑禾懒洋洋地说,依旧保持着轻松的姿态,嗑着瓜子,目光并未从舞女们的表演上移开。
众人看到红玉急匆匆的样子,纷纷猜测这位穿着男装的女子是哪家的丫鬟,直到她走到桑禾身边,众人才明白过来。
原来她是那位不受拘束的将军之女,自然无需拘泥于传统的礼节和形象。
红玉轻声提醒:“小姐,你又偷偷溜出来了?如果让将军知道,他肯定会生气的。”她低声抱怨道:“你已经来了十一年,还不够吗?”
桑禾在十六年前投胎成为了镇远将军的女儿,从小便有着顽皮好动的性格,身为武将之女,她自然是难以被束缚的。
尽管将军对她宠爱有加,不舍得责罚,但她经常出入教坊的行为还是难免会引起将军的不满。
“不够。”桑禾语气平淡,却让红玉脸色骤变,她赶紧解释道,“将军府的生活实在太乏味,偶尔出来找些乐子也是情理之中。”
红玉努力平复情绪,建议道:“小姐,我们可以尝试其他的娱乐方式,不必总是来教坊。”
桑禾故作惊讶地挑眉问道:“那青楼呢?如果被阿爹知道,他肯定会更严厉地惩罚我。”
“小姐!你正经一点。”
红玉是从小就在桑禾身旁,偶尔她会像男子一样挑逗她,平日她也当作小姐的玩笑,在外面一点也不好。
误以为她想攀枝,成为将军府的女郎。
见她娇羞的样子,桑禾心中暗乐。
书里,桑禾投胎之后,立马和长冥相会,以“棋子”为谋,说着暗号,两人暗中配合,他尽量在最快时间内寻到元神。
而丫鬟红玉误以为自家小姐很喜欢这翩翩公子,情义无价,她便撮合,总以为他们能成,十四岁时,将军罗绪廿与书香门第的高谌角为她们写下一份婚书。
待她及笄,待他弱冠,便下婚书,论迎娶之事。
“好了,好了。”桑禾不舍在逗她了,轻轻抚摸她的脑袋,她含笑说道,“再看会,就回去了。反正阿爹不是还没回来吗?”
她的父亲乃是朝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三年前奉皇命出征讨伐边境外虎视眈眈的匈奴。自那时起,她便与父亲相隔千里,只能通过书信往来以解相思之苦。
每一封来自边疆的信笺都被她视若珍宝,细细研读。从字里行间,她了解到这场战争的残酷与艰难,也明白了父亲为何迟迟未归。父亲告诉她,征讨匈奴并非易事,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恐怕要一年甚至五载才能归家团圆。
然而,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她对父亲的思念愈发浓烈。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总会默默地拿出那些已经泛黄的信件,一遍又一遍地翻阅,仿佛能从中感受到父亲的温暖与关怀。她常常在心中祈祷,希望父亲能够平安无恙,早日战胜匈奴,凯旋归来。
“的确如此……”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声了,到最后几近微不可闻,好似有什么难以启齿之事令其不敢轻易言说出口一般。
“怎么了?”见此情形,她不禁心生疑惑,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一双美眸轻轻挑起,流露出一种询问之意,仿佛在问对方究竟发生了何事。
红玉那双原本就略显苍白的手此刻更是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她紧紧抓住桑禾的双手,似乎想要从对方身上汲取一些力量来支撑自己。过了好一会儿,她终于鼓足勇气,将实情缓缓道来。
原来竟是那位风度翩翩、风流倜傥的公子——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高鹿空前来告状,气得母亲当场吐血不止。也正因如此,红玉才会被派遣前来寻找她。
她并未动怒,因为原书中详细描述了罗潭俞与高鹿空的生活点滴:
自从投胎转世后,桑禾喝下了孟婆汤,忘却了在仙界时的一切,但唯独对那个神秘的暗号记忆犹新。她生性喜爱玩耍娱乐,常常调皮捣蛋惹得高鹿空怒火中烧。然而时间一久,高鹿空也开始展开“反击”。每当她受罚时,高鹿空总会设法放她出门尽情嬉戏游玩;可转过头来,他却又跑去罗家向长辈们告状。如此循环往复,日复一日,从未改变。
当时,桑禾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愤怒或不满情绪,而是迅速转身朝着家中飞奔而去,甚至连放在桌上的银钱都顾不得收拾便匆匆离去了。
毕竟,她自幼习武,身体素质远超常人,奔跑速度自然也是非常快的。相比之下,红玉就没有这样的本事了。
"阿娘--"当罗潭俞刚刚踏进盛府大门的时候,她满心忧虑地呼唤着自己的母亲,但话还没说完,目光却突然被眼前的一群陌生面孔所吸引,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恐惧和紧张。
她静静地站在门槛上,凝视着这群人,一时间不知所措。这种场景对她来说实在太过罕见,也许只有在那些多年未曾走动的亲戚突然登门造访时才会出现吧。
"阿潭,你愣在门口干什么呢?快过来看看你的母亲呀!"这时,人群中传来一声苍老而和蔼的声音。说话之人正是那位年纪稍长的妇人,只见她满脸笑容地向盛桑禾伸出手来,并轻声呼唤道:"你难道不认得我了吗?我可是你的二叔母啊!想当年,你还小的时候最喜欢缠着我了,整日里跟个小尾巴似的黏着不放呢!"
听到这番话,桑禾努力克制住内心的不安,硬着头皮露出一丝牵强的笑容。她默默地注视着这位自称"二叔母"的女人,然后缓缓走进了西厢房。
她一进入房间,目光就被一个脸色苍白如纸的妇女吸引住了。那位妇女紧闭着双眼,仿佛沉睡一般,但从她那微微皱起的柳眉间,可以感受到一种与生俱来的"大气"。她身着一袭深红色的襦裙,显得庄重而典雅。双手整齐地放在衣襟前,仿佛在守护着什么重要的东西。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她嘴角溢出的一丝鲜血,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她快步走到床榻前,双膝跪地,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柔地抬起哥舒氏的一只手。她的脸庞慢慢凑近,眼中满含泪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错了,母亲……都是女儿的错……”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责和悔恨,泪水也像断了线的珠子般不断滚落。
随着距离的拉近,哥舒氏脸上的细节也越发清晰可见。她的皮肤白皙得近乎透明,细腻的纹理如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紧闭的双眼下,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似乎在诉说着未尽之言。那一抹血迹更是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让人心痛不已。
“阿潭啊,你母亲又不是真死了......”突然间,那阵令人厌恶的“癞蛤蟆”声再次传入她的耳畔,让她感到无比烦闷。
她猛地转头,目光落在那个刚才站在门口发愣,并劝说自己赶紧进屋的妇人身上。
“二叔母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只是稍微哭了一会儿,怎么能说我是因为母亲去世正在守灵哭泣呢?”盛桑禾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与质问。
“难道您希望我的母亲离世吗?”她紧盯着二叔母,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
在小说情节中,尽管罗潭俞贵为罗绪廿的心头肉,但罗绪廿的弟弟罗淮却迎娶了一个对哥舒氏及其女儿心怀芥蒂的女子。自从初次见到凌家公子后,这位妇人便一心盘算着将其许配给自己的女儿。然而,当得知罗潭俞与高鹿空已有婚约时,她的如意算盘落空,于是开始不断诋罗潭俞,试图挑拨高鹿空与罗潭俞之间的关系。
“二叔母,您的心肠可真是狠毒啊!”桑禾愤愤不平地说道。
原本在原著中,善良宽厚的罗潭俞并不愿与她过多计较。
退让多了,便会让一些人觉得好欺负,从而得寸进尺,但她绝对不会这样任人揉捏。
她的眼神充满了对二叔母的愤怒和不满,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使得周围的人们都不禁为之侧目,心中暗自揣测难道这位二叔母真有如此恶毒心肠,竟然想要取人性命不成?
“阿潭,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你二叔母也是担心你因为太过伤心而想不开,去寻短见啊!”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试图平息这场争执。
二叔母此刻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句话也不敢说出口。她生怕自己再一多嘴,就会引来更多的风言风语,最终还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这时,一名男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听他说话的语气,应该就是那位二叔——罗淮无疑了。
罗淮走到二叔母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然后转过身来,用一种颇为温和的口吻对桑禾说道:“你二叔母她心直口快,有时候说话可能不太注意分寸,但并没有恶意,请你不要往心里去。”
“没有恶意?”桑禾冷笑一声,“她刚才那番话分明就是在诅咒我母亲去死!二叔您这样偏袒二叔母,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她其实并没有想要故意刁难二叔母的意思,只是觉得不能老是让对方占便宜罢了。
在那本书中,她和长冥仙君最终会分开,这其中竟然也少不了二叔母的推波助澜,所以自己绝对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死掉。
“阿潭……”正处于愤怒之中的桑禾,突然感觉到有一只温暖尚存的手紧紧握住了自己的手腕。她转过头去,只见母亲正艰难地睁开双眼。
“莫与二叔母计较了……”母亲每说一个字都显得异常吃力,仿佛需要用尽全身力气一般,中间还伴随着阵阵咳嗽,“她也是担心你。”稍微缓过气来之后,母亲继续安慰着桑禾,但言辞之间还是带着一丝责备之意:“你呀,都是被你阿爹给宠坏了,现在居然连长辈都敢顶撞了。”
她沉默不语,静静地聆听着。四周原本围观看热闹的人们失去了兴趣,也都纷纷散去了。
"阿潭。" 当众人离开后,西厢房里只剩下她们母女俩时,哥舒氏那温柔的嗓音传入了她的耳朵,更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灵,"我教给你的东西,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她轻轻摇了摇头,脑海中回想起母亲曾经的教导: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身为女子,身份是否尊贵,都无需在意他人的眼光。只需抬起头,自信地面对一切即可。
然而,刚才她的行为却与母亲的教诲背道而驰,仿佛一个被捡回来的养女在与亲戚争吵不休。
"阿潭......母亲知道你并不喜欢待在府邸里......可是也千万不要去教坊啊......毕竟你尚未及笄。" 哥舒氏的声音愈发微弱,似乎带着一丝无奈和叹息。
她凑近母亲,才能勉强听清她说的话。
此时此刻,她意识到自己今年不过才十四岁而已,距离及笄还有十月余。
她常年流连教坊,在别处倒也罢了,丝毫不提什么礼教规矩,可在都城内,若让这种事传到皇帝耳中,后果定然不妙。
她不禁忆起,那个世界里的母亲……恐怕见她顶撞长辈,轻则私下怒斥几句,重则当着那些长辈的面扬起木棍狠狠抽打,绝不会有半句询问。而那些亲戚,也只是冷眼旁观,如看戏般作壁上观,偶有几人会劝母亲息怒,不过三两言后,便也加入这出闹剧之中。
“母亲……若是阿潭高嫁,那会怎样?”
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个世界的画面,宛如电影般在眼前放映。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因造福生母,而高嫁给了一位市里有官职的男人。
她出生于农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对那个身负官职的男人也不甚了解,只能偶尔上网看看消息,以此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然而,高嫁后的她生活并不幸福。尽管村里人因她而享了清福,但她自己却苦不堪言。
嫁给他之后,她不仅要做饭、洗衣服,就算生了孩子也要操持家务,这样的生活让她郁郁寡欢。偶尔遭受的殴打,更是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而上网倾诉,成为了她开启心灵之锁的唯一钥匙,那是她仅有的快乐源泉。
“阿潭喜欢那个人吗?抑或你爱他吗?”哥舒氏凝视着罗潭俞,其脸上毫无表情,遂轻声问道,“阿潭,你或可高攀权贵,或可下嫁寒门,亦可入赘罗家,阿娘也断不会嫌弃。”
她轻摇其头,说道:“假若那人我非但不爱,甚至不喜,仅仅是为了家庭幸福,阿娘作何感想?”
哥舒氏沉默数秒,而后言道:“那我定要手刃逼你之人。”接着又补充道,“阿潭喜欢谁,阿娘皆会支持,无论尘世间如何,你所爱之人,总归是有缘由的。”
“阿娘,倘若那人年长些许,却事业有成,我心悦之,您可会支持?”她沉思片刻,缓缓言道,“抑或他对我并无爱意,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您亦会赞同吗?”
哥舒氏低头凝视着十四岁的罗潭俞,只见她不施粉黛,髫发如云高耸,长眉弯弯细长,令人过目难忘。
“阿潭,无论你钟情何人,阿娘都不会嫌弃。然而,若是自己满心喜欢的人,对方却无意于你,总归是不妙的。阿娘实在不愿看到你受此苦楚。”
桑禾懒洋洋地说,依旧保持着轻松的姿态,嗑着瓜子,目光并未从舞女们的表演上移开。
众人看到红玉急匆匆的样子,纷纷猜测这位穿着男装的女子是哪家的丫鬟,直到她走到桑禾身边,众人才明白过来。
原来她是那位不受拘束的将军之女,自然无需拘泥于传统的礼节和形象。
红玉轻声提醒:“小姐,你又偷偷溜出来了?如果让将军知道,他肯定会生气的。”她低声抱怨道:“你已经来了十一年,还不够吗?”
桑禾在十六年前投胎成为了镇远将军的女儿,从小便有着顽皮好动的性格,身为武将之女,她自然是难以被束缚的。
尽管将军对她宠爱有加,不舍得责罚,但她经常出入教坊的行为还是难免会引起将军的不满。
“不够。”桑禾语气平淡,却让红玉脸色骤变,她赶紧解释道,“将军府的生活实在太乏味,偶尔出来找些乐子也是情理之中。”
红玉努力平复情绪,建议道:“小姐,我们可以尝试其他的娱乐方式,不必总是来教坊。”
桑禾故作惊讶地挑眉问道:“那青楼呢?如果被阿爹知道,他肯定会更严厉地惩罚我。”
“小姐!你正经一点。”
红玉是从小就在桑禾身旁,偶尔她会像男子一样挑逗她,平日她也当作小姐的玩笑,在外面一点也不好。
误以为她想攀枝,成为将军府的女郎。
见她娇羞的样子,桑禾心中暗乐。
书里,桑禾投胎之后,立马和长冥相会,以“棋子”为谋,说着暗号,两人暗中配合,他尽量在最快时间内寻到元神。
而丫鬟红玉误以为自家小姐很喜欢这翩翩公子,情义无价,她便撮合,总以为他们能成,十四岁时,将军罗绪廿与书香门第的高谌角为她们写下一份婚书。
待她及笄,待他弱冠,便下婚书,论迎娶之事。
“好了,好了。”桑禾不舍在逗她了,轻轻抚摸她的脑袋,她含笑说道,“再看会,就回去了。反正阿爹不是还没回来吗?”
她的父亲乃是朝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三年前奉皇命出征讨伐边境外虎视眈眈的匈奴。自那时起,她便与父亲相隔千里,只能通过书信往来以解相思之苦。
每一封来自边疆的信笺都被她视若珍宝,细细研读。从字里行间,她了解到这场战争的残酷与艰难,也明白了父亲为何迟迟未归。父亲告诉她,征讨匈奴并非易事,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恐怕要一年甚至五载才能归家团圆。
然而,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她对父亲的思念愈发浓烈。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总会默默地拿出那些已经泛黄的信件,一遍又一遍地翻阅,仿佛能从中感受到父亲的温暖与关怀。她常常在心中祈祷,希望父亲能够平安无恙,早日战胜匈奴,凯旋归来。
“的确如此……”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声了,到最后几近微不可闻,好似有什么难以启齿之事令其不敢轻易言说出口一般。
“怎么了?”见此情形,她不禁心生疑惑,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一双美眸轻轻挑起,流露出一种询问之意,仿佛在问对方究竟发生了何事。
红玉那双原本就略显苍白的手此刻更是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她紧紧抓住桑禾的双手,似乎想要从对方身上汲取一些力量来支撑自己。过了好一会儿,她终于鼓足勇气,将实情缓缓道来。
原来竟是那位风度翩翩、风流倜傥的公子——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高鹿空前来告状,气得母亲当场吐血不止。也正因如此,红玉才会被派遣前来寻找她。
她并未动怒,因为原书中详细描述了罗潭俞与高鹿空的生活点滴:
自从投胎转世后,桑禾喝下了孟婆汤,忘却了在仙界时的一切,但唯独对那个神秘的暗号记忆犹新。她生性喜爱玩耍娱乐,常常调皮捣蛋惹得高鹿空怒火中烧。然而时间一久,高鹿空也开始展开“反击”。每当她受罚时,高鹿空总会设法放她出门尽情嬉戏游玩;可转过头来,他却又跑去罗家向长辈们告状。如此循环往复,日复一日,从未改变。
当时,桑禾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愤怒或不满情绪,而是迅速转身朝着家中飞奔而去,甚至连放在桌上的银钱都顾不得收拾便匆匆离去了。
毕竟,她自幼习武,身体素质远超常人,奔跑速度自然也是非常快的。相比之下,红玉就没有这样的本事了。
"阿娘--"当罗潭俞刚刚踏进盛府大门的时候,她满心忧虑地呼唤着自己的母亲,但话还没说完,目光却突然被眼前的一群陌生面孔所吸引,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恐惧和紧张。
她静静地站在门槛上,凝视着这群人,一时间不知所措。这种场景对她来说实在太过罕见,也许只有在那些多年未曾走动的亲戚突然登门造访时才会出现吧。
"阿潭,你愣在门口干什么呢?快过来看看你的母亲呀!"这时,人群中传来一声苍老而和蔼的声音。说话之人正是那位年纪稍长的妇人,只见她满脸笑容地向盛桑禾伸出手来,并轻声呼唤道:"你难道不认得我了吗?我可是你的二叔母啊!想当年,你还小的时候最喜欢缠着我了,整日里跟个小尾巴似的黏着不放呢!"
听到这番话,桑禾努力克制住内心的不安,硬着头皮露出一丝牵强的笑容。她默默地注视着这位自称"二叔母"的女人,然后缓缓走进了西厢房。
她一进入房间,目光就被一个脸色苍白如纸的妇女吸引住了。那位妇女紧闭着双眼,仿佛沉睡一般,但从她那微微皱起的柳眉间,可以感受到一种与生俱来的"大气"。她身着一袭深红色的襦裙,显得庄重而典雅。双手整齐地放在衣襟前,仿佛在守护着什么重要的东西。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她嘴角溢出的一丝鲜血,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她快步走到床榻前,双膝跪地,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柔地抬起哥舒氏的一只手。她的脸庞慢慢凑近,眼中满含泪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错了,母亲……都是女儿的错……”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责和悔恨,泪水也像断了线的珠子般不断滚落。
随着距离的拉近,哥舒氏脸上的细节也越发清晰可见。她的皮肤白皙得近乎透明,细腻的纹理如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紧闭的双眼下,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似乎在诉说着未尽之言。那一抹血迹更是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让人心痛不已。
“阿潭啊,你母亲又不是真死了......”突然间,那阵令人厌恶的“癞蛤蟆”声再次传入她的耳畔,让她感到无比烦闷。
她猛地转头,目光落在那个刚才站在门口发愣,并劝说自己赶紧进屋的妇人身上。
“二叔母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只是稍微哭了一会儿,怎么能说我是因为母亲去世正在守灵哭泣呢?”盛桑禾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与质问。
“难道您希望我的母亲离世吗?”她紧盯着二叔母,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
在小说情节中,尽管罗潭俞贵为罗绪廿的心头肉,但罗绪廿的弟弟罗淮却迎娶了一个对哥舒氏及其女儿心怀芥蒂的女子。自从初次见到凌家公子后,这位妇人便一心盘算着将其许配给自己的女儿。然而,当得知罗潭俞与高鹿空已有婚约时,她的如意算盘落空,于是开始不断诋罗潭俞,试图挑拨高鹿空与罗潭俞之间的关系。
“二叔母,您的心肠可真是狠毒啊!”桑禾愤愤不平地说道。
原本在原著中,善良宽厚的罗潭俞并不愿与她过多计较。
退让多了,便会让一些人觉得好欺负,从而得寸进尺,但她绝对不会这样任人揉捏。
她的眼神充满了对二叔母的愤怒和不满,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使得周围的人们都不禁为之侧目,心中暗自揣测难道这位二叔母真有如此恶毒心肠,竟然想要取人性命不成?
“阿潭,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你二叔母也是担心你因为太过伤心而想不开,去寻短见啊!”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试图平息这场争执。
二叔母此刻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句话也不敢说出口。她生怕自己再一多嘴,就会引来更多的风言风语,最终还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这时,一名男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听他说话的语气,应该就是那位二叔——罗淮无疑了。
罗淮走到二叔母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然后转过身来,用一种颇为温和的口吻对桑禾说道:“你二叔母她心直口快,有时候说话可能不太注意分寸,但并没有恶意,请你不要往心里去。”
“没有恶意?”桑禾冷笑一声,“她刚才那番话分明就是在诅咒我母亲去死!二叔您这样偏袒二叔母,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她其实并没有想要故意刁难二叔母的意思,只是觉得不能老是让对方占便宜罢了。
在那本书中,她和长冥仙君最终会分开,这其中竟然也少不了二叔母的推波助澜,所以自己绝对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死掉。
“阿潭……”正处于愤怒之中的桑禾,突然感觉到有一只温暖尚存的手紧紧握住了自己的手腕。她转过头去,只见母亲正艰难地睁开双眼。
“莫与二叔母计较了……”母亲每说一个字都显得异常吃力,仿佛需要用尽全身力气一般,中间还伴随着阵阵咳嗽,“她也是担心你。”稍微缓过气来之后,母亲继续安慰着桑禾,但言辞之间还是带着一丝责备之意:“你呀,都是被你阿爹给宠坏了,现在居然连长辈都敢顶撞了。”
她沉默不语,静静地聆听着。四周原本围观看热闹的人们失去了兴趣,也都纷纷散去了。
"阿潭。" 当众人离开后,西厢房里只剩下她们母女俩时,哥舒氏那温柔的嗓音传入了她的耳朵,更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灵,"我教给你的东西,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她轻轻摇了摇头,脑海中回想起母亲曾经的教导: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身为女子,身份是否尊贵,都无需在意他人的眼光。只需抬起头,自信地面对一切即可。
然而,刚才她的行为却与母亲的教诲背道而驰,仿佛一个被捡回来的养女在与亲戚争吵不休。
"阿潭......母亲知道你并不喜欢待在府邸里......可是也千万不要去教坊啊......毕竟你尚未及笄。" 哥舒氏的声音愈发微弱,似乎带着一丝无奈和叹息。
她凑近母亲,才能勉强听清她说的话。
此时此刻,她意识到自己今年不过才十四岁而已,距离及笄还有十月余。
她常年流连教坊,在别处倒也罢了,丝毫不提什么礼教规矩,可在都城内,若让这种事传到皇帝耳中,后果定然不妙。
她不禁忆起,那个世界里的母亲……恐怕见她顶撞长辈,轻则私下怒斥几句,重则当着那些长辈的面扬起木棍狠狠抽打,绝不会有半句询问。而那些亲戚,也只是冷眼旁观,如看戏般作壁上观,偶有几人会劝母亲息怒,不过三两言后,便也加入这出闹剧之中。
“母亲……若是阿潭高嫁,那会怎样?”
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个世界的画面,宛如电影般在眼前放映。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因造福生母,而高嫁给了一位市里有官职的男人。
她出生于农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对那个身负官职的男人也不甚了解,只能偶尔上网看看消息,以此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然而,高嫁后的她生活并不幸福。尽管村里人因她而享了清福,但她自己却苦不堪言。
嫁给他之后,她不仅要做饭、洗衣服,就算生了孩子也要操持家务,这样的生活让她郁郁寡欢。偶尔遭受的殴打,更是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而上网倾诉,成为了她开启心灵之锁的唯一钥匙,那是她仅有的快乐源泉。
“阿潭喜欢那个人吗?抑或你爱他吗?”哥舒氏凝视着罗潭俞,其脸上毫无表情,遂轻声问道,“阿潭,你或可高攀权贵,或可下嫁寒门,亦可入赘罗家,阿娘也断不会嫌弃。”
她轻摇其头,说道:“假若那人我非但不爱,甚至不喜,仅仅是为了家庭幸福,阿娘作何感想?”
哥舒氏沉默数秒,而后言道:“那我定要手刃逼你之人。”接着又补充道,“阿潭喜欢谁,阿娘皆会支持,无论尘世间如何,你所爱之人,总归是有缘由的。”
“阿娘,倘若那人年长些许,却事业有成,我心悦之,您可会支持?”她沉思片刻,缓缓言道,“抑或他对我并无爱意,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您亦会赞同吗?”
哥舒氏低头凝视着十四岁的罗潭俞,只见她不施粉黛,髫发如云高耸,长眉弯弯细长,令人过目难忘。
“阿潭,无论你钟情何人,阿娘都不会嫌弃。然而,若是自己满心喜欢的人,对方却无意于你,总归是不妙的。阿娘实在不愿看到你受此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