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以前二人根本没有能够同一水平在一起聊天的情况,现在二人和离了,反倒是可以心平气和的聊天了。
感情能够被放在同一水平上,才算触及灵魂,才算真正的接受。
郭二福很任劳任怨,本身自己也很有能力。
不然不会在整个村子里面成为唯一一个被送出来念书的人。
所以他铁了心的想要讨好谁,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只是自小便被送去念书的他,刚开始干活时的确非常不适应。
文翠花找了一块大石头坐好,拿着不知道从哪里扯过来的大叶子挡着自己的头顶,幸灾乐祸的看着他挥动着锄头,除草。
时不时还能发出一声嘲笑,“咋,你不会草和苗都分不清吧!要按照你这样锄草,等到秋收的时候,过来收草籽吧!”
太阳正午高,就这样晒着人还的确不太舒服。
郭二福擦擦汗,走过来,把文翠花的叶子抢过来,自己拿着挡在脑袋上纳凉,被挤下石头的文翠花不客气的锤在他的后背,只是刚才被太阳晒得太过于,后背全是汗,文翠花捶了一手的汗,有些嫌弃的有擦在了他爹在肩膀处。
二人结婚,和离一次,反倒是熟悉起来了,没有那种转换身份的生疏感。
文翠花看着自己扛来的水,被他两口三口就要喝光,实在还是没有忍住,直接又翻了一个大白眼,“我看你到底要种到什么时候,这块地都要被你翻出伤了。”
郭二福喝了水,纳凉,身体那股燥热的暑气消散出去,心情也不错,“我倒是觉得这样挺不错的,看看山水,种种地。”
文翠花一想到这几日周围到了风言风语,心中不爽,一脚提过去,“你快回去好好念书吧!给你们族长考个功名出来,不然哪,我这安生日子过不了喽。”
“我看你倒是没有多在意呀!”
“我怎么会不在意,在说了,你日日过来,我这还要招婿呢?你在这,人家都不敢上门了。”
郭二福躺在草地上,用树叶子挡着自己的脸,迷迷糊糊的休息着,“我这不是愿意过来上门嘛!你又不同意。”
文翠花捏紧了拳头,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他话那么多,她说一句,他要说三句,还一点都不客气。
只是他慢慢打起了微弱的鼾声,文翠花便也不想多说什么。
因为接连着下了快一个月的地,那个常年因为念书而不怎么见到阳光的小白脸,倒是健壮了不少,加上本身五官也不错。
又有书卷气,郭二福整个人还是不错的。
至少外形上是文翠花见过的人中间数一数二的。
大家就安静下来,地里一下只有唰唰的割麦子的声音,但不一会儿,他们就听到远处不知何方传来的叫骂声,“吃吃吃,就大吉挖着挖着,忍不住忧伤的叹了一口气,觉得这活儿比打架还麻烦。周大郎等人继续下地割麦子,何氏和方氏则留在家里用枷子打麦子,棍子一甩,枷子在半空中转了半圈便啪啪的落在麦穗上,就有麦粒落在了地上。钱氏则带着剩下的孩子拿着不粗不细的木棍坐在矮凳上再一点一点的又拍过一遍。好像我们那儿一直都是碾麦子来着,因为我家之前有个石磙,据说已经用了一两百年了,从大大的得两头牛才能拉得动去碾麦场,到后来等我们这代见到的时候,磨损得套上架子一个健康有力的男人就能拉得动了。
当场就懵了。
郭二福知道了,然后过来找她,二人坐在山腰上,吹着冷风,“我知道是他娘的主意,前面忽然来那么多的人,我早发现了,只吓吓他,算不错的了。”
这不是段子,这是真实的。我以前经常办案子,尤其离婚案子。当事人会说,他干的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我都懒得说,他自己清楚
法庭上,原告叽里呱啦说一大堆,被告反驳他,法官问你有什么证据,被告说我敢对天发誓。
有一次开庭时,外面下雨准备关窗户,才关到一半,原告方说,不要关窗户,一会儿我准备对天发誓。
县令等他们哭喊过了,这才往下压了压手,待他们安静下来才道:“稼桑乃民之根本,若是没什么事,就快点回去种田养桑。”
这些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平日这样的事情不过是闹到村长那里,村长便能解决,再不济,里长便也有着绝对的处理权。
只是前些日子,为了平抑粮价,他和那些里长闹了点龌龊,现在里长想要撒气,所以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都被轮上来了。
看着下面还瑟瑟发抖的村民,有时人很无知,又很无畏。
里长也是,下面得的村民也是,同样一直追求郭二福的方怡君也是。
这日,她又穿着学子服偷遛进了县学。
正在洗衣服的郭二福抬头看向她,毫无波澜,甚至可以平静的转过头,连续吃瘪的她明显不舒服,掐着腰走到他面前,“欸,你到底怎么想的,入赘给我家有什么不好,省的连洗衣服都要自己动手。”嫌弃的表情和语气,犹如实质。
“方怡君,你也别太过分了,人家可是要考功名的,你这样贴着老脸过来,真好意思呀?”根本没有发现下面蹲着的杨书明忽然说话,吓了她一跳。
看着蹲在一旁,嘴上还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叼着一根草,方怡君翻了一个白眼,“你在这里干什么?”
“怎么,这块地是你家的呀!我不能来。”
方怡君咬了一下后槽牙,简直就要疯了,“你嘴吃屎了,那么臭!”
二人还在吵架,郭二福洗好衣服便淡定的离开了。
“再说,人家马上就要成亲了,我看你的算盘马上就要落空了!”
方怡君一愣,眼神倏忽转向马上就要离开的郭二福,阴冷的像毒蛇一样。
杨大看着她这个样子,也有些打怵,“你这是…”
感情能够被放在同一水平上,才算触及灵魂,才算真正的接受。
郭二福很任劳任怨,本身自己也很有能力。
不然不会在整个村子里面成为唯一一个被送出来念书的人。
所以他铁了心的想要讨好谁,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只是自小便被送去念书的他,刚开始干活时的确非常不适应。
文翠花找了一块大石头坐好,拿着不知道从哪里扯过来的大叶子挡着自己的头顶,幸灾乐祸的看着他挥动着锄头,除草。
时不时还能发出一声嘲笑,“咋,你不会草和苗都分不清吧!要按照你这样锄草,等到秋收的时候,过来收草籽吧!”
太阳正午高,就这样晒着人还的确不太舒服。
郭二福擦擦汗,走过来,把文翠花的叶子抢过来,自己拿着挡在脑袋上纳凉,被挤下石头的文翠花不客气的锤在他的后背,只是刚才被太阳晒得太过于,后背全是汗,文翠花捶了一手的汗,有些嫌弃的有擦在了他爹在肩膀处。
二人结婚,和离一次,反倒是熟悉起来了,没有那种转换身份的生疏感。
文翠花看着自己扛来的水,被他两口三口就要喝光,实在还是没有忍住,直接又翻了一个大白眼,“我看你到底要种到什么时候,这块地都要被你翻出伤了。”
郭二福喝了水,纳凉,身体那股燥热的暑气消散出去,心情也不错,“我倒是觉得这样挺不错的,看看山水,种种地。”
文翠花一想到这几日周围到了风言风语,心中不爽,一脚提过去,“你快回去好好念书吧!给你们族长考个功名出来,不然哪,我这安生日子过不了喽。”
“我看你倒是没有多在意呀!”
“我怎么会不在意,在说了,你日日过来,我这还要招婿呢?你在这,人家都不敢上门了。”
郭二福躺在草地上,用树叶子挡着自己的脸,迷迷糊糊的休息着,“我这不是愿意过来上门嘛!你又不同意。”
文翠花捏紧了拳头,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他话那么多,她说一句,他要说三句,还一点都不客气。
只是他慢慢打起了微弱的鼾声,文翠花便也不想多说什么。
因为接连着下了快一个月的地,那个常年因为念书而不怎么见到阳光的小白脸,倒是健壮了不少,加上本身五官也不错。
又有书卷气,郭二福整个人还是不错的。
至少外形上是文翠花见过的人中间数一数二的。
大家就安静下来,地里一下只有唰唰的割麦子的声音,但不一会儿,他们就听到远处不知何方传来的叫骂声,“吃吃吃,就大吉挖着挖着,忍不住忧伤的叹了一口气,觉得这活儿比打架还麻烦。周大郎等人继续下地割麦子,何氏和方氏则留在家里用枷子打麦子,棍子一甩,枷子在半空中转了半圈便啪啪的落在麦穗上,就有麦粒落在了地上。钱氏则带着剩下的孩子拿着不粗不细的木棍坐在矮凳上再一点一点的又拍过一遍。好像我们那儿一直都是碾麦子来着,因为我家之前有个石磙,据说已经用了一两百年了,从大大的得两头牛才能拉得动去碾麦场,到后来等我们这代见到的时候,磨损得套上架子一个健康有力的男人就能拉得动了。
当场就懵了。
郭二福知道了,然后过来找她,二人坐在山腰上,吹着冷风,“我知道是他娘的主意,前面忽然来那么多的人,我早发现了,只吓吓他,算不错的了。”
这不是段子,这是真实的。我以前经常办案子,尤其离婚案子。当事人会说,他干的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我都懒得说,他自己清楚
法庭上,原告叽里呱啦说一大堆,被告反驳他,法官问你有什么证据,被告说我敢对天发誓。
有一次开庭时,外面下雨准备关窗户,才关到一半,原告方说,不要关窗户,一会儿我准备对天发誓。
县令等他们哭喊过了,这才往下压了压手,待他们安静下来才道:“稼桑乃民之根本,若是没什么事,就快点回去种田养桑。”
这些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平日这样的事情不过是闹到村长那里,村长便能解决,再不济,里长便也有着绝对的处理权。
只是前些日子,为了平抑粮价,他和那些里长闹了点龌龊,现在里长想要撒气,所以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都被轮上来了。
看着下面还瑟瑟发抖的村民,有时人很无知,又很无畏。
里长也是,下面得的村民也是,同样一直追求郭二福的方怡君也是。
这日,她又穿着学子服偷遛进了县学。
正在洗衣服的郭二福抬头看向她,毫无波澜,甚至可以平静的转过头,连续吃瘪的她明显不舒服,掐着腰走到他面前,“欸,你到底怎么想的,入赘给我家有什么不好,省的连洗衣服都要自己动手。”嫌弃的表情和语气,犹如实质。
“方怡君,你也别太过分了,人家可是要考功名的,你这样贴着老脸过来,真好意思呀?”根本没有发现下面蹲着的杨书明忽然说话,吓了她一跳。
看着蹲在一旁,嘴上还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叼着一根草,方怡君翻了一个白眼,“你在这里干什么?”
“怎么,这块地是你家的呀!我不能来。”
方怡君咬了一下后槽牙,简直就要疯了,“你嘴吃屎了,那么臭!”
二人还在吵架,郭二福洗好衣服便淡定的离开了。
“再说,人家马上就要成亲了,我看你的算盘马上就要落空了!”
方怡君一愣,眼神倏忽转向马上就要离开的郭二福,阴冷的像毒蛇一样。
杨大看着她这个样子,也有些打怵,“你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