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富裕仗
蒂雅和奥维尔都对科学家托勒密的到来非常欢迎,尽管他对地理天文知识的了解主要都在埃及附近地区,对罗马人现在关注的高卢了解不是很多,但毕竟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和专业人士,奥维尔给了他大概两周的时间去恶补相关知识,学成归来之后他就已经能侃侃而谈了。
这时候的托勒密还没有完成他的主要著作,不过不妨碍他是一位优秀的天文学者和制图者,而且脑子中已经有今后理论的大概雏形了,奥维尔认为自己以后需要这么一位专家,所以想把他拉过来。
有点难度,但走一步算一步,努努力挖挖墙脚,万一呢。
-------------------------------------
两位弗拉维皇室家族成员攻读理论备战的时候,元老院那边实在是迫不及待了。
高卢那边起义的情况比预想中还要不乐观,现在已经快要缩到纳尔旁高卢行省内了,而且连战连胜信心大增的高卢人甚至开始对日耳曼军团的驻扎地进行试探性进攻。
这种狂妄的行为是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无论如何都看不惯的,他们决定提前出兵。
现在不过是二月份,从各个行省募集的军队要么在路上,要么还在进行训练,罗马城这边能直接调用的部队除了一万禁卫军之外,就只有两个军团一万人。
情况虽然危急但还没到生死存亡的程度,元老院还不至于全民动员,这些士兵是招募回来的老兵和临近行省快速调动过来的职业士兵,训练有素战斗力有一定保证。
元老院决定把这些人先调到纳尔旁高卢行省去挡住高卢人的进攻锋芒,有机会的话再挫挫锐气,让他们知道罗马军队的正常战斗力。
挂帅者是维斯帕之前提过的禁卫军骑兵指挥官鲁奇乌斯·多米提乌斯·奥勒良努斯,也就是后世知名的世界光复者奥勒良,听这外号也知道不简单,考虑到对方的战斗力,奥维尔能确定起码不会再溃败了。
目前元老院和皇帝确定的作战计划大概是这样:
奥勒良担任高卢平叛军团的总指挥官,麾下五个军团的各个军团长基本上是元老院这一方的人,他们从纳尔旁高卢向北推进。
而日耳曼军团理应有六万人在役,现在那边满打满算就两万人守卫着国境线,维斯帕这边会带着八个军团约四万人的军团兵过去,临时补充日耳曼军团的防线,计划中没有细说辅助军的事情,不过现在辅助步兵和军团步兵的比例基本上是一比一。
一方面他们要负责戒备法兰克人的进攻,另一方面他们也要从莱茵河开始向西进攻高卢人。
算上这些辅助军,奥勒良领至少五万人从南部向北推进,维斯帕这边从莱茵河防线领十万人向西推进,同时戒备法兰克人,计划大概这样,对付高卢理应是绰绰有余的,奥维尔觉得有奥勒良那五万人都差不太多。
对于指挥官的人选维斯帕还没有公布,不过他心里肯定有底了。奥维尔肯定混不上总指挥官,他估计自己能混到個军团指挥官或者差不太多的官职。
把事情理顺之后,奥维尔参与了对奥勒良的送别仪式。
…………
看着一身戎装意气风发的奥勒良,奥维尔心里略有些感慨。() ()
对奥勒良其人,他在中外的历史爱好者心中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在任期间击退了威胁罗马的蛮族、击败了东方行省的割据势力帕尔米拉女王芝诺比娅、高卢割据势力高卢帝国的皇帝也是罗马人,心中仍旧向往统一,直接选择了并入罗马帝国版图,奥勒良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高卢之地。
在任五年击败了三个强敌,而就在他准备远征波斯的时候却被手下暗杀。也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例子。
他在这个世界的属性也对得起历史上那些功业,非常的不错。
【鲁奇乌斯·多米提乌斯·奥勒良努斯──惊才绝艳的将军】
外交:
军事:
管理:
谋略:
知识:
总值和蒂雅、维斯帕差不多,明显的偏科人才,但剩下的四维也不算特别一言难尽。
奥维尔和奥勒良的接触不多,他只跟禁卫军的贝利萨留来往频繁,剩下禁卫军的人他全都不熟。不过这个世界的奥勒良和另一个世界差不多,治军严格,克制严肃,作为一个将军来说非常完美。
虽说他的思路明显擅长速攻,但让他守卫一地应该也不会是什么难事,基础素质摆在那里,现在奥勒良打的都是八辈子没打过的富裕仗。
他领兵打仗的时候罗马军队作战素质下滑严重,整个帝国也是萎靡不振的状态。
举几个例子应该就清楚了,之前几百年罗马人打仗都是完全不需要打开意大利地图的,奥勒良那时候他们得打首都保卫战,研究意大利地形和道路,打完之后首都还要修上城墙来确保万无一失。
印象里古代军队作战要有喊杀声确保士气,但罗马军队在巅峰时期是不需要喊杀声助长士气的,他们反而觉得在打仗时候乱喊容易听不清楚指挥官的军令,从而禁止士兵们乱喊。他们也不需要用紧密的阵型来维持士兵的勇气,可以支持百人小队为单位的灵活机动作战模式。
奥勒良之后百十年,罗马士兵也需要用喊杀声和过度密集的阵型来维持士气,原本良好的训练组织几乎崩坏,军队里面蛮族士兵的占比也不断攀升,帝国巅峰时期的将军们看到这些人得被气死过去。
现在奥勒良带着的都是正儿八经的罗马军团兵,受过三年起步的严格训练,从小修习剑术、标枪等等必要的作战技巧,他们的军事素养毋庸置疑,奥维尔觉得甚至可以指望奥勒良用这一万人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简短的送别仪式之后,高大健壮,面容坚毅的奥勒良带着两个军团赶往纳尔旁高卢行省,接收那里的剩余士兵。
林林总总的溃兵加上辅助兵,纳尔旁高卢有兵力两万左右,两方合流军力三万,不多不少勉强够用。
而高卢人那边声势就大很多了,号称人数和高卢民族英雄维钦托利起义时候差不多,有二十万之众,实际或多或少有水分。不过不管怎么注水,奥勒良要直接面对的敌军数量也在十万以上,还不算日耳曼军团那边面对的高卢军队。
接下来的战争会是硬仗,所以奥维尔才这么豁出去的贷款征募士兵,多一个人就多一分战斗力,多一分战斗力就多一分存活几率和战功。
这时候的托勒密还没有完成他的主要著作,不过不妨碍他是一位优秀的天文学者和制图者,而且脑子中已经有今后理论的大概雏形了,奥维尔认为自己以后需要这么一位专家,所以想把他拉过来。
有点难度,但走一步算一步,努努力挖挖墙脚,万一呢。
-------------------------------------
两位弗拉维皇室家族成员攻读理论备战的时候,元老院那边实在是迫不及待了。
高卢那边起义的情况比预想中还要不乐观,现在已经快要缩到纳尔旁高卢行省内了,而且连战连胜信心大增的高卢人甚至开始对日耳曼军团的驻扎地进行试探性进攻。
这种狂妄的行为是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无论如何都看不惯的,他们决定提前出兵。
现在不过是二月份,从各个行省募集的军队要么在路上,要么还在进行训练,罗马城这边能直接调用的部队除了一万禁卫军之外,就只有两个军团一万人。
情况虽然危急但还没到生死存亡的程度,元老院还不至于全民动员,这些士兵是招募回来的老兵和临近行省快速调动过来的职业士兵,训练有素战斗力有一定保证。
元老院决定把这些人先调到纳尔旁高卢行省去挡住高卢人的进攻锋芒,有机会的话再挫挫锐气,让他们知道罗马军队的正常战斗力。
挂帅者是维斯帕之前提过的禁卫军骑兵指挥官鲁奇乌斯·多米提乌斯·奥勒良努斯,也就是后世知名的世界光复者奥勒良,听这外号也知道不简单,考虑到对方的战斗力,奥维尔能确定起码不会再溃败了。
目前元老院和皇帝确定的作战计划大概是这样:
奥勒良担任高卢平叛军团的总指挥官,麾下五个军团的各个军团长基本上是元老院这一方的人,他们从纳尔旁高卢向北推进。
而日耳曼军团理应有六万人在役,现在那边满打满算就两万人守卫着国境线,维斯帕这边会带着八个军团约四万人的军团兵过去,临时补充日耳曼军团的防线,计划中没有细说辅助军的事情,不过现在辅助步兵和军团步兵的比例基本上是一比一。
一方面他们要负责戒备法兰克人的进攻,另一方面他们也要从莱茵河开始向西进攻高卢人。
算上这些辅助军,奥勒良领至少五万人从南部向北推进,维斯帕这边从莱茵河防线领十万人向西推进,同时戒备法兰克人,计划大概这样,对付高卢理应是绰绰有余的,奥维尔觉得有奥勒良那五万人都差不太多。
对于指挥官的人选维斯帕还没有公布,不过他心里肯定有底了。奥维尔肯定混不上总指挥官,他估计自己能混到個军团指挥官或者差不太多的官职。
把事情理顺之后,奥维尔参与了对奥勒良的送别仪式。
…………
看着一身戎装意气风发的奥勒良,奥维尔心里略有些感慨。() ()
对奥勒良其人,他在中外的历史爱好者心中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在任期间击退了威胁罗马的蛮族、击败了东方行省的割据势力帕尔米拉女王芝诺比娅、高卢割据势力高卢帝国的皇帝也是罗马人,心中仍旧向往统一,直接选择了并入罗马帝国版图,奥勒良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高卢之地。
在任五年击败了三个强敌,而就在他准备远征波斯的时候却被手下暗杀。也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例子。
他在这个世界的属性也对得起历史上那些功业,非常的不错。
【鲁奇乌斯·多米提乌斯·奥勒良努斯──惊才绝艳的将军】
外交:
军事:
管理:
谋略:
知识:
总值和蒂雅、维斯帕差不多,明显的偏科人才,但剩下的四维也不算特别一言难尽。
奥维尔和奥勒良的接触不多,他只跟禁卫军的贝利萨留来往频繁,剩下禁卫军的人他全都不熟。不过这个世界的奥勒良和另一个世界差不多,治军严格,克制严肃,作为一个将军来说非常完美。
虽说他的思路明显擅长速攻,但让他守卫一地应该也不会是什么难事,基础素质摆在那里,现在奥勒良打的都是八辈子没打过的富裕仗。
他领兵打仗的时候罗马军队作战素质下滑严重,整个帝国也是萎靡不振的状态。
举几个例子应该就清楚了,之前几百年罗马人打仗都是完全不需要打开意大利地图的,奥勒良那时候他们得打首都保卫战,研究意大利地形和道路,打完之后首都还要修上城墙来确保万无一失。
印象里古代军队作战要有喊杀声确保士气,但罗马军队在巅峰时期是不需要喊杀声助长士气的,他们反而觉得在打仗时候乱喊容易听不清楚指挥官的军令,从而禁止士兵们乱喊。他们也不需要用紧密的阵型来维持士兵的勇气,可以支持百人小队为单位的灵活机动作战模式。
奥勒良之后百十年,罗马士兵也需要用喊杀声和过度密集的阵型来维持士气,原本良好的训练组织几乎崩坏,军队里面蛮族士兵的占比也不断攀升,帝国巅峰时期的将军们看到这些人得被气死过去。
现在奥勒良带着的都是正儿八经的罗马军团兵,受过三年起步的严格训练,从小修习剑术、标枪等等必要的作战技巧,他们的军事素养毋庸置疑,奥维尔觉得甚至可以指望奥勒良用这一万人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简短的送别仪式之后,高大健壮,面容坚毅的奥勒良带着两个军团赶往纳尔旁高卢行省,接收那里的剩余士兵。
林林总总的溃兵加上辅助兵,纳尔旁高卢有兵力两万左右,两方合流军力三万,不多不少勉强够用。
而高卢人那边声势就大很多了,号称人数和高卢民族英雄维钦托利起义时候差不多,有二十万之众,实际或多或少有水分。不过不管怎么注水,奥勒良要直接面对的敌军数量也在十万以上,还不算日耳曼军团那边面对的高卢军队。
接下来的战争会是硬仗,所以奥维尔才这么豁出去的贷款征募士兵,多一个人就多一分战斗力,多一分战斗力就多一分存活几率和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