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箴知道自己活不长了。
她坐在临窗的贵妃椅上。窗棂外天色晦暗,云幕低垂,西北风一阵比一阵紧,吹得宫阙角檐上的哨瓦呜呜咽咽作响。雪下了一整夜,琉璃瓦上积着厚厚一层,只有单檐歇山顶飞扬的兽角上,偶尔露出斑驳的明黄。
隆冬的阳光照进窗棂中,却毫无半点暖意,唯有雪地上湿冷的气息钻进屋里,格外冷清。
新近丧女,早无心思装扮,她身上穿着的衣服还是前些年皇帝刚登基时赐的,是一件玉白色素缎衫,领口却绣着只有皇后才能用的九鸾。乌发简单挽了个圆髻,鬓侧两朵素白的菊花。此外别无饰物。
令箴靠在身下柔软的秋香色撒花软被上,暖红的阳光洒在脸上,难得添了些光彩,面容却消瘦苍白,眼窝微微凹陷,明显是在重病之中。
当年冠绝京城的杨侍郎,如今遭逢变故,重病缠身,早已看不见从前的光彩了。
槅门吱呀一声,宫人轻手轻脚地走进屋中,为她披了件羽缎披风,小声道:“娘娘,皇上来了,正在外面等着……”
杨令箴疲惫地挣开眼睛,视线片刻才渐渐聚焦,微弱地颔首:“请他进来吧。”
宫人领命出了寝殿,很快,她的耳边响起熟悉的、沉稳的脚步声。
她抬头看去,只见来人身穿玄色绣九爪金龙常服,戴银丝八宝冠,身材高大颀长,昂美俊英,丰神异常,看着有种不容亲近的威仪。
这便是大周的皇帝。
膝上盖着的锦褥被拨开,杨令箴作势要起身,手背却覆上男人温暖干燥的手掌,力道很轻柔地阻止了她的动作。
皇帝语气晦涩:“你我之间,何时在意过这些虚礼?”
她微哂:“皇上不也如此么?”
天下之主,九五至尊,却为了一个女人,如此小心翼翼,站在宫门外等了通报才敢进。
“你还在病中,怎么这样坐在风口上?”皇帝扯了扯嘴角,很生硬地另起话题,“让人将窗户关了吧?”
“梅花开得挺好的,何必拒之窗外。”
他犹豫一瞬,挥手让要去关窗的宫人退下。
“今日似乎是太子出阁读书的日子。皇上不去观礼,怎么来我这儿?”令箴轻声问道。
皇帝语凝,半晌才道:“听宫人说,你从昨日起就不肯用药了?”
“……”她微微叹气,避重就轻道,“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已经好些了,不用担心。”
皇帝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倏地一把攥住她的手腕。
仿佛再也无法忍受一般,他沙哑着声音道:“你还在我跟前装……我若是连你这点心思都看不出来,也枉费夫妻这么多年……你早就不想活了,是不是?”
令箴沉默着,一动不动地注视着窗外枝桠恣意的梅树。
“……嘉善夭折了,我是她的父亲,我同样心痛,”他的声音带着深切的悲哀,“是嘉善福薄,她小小年纪,这么狠心撇下父母,是她不孝……箴儿,你要为了个不孝的孩子,如此哀毁过甚吗?”
她听着却微笑起来:“原来皇上就是这样安慰自己的吗。所以嘉善没了,你也不过三五日心情不好,仅此而已。”
“是啊!”令箴喟叹一声,“皇上三宫六嫔,子嗣众多,哪里需要为一个不孝的孩子伤心呢?”
“可我,却只有一个嘉善。”
皇帝颓然地松手:“到底要我怎么做,你才肯放过自己?”
“那皇上什么时候放过我呢?”她轻声反问。
他脸色微变:“你想都别想!”
令箴凝视着他,心中在沉思,语气忽而放软,哀哀乞求道:“皇上,你送我回苏州吧!我时日无多了。”
“从幼时进京,入东宫当了你的伴读,中了进士,又做你的侍读,嘉善落水不醒,我入宫照顾她……二十多年了,我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回过苏州。人死也是落叶归根,皇上,你就让我回苏州故里去吧!”
皇帝神色晦暗,沉默良久,语气却不容置喙:“你是我的妻子,太医院这么多人服侍你,你还要陪着我长命百岁。不要胡思乱想。”
连这点微末的要求也不愿满足她……
她眼中闪过一丝恨意,放弃了哀求,语气复又冷清:“皇上此言差矣。你的妻子是坤宁宫的皇后,我一介妃妾,算得什么。”
“是你固辞后位,不肯受封……”
她喉中溢出两声抑制不住的咳嗽。
皇帝如临大敌,立刻吩咐让人多添几只火盆,又亲自去关槅窗。
看着他高大的身影,杨令箴若有所思,等皇帝转身,她便笑道:“皇上方才劝我,我也有几句话想劝皇上。”
皇帝不知何意,只以为她是关心自己,有些受宠若惊,连连点头:“你说。”
“我命不久矣,待我去后,皇上便不要再踏足承乾宫了,免得物是人非,徒增不快。我的那些笔墨纸砚,还有藏书,都烧给我去地下用吧。皇上多去新人那里,不要总是想我。寒天不要像今日这样,仗着身体底子好,只穿着单衣。政务繁忙,也要按时进膳……”
絮絮叨叨,竟然说了很多。
她进宫之后,鲜少对他有关怀之心。皇帝却不以这番话为喜,面上罕见地露出软弱之色,将她紧紧抱在怀里。
令箴感觉到脖颈渐湿濡。
他的声音艰涩无比:“我真后悔……”
她惘然,心中默默道:“我也后悔……”
后悔什么呢?
最后悔的,莫过于行事不谨,让他发现了女子身份。
做男子时,她多意气风发啊!
七岁便被点为当时还是储君的皇帝的伴读,东宫一待便是十余年。
五十少进士,可她十来岁便高中两榜,年纪轻轻,已经是整个大周朝都赫赫有名的计才,户部和工部争抢着要她。
争权斗势,宦海沉浮,主政一方,为民解难。只要不暴露身份,位极人臣,指日可待。
但是皇帝就是发现了。
她还没暴露时,他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只是迫于她的身份,不可肆意妄为。如今知道了她是女子,拿到欺君的把柄,简直是欣喜若狂。
她毫无半点抵抗之力,唯有服从,很快便生了嘉善——那时她还不知道是嘉善。等知晓真相,嘉善已经快死了。
她愧疚自己没有尽责,又被皇帝威逼利诱,入宫亲自照顾,熬干了心血,嘉善还是没有留住。
困守深宫,年轻丧女,将她打击得毫无生念。
她本该是自由自在的海东青,朝堂上锋芒毕露的杨四爷,为什么被折断翅膀关在抬头只见四方天的紫禁城?
皇帝急切道:“箴儿,我让你重新出去做官好不好?你不是最喜欢做官吗?只要你能好起来,我什么都答应你,我再也不逼你了……我们都年轻,一定还会有孩子的!……”
令箴悲哀地看着他,摇了摇头:“已经晚了。”
他眼中大恸。
正在此时,门外响起焦急的禀报。
“奴才冒死回禀皇上!西北八百里加急发来密报,内阁催请皇上议事!”
杨令箴看出他不虞,柔声道:“军务要紧,不可耽误国家大事。皇上快去吧!”
皇帝唯有起身,在她颊上亲了亲:“我晚上来陪你。”
令箴颔首,看着他大步出了寝殿,寝屋里仿佛瞬间冷了下来,如同冰窖,让她从骨头里一点点地泛出寒意。
槅扇照进来团团金光,越来越浓,是残阳如血的颜色。已是日暮黄昏。
她握着手里的念珠慢慢闭上眼睛。
再悔恨也无济于事,她很快就要死了,人死万事成空,再也不必为世间事烦心。
早夭的孩子、无法实现的抱负,还有那些恩怨情仇,终于松开了年深日久的桎梏。她慢慢睡去,就此了却憾生。
神魂渐散,令箴仿佛越出了紫禁城,回了千里之外的江南故里,早逝的生母正站在家门小巷外含笑望着她,耳边响起自己年幼时的稚嫩读书声。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欲寻陈迹都迷……
**
十二月,皇贵妃杨氏思女成疾,久病不治,薨于承乾宫,年二十五。帝大恸,追册为皇后,谥曰明德,与帝长女嘉善公主同葬定陵。
明德皇后既逝,帝一病不起。正月,山陵崩,谥曰神文圣武明孝昭皇帝,庙号文宗。
她坐在临窗的贵妃椅上。窗棂外天色晦暗,云幕低垂,西北风一阵比一阵紧,吹得宫阙角檐上的哨瓦呜呜咽咽作响。雪下了一整夜,琉璃瓦上积着厚厚一层,只有单檐歇山顶飞扬的兽角上,偶尔露出斑驳的明黄。
隆冬的阳光照进窗棂中,却毫无半点暖意,唯有雪地上湿冷的气息钻进屋里,格外冷清。
新近丧女,早无心思装扮,她身上穿着的衣服还是前些年皇帝刚登基时赐的,是一件玉白色素缎衫,领口却绣着只有皇后才能用的九鸾。乌发简单挽了个圆髻,鬓侧两朵素白的菊花。此外别无饰物。
令箴靠在身下柔软的秋香色撒花软被上,暖红的阳光洒在脸上,难得添了些光彩,面容却消瘦苍白,眼窝微微凹陷,明显是在重病之中。
当年冠绝京城的杨侍郎,如今遭逢变故,重病缠身,早已看不见从前的光彩了。
槅门吱呀一声,宫人轻手轻脚地走进屋中,为她披了件羽缎披风,小声道:“娘娘,皇上来了,正在外面等着……”
杨令箴疲惫地挣开眼睛,视线片刻才渐渐聚焦,微弱地颔首:“请他进来吧。”
宫人领命出了寝殿,很快,她的耳边响起熟悉的、沉稳的脚步声。
她抬头看去,只见来人身穿玄色绣九爪金龙常服,戴银丝八宝冠,身材高大颀长,昂美俊英,丰神异常,看着有种不容亲近的威仪。
这便是大周的皇帝。
膝上盖着的锦褥被拨开,杨令箴作势要起身,手背却覆上男人温暖干燥的手掌,力道很轻柔地阻止了她的动作。
皇帝语气晦涩:“你我之间,何时在意过这些虚礼?”
她微哂:“皇上不也如此么?”
天下之主,九五至尊,却为了一个女人,如此小心翼翼,站在宫门外等了通报才敢进。
“你还在病中,怎么这样坐在风口上?”皇帝扯了扯嘴角,很生硬地另起话题,“让人将窗户关了吧?”
“梅花开得挺好的,何必拒之窗外。”
他犹豫一瞬,挥手让要去关窗的宫人退下。
“今日似乎是太子出阁读书的日子。皇上不去观礼,怎么来我这儿?”令箴轻声问道。
皇帝语凝,半晌才道:“听宫人说,你从昨日起就不肯用药了?”
“……”她微微叹气,避重就轻道,“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已经好些了,不用担心。”
皇帝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倏地一把攥住她的手腕。
仿佛再也无法忍受一般,他沙哑着声音道:“你还在我跟前装……我若是连你这点心思都看不出来,也枉费夫妻这么多年……你早就不想活了,是不是?”
令箴沉默着,一动不动地注视着窗外枝桠恣意的梅树。
“……嘉善夭折了,我是她的父亲,我同样心痛,”他的声音带着深切的悲哀,“是嘉善福薄,她小小年纪,这么狠心撇下父母,是她不孝……箴儿,你要为了个不孝的孩子,如此哀毁过甚吗?”
她听着却微笑起来:“原来皇上就是这样安慰自己的吗。所以嘉善没了,你也不过三五日心情不好,仅此而已。”
“是啊!”令箴喟叹一声,“皇上三宫六嫔,子嗣众多,哪里需要为一个不孝的孩子伤心呢?”
“可我,却只有一个嘉善。”
皇帝颓然地松手:“到底要我怎么做,你才肯放过自己?”
“那皇上什么时候放过我呢?”她轻声反问。
他脸色微变:“你想都别想!”
令箴凝视着他,心中在沉思,语气忽而放软,哀哀乞求道:“皇上,你送我回苏州吧!我时日无多了。”
“从幼时进京,入东宫当了你的伴读,中了进士,又做你的侍读,嘉善落水不醒,我入宫照顾她……二十多年了,我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回过苏州。人死也是落叶归根,皇上,你就让我回苏州故里去吧!”
皇帝神色晦暗,沉默良久,语气却不容置喙:“你是我的妻子,太医院这么多人服侍你,你还要陪着我长命百岁。不要胡思乱想。”
连这点微末的要求也不愿满足她……
她眼中闪过一丝恨意,放弃了哀求,语气复又冷清:“皇上此言差矣。你的妻子是坤宁宫的皇后,我一介妃妾,算得什么。”
“是你固辞后位,不肯受封……”
她喉中溢出两声抑制不住的咳嗽。
皇帝如临大敌,立刻吩咐让人多添几只火盆,又亲自去关槅窗。
看着他高大的身影,杨令箴若有所思,等皇帝转身,她便笑道:“皇上方才劝我,我也有几句话想劝皇上。”
皇帝不知何意,只以为她是关心自己,有些受宠若惊,连连点头:“你说。”
“我命不久矣,待我去后,皇上便不要再踏足承乾宫了,免得物是人非,徒增不快。我的那些笔墨纸砚,还有藏书,都烧给我去地下用吧。皇上多去新人那里,不要总是想我。寒天不要像今日这样,仗着身体底子好,只穿着单衣。政务繁忙,也要按时进膳……”
絮絮叨叨,竟然说了很多。
她进宫之后,鲜少对他有关怀之心。皇帝却不以这番话为喜,面上罕见地露出软弱之色,将她紧紧抱在怀里。
令箴感觉到脖颈渐湿濡。
他的声音艰涩无比:“我真后悔……”
她惘然,心中默默道:“我也后悔……”
后悔什么呢?
最后悔的,莫过于行事不谨,让他发现了女子身份。
做男子时,她多意气风发啊!
七岁便被点为当时还是储君的皇帝的伴读,东宫一待便是十余年。
五十少进士,可她十来岁便高中两榜,年纪轻轻,已经是整个大周朝都赫赫有名的计才,户部和工部争抢着要她。
争权斗势,宦海沉浮,主政一方,为民解难。只要不暴露身份,位极人臣,指日可待。
但是皇帝就是发现了。
她还没暴露时,他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只是迫于她的身份,不可肆意妄为。如今知道了她是女子,拿到欺君的把柄,简直是欣喜若狂。
她毫无半点抵抗之力,唯有服从,很快便生了嘉善——那时她还不知道是嘉善。等知晓真相,嘉善已经快死了。
她愧疚自己没有尽责,又被皇帝威逼利诱,入宫亲自照顾,熬干了心血,嘉善还是没有留住。
困守深宫,年轻丧女,将她打击得毫无生念。
她本该是自由自在的海东青,朝堂上锋芒毕露的杨四爷,为什么被折断翅膀关在抬头只见四方天的紫禁城?
皇帝急切道:“箴儿,我让你重新出去做官好不好?你不是最喜欢做官吗?只要你能好起来,我什么都答应你,我再也不逼你了……我们都年轻,一定还会有孩子的!……”
令箴悲哀地看着他,摇了摇头:“已经晚了。”
他眼中大恸。
正在此时,门外响起焦急的禀报。
“奴才冒死回禀皇上!西北八百里加急发来密报,内阁催请皇上议事!”
杨令箴看出他不虞,柔声道:“军务要紧,不可耽误国家大事。皇上快去吧!”
皇帝唯有起身,在她颊上亲了亲:“我晚上来陪你。”
令箴颔首,看着他大步出了寝殿,寝屋里仿佛瞬间冷了下来,如同冰窖,让她从骨头里一点点地泛出寒意。
槅扇照进来团团金光,越来越浓,是残阳如血的颜色。已是日暮黄昏。
她握着手里的念珠慢慢闭上眼睛。
再悔恨也无济于事,她很快就要死了,人死万事成空,再也不必为世间事烦心。
早夭的孩子、无法实现的抱负,还有那些恩怨情仇,终于松开了年深日久的桎梏。她慢慢睡去,就此了却憾生。
神魂渐散,令箴仿佛越出了紫禁城,回了千里之外的江南故里,早逝的生母正站在家门小巷外含笑望着她,耳边响起自己年幼时的稚嫩读书声。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欲寻陈迹都迷……
**
十二月,皇贵妃杨氏思女成疾,久病不治,薨于承乾宫,年二十五。帝大恸,追册为皇后,谥曰明德,与帝长女嘉善公主同葬定陵。
明德皇后既逝,帝一病不起。正月,山陵崩,谥曰神文圣武明孝昭皇帝,庙号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