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木篱笆门,院中很静,走到榕树下看到木桌上放了一张石块压着的白纸,上面写着几句话,原主能识的一些简单的字,应该是沈怀辞留给她的信,上面说先生急病,他带着小宝回了镇上探望。
先前沈怀辞在镇上租了一间屋子,因为原主不着调的性子,这两年求学之余是他亲自带着小宝教养。刘扶楹算了算日子,书院每十五日休沐两日,想来他下次回来也要半月之后了,心中一松,面上露出欣喜。
她随意去灶房整了些吃食,吃过后一门心思的开始制作胭脂。
现代胭脂颜色有数种,但总的来说以鲜红、嫩红、粉红为主,形态主要是粉末和膏状,她打算做一个适合大多数女子用的粉脂和红脂膏状腮红,不仅湿润,晕染面颊的颜色也更均匀。
虽然制作工序复杂了些,但好在制作胭脂的材料简单,今日采的野玫瑰花瓣和积雪草正好就够了,且后山便有,不用花什么本钱。
这几日,她趁着傍晚去后山采了许多玫瑰花瓣和积雪草。花了两日时间,在院中阴凉处不断拧干花汁烘干,天气越发闷热,一时间她累的汗流浃背,几缕头发粘在脸颊旁。
烘干之后,将花瓣放进石臼里捣碎成细粉,这可是个大工程,她弄了一日才将将弄完,睡觉时两只胳膊酸得都抬不起来。接着把积雪草的汁液熬出来,加进细粉中,一一倒进小方竹盒中,这是她前两日上山砍回来的竹子,正好可以做胭脂盒,再次烘干凝固成形就制作完成了。
这种天然汁液可比猪油做的脂膏要好得多,既好上色又清爽不黏肤,况且积雪草还有消炎祛疤的功效。
这香气也颇为纯正,淡淡的积雪草清香混合着微甜的玫瑰香,沁人心脾。这几日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终于做出了二十盒胭脂,装进小竹盒内,颜色晶莹剔透,看着便知是好东西。
刘扶楹也不急定价,计划着明日去镇上脂粉铺探探路再说。
翌日,她带了五盒胭脂匆匆出了门。潭灵村离镇上并不算远,算脚程的话,一刻不停地走,大约要一个时辰。
刘扶楹这几日劳累得厉害,半路花了一个铜板乘着老翁的牛车来到了镇上。镇上的情况与她想象中的差很多,破旧的街道,泥泞的土路,放眼望去很多人家都是土坯房,盖得起青砖瓦房的寥寥无几。来往的人却很多,但几乎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有些补丁。
她问了人,马不停蹄直奔镇上最大的脂粉铺子——馥春坊。馥春坊位于西街,这儿几乎都是独门独院的青砖瓦房,来往的人穿着体面很多,看来这一片算是镇上的富人区了。
馥春坊不愧是镇上的脂粉铺,分为上下两层,往来的都是一些小姐娇客。第一层摆的都是些普通胭脂水粉,刘扶楹仔细看过发现这些胭脂粉质厚重粗糙,颜色也都是正红,售价在三十文到五十文之间,她暗自摇了摇头。
二楼装饰更为典雅豪华,胭脂的颜色种类多了些,装在玉质的小盒内,价格竟在二银子左右。她拿起一盒胭脂,细细看着,这胭脂也就成色不错,粉质虽然比一楼的细腻了些,但若上脸后必然会搓泥,凑近鼻尖一闻,浓重的香味刺鼻。香料有数百种,但过分腻味的香料只等沦为下等,只有熏出最天然的香气才是上等。
逛了一圈,她心里有了些成算,看来还是自己保守了,以她的胭脂质地香味卖给富户小姐三两银子应是不难。
刘扶楹今日出来,特意把脸色涂黑,却依然能看出精致的五官。她甫进铺子,陈掌柜就注意到了她,观她挑选胭脂时,一看二模三闻,显然是行家。
她自然是注意打了掌柜的暗自打量,面上扬起一抹淡笑向他走去,轻声道:“您是这家的掌柜吧?我有桩生意不知您可有兴趣。”
陈掌柜做了几十年生意,自有一套识人之法。见这娘子虽衣着朴素,但目光清正,应当是心中极有主意之人,面上也带了一丝热情,扬手将她请进里间。
刘扶楹端坐在雕花红木椅上,仪态优美落落大方,丝毫没有乡下人的不安局促。陈掌柜眸中闪过一丝赞赏,倒了杯清茶放到她面前,“不知娘子有何生意?”
她并没有急于诉说,而是慢悠悠地端起茶盏呷了口茶,抬头看向陈掌柜,眸中带着自信:“陈掌柜别急,不如先看看这两盒胭脂?”
刘扶楹将粉脂和红脂递给他,陈掌柜接过仔细端详,越看越看诧异。但说这香味就不是一般的胭脂能比的,其他胭脂气味要么太浓要么太淡,而这个胭脂香味悠扬怡人。他用手沾了一点,轻涂手背上,极易推开,粉质细腻极了,丝毫没有妆感,白里透红,恍若自己的肤质一般。
他眼中冒光,面上兴奋极了,“不知这是何人所制?”
“是小女所制,此胭脂工序极其复杂,耗时耗力,我费了十多日才制成了五盒。”刘扶楹看到掌柜的神色,便知此事成了一大半,半真半假地说道。
她接着说道:“想来掌柜的是个识货的,我敢说在这地界,没有再比我的胭脂更好的了”。
“娘子可愿将秘方卖给馥春坊?”虽知希望不大,陈掌柜还是提了出来。
刘扶楹摇了摇头,“这是我家传的手艺,自是不卖。只是我可将货源独家供给馥春坊,只是掌柜的需答应我三个条件。”
陈掌柜沉思片刻,看来这娘子是有备而来,“娘子请说。”
“第一,定价须为三两银子一盒;第二,每卖出一盒,小女要拿八成;第三,胭脂要统一用醉海棠名号出售。”
“三两银子,这会不会太贵?”陈掌柜不可置信道。
“您放心,这款胭脂贵而精,价钱自然要高一些,三两银子对富户家小姐们不值一提,我先放在铺里五盒,您可让小姐们先试用,如若满意再付银两。”
陈掌柜一拍大腿,激动道:“对,可以先试用,这法子妙,小姐们一用便知好坏。”铺里只需空出一块地方摆上胭脂,其余成本皆无,卖得好还能增加馥春坊的名气,何乐而不为呢。
他连忙让小厮拟好契纸,双方按了手印,唯恐刘扶楹反悔。
刘扶楹满脸笑意地走出去,今日这一趟算是收获颇丰,她成功借用到馥春坊的客源,第一步计划着先把醉海棠胭脂名号打出去。她倒是也想自己兑个铺子,只是现在手里没什么本钱,等将来银钱攒够了,便可以买个铺子单干,不过一切都要从长计议,眼前还是先赚钱把沈怀辞的束脩银子还给他,还要再改善下生活条件。
她摸了摸身上仅剩的十九文钱,吃了一碗素面便花去了八文钱。有些日子没见到小团子,不如今日就去看看他,路上又买了半斤红枣糕给小宝吃,这下子真是身无分文了。
原主曾经来过一次沈怀辞租赁的屋子,按着脑海中的路线穿过西街。正值初夏,天气变化无常,晌午时还风和日暄,没过一个时辰就开始电闪雷鸣,骤雨瓢泼而下。
刘扶楹提起裙摆在雨中疾奔,发髻松散,嘴唇煞白,终于走到了一处院子门口,这是个三进大院子,里面住的人很杂,沈怀辞租了其中的一间。她推开大门,院内无人,想来都在屋中躲雨。
她径直向东南角的那间走去,敲了敲门,须臾,一身白衣的沈怀辞开了门,看着狼狈不堪的女人,顿了顿,侧身让她进去。
先前沈怀辞在镇上租了一间屋子,因为原主不着调的性子,这两年求学之余是他亲自带着小宝教养。刘扶楹算了算日子,书院每十五日休沐两日,想来他下次回来也要半月之后了,心中一松,面上露出欣喜。
她随意去灶房整了些吃食,吃过后一门心思的开始制作胭脂。
现代胭脂颜色有数种,但总的来说以鲜红、嫩红、粉红为主,形态主要是粉末和膏状,她打算做一个适合大多数女子用的粉脂和红脂膏状腮红,不仅湿润,晕染面颊的颜色也更均匀。
虽然制作工序复杂了些,但好在制作胭脂的材料简单,今日采的野玫瑰花瓣和积雪草正好就够了,且后山便有,不用花什么本钱。
这几日,她趁着傍晚去后山采了许多玫瑰花瓣和积雪草。花了两日时间,在院中阴凉处不断拧干花汁烘干,天气越发闷热,一时间她累的汗流浃背,几缕头发粘在脸颊旁。
烘干之后,将花瓣放进石臼里捣碎成细粉,这可是个大工程,她弄了一日才将将弄完,睡觉时两只胳膊酸得都抬不起来。接着把积雪草的汁液熬出来,加进细粉中,一一倒进小方竹盒中,这是她前两日上山砍回来的竹子,正好可以做胭脂盒,再次烘干凝固成形就制作完成了。
这种天然汁液可比猪油做的脂膏要好得多,既好上色又清爽不黏肤,况且积雪草还有消炎祛疤的功效。
这香气也颇为纯正,淡淡的积雪草清香混合着微甜的玫瑰香,沁人心脾。这几日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终于做出了二十盒胭脂,装进小竹盒内,颜色晶莹剔透,看着便知是好东西。
刘扶楹也不急定价,计划着明日去镇上脂粉铺探探路再说。
翌日,她带了五盒胭脂匆匆出了门。潭灵村离镇上并不算远,算脚程的话,一刻不停地走,大约要一个时辰。
刘扶楹这几日劳累得厉害,半路花了一个铜板乘着老翁的牛车来到了镇上。镇上的情况与她想象中的差很多,破旧的街道,泥泞的土路,放眼望去很多人家都是土坯房,盖得起青砖瓦房的寥寥无几。来往的人却很多,但几乎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有些补丁。
她问了人,马不停蹄直奔镇上最大的脂粉铺子——馥春坊。馥春坊位于西街,这儿几乎都是独门独院的青砖瓦房,来往的人穿着体面很多,看来这一片算是镇上的富人区了。
馥春坊不愧是镇上的脂粉铺,分为上下两层,往来的都是一些小姐娇客。第一层摆的都是些普通胭脂水粉,刘扶楹仔细看过发现这些胭脂粉质厚重粗糙,颜色也都是正红,售价在三十文到五十文之间,她暗自摇了摇头。
二楼装饰更为典雅豪华,胭脂的颜色种类多了些,装在玉质的小盒内,价格竟在二银子左右。她拿起一盒胭脂,细细看着,这胭脂也就成色不错,粉质虽然比一楼的细腻了些,但若上脸后必然会搓泥,凑近鼻尖一闻,浓重的香味刺鼻。香料有数百种,但过分腻味的香料只等沦为下等,只有熏出最天然的香气才是上等。
逛了一圈,她心里有了些成算,看来还是自己保守了,以她的胭脂质地香味卖给富户小姐三两银子应是不难。
刘扶楹今日出来,特意把脸色涂黑,却依然能看出精致的五官。她甫进铺子,陈掌柜就注意到了她,观她挑选胭脂时,一看二模三闻,显然是行家。
她自然是注意打了掌柜的暗自打量,面上扬起一抹淡笑向他走去,轻声道:“您是这家的掌柜吧?我有桩生意不知您可有兴趣。”
陈掌柜做了几十年生意,自有一套识人之法。见这娘子虽衣着朴素,但目光清正,应当是心中极有主意之人,面上也带了一丝热情,扬手将她请进里间。
刘扶楹端坐在雕花红木椅上,仪态优美落落大方,丝毫没有乡下人的不安局促。陈掌柜眸中闪过一丝赞赏,倒了杯清茶放到她面前,“不知娘子有何生意?”
她并没有急于诉说,而是慢悠悠地端起茶盏呷了口茶,抬头看向陈掌柜,眸中带着自信:“陈掌柜别急,不如先看看这两盒胭脂?”
刘扶楹将粉脂和红脂递给他,陈掌柜接过仔细端详,越看越看诧异。但说这香味就不是一般的胭脂能比的,其他胭脂气味要么太浓要么太淡,而这个胭脂香味悠扬怡人。他用手沾了一点,轻涂手背上,极易推开,粉质细腻极了,丝毫没有妆感,白里透红,恍若自己的肤质一般。
他眼中冒光,面上兴奋极了,“不知这是何人所制?”
“是小女所制,此胭脂工序极其复杂,耗时耗力,我费了十多日才制成了五盒。”刘扶楹看到掌柜的神色,便知此事成了一大半,半真半假地说道。
她接着说道:“想来掌柜的是个识货的,我敢说在这地界,没有再比我的胭脂更好的了”。
“娘子可愿将秘方卖给馥春坊?”虽知希望不大,陈掌柜还是提了出来。
刘扶楹摇了摇头,“这是我家传的手艺,自是不卖。只是我可将货源独家供给馥春坊,只是掌柜的需答应我三个条件。”
陈掌柜沉思片刻,看来这娘子是有备而来,“娘子请说。”
“第一,定价须为三两银子一盒;第二,每卖出一盒,小女要拿八成;第三,胭脂要统一用醉海棠名号出售。”
“三两银子,这会不会太贵?”陈掌柜不可置信道。
“您放心,这款胭脂贵而精,价钱自然要高一些,三两银子对富户家小姐们不值一提,我先放在铺里五盒,您可让小姐们先试用,如若满意再付银两。”
陈掌柜一拍大腿,激动道:“对,可以先试用,这法子妙,小姐们一用便知好坏。”铺里只需空出一块地方摆上胭脂,其余成本皆无,卖得好还能增加馥春坊的名气,何乐而不为呢。
他连忙让小厮拟好契纸,双方按了手印,唯恐刘扶楹反悔。
刘扶楹满脸笑意地走出去,今日这一趟算是收获颇丰,她成功借用到馥春坊的客源,第一步计划着先把醉海棠胭脂名号打出去。她倒是也想自己兑个铺子,只是现在手里没什么本钱,等将来银钱攒够了,便可以买个铺子单干,不过一切都要从长计议,眼前还是先赚钱把沈怀辞的束脩银子还给他,还要再改善下生活条件。
她摸了摸身上仅剩的十九文钱,吃了一碗素面便花去了八文钱。有些日子没见到小团子,不如今日就去看看他,路上又买了半斤红枣糕给小宝吃,这下子真是身无分文了。
原主曾经来过一次沈怀辞租赁的屋子,按着脑海中的路线穿过西街。正值初夏,天气变化无常,晌午时还风和日暄,没过一个时辰就开始电闪雷鸣,骤雨瓢泼而下。
刘扶楹提起裙摆在雨中疾奔,发髻松散,嘴唇煞白,终于走到了一处院子门口,这是个三进大院子,里面住的人很杂,沈怀辞租了其中的一间。她推开大门,院内无人,想来都在屋中躲雨。
她径直向东南角的那间走去,敲了敲门,须臾,一身白衣的沈怀辞开了门,看着狼狈不堪的女人,顿了顿,侧身让她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