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舍的苍郁篱笆墙里,攸宁轻敲了敲门。

    进到屋内,她看到祁钰正伏案,凝神地染毫挥写。

    她步近,站在案前,静静无声地观习着。

    她眼角扫了一眼案底的字纸篓,忽发觉里面攒了不少的纸团。

    攸宁俯下身,从中拾起一团,轻轻地展开。可眼中一映入宣纸上的字迹,她拈着纸缘的手抖了下。

    她又取出几个纸团子,一一展开。原来每幅上,都只书着同一个字。

    祁钰没有回过头来看她,但是身子有一丝发僵。他眼眸仍留在毛颖之下,只眉眼稍弯了弯,解释道:“国号。”

    攸宁调整了下表情,像往常一样调侃了他:“可殿下写的不是大明的明,而是明月的明啊。”

    祁钰害起羞来,抬起手轻咳了声。

    攸宁的双眸仍不瞬地看着祁钰书写。

    “我是您在乎的人吗?殿下。”她的声音低微。

    祁钰闻言,转过头看她,神色颇为惊异。

    一霎后,他开颜笑道:“你怎么了,阿宁?”

    他低头,继续习写着:“又在胡思乱想了。你当然是我很在乎的人”。

    攸宁也低下头,声音幽远地续问道:“那如果有一天,我们找到了明月,您还会,再让我跟着您吗?”

    祁钰手中的笔停下了。他回头看她笑,另只手伸了出,轻摸了摸她的头:“当然会了。你把我看成什么人啦。重色轻友,还是见色忘友?”

    攸宁苦笑了声,心道:殿下,你骗人。

    作为您的好学生。您对我说过的每句话,我都听懂了。

    您说过,您这样的人,决不应让别人知道您在乎的人和物。不然,他们或者控制它而胁迫您,或者因为您而毁掉它。如果,我当真是您在乎的人,那么找到明月之后,您就再也不会留我在边了。

    攸宁竟想悲愤地对他叫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可她表面却无澜地轻道:“就算这样,您也也很快就要把我嫁出去了吧?”

    祁钰望着她一脸轻松的模样,心头却是一紧。

    他勾下头,良久方抬目,看着她笑:“阿宁,等过两年,你找到相公了,就不会再想粘着我了。到时候,别说来见我,你可能啊,都把我给忘啦。”

    攸宁也笑,过了一会儿道:“可我总觉得,找到明月之后,您就不会再见我和良哥了。”

    祁钰笑啐道:“胡想八想!舒良他不在王府,我还能把他放哪儿?难道我把他也给嫁了?”

    攸宁也被说乐,却暗暗想道:殿下,您自不会把他嫁人。可是我想,您会把他换成一个您不在乎的人,一个可以坐视其死的人吧。

    她想对了。祁钰最近的确,有在府里留意着找个坏蛋恶棍之流来取代舒良。

    可是,回想起和舒良、攸宁在一起的日子,他心中生愧,忍不住想安慰面前的攸宁:

    “不管怎样,阿宁,寻到明月之前,还有很长时……”

    他说到这里,突然说不下去了。

    攸宁咬着唇,对他猛摇着头,示意他不要说下去了。

    她心中垂泪:殿下,您永远也不能,这么对待自己啊。

    攸宁也习练完了法帖,颔首退下。

    早在白日,祁钰就已瞧出了她心绪不宁。这一番云谈后,他更是不放心。

    于是他推开暮色下的门,对着已走出篱笆的她,扬声道:

    “攸宁,不要胡思乱想了,回去早点睡。我们明日啊,还出去玩!”

    攸宁回笑了下,答应了一声,然后离去。

    攸宁转过身,在盘石小路上续行。

    这时,一个声音在她心头,陡然响起:“你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告诉殿下喜讯?到底什么样的猪狗,可以对主人做出这种事?!”

    攸宁浑身打了个冷战,哆嗦着辩解道:“不!我肯定要告诉他!但是……但是告诉了他,我就要离开他了,而我的书道还没练成呢……等练成了,我就告诉他。”

    那声音冷笑了下:“打得好算盘!你是想练到自成一家,还是自称一体,还是说,你想练一辈子,瞒着殿下一辈子?这样,你就可以跟着他一辈子了?”

    她痛苦地摇头:“不。我哪怕被寸磔,也不敢作此想。只要,只有让我练成一书就行……”

    “你要练什么书?”

    攸宁轻抖着嘴唇,良久轻道:“别书。”

    “就让我,练成了能写下告别信的字吧……在那以后,我就马上他告诉他明月的下落。给他留下告别信后,从他身边走开。”

    那个声音,终于沉默下来。

    此时此刻,禁城的文华殿内。

    祁镇猛坐到玉座上,气得直发抖。

    阶下,是当朝辅国五大臣的核心:三杨。

    此刻的他们,齐齐跪伏于地,沉声禀道:

    “臣等恭请陛下,尽快组织选秀。”

    祁镇扬眉道:“你们还要朕说多少遍?直接跳到选秀的最后一环就行了。皇后人选,朕已经钦定有人了!”

    “陛下,此举断不可行。”

    祁镇咬起了牙:自己的内帑,一向全由母后一人牢牢把着。因此,如今办婚事的花销,他不得不走国库的公账。可管着国库的,就是眼前这三头老羊……

    “此举断不可行?”他抬高声音,“那把五千名少女,从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拉进这里面,户部承担起全部的路费、宿费、伙食费,就断断可行了?!”

    廷下,跪于中位的杨士奇稽首,言辞恳切地陈道:

    “陛下,这不是您痛斥铺张浪费的时候,这是祖宗法度。‘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我朝帝婚,民间选秀,防杜外戚,家法严明。这可是我洪武高皇帝定下来的祖制啊。”

    “选来选去,最后能选出个仙子出来?不还是两只眼睛看人,一对鼻孔出气。钱小姐她不是良家女啊!”

    “陛下的妻子是天下母,可不是随随便便拉出一个良家女,就能做得了的。选秀是祖制,祖制不可违啊陛下——”三老此刻四体匍匐,痛陈道。

    祁镇冷笑了声,沉声喝道:“你们放屁,祖制当然可违!按照洪武高皇帝的祖制,你们仨,现在应该立即滚出文渊阁!内阁是什么劳什子东西?”

    大殿内回声嗡嗡着。

    “陛下此言差矣。”跪伏于左的杨溥长声回道,“立内阁,亦是永乐文皇帝留之后世的祖制。”

    祁镇被噎住了。

    他苦思了一阵儿,抬眉厉声问道:“那不让太监识字呢。这总是祖制吧,怎么违了!怎么如今紫禁城十二监里,把这条祖制违得爹娘不识了?”

    此时阶下三老都不作声了。

    过了半响,右边的杨荣抬起头,干笑了两声后,道:“禀陛下,设内书堂,可是宣德章皇帝留给您的祖制啊。”

    “好嘛。”祁镇在座前,来来回回地猛踱起了步。

    他突然停住了脚步,拧过脸来:“洪武皇帝,永乐皇帝,宣德皇帝……他们一个个地都改得祖制,独正统皇帝改不得!”

    “行。你们不是说祖制不可违吗?那我这就,遵行遵行祖制。”

    祁镇背过身,叉起腰,语挟威严地下令道:“来人啊,上廷杖!”

    他还嫌不足:“这三人,每个领二十杖,给朕用心打。”

    他等了半晌,也没听到身后半点动静。

    转身一看,只见侍立左右的施刑锦衣卫都面面相觑,畏畏缩缩,竟没一个听旨上前的。

    锦衣卫们心中咋舌道:这个不满十八的小皇爷,啥旨意都敢下。且不说廷杖没上过阁臣,这三位年奔八十的四朝元老,每个二十杖,可不得连屁股带肉都搅和烂了?

    祁镇脸上登时挂不住了。

    “反天了!”他气得一跺脚,下了阶陛,大步流星,跑到殿外。

    一霎,无忧履重跨进殿门。

    祁镇横眉怒目而来。右边手里拖进来的,竟是一柄殿外大汉将军使的长铁枪。

    他从三个跪躯边踏过。

    猛一转身,他拈着枪的根末,尖刃抵住杨士奇的下巴,将它从地上轻轻挑了起来。

    “杨阁老,你可知道,天子之怒么?!”

    被尖刃和利目挟制住的杨士奇,脸色没有一点变化。

    他眼光低垂,庄重启声答道:“回陛下。老臣知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祁镇正欲厉声,杨士奇抬目,精光四射,声音转亢:“老臣既知天子之怒,亦知布衣之怒。所谓布衣之怒,伏尸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恰如今日之殿上事!”

    他虽年逾古稀,但此刻精神刚满,不怒自威,祁镇强作而起的威势,登时被他压得颓缩。

    祁镇被他凭空羞辱了一番,却想破脑子,也想不出反驳之辞。

    他的牙齿格格作响,遽然吼道:“够了!这鸟气我已经受了整七年了!”

    祁镇提起枪,回过身,快步上了玉座。

    一转手腕,他将长枪翻转了方向。

    枪刃紧紧抵住了他的左胸上,他的右掌心沿着铁杆滑动。

    一路滑动,他手滑到了枪的刃箍之处。

    接着,他一咬牙,右手向自己身子上注力。

    底下的杨荣微抬起头,见状大惊失色,爬起身就要上阶阻止。

    这时,他左边的两位起脸看向他,都没出声,但是眼神里是坚定的阻止之色。

    杨荣遇此目光,朝上面正自刺胸脯的皇上扫了眼,赶忙重新跪下,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杨士奇也把脸伏在冰凉的地面之上,沉声陈道:“陛下请快停手!万不可行此悖行!”

    其余二臣也是痛心疾首地大声劝阻,只是身子都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杨士奇心里盘算的是:一个热恋中的皇帝,怎么可能会扎死自己?而眼前这个从小破皮都嗷嗷哭的皇帝,他倒真不相信,那双小软手会把自己扎有多深。而作为一个即将亲政的皇帝,他则万万不能允许,其对着祖宗之法大吐起口水来。

    左右两侧的卫士们,此刻看到眼前一幕,惊得都失了神志,个个呆若木鸡,动弹不得。

    但是,祁镇手里的枪是真刺。他刺进胸口之后,红着眼圈,朝着里仍一点一点地深入下去。

    祁镇直钻了四五下,底下还是无一人上前拦阻。

    他也不知是被气到,还是痛到。

    陡然间,整个人“咚”地一声,仰面栽倒在地。

    手里的铁枪也脱了手,沿着玉阶骨碌碌地滚了下来。

    三杨抬头,正撞上了铁枪。

    他们惊呼一声,这次挣起老身体,纷纷爬上阶陛。

    “快去找肩舆,把陛下送去太医院!”杨士奇扭过身,冲呆立的卫士们喊道。

    杨溥抚起了额,良久,补充道:“还有,快去禀报太后、太皇太后。”

    过了少顷,太皇太后和孙太后的舆驾风驰般地赶到文华殿。

    “怎么回事?!”太皇太后望着躺到了地上、胸口污着血的祁镇,环视左右喝问道。

    “奶奶,我要立后,潞州钱小姐是不二人选。”地上的祁镇半睁开眼,望着太皇太后□□道,“我求您了,给她一个机会,您见她一面,再论可否,行吗?”

    太皇太后眉头紧锁,半晌道:“好,奶奶答应你了。”

    祁镇闻言,喜不自胜,就忙要挣扎着起身。

    太皇太后朝身后御医们一抬手。他们纷拥上来,抓起祁镇的四足,抬到了肩舆上,直奔殿外的太医院而去。

    殿内的人稀拉了下来。

    在御座前背着身的太皇太后,倏然伏下身剧咳了起来。

    咳完之后,她忽地扭过来,蹒跚地踏下台陛。

    到了跪趴着不敢动弹的三杨面前,她突然低身一抄手,抓起了地上的长枪。

    接着,她弓下身子,一双苍手抱紧了枪尾,抬起枪尖,直指跪在大殿中央的杨士奇,朝着他的后脑勺狠敲了下去。

    她咬着牙,颇为吃力地一下接一下地朝那里敲起来。

    边敲她边骂:“好你个杨士奇!你就没有个儿孙?你竟敢堂皇地在我眼皮子底下,这般地欺负我的儿孙。”

    “看我今天不打死你!打死你!打死你!”

    身旁的孙太后见此,连忙上前拉劝。

    左右的侍卫们,都讶视着面前的传说已病入膏肓的太皇太后,把杨阁老的头砸得在地上一碰一碰,咚咚作响。

    良久过后,太皇太后直起身来,一手拄着手里的长枪,一手按着胸口不住地喘气儿。

    底下的杨士奇,刚才闷不吭声地被磕了半天的头,此刻也瑟缩地抬起头来,只见他额上的正中心沾得净是地尘,灰不溜秋地攒在眉心。

    太皇太后看着他略带着些委屈的眼神儿,此刻气也消了大半了。毕竟和他在朝中共事了半辈子了,他不可能真的存念想加害自己的孙儿,他刚才心里的盘算,她也都能看出,也差不多都能理解。

    “啪”地一声,她把手里的枪杆甩到了地下。

    “母亲,您刚才怎么能答应祁镇那事儿呢?”她身旁的孙太后见她气消,忙不迭地问道,“那个钱家的女儿,不知道从哪里摸到了门路,勾搭上了镇儿!这种来路不明的货色,怎么能跟立后扯上关系呢?!”

    太皇太后回身,冷乜了她一眼:“糊涂虫!你儿子现在要死要活的,我不答应能成?和那个姑娘见面后,不论她在我们面前怎么表现,最后张嘴否决了她不就行了?答应了镇儿这个请求以后,我看他以后还敢在婚事议题上饶舌撒泼不敢!”

章节目录

可殿下暗恋的是皇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夕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夕原并收藏可殿下暗恋的是皇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