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殿春刚刚舒缓的精神,只一瞬间便紧绷起来。
她一寸一寸地挪动身体,从那块冷硬的物什上移开,一面暗骂自己的懈怠。
或许真是太累了罢,连检查住处这等要事都抛在了脑后。
下了床,她捻起被褥的一角,猛地一拽,让那东西现了真容。
——一串金灿灿的铜钱,静静盘在毛糙的床板上,像一条饱餐一顿、小憩消食的蛇。
她拧起的眉头皱得更深,凑近看去,发现铜钱下还压着一张字条,抽出一看,上写道:
“莫怨东风恶,摧折小桃红。赠金聊致意,更贺脱樊笼。陆。”【注1】
这几句诗,表面上看来是为损毁她家财物致歉,实则是明摆着威胁她,叫她知道,即便她如今回到家中,也脱不开他的掌握。
而那字迹笔笔中锋,颇为端丽,她伸手一触,发觉墨迹尚新。
必定是她刚一走,陆乘渊就派人送来了字条和钱。
苏殿春不轻不重地“啧”了一声,五指一蜷,将字条揉进掌心。
她重又躺回床上,一手摩挲着铜钱光滑的边缘,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放肆的笑容。
这些年她东躲西藏,靠的就是一条铁律: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的时机,就是最正确的时机。
破屋光线昏暗,唯有她一双眼睛亮得骇人。琉璃般的清亮瞳仁里折射出屋瓦漏下的日光,如点点星火,燃在寂然黑夜里。
·
查楼坐落内城,地处肉市,乃是京师酒楼中当之无愧的魁首。门首不挂酒旗,而是以紫竹竹竿高高挂起四个彩幌,数十丈外便见彩带迎风招摇,勾人馋虫。【注2】
然而,纵然是查楼这般声名赫赫的所在,过了正午,也已食客散尽,唯余三两闲汉坐在堂中喝酒谈天。
苏殿春挎着包袱,大步迈入门槛,还未站定,便向店小二扬声道:
“我要两张席面:两只烧鸡,一只烧鹅,鸡要嘉定鸡,鹅要金坛鹅;再要两碗莼菜羹,放些岭南西施舌、舟山江瑶柱,炖足四个时辰;小食只要一盒荷花细饼,油酥要用鹅油,馅儿要玫瑰核桃仁。”【注3】
话音刚落,不光柜内的店小二瞪大了眼睛,大堂角落的两个闲汉也齐齐扭过头来。
如同不曾察觉众人射来的目光,她抬了抬下巴,回忆着为夫人小姐理妆时所见所闻,语带骄矜:
“那两只鸡一只鹅,休想用次货哄我。莼菜羹若炖少了一刻钟,或是荷花细饼用鸡油充足鹅油,可瞒不过姑奶奶这条舌头。”
小二还没来得及招呼,便被这连珠箭似的话噎得一愣,过了片刻才陪笑道:“客官所说这些食材,便是在我们查楼,也属罕物。莫怪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多嘴问一句:客官为这两桌席面,备下了多少银钱?”
她闻言,垂眸抿了抿嘴,故作为难。
“不瞒客官说,单是一只金坛子鹅,就要好钱三百文。”
她稍一犹豫,小二的话音中便带了几分轻慢:“又要莼菜羹,还要恁多好料相配——小娘子,本店也不是施粥的庵堂,总得听见钱响,才好给您置办哪?”
他这一奚落,角落里跟着传来几声嗤笑。
苏殿春眼角一瞥,见那两个闲汉已经转过了身子,跷着脚似是等着看笑话。
她此前早知,京中有一类闲汉,专在酒肆勾栏里晃荡,趋奉有钱的客官,手头紧时,也爱偷鸡摸狗。
今日这两个定是帮闲里的下下等,饭点过了还在酒楼闲坐,那些得脸的帮闲,早就跟着富贵公子去花楼鬼混了。
撞在她手里,真是天缘凑巧。
抿去嘴角冷笑,她取下包袱,往柜上一撂,包袱当即发出一声沉重的掷响。
“洪宣官铸钱,七百文,权作定金。”
她伸手解开包袱皮,亮出铜钱,好整以暇地看着对方。
小二两只眼倏然被黄烘烘的铜钱点亮,“啊”了一声,随即愕然失语。
须知京中七百文钱合银一两,而一个壮劳力一日所得的工钱,至多也不过三十文,而这小娘子竟随随便便带了七百文钱在身上?【注4】
更何况...
他抖着手去摸铜钱:这些还是洪宣年间精铸的“洪宣通宝”,市面上以一当二,已经很少见到真货了。
见小二惊得说不出话来,苏殿春也不催促,掩了掩唇,遮住嘴角流露的一丝自得。
方才那个瞬间,她并未忽略自角落传来的,两声低低的吸气。
“小娘子,不,客官,”小二搓了搓脸,终于找回了声音,“这两桌席面,您几时要?届时鄙店派人送到府上。”
他打量着面前容色殊丽的女子,越看越觉得对方贵气逼人,就连发间原先像是镀金的那两只簪子,此刻都越看越像真金。
“三日后晌午。我家住明时坊灯草巷,巷子尽头第一间。”
她一面说着,一面拽开步子往查楼外走去。走至门首,她忽然驻足,在酒楼内三人各怀心思的注目中,道:“我独身居住,来时休高声闹嚷,免得惹邻舍闲话。另,再要一坛秋露白,金银酒器我家都有,不劳出借。”【注5】
说罢,她举足跨过查楼门槛,衣袂一闪,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大哥,怎么说?”
其中一个闲汉伸胳膊捅了捅同伴,低声道。
另一个仍直勾勾地盯着那抹银红身影消失的地方,咂了咂嘴:“明时坊不是什么富庶地界,住的都是工匠...嘿,谁知道她手里钱怎么来的?咱们兄弟借来耍耍,也不冤她。”
“大哥说的是,”先说话的闲汉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就算不开张,开开荤也好。”
二人呵呵诡笑,不曾留意在查楼门外,一缕微风吹动了女子银红色的裙角。
那女子双唇点了胭脂,在骄阳下刺眼夺目,如两点猩红的血珠。
·
回到明时坊,红日已将西斜。
她还未走进灯草巷,便听见巷内传来一声喝骂:
“哪来的女叫花,要饭要到明时坊了!咱们靠手艺吃饭,过了今日没明日的,谁有闲钱打发你?”
而那被骂的乞丐似乎还不死心,回嘴道:“有道是救急不救穷,老爷若不舍我几文钱,我今晚便饿死在你家门口,叫你开门见鬼。”
听了这话,对方像是被狠狠一噎,骂骂咧咧地丢了一枚铜钱在地上,紧接着砰地一声关了院门。巷中其他住户早听见动静,怕被乞丐缠上,也纷纷关门闭户。
苏殿春听后却不禁一笑,脚下加快了步伐。
转入灯草巷,那乞丐刚好捡了铜钱站起身来,正眼也不看她,低头就往巷外走。
两人擦肩而过之时,乞丐压低的声音传入耳中:“你要的东西,入夜送来。天热,怕臭了。”
“知道。”
她淡淡应了,亦放低了声音:“放下就走,今夜我忙。”
乞丐咧嘴一笑,趔趄着走远了。
苏殿春则径自回到家中,匆匆布置好了一切,才有空坐在院中,悠闲地啃着回来时顺路买的夹肉火烧。
驴肉如今价贵,她平素断不会把钱花在这上头。
只不过...
她望着逐渐西沉的一轮金乌,狠狠咬了一大口火烧,用力咀嚼着。
在干力气活之前,她须得吃点好的。
·
正值朔日,是夜月光晦暗,银河依稀。
值夜的更夫提着灯笼,慢慢地穿过明时坊每一条细小的街巷 。灯光黯淡,是以从纸窗上曳过,也不曾扰动人们的沉梦。
梆、梆、梆。
三更天了。
两条人影出现在灯草巷口,背贴着墙,极力将自己隐在屋檐的阴影处。
一人黑巾蒙面,左右张望片刻,抬脚便往巷子里走。走出几步,忽觉后襟一紧,竟是被同伙拉住。
“大哥,这次是‘踩盘子’?”
同样蒙着脸的同伙用手比划着问道。
那被称作大哥的蒙面人皱皱眉头,似是不满同伙的发问,拽开步子,径自往巷内深入。
同伙未得答复,却也不敢怠慢,只得蹑手蹑脚跟了上去。
二人走到巷子尽头,在那座破落的小院跟前站定,“大哥”才正眼看了看他那同伙,示意对方靠墙蹲下,送自己过墙。
同伙再忍耐不住,一把扯下蒙脸的黑巾,正是白日查楼的闲汉之一。
他觑得四下无人,悄声道:“大哥,今日头一遭来,踩踩盘子便回去罢。”
“大哥”却把头一摇,按着同伙的肩膀就把他搡到了半人多高的院墙下。
“就一个小妮子,怕他怎的?哪用得上跑两趟。”
同伙张了张嘴,似是还有些犹豫,“大哥”便一弯腰,从靴筒中掣出一把雪亮的匕首,向院内一挥。
“要是她想喊,拿刀一吓唬,也就老实了。”
说完,“大哥”贴着同伙的耳朵,嘿嘿一乐:“说不定她受用完了咱们哥俩,不用逼问,自个儿就把银钱献出来呢?”
同伙听后,亦邪笑不已。二人翻过了矮墙,几步便摸到了屋门口,附耳一听。
四下里一片寂静,像是连夏虫也敛声屏气,匍匐草丛。屋内隐有呼吸声传来,气息匀长,主人似乎甜梦正酣。
“大哥”吐了口气,按捺心中激动,从袖中顺出个铁匙,抖索着往房门锁眼凑去。
下一秒,在铁匙触及锁眼的瞬间,房门竟是悠悠一荡,自行洞开。
映入二人眼帘的是一张窄床,床上纱缦高悬,被夜风吹得飘然掀起,徐徐露出床上女子的身形。
女子面向床里,漆黑如缎的长发流泻枕畔,还有几缕缠绕在丰润的胳臂上,衬得她肌肤晶莹似玉,白软如绵。
“大哥”只觉一颗心似被千百只虫蚁咬噬,奇痒难禁,一双眼睛更像是长在那条膀子上一般,挪不动分毫。
他终于耐不住性子,猛地上前一步,蒲扇般的大手探出如爪,牢牢捂住了她的嘴。
·
【注1】我自己写的啦。小桃红是凤仙花别名。
【注2】一些明代清代图卷里可见,食店酒店门口会挂彩幌,高级酒店会挂四个(根据微博历史博主@觞深之渊的博文)。本文是架空明,因为其他朝代我不熟,by the way。
【注3】陈宝良《大明风华——明朝人的城市生活》,有关当时人精致饮食偏好的内容。
【注4】邱永志《“白银时代”的落地》,物价及铜钱与白银的换算,大致参考明中后期的京师。
【注5】这个酒也来自《大明风华——明朝人的城市生活》,其中提到明代酒楼是不外借金银酒器的,而宋代汴梁是可以外借的,我mix了一下。
她一寸一寸地挪动身体,从那块冷硬的物什上移开,一面暗骂自己的懈怠。
或许真是太累了罢,连检查住处这等要事都抛在了脑后。
下了床,她捻起被褥的一角,猛地一拽,让那东西现了真容。
——一串金灿灿的铜钱,静静盘在毛糙的床板上,像一条饱餐一顿、小憩消食的蛇。
她拧起的眉头皱得更深,凑近看去,发现铜钱下还压着一张字条,抽出一看,上写道:
“莫怨东风恶,摧折小桃红。赠金聊致意,更贺脱樊笼。陆。”【注1】
这几句诗,表面上看来是为损毁她家财物致歉,实则是明摆着威胁她,叫她知道,即便她如今回到家中,也脱不开他的掌握。
而那字迹笔笔中锋,颇为端丽,她伸手一触,发觉墨迹尚新。
必定是她刚一走,陆乘渊就派人送来了字条和钱。
苏殿春不轻不重地“啧”了一声,五指一蜷,将字条揉进掌心。
她重又躺回床上,一手摩挲着铜钱光滑的边缘,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放肆的笑容。
这些年她东躲西藏,靠的就是一条铁律: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的时机,就是最正确的时机。
破屋光线昏暗,唯有她一双眼睛亮得骇人。琉璃般的清亮瞳仁里折射出屋瓦漏下的日光,如点点星火,燃在寂然黑夜里。
·
查楼坐落内城,地处肉市,乃是京师酒楼中当之无愧的魁首。门首不挂酒旗,而是以紫竹竹竿高高挂起四个彩幌,数十丈外便见彩带迎风招摇,勾人馋虫。【注2】
然而,纵然是查楼这般声名赫赫的所在,过了正午,也已食客散尽,唯余三两闲汉坐在堂中喝酒谈天。
苏殿春挎着包袱,大步迈入门槛,还未站定,便向店小二扬声道:
“我要两张席面:两只烧鸡,一只烧鹅,鸡要嘉定鸡,鹅要金坛鹅;再要两碗莼菜羹,放些岭南西施舌、舟山江瑶柱,炖足四个时辰;小食只要一盒荷花细饼,油酥要用鹅油,馅儿要玫瑰核桃仁。”【注3】
话音刚落,不光柜内的店小二瞪大了眼睛,大堂角落的两个闲汉也齐齐扭过头来。
如同不曾察觉众人射来的目光,她抬了抬下巴,回忆着为夫人小姐理妆时所见所闻,语带骄矜:
“那两只鸡一只鹅,休想用次货哄我。莼菜羹若炖少了一刻钟,或是荷花细饼用鸡油充足鹅油,可瞒不过姑奶奶这条舌头。”
小二还没来得及招呼,便被这连珠箭似的话噎得一愣,过了片刻才陪笑道:“客官所说这些食材,便是在我们查楼,也属罕物。莫怪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多嘴问一句:客官为这两桌席面,备下了多少银钱?”
她闻言,垂眸抿了抿嘴,故作为难。
“不瞒客官说,单是一只金坛子鹅,就要好钱三百文。”
她稍一犹豫,小二的话音中便带了几分轻慢:“又要莼菜羹,还要恁多好料相配——小娘子,本店也不是施粥的庵堂,总得听见钱响,才好给您置办哪?”
他这一奚落,角落里跟着传来几声嗤笑。
苏殿春眼角一瞥,见那两个闲汉已经转过了身子,跷着脚似是等着看笑话。
她此前早知,京中有一类闲汉,专在酒肆勾栏里晃荡,趋奉有钱的客官,手头紧时,也爱偷鸡摸狗。
今日这两个定是帮闲里的下下等,饭点过了还在酒楼闲坐,那些得脸的帮闲,早就跟着富贵公子去花楼鬼混了。
撞在她手里,真是天缘凑巧。
抿去嘴角冷笑,她取下包袱,往柜上一撂,包袱当即发出一声沉重的掷响。
“洪宣官铸钱,七百文,权作定金。”
她伸手解开包袱皮,亮出铜钱,好整以暇地看着对方。
小二两只眼倏然被黄烘烘的铜钱点亮,“啊”了一声,随即愕然失语。
须知京中七百文钱合银一两,而一个壮劳力一日所得的工钱,至多也不过三十文,而这小娘子竟随随便便带了七百文钱在身上?【注4】
更何况...
他抖着手去摸铜钱:这些还是洪宣年间精铸的“洪宣通宝”,市面上以一当二,已经很少见到真货了。
见小二惊得说不出话来,苏殿春也不催促,掩了掩唇,遮住嘴角流露的一丝自得。
方才那个瞬间,她并未忽略自角落传来的,两声低低的吸气。
“小娘子,不,客官,”小二搓了搓脸,终于找回了声音,“这两桌席面,您几时要?届时鄙店派人送到府上。”
他打量着面前容色殊丽的女子,越看越觉得对方贵气逼人,就连发间原先像是镀金的那两只簪子,此刻都越看越像真金。
“三日后晌午。我家住明时坊灯草巷,巷子尽头第一间。”
她一面说着,一面拽开步子往查楼外走去。走至门首,她忽然驻足,在酒楼内三人各怀心思的注目中,道:“我独身居住,来时休高声闹嚷,免得惹邻舍闲话。另,再要一坛秋露白,金银酒器我家都有,不劳出借。”【注5】
说罢,她举足跨过查楼门槛,衣袂一闪,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大哥,怎么说?”
其中一个闲汉伸胳膊捅了捅同伴,低声道。
另一个仍直勾勾地盯着那抹银红身影消失的地方,咂了咂嘴:“明时坊不是什么富庶地界,住的都是工匠...嘿,谁知道她手里钱怎么来的?咱们兄弟借来耍耍,也不冤她。”
“大哥说的是,”先说话的闲汉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就算不开张,开开荤也好。”
二人呵呵诡笑,不曾留意在查楼门外,一缕微风吹动了女子银红色的裙角。
那女子双唇点了胭脂,在骄阳下刺眼夺目,如两点猩红的血珠。
·
回到明时坊,红日已将西斜。
她还未走进灯草巷,便听见巷内传来一声喝骂:
“哪来的女叫花,要饭要到明时坊了!咱们靠手艺吃饭,过了今日没明日的,谁有闲钱打发你?”
而那被骂的乞丐似乎还不死心,回嘴道:“有道是救急不救穷,老爷若不舍我几文钱,我今晚便饿死在你家门口,叫你开门见鬼。”
听了这话,对方像是被狠狠一噎,骂骂咧咧地丢了一枚铜钱在地上,紧接着砰地一声关了院门。巷中其他住户早听见动静,怕被乞丐缠上,也纷纷关门闭户。
苏殿春听后却不禁一笑,脚下加快了步伐。
转入灯草巷,那乞丐刚好捡了铜钱站起身来,正眼也不看她,低头就往巷外走。
两人擦肩而过之时,乞丐压低的声音传入耳中:“你要的东西,入夜送来。天热,怕臭了。”
“知道。”
她淡淡应了,亦放低了声音:“放下就走,今夜我忙。”
乞丐咧嘴一笑,趔趄着走远了。
苏殿春则径自回到家中,匆匆布置好了一切,才有空坐在院中,悠闲地啃着回来时顺路买的夹肉火烧。
驴肉如今价贵,她平素断不会把钱花在这上头。
只不过...
她望着逐渐西沉的一轮金乌,狠狠咬了一大口火烧,用力咀嚼着。
在干力气活之前,她须得吃点好的。
·
正值朔日,是夜月光晦暗,银河依稀。
值夜的更夫提着灯笼,慢慢地穿过明时坊每一条细小的街巷 。灯光黯淡,是以从纸窗上曳过,也不曾扰动人们的沉梦。
梆、梆、梆。
三更天了。
两条人影出现在灯草巷口,背贴着墙,极力将自己隐在屋檐的阴影处。
一人黑巾蒙面,左右张望片刻,抬脚便往巷子里走。走出几步,忽觉后襟一紧,竟是被同伙拉住。
“大哥,这次是‘踩盘子’?”
同样蒙着脸的同伙用手比划着问道。
那被称作大哥的蒙面人皱皱眉头,似是不满同伙的发问,拽开步子,径自往巷内深入。
同伙未得答复,却也不敢怠慢,只得蹑手蹑脚跟了上去。
二人走到巷子尽头,在那座破落的小院跟前站定,“大哥”才正眼看了看他那同伙,示意对方靠墙蹲下,送自己过墙。
同伙再忍耐不住,一把扯下蒙脸的黑巾,正是白日查楼的闲汉之一。
他觑得四下无人,悄声道:“大哥,今日头一遭来,踩踩盘子便回去罢。”
“大哥”却把头一摇,按着同伙的肩膀就把他搡到了半人多高的院墙下。
“就一个小妮子,怕他怎的?哪用得上跑两趟。”
同伙张了张嘴,似是还有些犹豫,“大哥”便一弯腰,从靴筒中掣出一把雪亮的匕首,向院内一挥。
“要是她想喊,拿刀一吓唬,也就老实了。”
说完,“大哥”贴着同伙的耳朵,嘿嘿一乐:“说不定她受用完了咱们哥俩,不用逼问,自个儿就把银钱献出来呢?”
同伙听后,亦邪笑不已。二人翻过了矮墙,几步便摸到了屋门口,附耳一听。
四下里一片寂静,像是连夏虫也敛声屏气,匍匐草丛。屋内隐有呼吸声传来,气息匀长,主人似乎甜梦正酣。
“大哥”吐了口气,按捺心中激动,从袖中顺出个铁匙,抖索着往房门锁眼凑去。
下一秒,在铁匙触及锁眼的瞬间,房门竟是悠悠一荡,自行洞开。
映入二人眼帘的是一张窄床,床上纱缦高悬,被夜风吹得飘然掀起,徐徐露出床上女子的身形。
女子面向床里,漆黑如缎的长发流泻枕畔,还有几缕缠绕在丰润的胳臂上,衬得她肌肤晶莹似玉,白软如绵。
“大哥”只觉一颗心似被千百只虫蚁咬噬,奇痒难禁,一双眼睛更像是长在那条膀子上一般,挪不动分毫。
他终于耐不住性子,猛地上前一步,蒲扇般的大手探出如爪,牢牢捂住了她的嘴。
·
【注1】我自己写的啦。小桃红是凤仙花别名。
【注2】一些明代清代图卷里可见,食店酒店门口会挂彩幌,高级酒店会挂四个(根据微博历史博主@觞深之渊的博文)。本文是架空明,因为其他朝代我不熟,by the way。
【注3】陈宝良《大明风华——明朝人的城市生活》,有关当时人精致饮食偏好的内容。
【注4】邱永志《“白银时代”的落地》,物价及铜钱与白银的换算,大致参考明中后期的京师。
【注5】这个酒也来自《大明风华——明朝人的城市生活》,其中提到明代酒楼是不外借金银酒器的,而宋代汴梁是可以外借的,我mix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