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茶喝完。

    夏之白起身朝宫里走去。

    他要去看看翰林院这些学士,在他走之后,编书编的如何了。

    等夏之白到翰林院时,翰林学士早已来了大多半,作为研究学问的学者,这些人无疑是十分合格的,几乎整日就泡在书海里,手不释卷,身前桌子上若是没有堆如小山的书籍,都难以在翰林院立足。

    夏之白的到来,很快便被人察觉。

    不少埋头整理书籍的学士,也是难得抬起头,朝夏之白所在的书房看了几眼,但也只是几眼,随即又埋头在了书海,仿佛对夏之白的回来,并不怎么感兴趣。

    唯有少数几人对此很上心。

    黄章放下手中书籍,冷冷的看了眼夏之白书房的位置,嘴角掠起一抹冷意,阴阳怪气道:“果真是大学士,做事就是不一样,若是换成我们,事没完成,哪敢这么草率回来。”

    董贯笑着道:“这可说不得。”

    “如今人家正在兴头上,皇恩浩荡,没听到,刚一回来便直接进宫面圣去了吗?”

    “就是不知他这次回来,又准备折腾我们什么。”

    “唉。”

    “想我们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却也只能枯坐书海,一身才华抱负难以施展,而让夏之白这般欺世盗名之徒身居庙堂,当真是世风日下啊。”

    “.”

    黄章、董贯几人满眼嫉恨。

    如今夏之白的特殊对待,何尝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他们心中没有牢骚才是罕见事。

    回到书桌,夏之白直接让一旁的文吏,去把方孝孺跟刘三吾叫来。

    方孝孺跟刘三吾是翰林院的代表人物。

    一个德高望重,一个名声在外。

    他们两人也算是翰林院的两杆旗帜。

    没一会儿,方孝孺跟刘三吾便到了,见到身形有些削瘦的夏之白,两人倒是没敢太放肆,恭敬的朝夏之白行了一礼,随后便等着夏之白开口。

    夏之白也不在意。

    他知道方孝孺、刘三吾看自己不顺眼。

    他也没想让两人看自己顺眼。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的想法跟方孝孺、刘三吾这般儒生的想法差别很大,甚至可谓是天差地别,这种观念差别,若是放到后世,那是异端,本就是水火不容,也就华夏崇尚中庸之道,才能勉强共处,但想要相安无事,同样不太可能。

    顶多是你不犯我,我不犯你。

    井水不犯河水。

    夏之白道:“将两位学士叫来,主要就为一事。”

    “编书。”

    “我离开翰林院也有一个多月了。”

    “不知编书进程如何,可有遇到什么难处,亦或者有什么争议的地方?”

    “两位不妨直说。”

    方孝孺拱手道:“我们按照大人的意思,对‘语书’进行了编写,只是编写到后面产生了争议,便是书中文章当通俗易懂,还是要更富文章性,再则,按照大人的观点,数学一门,当以历朝历代总结出的优秀著作为范本,但有些结论本身就自相矛盾,而且晦涩难懂,强行添加进去,是否有些太过勉强了。”

    “例如宋代沈括编写的《梦溪笔谈》中的‘会圆术’,本身就是一个近似公式,那得到的结果自然是有偏差的,而大人主张的算术要精确无误,这本身就自相矛盾了。”

    “此外还有所谓的磁学,光学。”

    “里面的的一些‘磁偏角’、‘碍’、‘声音共振’等概念,即便我等都深感头疼,将其编入教材,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而且天下只怕少有人能教授相关的知识。”

    “诸如此类的数不胜数。”

    “我等认为大人的想法太过不切实际了。”

    “也太过枉顾实际了。”

    “我不否认大人想统一天下教化的心是好的,但就目前的现实条件,的确不允许。”

    “大明没有这么多‘能人’,也没有这么多全面的‘教书夫子’,这些教材若是真的传播下去,只怕寻常士人都要苦学三五载,又何谈没有识字基础的普通学子?”

    夏之白点点头。

    方孝孺说的问题很实在。

    一直以来,天下士人主要学的是‘圣贤书’,真正精通算术、天文的少之又少,而这些人一般都敝帚自珍,很少会教给他人,他这一整合,相当于将这些知识全都下放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知识量,不亚于让人重头来过。

    夏之白道:“方学士所言极是,但有困难在所难免,我也说一下我的看法,文章方面,自然是以通俗易懂为主,毕竟他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很杂,太过文学性,太过注重辞藻,反倒是本末倒置了。”

    “文章以简白为主。”

    “而有关算术、杂学等方面。”

    “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难以理解,那就换一个说法,用大众能够理解,能够轻易接受的说法,将一些说法简单化,简略化,初学阶段无须在意是否完全精准,只需注重思维培养就行。”

    “在教材上一切从简。”

    “不仅要化繁为简,还要主动化简。”

    “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简单的东西通俗化,让人更易理解,而且若是一个概念,如此的晦涩难懂,那或许是这个概念本身描述出了问题。”

    “而且定义也并非只能有一个。”

    “初学用一个通俗的。”

    “等真的学到高深处,再用精确的描述也可。”

    “先将学习的难度降下去。”

    方孝孺蹙眉,面露不悦。

    夏之白这一说,岂不意味着,很多都要推倒重来?

    夏之白也看出了方孝孺的不情愿,语重心长道:“教育的事马虎不得,粗心不得,大意不得,必须慎之又慎,唯有让上至朝廷,下至普通学子都能接受,这才担得起教化天下的重担。”

    “我等身为朝廷官员,又岂能半途而废?”

    “只能劳烦诸位辛苦了。”

    夏之白朝两人微微拱手。

    见状。

    方孝孺面色稍缓。

    虽然不太乐意,但也无法反驳。

    而且此事已经被定下了,他就算反对,又能反对到哪里?

    最终还是得继续。

    方孝孺道:“那就依大学士的吧,只是这样一来,这教材只怕没个几年都出不了,相关的任务量十分的大,无异于编纂一本旷世大典。”

    夏之白笑着道:“时间不要紧。”

    “保质保量就行。”

章节目录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两故事换酒钱并收藏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