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沈宝珠承包河的一纸批文很快下来了。
宋伟民把批文交给沈宝珠,郑重其事地说道:“宝珠啊,好好干。我相信你。”
沈宝珠感激地看着宋伟民:“村长,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宋伟民信任地点了点头。
沈宝珠说干就干。
她先是打听到了进鱼苗的地方,去进了一批好鱼苗。
接着又去县城买了养殖鱼的书,认真学习。
第一次养鱼,沈宝珠没有进太多的鱼苗,一方面是摸索经验,另一方面是避免由于经验欠缺而造成太大的损失。
这样一来,沈宝珠除了日常的理发店生意之外,还要养鱼。
程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她知道这都是因为给她看病,所以沈宝珠才拼命工作。
程敏转身走到自己房间,看着地上的盒子,这里装着宋家世代积攒下来的家产。
她现在越发笃定要把这些家产全部都交给沈宝珠。
在她的心里,沈宝珠不是女儿,胜似女儿。
只怕沈宝珠不要。
沈宝珠是个自立而要强的姑娘,她活着的时候尚且不肯接受宋家的家产,更何况是她死了之后呢?
程敏突然灵机一动,心生一计。
她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坐在书桌前,在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下了“遗嘱”二字……
***
第一次养鱼,沈宝珠格外用心。
从喂食、驱虫的过程都严格按照书上。
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养鱼的知识,沈宝珠隔三差五地往县里跑。
到了县里,就直奔书店。
在书店的养殖区看书,一看就是一个下午。
离开的时候,还要买几本书带回来。
沈宝珠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个新行业的知识。
她相信任何行业的知识都是可以学习的。
时代在不断地变迁,要想跟上时代,人也要不断地学习。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
为了能够科学地养鱼,沈宝珠还特地花钱请了养鱼的专家,每隔一段时间,就请专家过来看一看,有什么毛病及时预防,防患于未然。
村里人大部分都佩服沈宝珠,但也有几个人,见沈宝珠又是开理发店,又是养鱼,比男人还能折腾,心中的醋坛子被打翻了,都在背地里蛐蛐沈宝珠。
“哼,一个女人,瞎折腾。又是养鱼,又是开理发店,瞧把她能的!”
“那么多年都没人养鱼,她就有这个胆量!有她赔的!”
“沈宝珠也是缺钱缺的饥渴了,养鱼这活,辛苦的很,一不小心鱼生个病什么的,连本钱都要搭进去。我看早晚有她哭的时候。”
……
这几个人的风言风语传到沈宝珠的耳朵里,沈宝珠并不理会,该做什么做什么。
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任何事情,总会有人在背地里说风凉话。
不用理会这些人的风言风语,因为她会用现实让她们闭嘴。
当然村民当中还有一部分虽然佩服沈宝珠的魄力,但也并不看好沈宝珠养鱼。
大河村那么多年都没有人专门从事过养鱼,沈宝珠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怎么能够把鱼养好呢?
只怕到时候万一赔了,沈宝珠心理上承受不住。
于是,好心的村民都旁敲侧击地预先安慰沈宝珠。
因为他们都委婉地题型沈宝珠,第一次养鱼,就算养不好也没关系,就当是涨涨经验。
做生意嘛,哪里有稳赚不赔的道理。
但是沈宝珠知道,第一次她必须成功。
程敏的病需要钱,如果她失败了,赔了钱,程敏的病就没办法进行后续治疗。
为了能够让养鱼事业成功,沈宝珠还特地参加了省城一些专家的讲座。
接着参加讲座的机会,向养殖专家询问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和养殖的同行进行交流。
虽然是第一次养鱼,但是在这些学习和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沈宝珠发现自己的养鱼技术日益精进。
大河里的鱼越养越大,白白胖胖。
随便捞出来一条鱼,活蹦乱跳的,把钓竿都压弯了,长势非常喜人。
原先那些在背后风言风语的人,都逐渐地闭了嘴。
程敏也更加卖力地卖豆花,婆媳两人齐心协力,其乐融融。
一日,沈宝珠正在河边喂鱼,便听到一个快乐的声音。
“宝珠,你看谁来了!”
沈宝珠刚回过头,只见两小只“哒哒哒”地颠簸着两条小短腿向她跑了过来,两个人还一边跑一边嘴里喊着:“妈妈,妈妈!”
方圆笑不拢嘴地在后面跟着:“润玉,芊芊,你们两个跑慢点!”
润玉和芊芊像是没听到方圆的叮嘱似的,见了沈宝珠欢快得很,越发加快脚步向沈宝珠跑过来。
沈宝珠笑吟吟地,张开双臂,一手一个,把润玉和芊芊搂在怀里。
她下意识地像往日一样想把芊芊和润玉抱起来,然而一使劲儿,却发现芊芊和润玉像两块石头一样,根本抱不起来。
程敏忍不住笑起来:“润玉和芊芊长大了,宝珠都抱不动了。”
沈宝珠也欣慰地笑道:“是啊,长大了。嫂子,这段时间多亏了你照顾芊芊和润玉,要不然我一个人真是忙不过来。”
方圆忙说道:“瞧你说的是什么话。宋子杰上学去了,我一个人寂寞的很,刚好润玉和芊芊陪着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以后可不要说这样客气的话了,你再说我就要生气了!”
方圆一方面是心疼宝珠一个女人自己支这么大的摊子,另一方面是宝珠的确对他们家很好,她帮宝珠照顾芊芊和润玉,是心甘情愿的。
宝珠是个实在人,绝对不会让她吃亏。
隔三差五地就去给他们家送一些水果、肉类,家里的生活都肉眼可见地改善了。
方圆想起她和儿子这么多年来跟着她男人日子都是过得紧巴巴的,儿子更是肉眼可见地营养不良。
自打给宝珠帮忙带孩子之后,家里的生活条件都肉眼可见地改善了。
宝珠经常去县里,于是家里头蔬菜水果肉类隔三差五就有了。
河里的鱼长大之后,更是隔三差五地提着鱼送过来。
炖鱼、烤鱼、炸鱼……
每次宋子杰都能吃掉一大碗米饭。
宋子杰的个头更是一下子窜出去老高。
她给宝珠帮这忙,值得!
更何况芊芊和润玉两个孩子这么可爱,她也乐意带。
芊芊忽然奶声奶气地说道:“妈妈,芊芊会背诗。”
沈宝珠一脸惊喜:“什么诗?背给妈妈听听。”
芊芊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地说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背到这里,芊芊突然卡壳了。
她支支吾吾地说道:“盘中餐……餐……”
润玉在一旁无奈地说道:“是粒粒皆辛苦啦。”
芊芊终于想起来了,却不愿意承认,立马否认道:“芊芊知道的!妈妈,粒粒皆辛苦。”
沈宝珠看着这兄妹两个斗嘴的样子,乐不可支。
不过她倒是很惊奇芊芊怎么会背诵唐诗的。
方圆在一旁笑道:“是宋子杰放学回来,随口背了一遍。芊芊觉得有意思,就追着宋子杰问。宋子杰教了她即便,她很快就会背了,今天上午已经背了一个上午了。”
方圆打心眼里佩服宝珠这两个孩子的学习能力。
搁着一般孩子,是不会这么快学会的。
看来基因还是很重要的,有其母必有其子,有沈宝珠这样聪慧能干的娘,芊芊和润玉也必然了不得。
沈宝珠笑道:“这是正在学说话呢,所以追着子杰哥哥问。”
方圆笑道:“是呀。俩孩子肯定是觉得宋子杰背得有意思。所以才追着宋子杰问个不停。”
宝珠心想,现在正是两个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她不能白白浪费了这么关键的时期。
芊芊比润玉表现出了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愿意学习新语言、更愿意说话,小嘴一天天的叭叭个不停,见人都能聊几句。
润玉则不一样,润玉更加内敛,不太喜欢表达,小小年龄就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不像芊芊那么活泼外向,但你要是问润玉一些关键的东西,比方说今天背诵的这首诗,他又比芊芊记得清楚。
芊芊是先开口说话的,比润玉早了一星期。
润玉则是先开始会走路的,比芊芊早了一个月。
两个孩子天生擅长的地方不一样,培养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对于芊芊,沈宝珠决定多给她输入语言类的内容,促进大脑语言功能区的发展,芊芊本身对语言类的内容也很感兴趣。
至于润玉,沈宝珠打算准备一些动手类的和益智类的玩具给润玉,通过促进润玉的动手能力,反过来促进润玉的大脑发展。
沈宝珠便说道:“嫂子,过两天我准备去县城一趟,一方面是买一些养鱼方面的书,另一方面是给芊芊和润玉买一些书和玩具。子杰有没有喜欢的书,我给他一起带回来。”
方圆瞪大了眼睛:“这么小的孩子买书?他们毛都没长齐呢,怎么能看得懂书?买了就是浪费钱。”
方圆不理解宝珠的做法。
在方圆看来,孩子太小了。
要想给他们买书,至少得等到七八岁吧。
宋子杰现在都十三岁了,方圆也没舍得买过一本书给宋子杰。
上次宋子杰嚷嚷着想要一本课外书,方圆说啥都不给他买,嫌浪费钱。
方圆呵斥宋子杰,家里饭还吃不饱呢,要啥书?不懂事。
宋伟民把批文交给沈宝珠,郑重其事地说道:“宝珠啊,好好干。我相信你。”
沈宝珠感激地看着宋伟民:“村长,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宋伟民信任地点了点头。
沈宝珠说干就干。
她先是打听到了进鱼苗的地方,去进了一批好鱼苗。
接着又去县城买了养殖鱼的书,认真学习。
第一次养鱼,沈宝珠没有进太多的鱼苗,一方面是摸索经验,另一方面是避免由于经验欠缺而造成太大的损失。
这样一来,沈宝珠除了日常的理发店生意之外,还要养鱼。
程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她知道这都是因为给她看病,所以沈宝珠才拼命工作。
程敏转身走到自己房间,看着地上的盒子,这里装着宋家世代积攒下来的家产。
她现在越发笃定要把这些家产全部都交给沈宝珠。
在她的心里,沈宝珠不是女儿,胜似女儿。
只怕沈宝珠不要。
沈宝珠是个自立而要强的姑娘,她活着的时候尚且不肯接受宋家的家产,更何况是她死了之后呢?
程敏突然灵机一动,心生一计。
她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坐在书桌前,在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下了“遗嘱”二字……
***
第一次养鱼,沈宝珠格外用心。
从喂食、驱虫的过程都严格按照书上。
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养鱼的知识,沈宝珠隔三差五地往县里跑。
到了县里,就直奔书店。
在书店的养殖区看书,一看就是一个下午。
离开的时候,还要买几本书带回来。
沈宝珠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个新行业的知识。
她相信任何行业的知识都是可以学习的。
时代在不断地变迁,要想跟上时代,人也要不断地学习。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
为了能够科学地养鱼,沈宝珠还特地花钱请了养鱼的专家,每隔一段时间,就请专家过来看一看,有什么毛病及时预防,防患于未然。
村里人大部分都佩服沈宝珠,但也有几个人,见沈宝珠又是开理发店,又是养鱼,比男人还能折腾,心中的醋坛子被打翻了,都在背地里蛐蛐沈宝珠。
“哼,一个女人,瞎折腾。又是养鱼,又是开理发店,瞧把她能的!”
“那么多年都没人养鱼,她就有这个胆量!有她赔的!”
“沈宝珠也是缺钱缺的饥渴了,养鱼这活,辛苦的很,一不小心鱼生个病什么的,连本钱都要搭进去。我看早晚有她哭的时候。”
……
这几个人的风言风语传到沈宝珠的耳朵里,沈宝珠并不理会,该做什么做什么。
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任何事情,总会有人在背地里说风凉话。
不用理会这些人的风言风语,因为她会用现实让她们闭嘴。
当然村民当中还有一部分虽然佩服沈宝珠的魄力,但也并不看好沈宝珠养鱼。
大河村那么多年都没有人专门从事过养鱼,沈宝珠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怎么能够把鱼养好呢?
只怕到时候万一赔了,沈宝珠心理上承受不住。
于是,好心的村民都旁敲侧击地预先安慰沈宝珠。
因为他们都委婉地题型沈宝珠,第一次养鱼,就算养不好也没关系,就当是涨涨经验。
做生意嘛,哪里有稳赚不赔的道理。
但是沈宝珠知道,第一次她必须成功。
程敏的病需要钱,如果她失败了,赔了钱,程敏的病就没办法进行后续治疗。
为了能够让养鱼事业成功,沈宝珠还特地参加了省城一些专家的讲座。
接着参加讲座的机会,向养殖专家询问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和养殖的同行进行交流。
虽然是第一次养鱼,但是在这些学习和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沈宝珠发现自己的养鱼技术日益精进。
大河里的鱼越养越大,白白胖胖。
随便捞出来一条鱼,活蹦乱跳的,把钓竿都压弯了,长势非常喜人。
原先那些在背后风言风语的人,都逐渐地闭了嘴。
程敏也更加卖力地卖豆花,婆媳两人齐心协力,其乐融融。
一日,沈宝珠正在河边喂鱼,便听到一个快乐的声音。
“宝珠,你看谁来了!”
沈宝珠刚回过头,只见两小只“哒哒哒”地颠簸着两条小短腿向她跑了过来,两个人还一边跑一边嘴里喊着:“妈妈,妈妈!”
方圆笑不拢嘴地在后面跟着:“润玉,芊芊,你们两个跑慢点!”
润玉和芊芊像是没听到方圆的叮嘱似的,见了沈宝珠欢快得很,越发加快脚步向沈宝珠跑过来。
沈宝珠笑吟吟地,张开双臂,一手一个,把润玉和芊芊搂在怀里。
她下意识地像往日一样想把芊芊和润玉抱起来,然而一使劲儿,却发现芊芊和润玉像两块石头一样,根本抱不起来。
程敏忍不住笑起来:“润玉和芊芊长大了,宝珠都抱不动了。”
沈宝珠也欣慰地笑道:“是啊,长大了。嫂子,这段时间多亏了你照顾芊芊和润玉,要不然我一个人真是忙不过来。”
方圆忙说道:“瞧你说的是什么话。宋子杰上学去了,我一个人寂寞的很,刚好润玉和芊芊陪着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以后可不要说这样客气的话了,你再说我就要生气了!”
方圆一方面是心疼宝珠一个女人自己支这么大的摊子,另一方面是宝珠的确对他们家很好,她帮宝珠照顾芊芊和润玉,是心甘情愿的。
宝珠是个实在人,绝对不会让她吃亏。
隔三差五地就去给他们家送一些水果、肉类,家里的生活都肉眼可见地改善了。
方圆想起她和儿子这么多年来跟着她男人日子都是过得紧巴巴的,儿子更是肉眼可见地营养不良。
自打给宝珠帮忙带孩子之后,家里的生活条件都肉眼可见地改善了。
宝珠经常去县里,于是家里头蔬菜水果肉类隔三差五就有了。
河里的鱼长大之后,更是隔三差五地提着鱼送过来。
炖鱼、烤鱼、炸鱼……
每次宋子杰都能吃掉一大碗米饭。
宋子杰的个头更是一下子窜出去老高。
她给宝珠帮这忙,值得!
更何况芊芊和润玉两个孩子这么可爱,她也乐意带。
芊芊忽然奶声奶气地说道:“妈妈,芊芊会背诗。”
沈宝珠一脸惊喜:“什么诗?背给妈妈听听。”
芊芊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地说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背到这里,芊芊突然卡壳了。
她支支吾吾地说道:“盘中餐……餐……”
润玉在一旁无奈地说道:“是粒粒皆辛苦啦。”
芊芊终于想起来了,却不愿意承认,立马否认道:“芊芊知道的!妈妈,粒粒皆辛苦。”
沈宝珠看着这兄妹两个斗嘴的样子,乐不可支。
不过她倒是很惊奇芊芊怎么会背诵唐诗的。
方圆在一旁笑道:“是宋子杰放学回来,随口背了一遍。芊芊觉得有意思,就追着宋子杰问。宋子杰教了她即便,她很快就会背了,今天上午已经背了一个上午了。”
方圆打心眼里佩服宝珠这两个孩子的学习能力。
搁着一般孩子,是不会这么快学会的。
看来基因还是很重要的,有其母必有其子,有沈宝珠这样聪慧能干的娘,芊芊和润玉也必然了不得。
沈宝珠笑道:“这是正在学说话呢,所以追着子杰哥哥问。”
方圆笑道:“是呀。俩孩子肯定是觉得宋子杰背得有意思。所以才追着宋子杰问个不停。”
宝珠心想,现在正是两个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她不能白白浪费了这么关键的时期。
芊芊比润玉表现出了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愿意学习新语言、更愿意说话,小嘴一天天的叭叭个不停,见人都能聊几句。
润玉则不一样,润玉更加内敛,不太喜欢表达,小小年龄就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不像芊芊那么活泼外向,但你要是问润玉一些关键的东西,比方说今天背诵的这首诗,他又比芊芊记得清楚。
芊芊是先开口说话的,比润玉早了一星期。
润玉则是先开始会走路的,比芊芊早了一个月。
两个孩子天生擅长的地方不一样,培养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对于芊芊,沈宝珠决定多给她输入语言类的内容,促进大脑语言功能区的发展,芊芊本身对语言类的内容也很感兴趣。
至于润玉,沈宝珠打算准备一些动手类的和益智类的玩具给润玉,通过促进润玉的动手能力,反过来促进润玉的大脑发展。
沈宝珠便说道:“嫂子,过两天我准备去县城一趟,一方面是买一些养鱼方面的书,另一方面是给芊芊和润玉买一些书和玩具。子杰有没有喜欢的书,我给他一起带回来。”
方圆瞪大了眼睛:“这么小的孩子买书?他们毛都没长齐呢,怎么能看得懂书?买了就是浪费钱。”
方圆不理解宝珠的做法。
在方圆看来,孩子太小了。
要想给他们买书,至少得等到七八岁吧。
宋子杰现在都十三岁了,方圆也没舍得买过一本书给宋子杰。
上次宋子杰嚷嚷着想要一本课外书,方圆说啥都不给他买,嫌浪费钱。
方圆呵斥宋子杰,家里饭还吃不饱呢,要啥书?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