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霁向来不愿将自己心事剖于人前,也不愿向任何人提及他的往事。只是今夜,许是夜里思绪本就易波澜,又或许是对杨溪,他早就放下了层层包裹自己的盔甲。
杨溪知晓他口中的男孩就是江霁,虽不明白他为何要同自己讲这些,但仍是耐心听着。
她甚至能想到,入宫之前,幼时的江霁如何行走于世,如何惶惶求生。
“之后呢?”
江霁捏了捏眉心。
入宫之后的日子其实他也并不好过,一个十岁出头的罪臣之子一来便身居高位,有的是人看不惯。虽江家已翻案,可谁人不知,只要江霁存在一天,便无不时刻不在警示朱展,先帝曾杀害江家满门,这始终是史书工笔间含糊不清的一笔。
初来紫禁城时被孤立,被位尊之人编排使绊子,江家被背地里嚼舌根……这些与他而言,他都忍下了。最让江霁久久难以释怀的,是菀芝之死。
紫禁城如此大,却容不下一个菀芝。
江霁不愿再将这些苦难说出。
只轻描淡回她一句:“都过去了。”
杨溪看不清一步之隔的江霁面上是何表情,只觉他站在那的身影无比孤寂,她很心疼他。
滴答,滴答。石缝中漏出的水一声声落在地面上,周遭更加寂寥。
“是啊,都过去了,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若是别人,难保能像你一样孤身走至今日。”杨溪揉了揉眼,又轻声道:“为何要同我讲这些。”
“没什么,”江霁顿了顿,回身看向她,淡淡道:“我只是突然觉得,我们,是同样的人。”
同样的人?
杨溪思绪翻滚,脑海中突浮现那日雨夜初见江霁时的模样。
“不,我不是。”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山洞内寂寥空荡,唯有滴水声与周遭风声。
江霁未再驳她,他一步一步朝她走近了来,道:“我知你为何进宫。”
风吹动火苗颤了几颤,黄红色火焰晃了下,忽而熄灭。
随火苗颤动的,还有杨溪的心。
她无比庆幸因山洞里幽黑,江霁看不清她模样。杨溪此刻因紧张而六神无主,浑身不由得僵直。
在避暑山庄时,他也曾试探过她,只不过,被她圆了过去。
杨溪故作镇定,道:“自然是为了能为陛下献上最好的茶,能让陛下心情愉悦半分便是我的荣幸,是尚品茶庄的荣幸。”
江霁听过不下数十次她这样的说辞,实在是…太官腔了。
“不用说这些。”
他一面说着,一面又敲起了打火石。
“那日我奉命运送沈司库尸体出宫门时,你在。”
“所以,你入宫是因觉沈青死因蹊跷,为了寻个真相。”
此话正落,打火石碰燃了火花,微弱火苗重新烧的柴火通红。
江霁站起身,光照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宛若雕刻。
杨溪未料到他会如此直接,她思索着,竟是从初入宫时起便被江霁识破,那他为何不早早揭穿她。
难道先前他百般相助,费心力将她留在朱庭盛身边,是为了帮她达成心愿?
他愿帮她,是出于道义,还是情意……
见杨溪久不开口,江霁又道:“沈司库的确含冤而死,真凶正是你以为的那人,若你需要,我可以帮你。”
话虽是善意的,可若是仔细听,不难发现他话语里满是冰冷。
身下的石块硌的杨溪生疼,她撑着站起了身。
“为何要帮我?”
杨溪知晓他话里是在说朱庭盛,凶手真的是朱庭盛。
“太子德不配位,天下万民得以驱之。你是为故友,我是为天下百姓,这并不冲突。更何况,你的事我愿相助。”
前者道出太子之错,后者所言本人所愿,话虽简短,却足以使她信服。
两人之间,只隔未捅破的那层窗户纸。
杨溪很想知道当年的真相,又问道:“沈青…真的是被太子所害?”
“广储司那口老缸,你可曾记得?”
“嗯。”
“沈司库正死于那老缸处。那口缸,金鱼,红绳,均是找术士求得,若非太子所为,他何苦费心力布置这些。”
杨溪又想起那口老缸,想起那天在树下,朱庭盛身边的公公佟舟提醒她好好当差。
思及此,她嘴角竟扯上一抹笑,那时的许多事她做的欠妥当,的确与初入宫时不一样了,不论是她的心境还是言行。
可谁都不该责怪当时的自己,毕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心境。
杨溪看向江霁,虽瞧不真切,她仍是依稀觉得他也正看向她,她是愿意信他的。
“所以,我们是有共同的敌人,”杨溪悠悠道:“想必你是有法子的,说吧,我该如何做?”
江霁又走近了些,道:“如今陛下病重,太子勾结朝臣密谋议事,结党营私。兵部,刑部,甚至整个翰林院都是太子的人,苏州府的萧海平也是得其庇护。杭州府众多商铺,茶楼,凡是消息灵通之商肆,皆有栗氏一族眼线。且杭州府此地四通八达,控制此地便如控制整个兖朝南部。”
“此番调查的户部拨款一事,未经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插手,交由顾端全权负责。此事恐与太子也脱不了干系。”
“你要做的,便是找出太子结党营私,以及有哪些党羽的证据。”
杨溪有些惊讶,他竟放心将这些事告知她,看来也是足够信任她了。
她心里清楚,若是要寻证据,必然是要接近朱庭盛,以身入局。
“绝非易事。”杨溪道。
又转念一想,好像谢平羌是朱庭盛的人。他一定知晓些什么,不知他可愿帮她。
江霁回她道:“没关系,你做的到。与我而言,寻关键证据或许是难如登天。但你不同,太子心悦与你,入宫这些年,我还从未见过他对哪位姑娘如此上心,不惜舍身相救。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做到。”
朱庭盛对她,也的确是偏心的很了。杨溪一贯秉承着谁对她好,她便对谁好的想法行事,可面对仇人,自是不一样的。
他没法捂热她的心,她甚至不会生出一丝愧疚。
今日乏累,杨溪只觉大脑要宕机了。
“我懂了,今日你说的话,我会好好考虑。很晚了,我有些乏了,想歇会儿,有何事明日再说罢。不过话说我们真的是很倒霉,我看白日那些人八成是为劫财,回头把这情况告知当地衙门,让他们注意些山间有劫匪,以防老百姓遭遇不测…”
杨溪嘴角嗫嚅着说了一通,又捏了捏眼眶,只祈祷明日眼疾能好。她席地而卧,片刻便响起了沉沉的呼吸声。
人困到极致,便也不觉硌了。
江霁有些诧异,竟如此快便睡着了?当真是心大啊,就……不提防他是个男子吗?
看来她是真的累了。
江霁未再言,他一夜未眠,警惕的守着山洞口,倒不是畏惧那些歹人,若是再遇那些人,他仍觉对付起他们绰绰有余,只不过是怕杨溪遇险罢了。
不过还好,洞口处经杂草遮挡,甚为隐蔽,最大的隐患便是这匹马,只要它不出声便无事。
马儿也甚是懂事,一夜安安静静,相安无事。
翌日一早,杨溪再醒来时,已不见江霁的身影。她看向空旷潮湿的山洞,有光线自顶部露天口穿透而来,洞中并非毫无生机,稀稀两两生着杂草,不时有叫不上名来的小虫飞过。杨溪这才突然发觉她能看清了。
低头一瞧,她身上正披着江霁的外衫。
虽天不冷,这举动还是令杨溪心间涌出了一股暖意,她不由得抿嘴笑了笑。
“这是想到什么高兴事了,”江霁手里拿了不知从哪里摘的黑紫色野果子,递至她面前,道:“先将就垫垫肚子罢。你眼如何,可还能看清?”
他极少语气如此温柔,若初春新融的河水伶仃作响。
“好多了,不过…你这从哪摘的。”
杨溪越细看这果子越像颠茄果实,她开口问道。
“这是龙葵果,无毒。”说着江霁往他嘴里送了几个,细细嚼着。
杨溪很少见这样的他,这样接地气而又鲜活的他,往日他总是高高在上的冷漠模样,冰冷的似乎没有感情,即便偶尔几次敞露心扉,她觉得自己离他似是更近了几分时,他又会把她推远。
“我还以为是颠茄,那东西可有毒吃不得,不过也是,你见多识广的,又怎会分不清颠茄和龙葵果。”杨溪道。
江霁没再接话,凝视着她道:“你伤如何,若是无事,我们启程罢。”
杨溪向来不是矫情的人,这也并非她不怕疼,只是她觉得无助□□,诉苦是最没用的,毕竟不切身经历他人事,没有人可以感同身受。
“我无事,即刻启程罢,莫要耽搁了行程。”
两人心照不宣,谁也没有再提昨夜的事,只是从今日起,两人算是统一了战线。
今日是个艳阳天,待两人一路颠簸至兴民县时,已是晌午。
兴民县寂寥的反常,笔直的大路上一个人也没有,虽兴民县本就是个人烟稀少的小县城,可总不至于不见人。
主干街道两侧的房屋崭新却阴森,两人向里走去想寻个人问问,这才发现仅这条主路房屋是翻新的,其余仍是寻常百姓的旧舍,想必这便是龙卷风发生之地。
再拐弯往里走,才见老百姓来来往往,热闹起来。
杨溪走向前,拦住一端着浅枣木筛盆的老伯,柔声询问道:“老伯,西边那几处房屋为何无人居住啊?”
杨溪知晓他口中的男孩就是江霁,虽不明白他为何要同自己讲这些,但仍是耐心听着。
她甚至能想到,入宫之前,幼时的江霁如何行走于世,如何惶惶求生。
“之后呢?”
江霁捏了捏眉心。
入宫之后的日子其实他也并不好过,一个十岁出头的罪臣之子一来便身居高位,有的是人看不惯。虽江家已翻案,可谁人不知,只要江霁存在一天,便无不时刻不在警示朱展,先帝曾杀害江家满门,这始终是史书工笔间含糊不清的一笔。
初来紫禁城时被孤立,被位尊之人编排使绊子,江家被背地里嚼舌根……这些与他而言,他都忍下了。最让江霁久久难以释怀的,是菀芝之死。
紫禁城如此大,却容不下一个菀芝。
江霁不愿再将这些苦难说出。
只轻描淡回她一句:“都过去了。”
杨溪看不清一步之隔的江霁面上是何表情,只觉他站在那的身影无比孤寂,她很心疼他。
滴答,滴答。石缝中漏出的水一声声落在地面上,周遭更加寂寥。
“是啊,都过去了,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若是别人,难保能像你一样孤身走至今日。”杨溪揉了揉眼,又轻声道:“为何要同我讲这些。”
“没什么,”江霁顿了顿,回身看向她,淡淡道:“我只是突然觉得,我们,是同样的人。”
同样的人?
杨溪思绪翻滚,脑海中突浮现那日雨夜初见江霁时的模样。
“不,我不是。”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山洞内寂寥空荡,唯有滴水声与周遭风声。
江霁未再驳她,他一步一步朝她走近了来,道:“我知你为何进宫。”
风吹动火苗颤了几颤,黄红色火焰晃了下,忽而熄灭。
随火苗颤动的,还有杨溪的心。
她无比庆幸因山洞里幽黑,江霁看不清她模样。杨溪此刻因紧张而六神无主,浑身不由得僵直。
在避暑山庄时,他也曾试探过她,只不过,被她圆了过去。
杨溪故作镇定,道:“自然是为了能为陛下献上最好的茶,能让陛下心情愉悦半分便是我的荣幸,是尚品茶庄的荣幸。”
江霁听过不下数十次她这样的说辞,实在是…太官腔了。
“不用说这些。”
他一面说着,一面又敲起了打火石。
“那日我奉命运送沈司库尸体出宫门时,你在。”
“所以,你入宫是因觉沈青死因蹊跷,为了寻个真相。”
此话正落,打火石碰燃了火花,微弱火苗重新烧的柴火通红。
江霁站起身,光照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宛若雕刻。
杨溪未料到他会如此直接,她思索着,竟是从初入宫时起便被江霁识破,那他为何不早早揭穿她。
难道先前他百般相助,费心力将她留在朱庭盛身边,是为了帮她达成心愿?
他愿帮她,是出于道义,还是情意……
见杨溪久不开口,江霁又道:“沈司库的确含冤而死,真凶正是你以为的那人,若你需要,我可以帮你。”
话虽是善意的,可若是仔细听,不难发现他话语里满是冰冷。
身下的石块硌的杨溪生疼,她撑着站起了身。
“为何要帮我?”
杨溪知晓他话里是在说朱庭盛,凶手真的是朱庭盛。
“太子德不配位,天下万民得以驱之。你是为故友,我是为天下百姓,这并不冲突。更何况,你的事我愿相助。”
前者道出太子之错,后者所言本人所愿,话虽简短,却足以使她信服。
两人之间,只隔未捅破的那层窗户纸。
杨溪很想知道当年的真相,又问道:“沈青…真的是被太子所害?”
“广储司那口老缸,你可曾记得?”
“嗯。”
“沈司库正死于那老缸处。那口缸,金鱼,红绳,均是找术士求得,若非太子所为,他何苦费心力布置这些。”
杨溪又想起那口老缸,想起那天在树下,朱庭盛身边的公公佟舟提醒她好好当差。
思及此,她嘴角竟扯上一抹笑,那时的许多事她做的欠妥当,的确与初入宫时不一样了,不论是她的心境还是言行。
可谁都不该责怪当时的自己,毕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心境。
杨溪看向江霁,虽瞧不真切,她仍是依稀觉得他也正看向她,她是愿意信他的。
“所以,我们是有共同的敌人,”杨溪悠悠道:“想必你是有法子的,说吧,我该如何做?”
江霁又走近了些,道:“如今陛下病重,太子勾结朝臣密谋议事,结党营私。兵部,刑部,甚至整个翰林院都是太子的人,苏州府的萧海平也是得其庇护。杭州府众多商铺,茶楼,凡是消息灵通之商肆,皆有栗氏一族眼线。且杭州府此地四通八达,控制此地便如控制整个兖朝南部。”
“此番调查的户部拨款一事,未经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插手,交由顾端全权负责。此事恐与太子也脱不了干系。”
“你要做的,便是找出太子结党营私,以及有哪些党羽的证据。”
杨溪有些惊讶,他竟放心将这些事告知她,看来也是足够信任她了。
她心里清楚,若是要寻证据,必然是要接近朱庭盛,以身入局。
“绝非易事。”杨溪道。
又转念一想,好像谢平羌是朱庭盛的人。他一定知晓些什么,不知他可愿帮她。
江霁回她道:“没关系,你做的到。与我而言,寻关键证据或许是难如登天。但你不同,太子心悦与你,入宫这些年,我还从未见过他对哪位姑娘如此上心,不惜舍身相救。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做到。”
朱庭盛对她,也的确是偏心的很了。杨溪一贯秉承着谁对她好,她便对谁好的想法行事,可面对仇人,自是不一样的。
他没法捂热她的心,她甚至不会生出一丝愧疚。
今日乏累,杨溪只觉大脑要宕机了。
“我懂了,今日你说的话,我会好好考虑。很晚了,我有些乏了,想歇会儿,有何事明日再说罢。不过话说我们真的是很倒霉,我看白日那些人八成是为劫财,回头把这情况告知当地衙门,让他们注意些山间有劫匪,以防老百姓遭遇不测…”
杨溪嘴角嗫嚅着说了一通,又捏了捏眼眶,只祈祷明日眼疾能好。她席地而卧,片刻便响起了沉沉的呼吸声。
人困到极致,便也不觉硌了。
江霁有些诧异,竟如此快便睡着了?当真是心大啊,就……不提防他是个男子吗?
看来她是真的累了。
江霁未再言,他一夜未眠,警惕的守着山洞口,倒不是畏惧那些歹人,若是再遇那些人,他仍觉对付起他们绰绰有余,只不过是怕杨溪遇险罢了。
不过还好,洞口处经杂草遮挡,甚为隐蔽,最大的隐患便是这匹马,只要它不出声便无事。
马儿也甚是懂事,一夜安安静静,相安无事。
翌日一早,杨溪再醒来时,已不见江霁的身影。她看向空旷潮湿的山洞,有光线自顶部露天口穿透而来,洞中并非毫无生机,稀稀两两生着杂草,不时有叫不上名来的小虫飞过。杨溪这才突然发觉她能看清了。
低头一瞧,她身上正披着江霁的外衫。
虽天不冷,这举动还是令杨溪心间涌出了一股暖意,她不由得抿嘴笑了笑。
“这是想到什么高兴事了,”江霁手里拿了不知从哪里摘的黑紫色野果子,递至她面前,道:“先将就垫垫肚子罢。你眼如何,可还能看清?”
他极少语气如此温柔,若初春新融的河水伶仃作响。
“好多了,不过…你这从哪摘的。”
杨溪越细看这果子越像颠茄果实,她开口问道。
“这是龙葵果,无毒。”说着江霁往他嘴里送了几个,细细嚼着。
杨溪很少见这样的他,这样接地气而又鲜活的他,往日他总是高高在上的冷漠模样,冰冷的似乎没有感情,即便偶尔几次敞露心扉,她觉得自己离他似是更近了几分时,他又会把她推远。
“我还以为是颠茄,那东西可有毒吃不得,不过也是,你见多识广的,又怎会分不清颠茄和龙葵果。”杨溪道。
江霁没再接话,凝视着她道:“你伤如何,若是无事,我们启程罢。”
杨溪向来不是矫情的人,这也并非她不怕疼,只是她觉得无助□□,诉苦是最没用的,毕竟不切身经历他人事,没有人可以感同身受。
“我无事,即刻启程罢,莫要耽搁了行程。”
两人心照不宣,谁也没有再提昨夜的事,只是从今日起,两人算是统一了战线。
今日是个艳阳天,待两人一路颠簸至兴民县时,已是晌午。
兴民县寂寥的反常,笔直的大路上一个人也没有,虽兴民县本就是个人烟稀少的小县城,可总不至于不见人。
主干街道两侧的房屋崭新却阴森,两人向里走去想寻个人问问,这才发现仅这条主路房屋是翻新的,其余仍是寻常百姓的旧舍,想必这便是龙卷风发生之地。
再拐弯往里走,才见老百姓来来往往,热闹起来。
杨溪走向前,拦住一端着浅枣木筛盆的老伯,柔声询问道:“老伯,西边那几处房屋为何无人居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