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雨,天气复又变得闷热,阵阵热浪吹拂而过,溢进屋内。
但屋内的人儿,却不适时宜地打了个冷颤,墨云宸的话如夏日寒冰,直挺挺冰封她的周身。
酉时过一刻,流烟流月提着食盒从外面进来,身上还沾染着厨房里的淡淡油烟味。
两人面面相觑,将餐盒打开,把餐食一一摆放在桌子上。
二人虽不知殿内发生何事,但从温梨心如槁木的表情看来,宸王应当是对王妃百般刁难了一番。
也是,王妃出身本就低微,得了圣上福分才入了这宸王府,可宸王乃气傲心高、目无下尘之人,怎愿甘心屈就,应是把气都撒在了王妃身上。
流烟朝着流月使了个眼色,流月退了出去。
流烟执箸布菜,将每样吃食都挑了一些,放在温梨面前的盘子里。
待温梨回过神时,流烟已经布好菜,站在旁边等候差遣。
王府虽不同于皇宫,但教养出来的丫头是个顶个儿的伶俐,慎言慎行,规言矩步。
正如现在,见到主子脸色不佳,却还是不敢深问,只敢规规矩矩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温梨付之一叹,瞧见面前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此等场景本是在宫中夜晚饥肠辘辘之时才敢做梦肖想的,如今真真切切的摆在眼前,她竟骤然没了胃口。
草草对付了几口,温梨遂盥漱就寝了。
侧卧枕席,温梨翻来覆去,寝不遑安,抛却今儿个墨云宸对她的警告,更让她为之惧怕的,是再次回到那个皇宫。
温梨入宫两年,因着相貌委实太过娇美,宫里的嫔妃、美人,哪敢将她放在自己宫里。又忌惮她有越距之心,三天两头派人来欺凌她,今日不是被褥被泼了水,就是领的饭菜都是馊的。
往后,有善妒狠辣的妃子觉得此等做派不痛不痒,竟至遣派太监来糟践她,企图败坏她的清誉,不一其人。
幸而,有师父在,悉心毕力,替她挡去了诸多作难。
在这座皇宫,即使你不去招事,亦会有数不计数的祸事朝你涌来。位高之人轻轻松松将你踩至脚下,无转圜余地。
所以后来啊,她的背弯得越来越低。
她一直不愿抬头看天,不想看这个世界。
当夜,又下起了暴雨。
这次,她听到了。
屋外,是层层叠叠的灰黑团影,劲风袭来,随之晃动,倒像是几处鬼影在张牙舞爪,伴随风击打树叶的沙沙作响声,似要将整个院落吞噬得干干净净。
*
寅时,流烟已在外面敲起了门。
“咚咚——”
几乎是敲门声刚响起,屋内已传来喑哑的声音。
“进来吧。”
流烟和流月端着面盆进来,绕过红鸾屏风,隔着帷幔,隐隐能看到床上的那抹倩影坐了起来,二人绕到跟前,掀开床帘。
乌黑的长发披至肩后,一双杏眼此时肿得跟核桃似得,眼角隐隐泛红。
倒是流月先大声喊叫了起来,被流烟狠狠挖了一眼,才沉下声音缓缓道,“王妃,您这是怎么了,怎得眼睛肿成这样了。”说罢跑去厨房准备冰囊去了。
温梨一夜辗转反侧,心间仿若有一团愁云蔽日遮天,纡郁难释。
直到丑时才眯着一阵,梦里似是又回到了刚过来时被秦尘救下的院落里,他小心翼翼地蹲在她的面前,替她处理腹部感染的伤口,清清静静地听她诉说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或许荒诞不经,但他却听得全神贯注,明明白白,每一句话都会有回应。
梦里她从头到尾都在努力追赶他的脚步,可任凭她跑得多么卖力,却亦然只能窥见那一抹背影。
在敲门声响起时,将她从梦魇中拉了起来。
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梦里的诸多画面全都烟消云散,旋踵即逝,惟余那抹雪白衣袍形影……
流月取来冰囊,在她眼目上敷了一刻钟,总算消了肿,不至那般明显,再附加粉霜遮盖,远看,已是隐约看不出来了。
但这一番折腾,耗费了诸多时候,等到王府门口之时,已经晚了些时辰。
流烟将马凳端来,扶着温梨上了马车,和流月随行在后面。
白皙柔荑般的手掀开帘子,温梨瞧见坐在最中间的墨云宸,男子坐在那里,劲拔玉立,面色不愉,她轻轻躬身见礼,“见过宸王殿下。”
“嗯!”抬眸看了她一眼,余光瞥过她的眼角,停了片刻,随即,移开视线。
卯时,皇城北安门。
墨云宸起身从马车上下来,温梨紧随其后,流烟上前扶她下来。
他的面色平淡,深渊般的眼眸深不见底,看不出喜怒,温梨不得不安安静静站在他身后。
终于,墨云宸的视线落在了她身上,目光怔怔,语气低沉,“你先去母后宫里请安,下朝后本王来接你。”
温梨站在原地,颤抖着声音,“殿下不与我同去?”
墨云宸凝眉敛目,打量眼前抖抖瑟瑟却极力隐忍的温梨,声音沉寂寡淡,谩不经意,“如何?”他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她,眼神凛冽,极有压迫感。
面前的女子黛眉轻拧,眼睛睁得圆圆的,瞳孔抖颤,眼尾发红,最终泄了气一般,呼出一口气,“妾身在中宫等殿下。”
直到男子的身影消逝在那宫门之中,温梨才站直身子,朝那皇宫走了进去。
天光仍旧居于一方墨色当中,高高的宫墙将宫内宫外分割成两个世界。宫内酒池肉林、日食万钱,宫外食不果腹、贫病交迫,真真儿大相径庭。
每行两步,便有一名带刀侍卫,兴许是看来人妆扮着实与宫中之人大有径庭,侧目了良久。
温梨对这皇宫并不熟稔,虽是当差两年,可偌大的皇城,她的做事区域顶多只有那掖庭和浣衣局。
不,还会偶尔被叫去主子宫里去折辱一番。
温梨时常想,这些位高之人杀死她就如同踩死一只蚂蚁,何故愿意让她苟且偷生,后来她才想明白,以众暴寡才有意思,杀人对她们来讲,枯燥无味。
整日争风吃醋,钻营取巧,表面看似平和,转身便能落井下石之人,不在少数。
这些人,还是太闲了……
思绪间,已至中宫,时辰尚早,主殿门还未开,温梨站在角落,着力将自己藏在角落,不被察觉。
赵婕妤身穿淡紫色宫装,发髻上佩戴七尾凤簪,祥云点缀,耳上坠着金线缂丝的蓝绿色宝石,眉目含情,腰若细柳,嘴里哼着小曲儿,纤细的胳膊上缠着银鞭,趾高气昂地朝着中宫方向扭手扭脚,头上的步摇颠来簸去,相互碰撞出‘叮铃铃’的声响。
温梨瞥见那抹身影,屏息凝神,悄悄往后退,却还是被发现了。
“哟,本娘娘当是谁呢?这不是声名远扬的宸王妃么?”清冷妖冶的声音打破了暮色的沉寂。
……
太极殿内。
玄色璆琳瓦铺砌拱顶,两相均衡。廊檐又饰以官氏苏画,门棂饰万字曲水底团寿纹,步步锦纵横交错,嵌于和合窗之上。
大殿之中矗立六根雕绘龙形样案的金丝楠木虬柱,分别以降香木透雕。
而在大殿正中,嵌以洪量光珠和珍稀翠玉的金色龙椅之上,正是盛国国君盛武帝,明黄色的蟒袍加身,腰间配以红色腰带,点缀珍稀宝石,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但却双眼肿胀,续着一缕胡子,萎靡不振,眼神迷离地俯视底下的大臣。
一道阴柔尖锐的声音从殿内传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群臣面面相觑,游移不决,面上露出嗒然若丧之色。
盛武帝抬眼巡视,将目光停留在离他最近的丞相身上。
“叶相,既然大家都难以启齿,你就代他们道给孤。”皇帝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快速地扫了眼站在角落的墨云宸。
只见一个身穿黛紫官服深衣,外罩丹红官袍,头戴一顶玄青官帽,正值花甲之年的老相从右侧缓步移至中央。
“禀告陛下,太子殿下已出宫三年,艰苦卓绝,饱受风霜,仍保持赤子之心。且老臣听闻太子在江南游历之时,行医人之术,颇受当地万民敬仰,诸多善事,已弥当时之罪,臣等恳请陛下消除芥蒂,接太子回东宫。”语毕,满殿臣子皆跪伏在地,口中不断重复,“恳请陛下接太子回东宫。”
嘹亮的声音回响在整个太极殿内,铿锵顿挫。
盛武帝不曾抬眼,漫不加意,抬起腰间别着的泛着阵阵凉意的鱼玉坠,声音沉寂,“宸王,你不跪,是不愿吗?”
群臣的视线朝着角落未曾同跪的墨云宸瞧去,距离相近的臣子已然激愤甜膺,对着他指指点点,低声咒骂其有豺狼之心。
墨云宸闻言,神色如常,看不出喜怒,冷着眸子紧紧盯着上面那位连视线都吝于分他半分的皇帝,趋步行至中间过厅,跪伏地面,吐出的声音僵滞而又生冷,“回父皇,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在想,迎太子回宫,必得先正其名,糊里糊涂将往事了却,恐对太子不公!”
底下先前屈指咒骂墨云宸的老臣又转而换了说辞,前后反应,大相径庭。
盛武帝似是起了兴味,换了个方向靠着,手指不重不轻地叩击扶手,“你且讲讲,要如何替太子正名?”
墨云宸唇角荡起森冷的笑意,面容清俊冷冽,“昭告天下,儿臣确有觊觎东宫主位之心。”
……
但屋内的人儿,却不适时宜地打了个冷颤,墨云宸的话如夏日寒冰,直挺挺冰封她的周身。
酉时过一刻,流烟流月提着食盒从外面进来,身上还沾染着厨房里的淡淡油烟味。
两人面面相觑,将餐盒打开,把餐食一一摆放在桌子上。
二人虽不知殿内发生何事,但从温梨心如槁木的表情看来,宸王应当是对王妃百般刁难了一番。
也是,王妃出身本就低微,得了圣上福分才入了这宸王府,可宸王乃气傲心高、目无下尘之人,怎愿甘心屈就,应是把气都撒在了王妃身上。
流烟朝着流月使了个眼色,流月退了出去。
流烟执箸布菜,将每样吃食都挑了一些,放在温梨面前的盘子里。
待温梨回过神时,流烟已经布好菜,站在旁边等候差遣。
王府虽不同于皇宫,但教养出来的丫头是个顶个儿的伶俐,慎言慎行,规言矩步。
正如现在,见到主子脸色不佳,却还是不敢深问,只敢规规矩矩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温梨付之一叹,瞧见面前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此等场景本是在宫中夜晚饥肠辘辘之时才敢做梦肖想的,如今真真切切的摆在眼前,她竟骤然没了胃口。
草草对付了几口,温梨遂盥漱就寝了。
侧卧枕席,温梨翻来覆去,寝不遑安,抛却今儿个墨云宸对她的警告,更让她为之惧怕的,是再次回到那个皇宫。
温梨入宫两年,因着相貌委实太过娇美,宫里的嫔妃、美人,哪敢将她放在自己宫里。又忌惮她有越距之心,三天两头派人来欺凌她,今日不是被褥被泼了水,就是领的饭菜都是馊的。
往后,有善妒狠辣的妃子觉得此等做派不痛不痒,竟至遣派太监来糟践她,企图败坏她的清誉,不一其人。
幸而,有师父在,悉心毕力,替她挡去了诸多作难。
在这座皇宫,即使你不去招事,亦会有数不计数的祸事朝你涌来。位高之人轻轻松松将你踩至脚下,无转圜余地。
所以后来啊,她的背弯得越来越低。
她一直不愿抬头看天,不想看这个世界。
当夜,又下起了暴雨。
这次,她听到了。
屋外,是层层叠叠的灰黑团影,劲风袭来,随之晃动,倒像是几处鬼影在张牙舞爪,伴随风击打树叶的沙沙作响声,似要将整个院落吞噬得干干净净。
*
寅时,流烟已在外面敲起了门。
“咚咚——”
几乎是敲门声刚响起,屋内已传来喑哑的声音。
“进来吧。”
流烟和流月端着面盆进来,绕过红鸾屏风,隔着帷幔,隐隐能看到床上的那抹倩影坐了起来,二人绕到跟前,掀开床帘。
乌黑的长发披至肩后,一双杏眼此时肿得跟核桃似得,眼角隐隐泛红。
倒是流月先大声喊叫了起来,被流烟狠狠挖了一眼,才沉下声音缓缓道,“王妃,您这是怎么了,怎得眼睛肿成这样了。”说罢跑去厨房准备冰囊去了。
温梨一夜辗转反侧,心间仿若有一团愁云蔽日遮天,纡郁难释。
直到丑时才眯着一阵,梦里似是又回到了刚过来时被秦尘救下的院落里,他小心翼翼地蹲在她的面前,替她处理腹部感染的伤口,清清静静地听她诉说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或许荒诞不经,但他却听得全神贯注,明明白白,每一句话都会有回应。
梦里她从头到尾都在努力追赶他的脚步,可任凭她跑得多么卖力,却亦然只能窥见那一抹背影。
在敲门声响起时,将她从梦魇中拉了起来。
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梦里的诸多画面全都烟消云散,旋踵即逝,惟余那抹雪白衣袍形影……
流月取来冰囊,在她眼目上敷了一刻钟,总算消了肿,不至那般明显,再附加粉霜遮盖,远看,已是隐约看不出来了。
但这一番折腾,耗费了诸多时候,等到王府门口之时,已经晚了些时辰。
流烟将马凳端来,扶着温梨上了马车,和流月随行在后面。
白皙柔荑般的手掀开帘子,温梨瞧见坐在最中间的墨云宸,男子坐在那里,劲拔玉立,面色不愉,她轻轻躬身见礼,“见过宸王殿下。”
“嗯!”抬眸看了她一眼,余光瞥过她的眼角,停了片刻,随即,移开视线。
卯时,皇城北安门。
墨云宸起身从马车上下来,温梨紧随其后,流烟上前扶她下来。
他的面色平淡,深渊般的眼眸深不见底,看不出喜怒,温梨不得不安安静静站在他身后。
终于,墨云宸的视线落在了她身上,目光怔怔,语气低沉,“你先去母后宫里请安,下朝后本王来接你。”
温梨站在原地,颤抖着声音,“殿下不与我同去?”
墨云宸凝眉敛目,打量眼前抖抖瑟瑟却极力隐忍的温梨,声音沉寂寡淡,谩不经意,“如何?”他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她,眼神凛冽,极有压迫感。
面前的女子黛眉轻拧,眼睛睁得圆圆的,瞳孔抖颤,眼尾发红,最终泄了气一般,呼出一口气,“妾身在中宫等殿下。”
直到男子的身影消逝在那宫门之中,温梨才站直身子,朝那皇宫走了进去。
天光仍旧居于一方墨色当中,高高的宫墙将宫内宫外分割成两个世界。宫内酒池肉林、日食万钱,宫外食不果腹、贫病交迫,真真儿大相径庭。
每行两步,便有一名带刀侍卫,兴许是看来人妆扮着实与宫中之人大有径庭,侧目了良久。
温梨对这皇宫并不熟稔,虽是当差两年,可偌大的皇城,她的做事区域顶多只有那掖庭和浣衣局。
不,还会偶尔被叫去主子宫里去折辱一番。
温梨时常想,这些位高之人杀死她就如同踩死一只蚂蚁,何故愿意让她苟且偷生,后来她才想明白,以众暴寡才有意思,杀人对她们来讲,枯燥无味。
整日争风吃醋,钻营取巧,表面看似平和,转身便能落井下石之人,不在少数。
这些人,还是太闲了……
思绪间,已至中宫,时辰尚早,主殿门还未开,温梨站在角落,着力将自己藏在角落,不被察觉。
赵婕妤身穿淡紫色宫装,发髻上佩戴七尾凤簪,祥云点缀,耳上坠着金线缂丝的蓝绿色宝石,眉目含情,腰若细柳,嘴里哼着小曲儿,纤细的胳膊上缠着银鞭,趾高气昂地朝着中宫方向扭手扭脚,头上的步摇颠来簸去,相互碰撞出‘叮铃铃’的声响。
温梨瞥见那抹身影,屏息凝神,悄悄往后退,却还是被发现了。
“哟,本娘娘当是谁呢?这不是声名远扬的宸王妃么?”清冷妖冶的声音打破了暮色的沉寂。
……
太极殿内。
玄色璆琳瓦铺砌拱顶,两相均衡。廊檐又饰以官氏苏画,门棂饰万字曲水底团寿纹,步步锦纵横交错,嵌于和合窗之上。
大殿之中矗立六根雕绘龙形样案的金丝楠木虬柱,分别以降香木透雕。
而在大殿正中,嵌以洪量光珠和珍稀翠玉的金色龙椅之上,正是盛国国君盛武帝,明黄色的蟒袍加身,腰间配以红色腰带,点缀珍稀宝石,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但却双眼肿胀,续着一缕胡子,萎靡不振,眼神迷离地俯视底下的大臣。
一道阴柔尖锐的声音从殿内传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群臣面面相觑,游移不决,面上露出嗒然若丧之色。
盛武帝抬眼巡视,将目光停留在离他最近的丞相身上。
“叶相,既然大家都难以启齿,你就代他们道给孤。”皇帝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快速地扫了眼站在角落的墨云宸。
只见一个身穿黛紫官服深衣,外罩丹红官袍,头戴一顶玄青官帽,正值花甲之年的老相从右侧缓步移至中央。
“禀告陛下,太子殿下已出宫三年,艰苦卓绝,饱受风霜,仍保持赤子之心。且老臣听闻太子在江南游历之时,行医人之术,颇受当地万民敬仰,诸多善事,已弥当时之罪,臣等恳请陛下消除芥蒂,接太子回东宫。”语毕,满殿臣子皆跪伏在地,口中不断重复,“恳请陛下接太子回东宫。”
嘹亮的声音回响在整个太极殿内,铿锵顿挫。
盛武帝不曾抬眼,漫不加意,抬起腰间别着的泛着阵阵凉意的鱼玉坠,声音沉寂,“宸王,你不跪,是不愿吗?”
群臣的视线朝着角落未曾同跪的墨云宸瞧去,距离相近的臣子已然激愤甜膺,对着他指指点点,低声咒骂其有豺狼之心。
墨云宸闻言,神色如常,看不出喜怒,冷着眸子紧紧盯着上面那位连视线都吝于分他半分的皇帝,趋步行至中间过厅,跪伏地面,吐出的声音僵滞而又生冷,“回父皇,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在想,迎太子回宫,必得先正其名,糊里糊涂将往事了却,恐对太子不公!”
底下先前屈指咒骂墨云宸的老臣又转而换了说辞,前后反应,大相径庭。
盛武帝似是起了兴味,换了个方向靠着,手指不重不轻地叩击扶手,“你且讲讲,要如何替太子正名?”
墨云宸唇角荡起森冷的笑意,面容清俊冷冽,“昭告天下,儿臣确有觊觎东宫主位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