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致远从李家沟回来后,很快就给刘茵去了一封信,却迟迟不见回信,他又写了一封,仍如石沉大海,他变得不安起来,难道刘茵真的要和他分手?就是分手,作为同学写封信说说情况总可以吧,不回信是什么意思呢?要不要再去一次李家沟?可如果她还像以前那样,不理他,躲着他,他又该怎么办呢?姚致远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秋季开学了,姚致远发现以前性格开朗的周文秀也变了,变得心思重重,沉默寡言,有时还会莫明其妙的掉几滴眼泪。看来比自己还要难受,她又是因为什么呢?
姚生民开玩笑说:“那是想世乾了。”
周文秀瞥他一眼:“少胡说,我想他干啥?”
姚生民说的世乾,是周文秀的对象,邻村堡子上的,在八五二三部队当兵。
在农村,姑娘找对象都愿意找当兵的,因为当了兵就意味着有了提干的可能,有了提干的可能也就有了把老婆、孩子带出去随军的可能。即使提不了干,复员回来,国家也会给安排工作,挣工资,吃商品粮,看病不要钱。
当兵的,是稀有资源,一年一个大队也就一个名额,能找个当兵的对象,不仅是姑娘本人的骄傲和自豪,就连家人的脸上也都有了光彩。
周文秀也不例外,她找马世乾,并不是看上了他的人,而是看上了他身上的那套草绿色军装。
俩个人是在马世乾验上兵以后才换的‘回答’(当地农村把订婚仪式叫‘换回答’),换‘回答’的那天,马世乾家摆了五桌酒席,给了周文秀两个布(十丈)一份礼(240元)。
新兵出发时,周文秀把马世乾一直送到了卡车上,还把两双绣花鞋垫塞进了他的背包里。
从那以后,俩个人便常有书信来往,也不知道马世乾在信里头都写了些啥,反正周文秀每次看完信以后都是甜滋滋喜眯眯的样子。
快放暑假的时候,周文秀又收到了马世乾的一封信,这次看完信后,她却哭了,哭得泪流满面。
为什么?没有人敢问。
刚一放暑假,周文秀就去了部队。
在连队的农场里,她见到了马世乾,马世乾正戴着一付大黑墨镜在猪圈里喂猪。
天气又闷又热,猪圈里臭气熏天,周文秀恶心的直想吐,看着兴冲冲跑来的马世乾,劈头就是一句:“你咋喂上猪了?”
难堪与自卑瞬间就写在了马世乾的脸上,他把墨镜往上推了推,一双脏兮兮的手极不自然地搭拉下来:“信上不是给你说了,我的右眼看不见了,打不成枪了。”
“打不成枪了就一定要喂猪吗?”
“不喂猪我还能干啥?”
“这么大个连队,就没有你干的事?”周文秀说着便伸手去摘马世乾的墨镜,“让我看看,到底伤的有多严重。”
马世乾用手挡住了:“不要看了,会吓着你的。”
周文秀说:“不就是受了点伤,能有多害怕。”
“那好,要看你就看吧。”马世乾将墨镜摘了下来。
一双怪异的脸出现在她的眼前:右眼,眼皮全都蹙到了一起,连一丝缝隙都没有,左眼,一条疤痕像蚯蚓一样从眉毛上方爬到了眼睑下边。
周文秀只看了一眼,就急忙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马世乾重新戴上墨镜,安慰她:“别难过了,首长说了,我是因公负的伤,部队会对我负责到底的。”
周文秀抬起头,泪眼婆娑:“咋负责到底?喂一辈子猪?”
马世乾说:“会不会喂一辈子猪,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相信组织一定会把我安排好的。”
“你就那么相信组织?”
“不相信组织还能相信谁?”
周文秀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晚上,躺在招待所的床上,周文秀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是她有生以来最漫长的一个夜晚。她想起了第一次看到马世乾那双一笑就眯成了缝的小眼睛时,曾笑话他“你的眼睛咋这么小?”马世乾开玩笑说:“小了聚光么。”
现在,就是这样的小眼睛也只剩下了一只。她为世乾惋惜,年轻轻的,便成了残疾,提干是没有希望了,留到部队喂猪,有啥出息?如果复员,一个残疾人,即使组织给安排工作,又有那个单位愿意接受?弄不好,还得回去当农民。她仿佛看见马世乾又重新穿上了在地里干活的那身衣服,正一步一步朝她走来,夜幕下是一张怪异的脸,嘿嘿地笑着。她吓出一身冷汗,眼泪一串一串的。
早晨,她刚起床,就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马世乾给她送饭来了。
她说:“这么早就来了?”
马世乾说:“不早了,食堂已经开饭了,昨晚睡得咋样?”
她揉揉眼睛,说:“还行。”
马世乾把饭放到了桌子上,说:“那就快吃饭吧。”。
她说:“我这会还不想吃,你要有事,就先忙着去。”
马世乾说:“也行,我一会再来。”
可等马世乾再回来的时候,周文秀已经不在房子里了,只留下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简简单单六个字:我走了,你保重。
马世乾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瘫坐在床上。
秋季开学了,姚致远发现以前性格开朗的周文秀也变了,变得心思重重,沉默寡言,有时还会莫明其妙的掉几滴眼泪。看来比自己还要难受,她又是因为什么呢?
姚生民开玩笑说:“那是想世乾了。”
周文秀瞥他一眼:“少胡说,我想他干啥?”
姚生民说的世乾,是周文秀的对象,邻村堡子上的,在八五二三部队当兵。
在农村,姑娘找对象都愿意找当兵的,因为当了兵就意味着有了提干的可能,有了提干的可能也就有了把老婆、孩子带出去随军的可能。即使提不了干,复员回来,国家也会给安排工作,挣工资,吃商品粮,看病不要钱。
当兵的,是稀有资源,一年一个大队也就一个名额,能找个当兵的对象,不仅是姑娘本人的骄傲和自豪,就连家人的脸上也都有了光彩。
周文秀也不例外,她找马世乾,并不是看上了他的人,而是看上了他身上的那套草绿色军装。
俩个人是在马世乾验上兵以后才换的‘回答’(当地农村把订婚仪式叫‘换回答’),换‘回答’的那天,马世乾家摆了五桌酒席,给了周文秀两个布(十丈)一份礼(240元)。
新兵出发时,周文秀把马世乾一直送到了卡车上,还把两双绣花鞋垫塞进了他的背包里。
从那以后,俩个人便常有书信来往,也不知道马世乾在信里头都写了些啥,反正周文秀每次看完信以后都是甜滋滋喜眯眯的样子。
快放暑假的时候,周文秀又收到了马世乾的一封信,这次看完信后,她却哭了,哭得泪流满面。
为什么?没有人敢问。
刚一放暑假,周文秀就去了部队。
在连队的农场里,她见到了马世乾,马世乾正戴着一付大黑墨镜在猪圈里喂猪。
天气又闷又热,猪圈里臭气熏天,周文秀恶心的直想吐,看着兴冲冲跑来的马世乾,劈头就是一句:“你咋喂上猪了?”
难堪与自卑瞬间就写在了马世乾的脸上,他把墨镜往上推了推,一双脏兮兮的手极不自然地搭拉下来:“信上不是给你说了,我的右眼看不见了,打不成枪了。”
“打不成枪了就一定要喂猪吗?”
“不喂猪我还能干啥?”
“这么大个连队,就没有你干的事?”周文秀说着便伸手去摘马世乾的墨镜,“让我看看,到底伤的有多严重。”
马世乾用手挡住了:“不要看了,会吓着你的。”
周文秀说:“不就是受了点伤,能有多害怕。”
“那好,要看你就看吧。”马世乾将墨镜摘了下来。
一双怪异的脸出现在她的眼前:右眼,眼皮全都蹙到了一起,连一丝缝隙都没有,左眼,一条疤痕像蚯蚓一样从眉毛上方爬到了眼睑下边。
周文秀只看了一眼,就急忙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马世乾重新戴上墨镜,安慰她:“别难过了,首长说了,我是因公负的伤,部队会对我负责到底的。”
周文秀抬起头,泪眼婆娑:“咋负责到底?喂一辈子猪?”
马世乾说:“会不会喂一辈子猪,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相信组织一定会把我安排好的。”
“你就那么相信组织?”
“不相信组织还能相信谁?”
周文秀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晚上,躺在招待所的床上,周文秀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是她有生以来最漫长的一个夜晚。她想起了第一次看到马世乾那双一笑就眯成了缝的小眼睛时,曾笑话他“你的眼睛咋这么小?”马世乾开玩笑说:“小了聚光么。”
现在,就是这样的小眼睛也只剩下了一只。她为世乾惋惜,年轻轻的,便成了残疾,提干是没有希望了,留到部队喂猪,有啥出息?如果复员,一个残疾人,即使组织给安排工作,又有那个单位愿意接受?弄不好,还得回去当农民。她仿佛看见马世乾又重新穿上了在地里干活的那身衣服,正一步一步朝她走来,夜幕下是一张怪异的脸,嘿嘿地笑着。她吓出一身冷汗,眼泪一串一串的。
早晨,她刚起床,就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马世乾给她送饭来了。
她说:“这么早就来了?”
马世乾说:“不早了,食堂已经开饭了,昨晚睡得咋样?”
她揉揉眼睛,说:“还行。”
马世乾把饭放到了桌子上,说:“那就快吃饭吧。”。
她说:“我这会还不想吃,你要有事,就先忙着去。”
马世乾说:“也行,我一会再来。”
可等马世乾再回来的时候,周文秀已经不在房子里了,只留下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简简单单六个字:我走了,你保重。
马世乾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瘫坐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