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蒲扇喽!卖箩筐喽!”
七月份的农村,石子路两边的树上总是蝉鸣阵阵,炽热的阳光打在后脖子上,周蔓总是还没能晒黑,就先被晒脱皮了。
刚刚大学毕业的周蔓,正蹲在这个南边小村庄的集市上,和外婆一起叫卖自家编的小物件。
只因她说暂时还不想工作,外婆便拉她出来,说让她体验一下生活的难处,好早点回心转意,赶紧投简历。
周蔓叫卖了许久,也才卖出去两个簸箕。
——这种自家都会编的小玩意,在小集上应该是卖不出去了。
周蔓在一边掷着小石子,一边兴致缺缺地想。
路上的石子都被晒得滚烫,仔细盯着看,地面上都好像冒出了一阵阵烟,扭曲了画面。
这么热的天,没有多少人愿意为这个小摊子停留。
——不像那边的木头摊子。
不远处的树荫底下,也支着一个小摊,摆着不少木质家具,人来人往地卖出了不少。
那还放着打磨光滑的小椅子,小孩坐的木马,甚至还有几个略显粗糙的木雕,
——估计是那爷爷旁边坐着的小孙子做的。
那小孙子看着和周蔓差不多大,却一声不吭,全靠那老爷爷招呼生意。
周蔓心里隐隐有些瞧不起那男孩,却也暗暗羡慕他们家的好生意。
大抵是看得久了,那小孙子突然抬起头来,敏锐的视线直直地看向周蔓。
周蔓被吓得一跳,赶紧移开视线,装作很忙的样子。却又突然醒悟,
——我心虚什么?我又没干嘛!
周蔓抬起头,正打算理直气壮地看回去,却突然发觉那男孩正起身朝这边走来。
周蔓看着那男孩来到自己和外婆的摊子前,对着外婆轻声说道:
“阿婆,累了就早点回去休息吧。”
——真是个没礼貌的家伙啊。
周蔓心想
。
占着自己家生意好,还来嘚瑟,劝别人回去,生怕别人打搅他。
周蔓外婆满脸慈祥地笑着,丝毫没有生气,
“林家小子,你是叫林锦来着?也长好大了哦。”
“是,阿婆。日头不早了,我和爷爷也打算回家去,您也早点收摊回家休息吧。”
周蔓看着男孩这副“为别人着想”的形容,有些生气,便直接呛声道:
“你们家生意这么好,还怕我们打扰到你吗?”
林锦愣了愣。
他不是这个意思。
而且,她怎么回来了?
林锦一见到她,嘴里就仿佛还有股毛绒绒的口感。
见林锦不做声,周蔓以为自己猜中了他的心思:
“我们家就不劳您费心了。我会帮忙收摊的。
倒是您,也别让爷爷一个人忙活呀!”
林锦明白了。
周蔓不但把自己给忘了,还既嫌自己懒散,又嫉妒自己的小摊生意好。
真是个自以为是的家伙。
这么多年,一点没变。
他想通了关节,脾气却也上来了。
“我们家的生意,可不需要我吆喝,就有人过来买!”
“你!你真不孝顺!”
周蔓被堵得心口发慌,脑子里只能想起这一句辩驳。
话刚说出口,周蔓就后悔了。
这听起来就像是大清时候以势压人的坏婆婆!
——发挥得真差劲!
林锦对着周蔓可没有这么好的脾气。
他故意慢慢的点头,
“是~幸好不用像你这般孝顺,也能卖得出去东西!”
说罢,他故意没管周蔓漆黑一片的脸色,只朝周蔓外婆笑着示意,便转身回到自己的摊子上。
那耀武扬威的模样,就像一只高高翘着尾羽的公鸡。
还是故意模仿孔雀的那种坏鸡!
周蔓气得直咬牙。
她咽不下这口气。
在村里的这段时间,她一定要让外婆的摊子比他们家的还出名!
周蔓信誓旦旦。
眼看时候确实差不多了,她挑着担子,和外婆一起回家去。
一路上,周蔓都还是神情阴郁。外婆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宝贝孙女还在生气。
外婆看着好笑,安抚道:
“小满呐,今天那个男孩,其实也是好心。
你们俩之前还玩得挺好呢。”
周蔓坚决否认,自己怎么可能和这种损人有交集!自己就不是个交友不慎的人!
外婆有点惊讶:
“小满你不记得了?
小时候有一次,外婆带你来集上摆摊子,恰好他们家也把摊子摆在隔壁……”
在外婆哄小孩的语调中,周蔓突然想起来了。
-
那年她六岁,学校放暑假,周蔓便回到村子里玩耍。
那时候她很喜欢这个漂亮的小村子。
那里有小河里好吃的黄蚬,有一大片好像油画一般的水稻,有笑盈盈地给自己分糖糕的阿婆阿奶,还有外婆亲手编的小玩具。
外婆会编小花篮、小鼓、小风车,还会编各种小昆虫。
她觉得外婆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外婆。
在集市的摊子上,她也是这么和隔壁摊的小胖子说的。
那个小胖子手里拿着个木头做的长颈鹿,底下坐着个小木马,和周蔓据理力争,
“我爷爷才是最厉害的!他是个超级棒的木匠!”
……
后来,原本正开心地分享玩具的两小只,最终把玩具丢在了一边,打了起来。
当外婆终于找到周蔓时,周蔓已经打赢了。
她把那小胖子狠狠地摁在地上。
很不巧的是,那地方有一片蒲公英。小胖子摔下去的时候,嘴里正对着一大朵。
等外婆把他们俩拉开,小胖子终于能站了起来,一张嘴,就是大型的蒲公英播种器。
周蔓没管自己那凌乱的头发和掉在地上的头花,看着狼狈的小胖子哈哈大笑。
那小胖子看着纷飞的蒲公英毛,感受着自己嘴里那奇怪的、毛绒绒的质感,没忍住,“哇”的一声哭了。
外婆赶紧把小胖子送回到他爷爷身边,连连道歉。
那爷爷大笑着,让外婆放宽心:
“没事,我们家林锦,打输了也正常。小孩嘛,多闹闹才健康!”
外婆忙说过几日带周蔓上门赔礼,见林爷爷答应后,便带着周蔓收摊回家。
伴着夕阳,外婆和周蔓走在两边种满水稻的小石路上,周蔓有些霸道地把小手塞进外婆掌心里,仰起头,和外婆骄傲地说道:
“他说他爷爷才是最厉害的!我就和他打了一架!
我赢了!
外婆才是最厉害的!”
外婆听见这番童言童语,哈哈大笑。
孙女这种性格火爆的小辣椒,却总是能够温暖她的心。
但为了小辣椒将来长大不会被社会毒打,外婆笑罢,还是摸了摸周蔓的头,说:
“人家觉得自己爷爷是最厉害的,也没错呀。
外婆是编东西最厉害的,林爷爷说不定是做木头最厉害的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下次不要因为这种原因打架了。
好吗,小满?”
周蔓听进了心里。
隔日,外婆让周蔓拿上几个藤编的小玩具,领着她到隔壁村子里,专门给林锦赔礼道歉。
周蔓这回倒是真心实意很多,她把手上藤编的小熊猫送给林锦。
林锦收下,又有些扭捏地拿出了一个木头玩具。
是昨天周蔓见过的小长颈鹿。
那玩具雕刻得很是可爱,中间被分成很多节,又重新用绳子穿了起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款式。
林锦轻轻地按下底座,那原本正站着的长颈鹿一下子脚软,摊成一片,头向下耷拉着,就像昨天挨打的林锦。
周蔓一下子就笑开了。
那个暑假,外婆时常去那小集上摆摊,她便和隔壁摊的林锦玩。
虽然林锦比她还大两岁,但二人却相处得颇为融洽。
直到重新回到城里上学,周蔓便再也没见过那个小胖子。
-
突然回想起这段难堪的往事,周蔓被臊得满脸通红。
她着实没想到,当初那个小胖子,现在都长得这么高、变得这么瘦了。
周蔓简直不能把这个没礼貌的家伙,和记忆里好玩的小胖子联系起来。
外婆接着在周蔓耳边絮叨,
“听说他们家祖辈就是做木头家具的,才取了‘林’姓。林锦的老爸,好像叫林轩来着,在好多年前到城里开了一家店,现在据说办得很不错……”
周蔓心头一震。
“林轩?那个轩记家居的老板?”
外婆有些讶异,自己那常年在外的孙女,居然还记得隔壁村老板开的店叫什么名字。
“好像就是。”
周蔓当然知道。
作为把中国传统木质家具远销海外的典型代表,轩记家居已经不知道多上次出现在了她们的课本上。
听说他们的老板林轩,祖辈都是木匠。
早年间只是开了一家小工厂,后来发展得很顺利,又赶上了“国风”的潮流,各式各类的设计都新颖又好看舒适,便成功地打开了国内的市场。
直到现在,每年销往海外的家具数目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门课的老师举例都是轩记家居,周蔓简直都能背下林轩的创业故事。
没想到林锦居然还是个富二代。
居然还这么接地气地,和爷爷出来摆小摊。
周蔓现在倒是相信他没有故意来炫耀的意思了。
毕竟作为家里有厂的人,林锦和林爷爷,确实比较像是来随便做点买卖的。
她回想起自己立下的雄心壮志,觉得有些后悔。
她要多有才,才能把外婆的小店也开起个小厂,超越轩记家居啊!
但是周蔓低不下这个头。她也想让外婆有家小店。
到时,就用外婆的名字,让外婆也高兴高兴。
她想了想,还是决定先试试。
反正自己暂时不打算投简历,也会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外婆的藤编,只要能多卖出一份,就是成功!
-
入夜,周蔓和外婆一起躺在凉床上,想了很久。
小小的院子里晾着藤条,还放着些编到一半的筐子。
周蔓看着周遭熟悉又让人心安的环境,想起小时候,每回打算做些藤编,总得先到山上挑好些藤。
周蔓眼光总是不好,挑不到外婆想要的,却还老喜欢添乱。
外婆却从来不说,只是笑着看她胡闹。
外公帮忙把藤挑回家来,又得把藤粗略地煮好,烫好,再摊到院子里暴晒。
最后还得重新劈开、削好等,才能开始编箩筐。
那时候周蔓难缠得很,一看见外婆编藤编,便缠着她要编小玩具;外婆总是挥着藤条威胁她,却从没落下过。
小村庄的夜晚总是有很多一闪一闪的星星,一如从前,好看得紧。
十多年前的月亮和现在的一样圆,只有人在不断地长大、前行。
周蔓想,自己在这个村子里长大,现在,又能为它做什么呢?
自己的专业,究竟能有什么用?
终于想到了什么的周蔓一骨碌爬起来,随口敷衍了外婆的询问,坐在了电脑前。
第二日,早晨的空气还有些潮湿的时候,周蔓就先起床了。
外婆看见她难得这么早起,有些惊讶。
“小满起这么早?不睡到十点了?”
周蔓摇摇头,用冰凉的井水洗了把脸,便开始把手机的摄像头对准了外婆。
外婆慌得忙摆手,“你没事拍我一个老婆子干什么?”
周蔓可不管。反正外婆宠自己,不会舍得真的把藤条抽下来。
周蔓看着镜头里的外婆,看她给自己下米粉,还看外婆那虽然布满皱纹、却依然大气的眉眼。
周蔓心想,外婆可真美啊。
幸好遗传给自己了。
岁月在外婆脸上留下了不少痕迹,却没能掩盖住外婆眼里透出的爱意。
外婆燃起厨房里小小的土灶,把米粉烫熟,又把早晨特意出门买来的烧鸭也放进去。
原先想着孙女没那么早起床,早上去集上买来当午饭来着。
现在用来当早餐的浇头也很不错。
周蔓把粉端到院子里的桌子上,叫来还在给藤条挪到太阳底下的外公,等外公外婆动筷后,忙不迭地夹起一块烧鸭放进嘴里。
那烧鸭虽然放了一会,皮却依然很脆很香,鸭肉汁水爆满,配清淡的米粉正好。
周蔓没忘记给烧鸭粉也来一个特写。
晒在院子里的藤散发出一股特殊的清香,闻着让人心旷神怡。
周蔓想起自己昨晚的打算。
藤编,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传承至今,却几近消亡。
外婆的好手艺,在村子里人人称赞,却依旧卖不出去,只能在家里做些小玩意,给周蔓玩。
小到蚱蜢,大到周蔓上学用的小书包,都曾出自外婆之手。
只是上了大学,就读于设计专业的周蔓,内心却渐渐有点自卑了。
周边的同学无一不是大牌包,或是小众但很有特色的挎包,却没有人提及过藤编。
在众人眼里,藤编还是局限于农村里的簸箕,或是祭祀用的大花篮,谈不上潮流。
只有周蔓知道,在外婆手下的藤编,有多少可能。
她不想跟随那些国外的潮流,她想把藤编打出名声,就像……
就像林氏家居那样。
周蔓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才干,但大学的课倒还是好好上了的。
现在,没有本金、没有投资的周蔓,想到能帮忙卖出藤编的第一步,就是充分地利用互联网。
现在国风的潮流兴起,周蔓想拍拍自己那漂亮又可爱的外婆,傲娇但总是满足周蔓愿望的外公,还有院子里外婆做的、精致又特别的藤编。
反正,万一不成,还能当记录自己和外公外婆的生活。
要是成功了,想必也是自己赚了。
只是自己可能还是需要些帮手。
但这个地方没什么年轻人,还是空巢老人带着孙子居多,能找谁呢?
周蔓思来想去,脑海里居然出现了个小胖子。
周蔓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却又仔细想了想。
年轻,也多少会点传统技能,还有家学渊源。
林锦无疑是最佳人选。
可周蔓实在觉得有些难堪。
自己不但刚和他吵了一顿,还把人给忘了。
更何况自己原本的想法是超越他们家。
——跑进竞争对手家,让他们手把手地教我,可别是疯了才能干得出来!
外婆看着自己家孙女吃着粉,时而欣喜,时而皱眉,就好像昨晚电视剧里演的失心疯。
又见她吃完粉、洗完碗后,换上鞋子打算出门去,还是没忍住疑惑,
“你打算去哪呀?”
“去找昨天那小子赔罪!”
七月份的农村,石子路两边的树上总是蝉鸣阵阵,炽热的阳光打在后脖子上,周蔓总是还没能晒黑,就先被晒脱皮了。
刚刚大学毕业的周蔓,正蹲在这个南边小村庄的集市上,和外婆一起叫卖自家编的小物件。
只因她说暂时还不想工作,外婆便拉她出来,说让她体验一下生活的难处,好早点回心转意,赶紧投简历。
周蔓叫卖了许久,也才卖出去两个簸箕。
——这种自家都会编的小玩意,在小集上应该是卖不出去了。
周蔓在一边掷着小石子,一边兴致缺缺地想。
路上的石子都被晒得滚烫,仔细盯着看,地面上都好像冒出了一阵阵烟,扭曲了画面。
这么热的天,没有多少人愿意为这个小摊子停留。
——不像那边的木头摊子。
不远处的树荫底下,也支着一个小摊,摆着不少木质家具,人来人往地卖出了不少。
那还放着打磨光滑的小椅子,小孩坐的木马,甚至还有几个略显粗糙的木雕,
——估计是那爷爷旁边坐着的小孙子做的。
那小孙子看着和周蔓差不多大,却一声不吭,全靠那老爷爷招呼生意。
周蔓心里隐隐有些瞧不起那男孩,却也暗暗羡慕他们家的好生意。
大抵是看得久了,那小孙子突然抬起头来,敏锐的视线直直地看向周蔓。
周蔓被吓得一跳,赶紧移开视线,装作很忙的样子。却又突然醒悟,
——我心虚什么?我又没干嘛!
周蔓抬起头,正打算理直气壮地看回去,却突然发觉那男孩正起身朝这边走来。
周蔓看着那男孩来到自己和外婆的摊子前,对着外婆轻声说道:
“阿婆,累了就早点回去休息吧。”
——真是个没礼貌的家伙啊。
周蔓心想
。
占着自己家生意好,还来嘚瑟,劝别人回去,生怕别人打搅他。
周蔓外婆满脸慈祥地笑着,丝毫没有生气,
“林家小子,你是叫林锦来着?也长好大了哦。”
“是,阿婆。日头不早了,我和爷爷也打算回家去,您也早点收摊回家休息吧。”
周蔓看着男孩这副“为别人着想”的形容,有些生气,便直接呛声道:
“你们家生意这么好,还怕我们打扰到你吗?”
林锦愣了愣。
他不是这个意思。
而且,她怎么回来了?
林锦一见到她,嘴里就仿佛还有股毛绒绒的口感。
见林锦不做声,周蔓以为自己猜中了他的心思:
“我们家就不劳您费心了。我会帮忙收摊的。
倒是您,也别让爷爷一个人忙活呀!”
林锦明白了。
周蔓不但把自己给忘了,还既嫌自己懒散,又嫉妒自己的小摊生意好。
真是个自以为是的家伙。
这么多年,一点没变。
他想通了关节,脾气却也上来了。
“我们家的生意,可不需要我吆喝,就有人过来买!”
“你!你真不孝顺!”
周蔓被堵得心口发慌,脑子里只能想起这一句辩驳。
话刚说出口,周蔓就后悔了。
这听起来就像是大清时候以势压人的坏婆婆!
——发挥得真差劲!
林锦对着周蔓可没有这么好的脾气。
他故意慢慢的点头,
“是~幸好不用像你这般孝顺,也能卖得出去东西!”
说罢,他故意没管周蔓漆黑一片的脸色,只朝周蔓外婆笑着示意,便转身回到自己的摊子上。
那耀武扬威的模样,就像一只高高翘着尾羽的公鸡。
还是故意模仿孔雀的那种坏鸡!
周蔓气得直咬牙。
她咽不下这口气。
在村里的这段时间,她一定要让外婆的摊子比他们家的还出名!
周蔓信誓旦旦。
眼看时候确实差不多了,她挑着担子,和外婆一起回家去。
一路上,周蔓都还是神情阴郁。外婆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宝贝孙女还在生气。
外婆看着好笑,安抚道:
“小满呐,今天那个男孩,其实也是好心。
你们俩之前还玩得挺好呢。”
周蔓坚决否认,自己怎么可能和这种损人有交集!自己就不是个交友不慎的人!
外婆有点惊讶:
“小满你不记得了?
小时候有一次,外婆带你来集上摆摊子,恰好他们家也把摊子摆在隔壁……”
在外婆哄小孩的语调中,周蔓突然想起来了。
-
那年她六岁,学校放暑假,周蔓便回到村子里玩耍。
那时候她很喜欢这个漂亮的小村子。
那里有小河里好吃的黄蚬,有一大片好像油画一般的水稻,有笑盈盈地给自己分糖糕的阿婆阿奶,还有外婆亲手编的小玩具。
外婆会编小花篮、小鼓、小风车,还会编各种小昆虫。
她觉得外婆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外婆。
在集市的摊子上,她也是这么和隔壁摊的小胖子说的。
那个小胖子手里拿着个木头做的长颈鹿,底下坐着个小木马,和周蔓据理力争,
“我爷爷才是最厉害的!他是个超级棒的木匠!”
……
后来,原本正开心地分享玩具的两小只,最终把玩具丢在了一边,打了起来。
当外婆终于找到周蔓时,周蔓已经打赢了。
她把那小胖子狠狠地摁在地上。
很不巧的是,那地方有一片蒲公英。小胖子摔下去的时候,嘴里正对着一大朵。
等外婆把他们俩拉开,小胖子终于能站了起来,一张嘴,就是大型的蒲公英播种器。
周蔓没管自己那凌乱的头发和掉在地上的头花,看着狼狈的小胖子哈哈大笑。
那小胖子看着纷飞的蒲公英毛,感受着自己嘴里那奇怪的、毛绒绒的质感,没忍住,“哇”的一声哭了。
外婆赶紧把小胖子送回到他爷爷身边,连连道歉。
那爷爷大笑着,让外婆放宽心:
“没事,我们家林锦,打输了也正常。小孩嘛,多闹闹才健康!”
外婆忙说过几日带周蔓上门赔礼,见林爷爷答应后,便带着周蔓收摊回家。
伴着夕阳,外婆和周蔓走在两边种满水稻的小石路上,周蔓有些霸道地把小手塞进外婆掌心里,仰起头,和外婆骄傲地说道:
“他说他爷爷才是最厉害的!我就和他打了一架!
我赢了!
外婆才是最厉害的!”
外婆听见这番童言童语,哈哈大笑。
孙女这种性格火爆的小辣椒,却总是能够温暖她的心。
但为了小辣椒将来长大不会被社会毒打,外婆笑罢,还是摸了摸周蔓的头,说:
“人家觉得自己爷爷是最厉害的,也没错呀。
外婆是编东西最厉害的,林爷爷说不定是做木头最厉害的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下次不要因为这种原因打架了。
好吗,小满?”
周蔓听进了心里。
隔日,外婆让周蔓拿上几个藤编的小玩具,领着她到隔壁村子里,专门给林锦赔礼道歉。
周蔓这回倒是真心实意很多,她把手上藤编的小熊猫送给林锦。
林锦收下,又有些扭捏地拿出了一个木头玩具。
是昨天周蔓见过的小长颈鹿。
那玩具雕刻得很是可爱,中间被分成很多节,又重新用绳子穿了起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款式。
林锦轻轻地按下底座,那原本正站着的长颈鹿一下子脚软,摊成一片,头向下耷拉着,就像昨天挨打的林锦。
周蔓一下子就笑开了。
那个暑假,外婆时常去那小集上摆摊,她便和隔壁摊的林锦玩。
虽然林锦比她还大两岁,但二人却相处得颇为融洽。
直到重新回到城里上学,周蔓便再也没见过那个小胖子。
-
突然回想起这段难堪的往事,周蔓被臊得满脸通红。
她着实没想到,当初那个小胖子,现在都长得这么高、变得这么瘦了。
周蔓简直不能把这个没礼貌的家伙,和记忆里好玩的小胖子联系起来。
外婆接着在周蔓耳边絮叨,
“听说他们家祖辈就是做木头家具的,才取了‘林’姓。林锦的老爸,好像叫林轩来着,在好多年前到城里开了一家店,现在据说办得很不错……”
周蔓心头一震。
“林轩?那个轩记家居的老板?”
外婆有些讶异,自己那常年在外的孙女,居然还记得隔壁村老板开的店叫什么名字。
“好像就是。”
周蔓当然知道。
作为把中国传统木质家具远销海外的典型代表,轩记家居已经不知道多上次出现在了她们的课本上。
听说他们的老板林轩,祖辈都是木匠。
早年间只是开了一家小工厂,后来发展得很顺利,又赶上了“国风”的潮流,各式各类的设计都新颖又好看舒适,便成功地打开了国内的市场。
直到现在,每年销往海外的家具数目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门课的老师举例都是轩记家居,周蔓简直都能背下林轩的创业故事。
没想到林锦居然还是个富二代。
居然还这么接地气地,和爷爷出来摆小摊。
周蔓现在倒是相信他没有故意来炫耀的意思了。
毕竟作为家里有厂的人,林锦和林爷爷,确实比较像是来随便做点买卖的。
她回想起自己立下的雄心壮志,觉得有些后悔。
她要多有才,才能把外婆的小店也开起个小厂,超越轩记家居啊!
但是周蔓低不下这个头。她也想让外婆有家小店。
到时,就用外婆的名字,让外婆也高兴高兴。
她想了想,还是决定先试试。
反正自己暂时不打算投简历,也会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外婆的藤编,只要能多卖出一份,就是成功!
-
入夜,周蔓和外婆一起躺在凉床上,想了很久。
小小的院子里晾着藤条,还放着些编到一半的筐子。
周蔓看着周遭熟悉又让人心安的环境,想起小时候,每回打算做些藤编,总得先到山上挑好些藤。
周蔓眼光总是不好,挑不到外婆想要的,却还老喜欢添乱。
外婆却从来不说,只是笑着看她胡闹。
外公帮忙把藤挑回家来,又得把藤粗略地煮好,烫好,再摊到院子里暴晒。
最后还得重新劈开、削好等,才能开始编箩筐。
那时候周蔓难缠得很,一看见外婆编藤编,便缠着她要编小玩具;外婆总是挥着藤条威胁她,却从没落下过。
小村庄的夜晚总是有很多一闪一闪的星星,一如从前,好看得紧。
十多年前的月亮和现在的一样圆,只有人在不断地长大、前行。
周蔓想,自己在这个村子里长大,现在,又能为它做什么呢?
自己的专业,究竟能有什么用?
终于想到了什么的周蔓一骨碌爬起来,随口敷衍了外婆的询问,坐在了电脑前。
第二日,早晨的空气还有些潮湿的时候,周蔓就先起床了。
外婆看见她难得这么早起,有些惊讶。
“小满起这么早?不睡到十点了?”
周蔓摇摇头,用冰凉的井水洗了把脸,便开始把手机的摄像头对准了外婆。
外婆慌得忙摆手,“你没事拍我一个老婆子干什么?”
周蔓可不管。反正外婆宠自己,不会舍得真的把藤条抽下来。
周蔓看着镜头里的外婆,看她给自己下米粉,还看外婆那虽然布满皱纹、却依然大气的眉眼。
周蔓心想,外婆可真美啊。
幸好遗传给自己了。
岁月在外婆脸上留下了不少痕迹,却没能掩盖住外婆眼里透出的爱意。
外婆燃起厨房里小小的土灶,把米粉烫熟,又把早晨特意出门买来的烧鸭也放进去。
原先想着孙女没那么早起床,早上去集上买来当午饭来着。
现在用来当早餐的浇头也很不错。
周蔓把粉端到院子里的桌子上,叫来还在给藤条挪到太阳底下的外公,等外公外婆动筷后,忙不迭地夹起一块烧鸭放进嘴里。
那烧鸭虽然放了一会,皮却依然很脆很香,鸭肉汁水爆满,配清淡的米粉正好。
周蔓没忘记给烧鸭粉也来一个特写。
晒在院子里的藤散发出一股特殊的清香,闻着让人心旷神怡。
周蔓想起自己昨晚的打算。
藤编,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传承至今,却几近消亡。
外婆的好手艺,在村子里人人称赞,却依旧卖不出去,只能在家里做些小玩意,给周蔓玩。
小到蚱蜢,大到周蔓上学用的小书包,都曾出自外婆之手。
只是上了大学,就读于设计专业的周蔓,内心却渐渐有点自卑了。
周边的同学无一不是大牌包,或是小众但很有特色的挎包,却没有人提及过藤编。
在众人眼里,藤编还是局限于农村里的簸箕,或是祭祀用的大花篮,谈不上潮流。
只有周蔓知道,在外婆手下的藤编,有多少可能。
她不想跟随那些国外的潮流,她想把藤编打出名声,就像……
就像林氏家居那样。
周蔓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才干,但大学的课倒还是好好上了的。
现在,没有本金、没有投资的周蔓,想到能帮忙卖出藤编的第一步,就是充分地利用互联网。
现在国风的潮流兴起,周蔓想拍拍自己那漂亮又可爱的外婆,傲娇但总是满足周蔓愿望的外公,还有院子里外婆做的、精致又特别的藤编。
反正,万一不成,还能当记录自己和外公外婆的生活。
要是成功了,想必也是自己赚了。
只是自己可能还是需要些帮手。
但这个地方没什么年轻人,还是空巢老人带着孙子居多,能找谁呢?
周蔓思来想去,脑海里居然出现了个小胖子。
周蔓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却又仔细想了想。
年轻,也多少会点传统技能,还有家学渊源。
林锦无疑是最佳人选。
可周蔓实在觉得有些难堪。
自己不但刚和他吵了一顿,还把人给忘了。
更何况自己原本的想法是超越他们家。
——跑进竞争对手家,让他们手把手地教我,可别是疯了才能干得出来!
外婆看着自己家孙女吃着粉,时而欣喜,时而皱眉,就好像昨晚电视剧里演的失心疯。
又见她吃完粉、洗完碗后,换上鞋子打算出门去,还是没忍住疑惑,
“你打算去哪呀?”
“去找昨天那小子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