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

    这一边,这婆子进了房内就暗自唾了几遍苏家玩意都是滑头!

    苏家怎会就只有这点钱财,那苏大壮天天跟那赵管家后头马屁啪啪的拍,一日日的少说二三四五两银子的拿。

    钱捞的不少,一家晦气东西一个比一个扣!

    可真要闹到苏大壮那里,她可不敢。且不说她儿还在那苏大壮底下干活,关键这苏大壮不愧是高门大院里雇的打手,身体壮实,力气又狠,村里无人敢惹。

    再怎么样,苏家娘子也是苏大壮的人。那招娣也是他的娃。

    那李家是县里做米面生意的,富的流油,想必那丫鬟婆子手里也有不少油水。有了这条路子。她以后不愁没银子了。

    嘿嘿一笑,她乐呵进了屋。

    苏眉自然不知道她的生死刚被这家父母判定过。

    她知道自己能活下来已经是她命大。

    这个乡村看上去就不像是现代,并且还住了一群恶民,不是个可以久待之处。

    她要么赶紧找到沈轻,要么,找到回去的办法。

    想看自己模样的想法迫使她起了身,地上没有鞋子,她黑黢黢的小脚踩在地上冰凉冰凉。

    走出屋门,此时应是临近午时,旁屋在飘起炊烟。庭前小院墙是用栅栏围成的,她记得她被扔出来的院落建的是土墙。

    庭院简陋空旷,院门旁有一口缸,她走过去,里面满缸的清水面上倒映出她的影子。

    面容瘦削凹陷,头发枯黄,似乎没有吸收过什么营养,看得出来连发育都未完全,小小的棉絮薄衫被这身体穿的像是大人衣裳。

    她竟然和十岁的自己容貌相差无几?!

    “我是你娘。”

    苏娘子站在她身前,娘这个字她酝酿许久喊不出口。

    苏娘子见她不叫也没纠结,将一根木棍和一罐灰拿给她。

    “你病了快半月,眼下家里活计堆起来了,我自有其他活,你拿草木灰去门口河边捣衣。”

    苏娘子一回来,就是收拾屋内外,自从知道她失忆后,也只是神色淡淡,没有多问她的身体,只是让她干活。

    走出了院门,出门便瞧见了那一条河。水流是从村头往下流。不远处有座石桥,石桥过去几家,就是那杨婆子的屋子。

    这河大概就是这个村村民平时洗衣洗菜生活的地方了。

    她穿着不多,但紧实,粗布料子粗糙磨得她有些不适。方才在屋子里她就看到苏娘子衣服也只是薄棉絮袄,屋内没有炉火和其他烤火用具。

    天冷,河水冰凉,河面风也刮的甚寒。

    苏眉蹲在那里瑟缩着捣衣,动作很是不麻利,草木灰也使用不惯,待衣裳洗完已是手脚冰凉,草木灰也消耗大半。

    衣裳里有件较粗布明显质感较好的白色绸缎里衣,在一堆粗麻中触感很是不同。

    她拿起来往自己身上比了比,大了很多。瞧着就不是她和苏娘子的。

    她现在才想起把她丢出门的那个魁梧男人,不适宜的想到让她浑身一颤,那人应该就是这家的男主人,她们应该是他的妻女。

    可哪有丈夫如此对待自己妻女的?

    那次他的力气道大到要把她的胳膊摔断,她既是小孩身体又瘦弱,在他的动作下险些濒死,以至现在都有些胆寒。

    对这片地方并不熟悉,她没打算坐以待毙。

    将那些衣服往屋旁一放,苏招娣开始在附近其他屋子游荡。

    从这片村落的屋舍后望去,她看到了一大片菜地,稍远些的另一片山头,是一块块农田。

    这村里住的大多应是农户。不时有村民从她身前路过,有些抱着刚洗好的衣裳回家的媳妇婆子,有零星几个扛着干柴回屋的青壮年男人。

    只是这些三三两两的同村人间,看她的眼神都颇为怪异,离她也有些距离。

    甚至有些人本没有看见她,只是擦肩而过时蓦地抬头看到,也直接低头加快步子远离。

    原地踟蹰了一会,她转到路前,这村子其他农户有院落的都是栅栏围挡。

    大多是竹木砍制,有些院内是有些鸡鸭在的,多数屋舍是连院落都未曾建造。

    而苏家的院墙是土砖堆砌,屋内外空间看着也大出不少,也未有家禽。

    苏家其实和其他农户很不一样。

    她没走远,怕迷路。

    今日有些日头却不大,回了苏家院内,她把衣裳拿出晾晒。

    苏娘子出来叫她进屋,她抬头看天,估摸着现在应是午后好一阵子,现在用午饭是有些晚了。

    正屋旁一个小堂内进去,灶台里在烧着火。

    台上放着些许陶罐和几只碗碟,旁边一方小木桌,地上有几个大布袋。有几个摆放的整齐的罐子存放在灶台旁一个的木质架上。

    厨房简陋但很整洁。

    她被苏娘子叫来生火烧火做饭。

    生火是用生火石,她试了几次,打不出火。

    苏娘子教她倒很有耐心,生火烧火不是很难,她大概都学会了以后,她们在小方桌前吃饭。只是看到那些食物她还是不免咂舌。

    炖的软烂的一小锅白糊糊,一小叠纯绿菜叶看起来没有油水,以及两个被蒸煮的有些水汽的发黄馒头。

    “只有这些吗?”她忍不住发问。

    苏娘子疑惑:“看你在病中,娘这才把你平时不舍得吃的芋头煮了,我们这顿吃好些,晚些就不做别的吃食了。”

    一顿才这么点吃的,条件尚可,母女两生活却如此困苦。

    她狠戳那馒头,那馒头直接带皮瘪下去,没有回弹。

    临近寒冬,种植的粮食也进入冬眠期。

    家中男人们为了养活家中老小,进行寒冬前的准备,便只能进山多拾点干柴,或是制作些简易陷阱放在山林中捕捉些野鸡野兔进行贩卖来购置火石和油灯。

    即使不换置铜钱,也能在冬日来临之前在家中保存好以备不时之需。

    在这家里,苏大壮一向不做这些事,也不管不顾她们。

    下地种菜,家务采买,全是她们母女两在操持,甚至无粮无米寒冬之时,也需得她们自己想办法存活。

    苏大壮只会在偶有回来之时,哄他好了,伺候舒服了,才会赏赐些银钱。

    他其实根本不缺钱,跟在安陵县有钱有势的大府管家身边做个打手,性格野蛮模样凶狠混到了主人家身旁的人,拿的银子怎会少。

    这年头,女人倚靠男人存活,若是这些男人家中连炊米也无,身形还瘦弱,怎么养活家中妻儿老小。

    那年,她就是看他身穿棉裳,膀子粗壮,比其他买主看着不好惹才有意勾引,可纵是百般盘算也没想到这个男人是个极凶狠无情的,没把她们娘两当做过自家人。

    也是她命该如此,若是她有一子傍身,现在定不会......

    苏娘子皱眉,以往招娣总弓腰低头,不敢看她,就算话少,可干活总是麻利,饭也不挑,吃的极少。

    现在倒是有些不怕事,不似以前唯唯诺诺。

    这一病变了这许多,一想到明日还要去李宅归还定金,还有给出去的那一百文,苏娘子顿时心疼起来。

    她也不想给这钱,只是这李宅单子足有十个荷包。

    有些要的绣样还是指名要苏招娣拿手的福禄寿桃,还要绣在那丝绸料子上,一看便知是要送予家族长辈。

    苏招娣仍在病中,她绣的又明显和她不同,若让主人家知道欺骗于他,以后她在安陵县都不会有单子了。

    再者老太婆嘴大又碎,这事一传被苏大壮知道了,钱也能还,只这件事不能让苏大壮来,他来招娣怕是免不了一顿好打,她也别想好过。

    她估摸着沈先生不仅给招娣看病没收钱,连药都是他送的,这老太婆就是讹人,女红不行,没什么本事,算盘珠子打的倒是响亮。

    为何要患病,不患病便不会花这些钱,也不会这么难办!

    苏眉刚好咬那硬梆梆的馒头抬眼,不期然的瞧见女人显露出一丝怨毒的表情。

    她眨眨眼,却又好像不见了。

    第二日一大早,苏娘子就将家里事物嘱咐了苏招娣,裹好了布包系在腰间,正要出门。

    苏眉知道她是要去县里头,而沈先生,正是住在那县里。

    “娘,我也跟你去。”女孩黑瘦弱小,一双招子忽闪忽闪也衬得明亮了不少,有了几分少女的狡黠。

    喊苏娘子娘是适应现在的身份,不然她迟早和她生分,苏眉再这个地方就一点没有依靠。

    安陵县是距牛儿村最近的一个县城,去一趟最近,也要二十里路。

    苏娘子轻描淡写说二十里,她也就不那么在意。

    直到走了两个时辰后,接近午时,她们终于看到了安陵县的牌坊。

    她们没有出行工具,长时间的跋涉,苏眉感觉这一次就把上辈子全走完的路都走了一遍,腿脚早就发软发麻,单薄的衣衫带着丝丝汗意粘在皮肤上。

    在城门口的大石头上急喘着气,她望过去,进出城的百姓不多,城门口有四个卫兵把守。

    入城处,一名卫兵在桌前盯着进城的百姓排队登记。

    待到她们时,那卫兵锐利的眼神上下扫视了她两一遍,问清她们的来历底细后,才让她们登记进了城。

    苏眉笑对苏娘子道:“没想到进城的规矩这样严苛,娘,我刚才吓出来一身汗呢。”

    “严苛?是何意?”她看了苏眉一眼又收回来。

    这话像是惊醒了苏眉,她不再说话,苏娘子也没有多问,带她往大路行了几百米。

章节目录

竹马走开,别拦着我回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汀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汀尔并收藏竹马走开,别拦着我回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