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李珏就在杨总兵这里做了两个多月的小卒了。
在这期间,李珏并没有亲自打过一场仗。
原因是只要有军情,不是李自成不允许他去,就是郝摇旗他们冲在前面,让他没有机会拔刀。
对自己成了看客这件事,李珏也很无奈,常常看着那把佩刀发愣,心说这玩意在自己手里算是废了。
李珏知道他们这是在保护自己,怕自己被那些进入甘肃地界的贼寇、或者是土匪杀死。
没什么事情的时候,李珏就带着郝摇旗他们去军田那里看看,看看那些他带来的流民生活的怎么样。
看过几次后,李珏便觉得他们活下来已经是没问题了。但要想要活的好一些,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
李珏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也不是现在就能改变的事情。
原先在军户手里的军田,现在都在边将,还有一些大户人家手里。
他们任意驱使边军士卒给他们耕作,然后给边军士卒一点报酬。
现在,他们有了从陕西逃难过来的这些人,便觉得给他们一口吃的就行了,报酬这种事就不要想了。
所以,李珏带来的这些人,可以活下去,但活的不太好。
但他们已经很满意了,每次见到李珏,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就会跪下来,恭迎李珏。
最后,李珏就很少去看他们了。
还有李珏从流民当中挑选出来的那六百多人,他们一直是李珏的心病。
这些人也被分散在军田里了,李珏一直担心他们不肯安心,会跑去做贼寇。
特别是陕西贼寇进入甘肃以后,李珏就让人一直看着他们,防备他们去从贼。
其实,李珏一直想让这些人再次从军。可这些人要么就是从边军那里逃出来的,要么就是被裁撤的驿卒,已经对投身军伍失去了兴趣。
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时至今日,大明朝还欠着他们的俸禄粮米。
所以,让他们再次投军已经是不可能了,他们宁愿做流民,也不肯再次做大明的小卒子。
对此,李珏一点办法也没有。
有时候,李珏会觉得李自成的觉悟还挺高的。大明朝也欠李自成的俸禄啊,可人家李自成除了埋怨几声,这不转头又做了边军吗?
李传勋却说,“这是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话提醒了李珏,他觉得最后谁在树上吊死,此时还不好说。
到底是欠钱的那个,还是被欠钱的那个,真的不好说。
大明朝也欠“李珏”的俸禄,也欠李传勋的俸禄,还欠刘佳良、郝摇旗等许多许多人的俸禄。
李珏觉得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这债主多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最后,这个人,或者是这个国家,会被债主捶死。
每次想到这里,李珏就会叹息一声,心说自己也是债主啊!
这大明朝也欠我的俸禄啊。
现在,做为名义上的亲兵,李珏已经不担心俸禄不能发放的事情了。
但边军中的大部分人,也就是做不成亲兵的那些人,却几乎都领不到全额俸禄。
所以,这些人会去种田,会去做小买卖,会去做帮工,还会把衣甲当了,换几个钱花花。
有的就更过分了,他们会让妻女去做不耻之事,就是为了换取几个钱。() ()
不做边军不知道这些事情,做了边军以后,李珏的心态便崩了。
这边,李珏的心态几乎崩了。那边,李自成却干的风生水起,要多顺手有多顺手。
李珏等人来到甘肃后没多久,李自成就又升官了,做了总旗。
他升官后,原先小旗的位置,杨总兵就给了李珏。
但还是李珏手下的人多,李自成管着五十个人,李珏手下有六十多人。
人多就有人多的麻烦,杨总兵只给十个人的俸禄,李珏自己却要养五十多个人。
对此,李珏却毫无怨言。
但郝摇旗很不愿意,总觉得这件事不对头。
于是,他就问李珏,“拿我们自己的钱,养着我们自己,却要为杨总兵出力,合适吗?”
李珏想也没想就告诉他,“合适,很合适”。
不这样又能咋样?带着这五十多人直接去肃宁吗?
肯定不行。杨总督的事情还没了结,自己也就不能离开这里。
带着这五十多人去做贼寇吗?
这大明已经够乱的了,自己就不要添乱了。
所以,苟在这里就很好,至少现在苟在这里就很好。
李珏问道:“没钱了吗?”
郝摇旗摇摇头,“两万多两银子,哪能没钱啊。我只是怕坐吃山空而已。”
李珏想想也是,杨鹤的事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自己在这里那要苟到什么时候?
于是,李珏派人把李自成叫来,说是“下次有军情的时候,叫我们一声”。
李自成知道他这是在军营里呆腻了,想出去散散心,就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亲兵营里一大怪,总旗跑着见小旗。
说的就是李自成这位总旗,去见小旗李珏的时候,都是跑着去的。
这处军营里还住着四位小旗,他们也和李珏一样,都归李自成管。
李自成这个样子去见李珏,别人见了李珏,也都会恭恭敬敬的叫他一声“李爷”。
军营里敢横着走的,一般都被人称作“爷”。
但李珏很低调,从来不横着走不说,还不欺负人,待人也很和善,也愿意帮助别人,重要的是,李珏有钱……
可他还是被人叫做了“李爷”。
原先叫他李爷的,只有李过和刘国龙。自从四位小旗带头叫李珏为李爷以后,军营里的人,不管是谁,见了李珏都会叫他一声李爷。
只是他们叫李爷的时候,口气不同,有的是真心叫,有的则含有调侃的意思。
有一次杨总兵下军营,看到几位小旗围着李珏李爷长李爷短的,觉得有些奇怪,就让人去叫李珏,想问问他是怎么回事。
结果,他眼睁睁的看着他手下那名校尉,跑到李珏面前恭恭敬敬的说道:“李爷,大帅有请。”
杨总兵摇了摇头,也没有见李珏,而是直接走了。
也不怪杨总兵摇头,现在他要想拉出一支正儿八经的队伍来,那是很难很难的。
所以,只要有事,特别是打仗的事情,杨总兵只能派他的亲兵出马。
过于依赖亲兵,也就不敢管的过细。不然,这些人会奓毛。
就这样,李珏成了亲兵营里的爷。
在这期间,李珏并没有亲自打过一场仗。
原因是只要有军情,不是李自成不允许他去,就是郝摇旗他们冲在前面,让他没有机会拔刀。
对自己成了看客这件事,李珏也很无奈,常常看着那把佩刀发愣,心说这玩意在自己手里算是废了。
李珏知道他们这是在保护自己,怕自己被那些进入甘肃地界的贼寇、或者是土匪杀死。
没什么事情的时候,李珏就带着郝摇旗他们去军田那里看看,看看那些他带来的流民生活的怎么样。
看过几次后,李珏便觉得他们活下来已经是没问题了。但要想要活的好一些,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
李珏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也不是现在就能改变的事情。
原先在军户手里的军田,现在都在边将,还有一些大户人家手里。
他们任意驱使边军士卒给他们耕作,然后给边军士卒一点报酬。
现在,他们有了从陕西逃难过来的这些人,便觉得给他们一口吃的就行了,报酬这种事就不要想了。
所以,李珏带来的这些人,可以活下去,但活的不太好。
但他们已经很满意了,每次见到李珏,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就会跪下来,恭迎李珏。
最后,李珏就很少去看他们了。
还有李珏从流民当中挑选出来的那六百多人,他们一直是李珏的心病。
这些人也被分散在军田里了,李珏一直担心他们不肯安心,会跑去做贼寇。
特别是陕西贼寇进入甘肃以后,李珏就让人一直看着他们,防备他们去从贼。
其实,李珏一直想让这些人再次从军。可这些人要么就是从边军那里逃出来的,要么就是被裁撤的驿卒,已经对投身军伍失去了兴趣。
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时至今日,大明朝还欠着他们的俸禄粮米。
所以,让他们再次投军已经是不可能了,他们宁愿做流民,也不肯再次做大明的小卒子。
对此,李珏一点办法也没有。
有时候,李珏会觉得李自成的觉悟还挺高的。大明朝也欠李自成的俸禄啊,可人家李自成除了埋怨几声,这不转头又做了边军吗?
李传勋却说,“这是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话提醒了李珏,他觉得最后谁在树上吊死,此时还不好说。
到底是欠钱的那个,还是被欠钱的那个,真的不好说。
大明朝也欠“李珏”的俸禄,也欠李传勋的俸禄,还欠刘佳良、郝摇旗等许多许多人的俸禄。
李珏觉得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这债主多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最后,这个人,或者是这个国家,会被债主捶死。
每次想到这里,李珏就会叹息一声,心说自己也是债主啊!
这大明朝也欠我的俸禄啊。
现在,做为名义上的亲兵,李珏已经不担心俸禄不能发放的事情了。
但边军中的大部分人,也就是做不成亲兵的那些人,却几乎都领不到全额俸禄。
所以,这些人会去种田,会去做小买卖,会去做帮工,还会把衣甲当了,换几个钱花花。
有的就更过分了,他们会让妻女去做不耻之事,就是为了换取几个钱。() ()
不做边军不知道这些事情,做了边军以后,李珏的心态便崩了。
这边,李珏的心态几乎崩了。那边,李自成却干的风生水起,要多顺手有多顺手。
李珏等人来到甘肃后没多久,李自成就又升官了,做了总旗。
他升官后,原先小旗的位置,杨总兵就给了李珏。
但还是李珏手下的人多,李自成管着五十个人,李珏手下有六十多人。
人多就有人多的麻烦,杨总兵只给十个人的俸禄,李珏自己却要养五十多个人。
对此,李珏却毫无怨言。
但郝摇旗很不愿意,总觉得这件事不对头。
于是,他就问李珏,“拿我们自己的钱,养着我们自己,却要为杨总兵出力,合适吗?”
李珏想也没想就告诉他,“合适,很合适”。
不这样又能咋样?带着这五十多人直接去肃宁吗?
肯定不行。杨总督的事情还没了结,自己也就不能离开这里。
带着这五十多人去做贼寇吗?
这大明已经够乱的了,自己就不要添乱了。
所以,苟在这里就很好,至少现在苟在这里就很好。
李珏问道:“没钱了吗?”
郝摇旗摇摇头,“两万多两银子,哪能没钱啊。我只是怕坐吃山空而已。”
李珏想想也是,杨鹤的事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自己在这里那要苟到什么时候?
于是,李珏派人把李自成叫来,说是“下次有军情的时候,叫我们一声”。
李自成知道他这是在军营里呆腻了,想出去散散心,就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亲兵营里一大怪,总旗跑着见小旗。
说的就是李自成这位总旗,去见小旗李珏的时候,都是跑着去的。
这处军营里还住着四位小旗,他们也和李珏一样,都归李自成管。
李自成这个样子去见李珏,别人见了李珏,也都会恭恭敬敬的叫他一声“李爷”。
军营里敢横着走的,一般都被人称作“爷”。
但李珏很低调,从来不横着走不说,还不欺负人,待人也很和善,也愿意帮助别人,重要的是,李珏有钱……
可他还是被人叫做了“李爷”。
原先叫他李爷的,只有李过和刘国龙。自从四位小旗带头叫李珏为李爷以后,军营里的人,不管是谁,见了李珏都会叫他一声李爷。
只是他们叫李爷的时候,口气不同,有的是真心叫,有的则含有调侃的意思。
有一次杨总兵下军营,看到几位小旗围着李珏李爷长李爷短的,觉得有些奇怪,就让人去叫李珏,想问问他是怎么回事。
结果,他眼睁睁的看着他手下那名校尉,跑到李珏面前恭恭敬敬的说道:“李爷,大帅有请。”
杨总兵摇了摇头,也没有见李珏,而是直接走了。
也不怪杨总兵摇头,现在他要想拉出一支正儿八经的队伍来,那是很难很难的。
所以,只要有事,特别是打仗的事情,杨总兵只能派他的亲兵出马。
过于依赖亲兵,也就不敢管的过细。不然,这些人会奓毛。
就这样,李珏成了亲兵营里的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