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溶溶,满室寂静,襄王以手支颐,好整以暇地与濯缨对视。
濯缨微微俯首,脸颊浮起轻淡的红云,有些羞赧:“妾以戴罪之身得陛下所幸,不过三年已是二品昭仪,兼有协理后宫之权,虽不敢说宠冠后廷,却也算平步青云、颇受恩宠。”
“昭仪如何受宠,和臣毫不相干。”褚羲放下左手,声线冷冽。
濯缨抬起头,平视褚羲,目光沉静如水:“陛下欲令大王尚主,尔后顺理成章在长安久居,大王婉拒,想必是想早日回到军中罢。”
褚羲敛眉,有些不解:“臣的婚事,何故令昭仪关切?”
濯缨浅浅弯唇,明丽若芙蕖:“妾希冀与大王通力合作,若大王愿意,妾可在圣上耳边为大王多多美言,助大王早日重返幽州。”
见襄王凝神不语,濯缨再接再厉:“大王是英武男儿、北地雄鹰,妾想着,大王这样的豪杰,岂会甘于久居温柔乡?”
濯缨瞧着,襄王的眼底仿佛划过了一丝懊恼——她应该是说到襄王心坎儿里了吧!
懊恼消失无踪,褚羲沉声:“昭仪既能让陛下同意臣早日离京,为何不直接求陛下宽赦家人?”
濯缨叹气:“陛下虽宠爱妾身,但陆家之事绝非妾几句求情便能赦免,陛下也不喜嫔妃与宫外有所牵连,妾只能来央求大王。”
褚羲起身朝殿外走去:“昭仪不必试探臣,臣对陛下赤诚相待,对大雍忠心耿耿,不论驻扎北境还是留守长安,臣皆无怨言。”
濯缨眨眨盈盈杏眼,正要说些什么时,褚羲脚下一顿:“宴席还未结束,昭仪还是早些回去为好,免得陛下遣人来寻。”
襄王离去,濯缨注视着他的背影,幽幽道:“若是妾告知大王,元德皇后英年早逝是另有隐情呢?”
褚羲身形定住,缓缓转过身来,波澜不惊的眼眸隐现几分讶异:“昭仪所言为真?有何凭证?”
姑母褚皇后是将门女子,自幼习武强身,虽则因爱子夭亡一事而郁郁寡欢,但也不至于淋了一场秋雨便卧病不起。
她的死确实疑点重重,这些年褚羲亦想方设法探查。
濯缨解释道:“妾居内廷三载,耳目众多,对于宫中秘闻,妾有所知晓。大王虽位高权重,但毕竟不是后宫中人,有些事情自然不便查探。”
“妾出来已经有些时候,该回席上了。”濯缨拂拂衣袖,向襄王告别,“倘若大王有意与妾同心合力,随时可派人告知妾。”
“妾喜静,目下居于北面的玉烛殿,往来宫人寥若晨星。”
这下轮到襄王凝视濯缨的背影。
“同心......合力。”褚羲默念。
“合作之事臣还需考虑,昭仪放心,今日昭仪对臣之所言,臣一字也不会外传。”
*
濯缨回到宴席上时,皇帝兴致正浓,亲自弹奏一把紫檀五弦琵琶,脸上笑盈盈的。
温贤妃和范修容闲话家常,见濯缨回来,拉着她加入闲谈。
范修容对着满桌珍馐,轻轻叹气:“要是贵妃娘子还在就好了,她生前喜食这羊皮花丝,可是奉御让她清淡饮食,她便甚少进食荤腥了。”
“不晓得三郎那孩子怎么样了。”温贤妃无儿无女,对看着长大的皇子皇女都十分和蔼,“贵妃姐姐最惦念的就是他。”
曹贵妃逝后,魏王谢璟闭门不出,整日把自己关在王府里,为母守丧是亲子应尽的本分,他为此空置公务,皇帝也没有多说什么。
圣上的子嗣里,长子次子皆早夭,五郎赵王谢珙不良于行,剩余的六、七、八皇子尚未元服,故而近些日子,蜀王谢璋在朝中可谓是备受瞩目。
曹殷梦此次也未跟随帝驾至行宫,大概还在为姑母的亡故而怅惘吧。
濯缨轻摇团扇,见一梳双环望仙髻的、斜插芙蓉簪的俏丽女郎正眯着眼睛看她。
郭沛宁朝皎若朝霞、顾盼神飞的美人轻轻颔首,濯缨将菊花纹团扇贴到脸侧,双眼弯弯。
可恶!
每每她打算对着陆濯缨风轻云淡的时候,陆二娘这厮都好像在逗弄自己。
郭沛宁有些羞恼,轻哼一声,扭过头不再盯视濯缨。
皇帝擅乐,尤其是琵琶弹得最妙,一曲大破阵乐在他手下堪称气势雄浑,如同亲临千军万马的沙场。
众臣无不称赞。
一位耳戴金环、发辫蜷曲的绿眸武将满面赞叹,凑到皇帝身侧:“臣愿为陛下献上一舞!”
说罢,他迈着阔步走向大殿正中,拨开正在燕舞的菩萨蛮,配合曲调就地胡旋,毫无文臣的矜持,身形似风,舞姿分外灵活。
但他由于体壮腹圆、肤如黑炭,腰肢摇摆、扭动之时浑身肌肉抖动,甚是喜感,与纤细窈窕的菩萨蛮格格不入。
众臣抚掌大笑,女眷们或以手或持袖掩唇,皆忍俊不禁。
以郭尚书为首的几位文臣有几分不屑之色,取笑道:“谄媚之徒尔。”
皇帝一手抚着食案,一手指着那武将,乐不可支:“这胡儿真是有趣!”
那胡人武将对郭尚书的取笑置若罔闻,一脸憨笑,怡然自得地手拍腰鼓,绕大殿旋转起舞。
一曲舞毕,他满脸堆笑,朝皇帝施施然俯身:“臣李度辽祝吾皇福寿绵长,祝我大雍国祚永存!”
皇帝大悦,赏赐金银丝帛与他:“李卿此舞甚妙,当赏。”
又召李度辽来身边说话,一时间君臣相得,其乐融融。
濯缨听说过这位胡人将军,他是归化大雍的西北杂胡人,常年驻军关内道,这几年颇得圣心,皇帝喜好丹道,他进献了不少西域、大食的秘药,可谓投皇帝所好。
襄王对战兀林部、羽弗部联军,羽弗部可汗郁绰败阵后携余部西逃,一路跨过茫茫草原,被李度辽所擒。
皇帝因此擢升他为朔方兵马使、灵州都督,召他一并前来长安受赏。
门下省给事中薛兰逸以此情此景为题作诗:“祝尧千万载,献舞拜枫宸。龙颜开笑靥,臣子共欢颜。此景堪入画,千秋传美谈。”
寿光公主素来惊艳于薛兰逸的俊秀皮囊和出众才学,她轻摇羽扇,赞许地凝视了薛兰逸一会儿。
这薛兰逸当年能被点为探花郎,与他隽秀昳丽的姿容脱不开关系,且他年纪轻轻便身居五品,又是阿耶喜欢的寒门出身,可谓前途无量。
可惜这人喜好和平康坊舞娘相交,风流不羁,若是能洁身自好一些,倒是个不错的驸马都尉人选。
谢止忧欣赏薛兰逸,却不知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李度辽之子李明览偷偷地盯着这位耀眼夺目的长安明珠,他早就注意到了坐在郭淑妃身侧的公主,他在灵州从没见过这样明艳张扬的佳人。
宴罢,皇帝尽兴退席,众人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离去。
回到玉烛殿,濯缨取下琳琅的首饰,散开繁重的发髻,抱膝靠在榻上沉思。
此番去找襄王合作,实在是有些鲁莽,但难得逢此良机,只好兵行险招。
思前想后,濯缨心中惴惴,说到底对于与襄王合作之事,她没有多大的把握。
襄王看着光明磊落,承诺不会将濯缨与他的对话泄露出去,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若是她对襄王所言真传了出去,她得早做准备。
*
兀林部可汗渠格昔年暗算先襄王,致先襄王与世子英年阵亡,皇帝对其深恶痛绝,押解至京后令人将其五马分尸,兀林部全族被灭,以慰三年前松阳河一役牺牲的大雍兵士。
至于羽弗部可汗郁绰,皇帝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将其带至翠华行宫,在宴会次日令其行牵羊礼。
郁绰赤着上身,身披羊皮,像羔羊一样被人扯着脖子上的绳索,一脸被赦免死罪的感激涕零,跪爬在皇帝面前,众臣与内外命妇们在一旁围观。
令郁绰受辱的牵羊礼结束后,皇帝派人将其囚于长安的府宅,严密看管,非诏不得出。
皇帝携众人登临重云台,台下有一片宽阔的校场,正适合打一场马球赛。
襄王、李明览及几位武将在一组,蜀王、薛兰逸、谢止忧等人在另一组。
皇帝揽濯缨坐在高处,濯缨将剥好的葡萄、石榴递给皇帝,又对皇帝和声道:“圣上昨夜已经饮多了酒,今日就少饮些酒,尝尝这蔗浆罢。”
皇帝其实不喜有人管束他饮食,但对着这张脸,他怎么也发不出脾气来。
他一手接过琉璃盏,温和地笑笑:“蔗浆甘甜,不输美酒。”
这边厢情意绵绵,那边厢的郭淑妃捏着蜜枣,俯首轻嗤一声:“狐媚。”
马球赛开场,夺走了郭淑妃的注意,她转头寻找爱女寿光公主的身影。
此处视野开阔,其下的马球赛况一览无余。
襄王不愧是将门出身、马上长大,他年纪轻轻,平日一副老成的模样,但在骏马上意气飞扬,让在场众人想起了一句诗——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襄王与同队配合得当,马球赛开场不多时,就已经连进数球。
蜀王和薛兰逸也不遑多让,二人在马背上依然风流俊雅,同时不失敏捷,也一连进了好几个球。
谢止忧巾帼不让须眉,挥舞球杆的动作凌厉果决,三人巧妙配合,逐渐追平了比分。
郭淑妃看着女儿,一脸骄傲,颇有“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
校场边和重云台上的众人被精彩的马球赛吸引,不时抚掌,为进球相贺。
已婚妇人和未婚女郎们目不暇接,襄王、蜀王、薛给事中都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马下丰姿秀冶,马上魁伟雄毅,难得齐聚一堂。
就连那高鼻翠目的李家胡儿,在马背上也称得上潇洒倜傥。
马球赛到后半程,两队几乎平分秋色,难分胜负。
襄王这队的同伴将球击至李明览处,谢止忧策马奔来,信心满满地欲和李明览争夺此球。
李明览望着意气风发、英姿飒爽的公主,忍不住手下留情,将球让给了谢止忧。
一分之差,谢止忧这队争得马球赛魁首。
不过谢止忧有些恼火,对着李明览冷哼:“本公主需要你这胡儿相让吗?”
李明览和颜悦色,傻傻地笑道:“不是臣相让,是公主球技高超,臣甘拜下风。”
谢止忧斜睨了对方一眼,策马走到校场边休息。
李明览凝望着她的背影,眼神变得锐利,仿佛野狼盯着猎物。
打完一场马球,衣襟已然汗湿,褚羲理了理汗津津的幞头,浅麦色的脸庞微微绯红,一边平复呼吸,一边望向重云台。
濯缨正和皇帝说着什么,眉目间尽是春意。
她还亲自剥了葡萄喂给皇帝吃!
不是有宫人在吗,哪里还需要她亲自剥?
褚羲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气闷。
昨日才和他提起合作一事,今日就要向他证明她和皇帝有多么琴瑟和鸣,她有多得宠吗?
濯缨微微俯首,脸颊浮起轻淡的红云,有些羞赧:“妾以戴罪之身得陛下所幸,不过三年已是二品昭仪,兼有协理后宫之权,虽不敢说宠冠后廷,却也算平步青云、颇受恩宠。”
“昭仪如何受宠,和臣毫不相干。”褚羲放下左手,声线冷冽。
濯缨抬起头,平视褚羲,目光沉静如水:“陛下欲令大王尚主,尔后顺理成章在长安久居,大王婉拒,想必是想早日回到军中罢。”
褚羲敛眉,有些不解:“臣的婚事,何故令昭仪关切?”
濯缨浅浅弯唇,明丽若芙蕖:“妾希冀与大王通力合作,若大王愿意,妾可在圣上耳边为大王多多美言,助大王早日重返幽州。”
见襄王凝神不语,濯缨再接再厉:“大王是英武男儿、北地雄鹰,妾想着,大王这样的豪杰,岂会甘于久居温柔乡?”
濯缨瞧着,襄王的眼底仿佛划过了一丝懊恼——她应该是说到襄王心坎儿里了吧!
懊恼消失无踪,褚羲沉声:“昭仪既能让陛下同意臣早日离京,为何不直接求陛下宽赦家人?”
濯缨叹气:“陛下虽宠爱妾身,但陆家之事绝非妾几句求情便能赦免,陛下也不喜嫔妃与宫外有所牵连,妾只能来央求大王。”
褚羲起身朝殿外走去:“昭仪不必试探臣,臣对陛下赤诚相待,对大雍忠心耿耿,不论驻扎北境还是留守长安,臣皆无怨言。”
濯缨眨眨盈盈杏眼,正要说些什么时,褚羲脚下一顿:“宴席还未结束,昭仪还是早些回去为好,免得陛下遣人来寻。”
襄王离去,濯缨注视着他的背影,幽幽道:“若是妾告知大王,元德皇后英年早逝是另有隐情呢?”
褚羲身形定住,缓缓转过身来,波澜不惊的眼眸隐现几分讶异:“昭仪所言为真?有何凭证?”
姑母褚皇后是将门女子,自幼习武强身,虽则因爱子夭亡一事而郁郁寡欢,但也不至于淋了一场秋雨便卧病不起。
她的死确实疑点重重,这些年褚羲亦想方设法探查。
濯缨解释道:“妾居内廷三载,耳目众多,对于宫中秘闻,妾有所知晓。大王虽位高权重,但毕竟不是后宫中人,有些事情自然不便查探。”
“妾出来已经有些时候,该回席上了。”濯缨拂拂衣袖,向襄王告别,“倘若大王有意与妾同心合力,随时可派人告知妾。”
“妾喜静,目下居于北面的玉烛殿,往来宫人寥若晨星。”
这下轮到襄王凝视濯缨的背影。
“同心......合力。”褚羲默念。
“合作之事臣还需考虑,昭仪放心,今日昭仪对臣之所言,臣一字也不会外传。”
*
濯缨回到宴席上时,皇帝兴致正浓,亲自弹奏一把紫檀五弦琵琶,脸上笑盈盈的。
温贤妃和范修容闲话家常,见濯缨回来,拉着她加入闲谈。
范修容对着满桌珍馐,轻轻叹气:“要是贵妃娘子还在就好了,她生前喜食这羊皮花丝,可是奉御让她清淡饮食,她便甚少进食荤腥了。”
“不晓得三郎那孩子怎么样了。”温贤妃无儿无女,对看着长大的皇子皇女都十分和蔼,“贵妃姐姐最惦念的就是他。”
曹贵妃逝后,魏王谢璟闭门不出,整日把自己关在王府里,为母守丧是亲子应尽的本分,他为此空置公务,皇帝也没有多说什么。
圣上的子嗣里,长子次子皆早夭,五郎赵王谢珙不良于行,剩余的六、七、八皇子尚未元服,故而近些日子,蜀王谢璋在朝中可谓是备受瞩目。
曹殷梦此次也未跟随帝驾至行宫,大概还在为姑母的亡故而怅惘吧。
濯缨轻摇团扇,见一梳双环望仙髻的、斜插芙蓉簪的俏丽女郎正眯着眼睛看她。
郭沛宁朝皎若朝霞、顾盼神飞的美人轻轻颔首,濯缨将菊花纹团扇贴到脸侧,双眼弯弯。
可恶!
每每她打算对着陆濯缨风轻云淡的时候,陆二娘这厮都好像在逗弄自己。
郭沛宁有些羞恼,轻哼一声,扭过头不再盯视濯缨。
皇帝擅乐,尤其是琵琶弹得最妙,一曲大破阵乐在他手下堪称气势雄浑,如同亲临千军万马的沙场。
众臣无不称赞。
一位耳戴金环、发辫蜷曲的绿眸武将满面赞叹,凑到皇帝身侧:“臣愿为陛下献上一舞!”
说罢,他迈着阔步走向大殿正中,拨开正在燕舞的菩萨蛮,配合曲调就地胡旋,毫无文臣的矜持,身形似风,舞姿分外灵活。
但他由于体壮腹圆、肤如黑炭,腰肢摇摆、扭动之时浑身肌肉抖动,甚是喜感,与纤细窈窕的菩萨蛮格格不入。
众臣抚掌大笑,女眷们或以手或持袖掩唇,皆忍俊不禁。
以郭尚书为首的几位文臣有几分不屑之色,取笑道:“谄媚之徒尔。”
皇帝一手抚着食案,一手指着那武将,乐不可支:“这胡儿真是有趣!”
那胡人武将对郭尚书的取笑置若罔闻,一脸憨笑,怡然自得地手拍腰鼓,绕大殿旋转起舞。
一曲舞毕,他满脸堆笑,朝皇帝施施然俯身:“臣李度辽祝吾皇福寿绵长,祝我大雍国祚永存!”
皇帝大悦,赏赐金银丝帛与他:“李卿此舞甚妙,当赏。”
又召李度辽来身边说话,一时间君臣相得,其乐融融。
濯缨听说过这位胡人将军,他是归化大雍的西北杂胡人,常年驻军关内道,这几年颇得圣心,皇帝喜好丹道,他进献了不少西域、大食的秘药,可谓投皇帝所好。
襄王对战兀林部、羽弗部联军,羽弗部可汗郁绰败阵后携余部西逃,一路跨过茫茫草原,被李度辽所擒。
皇帝因此擢升他为朔方兵马使、灵州都督,召他一并前来长安受赏。
门下省给事中薛兰逸以此情此景为题作诗:“祝尧千万载,献舞拜枫宸。龙颜开笑靥,臣子共欢颜。此景堪入画,千秋传美谈。”
寿光公主素来惊艳于薛兰逸的俊秀皮囊和出众才学,她轻摇羽扇,赞许地凝视了薛兰逸一会儿。
这薛兰逸当年能被点为探花郎,与他隽秀昳丽的姿容脱不开关系,且他年纪轻轻便身居五品,又是阿耶喜欢的寒门出身,可谓前途无量。
可惜这人喜好和平康坊舞娘相交,风流不羁,若是能洁身自好一些,倒是个不错的驸马都尉人选。
谢止忧欣赏薛兰逸,却不知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李度辽之子李明览偷偷地盯着这位耀眼夺目的长安明珠,他早就注意到了坐在郭淑妃身侧的公主,他在灵州从没见过这样明艳张扬的佳人。
宴罢,皇帝尽兴退席,众人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离去。
回到玉烛殿,濯缨取下琳琅的首饰,散开繁重的发髻,抱膝靠在榻上沉思。
此番去找襄王合作,实在是有些鲁莽,但难得逢此良机,只好兵行险招。
思前想后,濯缨心中惴惴,说到底对于与襄王合作之事,她没有多大的把握。
襄王看着光明磊落,承诺不会将濯缨与他的对话泄露出去,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若是她对襄王所言真传了出去,她得早做准备。
*
兀林部可汗渠格昔年暗算先襄王,致先襄王与世子英年阵亡,皇帝对其深恶痛绝,押解至京后令人将其五马分尸,兀林部全族被灭,以慰三年前松阳河一役牺牲的大雍兵士。
至于羽弗部可汗郁绰,皇帝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将其带至翠华行宫,在宴会次日令其行牵羊礼。
郁绰赤着上身,身披羊皮,像羔羊一样被人扯着脖子上的绳索,一脸被赦免死罪的感激涕零,跪爬在皇帝面前,众臣与内外命妇们在一旁围观。
令郁绰受辱的牵羊礼结束后,皇帝派人将其囚于长安的府宅,严密看管,非诏不得出。
皇帝携众人登临重云台,台下有一片宽阔的校场,正适合打一场马球赛。
襄王、李明览及几位武将在一组,蜀王、薛兰逸、谢止忧等人在另一组。
皇帝揽濯缨坐在高处,濯缨将剥好的葡萄、石榴递给皇帝,又对皇帝和声道:“圣上昨夜已经饮多了酒,今日就少饮些酒,尝尝这蔗浆罢。”
皇帝其实不喜有人管束他饮食,但对着这张脸,他怎么也发不出脾气来。
他一手接过琉璃盏,温和地笑笑:“蔗浆甘甜,不输美酒。”
这边厢情意绵绵,那边厢的郭淑妃捏着蜜枣,俯首轻嗤一声:“狐媚。”
马球赛开场,夺走了郭淑妃的注意,她转头寻找爱女寿光公主的身影。
此处视野开阔,其下的马球赛况一览无余。
襄王不愧是将门出身、马上长大,他年纪轻轻,平日一副老成的模样,但在骏马上意气飞扬,让在场众人想起了一句诗——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襄王与同队配合得当,马球赛开场不多时,就已经连进数球。
蜀王和薛兰逸也不遑多让,二人在马背上依然风流俊雅,同时不失敏捷,也一连进了好几个球。
谢止忧巾帼不让须眉,挥舞球杆的动作凌厉果决,三人巧妙配合,逐渐追平了比分。
郭淑妃看着女儿,一脸骄傲,颇有“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
校场边和重云台上的众人被精彩的马球赛吸引,不时抚掌,为进球相贺。
已婚妇人和未婚女郎们目不暇接,襄王、蜀王、薛给事中都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马下丰姿秀冶,马上魁伟雄毅,难得齐聚一堂。
就连那高鼻翠目的李家胡儿,在马背上也称得上潇洒倜傥。
马球赛到后半程,两队几乎平分秋色,难分胜负。
襄王这队的同伴将球击至李明览处,谢止忧策马奔来,信心满满地欲和李明览争夺此球。
李明览望着意气风发、英姿飒爽的公主,忍不住手下留情,将球让给了谢止忧。
一分之差,谢止忧这队争得马球赛魁首。
不过谢止忧有些恼火,对着李明览冷哼:“本公主需要你这胡儿相让吗?”
李明览和颜悦色,傻傻地笑道:“不是臣相让,是公主球技高超,臣甘拜下风。”
谢止忧斜睨了对方一眼,策马走到校场边休息。
李明览凝望着她的背影,眼神变得锐利,仿佛野狼盯着猎物。
打完一场马球,衣襟已然汗湿,褚羲理了理汗津津的幞头,浅麦色的脸庞微微绯红,一边平复呼吸,一边望向重云台。
濯缨正和皇帝说着什么,眉目间尽是春意。
她还亲自剥了葡萄喂给皇帝吃!
不是有宫人在吗,哪里还需要她亲自剥?
褚羲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气闷。
昨日才和他提起合作一事,今日就要向他证明她和皇帝有多么琴瑟和鸣,她有多得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