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快到京城了。“

    一只久覆薄茧的手掀开车帷,男人浓眉深目,望向不远处恢弘的城门,眸光中风霜满载,若有实感般沉重。

    十年,又是一岁杏花春。道旁杏红摇曳,纷纷然零落成雨,若不改当年。

    他皱眉轻叹。此番进京,凶多吉少。

    垂眸却见几瓣杏花乘微风悄然落到他的膝盖上,他缓手捧起,漾起苦涩却浅淡的笑意。

    怎不思故人,却处处如见故人?

    春猎场。

    晴空浮云,嘉林秀青。畅风拂扰山河,惊动草木千里。树密遮天,余几缕光影垂落,但听鸟鸣闹春。

    千军列阵,万马嘶鸣,旌旗迎风展动。

    崇乐帝步下龙辇,纵跃上马背,一声喝下马儿便疾驰而去,他拉开弓,向天射出一支箭,霎时鼓声喧闹,角声漫天。

    崇乐帝哈哈大笑,宣布道:“本次所猎货物最多者,朕有重赏!”

    言毕,便带领各文臣武将,世家子弟,冲入林中开始狩猎。

    宋衿宁艳羡的神情被挡在细细的薄纱后,她目视着飞马扬起尘土,人们的身影在深林中消失,只得绞着手低头叹了口气。

    “父皇真真不知,呆坐在此地何其乏味!就因为担忧孤受伤,便不许孤学习骑射,明明孤也很向往那样自由的感觉…”

    她垂着头,用手指拨弄几瓣闲风吹来的杏花,愁眉不展。

    崇乐帝年至中年,体力难免下降许多,不多时他便回到主营帐内,与余下的大臣们高谈阔论,爽朗大笑。

    近林中马蹄声越来越清晰,伴随着草木擦身而过簌簌地响。

    “季三公子!“

    “是季三公子回来了!“

    “好小子,竟这样快便回来了!”

    “季老,您教育有方啊!”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似乎都在感叹季昀璋骁勇夺目,天资卓绝。

    宋衿宁抬眸,只那一眼,便仿若烧得发红的烙铁在她心头被猛然按下,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她看见那人恣意张狂的笑容遥胜日光璀璨,纵马奔驰,衣袂飘飞,甚至有闲心拈来几瓣杏花,无尽年少风流。

    春风得意最是此间少年郎,他身着碧玉金丝骑装,几株竹叶暗纹自肩头向胸口探区点点。乌发高扎,剑眉星目,英气逼人。

    短短几秒,她的呼吸不经意间停住了,心上涌起酥酥麻麻的感觉,饱蘸糖水,不断膨胀,膨胀。

    这种感觉实在陌生,她不由自主地想靠近那人,却又被心跳声震彻地不能动弹。幸而薄纱遮挡了她过于灼热的目光,才让她能不错眼地盯着他。

    规定时间已到,人们陆陆续续地回到营地,随行的太监清数猎物,一一报数,季昀璋毫无悬念拔得头筹。

    当崇乐帝询问他想要何赏赐时,少年开口,宋衿宁才堪堪梦醒。

    他清亮的嗓音透出不可一世的自信,回答道:“臣现下还未想好,不知可否请求陛下保留对臣的这一份恩赐,待臣思虑周全,方不负陛下龙恩深重。”

    崇乐帝兴致颇高,一摆手便是准了。

    待众人回到席上,季昀璋望向远处的公主殿下,心里期望着能给她留下一些印象。

    出乎意料的是,宋衿宁素白纤细的手撩开薄纱,躲着所有人般悄悄露出面庞,她耳畔脸颊都染上了红晕,目盛春水,眉眼弯弯,对他笑了一下。

    仿若梦境,季昀璋抬手抚住胸口,却难以抑制胸膛中惊雷如鼓声乱作。

    春光无限,红杏纷飞。

    历时两天的春猎结束了,紧接着便是另一个重要的皇家庆典,久安公主的生辰。

    宫中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奇珍异宝接连不断被送入宫内,乐师舞者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按理说,至宋衿宁以豆蔻之年,理应是不再过生辰的,但崇乐帝爱女心切,便破例为她举办宴席。能参加宴席的只有后宫众人,外朝则向公主献上贺礼,以表庆祝,若讨得了公主欢心,官位连升几级也是有可能的。

    宫女们把一箱箱的礼物抬进来时,宋衿宁还在作画,手执毛笔,挥毫泼墨,寥寥几道墨痕便勾勒出形态姿容。

    “阿姊,你在画什么呀?”

    “在画阿姊的心上人呀。”宋衿宁眯着眼笑了,偏过头来柔声对宋怀瞻说。

    “阿姊你这些天来都画了好多张了,都好久没陪我玩了。”六岁的宋怀瞻可怜巴巴地望着她,眸中似乎有晶莹的泪光闪烁。

    自两人的生母薛皇后因生宋怀瞻时难产去世后,姐弟两人在这深宫中相依为命,幸而宋衿宁得父皇宠爱,否则这日子更是举步维艰。

    宋衿宁揉了揉宋怀瞻的头:“阿姊等会儿和你一起拆礼物好不好呀?”

    “好!”

    不多时,宋衿宁将最后一笔勾勒完成,春风得意的少年郎跃然纸上,意气风发。

    宋衿宁搁笔,长舒一口气。当朝礼仪规则多有限制,春猎时人多眼杂,宋衿宁虽不认同却到底不能反抗,故她未能如愿靠近季昀璋,但却时时注视他。两人除了偶尔的眼神接触,连话都没能说上一句。

    回宫后是再也见不着了,倒是少年如松如鹤的身姿牢牢映在了她心上。

    她缓步走去,唤宋怀瞻一同拆礼物。虽说有无尽奇珍异宝,但每年送的礼物都太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宋衿宁看了几个便兴致缺缺。

    “阿姊,你看这是什么!”

    宋衿宁闻言望去,那是一盏琉璃杏花灯,暖烛透过深深浅浅的薄片花瓣撒下莹莹的光。

    美则美矣,但这灯样她也见过太多了。

    一旁的宋怀瞻还在兴致勃勃地期待看到她震撼的神情,却遗憾地发现她眼里只有迷茫。

    他心下了然,唤宋衿宁走到他身边再看琉璃灯映出的光,光影绰绰,竟是组成了公主的面庞,其精巧程度,惟妙惟肖,令人叹服。

    宋衿宁小心接过琉璃灯,正琢磨着可能会是谁送的,意外发现灯的缝隙内竟夹着一张纸条。她展开纸条,脸上笑意更甚。

    是夜,宴席刚刚结束,喧闹转瞬即逝,终化为沉寂。

    宋衿宁避人耳目,披上黑色斗篷,匆匆赶往宫内西北角的杏花林中。此处是荒林,人迹罕至。

    月下,少年清瘦挺拔,仿若神明。他转过身,眉眼氤氲在月光中,朦朦胧胧荡漾着化不开的柔情,行礼道:“殿下,诞辰安康顺遂。“

    “思来想去,在下还是想亲口祝贺您。“季昀璋抬首,目光炽热恳切。

    原来这琉璃灯盏是季昀璋亲手制作,为此他还特意沉下心来跟着京城最有名的灯匠师傅苦学了半个月。

    她的生辰,他最为重视。至于夹了一张纸条,完全是因为他渴望见到她。

    两人静静步入杏花林深处,耳畔红红,思考如何开口。

    “你如何得知孤尤爱杏花?“

    季昀璋偏过头,狡黠一笑,道:“秘密。”

    “殿下,在下还准备了一份礼物。”

    季昀璋虚虚搂着宋衿宁,借力跃上宫墙,扶着宋衿宁坐下,手撑在她身后以防她摔落。

    淡淡的竹香萦绕在她鼻尖,她抬头,眸中便映入了季昀璋精致的眉眼。

    太…太近了。两人皆是一愣,随即迅速红着脸转过头。

    “殿下,在下并非有意,方才……多有得罪。”

    霎时,烟花在墨空中绽放,绚丽多彩,应接不暇,无边胜景,美不胜收。

    季昀璋取下随手系在身上的酒瓶,仰头灌入一大口。烟火的光亮照在身旁女孩的脸上,她转过头,亮晶晶的眸子期待道:“孤也要喝!“

    季昀璋似是早有准备,从白手帕中取出一个瓷杯,满斟玉液后递给了她。

    一声轻响,两人月下碰杯,一饮而尽。

    月明皎皎,杏花剔透,微风拂来三两花香,又直上云霄,消散在青空里。

    季昀璋悄悄看向她,被她首次喝酒的神情逗笑。

    那天陛下问他要何恩赐,他其实早就想好了。

    他只是想娶她,却犹豫徘徊,不知她是否有相同的心意。

    只有一人知道,当时的杏花林里除了他们还有第三个人,那人默默在他们身后站了很久,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章节目录

东题旧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待余闲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待余闲话并收藏东题旧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