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布鞋,速度+5
深色的夜空有一轮月亮,很多星星。
偶尔甚至划过一颗流星,短暂地稀释一下浓稠的夜空,随后又很快消失。
姜半亩之所以看得很清楚,一是她眼神好,二是她躺的地方没有屋顶。
对面的姜母占据了家里唯一一张草席,盖着刚及脚底的寝衣蜷缩在墙角。
头顶垂下的庐草尖上凝了不少晶莹的露珠。
天气已经转凉了,当务之急应该是先把破茅草屋给修一修,否则等到刮风下雪,还得这样餐风宿露。
虽说她不怕死吧,但万一重开要氪金呢?
那还不如直接死了算了。
自古十个策划九个狗,还有一个特别狗。
她从来没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别的不说,但说她系统背包里那两个原始道具,就非常不靠谱。
想起来她打开背包。
【二手布鞋,速度+5】
【二手铜笄,魅力+2】
“……”
她看来看去不知道这俩玩意儿对成为地主有什么帮助。
不管是进山还是下地,草鞋都是最适用的吧。
她转了个身,将身上的破烂麻布裹得更紧了些。
“呼噜——呼——噜——”
隔壁的人已经进入熟睡。
她掩了会儿耳朵,还是没能入睡,相反眼神更加清澈。
别睡了,去山里放把火吧。
姜半亩起身,没有特意放轻动作,非常顺利的拿上燧石。
地上还有个藤篓,篓子里有把包了铁的石刀,她顺势也带上,然后朝着山里走。
他们住的地方更靠近水源,离山里还有段距离。
当然姜半亩也没打算去深山里,只打算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烧出一块田,顺便借光捡点能吃能用的东西回来。
至于山里有没有吃人的东西?
她都快饿得吃人了,怕的肯定不是她。
这个点外面是没有人的。
大家都在睡觉,有活的只等天一亮就出去干活,没活的也不会这个点出门。
但还是有例外。
“半亩?”
“是半亩吗?”
身后有人叫她,听着是个年轻少女。
不远处某个蓬门之后,也确实站着个年纪不大的女孩。
乍一眼看她似乎没穿衣服,等到她走近些才看见几块衣不蔽体的破烂麻布。
“红芦?”
是隔壁不远一家户的邻居,父母都不在了,只留有幼弟和老祖。
“是我,你也进山呢?”
“嗯。”
两人打量对方一会儿,各自都有些疑惑,还是红芦先开口。
“你进山……怎么还带着藤篓?”
“……那不然带什么?”
红芦抿嘴笑笑,跟着她并肩往前走。
姜半亩完全没懂。
红芦比她矮一些,走得没她快,揪着手跟在后面隐约有些忐忑。
姜半亩本想说点什么,又觉得没什么好说,只是跨得飞起的脚稍微慢了点。
两人都没再说话。
直到快到山口,姜半亩往左走没见红芦跟上来。
她停下:“你不往这儿去?”
红芦一愣:“我要去对里呢,这里……这里的没人付得起……”
她说得虽然语焉不详,但显然和进山没关系。
姜半亩这才正经一些:“我进山是去找果,你是去干什么?”
红芦经不住她看着,又开始揪起手:“我,我……我想去里长裘家夜合,换,换点粮回来。”
夜合?
没问题。
但是这个里长裘……似乎是个村长什么的人物,她记得已经很大年纪了。
姜半亩又看了眼少女身上的破布。
深色的泛着毛边,与其说是破布不如说是破纸,肋骨清晰可见,看着倒是比身上的破纸还要单薄。
她想到今天来催税的轨长履,没有多此一举问为什么。
“能换回多少米?”她只是好奇。
“能换半个饼呢。”红芦双眼发亮,很认可这是一笔慷慨的买卖。
“半个?”她瞳孔微震。
半个糙饼而已,那得攒到什么时候才能把税交上?这买卖也太不划算了。
红芦却误会了她的震惊,热忱邀请:“你和我一起去吗?这样明天就不会肚饿了。”
姜半亩摇头:“太少了。”
转身往山里走。
红芦诧异跟上:“已经不少了,里长裘已经是给得最多的一家了。”
姜半亩不想再发表什么意见。
“不过比起传舍的女隶,确实不算多,她们每日都有吃不完的麦饭,还能吃上肉糜。”红芦越说越快,“我听说,我听说邑廛里还有女闾,里面的女隶每日吃得可好,侍奉的还都是贵人。如果我们也能去……”
姜半亩停脚。
红芦的滔滔不绝也骤然停下,只是怯生生看着她。
“你有手有脚,再不济也能去山里刨食,为什么要去夜合?”她还是想不通。
红芦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刚才说的话没一个字被姜半亩听进去。她垂了眼:“山里刨食哪有夜合换食容易?而且,而且还有阿翁和阿弟……”
“那万一怀孕了呢?”
“有身?”红芦一脸不解,“那就是山鬼降灵,等捱过几冬,家里不又多了一人种地?好事啊。”
“……”
哦,原来是这么个脑回路。
“我不去,我去山里刨食。”
她正色拒绝了她的邀请,这回没再等她。
红芦目送了她一会儿,转身往回走了。
姜半亩打开地图,查看附近的资源分布情况,很快定位到一丛浆果。
土地肥沃,摘完之后正好一把火烧了。
为了避免烧得太厉害,还得稍微砍出点隔离带。
刀耕火种在这儿还挺常见的,毕竟不是谁都有精力和见识去垦田养田,今年东边放把火,明年就轮到西边了。谁烧的那就算谁的,只要你有能耐开荒,不愁种不过来,没人会多管闲事。
以村里现在的人口和可开垦田地面积看来,她成为地主还是很有盼头的。
她尝了一口刚摘的浆果,酸甜浓香,吃着像是某种莓。
莓不管做成干还是酱都能保存一段时间,可以多摘点最好都摘了。胸前的藤篓很快积了厚厚一层,她往里走了走,被荆棘频频扎脚。
她想到背包里那双半旧布鞋。
换上之后,果然舒服很多,人都轻巧了。
正要转回去继续摘,不远处的某棵树后突然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
她停下手仔细去听,那声音小了一些但还是有,隐约还像是朝她这边来的。
她低头。
地图漆黑的面板上赫然多出一团硕大的红温。
圆头四足,身形大而轻巧。
是虎!
姜半亩撒腿就跑。
这会儿也顾不上是不是有荆棘扎腿,先跑出林子再说。她一动,身后的动静顿时跟着大起来,显然是那老虎追上来了。
她也不敢回头,只能使出吃奶的劲儿拼命往前奔,有那么一会儿甚至感觉魂都没了。
等落在后面的魂把人给追上,她已经倒在家不远处的田埂上大口喘气。
直到一口气没喘上来,人事不省。
再次恢复意识,她先听到一阵呜呜的哭声,腿上也火辣辣的疼。
她琢磨应该是逃命时候被树木划出来的伤口在作祟,起身第一时间去看腿,果然看见纵横交错的伤口。
似乎被人处理过了,血痕上涂了一层黑乎乎的不明物体,一动就痛。
“嘶……”
一吸气,还闻到一股很恶心的臭味。
“哇呀……”
旁边的人被她突如其来的仰卧起坐吓了一跳,“某狐叉勿近我女!巳!巳!巳!”
姜母一边嘴里神叨,一边猛拍姜半亩的背和腿,看起来癫得不轻。
姜半亩一脸麻木转头:“阿媪,我没死,你说什么呢?”
姜母闻言有些狐疑捏了捏她的脸,见她毫无反应,暗戳戳松了口气。但下一瞬又伸手拧在她胳膊上:“喜把你扛回来我都以为你死了,睡了整整一日,一点活儿没干,你还不如真死了算了!”
“天没亮你进山里做什么?大虫吃人你不知道吗!浑身没块好皮回来,就为了半篓悬钩子?”
“为替你驱鬼,请巫就花了我两斤粟!还要找狗矢给你洗澡!你这个败家的,还不如被狐叉带走……呜呜呜……”
姜母一边哭一边捶地,人看着都快碎了。
姜半亩敏锐抓到重点:“找什么?”
姜母不管,还是只顾自己哭。
从她真情实感的咒骂里,姜半亩零零碎碎拼凑起了自己失去意识之后的事情。
她是天亮后被人发现的,喜把她扛回来的时候人都凉了半截,应该是冻的,但他们看她一身伤口就以为快死了。
姜母居然找了个巫过来救她,跳完大神还留下一包不明药粉让和狗屎加一起泡水洗澡,洗完澡如果还不醒,就该准备后事。
“……”
姜半亩对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无话可说。
她平静推开姜母走出家门,一直走到河边上,一头扎下去。
换洗的衣服是没有的。
她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晾了会儿衣服和脑子才回家。
姜母拿着布袋子正要出门,远远看见她翻了个白眼,指使她去干活。
“阿媪,这次要交多少粮?”
“多少都没有!你要敢背着我偷偷去,回头就把你丢河里!”
说完头也不回走了。
姜半亩就去隔壁打算问问其他人。
但一连走了好几家,都没遇上能说清楚话的大人,只看见几个光屁股的小孩儿在干活。
正要回去,门口进来个浑身泥巴的人,这人披散着头发,看起来很是狼狈。
“半亩?”对方脚下一顿。
“阿姊!”那光屁股小孩丢下藤条就奔出去。
“红……芦?”姜半亩不确定。
“嗯,你找我啊?”红芦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一小块碎饼给弟弟,让他进屋吃。
“有点事想问,大家都还没回来,你这是?”
“哦,我阿翁今早死了,我去山里给他刨了个墓。”她归置了手里的石铲,表情没什么波动。
“你一个人?”
“对啊,阿翁还没半个石磙重呢,一个人有什么干不了?”她一边捡起地上的藤条一边和姜半亩说话。
姜半亩有些沉默。
红芦对她的沉默自有理解:“没事呢,我还有石,会好好活着的。”
姜半亩张了张嘴,还是实话实说了:“家里干活的人又少了一个,你税怎么办?”
红芦一顿:“听说廛里有人收买女隶,我打算去。”
姜半亩不予置评,只是问:“这次要收多少粮你知道吗?”
红芦想了想:“好像还是十取一。”
十取一,也就是十分之一。
姜半亩看了一眼系统面板。
以现在的生产力,良田最多也只能亩产300市斤。这个亩还是后世的市亩。
按照这里的田亩大小换算一下,这里一周亩只有市亩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一周亩良田最多产100市斤,其他一般大多在20-60市斤之间。岁征一般取十分之一,但各种各样的加税早就不止一个十分之一,而且是不管好赖田,都收取平均产量的十分之一。
她和姜母两个人现在有三十周亩地,今年的粮产平均按每周亩45市斤算,这次她们就得交135市斤。
按照这里的度量衡再换算一下,现在一斤约等于半市斤,她这次要交的总粮税就是270斤。
她都不知道被姜母藏起来的米缸里还有没有这么多……
种田讲究的就是个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时候,10%的税收还算比较容易实现,可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无法保证了。
今年又不是什么丰年,大家过得都紧巴巴,姜半亩忍不住大骂:“这种不合理的税法到底是谁定的?”
“这里是高唐邑,税法当然是邑君定的。”红芦看她的眼神有点不理解。
“属民都快饿死了,他只知道收税,就没人管管吗?”姜半亩咬牙切齿。
红芦似被她狰狞的面目吓到了,愣了半天才接话:“听阿翁说,管子还在的时候确实改过税法,两年一征,还会按照土地的肥瘦情况收不同的税呢,只是……只是后来又改回来了。”
什么管子?
能改税法不是国君都得是权臣?
他怎么不活得久一点?
或者她穿得早一点也行啊。
改革变法的人死了,法度也废了,不管平民死活,这个国家迟早要完。
在这里种田没得奔头,如果有机会她一定跑路。
当务之急还是凑粮啊。
比起凑粮,她感觉去城里把那个狗屎高唐邑君一刀宰了好像更容易。
但也只是想想。
她现在手无寸铁的,别说杀个有私家护卫队的贵族了,杀鸡都费劲。
对啊,家里那些鸡鸭畜生杀一杀,或许还能凑一些。只要过后她能逃过姜母的追杀,完全可以这么做。
如果任务奖励是粮食就好了。
只可惜是两个币。
等等……
两个啥币?
能拿来流通不能?
她盯着任务奖励的币看了一会儿,然后捡起一根藤条在地上依样画葫。
她画工不错,一会儿地上就多了一把刀形币。
“咱们这儿能用这种币吗?”她问红芦。
红芦看了眼,点头:“当然能,邑廛里有的是人用刀币买卖,我还在里长家里见过呢。”
姜半亩眼神一亮:“一个币能买多少粮?”
红芦想了想:“嗯,一币买粟能买六十斤,盐也能买十五斤。”
姜半亩萎了:“啊,这么少?”
红芦:“已经很多了,我听说鲁国几个贝才能购粮一斤,这都是管子的功劳。”
现在能做的任务有六个。
奖励加起来十二个币,能换七百二十斤粮,交税绰绰有余。只要能在这两天全都做了,度过难关一点问题没有。
看来这个游戏策划还是有点良心的,不至于真让她一来就饿死。
“你家有燧石吗?我进山一趟。”
她立刻来了精神。
深色的夜空有一轮月亮,很多星星。
偶尔甚至划过一颗流星,短暂地稀释一下浓稠的夜空,随后又很快消失。
姜半亩之所以看得很清楚,一是她眼神好,二是她躺的地方没有屋顶。
对面的姜母占据了家里唯一一张草席,盖着刚及脚底的寝衣蜷缩在墙角。
头顶垂下的庐草尖上凝了不少晶莹的露珠。
天气已经转凉了,当务之急应该是先把破茅草屋给修一修,否则等到刮风下雪,还得这样餐风宿露。
虽说她不怕死吧,但万一重开要氪金呢?
那还不如直接死了算了。
自古十个策划九个狗,还有一个特别狗。
她从来没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别的不说,但说她系统背包里那两个原始道具,就非常不靠谱。
想起来她打开背包。
【二手布鞋,速度+5】
【二手铜笄,魅力+2】
“……”
她看来看去不知道这俩玩意儿对成为地主有什么帮助。
不管是进山还是下地,草鞋都是最适用的吧。
她转了个身,将身上的破烂麻布裹得更紧了些。
“呼噜——呼——噜——”
隔壁的人已经进入熟睡。
她掩了会儿耳朵,还是没能入睡,相反眼神更加清澈。
别睡了,去山里放把火吧。
姜半亩起身,没有特意放轻动作,非常顺利的拿上燧石。
地上还有个藤篓,篓子里有把包了铁的石刀,她顺势也带上,然后朝着山里走。
他们住的地方更靠近水源,离山里还有段距离。
当然姜半亩也没打算去深山里,只打算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烧出一块田,顺便借光捡点能吃能用的东西回来。
至于山里有没有吃人的东西?
她都快饿得吃人了,怕的肯定不是她。
这个点外面是没有人的。
大家都在睡觉,有活的只等天一亮就出去干活,没活的也不会这个点出门。
但还是有例外。
“半亩?”
“是半亩吗?”
身后有人叫她,听着是个年轻少女。
不远处某个蓬门之后,也确实站着个年纪不大的女孩。
乍一眼看她似乎没穿衣服,等到她走近些才看见几块衣不蔽体的破烂麻布。
“红芦?”
是隔壁不远一家户的邻居,父母都不在了,只留有幼弟和老祖。
“是我,你也进山呢?”
“嗯。”
两人打量对方一会儿,各自都有些疑惑,还是红芦先开口。
“你进山……怎么还带着藤篓?”
“……那不然带什么?”
红芦抿嘴笑笑,跟着她并肩往前走。
姜半亩完全没懂。
红芦比她矮一些,走得没她快,揪着手跟在后面隐约有些忐忑。
姜半亩本想说点什么,又觉得没什么好说,只是跨得飞起的脚稍微慢了点。
两人都没再说话。
直到快到山口,姜半亩往左走没见红芦跟上来。
她停下:“你不往这儿去?”
红芦一愣:“我要去对里呢,这里……这里的没人付得起……”
她说得虽然语焉不详,但显然和进山没关系。
姜半亩这才正经一些:“我进山是去找果,你是去干什么?”
红芦经不住她看着,又开始揪起手:“我,我……我想去里长裘家夜合,换,换点粮回来。”
夜合?
没问题。
但是这个里长裘……似乎是个村长什么的人物,她记得已经很大年纪了。
姜半亩又看了眼少女身上的破布。
深色的泛着毛边,与其说是破布不如说是破纸,肋骨清晰可见,看着倒是比身上的破纸还要单薄。
她想到今天来催税的轨长履,没有多此一举问为什么。
“能换回多少米?”她只是好奇。
“能换半个饼呢。”红芦双眼发亮,很认可这是一笔慷慨的买卖。
“半个?”她瞳孔微震。
半个糙饼而已,那得攒到什么时候才能把税交上?这买卖也太不划算了。
红芦却误会了她的震惊,热忱邀请:“你和我一起去吗?这样明天就不会肚饿了。”
姜半亩摇头:“太少了。”
转身往山里走。
红芦诧异跟上:“已经不少了,里长裘已经是给得最多的一家了。”
姜半亩不想再发表什么意见。
“不过比起传舍的女隶,确实不算多,她们每日都有吃不完的麦饭,还能吃上肉糜。”红芦越说越快,“我听说,我听说邑廛里还有女闾,里面的女隶每日吃得可好,侍奉的还都是贵人。如果我们也能去……”
姜半亩停脚。
红芦的滔滔不绝也骤然停下,只是怯生生看着她。
“你有手有脚,再不济也能去山里刨食,为什么要去夜合?”她还是想不通。
红芦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刚才说的话没一个字被姜半亩听进去。她垂了眼:“山里刨食哪有夜合换食容易?而且,而且还有阿翁和阿弟……”
“那万一怀孕了呢?”
“有身?”红芦一脸不解,“那就是山鬼降灵,等捱过几冬,家里不又多了一人种地?好事啊。”
“……”
哦,原来是这么个脑回路。
“我不去,我去山里刨食。”
她正色拒绝了她的邀请,这回没再等她。
红芦目送了她一会儿,转身往回走了。
姜半亩打开地图,查看附近的资源分布情况,很快定位到一丛浆果。
土地肥沃,摘完之后正好一把火烧了。
为了避免烧得太厉害,还得稍微砍出点隔离带。
刀耕火种在这儿还挺常见的,毕竟不是谁都有精力和见识去垦田养田,今年东边放把火,明年就轮到西边了。谁烧的那就算谁的,只要你有能耐开荒,不愁种不过来,没人会多管闲事。
以村里现在的人口和可开垦田地面积看来,她成为地主还是很有盼头的。
她尝了一口刚摘的浆果,酸甜浓香,吃着像是某种莓。
莓不管做成干还是酱都能保存一段时间,可以多摘点最好都摘了。胸前的藤篓很快积了厚厚一层,她往里走了走,被荆棘频频扎脚。
她想到背包里那双半旧布鞋。
换上之后,果然舒服很多,人都轻巧了。
正要转回去继续摘,不远处的某棵树后突然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
她停下手仔细去听,那声音小了一些但还是有,隐约还像是朝她这边来的。
她低头。
地图漆黑的面板上赫然多出一团硕大的红温。
圆头四足,身形大而轻巧。
是虎!
姜半亩撒腿就跑。
这会儿也顾不上是不是有荆棘扎腿,先跑出林子再说。她一动,身后的动静顿时跟着大起来,显然是那老虎追上来了。
她也不敢回头,只能使出吃奶的劲儿拼命往前奔,有那么一会儿甚至感觉魂都没了。
等落在后面的魂把人给追上,她已经倒在家不远处的田埂上大口喘气。
直到一口气没喘上来,人事不省。
再次恢复意识,她先听到一阵呜呜的哭声,腿上也火辣辣的疼。
她琢磨应该是逃命时候被树木划出来的伤口在作祟,起身第一时间去看腿,果然看见纵横交错的伤口。
似乎被人处理过了,血痕上涂了一层黑乎乎的不明物体,一动就痛。
“嘶……”
一吸气,还闻到一股很恶心的臭味。
“哇呀……”
旁边的人被她突如其来的仰卧起坐吓了一跳,“某狐叉勿近我女!巳!巳!巳!”
姜母一边嘴里神叨,一边猛拍姜半亩的背和腿,看起来癫得不轻。
姜半亩一脸麻木转头:“阿媪,我没死,你说什么呢?”
姜母闻言有些狐疑捏了捏她的脸,见她毫无反应,暗戳戳松了口气。但下一瞬又伸手拧在她胳膊上:“喜把你扛回来我都以为你死了,睡了整整一日,一点活儿没干,你还不如真死了算了!”
“天没亮你进山里做什么?大虫吃人你不知道吗!浑身没块好皮回来,就为了半篓悬钩子?”
“为替你驱鬼,请巫就花了我两斤粟!还要找狗矢给你洗澡!你这个败家的,还不如被狐叉带走……呜呜呜……”
姜母一边哭一边捶地,人看着都快碎了。
姜半亩敏锐抓到重点:“找什么?”
姜母不管,还是只顾自己哭。
从她真情实感的咒骂里,姜半亩零零碎碎拼凑起了自己失去意识之后的事情。
她是天亮后被人发现的,喜把她扛回来的时候人都凉了半截,应该是冻的,但他们看她一身伤口就以为快死了。
姜母居然找了个巫过来救她,跳完大神还留下一包不明药粉让和狗屎加一起泡水洗澡,洗完澡如果还不醒,就该准备后事。
“……”
姜半亩对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无话可说。
她平静推开姜母走出家门,一直走到河边上,一头扎下去。
换洗的衣服是没有的。
她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晾了会儿衣服和脑子才回家。
姜母拿着布袋子正要出门,远远看见她翻了个白眼,指使她去干活。
“阿媪,这次要交多少粮?”
“多少都没有!你要敢背着我偷偷去,回头就把你丢河里!”
说完头也不回走了。
姜半亩就去隔壁打算问问其他人。
但一连走了好几家,都没遇上能说清楚话的大人,只看见几个光屁股的小孩儿在干活。
正要回去,门口进来个浑身泥巴的人,这人披散着头发,看起来很是狼狈。
“半亩?”对方脚下一顿。
“阿姊!”那光屁股小孩丢下藤条就奔出去。
“红……芦?”姜半亩不确定。
“嗯,你找我啊?”红芦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一小块碎饼给弟弟,让他进屋吃。
“有点事想问,大家都还没回来,你这是?”
“哦,我阿翁今早死了,我去山里给他刨了个墓。”她归置了手里的石铲,表情没什么波动。
“你一个人?”
“对啊,阿翁还没半个石磙重呢,一个人有什么干不了?”她一边捡起地上的藤条一边和姜半亩说话。
姜半亩有些沉默。
红芦对她的沉默自有理解:“没事呢,我还有石,会好好活着的。”
姜半亩张了张嘴,还是实话实说了:“家里干活的人又少了一个,你税怎么办?”
红芦一顿:“听说廛里有人收买女隶,我打算去。”
姜半亩不予置评,只是问:“这次要收多少粮你知道吗?”
红芦想了想:“好像还是十取一。”
十取一,也就是十分之一。
姜半亩看了一眼系统面板。
以现在的生产力,良田最多也只能亩产300市斤。这个亩还是后世的市亩。
按照这里的田亩大小换算一下,这里一周亩只有市亩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一周亩良田最多产100市斤,其他一般大多在20-60市斤之间。岁征一般取十分之一,但各种各样的加税早就不止一个十分之一,而且是不管好赖田,都收取平均产量的十分之一。
她和姜母两个人现在有三十周亩地,今年的粮产平均按每周亩45市斤算,这次她们就得交135市斤。
按照这里的度量衡再换算一下,现在一斤约等于半市斤,她这次要交的总粮税就是270斤。
她都不知道被姜母藏起来的米缸里还有没有这么多……
种田讲究的就是个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时候,10%的税收还算比较容易实现,可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无法保证了。
今年又不是什么丰年,大家过得都紧巴巴,姜半亩忍不住大骂:“这种不合理的税法到底是谁定的?”
“这里是高唐邑,税法当然是邑君定的。”红芦看她的眼神有点不理解。
“属民都快饿死了,他只知道收税,就没人管管吗?”姜半亩咬牙切齿。
红芦似被她狰狞的面目吓到了,愣了半天才接话:“听阿翁说,管子还在的时候确实改过税法,两年一征,还会按照土地的肥瘦情况收不同的税呢,只是……只是后来又改回来了。”
什么管子?
能改税法不是国君都得是权臣?
他怎么不活得久一点?
或者她穿得早一点也行啊。
改革变法的人死了,法度也废了,不管平民死活,这个国家迟早要完。
在这里种田没得奔头,如果有机会她一定跑路。
当务之急还是凑粮啊。
比起凑粮,她感觉去城里把那个狗屎高唐邑君一刀宰了好像更容易。
但也只是想想。
她现在手无寸铁的,别说杀个有私家护卫队的贵族了,杀鸡都费劲。
对啊,家里那些鸡鸭畜生杀一杀,或许还能凑一些。只要过后她能逃过姜母的追杀,完全可以这么做。
如果任务奖励是粮食就好了。
只可惜是两个币。
等等……
两个啥币?
能拿来流通不能?
她盯着任务奖励的币看了一会儿,然后捡起一根藤条在地上依样画葫。
她画工不错,一会儿地上就多了一把刀形币。
“咱们这儿能用这种币吗?”她问红芦。
红芦看了眼,点头:“当然能,邑廛里有的是人用刀币买卖,我还在里长家里见过呢。”
姜半亩眼神一亮:“一个币能买多少粮?”
红芦想了想:“嗯,一币买粟能买六十斤,盐也能买十五斤。”
姜半亩萎了:“啊,这么少?”
红芦:“已经很多了,我听说鲁国几个贝才能购粮一斤,这都是管子的功劳。”
现在能做的任务有六个。
奖励加起来十二个币,能换七百二十斤粮,交税绰绰有余。只要能在这两天全都做了,度过难关一点问题没有。
看来这个游戏策划还是有点良心的,不至于真让她一来就饿死。
“你家有燧石吗?我进山一趟。”
她立刻来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