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同萧崇璟不欢而散后,晏菀生了想和离自立门户的心思,一鼓作气,索性搬到后院,每日以蜂为伴,不问琐事。
她诱来的蜂群个头偏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有黄褐色的绒毛,是中华小蜜蜂,这倒令她十分惊喜。在21世纪,人工饲养的大多是外来的意大利蜂和喀尼阿兰蜂,而本土特有的中华蜜蜂整个族群系统性的濒危,她还是读书时同导师爬上两千多米的长白山才见过。
而许是因岭南气候湿热、四季常青与终年深覆冰雪的长白山不同,生活在这里的中华蜜蜂习性大不相同,尽管晏菀已绞尽脑汁替蜂巢散热降温,还是有小部分幼蜂出现慢性麻痹病和蜂群离脾的现象。
即使她后续将蜂箱搬到檐下遮阴避凉,情况也没有改善多少。
为此她连着萎颓了好几日,在经一夜的辗转反侧后,终是决定上门拜访谢阿翁,听听当地养蜂人民的智慧经验之谈。
翌日,一待天刚蒙蒙亮,晏菀就带着倚翠出门。
晨间溪风撩过,煞是凉爽,不少百姓都早起趁着这时艳阳还未高照耕种劳作。晏菀到村口后就下车步行,看着日出、炊烟及往来耕作,扫去不少这几日积攒在心中的阴翳。她向匆匆来去的路人打听谢阿翁家具体所在,款步徐行前往山村最高处的那户人家。
只是还没到那户人家院落门口,就已见到急急赶出家门的阿秾。
晏菀赶紧出声叫住,同时加快脚下步子追上她。在告知她来意后由她领着前往山间洞穴处。
甫一进半山腰的天然溶洞,映入晏菀眼帘的是一只只的巨大的木桶,她不禁感叹古人真是智慧。虽说入夏后岭南飙升的气温对养蜂不利,可是山腰上的洞穴气温凉爽,就是一整个巨大的天然空调房,而且此处山峦南北走向,正顺着夏季的海洋上季风,且气流通畅,山下还有潺潺溪流和农田,地理位置绝佳,极适宜养蜂。
“晏姐姐,你可能要等等了,翁翁没在洞中,应该去崖上采蜜了。”阿秾快速地在洞中穿梭一圈,发现没谢阿翁的踪迹。
“是采岩蜜吗?”晏菀来了兴趣,以手遮光仰头挑上看。
“嗯嗯!以前那里就有一个大的蜂窝,被陈三叔给摘了。”阿秾指着一处光秃秃的峭壁对晏菀说,“晏姐姐,跟我来。那边有个小的,不过翁翁说还要再等等才能摘。”
晏菀由她带着前往另一面山岩,果不其然那顶峰的悬壁处有个小小的蜂巢。
看来今日来的没错。在两千多年的后世,岭南地区已没有岩蜜,神州大地也仅剩滇藏地区才产岩蜜,想不到她今日能遇上。
只是岩蜜岩蜜,顾名思义,长在悬崖峭壁上,想到此她不免替采蜜的谢阿翁捏一把汗。
回到洞穴口处,阿秾取下封住木桶的棕片,用火折子点燃晒干的艾绒,伸进蜂箱,熏出蜜蜂。而立于一旁的晏菀仔细观察着,知她是要取蜜,将不远处的木盆搬来,放在住满蜂群的木桶正下方。
阿秾这才发觉晏菀一直跟在身后,“晏姐姐,你不怕吗?”
说着的同时她还瞟向站在溶洞外扭捏乱动、惊惧得恨不能包裹着严严实实的倚翠。
晏菀顺着她目光望去,摇了摇头,“你不觉得它们很强大、很有意思吗!小小的身子似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支撑,一直采蜜授粉辛勤劳动直至死亡。并且整个族群都依赖于雌性,蜂后繁衍统领,工蜂采蜜养活整个族群,最无用的就是雄蜂,失去唯一的价值后就回被赶出去。比这男尊女卑的尘世有意思多了!”
“晏姐姐,难道男尊女卑不对吗?世间男儿外出养家糊口,女子就应操持家务,孝顺公婆,以夫为天。”
“不对!就如这蜂群,有能力者为尊,纵然是雄性,无能就会被赶出去或死亡。这世间没有谁是谁的天,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撑起一片广阔天地。”
阿秾听了晏菀一番话后,面露迷茫,先是点点头,再摇摇头。
晏菀见她如此勾唇轻笑,伸手摸摸她头,“慢慢来,以后你就明白了。”
阿秾睁大眼,肯定似地点点头。晏菀见木盆已快盛满蜜,起身打算另换一只木盆再接着盛蜜。然她对这里不甚熟悉,按着阿秾指点的方位也没寻到一只空盆,倒是急得阿秾匆匆将木桶搁在支架上,走过来一同寻找。
“没有啊!那应该在那里。”阿秾将角落里的小竹凳搬去木柜前,打开柜门,拿出一只铜盆递给晏菀。
然没想到,那木柜应是陈年旧物,阿秾合上后,端上小凳打算放回原处时,木柜的半扇柜门竟掉了下来。晏菀迅速将阿秾推开,自己却来不及躲闪,硬生生用脊背扛住了那扇木门。
“小姐!”洞外的倚翠见了,顾不上害怕,赶紧跑入内,同阿秾一块使力搬走柜门,再扶着晏菀坐下。
”晏姐姐,你没事吧!”阿秾见晏菀已疼得嘴唇发白,心理止不住担心、心急,眼眶里泪水打着圈,“晏姐姐,还能动吗?对了……我们可以回家,百里神医在家给阿兄施针。”
“百里先生在你家啊!那我们赶紧扶小姐回去让百里先生瞧瞧。”说罢倚翠便要扶着晏菀起身。
“不用!阿秾你先去取蜜,我缓缓就好。”晏菀忍着痛,对阿秾摆摆手后,又转头嘱咐倚翠,“倚翠,那装蜂的木桶中已没有了蜜蜂,你去帮阿秾搭把手,她一个孩子,干起来还是有些吃力。”
想来阿秾一心念着晏菀后背的伤,只取完那一只木桶里的蜜,就带着晏菀二人往家里赶。
只是还未进门,便听见屋内传来一阵碎瓷落地的打砸声和年轻男子赶人的怒嚎声。
阿秾面露难色地赶紧解释,“嗯……晏姐姐,我阿兄自打受伤后,脾气……便有些怪,不过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他没有赶你走!”
“你刚刚说百里先生在你家,那这样说,他赶的是百里先生!”
听了倚翠的话,阿秾并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将本就耷拉着的头低得更低。
家家都有自己的难处,晏菀如何不知,且自己的伤在后背,应就是后背有一大片淤青,这样的小伤找百里博这个神医用些天价药材,还不如待会回去后花几文钱买瓶治跌打损伤的药酒揉揉,毕竟她是真不想再欠下巨额债务了。
于是她再次摆手,淡淡说道:“我没什么!已不怎么疼了,你们俩也不用这般如临大敌。既然屋内不怎么方便,我同倚翠不入内,就在院外候谢阿翁也是一样。”
阿秾满怀感激地对晏菀道谢后入内。未几屋内又传来男子的吵骂和摔碗砸盏声,院中站着的晏菀虽未置一词,却也忍不住皱起眉头。
不多时,阿秾搬着两只竹凳出屋,“晏姐姐,你久等了吧!你们先坐着,我马上去端茶出来。”
“等等!”晏菀快速走到阿秾身旁,将她试图掩在身后,红肿渗着血珠的手,一把拿出。
“他弄的?”见阿秾死死咬唇不语,忍不住的泪珠大滴大滴掉落,晏菀再也忍不住,拉着她就往屋里走。
“晏姐姐,是我自己不小心弄的,不关兄长的事。”阿秾苍白地解释着。
晏菀并不信,一进屋中就对着床上的谢言一阵直言。
“你一个八尺男儿,只不过是受了重伤,便整日窝在家中不事劳动,对着上门来医治的大夫发脾气,对着早起劳作的幼妹发火,真是无能又愚蠢。”
“晏姐姐别说了,阿兄他也不想,他以前也不是这样的。”阿秾抓住晏菀衣摆,瑟缩地劝着。
“你是哪里来的无知妇人,凭什么在我家骂我。阿秾把她赶出去……赶出去。难道就是因我瘫了,随便一个女人也能欺上家门辱我吗!”
倚躺在床上的谢言,披散着长发,因腿上施针带来的疼痛,全身汗涔涔的。他胸口不停地起伏着,想来应是气极,手上抓着什么就朝晏菀扔去。
他仍出软枕、衣衫后,又摸中一只砚台,拿起了又放下几次,见周遭已无甚物件可仍才高高举起砚台。
“啊!”
“抱歉啊!失手了。”见谢言因疼痛瑟缩着,已委顿放下手,百里博才敷衍至极地轻说一句,而手下用力更狠,一时间谢言的疼痛□□此起彼伏响起。
“晏姐姐今天让你看笑了。我兄长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他是读圣贤书的举子,一直都是温和待人的,只是现下他腿废了,才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他那腿怎么回事?”
“是被莳花楼的人给打的。”
“莳花楼?青楼?”见阿秾没说话,算是默认了,晏菀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谢阿翁一把年纪还在采蜜,就连你小小年纪也都帮着家里取蜜,他呢,一心只读圣贤书就算了,还去狎妓,恐怕你同谢阿翁采三天蜜赚的钱还不够他进去喝一盏茶。”
“不不不,晏姐姐你误会阿兄了,他去哪是为带回桑花姐姐。桑花姐姐是同村陈三叔的闺女,陈三叔卖蜜给刘员外,可是……可是却吃死人了,那边要么让陈三叔赔一百两银子,要么就要陈三叔抵命,桑花姐姐为了救陈三叔就将自己抵给莳花楼换银子,阿兄知道后筹了钱,想去带回桑花姐姐,却被打断了腿。我和阿兄是翁翁收养的孤儿,翁翁每日辛勤采蜜养我们,阿兄也十分上进、努力读书想考中进士,然后好好报答阿翁,只是现在阿兄认为自己腿断了,一点念头都没了。”
“他的腿还能治好,可是心死了,那整个人才是真的废了。”百里博不知何时从屋内出来,正懒懒倚着墙,听两人的谈话。
“当真?”采完蜜赶回来的谢阿翁听见谢信的腿还有救,赶忙下跪对着百里博磕头。
“我治身不治心,腿能治好,可心病难医。最终谢信是个什么模样,不在我,而是在他自己。”百博大步上前一把将谢阿翁搀扶起。
晏菀想了想,大概知道谢信心中症结一是在腿伤上,二是在桑花上,只有将这两个症结解开,人才会恢复如初。
怎么办呢?
难道替桑花赎身?
不不不……现在的她不仅没钱,还巨额外债加身,用钱解决这条路当即就被否决了。
刘员外!蜜吃死人!
那就从蜂蜜下手吧。
晏菀看着谢阿翁手中蜜罐,一计顿生,“谢信的腿还应劳烦百里先生费心,桑花的事,我有办法。谢阿翁,百里先生现在是出价三两银子一罐五斤,我按品类出价,普通的花蜜八两一罐五斤,但像岩蜜这种二十两一罐五斤。您若是愿意卖给我,明日便让人送五十两银子过来坐订金。”
说完,见谢阿翁应下,晏菀没多待就急忙忙地带着倚翠会回去。
只是车上,倚翠比晏菀还愁眉不展,任晏菀怎么逗弄也不展笑颜,“小姐,我们自己的蜂蜜都没有买出去,您还花高价买别人家的蜂蜜。还有那五十两从哪里来呀!就咱们家那账面,不说五十两,就是五两都有些难。”
“我不是还有些首饰吗?当了,不就有钱了。”晏菀取下腕上玉镯,递给倚翠,再摸摸她头,轻柔哄道:“我说有法子就有法子。乖,回家后我们就去当东西,等挣了钱后,再赎回来就是。”
“可是,您那些首饰,当时世子爷都没有典当,怎么您就给当了……”
“乖,没事,不出半个月就能赚到钱,到时不仅全部都赎回来,还给你打几个大金镯子。”
倚翠被晏菀磨得没有脾气,只得点头答应。
到家后,两人携手入内穿过厅堂准备回原屋拿首饰,却不曾想正碰上矜书提着瓷壶关阖门扉。
“矜书,世子今日在家?”
矜书见是晏菀,将她拉到远处,压低嗓门,悄悄说道:“世子妃,世子应是伤风了,正发着热,人也晕沉沉的。”
“那不去请大夫?”
“世子不让请,他说口渴我去打点水。”
晏菀接过水壶,“水我去打,你去请个靠谱的郎中上门来。”
不待矜书作出反应,晏菀就提着水壶往厨房去,打好温水,再吩咐厨娘熬上清粥。一路上,倚翠担心晏菀又同那日一般与萧崇璟闹别扭,一直絮絮说着萧崇璟的好,到卧房门口时,又拉了拉晏菀的衣袖提醒,恨不得晏菀当即就对天起誓不与萧崇璟闹、好好待他。
萧崇璟恹恹躺在床上,晏菀伸手摸额头果然在发烫,她接过倚翠刚绞的湿帕子放在他额头,而他却以为是矜书,嘴中喃喃念叨要喝水。
晏菀将昏沉沉的他扶起后,才接过倚翠递来的水杯慢慢喂他。
“怎么是温的,矜书我喝凉的。”
“世子都伤风了,那便喝温水吧。”
闻声萧崇璟才掀开耷着眼帘,见果然是晏菀,慌忙挣扎着要起身。
“娘……娘子,你怎么来了?我今日休沐便回家看看,没生病。”
死要面子,活受罪。
你就装吧!
晏菀暗中鄙夷,脸上却绽出笑容,接过倚翠新绞的帕子,重新放在他额上,“妾身都知道,妾身只是替郎君擦擦汗。”
放上后,晏菀又替萧崇璟续上杯中清水,见萧崇璟怔怔不喝,夹着嗓音柔声问道:“可是茶水太烫,郎君喝不下,要不要妾身替郎君吹吹。”
见晏菀作势要拿过瓷杯,萧崇璟赶紧一口饮净,放在床边几案上,连连摆手说不喝了。又见晏菀要扶着他躺下,心里只觉发毛,忍不住说出口:“娘子,其实你不用这样。这几日我想了很多,我那日不该如此气你。”
晏菀伸手止住他,“郎君,是妾身错了,妾身当日不应发火的。可妾身也是为了郎君好啊!郎君谪贬岭南,誓要干出一番事业让王爷同陛下改观,妾身那日是太心急了,一点也没顾及上郎君的面子,妾身反思了好几日,才深觉郎君所顾虑之远。”
“哎……你明白就好。”
“郎君,陛下勤勉政务,宵衣旰食,久而久之便有胃疾在身。世人皆知岭南佳荔,可这的蜂蜜也是一绝,郎君何不上贡一些给陛下,让他每日冲服,养养胃,既进君臣之谊又全了郎君作弟弟的一片赤诚之心。”
“那东西能养胃!”
晏菀翻了翻白眼,立马又挂上甜得溺人的笑容,将心中所图徐徐出口,“能!妾身还替郎君想了想,岭南七分山两分水一分田的,赋税年年不好收,是陛下的心头之患,郎君若是解决了这个难题,不就是向天下人证明郎君是大绥不可多得的人才吗!到时政绩佳不仅可以回京,最重要的是能向陛下和王爷证明郎君不是无所事事的草包纨绔而是社稷之光、栋梁之才。”
听到这,萧崇璟两眼放光,顿觉身上的病痛都好了几分,“娘子是有什么妙招吗?”
正中下怀,晏菀嘴角笑意更深,“如郎君所说,经商是末流,我们自是不能为伍,可为什么我们不能办个蜂蜜宴呢?广邀风流才俊赴宴,并将上京的礼乐文明如春风沐雨般教化岭南这山夷之地。明面上是众人口口相传的雅事一桩,可背后推广的蜂蜜能风靡整个岭南,蜂农也能赚到钱,有钱了自然赋税不成问题,而且商税也能增加。”
听着听着,萧崇璟竟已下床,赤着脚在屋子里打着转盘算起蜂蜜宴的可行之处,越想越兴奋,扳过晏菀的双肩用力摇晃,“娘子我感觉我病好了!这个主意真是绝佳啊!”
说完他在晏菀额头重重亲了一下,赶忙从架子上拿起外袍欢天喜地地往外跑,不一会就没了人影。
“这就成了!”徒留晏菀一人在原地愣愣发呆。
“小姐,世子还病着呢!”倚翠瞥了眼萧崇璟留在原地的鞋,又见晏完还呆立着,掐了下自己的大腿,赶紧拿上鞋,追出去,“世子……世子……,您忘穿鞋了。”
她诱来的蜂群个头偏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有黄褐色的绒毛,是中华小蜜蜂,这倒令她十分惊喜。在21世纪,人工饲养的大多是外来的意大利蜂和喀尼阿兰蜂,而本土特有的中华蜜蜂整个族群系统性的濒危,她还是读书时同导师爬上两千多米的长白山才见过。
而许是因岭南气候湿热、四季常青与终年深覆冰雪的长白山不同,生活在这里的中华蜜蜂习性大不相同,尽管晏菀已绞尽脑汁替蜂巢散热降温,还是有小部分幼蜂出现慢性麻痹病和蜂群离脾的现象。
即使她后续将蜂箱搬到檐下遮阴避凉,情况也没有改善多少。
为此她连着萎颓了好几日,在经一夜的辗转反侧后,终是决定上门拜访谢阿翁,听听当地养蜂人民的智慧经验之谈。
翌日,一待天刚蒙蒙亮,晏菀就带着倚翠出门。
晨间溪风撩过,煞是凉爽,不少百姓都早起趁着这时艳阳还未高照耕种劳作。晏菀到村口后就下车步行,看着日出、炊烟及往来耕作,扫去不少这几日积攒在心中的阴翳。她向匆匆来去的路人打听谢阿翁家具体所在,款步徐行前往山村最高处的那户人家。
只是还没到那户人家院落门口,就已见到急急赶出家门的阿秾。
晏菀赶紧出声叫住,同时加快脚下步子追上她。在告知她来意后由她领着前往山间洞穴处。
甫一进半山腰的天然溶洞,映入晏菀眼帘的是一只只的巨大的木桶,她不禁感叹古人真是智慧。虽说入夏后岭南飙升的气温对养蜂不利,可是山腰上的洞穴气温凉爽,就是一整个巨大的天然空调房,而且此处山峦南北走向,正顺着夏季的海洋上季风,且气流通畅,山下还有潺潺溪流和农田,地理位置绝佳,极适宜养蜂。
“晏姐姐,你可能要等等了,翁翁没在洞中,应该去崖上采蜜了。”阿秾快速地在洞中穿梭一圈,发现没谢阿翁的踪迹。
“是采岩蜜吗?”晏菀来了兴趣,以手遮光仰头挑上看。
“嗯嗯!以前那里就有一个大的蜂窝,被陈三叔给摘了。”阿秾指着一处光秃秃的峭壁对晏菀说,“晏姐姐,跟我来。那边有个小的,不过翁翁说还要再等等才能摘。”
晏菀由她带着前往另一面山岩,果不其然那顶峰的悬壁处有个小小的蜂巢。
看来今日来的没错。在两千多年的后世,岭南地区已没有岩蜜,神州大地也仅剩滇藏地区才产岩蜜,想不到她今日能遇上。
只是岩蜜岩蜜,顾名思义,长在悬崖峭壁上,想到此她不免替采蜜的谢阿翁捏一把汗。
回到洞穴口处,阿秾取下封住木桶的棕片,用火折子点燃晒干的艾绒,伸进蜂箱,熏出蜜蜂。而立于一旁的晏菀仔细观察着,知她是要取蜜,将不远处的木盆搬来,放在住满蜂群的木桶正下方。
阿秾这才发觉晏菀一直跟在身后,“晏姐姐,你不怕吗?”
说着的同时她还瞟向站在溶洞外扭捏乱动、惊惧得恨不能包裹着严严实实的倚翠。
晏菀顺着她目光望去,摇了摇头,“你不觉得它们很强大、很有意思吗!小小的身子似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支撑,一直采蜜授粉辛勤劳动直至死亡。并且整个族群都依赖于雌性,蜂后繁衍统领,工蜂采蜜养活整个族群,最无用的就是雄蜂,失去唯一的价值后就回被赶出去。比这男尊女卑的尘世有意思多了!”
“晏姐姐,难道男尊女卑不对吗?世间男儿外出养家糊口,女子就应操持家务,孝顺公婆,以夫为天。”
“不对!就如这蜂群,有能力者为尊,纵然是雄性,无能就会被赶出去或死亡。这世间没有谁是谁的天,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撑起一片广阔天地。”
阿秾听了晏菀一番话后,面露迷茫,先是点点头,再摇摇头。
晏菀见她如此勾唇轻笑,伸手摸摸她头,“慢慢来,以后你就明白了。”
阿秾睁大眼,肯定似地点点头。晏菀见木盆已快盛满蜜,起身打算另换一只木盆再接着盛蜜。然她对这里不甚熟悉,按着阿秾指点的方位也没寻到一只空盆,倒是急得阿秾匆匆将木桶搁在支架上,走过来一同寻找。
“没有啊!那应该在那里。”阿秾将角落里的小竹凳搬去木柜前,打开柜门,拿出一只铜盆递给晏菀。
然没想到,那木柜应是陈年旧物,阿秾合上后,端上小凳打算放回原处时,木柜的半扇柜门竟掉了下来。晏菀迅速将阿秾推开,自己却来不及躲闪,硬生生用脊背扛住了那扇木门。
“小姐!”洞外的倚翠见了,顾不上害怕,赶紧跑入内,同阿秾一块使力搬走柜门,再扶着晏菀坐下。
”晏姐姐,你没事吧!”阿秾见晏菀已疼得嘴唇发白,心理止不住担心、心急,眼眶里泪水打着圈,“晏姐姐,还能动吗?对了……我们可以回家,百里神医在家给阿兄施针。”
“百里先生在你家啊!那我们赶紧扶小姐回去让百里先生瞧瞧。”说罢倚翠便要扶着晏菀起身。
“不用!阿秾你先去取蜜,我缓缓就好。”晏菀忍着痛,对阿秾摆摆手后,又转头嘱咐倚翠,“倚翠,那装蜂的木桶中已没有了蜜蜂,你去帮阿秾搭把手,她一个孩子,干起来还是有些吃力。”
想来阿秾一心念着晏菀后背的伤,只取完那一只木桶里的蜜,就带着晏菀二人往家里赶。
只是还未进门,便听见屋内传来一阵碎瓷落地的打砸声和年轻男子赶人的怒嚎声。
阿秾面露难色地赶紧解释,“嗯……晏姐姐,我阿兄自打受伤后,脾气……便有些怪,不过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他没有赶你走!”
“你刚刚说百里先生在你家,那这样说,他赶的是百里先生!”
听了倚翠的话,阿秾并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将本就耷拉着的头低得更低。
家家都有自己的难处,晏菀如何不知,且自己的伤在后背,应就是后背有一大片淤青,这样的小伤找百里博这个神医用些天价药材,还不如待会回去后花几文钱买瓶治跌打损伤的药酒揉揉,毕竟她是真不想再欠下巨额债务了。
于是她再次摆手,淡淡说道:“我没什么!已不怎么疼了,你们俩也不用这般如临大敌。既然屋内不怎么方便,我同倚翠不入内,就在院外候谢阿翁也是一样。”
阿秾满怀感激地对晏菀道谢后入内。未几屋内又传来男子的吵骂和摔碗砸盏声,院中站着的晏菀虽未置一词,却也忍不住皱起眉头。
不多时,阿秾搬着两只竹凳出屋,“晏姐姐,你久等了吧!你们先坐着,我马上去端茶出来。”
“等等!”晏菀快速走到阿秾身旁,将她试图掩在身后,红肿渗着血珠的手,一把拿出。
“他弄的?”见阿秾死死咬唇不语,忍不住的泪珠大滴大滴掉落,晏菀再也忍不住,拉着她就往屋里走。
“晏姐姐,是我自己不小心弄的,不关兄长的事。”阿秾苍白地解释着。
晏菀并不信,一进屋中就对着床上的谢言一阵直言。
“你一个八尺男儿,只不过是受了重伤,便整日窝在家中不事劳动,对着上门来医治的大夫发脾气,对着早起劳作的幼妹发火,真是无能又愚蠢。”
“晏姐姐别说了,阿兄他也不想,他以前也不是这样的。”阿秾抓住晏菀衣摆,瑟缩地劝着。
“你是哪里来的无知妇人,凭什么在我家骂我。阿秾把她赶出去……赶出去。难道就是因我瘫了,随便一个女人也能欺上家门辱我吗!”
倚躺在床上的谢言,披散着长发,因腿上施针带来的疼痛,全身汗涔涔的。他胸口不停地起伏着,想来应是气极,手上抓着什么就朝晏菀扔去。
他仍出软枕、衣衫后,又摸中一只砚台,拿起了又放下几次,见周遭已无甚物件可仍才高高举起砚台。
“啊!”
“抱歉啊!失手了。”见谢言因疼痛瑟缩着,已委顿放下手,百里博才敷衍至极地轻说一句,而手下用力更狠,一时间谢言的疼痛□□此起彼伏响起。
“晏姐姐今天让你看笑了。我兄长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他是读圣贤书的举子,一直都是温和待人的,只是现下他腿废了,才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他那腿怎么回事?”
“是被莳花楼的人给打的。”
“莳花楼?青楼?”见阿秾没说话,算是默认了,晏菀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谢阿翁一把年纪还在采蜜,就连你小小年纪也都帮着家里取蜜,他呢,一心只读圣贤书就算了,还去狎妓,恐怕你同谢阿翁采三天蜜赚的钱还不够他进去喝一盏茶。”
“不不不,晏姐姐你误会阿兄了,他去哪是为带回桑花姐姐。桑花姐姐是同村陈三叔的闺女,陈三叔卖蜜给刘员外,可是……可是却吃死人了,那边要么让陈三叔赔一百两银子,要么就要陈三叔抵命,桑花姐姐为了救陈三叔就将自己抵给莳花楼换银子,阿兄知道后筹了钱,想去带回桑花姐姐,却被打断了腿。我和阿兄是翁翁收养的孤儿,翁翁每日辛勤采蜜养我们,阿兄也十分上进、努力读书想考中进士,然后好好报答阿翁,只是现在阿兄认为自己腿断了,一点念头都没了。”
“他的腿还能治好,可是心死了,那整个人才是真的废了。”百里博不知何时从屋内出来,正懒懒倚着墙,听两人的谈话。
“当真?”采完蜜赶回来的谢阿翁听见谢信的腿还有救,赶忙下跪对着百里博磕头。
“我治身不治心,腿能治好,可心病难医。最终谢信是个什么模样,不在我,而是在他自己。”百博大步上前一把将谢阿翁搀扶起。
晏菀想了想,大概知道谢信心中症结一是在腿伤上,二是在桑花上,只有将这两个症结解开,人才会恢复如初。
怎么办呢?
难道替桑花赎身?
不不不……现在的她不仅没钱,还巨额外债加身,用钱解决这条路当即就被否决了。
刘员外!蜜吃死人!
那就从蜂蜜下手吧。
晏菀看着谢阿翁手中蜜罐,一计顿生,“谢信的腿还应劳烦百里先生费心,桑花的事,我有办法。谢阿翁,百里先生现在是出价三两银子一罐五斤,我按品类出价,普通的花蜜八两一罐五斤,但像岩蜜这种二十两一罐五斤。您若是愿意卖给我,明日便让人送五十两银子过来坐订金。”
说完,见谢阿翁应下,晏菀没多待就急忙忙地带着倚翠会回去。
只是车上,倚翠比晏菀还愁眉不展,任晏菀怎么逗弄也不展笑颜,“小姐,我们自己的蜂蜜都没有买出去,您还花高价买别人家的蜂蜜。还有那五十两从哪里来呀!就咱们家那账面,不说五十两,就是五两都有些难。”
“我不是还有些首饰吗?当了,不就有钱了。”晏菀取下腕上玉镯,递给倚翠,再摸摸她头,轻柔哄道:“我说有法子就有法子。乖,回家后我们就去当东西,等挣了钱后,再赎回来就是。”
“可是,您那些首饰,当时世子爷都没有典当,怎么您就给当了……”
“乖,没事,不出半个月就能赚到钱,到时不仅全部都赎回来,还给你打几个大金镯子。”
倚翠被晏菀磨得没有脾气,只得点头答应。
到家后,两人携手入内穿过厅堂准备回原屋拿首饰,却不曾想正碰上矜书提着瓷壶关阖门扉。
“矜书,世子今日在家?”
矜书见是晏菀,将她拉到远处,压低嗓门,悄悄说道:“世子妃,世子应是伤风了,正发着热,人也晕沉沉的。”
“那不去请大夫?”
“世子不让请,他说口渴我去打点水。”
晏菀接过水壶,“水我去打,你去请个靠谱的郎中上门来。”
不待矜书作出反应,晏菀就提着水壶往厨房去,打好温水,再吩咐厨娘熬上清粥。一路上,倚翠担心晏菀又同那日一般与萧崇璟闹别扭,一直絮絮说着萧崇璟的好,到卧房门口时,又拉了拉晏菀的衣袖提醒,恨不得晏菀当即就对天起誓不与萧崇璟闹、好好待他。
萧崇璟恹恹躺在床上,晏菀伸手摸额头果然在发烫,她接过倚翠刚绞的湿帕子放在他额头,而他却以为是矜书,嘴中喃喃念叨要喝水。
晏菀将昏沉沉的他扶起后,才接过倚翠递来的水杯慢慢喂他。
“怎么是温的,矜书我喝凉的。”
“世子都伤风了,那便喝温水吧。”
闻声萧崇璟才掀开耷着眼帘,见果然是晏菀,慌忙挣扎着要起身。
“娘……娘子,你怎么来了?我今日休沐便回家看看,没生病。”
死要面子,活受罪。
你就装吧!
晏菀暗中鄙夷,脸上却绽出笑容,接过倚翠新绞的帕子,重新放在他额上,“妾身都知道,妾身只是替郎君擦擦汗。”
放上后,晏菀又替萧崇璟续上杯中清水,见萧崇璟怔怔不喝,夹着嗓音柔声问道:“可是茶水太烫,郎君喝不下,要不要妾身替郎君吹吹。”
见晏菀作势要拿过瓷杯,萧崇璟赶紧一口饮净,放在床边几案上,连连摆手说不喝了。又见晏菀要扶着他躺下,心里只觉发毛,忍不住说出口:“娘子,其实你不用这样。这几日我想了很多,我那日不该如此气你。”
晏菀伸手止住他,“郎君,是妾身错了,妾身当日不应发火的。可妾身也是为了郎君好啊!郎君谪贬岭南,誓要干出一番事业让王爷同陛下改观,妾身那日是太心急了,一点也没顾及上郎君的面子,妾身反思了好几日,才深觉郎君所顾虑之远。”
“哎……你明白就好。”
“郎君,陛下勤勉政务,宵衣旰食,久而久之便有胃疾在身。世人皆知岭南佳荔,可这的蜂蜜也是一绝,郎君何不上贡一些给陛下,让他每日冲服,养养胃,既进君臣之谊又全了郎君作弟弟的一片赤诚之心。”
“那东西能养胃!”
晏菀翻了翻白眼,立马又挂上甜得溺人的笑容,将心中所图徐徐出口,“能!妾身还替郎君想了想,岭南七分山两分水一分田的,赋税年年不好收,是陛下的心头之患,郎君若是解决了这个难题,不就是向天下人证明郎君是大绥不可多得的人才吗!到时政绩佳不仅可以回京,最重要的是能向陛下和王爷证明郎君不是无所事事的草包纨绔而是社稷之光、栋梁之才。”
听到这,萧崇璟两眼放光,顿觉身上的病痛都好了几分,“娘子是有什么妙招吗?”
正中下怀,晏菀嘴角笑意更深,“如郎君所说,经商是末流,我们自是不能为伍,可为什么我们不能办个蜂蜜宴呢?广邀风流才俊赴宴,并将上京的礼乐文明如春风沐雨般教化岭南这山夷之地。明面上是众人口口相传的雅事一桩,可背后推广的蜂蜜能风靡整个岭南,蜂农也能赚到钱,有钱了自然赋税不成问题,而且商税也能增加。”
听着听着,萧崇璟竟已下床,赤着脚在屋子里打着转盘算起蜂蜜宴的可行之处,越想越兴奋,扳过晏菀的双肩用力摇晃,“娘子我感觉我病好了!这个主意真是绝佳啊!”
说完他在晏菀额头重重亲了一下,赶忙从架子上拿起外袍欢天喜地地往外跑,不一会就没了人影。
“这就成了!”徒留晏菀一人在原地愣愣发呆。
“小姐,世子还病着呢!”倚翠瞥了眼萧崇璟留在原地的鞋,又见晏完还呆立着,掐了下自己的大腿,赶紧拿上鞋,追出去,“世子……世子……,您忘穿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