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顾明辉开始上长白班,中午赵秀英就回娘家吃饭。
在赵秀英家分工明确,炒菜炖肉赵建国负责,要是做面食王桂兰排第一。
赵建国这几天有点腰疼,家里一连吃了好几天面,见闺女来了,要不是王桂兰拦着,恨不得炒五个菜,最后还是王桂兰做了个炒面。
知道女婿工作后老两口叹口气,他们把顾明辉当半个儿子看待,明明煤矿工人也是铁饭碗,心里就过不了那一关,家里不说多富裕,但也是有吃有喝,实在不舍得孩子去下煤矿受那个罪。
“秀英,下午明辉几点回来。”
“坐接送车回来就6点多了。”
“煤矿上班累,他又是井下的,回来了你给他好好做点饭。”
“妈,你也不是不知道我的厨艺,我是有心无力啊。”赵秀英不是偷懒,她是真怕自己浪费粮食。
“一会我蒸点不烂子,你看着学学,拿回去炒炒就能吃。”
“好嘞,妈最好了。”
午饭后王桂兰就开始蒸不烂子,赵秀英一本正经拿着个本子在旁边记录。
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赵秀英忍不住笑了,到底是结婚了:“以前就知道吃,还是长大了。”
“这不是离开你们了必须得独立了吗。等我学成继承你和爸的好手艺,就去开餐馆去,现在不是流行自己干了。”
“净瞎说,妈可不求你赚大钱,就安安稳稳当个老师。”
“妈我就胡说一下,咋这么认真。”
“多大的人了,还老是瞎说,这在单位可不敢这样。”赵秀英把土豆擦成丝,往大盆了放着面,拿水调起来。
“知道啦知道啦。”赵秀英在本子上记:两个大土豆,两碗面……
“你不用记了,你看,菜多点好吃,面糊稀了就加面,太稠了就加水,弄成这样就行了。”王桂兰拿起来面块给赵秀英讲解。
“哦哦。”赵秀英还是在小本本上记录着,唯恐自己忘了。
上锅蒸上以后,王桂兰就让赵秀英去睡了,天长了,学校改了时间,赵秀英中午不睡一会下午就直犯困。
下午2点,赵秀英拿上妈妈给装好的一盆不烂子,出门时候变魔术一样拿出遮阳帽来带在头上。
“怎么样好看吧,明辉给我买的。”
“好看,带好帽子别晒出斑来,路上小心。”
“知道啦妈,明天中午我再过来。”
有了遮阳帽,大太阳下骑车也没那么热了。
等到了学校,办公室里人多,只有一个小风扇挨着几个老老师,赵秀英拿着几张备课纸扇风。
赵秀英准备给学生们印点题,得先在纸上写出来再拿油墨自己印。
下了第一节课,办公室里的老师更多了。
林老师拿着书坐到了旁边,“小赵,我看你骑车过来时候拿着一大盆子,回娘家啦?”
“嗯,我妈给蒸了点不烂子。”
“羡慕你们这些小年轻,有父母帮衬日子就好过。”
“呵呵,是了。”赵秀英不喜欢在单位聊自己家的事情,但单位里面无非就是聊点家长里短。
“听说你男人转业了?转去哪里了?”
“一矿。”赵秀英知道该来的总会来。
“一矿?”林老师的大嗓门让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
“嗯。”赵秀英感受到周围打量的目光。
“咋去了煤矿,我记得你家男人一表人材的还念了个高中。”
“分配的,哪儿也是当工人都一样。”
“或许是你觉悟高,我可受不了我男人下煤窑黑着脸回家让我洗衣服。”
“林老师,现在都改革开放了,又不是解放前的黑煤矿,有澡堂有换衣间,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小赵,你还是年轻,你要是找了我给你介绍的那个工商局的现在日子肯定不一样。”
年轻老师进了单位,也就成了一种资源,当时不少人给她介绍对象,林老师介绍了工商局工作的,单位好挣得多,说的天花乱坠。
赵秀英看过相片,实在是太胖了,直接找了理由拒绝,谁让她就是很重视外貌呢。
后来林老师没少在背后说赵秀英眼光高,现在旧事重提,无非就是觉得眼光高的赵老师最后找的也不过如此。
赵秀英知道林老师那张嘴不饶人:“是呢,林老师你经验足。”说完,就继续低头出题,一副不想再聊的态度。
一般单位前辈说些什么,赵秀英都不去争辩,不是一个年代的人思想不同,再争也没意义,但林老师今天的话太不客气,她的日子自己知道不需要别人来指手画脚。
见赵秀英低下头出题,林老师撇撇嘴,又坐风扇那边和其他老师聊天,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下了班,赵秀英提着一盆不烂子就骑车回家,应该还有半小时顾明辉才到家。
她把不烂子倒出来一半到案板上,细细剁碎,切了点芹菜葱头,顾明辉上了一天班,多补点营养,又打了两颗鸡蛋。
凭借着做好的笔记,开火,倒油。
第一次炒不烂子,圆满成功。
粒粒分明,色泽诱人。
拿另一个锅接水,下小米,再熬个米汤,晚饭搞定。
门响了,顾明辉回来了。
赵秀英冲出厨房,男人穿着她买的蓝色半袖,脸干干净净,看起来和平时没有两样。
“饿了吗?我做了饭。”
“不太饿,等接送车时候食堂吃了个包子。”
“那等米汤熬好了再吃,先去洗洗手。”
看着男人走去洗脸,赵秀英才缓过神来,下午和林老师说的时候有板有眼,但她也担心男人回来以后灰头土脸的。
但幸好,顾明辉脸干干净净,乌黑的眼珠,高挺的鼻梁还是和以前一样。而且因为当过兵的习惯,走起来腰背永远是挺直的,顾明辉还是赵秀英见面第一眼就中意的顾明辉。
顾明辉也是爱干净的人,但井下工作肯定是灰头土脸,他在单位澡堂洗了一遍又一遍,唯恐带回来什么味道。
回到家又在厕所好好洗了洗才出去。
赵秀英已经盛好了饭,米汤也晾在一边。
“什么时候学会的炒不烂子,看起来真好。”
“今天刚学会的,尝尝看。”
顾明辉吃了一大口:“好吃。”
“看来我厨艺方面还是有点天赋。”
“是了,我要和赵老师学习一下蒸不烂子。”顾明辉是一贯的捧场。
“这次是我妈蒸的,不过我已经记了笔记应该自己也能蒸好。”
“那赵老师炒的不错。”
“哈哈。”虽然忙碌了半小时,但是听到一水儿的夸张,赵秀英心里干劲十足,准备明天再学点新的菜式。
吃完饭,顾明辉主动担任了洗碗的工作。
前几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占据着下班时间,今天回家吃完饭,顾明辉倒是不知道要干点什么了。
赵秀英有阅读的习惯,饭后就窝在沙发上读书。
顾明辉坐在了旁边。
“要不给你拿本书,想看什么?”
“不用了。”顾明辉不喜欢看小说,以前一年半载不见也过来了,现在一白天没见,他的眼神就黏在赵秀英身上离不开了。
赵秀英被盯的浑身不自在。
“那个写字台什么时候回来。”
“估计快了吧,我明天去问问,接送车路过那个店了。”顾明辉也想起来定制的两件家具。
虽然谁都没提,但那个组合柜萦绕在两人心头都没忘记。
1000块钱攒攒也就有了,但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一下子砸到一套柜子上不是两人的消费水平。
煤矿除非检修,否则没有休息日,要休息就得请假,一请假就少赚钱。
但要是请假少记分多也就赚的多,顾明辉打定主意一个月最多休息两天。
赵秀英思绪从写字台飘到了赚钱买组合柜,很快又劝说自己不要想那些,接着又飘到了高考上。
“明辉,我们单位好几个老师都在准备高考,现在恢复了高考很多人都想圆个大学梦,写字台回来了我就开始复习了,我英语差的太多了。”
“学习是好事呀,赵老师争取成为咱家第一个大学生。”
“在家别叫我老师。”赵秀英拍了下顾明辉,嗔怪的眼神看的赵明辉心里酥酥的。
“知道了,秀英,加油考,一年不行就两年,你肯定行。”
顾明辉无论信上还是见面,几乎对于赵秀英的所有决定都是支持,但高考这件事赵秀英有些没底,毕竟招录的名额太少了,她也不寄希望能考什么北京的学校,就考上离家不远的省师范大学,比现在进步一点她就很满足了。
“嗯,我努力考吧,也做好了长期战的准备,不过我要是考的话,孩子的事就要往后推。”赵秀英师专的同学,大多都是分配了工作就结婚,现在有的孩子都1岁了。
她和顾明辉结婚后分隔两地,现在团聚了,孩子的事情自然也到了眼前,可是一怀孕生子,她还能考大学吗?
说完赵秀英就又补充道:“我给自己定了两年期限,考不上就算了,”
顾明辉听了这话心里也是沉了一下,他孤零零的吃百家饭长大,太希望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了,但是比起要孩子,现在他还是更在顾秀英的感受。
秀英读过书,爱学习是好事,他就算帮不上忙也要给予最大的支持。
“想进步是好事,咱们努力考,等我工作这边理顺了,家里也尽量少麻烦你。”
赵秀英本来心里有些忐忑,她的同龄人有的结婚早孩子都会走了,别说父母了,在单位有的同事都要催生。
她在学校都不敢拿出书来复习高考,怕被说不认真工作,怕被说心比天高不切实际。
但顾明辉答应的这么痛快,又如此理解她的想法,赵秀英还有点感动,扑到了男人怀里。
顾明辉手有些僵硬的摸了摸赵秀英的脑袋。
在晚上关了灯,床上那是一个特殊空间,顾明辉没什么心理负担。
但是只要是在其他时间地点,赵秀英可能因为是爱里浇灌长大的独生女,感情更外放一些,顾明辉就容易被弄得面红耳赤。
在赵秀英家分工明确,炒菜炖肉赵建国负责,要是做面食王桂兰排第一。
赵建国这几天有点腰疼,家里一连吃了好几天面,见闺女来了,要不是王桂兰拦着,恨不得炒五个菜,最后还是王桂兰做了个炒面。
知道女婿工作后老两口叹口气,他们把顾明辉当半个儿子看待,明明煤矿工人也是铁饭碗,心里就过不了那一关,家里不说多富裕,但也是有吃有喝,实在不舍得孩子去下煤矿受那个罪。
“秀英,下午明辉几点回来。”
“坐接送车回来就6点多了。”
“煤矿上班累,他又是井下的,回来了你给他好好做点饭。”
“妈,你也不是不知道我的厨艺,我是有心无力啊。”赵秀英不是偷懒,她是真怕自己浪费粮食。
“一会我蒸点不烂子,你看着学学,拿回去炒炒就能吃。”
“好嘞,妈最好了。”
午饭后王桂兰就开始蒸不烂子,赵秀英一本正经拿着个本子在旁边记录。
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赵秀英忍不住笑了,到底是结婚了:“以前就知道吃,还是长大了。”
“这不是离开你们了必须得独立了吗。等我学成继承你和爸的好手艺,就去开餐馆去,现在不是流行自己干了。”
“净瞎说,妈可不求你赚大钱,就安安稳稳当个老师。”
“妈我就胡说一下,咋这么认真。”
“多大的人了,还老是瞎说,这在单位可不敢这样。”赵秀英把土豆擦成丝,往大盆了放着面,拿水调起来。
“知道啦知道啦。”赵秀英在本子上记:两个大土豆,两碗面……
“你不用记了,你看,菜多点好吃,面糊稀了就加面,太稠了就加水,弄成这样就行了。”王桂兰拿起来面块给赵秀英讲解。
“哦哦。”赵秀英还是在小本本上记录着,唯恐自己忘了。
上锅蒸上以后,王桂兰就让赵秀英去睡了,天长了,学校改了时间,赵秀英中午不睡一会下午就直犯困。
下午2点,赵秀英拿上妈妈给装好的一盆不烂子,出门时候变魔术一样拿出遮阳帽来带在头上。
“怎么样好看吧,明辉给我买的。”
“好看,带好帽子别晒出斑来,路上小心。”
“知道啦妈,明天中午我再过来。”
有了遮阳帽,大太阳下骑车也没那么热了。
等到了学校,办公室里人多,只有一个小风扇挨着几个老老师,赵秀英拿着几张备课纸扇风。
赵秀英准备给学生们印点题,得先在纸上写出来再拿油墨自己印。
下了第一节课,办公室里的老师更多了。
林老师拿着书坐到了旁边,“小赵,我看你骑车过来时候拿着一大盆子,回娘家啦?”
“嗯,我妈给蒸了点不烂子。”
“羡慕你们这些小年轻,有父母帮衬日子就好过。”
“呵呵,是了。”赵秀英不喜欢在单位聊自己家的事情,但单位里面无非就是聊点家长里短。
“听说你男人转业了?转去哪里了?”
“一矿。”赵秀英知道该来的总会来。
“一矿?”林老师的大嗓门让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
“嗯。”赵秀英感受到周围打量的目光。
“咋去了煤矿,我记得你家男人一表人材的还念了个高中。”
“分配的,哪儿也是当工人都一样。”
“或许是你觉悟高,我可受不了我男人下煤窑黑着脸回家让我洗衣服。”
“林老师,现在都改革开放了,又不是解放前的黑煤矿,有澡堂有换衣间,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小赵,你还是年轻,你要是找了我给你介绍的那个工商局的现在日子肯定不一样。”
年轻老师进了单位,也就成了一种资源,当时不少人给她介绍对象,林老师介绍了工商局工作的,单位好挣得多,说的天花乱坠。
赵秀英看过相片,实在是太胖了,直接找了理由拒绝,谁让她就是很重视外貌呢。
后来林老师没少在背后说赵秀英眼光高,现在旧事重提,无非就是觉得眼光高的赵老师最后找的也不过如此。
赵秀英知道林老师那张嘴不饶人:“是呢,林老师你经验足。”说完,就继续低头出题,一副不想再聊的态度。
一般单位前辈说些什么,赵秀英都不去争辩,不是一个年代的人思想不同,再争也没意义,但林老师今天的话太不客气,她的日子自己知道不需要别人来指手画脚。
见赵秀英低下头出题,林老师撇撇嘴,又坐风扇那边和其他老师聊天,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下了班,赵秀英提着一盆不烂子就骑车回家,应该还有半小时顾明辉才到家。
她把不烂子倒出来一半到案板上,细细剁碎,切了点芹菜葱头,顾明辉上了一天班,多补点营养,又打了两颗鸡蛋。
凭借着做好的笔记,开火,倒油。
第一次炒不烂子,圆满成功。
粒粒分明,色泽诱人。
拿另一个锅接水,下小米,再熬个米汤,晚饭搞定。
门响了,顾明辉回来了。
赵秀英冲出厨房,男人穿着她买的蓝色半袖,脸干干净净,看起来和平时没有两样。
“饿了吗?我做了饭。”
“不太饿,等接送车时候食堂吃了个包子。”
“那等米汤熬好了再吃,先去洗洗手。”
看着男人走去洗脸,赵秀英才缓过神来,下午和林老师说的时候有板有眼,但她也担心男人回来以后灰头土脸的。
但幸好,顾明辉脸干干净净,乌黑的眼珠,高挺的鼻梁还是和以前一样。而且因为当过兵的习惯,走起来腰背永远是挺直的,顾明辉还是赵秀英见面第一眼就中意的顾明辉。
顾明辉也是爱干净的人,但井下工作肯定是灰头土脸,他在单位澡堂洗了一遍又一遍,唯恐带回来什么味道。
回到家又在厕所好好洗了洗才出去。
赵秀英已经盛好了饭,米汤也晾在一边。
“什么时候学会的炒不烂子,看起来真好。”
“今天刚学会的,尝尝看。”
顾明辉吃了一大口:“好吃。”
“看来我厨艺方面还是有点天赋。”
“是了,我要和赵老师学习一下蒸不烂子。”顾明辉是一贯的捧场。
“这次是我妈蒸的,不过我已经记了笔记应该自己也能蒸好。”
“那赵老师炒的不错。”
“哈哈。”虽然忙碌了半小时,但是听到一水儿的夸张,赵秀英心里干劲十足,准备明天再学点新的菜式。
吃完饭,顾明辉主动担任了洗碗的工作。
前几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占据着下班时间,今天回家吃完饭,顾明辉倒是不知道要干点什么了。
赵秀英有阅读的习惯,饭后就窝在沙发上读书。
顾明辉坐在了旁边。
“要不给你拿本书,想看什么?”
“不用了。”顾明辉不喜欢看小说,以前一年半载不见也过来了,现在一白天没见,他的眼神就黏在赵秀英身上离不开了。
赵秀英被盯的浑身不自在。
“那个写字台什么时候回来。”
“估计快了吧,我明天去问问,接送车路过那个店了。”顾明辉也想起来定制的两件家具。
虽然谁都没提,但那个组合柜萦绕在两人心头都没忘记。
1000块钱攒攒也就有了,但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一下子砸到一套柜子上不是两人的消费水平。
煤矿除非检修,否则没有休息日,要休息就得请假,一请假就少赚钱。
但要是请假少记分多也就赚的多,顾明辉打定主意一个月最多休息两天。
赵秀英思绪从写字台飘到了赚钱买组合柜,很快又劝说自己不要想那些,接着又飘到了高考上。
“明辉,我们单位好几个老师都在准备高考,现在恢复了高考很多人都想圆个大学梦,写字台回来了我就开始复习了,我英语差的太多了。”
“学习是好事呀,赵老师争取成为咱家第一个大学生。”
“在家别叫我老师。”赵秀英拍了下顾明辉,嗔怪的眼神看的赵明辉心里酥酥的。
“知道了,秀英,加油考,一年不行就两年,你肯定行。”
顾明辉无论信上还是见面,几乎对于赵秀英的所有决定都是支持,但高考这件事赵秀英有些没底,毕竟招录的名额太少了,她也不寄希望能考什么北京的学校,就考上离家不远的省师范大学,比现在进步一点她就很满足了。
“嗯,我努力考吧,也做好了长期战的准备,不过我要是考的话,孩子的事就要往后推。”赵秀英师专的同学,大多都是分配了工作就结婚,现在有的孩子都1岁了。
她和顾明辉结婚后分隔两地,现在团聚了,孩子的事情自然也到了眼前,可是一怀孕生子,她还能考大学吗?
说完赵秀英就又补充道:“我给自己定了两年期限,考不上就算了,”
顾明辉听了这话心里也是沉了一下,他孤零零的吃百家饭长大,太希望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了,但是比起要孩子,现在他还是更在顾秀英的感受。
秀英读过书,爱学习是好事,他就算帮不上忙也要给予最大的支持。
“想进步是好事,咱们努力考,等我工作这边理顺了,家里也尽量少麻烦你。”
赵秀英本来心里有些忐忑,她的同龄人有的结婚早孩子都会走了,别说父母了,在单位有的同事都要催生。
她在学校都不敢拿出书来复习高考,怕被说不认真工作,怕被说心比天高不切实际。
但顾明辉答应的这么痛快,又如此理解她的想法,赵秀英还有点感动,扑到了男人怀里。
顾明辉手有些僵硬的摸了摸赵秀英的脑袋。
在晚上关了灯,床上那是一个特殊空间,顾明辉没什么心理负担。
但是只要是在其他时间地点,赵秀英可能因为是爱里浇灌长大的独生女,感情更外放一些,顾明辉就容易被弄得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