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粪这件事,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放在一年前,甚至一个月前,易小胜是决计做不到的。当然,若是参加相关综艺活动或者拍戏需要,为了维护自己完美的人设,也是会不情不愿地做。他常常会在采访时宣称自己“能为艺术献身”“愿意接地气”,但娱乐圈所理解的“献身”“接地气”其实就是“人设””“能拿多少奖”““流量加持度”“片酬”,毕竟谁也不能真正要求顶流无偿去做这些事情。
易小胜突然想到,若是他的粉丝知道他现在在祖国的边境之地捡大粪,估计会顺着网线爬过来掐断他的脖子,大声质问他为何自暴自弃,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并哭喊着让杨卉向她们赔礼认罪,画面极其疯狂,顿感滑稽,他忍不住又笑出声来。
对面的果丹惊讶道:“捡屎也能捡的这么开心,你还是我见过的头一个。”
“自暴自弃”的易小胜心情大好,很有分享欲,问到:“你平时会看娱乐圈吗?”
果丹摇摇头,表示自己从来没看过。
易小胜惊讶道:“从来没有?别的女孩子不都很喜欢看吗?”
果丹怼道:“又不是所有女孩子都一样,别的女孩子也没来捡大便啊。”
易小胜尴尬道:“……也是。”
捡粪工作结束已是傍晚,考虑到易小胜今天一整天做的事情比较多,果丹便先送他回宿舍休息,自己独自前往检验大楼交粪便样本。检验大楼在保护区外,距离宿舍有三公里左右的路程,是一栋专门用来做亚洲象专业研究的大楼。易小胜坐在宿舍区一楼院子里,摸着其中一只小狗的头,这两只小狗无论何时总是很热情,易小胜的情绪被带动起来,对着小狗问道:“你们好呀,我是新朋友易小胜,你们叫什么名字呀?是谁把你们打扮的这么漂亮呀?”
许是听不懂普通话,小狗疑惑地歪着脑袋看着易小胜,“汪汪汪”回应他。
这时,三楼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他们一个叫小爱,一个叫小熊,是果丹养的。”
易小胜循声望去,那是个二十多岁的男孩,看起来和易小胜差不多大,皮肤呈深麦色,穿着傣族小伙的衣服,正趴在阳台看着易小胜。
男孩继续说道:“你好,我叫旺州,是果丹的同事,你就是英姐说的新来的志愿者吧。”
易小胜礼貌道:“你好,我叫易小胜。”
旺州道:“果丹今天带你去捡大便了?感觉怎么样?大便臭不臭。”
易小胜道:“刚回来,大便不都是这样的嘛,习惯就好。”
旺州笑道:“你是第一个捡完大粪还留在这里的人,之前的志愿者,刚来时信心满满,捡完大粪就灰溜溜走掉了,养大象是个辛苦活,怎么想到要报名来养大象呢?”
易小胜思索道:“也许是想体验一把不一样的人生吧。再说了,果丹都坚持下来了,我也可以的。”
旺州发出爽朗笑声道:“你可不能和果丹比,我们都比不过她。”
易小胜又想起白天电动车、汽车、摩托车轮番上阵的果丹,认真科普捡大粪知识的果丹,说“又不是所有女孩子都来捡大粪”的果丹,笑道:“确实哈。”
夜色渐深,给小狗系上链子,一天的工作也就完成了。保护区没有村民居住,夜幕降临的土地一片漆黑,易小胜站在三楼的阳台,头顶是广阔的银河,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一望无际的星空了。此时此刻,森林的静谧与熙熙攘攘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他的心中仍然有刺眼闪光灯带来的焦虑,但是现在,有股力量开始抚慰他的内心,一丝丝安宁悄悄在心底发芽。也许,从浮躁焦虑的状态到真正静下来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晚饭吃的是旺州做的手抓饭,易小胜饿极了,足足吃了三条烤鱼,两碗糯米饭,这是他之前三天的食量。没有经纪人和助理的监督,易小胜逐渐开始放飞自我,两人又开了一瓶啤酒。也许是大理雪花啤酒纯度太高,又或许是上山下水体力劳动消耗较大的原因,吃饱喝足后两人不多交流,便各自休息去了。
第二天清晨,易小胜是被刺眼的阳光唤醒的。他起床收拾完毕,出门站在阳台上,看到楼下果丹和小狗玩的正欢。回想昨天所见所得,不由得开始期待新一天的工作。
其实工作和昨天大差不差,巡视保护区、捡大便,不过果丹开始教他新的知识了——关于大象栖息地问题。
大象属于群居动物,一般来说生存环境比较固定,比如易小胜所在的保护区,目前所观测的这群大象已经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了。导致大象迁移的因素大致有三个:
1、栖息地遭到破坏,食物来源困难,象群不得不向外扩展活动范围
2、头象迷路
3、最低气温、降水、物候等环境因素持续影响着大象的活动,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也会导致亚洲象迁徙领地。
听完果丹介绍,易小胜问到:“那一般是怎样观测大象迁徙呢?”
果丹点点头,说道:“这就是我接下来要教你的知识。你来看电脑屏幕。”
易小胜探头过去,看到电脑屏幕有密密麻麻显示有数十个亮点,很像GPS定位,易小胜问到:“这是定位仪吗?”
果丹点头,示意易小胜猜对了,解释道:“这项技术被命名为“穿越铁路的大象”,是2016年3月“拯救大象”动物保护组织和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联合研发的观测设备,他们给当地的10头大象戴上了项圈,以评估它们如何适应将察沃国家公园一分为二的新铁路线。后来这项技术被引入中国,我们对它做了改进。”
易小胜忽然想到以前在动物世界看到的迷彩摄像机,好奇问道:“你们会使用迷彩摄像机技术吗?”
易小胜突然想到,若是他的粉丝知道他现在在祖国的边境之地捡大粪,估计会顺着网线爬过来掐断他的脖子,大声质问他为何自暴自弃,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并哭喊着让杨卉向她们赔礼认罪,画面极其疯狂,顿感滑稽,他忍不住又笑出声来。
对面的果丹惊讶道:“捡屎也能捡的这么开心,你还是我见过的头一个。”
“自暴自弃”的易小胜心情大好,很有分享欲,问到:“你平时会看娱乐圈吗?”
果丹摇摇头,表示自己从来没看过。
易小胜惊讶道:“从来没有?别的女孩子不都很喜欢看吗?”
果丹怼道:“又不是所有女孩子都一样,别的女孩子也没来捡大便啊。”
易小胜尴尬道:“……也是。”
捡粪工作结束已是傍晚,考虑到易小胜今天一整天做的事情比较多,果丹便先送他回宿舍休息,自己独自前往检验大楼交粪便样本。检验大楼在保护区外,距离宿舍有三公里左右的路程,是一栋专门用来做亚洲象专业研究的大楼。易小胜坐在宿舍区一楼院子里,摸着其中一只小狗的头,这两只小狗无论何时总是很热情,易小胜的情绪被带动起来,对着小狗问道:“你们好呀,我是新朋友易小胜,你们叫什么名字呀?是谁把你们打扮的这么漂亮呀?”
许是听不懂普通话,小狗疑惑地歪着脑袋看着易小胜,“汪汪汪”回应他。
这时,三楼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他们一个叫小爱,一个叫小熊,是果丹养的。”
易小胜循声望去,那是个二十多岁的男孩,看起来和易小胜差不多大,皮肤呈深麦色,穿着傣族小伙的衣服,正趴在阳台看着易小胜。
男孩继续说道:“你好,我叫旺州,是果丹的同事,你就是英姐说的新来的志愿者吧。”
易小胜礼貌道:“你好,我叫易小胜。”
旺州道:“果丹今天带你去捡大便了?感觉怎么样?大便臭不臭。”
易小胜道:“刚回来,大便不都是这样的嘛,习惯就好。”
旺州笑道:“你是第一个捡完大粪还留在这里的人,之前的志愿者,刚来时信心满满,捡完大粪就灰溜溜走掉了,养大象是个辛苦活,怎么想到要报名来养大象呢?”
易小胜思索道:“也许是想体验一把不一样的人生吧。再说了,果丹都坚持下来了,我也可以的。”
旺州发出爽朗笑声道:“你可不能和果丹比,我们都比不过她。”
易小胜又想起白天电动车、汽车、摩托车轮番上阵的果丹,认真科普捡大粪知识的果丹,说“又不是所有女孩子都来捡大粪”的果丹,笑道:“确实哈。”
夜色渐深,给小狗系上链子,一天的工作也就完成了。保护区没有村民居住,夜幕降临的土地一片漆黑,易小胜站在三楼的阳台,头顶是广阔的银河,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一望无际的星空了。此时此刻,森林的静谧与熙熙攘攘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他的心中仍然有刺眼闪光灯带来的焦虑,但是现在,有股力量开始抚慰他的内心,一丝丝安宁悄悄在心底发芽。也许,从浮躁焦虑的状态到真正静下来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晚饭吃的是旺州做的手抓饭,易小胜饿极了,足足吃了三条烤鱼,两碗糯米饭,这是他之前三天的食量。没有经纪人和助理的监督,易小胜逐渐开始放飞自我,两人又开了一瓶啤酒。也许是大理雪花啤酒纯度太高,又或许是上山下水体力劳动消耗较大的原因,吃饱喝足后两人不多交流,便各自休息去了。
第二天清晨,易小胜是被刺眼的阳光唤醒的。他起床收拾完毕,出门站在阳台上,看到楼下果丹和小狗玩的正欢。回想昨天所见所得,不由得开始期待新一天的工作。
其实工作和昨天大差不差,巡视保护区、捡大便,不过果丹开始教他新的知识了——关于大象栖息地问题。
大象属于群居动物,一般来说生存环境比较固定,比如易小胜所在的保护区,目前所观测的这群大象已经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了。导致大象迁移的因素大致有三个:
1、栖息地遭到破坏,食物来源困难,象群不得不向外扩展活动范围
2、头象迷路
3、最低气温、降水、物候等环境因素持续影响着大象的活动,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也会导致亚洲象迁徙领地。
听完果丹介绍,易小胜问到:“那一般是怎样观测大象迁徙呢?”
果丹点点头,说道:“这就是我接下来要教你的知识。你来看电脑屏幕。”
易小胜探头过去,看到电脑屏幕有密密麻麻显示有数十个亮点,很像GPS定位,易小胜问到:“这是定位仪吗?”
果丹点头,示意易小胜猜对了,解释道:“这项技术被命名为“穿越铁路的大象”,是2016年3月“拯救大象”动物保护组织和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联合研发的观测设备,他们给当地的10头大象戴上了项圈,以评估它们如何适应将察沃国家公园一分为二的新铁路线。后来这项技术被引入中国,我们对它做了改进。”
易小胜忽然想到以前在动物世界看到的迷彩摄像机,好奇问道:“你们会使用迷彩摄像机技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