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他袒露心迹后,她也从未问过他缘由。
便是不问又如何,行刑台下,乌篷船中,又或许更早,早在醉酒时他送她回家,生辰时他送她金子……
她只是后知后觉,并非无知无觉。
她知樊州不设金矿,黄金非常人能得,却不知两百枚金饼已是州府当月允许兑换的上限。若非管账嬷嬷提及,她又要懵懂到何时。
她晃神一笑,又觉出些异样,抬眼瞧他。
“陛下果然对上将军青眼有加,深宫秘事也不讳言。陛下的话,你倒是信。”
话里浮出些酸意,陛下虽无龙阳之好,但自回京以来,凡看在眼里的无不觉得陛下对他偏袒太过。
饶是忘年之交也该以君臣纲常为先,宠过了头难免让人非议,宠佞,宠佞,帝王的偏爱也会成为他人口诛笔伐的利刃。
“领差办事而已,何来青眼。君恩愈盛,越不得安闲。”
他回看她,没有贪功媚上之态。又想起他起草功名册时也不居功。
莫不是这孤洁之气在一众以军功博名的武将里头太过难得,陛下才会待他不同?
她心里想着,不料他冷不丁从怀里放出她,盯着她的眼眸烫灼地似能燃起一簇火。
“平日的话我只信三分,可那日陛下喝醉了,凡是醉话,我向来都信。”
她也曾酒后失言,自然明白陆戈话中之意。酒意催发,哽在喉头藏在心头的话再难相瞒,势必乘兴破开一道口子。
他此刻灼然的目光,定因回想起她醉酒后是何等大胆的抱着他倾诉心意才致如此。
她面颊粉红,端起茶盏抿了几口,清凉的茶水无法浇熄面上的热烫,升起两朵水红色的云。
“长姐能得陛下厚爱,是何家之幸。只是父母似乎还不知晓内情,若知晓了,也不必在人前退让。”
何止是厚爱,这凌驾于子女亲情的无上荣宠,轶闻里都少见。立国以来,因不敬尊长被废为庶人的,长公主是头一个。
他侧头,眼里浮出不甚分明的意味,捞起一盏酒饮下。
酒盏遮住了他的眉眼,待放下碗盏,又是一切如常。
“何娘子凭绸绣冠绝京兆,才是何家之幸。”
“亦是我之幸。”
她如今得了些虚名,高门朱户世家大族也乐意往何家门里跑,但归根究底绣绸只是商贾行径,怎可与浩荡天恩相较。
她只当他故意说恭维话逗她开心,甜甜一笑,“世间女子大抵都会走上几针,哪里称得上冠绝京兆,只有你会夸大其词。”
他握她的手,“是真心实意的话。”
她搭了手覆在他分明的指骨上,笑说:“何家的处境是比先前好,只是绣绸维系的多是女子间的情谊,远不如男子出入朝堂来得直接,何家日后的前程还是要依靠兄长。”
家门不幸,她尚能凭本事保家人衣食不愁,但家道中兴,不是她穿针引线两下就能扶持起来的。
他摇头,“京兆城遍身罗绮者大有人在,娘子凭绣绸可得不少机缘,岂会逊于出入朝堂的男子?何家有此女,才值得相敬。”
他斟了盏酒,敬了少音一杯,像他敬所有男子那样,不像在开玩笑,也没有因她是女娘怠慢。
她见过陆戈敬酒,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敬她酒,她捧起茶盏学他一饮而尽。
楼下响起笙笛和鸣的雅音,潘通站在正堂高喊着“开宴”。
宴席既张,少音快速赶回何家席面。
她还是个未出阁的女娘,坐在陆家席面上终归不妥。
见她回来,何进朝门口张望两眼,确认无人跟来后,凑到妹妹耳边说:“我知道你会回来,你既不饮酒,他又能同你聊什么,还是在咱家热热闹闹的好。”
何少音同情地看了眼哥哥,倒不争辩,拿起茶盏与父母相敬。
才搁了茶盏,陆戈的身影出现在了厢房门口。
他与众人敬酒后也不离去,“何大将军,在下可否寻个席位坐。”
何大将军含威的目光中透出宽和,“上将军随意。”
女儿醉酒归家后他曾与陆戈深谈,许是出身武将的缘故,二人聊得投机。他无意阻拦女儿姻缘,也暗暗看好这位准女婿。
俞意安早打了眼色让何进腾席位,连妹妹也轻推他让他离席,何进不好多说,只得起身离去。
少音另寻一个空盏给坐在她身旁的陆戈斟酒,“你怎么过来了?”
他接过杯盏,淡淡笑道:“人跑了,我得追。”
追到何家席面上,也得追。
贵客熙攘,前来敬酒的人不少,偶有几个大人称赞少音的绣艺,想来是听了家中夫人的枕边风。
连林校尉也冲少音讲了不少赞许的话。
陈太傅端着酒盏穿梭于人群中。今日萧相不在,众文官皆自觉地以他为尊,可巧他又是寿诞的东家,谈笑间更是精神矍砾。
“听说陈太傅包下丰乐楼是出了大价钱的。”
“太傅能铺张一回也是罕见。”
“寿宴嘛,越风光越好,越铺张越好,都说寿数天定,明日之事谁说得准?咱们还是及时行乐的好。”
……
言笑中忽听到有桌案轰然倒地的声音,厢房内众人顿时噤声。
一楼正堂内,桌案掀翻在地、满地酒汁四溢,杯盘狼藉。
几抹身影扭打交叠,拳脚相加,不到片刻的功夫,楼内互相厮斗的人越来越多。
陆戈拦下一名仆役,冷声问:“发生了何事?”
仆役惊慌开口,“有几个大人在对诗,不知怎地惹恼了另外一群人,两边吵嚷着便打起来了。”
踉跄跑来的潘通,大口喘着粗气,自发上前分说起来。
“黄修撰与几位文吏对诗,窦将军身边的人起哄了两句,文吏们便嘲讽武将听不懂诗。不知谁说了句‘不知沙场征战苦,红绡帐底卧鸳鸯’,惹得黄修撰当场砸了酒盏,双方这才打了起来。”
丰乐楼锦绣奢华,无端遭此砸毁,折损了不少银钱。
潘通急道:“陈太傅规劝无用,小的只好来请上将军出面。”
文武厮斗,立国以来,从未有过。
细看过去,何止是文武厮斗,平日同席议事的僚属也互相殴斗。
丰乐楼化作惨烈的私人泄愤场,血气混着酒香杂乱的飘着。
所幸何家不涉朝堂已久,还无人来厢房闹事。
“待在这里别动。”
陆戈握了握她的手,冷静示意她不要惊慌。
他疾步走上廊台,单手撑过栏杆跃下。
正站在勾栏台子上对黄修撰拳打脚踢的窦准看到陆戈前来,嫌恶的丢开黄修撰的衣领,朝陆戈走去。
“文武不两立,上将军想好站哪边了吗?”
陆戈闻声回眸,“不是你这边。”
窦准大怒,“前几日发落了我的副将,老子还没找你算账,不如今日一起清算。”
说话间,窦准飞速拎起一只残损的桌案用尽蛮力扔向陆戈。
陆戈闪身避过,三两步旋身到窦准背后,抬手痛击他后颈,漫不经心间力度算得不差分毫。
他与人交手无数,知道如何在薄弱处一招制敌。
窦准受不住猛力,重重的向前跌倒,虽勉强用掌撑地,但半截身子仍倒伏在地,非常狼狈。
窦侯快步挡在二人中间,温厚劝慰,“何必大打出手伤了和气,都是同袍,该和睦才是。”
窦侯转身去扶窦准,又斥他行事张狂跋扈自恣。
窦准狠狠推开兄长的手,目中怒火熊燃,大喝道:“有胆量跟老子上来。”
他几下攀到阶梯上,脚踩错落的栏杆,跃到三楼廊台。
早有侍从掷来一柄红缨长枪。长枪在手,窦准又恢复了傲人姿态。
窦准所立之地离何家席面不足五丈。林校尉握紧腰间长刀,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窦准。
陆戈脚踏勾栏台柱,凌空一跃,立于窦准身前。
他目光凛如冰刃,面上仍是冷冷淡淡,既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也不知道什么是退让。
他与窦准,一冰一火,一静一动,好似天生的对头。
长枪朝陆戈横扫时,何少音脸色变了,全身血液凝聚心口,连呼吸也顿住了。
陆戈连刀也不卸,他错身避开枪尖的锋芒,身影直朝窦准身前逼近,雪亮的刀刃自二人颈间忽闪而过,他已疾行到窦准身后了。
他步伐太快,窦准的长枪失去了目标,兀自在空中白白挥刺。
他刀法更快,环首刀稳稳落入刀鞘,殷殷红珠才从窦准颈间缓缓滚下。
窦准连一声惊叫声还未发出,便露出骇然之色。
倘若陆戈再多一分力,明年今日便是他的忌日。
窦准失了骄傲,脸苍白无比,手中的红缨长枪失了力跌落,他颓然开口:“为何不取我性命?”
陆戈凝注着不远处的何家席面,冷冷道:“此时,此地,不合适。”
窦准的脸色更白了,陆戈杀他好似探囊取物,能杀却不杀,令他感到深深的屈辱。
屈辱过后便是恐惧,无力抗衡的恐惧让他无颜在众人面前立足。
窦准神色灰败,快步走出丰乐楼,受命于他的武将也从厮斗中抽身离去。
陆戈来到何家席面,直言此地不宜久留。他一路紧握少音的手,送她坐上马车。
少音探出头来,眼里写满了担忧,轻扯陆戈的衣袖道:“我们一起走。”
他俯身对她说,“晚间我去找你。”
他揉了揉她的发髻,后退两步吩咐车夫行路。
“前面怕是出事了。”
车夫声音颤抖,忽然拉紧缰绳怔在原地。
行在前方的黄修撰的马车不知怎的骤然脱缰,车轿颠簸几下后,侧翻着砸在地上。
烟尘之中,一群身穿散兵军服的兵士赫然出现。
跟着出来的萧睿在看到兵士的一霎那,颤巍的身子好似无骨般顺势滑坠。
沈霁之扶起萧睿,眼中亦是惊惧。
陆戈紧拽缰绳,猛地调转车头,急令车夫绕道回府。
刀鞘狠击马背,马如得了号令长空嘶鸣,旋即扬蹄疾奔,把少音对他的呼喊掩盖在一串哒哒的马蹄声中。
好在丰乐楼地处十字路口,散兵只堵了东西大路,南北依然畅通。
回府不久,外间传来了消息,因北桓俘虏作乱,北军驻兵城内,任何人不得擅出。
何少音立在廊下,心神不安。
方才匆匆一瞥,她看见黑金刀鞘被陆戈掷在地上,刀刃寒光凛凛,挡住了俘虏的去向。
她不知道北桓俘虏有多可怕,却知道陆戈在面对窦准时还能不露刀锋,但在北桓人面前却早早横刀在外。
已是掌燃庭燎的时候了。
京兆空寂的如同一座空城。
他眼角的疲惫再次毫无征兆的闪现在她眼前,她再也不能安稳的待下去了。
她快步走出府门,屯驻在路旁的北军好似认得她,无人上前拦阻。
“有上将军的消息吗?”
她挨个去问,却没人知道。
前方行来一队换防的兵士,领头那位朝她抱拳致意。
她截口问道:“有上将军的消息吗?”
那兵士含糊其词,“听说俘虏已尽数押解,好像是有将军受伤,别的就不清楚了。”
“谁受伤了?是上将军吗?”
她的害怕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声音僵硬如石。
领头兵士只摇头说,“不清楚。”
她心头一寒,胡乱提起裙摆,一路跑向将军衙署。
衙署外的兵士都说不知情,谁也不敢阻拦她。
北军正堂空荡无人,她绕过屏风,瘫坐在桌案前。
越安静,越容易胡思乱想。
她的心乱极了。
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她又能去哪里呢?
她失神的瞧着桌上摞起的厚厚一沓整理有序的公文,指尖覆在他的笔墨上,才得一点安心。
北桓的公文被他整理的极好,他有武将的勇武,亦有文吏的谋识,只怕这才是他得陛下青睐的缘故。
也不知过了多久,久到灯烛燃褪一半,堂外才传来阵阵急促的脚步声。
“上面说但凭将军裁决,不知将军可有决断?”
何少音认得林校尉的声音,她双手撑起身子静静听着。
“为首者五马分尸,从众者枭首曝尸,未参与作乱的俘虏全部羁押狱中。”
陆戈冷若寒潭的话透过窗纸飞来。
她在患得患失间游走得太久,这声音让她彻底松弛下来。
她快步绕过屏风,迎面对上陆戈一身金甲迈步而来。
似乎不知道她在,陆戈脚步倏停,快速屏退身后众人。
他一把抱起朝他大步跑来的何少音,抚上她的秀发,轻声安慰她,“放心”。
察觉他没有受伤,她一颗心才稳当的落回胸口,又闹脾气似的从他怀中挣扎出来。
“你如今不是一个人了,没有你的消息我总不放心。我……我发的公文也是公文,你也得好好对待。”
心悦他的公文都下了,她和千千万万个女娘一样会对意中人牵挂。
他懂得她在说什么,长久以来积压在心里的渴望和深藏于心的情意再也关不住了,肆意翻涌着从心底,眼底溢出。
“好,我都听你的。”
她抬起湿漉漉的眼睛,“上将军可不能言而无信。”
他的声音有些哑,“那我们盖个印信好不好?”
好像公文都是要盖印信的。
她点了点头,看向他的眼眸尽是青涩。
冰凉的唇覆上了她温软的唇瓣,是她从未感受过的另一种温柔。
便是不问又如何,行刑台下,乌篷船中,又或许更早,早在醉酒时他送她回家,生辰时他送她金子……
她只是后知后觉,并非无知无觉。
她知樊州不设金矿,黄金非常人能得,却不知两百枚金饼已是州府当月允许兑换的上限。若非管账嬷嬷提及,她又要懵懂到何时。
她晃神一笑,又觉出些异样,抬眼瞧他。
“陛下果然对上将军青眼有加,深宫秘事也不讳言。陛下的话,你倒是信。”
话里浮出些酸意,陛下虽无龙阳之好,但自回京以来,凡看在眼里的无不觉得陛下对他偏袒太过。
饶是忘年之交也该以君臣纲常为先,宠过了头难免让人非议,宠佞,宠佞,帝王的偏爱也会成为他人口诛笔伐的利刃。
“领差办事而已,何来青眼。君恩愈盛,越不得安闲。”
他回看她,没有贪功媚上之态。又想起他起草功名册时也不居功。
莫不是这孤洁之气在一众以军功博名的武将里头太过难得,陛下才会待他不同?
她心里想着,不料他冷不丁从怀里放出她,盯着她的眼眸烫灼地似能燃起一簇火。
“平日的话我只信三分,可那日陛下喝醉了,凡是醉话,我向来都信。”
她也曾酒后失言,自然明白陆戈话中之意。酒意催发,哽在喉头藏在心头的话再难相瞒,势必乘兴破开一道口子。
他此刻灼然的目光,定因回想起她醉酒后是何等大胆的抱着他倾诉心意才致如此。
她面颊粉红,端起茶盏抿了几口,清凉的茶水无法浇熄面上的热烫,升起两朵水红色的云。
“长姐能得陛下厚爱,是何家之幸。只是父母似乎还不知晓内情,若知晓了,也不必在人前退让。”
何止是厚爱,这凌驾于子女亲情的无上荣宠,轶闻里都少见。立国以来,因不敬尊长被废为庶人的,长公主是头一个。
他侧头,眼里浮出不甚分明的意味,捞起一盏酒饮下。
酒盏遮住了他的眉眼,待放下碗盏,又是一切如常。
“何娘子凭绸绣冠绝京兆,才是何家之幸。”
“亦是我之幸。”
她如今得了些虚名,高门朱户世家大族也乐意往何家门里跑,但归根究底绣绸只是商贾行径,怎可与浩荡天恩相较。
她只当他故意说恭维话逗她开心,甜甜一笑,“世间女子大抵都会走上几针,哪里称得上冠绝京兆,只有你会夸大其词。”
他握她的手,“是真心实意的话。”
她搭了手覆在他分明的指骨上,笑说:“何家的处境是比先前好,只是绣绸维系的多是女子间的情谊,远不如男子出入朝堂来得直接,何家日后的前程还是要依靠兄长。”
家门不幸,她尚能凭本事保家人衣食不愁,但家道中兴,不是她穿针引线两下就能扶持起来的。
他摇头,“京兆城遍身罗绮者大有人在,娘子凭绣绸可得不少机缘,岂会逊于出入朝堂的男子?何家有此女,才值得相敬。”
他斟了盏酒,敬了少音一杯,像他敬所有男子那样,不像在开玩笑,也没有因她是女娘怠慢。
她见过陆戈敬酒,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敬她酒,她捧起茶盏学他一饮而尽。
楼下响起笙笛和鸣的雅音,潘通站在正堂高喊着“开宴”。
宴席既张,少音快速赶回何家席面。
她还是个未出阁的女娘,坐在陆家席面上终归不妥。
见她回来,何进朝门口张望两眼,确认无人跟来后,凑到妹妹耳边说:“我知道你会回来,你既不饮酒,他又能同你聊什么,还是在咱家热热闹闹的好。”
何少音同情地看了眼哥哥,倒不争辩,拿起茶盏与父母相敬。
才搁了茶盏,陆戈的身影出现在了厢房门口。
他与众人敬酒后也不离去,“何大将军,在下可否寻个席位坐。”
何大将军含威的目光中透出宽和,“上将军随意。”
女儿醉酒归家后他曾与陆戈深谈,许是出身武将的缘故,二人聊得投机。他无意阻拦女儿姻缘,也暗暗看好这位准女婿。
俞意安早打了眼色让何进腾席位,连妹妹也轻推他让他离席,何进不好多说,只得起身离去。
少音另寻一个空盏给坐在她身旁的陆戈斟酒,“你怎么过来了?”
他接过杯盏,淡淡笑道:“人跑了,我得追。”
追到何家席面上,也得追。
贵客熙攘,前来敬酒的人不少,偶有几个大人称赞少音的绣艺,想来是听了家中夫人的枕边风。
连林校尉也冲少音讲了不少赞许的话。
陈太傅端着酒盏穿梭于人群中。今日萧相不在,众文官皆自觉地以他为尊,可巧他又是寿诞的东家,谈笑间更是精神矍砾。
“听说陈太傅包下丰乐楼是出了大价钱的。”
“太傅能铺张一回也是罕见。”
“寿宴嘛,越风光越好,越铺张越好,都说寿数天定,明日之事谁说得准?咱们还是及时行乐的好。”
……
言笑中忽听到有桌案轰然倒地的声音,厢房内众人顿时噤声。
一楼正堂内,桌案掀翻在地、满地酒汁四溢,杯盘狼藉。
几抹身影扭打交叠,拳脚相加,不到片刻的功夫,楼内互相厮斗的人越来越多。
陆戈拦下一名仆役,冷声问:“发生了何事?”
仆役惊慌开口,“有几个大人在对诗,不知怎地惹恼了另外一群人,两边吵嚷着便打起来了。”
踉跄跑来的潘通,大口喘着粗气,自发上前分说起来。
“黄修撰与几位文吏对诗,窦将军身边的人起哄了两句,文吏们便嘲讽武将听不懂诗。不知谁说了句‘不知沙场征战苦,红绡帐底卧鸳鸯’,惹得黄修撰当场砸了酒盏,双方这才打了起来。”
丰乐楼锦绣奢华,无端遭此砸毁,折损了不少银钱。
潘通急道:“陈太傅规劝无用,小的只好来请上将军出面。”
文武厮斗,立国以来,从未有过。
细看过去,何止是文武厮斗,平日同席议事的僚属也互相殴斗。
丰乐楼化作惨烈的私人泄愤场,血气混着酒香杂乱的飘着。
所幸何家不涉朝堂已久,还无人来厢房闹事。
“待在这里别动。”
陆戈握了握她的手,冷静示意她不要惊慌。
他疾步走上廊台,单手撑过栏杆跃下。
正站在勾栏台子上对黄修撰拳打脚踢的窦准看到陆戈前来,嫌恶的丢开黄修撰的衣领,朝陆戈走去。
“文武不两立,上将军想好站哪边了吗?”
陆戈闻声回眸,“不是你这边。”
窦准大怒,“前几日发落了我的副将,老子还没找你算账,不如今日一起清算。”
说话间,窦准飞速拎起一只残损的桌案用尽蛮力扔向陆戈。
陆戈闪身避过,三两步旋身到窦准背后,抬手痛击他后颈,漫不经心间力度算得不差分毫。
他与人交手无数,知道如何在薄弱处一招制敌。
窦准受不住猛力,重重的向前跌倒,虽勉强用掌撑地,但半截身子仍倒伏在地,非常狼狈。
窦侯快步挡在二人中间,温厚劝慰,“何必大打出手伤了和气,都是同袍,该和睦才是。”
窦侯转身去扶窦准,又斥他行事张狂跋扈自恣。
窦准狠狠推开兄长的手,目中怒火熊燃,大喝道:“有胆量跟老子上来。”
他几下攀到阶梯上,脚踩错落的栏杆,跃到三楼廊台。
早有侍从掷来一柄红缨长枪。长枪在手,窦准又恢复了傲人姿态。
窦准所立之地离何家席面不足五丈。林校尉握紧腰间长刀,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窦准。
陆戈脚踏勾栏台柱,凌空一跃,立于窦准身前。
他目光凛如冰刃,面上仍是冷冷淡淡,既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也不知道什么是退让。
他与窦准,一冰一火,一静一动,好似天生的对头。
长枪朝陆戈横扫时,何少音脸色变了,全身血液凝聚心口,连呼吸也顿住了。
陆戈连刀也不卸,他错身避开枪尖的锋芒,身影直朝窦准身前逼近,雪亮的刀刃自二人颈间忽闪而过,他已疾行到窦准身后了。
他步伐太快,窦准的长枪失去了目标,兀自在空中白白挥刺。
他刀法更快,环首刀稳稳落入刀鞘,殷殷红珠才从窦准颈间缓缓滚下。
窦准连一声惊叫声还未发出,便露出骇然之色。
倘若陆戈再多一分力,明年今日便是他的忌日。
窦准失了骄傲,脸苍白无比,手中的红缨长枪失了力跌落,他颓然开口:“为何不取我性命?”
陆戈凝注着不远处的何家席面,冷冷道:“此时,此地,不合适。”
窦准的脸色更白了,陆戈杀他好似探囊取物,能杀却不杀,令他感到深深的屈辱。
屈辱过后便是恐惧,无力抗衡的恐惧让他无颜在众人面前立足。
窦准神色灰败,快步走出丰乐楼,受命于他的武将也从厮斗中抽身离去。
陆戈来到何家席面,直言此地不宜久留。他一路紧握少音的手,送她坐上马车。
少音探出头来,眼里写满了担忧,轻扯陆戈的衣袖道:“我们一起走。”
他俯身对她说,“晚间我去找你。”
他揉了揉她的发髻,后退两步吩咐车夫行路。
“前面怕是出事了。”
车夫声音颤抖,忽然拉紧缰绳怔在原地。
行在前方的黄修撰的马车不知怎的骤然脱缰,车轿颠簸几下后,侧翻着砸在地上。
烟尘之中,一群身穿散兵军服的兵士赫然出现。
跟着出来的萧睿在看到兵士的一霎那,颤巍的身子好似无骨般顺势滑坠。
沈霁之扶起萧睿,眼中亦是惊惧。
陆戈紧拽缰绳,猛地调转车头,急令车夫绕道回府。
刀鞘狠击马背,马如得了号令长空嘶鸣,旋即扬蹄疾奔,把少音对他的呼喊掩盖在一串哒哒的马蹄声中。
好在丰乐楼地处十字路口,散兵只堵了东西大路,南北依然畅通。
回府不久,外间传来了消息,因北桓俘虏作乱,北军驻兵城内,任何人不得擅出。
何少音立在廊下,心神不安。
方才匆匆一瞥,她看见黑金刀鞘被陆戈掷在地上,刀刃寒光凛凛,挡住了俘虏的去向。
她不知道北桓俘虏有多可怕,却知道陆戈在面对窦准时还能不露刀锋,但在北桓人面前却早早横刀在外。
已是掌燃庭燎的时候了。
京兆空寂的如同一座空城。
他眼角的疲惫再次毫无征兆的闪现在她眼前,她再也不能安稳的待下去了。
她快步走出府门,屯驻在路旁的北军好似认得她,无人上前拦阻。
“有上将军的消息吗?”
她挨个去问,却没人知道。
前方行来一队换防的兵士,领头那位朝她抱拳致意。
她截口问道:“有上将军的消息吗?”
那兵士含糊其词,“听说俘虏已尽数押解,好像是有将军受伤,别的就不清楚了。”
“谁受伤了?是上将军吗?”
她的害怕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声音僵硬如石。
领头兵士只摇头说,“不清楚。”
她心头一寒,胡乱提起裙摆,一路跑向将军衙署。
衙署外的兵士都说不知情,谁也不敢阻拦她。
北军正堂空荡无人,她绕过屏风,瘫坐在桌案前。
越安静,越容易胡思乱想。
她的心乱极了。
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她又能去哪里呢?
她失神的瞧着桌上摞起的厚厚一沓整理有序的公文,指尖覆在他的笔墨上,才得一点安心。
北桓的公文被他整理的极好,他有武将的勇武,亦有文吏的谋识,只怕这才是他得陛下青睐的缘故。
也不知过了多久,久到灯烛燃褪一半,堂外才传来阵阵急促的脚步声。
“上面说但凭将军裁决,不知将军可有决断?”
何少音认得林校尉的声音,她双手撑起身子静静听着。
“为首者五马分尸,从众者枭首曝尸,未参与作乱的俘虏全部羁押狱中。”
陆戈冷若寒潭的话透过窗纸飞来。
她在患得患失间游走得太久,这声音让她彻底松弛下来。
她快步绕过屏风,迎面对上陆戈一身金甲迈步而来。
似乎不知道她在,陆戈脚步倏停,快速屏退身后众人。
他一把抱起朝他大步跑来的何少音,抚上她的秀发,轻声安慰她,“放心”。
察觉他没有受伤,她一颗心才稳当的落回胸口,又闹脾气似的从他怀中挣扎出来。
“你如今不是一个人了,没有你的消息我总不放心。我……我发的公文也是公文,你也得好好对待。”
心悦他的公文都下了,她和千千万万个女娘一样会对意中人牵挂。
他懂得她在说什么,长久以来积压在心里的渴望和深藏于心的情意再也关不住了,肆意翻涌着从心底,眼底溢出。
“好,我都听你的。”
她抬起湿漉漉的眼睛,“上将军可不能言而无信。”
他的声音有些哑,“那我们盖个印信好不好?”
好像公文都是要盖印信的。
她点了点头,看向他的眼眸尽是青涩。
冰凉的唇覆上了她温软的唇瓣,是她从未感受过的另一种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