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在郊区。
回程的路上,徐沉意靠在副驾驶上,阖眼脑袋微侧,像是睡着了。
车窗里映着他模糊的脸,夜景流光溢彩般淌过玻璃,跃动的光影仿佛电影中明暗沉浮的色彩,一帧帧在他脸上掠过,衬得他的睡颜忽明忽暗,有种朦胧的未知感。
周染在等红灯的间隙转头,抬手调高了车里暖气的温度。
十一点半,两人到达周染的小区明景华庭。
汽车熄火,周染看向徐沉意。他仍是保持着原来的姿势没有动过,呼吸平缓,左手横放在腹部,眉心中间微不可察地蹙起。
周染看了他一会儿,摸出手机,下了个订单。
刚下好,徐沉意转醒,声音里带了丝睡意:“到了?怎么不提前喊醒我?”
“刚到。”周染对他说,“你在车里等一下,我马上回来。”
说完,也不等徐沉意的回应,径自下车关门,拉起围巾小跑进小区门口的24小时便利店,买了些洗漱用品。扫码付完款后,她走出大门,看到徐沉意在门外等她。
周染一顿。
“你怎么过来了?”
“太晚了。”徐沉意应了一句,视线扫过她手里拎着的白色塑料袋,“买的什么?”
“哦。”周染往上提了提,解释说,“我一个人住,家里没有多余的生活用品。”
她下车匆忙,没来得及戴手套,零下几十度的气温,手指暴露在室外仅一小会儿,就已经冻得发红。
徐沉意的目光定了两秒,主动提过袋子,而后摘下手套,不由分说地塞到周染的手里:“你戴着。”
周染看着手套,里面他戴过的温度尚存,哪怕只有一点冒出的热意,也让她感觉到了仿佛数倍的温暖。
她摁了摁发疼的关节,这回没客气,戴上了手套。
“谢谢。”
-
两人步行回到周染的住所。
塑料袋里有一双男士拖鞋,周染拿出来递给徐沉意:“便利店的鞋码不知道准不准,我挑了一双,你先将就着穿一晚吧。”
“嗯。”徐沉意换好鞋,走了两步,抬眸看她一眼,“正好。”
周染点头:“那就好。”
屋里开了暖气,温度升了上来。
周染脱掉参加典礼的外套,换了件居家服,打开冰箱看里面还剩的食材。
她在体坛盛典上没吃多少东西,一个晚上折腾下来,难免有点肚子饿。她扫了圈冰箱,想到还有一位客人在,于是往后仰起脑袋,眼睛瞥向徐沉意:“你饿吗?要不要一起吃点夜宵?”
徐沉意又在用手机远程指挥工作,闻言抬头看了眼挂在墙壁上的时钟:“这个点吃,不怕太晚明天起不来吗?”
“明天上午休息,下午拍杂志,早上可以睡懒觉。”周染随口交代完自己的行程,看了眼冷冻室,转过头问,“你要吃馄饨、饺子还是面条?”
徐沉意收起手机,走过来:“我看看。”
周染习惯性后退,将冰箱前的位置让给他:“只有速食,太复杂的我也不会。”
徐沉意弯腰,翻了翻冷冻室抽屉里的食材,然后拿起其中的一袋面条。
周染探了眼,自然而然地凑过来:“面条吗?可以煮个番茄肉丝面,冰箱里应该还剩几个番茄。”
徐沉意余光瞥她眼,没回答。他拎起面条,直起身,偏头弯了弯唇:“意大利面吃吗?”
周染和他对视。半晌,垂眸别开视线:“可以。”
厨房热气缭绕,白色的面条在沸水中翻滚。
周染没被允许进入厨房,靠在门框上,安静地看着里面的人。
徐沉意站在厨房间,围着围裙,毛衣的袖子挽至手肘。修长白皙的手指拿出泡好热水的番茄,沿着刀痕将红色番茄皮一片片地剥下来。他的动作不疾不徐,有条不紊的。
湿热雾气氤氲,像是模糊了时光的旧影。
周染望着他的侧脸,兀自有些出神。
她已经记不得上一回看到徐沉意洗手做羹汤是什么时候了。
两年时间,如今回过头再去看,就好像隔了无数光年的恒星,一眼能看到,却离得那么远。远到如果他们没有重逢,她绝对不会再想起关于下厨的任何事。
细想起来,其实最开始两个人都不会做饭。最先学做饭的也不是徐沉意,而是她。
认识之初,周染和徐沉意才十几岁,还是高中生,十指不沾阳春水。
周染家境优渥,餐餐有人备着,吃喝自然规律。而徐沉意虽入学云北高中,但有大部分时间在国外比赛。他那时高三,已经在国际上斩获多项单板滑雪的冠军,并且以历史最小的年纪获得XGAMES大赛冠军,世界杯冠军,洲际杯世锦赛单板滑雪冠军。
十七岁的徐沉意在国际上炙手可热,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他的胃病,就是在国外训练比赛期间,因为不规律的饮食导致的。
周染和他异国恋,聚少离多。他们一年中有很长时间见不了面。
时差、训练、学业,夹在两人之间的阻碍重重。可那时候年纪小,又是初恋,谈恋爱一年,仍有种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韧劲,觉得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他们。
两人隔着时差,常常他那边白天,国内却是夜深人静的凌晨。周染经常掐算时间,定了闹钟,凌晨两三点偷偷爬起来,就为了能在他休息时打视频电话。
又有好几次,她在视频里,看他一边和她聊天,说些国外的趣闻,一边不动声色地捂住胃,不让她发现他的不适。
喜欢人一个人时,总会格外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亦或是察觉到对方神色间的细微表情。
周染很快发现了徐沉意胃不好。
她没有明说,却在事后开始偷偷学习厨艺。
想着他回国,她一定要当个贴心女友,帮他调理好胃。
她第一次喜欢一个人,喜欢的纯粹而又赤诚。付出的一腔真心,从没想过会有收不回来的一天。
她单纯的只想对他好。
让她喜欢的那个男孩子,能够继续那么耀眼,如骄阳闪耀。
于是高二的那个寒假,周染瞒着父母苦练厨艺。
不知道废了多少食材,手指上多了几道伤疤,寒假快结束时,她终于能做出一桌像样的家常菜。只等他春节后回国,她好献宝似的做给他吃,给他一个惊喜。
可惜,世事无常。
高二那年的寒假,注定不太平。
周染眼里恩爱多年的父母,在年末的最后一天,毫无征兆地爆发争吵。
和蔼儒雅的父亲撕碎了亲和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双眼赤红怒骂母亲的强势和不解风情。母亲冷眼旁观,冷笑讥讽父亲的无能和软弱。
爱情消磨殆尽,表象下的疏离和背叛,早已无声息地潜入于她的家庭中。
父母恩爱不过是短暂的一段剪影。他们小心翼翼掩盖住的真相,在争吵中,毫无顾虑地,血淋淋地展现在周染面前。
后面的发展更是宛如一出戏剧化的诡诞表演。外遇、孩子、离婚、财产、抚养权……短短一天,全部尘埃落定。
父亲斩断一切,当天就离家和新欢孩子同居。
母亲怒气难消,出国用工作填满生活。
新春佳节,举家团圆欢庆,整个云星市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欢乐中。
然而周染一人住在空落落的别墅。
世界崩塌,她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
她用学会不久的厨艺,给自己做了一荤一菜一汤,还煮了一份饺子。
屋外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周染对着四个碟子,孤零零地看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
新年钟声倒计时中,她红着眼给徐沉意发了拜年短信,忍不住提醒他别忘了回国的约定。
她只有徐沉意了。
然而和徐沉意的约定,最后也成了一场泡影。
他失约了。
原定的回国,变成了他在异国的一场狂欢。
甚至,他都没有亲口告诉她为什么爽约。
周染还是在他的社交媒体上,看到他发布的照片,才知道他和朋友们开心庆祝国内春节,去了阿尔卑斯滑雪。
他有了新朋友,临时反悔了。
徐沉意在寒假末尾回国,周染和他提了分手。
他的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他道歉,挽留,她的回应自始至终是沉默地摇头。
在感情上,她感到了害怕。
怕徐沉意爽约是因为腻了这段感情,怕她和徐沉意会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系破裂后,局面难堪到快沦为仇人。
她退缩了。
徐沉意不知道她遭遇了什么,周染也不打算说。
……
再后来,两人挪威偶遇。
她陪低谷期的徐沉意一起度过了伤病难关,他指导瓶颈期的周染突破技术难点,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枚单板障碍滑雪和大跳台的奖牌。
感情似乎也是顺其自然,志同道合的两人重新在一起。
徐沉意看不过眼周染为了训练废寝忘食,为了不让她的胃和他一样饿坏,私下专程找大厨学了厨艺。他好像干什么都有天赋,哪怕是学做菜,也能很快学好。
同居期间,如果他们选择窝在家里,基本就由徐沉意掌厨。
他想当然的认为,她不会做饭,也不要学会,有他就可以了。
所以,他也一直不知道,第一次他们在一起时,她为了他学过下厨。
她其实也会,却从没告诉过他。
-
番茄打成酱泥,和肉末拌在一起煮成酱汁,淋在面条上。
徐沉意转身,忽地喊了她一声。
“周染。”
周染神游的表情来不及收起,对上他的目光,有瞬间的怔忡。她很快意识到,收拾起所有情绪,若无其事地问:“怎么了?”
徐沉意看了她一会儿,转回头去看调料架:“黑胡椒有吗?”
周染思考了下说:“有一瓶,但好像过期了。面好了吗,我不加黑胡椒也行。”
她说着伸手去够台面上的盘子,徐沉意微一抬手,挡掉了她的动作:“盘子烫,我来吧。”
他已经端起两个盘子,周染也没和他抢,自发地洗了两把叉子。
两人面对面坐下,门口可视电话铃音响起。
徐沉意皱眉望过去,眼里闪过一丝警醒:“外面是你朋友?”
周染刚吃上一口面条,匆忙咬断,声音含糊:“不是,外卖员。”
她小跑过去摁了几个键,没过多久,外卖员就上来了。周染已经等在门口,从外卖员手里接过一个包扎紧实的白色塑料,关上门,回到餐桌前。
“喏。”周染伸手递过去,“给你的。”
“给我的?”徐沉意莫名,“什么东西?”
周染坐下来,叉子卷起面条,将酱汁搅拌均匀。她垂着目光,平静地说:“我家里没有胃药,随便买了点。”
徐沉意一愣。
他把袋子里的胃药拿出来,看着上方的药名,一时没回过神。
时间静谧流淌。须臾,他抬眸,语速沉缓,仿佛云朵般的温柔,轻声问:“你,什么时候买的?”
周染的视线始终放在面条上,不以为然地回答:“就刚到小区的时候。快点吃吧,感觉面要凉了。”
徐沉意捏住药盒,嗓子略微紧绷,眉眼却不知不觉间,稍稍舒展。
他忽然觉得,这次冲动回国的结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回程的路上,徐沉意靠在副驾驶上,阖眼脑袋微侧,像是睡着了。
车窗里映着他模糊的脸,夜景流光溢彩般淌过玻璃,跃动的光影仿佛电影中明暗沉浮的色彩,一帧帧在他脸上掠过,衬得他的睡颜忽明忽暗,有种朦胧的未知感。
周染在等红灯的间隙转头,抬手调高了车里暖气的温度。
十一点半,两人到达周染的小区明景华庭。
汽车熄火,周染看向徐沉意。他仍是保持着原来的姿势没有动过,呼吸平缓,左手横放在腹部,眉心中间微不可察地蹙起。
周染看了他一会儿,摸出手机,下了个订单。
刚下好,徐沉意转醒,声音里带了丝睡意:“到了?怎么不提前喊醒我?”
“刚到。”周染对他说,“你在车里等一下,我马上回来。”
说完,也不等徐沉意的回应,径自下车关门,拉起围巾小跑进小区门口的24小时便利店,买了些洗漱用品。扫码付完款后,她走出大门,看到徐沉意在门外等她。
周染一顿。
“你怎么过来了?”
“太晚了。”徐沉意应了一句,视线扫过她手里拎着的白色塑料袋,“买的什么?”
“哦。”周染往上提了提,解释说,“我一个人住,家里没有多余的生活用品。”
她下车匆忙,没来得及戴手套,零下几十度的气温,手指暴露在室外仅一小会儿,就已经冻得发红。
徐沉意的目光定了两秒,主动提过袋子,而后摘下手套,不由分说地塞到周染的手里:“你戴着。”
周染看着手套,里面他戴过的温度尚存,哪怕只有一点冒出的热意,也让她感觉到了仿佛数倍的温暖。
她摁了摁发疼的关节,这回没客气,戴上了手套。
“谢谢。”
-
两人步行回到周染的住所。
塑料袋里有一双男士拖鞋,周染拿出来递给徐沉意:“便利店的鞋码不知道准不准,我挑了一双,你先将就着穿一晚吧。”
“嗯。”徐沉意换好鞋,走了两步,抬眸看她一眼,“正好。”
周染点头:“那就好。”
屋里开了暖气,温度升了上来。
周染脱掉参加典礼的外套,换了件居家服,打开冰箱看里面还剩的食材。
她在体坛盛典上没吃多少东西,一个晚上折腾下来,难免有点肚子饿。她扫了圈冰箱,想到还有一位客人在,于是往后仰起脑袋,眼睛瞥向徐沉意:“你饿吗?要不要一起吃点夜宵?”
徐沉意又在用手机远程指挥工作,闻言抬头看了眼挂在墙壁上的时钟:“这个点吃,不怕太晚明天起不来吗?”
“明天上午休息,下午拍杂志,早上可以睡懒觉。”周染随口交代完自己的行程,看了眼冷冻室,转过头问,“你要吃馄饨、饺子还是面条?”
徐沉意收起手机,走过来:“我看看。”
周染习惯性后退,将冰箱前的位置让给他:“只有速食,太复杂的我也不会。”
徐沉意弯腰,翻了翻冷冻室抽屉里的食材,然后拿起其中的一袋面条。
周染探了眼,自然而然地凑过来:“面条吗?可以煮个番茄肉丝面,冰箱里应该还剩几个番茄。”
徐沉意余光瞥她眼,没回答。他拎起面条,直起身,偏头弯了弯唇:“意大利面吃吗?”
周染和他对视。半晌,垂眸别开视线:“可以。”
厨房热气缭绕,白色的面条在沸水中翻滚。
周染没被允许进入厨房,靠在门框上,安静地看着里面的人。
徐沉意站在厨房间,围着围裙,毛衣的袖子挽至手肘。修长白皙的手指拿出泡好热水的番茄,沿着刀痕将红色番茄皮一片片地剥下来。他的动作不疾不徐,有条不紊的。
湿热雾气氤氲,像是模糊了时光的旧影。
周染望着他的侧脸,兀自有些出神。
她已经记不得上一回看到徐沉意洗手做羹汤是什么时候了。
两年时间,如今回过头再去看,就好像隔了无数光年的恒星,一眼能看到,却离得那么远。远到如果他们没有重逢,她绝对不会再想起关于下厨的任何事。
细想起来,其实最开始两个人都不会做饭。最先学做饭的也不是徐沉意,而是她。
认识之初,周染和徐沉意才十几岁,还是高中生,十指不沾阳春水。
周染家境优渥,餐餐有人备着,吃喝自然规律。而徐沉意虽入学云北高中,但有大部分时间在国外比赛。他那时高三,已经在国际上斩获多项单板滑雪的冠军,并且以历史最小的年纪获得XGAMES大赛冠军,世界杯冠军,洲际杯世锦赛单板滑雪冠军。
十七岁的徐沉意在国际上炙手可热,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他的胃病,就是在国外训练比赛期间,因为不规律的饮食导致的。
周染和他异国恋,聚少离多。他们一年中有很长时间见不了面。
时差、训练、学业,夹在两人之间的阻碍重重。可那时候年纪小,又是初恋,谈恋爱一年,仍有种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韧劲,觉得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他们。
两人隔着时差,常常他那边白天,国内却是夜深人静的凌晨。周染经常掐算时间,定了闹钟,凌晨两三点偷偷爬起来,就为了能在他休息时打视频电话。
又有好几次,她在视频里,看他一边和她聊天,说些国外的趣闻,一边不动声色地捂住胃,不让她发现他的不适。
喜欢人一个人时,总会格外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亦或是察觉到对方神色间的细微表情。
周染很快发现了徐沉意胃不好。
她没有明说,却在事后开始偷偷学习厨艺。
想着他回国,她一定要当个贴心女友,帮他调理好胃。
她第一次喜欢一个人,喜欢的纯粹而又赤诚。付出的一腔真心,从没想过会有收不回来的一天。
她单纯的只想对他好。
让她喜欢的那个男孩子,能够继续那么耀眼,如骄阳闪耀。
于是高二的那个寒假,周染瞒着父母苦练厨艺。
不知道废了多少食材,手指上多了几道伤疤,寒假快结束时,她终于能做出一桌像样的家常菜。只等他春节后回国,她好献宝似的做给他吃,给他一个惊喜。
可惜,世事无常。
高二那年的寒假,注定不太平。
周染眼里恩爱多年的父母,在年末的最后一天,毫无征兆地爆发争吵。
和蔼儒雅的父亲撕碎了亲和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双眼赤红怒骂母亲的强势和不解风情。母亲冷眼旁观,冷笑讥讽父亲的无能和软弱。
爱情消磨殆尽,表象下的疏离和背叛,早已无声息地潜入于她的家庭中。
父母恩爱不过是短暂的一段剪影。他们小心翼翼掩盖住的真相,在争吵中,毫无顾虑地,血淋淋地展现在周染面前。
后面的发展更是宛如一出戏剧化的诡诞表演。外遇、孩子、离婚、财产、抚养权……短短一天,全部尘埃落定。
父亲斩断一切,当天就离家和新欢孩子同居。
母亲怒气难消,出国用工作填满生活。
新春佳节,举家团圆欢庆,整个云星市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欢乐中。
然而周染一人住在空落落的别墅。
世界崩塌,她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
她用学会不久的厨艺,给自己做了一荤一菜一汤,还煮了一份饺子。
屋外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周染对着四个碟子,孤零零地看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
新年钟声倒计时中,她红着眼给徐沉意发了拜年短信,忍不住提醒他别忘了回国的约定。
她只有徐沉意了。
然而和徐沉意的约定,最后也成了一场泡影。
他失约了。
原定的回国,变成了他在异国的一场狂欢。
甚至,他都没有亲口告诉她为什么爽约。
周染还是在他的社交媒体上,看到他发布的照片,才知道他和朋友们开心庆祝国内春节,去了阿尔卑斯滑雪。
他有了新朋友,临时反悔了。
徐沉意在寒假末尾回国,周染和他提了分手。
他的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他道歉,挽留,她的回应自始至终是沉默地摇头。
在感情上,她感到了害怕。
怕徐沉意爽约是因为腻了这段感情,怕她和徐沉意会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系破裂后,局面难堪到快沦为仇人。
她退缩了。
徐沉意不知道她遭遇了什么,周染也不打算说。
……
再后来,两人挪威偶遇。
她陪低谷期的徐沉意一起度过了伤病难关,他指导瓶颈期的周染突破技术难点,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枚单板障碍滑雪和大跳台的奖牌。
感情似乎也是顺其自然,志同道合的两人重新在一起。
徐沉意看不过眼周染为了训练废寝忘食,为了不让她的胃和他一样饿坏,私下专程找大厨学了厨艺。他好像干什么都有天赋,哪怕是学做菜,也能很快学好。
同居期间,如果他们选择窝在家里,基本就由徐沉意掌厨。
他想当然的认为,她不会做饭,也不要学会,有他就可以了。
所以,他也一直不知道,第一次他们在一起时,她为了他学过下厨。
她其实也会,却从没告诉过他。
-
番茄打成酱泥,和肉末拌在一起煮成酱汁,淋在面条上。
徐沉意转身,忽地喊了她一声。
“周染。”
周染神游的表情来不及收起,对上他的目光,有瞬间的怔忡。她很快意识到,收拾起所有情绪,若无其事地问:“怎么了?”
徐沉意看了她一会儿,转回头去看调料架:“黑胡椒有吗?”
周染思考了下说:“有一瓶,但好像过期了。面好了吗,我不加黑胡椒也行。”
她说着伸手去够台面上的盘子,徐沉意微一抬手,挡掉了她的动作:“盘子烫,我来吧。”
他已经端起两个盘子,周染也没和他抢,自发地洗了两把叉子。
两人面对面坐下,门口可视电话铃音响起。
徐沉意皱眉望过去,眼里闪过一丝警醒:“外面是你朋友?”
周染刚吃上一口面条,匆忙咬断,声音含糊:“不是,外卖员。”
她小跑过去摁了几个键,没过多久,外卖员就上来了。周染已经等在门口,从外卖员手里接过一个包扎紧实的白色塑料,关上门,回到餐桌前。
“喏。”周染伸手递过去,“给你的。”
“给我的?”徐沉意莫名,“什么东西?”
周染坐下来,叉子卷起面条,将酱汁搅拌均匀。她垂着目光,平静地说:“我家里没有胃药,随便买了点。”
徐沉意一愣。
他把袋子里的胃药拿出来,看着上方的药名,一时没回过神。
时间静谧流淌。须臾,他抬眸,语速沉缓,仿佛云朵般的温柔,轻声问:“你,什么时候买的?”
周染的视线始终放在面条上,不以为然地回答:“就刚到小区的时候。快点吃吧,感觉面要凉了。”
徐沉意捏住药盒,嗓子略微紧绷,眉眼却不知不觉间,稍稍舒展。
他忽然觉得,这次冲动回国的结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