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钱太太连忙站起身,踏着厚厚的积雪,快步走了过去。
拉开虚掩的车门,她这才发现,车上面只剩下了一个人。
但并不是她最想见到的那位。
车上的年轻姑娘戴着耳机,神情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双手有条不紊地敲击着键盘,像是在处理什么文件。
钱太太放轻了脚步,向后排走了过去。
“姑娘你好……”
年轻姑娘这才抬起头,礼貌地摘下耳机,看向了她。
或许是一下午遭遇了接连的沉痛打击,钱太太原本在杀青宴上那嚣张抖擞的气焰,早已荡然无存。
现在面对同席过的剧组姑娘,她莫名有些心虚。
钱太太小心翼翼地开口:
“真是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我还来打扰你工作。”
年轻姑娘笑着摇了摇头,客气道:
“没关系的,我就帮剪辑师整理一下信息表格,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
说完还示意了一下身边的空座位。
“站着多累啊,钱太太,您先找个地方坐。”
“哦哦,好。”
钱太太略显拘谨地在她旁边坐下。
年轻姑娘还不忘关心一句:
“怎么样,您跟您丈夫的事儿,差不多都解决了吗?”
提及这个,钱太太便露出一抹苦涩的笑。
“没呢。”
她开始直呼丈夫其名:
“钱建峰身上牵扯的不是什么小事儿,今天算是正式立案调查,还得花时间走访和取证……剩下的,警察同志就不让透露了。”
年轻姑娘也不是什么好奇心很重的人。
她理解地点了点头,便不再问下去了。
反倒是钱太太主动向她问道:
“你们王制片……还有剧组里的其他人呢?”
“哦,司机师傅和几位男同志饿的扛不住,先找了个火锅店吃饭去了,至于王制片和伏曦——”
年轻姑娘伸出手,指了指大巴车路旁的枯树。
钱太太顺着方向望了过去。
只见,光秃秃的树枝上,此时挂满了白白净净的雪葫芦。
再往旁边的地面一瞧,马路牙子上一字排开,整整齐齐地摆满了雪鸭子。
远处甚至还堆了一个憨态可掬的雪娃娃。
年轻姑娘笑道:
“她们玩雪玩累了,这会儿正在奶茶店买热饮呢。”
说完转过头,问钱太太:
“要不我帮你打个电话,把她们喊过来?”
“不用了,不用了。”
钱太太忙道:“我坐这儿等她们回来就好。”
“也行。”
年轻姑娘从书包里取出一个保温杯,递过去。
“里面还有热水,您可以喝点儿暖和暖和。”
“谢谢,谢谢,我在他们警察办公室喝过了。”
钱太太问道:“……姑娘,你怎么称呼啊?”
年轻姑娘把手里的保温杯放在一旁的空座位上,回答道:
“我姓秦,是组里的场记,您叫我小秦就好。”
“哦哦,场记呀,这个我知道。”
钱太太生怕把话茬掉在地上。
连忙道:“就是那个拿着塑料板子喊action的,对吧?”
说着还比划出双手,一高一低,“啪——”地拍了一下。
小秦笑了。
“钱太太,您说的那是打板。”
她耐心地解释道:
“我们这个团队的分工比较细致,场记和打板各司其职,板姐是摄影二助,归摄影组。”
又指了指自己,“我呢,负责记录每天拍摄的内容,属于导演组。”
一边说着,还一边把电脑拿给钱太太看。
“就像电影拍摄结束后,我还要兼顾后期制作的内容,得给剪辑和视效整理信息。”
钱太太闹了个乌龙,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原来是这样啊……”
她以前只根据导演的名气,还有主演们的粉丝数量投资网剧。
几年下来,直至今日都从未实实在在地踏足过片场,连这些最基本的职务和分工都不了解。
小秦倒没在意这些。
她见钱太太找话题找的辛苦,便主动配合道:
“您是不是想找伏曦啊?”
怕她不认识谁是谁,还贴心地补充了一句:
“就是那个能被大家听到心声的女孩子。”
被人这么直截了当地戳明了来意,钱太太的表情显得有些挂不住。
她的确是想跟伏曦见上一面。
但又不好意思直说,只得吞吞吐吐地迂回道:
“我见你们的大巴车还没走,就想着上来看看……”
场记小秦道:“我们之所以没走,就是专门在这儿等您呢。”
“啊?”钱太太面露茫然。
小秦接着说:“您当时在公安局配合调查,自然没听到——伏曦出来后,她的心声还透露了您公司的其他情况。”
钱太太一听这话,就又开始慌神了。
“还、还有其他情况啊?”
小秦安慰她,“您别紧张,等伏曦买完奶茶回来,您再找她打探打探消息。”
“这……”
钱太太犹豫起来,眼底还闪过了几分敬畏和紧张。
“……这种泄露天机的事儿,我能找她打探吗?”
“口无遮拦地问她肯定不行了呀。”
小秦冲她眨了眨眼,“但您在她面前,可以试着往这方面引导一下。”
“好好好。”
钱太太忙不迭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她谨慎地往大巴车窗外环视了一圈,咽了下唾沫,才敢小声开口:
“小秦妹子,那我能不能问问——你们,是什么时候知道……伏曦能泄露心声、未卜先知的啊?”
场记小秦沉默几秒,合上了电脑。
“钱太太,这事儿您问我,可真算是问对人了。”
她倚靠在座位上,感慨一笑:
“因为,我才是全剧组里,第一个听见伏曦心声的人。”
-
场记小秦,全名叫秦承宇。
名字听起来像个男孩儿,但这其实是她姥姥生前翻阅《楚辞》给取的。
出自“霰雪纷其无垠兮,雨霏霏而承宇”。
老人家临行前留下遗愿,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叫这个名儿。
寓意承接宇宙,心胸豁达,前途似锦。
而小秦的这位姥姥,就是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知名诗篇《岛上雨霏霏》《东方红,太阳升》的作者。
真要论起来,小秦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三代。
她的妈妈同样从事文娱行业,早年便在纪录片导演界占有一席之地。
受家里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秦承宇打小就喜欢抱着台摄像机,到处拍这拍那。
十八岁那年,她以当届文化、艺术双科最高成绩,成功考上了中央影视学院。
八个月前,又顺利地从中影硕士毕业。
经恩师引荐,如今跟在何思泉身边担任场记一职,希望能近距离吸取名导的电影拍摄经验。
可称她是个场记,其实又不单单是那么简单。
因为秦承宇今年不过25岁,便已履历颇丰。
她高中时期就开始独立创作电影。
大二期间,亲自执导、编剧的一部小成本公路片,更是在一年后,荣获了第51届台湾金凤奖最佳剧情长片、最佳新导演等多项提名。
就在去年6月初,秦承宇带着她的研究生毕业作品,选在了北京百一中学进行第三站路演。
也正是那场电影的放映,让她得以和伏曦结缘。
直到今天,小秦回想起来,当时的场景还依然历历在目。
她记得很清楚,那场电影路演的名额有限,伏曦的学号恰好被抽到,成为了幸运观众之一。
在主创提问等一系列环节结束后,百一中学大礼堂的学生、老师们开始有序离开座位。
大家纷纷来到电影的主创团队桌前,排着队,轮流坐下来跟导演、演员们面对面交流、要签名。
大礼堂的位置很多,上座率又高。
可秦承宇还是一眼就从密密麻麻的人堆里,注意到了被挤在后排的伏曦。
小姑娘的皮肤白得有些过分,五官精致得不像真人。
身段修长窈窕,气质清冷沉稳。
安安静静往那儿一站,仿佛就是一个成语的具象化——鹤立鸡群。
用秦承宇身为导演的职业眼光来看,姑且不评价声台形表这四大演员基本功,单是外在形象这一点,她私心上就想给这个小姑娘打满分。
于是乎,秦承宇想当然地以为,伏曦应该是位优秀的艺术生。
哪怕不是学表演的,起码也得跟服表、舞蹈等沾点儿边。
但当这位小姑娘坐下来,跟她握手的那一刻起,秦承宇的世界观,就开始被颠覆了。
因为她的脑海中,清清楚楚地响起了一道声音——
【好紧张,好紧张!手好像控制不住要发抖了,怎么办呀……】
秦承宇正要收回的胳膊,当即就顿了一下。
她缓缓抬眼,盯着伏曦的脸,有些自我怀疑地皱起了眉头。
“你……你刚刚说什么?”
秦承宇起初以为,自己昨夜从德国飞回北京,睡不了两个小时就匆匆忙忙赶来出席路演活动。
一路奔波劳累没有休息好,这才产生了幻听。
要不然,她怎么没见到,面前的小姑娘说话时开口呢?
伏曦被她问得也跟着愣了一下。
随后,才微微张了张嘴巴,露出一个礼貌又得体的笑容,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起来:
“秦导您好,我叫伏曦,是高二人文实验班三班的学生。”
声线清甜悦耳,语调抑扬顿挫。
——跟方才听到的不差分毫。
小姑娘学着前面一位同学的样子,恭恭敬敬地递上了自己的笔记本。
“您之前拍过的三部电影和一部纪录片,我都看过,还写了拉片笔记。”
“……个人非常喜欢您在作品中的艺术理念表达,以及对于灰色边缘小人物的塑造……”
嫣红水润的嘴唇张张合合。
最后,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露出了十分真挚的光芒。
“秦导,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哦,可以可以。”
愣神的小秦下意识接过了本子和笔,一气呵成地签下了“秦承宇”三个字。
小姑娘注视着她手上的动作,恬静地抿起了唇角。
令秦承宇震惊的是,刚才的那道声音,又在她的脑海中响起了——
【哎呀,我说的那些话会不会有点儿太官方了啊?中规中矩的,就跟背台词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考编导呢……】
秦承宇攥着笔的手微微一颤,正要抬头。
【哇塞,秦导字如其人,签名可真好看,嘿嘿。】
拉开虚掩的车门,她这才发现,车上面只剩下了一个人。
但并不是她最想见到的那位。
车上的年轻姑娘戴着耳机,神情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双手有条不紊地敲击着键盘,像是在处理什么文件。
钱太太放轻了脚步,向后排走了过去。
“姑娘你好……”
年轻姑娘这才抬起头,礼貌地摘下耳机,看向了她。
或许是一下午遭遇了接连的沉痛打击,钱太太原本在杀青宴上那嚣张抖擞的气焰,早已荡然无存。
现在面对同席过的剧组姑娘,她莫名有些心虚。
钱太太小心翼翼地开口:
“真是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我还来打扰你工作。”
年轻姑娘笑着摇了摇头,客气道:
“没关系的,我就帮剪辑师整理一下信息表格,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
说完还示意了一下身边的空座位。
“站着多累啊,钱太太,您先找个地方坐。”
“哦哦,好。”
钱太太略显拘谨地在她旁边坐下。
年轻姑娘还不忘关心一句:
“怎么样,您跟您丈夫的事儿,差不多都解决了吗?”
提及这个,钱太太便露出一抹苦涩的笑。
“没呢。”
她开始直呼丈夫其名:
“钱建峰身上牵扯的不是什么小事儿,今天算是正式立案调查,还得花时间走访和取证……剩下的,警察同志就不让透露了。”
年轻姑娘也不是什么好奇心很重的人。
她理解地点了点头,便不再问下去了。
反倒是钱太太主动向她问道:
“你们王制片……还有剧组里的其他人呢?”
“哦,司机师傅和几位男同志饿的扛不住,先找了个火锅店吃饭去了,至于王制片和伏曦——”
年轻姑娘伸出手,指了指大巴车路旁的枯树。
钱太太顺着方向望了过去。
只见,光秃秃的树枝上,此时挂满了白白净净的雪葫芦。
再往旁边的地面一瞧,马路牙子上一字排开,整整齐齐地摆满了雪鸭子。
远处甚至还堆了一个憨态可掬的雪娃娃。
年轻姑娘笑道:
“她们玩雪玩累了,这会儿正在奶茶店买热饮呢。”
说完转过头,问钱太太:
“要不我帮你打个电话,把她们喊过来?”
“不用了,不用了。”
钱太太忙道:“我坐这儿等她们回来就好。”
“也行。”
年轻姑娘从书包里取出一个保温杯,递过去。
“里面还有热水,您可以喝点儿暖和暖和。”
“谢谢,谢谢,我在他们警察办公室喝过了。”
钱太太问道:“……姑娘,你怎么称呼啊?”
年轻姑娘把手里的保温杯放在一旁的空座位上,回答道:
“我姓秦,是组里的场记,您叫我小秦就好。”
“哦哦,场记呀,这个我知道。”
钱太太生怕把话茬掉在地上。
连忙道:“就是那个拿着塑料板子喊action的,对吧?”
说着还比划出双手,一高一低,“啪——”地拍了一下。
小秦笑了。
“钱太太,您说的那是打板。”
她耐心地解释道:
“我们这个团队的分工比较细致,场记和打板各司其职,板姐是摄影二助,归摄影组。”
又指了指自己,“我呢,负责记录每天拍摄的内容,属于导演组。”
一边说着,还一边把电脑拿给钱太太看。
“就像电影拍摄结束后,我还要兼顾后期制作的内容,得给剪辑和视效整理信息。”
钱太太闹了个乌龙,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原来是这样啊……”
她以前只根据导演的名气,还有主演们的粉丝数量投资网剧。
几年下来,直至今日都从未实实在在地踏足过片场,连这些最基本的职务和分工都不了解。
小秦倒没在意这些。
她见钱太太找话题找的辛苦,便主动配合道:
“您是不是想找伏曦啊?”
怕她不认识谁是谁,还贴心地补充了一句:
“就是那个能被大家听到心声的女孩子。”
被人这么直截了当地戳明了来意,钱太太的表情显得有些挂不住。
她的确是想跟伏曦见上一面。
但又不好意思直说,只得吞吞吐吐地迂回道:
“我见你们的大巴车还没走,就想着上来看看……”
场记小秦道:“我们之所以没走,就是专门在这儿等您呢。”
“啊?”钱太太面露茫然。
小秦接着说:“您当时在公安局配合调查,自然没听到——伏曦出来后,她的心声还透露了您公司的其他情况。”
钱太太一听这话,就又开始慌神了。
“还、还有其他情况啊?”
小秦安慰她,“您别紧张,等伏曦买完奶茶回来,您再找她打探打探消息。”
“这……”
钱太太犹豫起来,眼底还闪过了几分敬畏和紧张。
“……这种泄露天机的事儿,我能找她打探吗?”
“口无遮拦地问她肯定不行了呀。”
小秦冲她眨了眨眼,“但您在她面前,可以试着往这方面引导一下。”
“好好好。”
钱太太忙不迭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她谨慎地往大巴车窗外环视了一圈,咽了下唾沫,才敢小声开口:
“小秦妹子,那我能不能问问——你们,是什么时候知道……伏曦能泄露心声、未卜先知的啊?”
场记小秦沉默几秒,合上了电脑。
“钱太太,这事儿您问我,可真算是问对人了。”
她倚靠在座位上,感慨一笑:
“因为,我才是全剧组里,第一个听见伏曦心声的人。”
-
场记小秦,全名叫秦承宇。
名字听起来像个男孩儿,但这其实是她姥姥生前翻阅《楚辞》给取的。
出自“霰雪纷其无垠兮,雨霏霏而承宇”。
老人家临行前留下遗愿,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叫这个名儿。
寓意承接宇宙,心胸豁达,前途似锦。
而小秦的这位姥姥,就是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知名诗篇《岛上雨霏霏》《东方红,太阳升》的作者。
真要论起来,小秦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三代。
她的妈妈同样从事文娱行业,早年便在纪录片导演界占有一席之地。
受家里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秦承宇打小就喜欢抱着台摄像机,到处拍这拍那。
十八岁那年,她以当届文化、艺术双科最高成绩,成功考上了中央影视学院。
八个月前,又顺利地从中影硕士毕业。
经恩师引荐,如今跟在何思泉身边担任场记一职,希望能近距离吸取名导的电影拍摄经验。
可称她是个场记,其实又不单单是那么简单。
因为秦承宇今年不过25岁,便已履历颇丰。
她高中时期就开始独立创作电影。
大二期间,亲自执导、编剧的一部小成本公路片,更是在一年后,荣获了第51届台湾金凤奖最佳剧情长片、最佳新导演等多项提名。
就在去年6月初,秦承宇带着她的研究生毕业作品,选在了北京百一中学进行第三站路演。
也正是那场电影的放映,让她得以和伏曦结缘。
直到今天,小秦回想起来,当时的场景还依然历历在目。
她记得很清楚,那场电影路演的名额有限,伏曦的学号恰好被抽到,成为了幸运观众之一。
在主创提问等一系列环节结束后,百一中学大礼堂的学生、老师们开始有序离开座位。
大家纷纷来到电影的主创团队桌前,排着队,轮流坐下来跟导演、演员们面对面交流、要签名。
大礼堂的位置很多,上座率又高。
可秦承宇还是一眼就从密密麻麻的人堆里,注意到了被挤在后排的伏曦。
小姑娘的皮肤白得有些过分,五官精致得不像真人。
身段修长窈窕,气质清冷沉稳。
安安静静往那儿一站,仿佛就是一个成语的具象化——鹤立鸡群。
用秦承宇身为导演的职业眼光来看,姑且不评价声台形表这四大演员基本功,单是外在形象这一点,她私心上就想给这个小姑娘打满分。
于是乎,秦承宇想当然地以为,伏曦应该是位优秀的艺术生。
哪怕不是学表演的,起码也得跟服表、舞蹈等沾点儿边。
但当这位小姑娘坐下来,跟她握手的那一刻起,秦承宇的世界观,就开始被颠覆了。
因为她的脑海中,清清楚楚地响起了一道声音——
【好紧张,好紧张!手好像控制不住要发抖了,怎么办呀……】
秦承宇正要收回的胳膊,当即就顿了一下。
她缓缓抬眼,盯着伏曦的脸,有些自我怀疑地皱起了眉头。
“你……你刚刚说什么?”
秦承宇起初以为,自己昨夜从德国飞回北京,睡不了两个小时就匆匆忙忙赶来出席路演活动。
一路奔波劳累没有休息好,这才产生了幻听。
要不然,她怎么没见到,面前的小姑娘说话时开口呢?
伏曦被她问得也跟着愣了一下。
随后,才微微张了张嘴巴,露出一个礼貌又得体的笑容,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起来:
“秦导您好,我叫伏曦,是高二人文实验班三班的学生。”
声线清甜悦耳,语调抑扬顿挫。
——跟方才听到的不差分毫。
小姑娘学着前面一位同学的样子,恭恭敬敬地递上了自己的笔记本。
“您之前拍过的三部电影和一部纪录片,我都看过,还写了拉片笔记。”
“……个人非常喜欢您在作品中的艺术理念表达,以及对于灰色边缘小人物的塑造……”
嫣红水润的嘴唇张张合合。
最后,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露出了十分真挚的光芒。
“秦导,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哦,可以可以。”
愣神的小秦下意识接过了本子和笔,一气呵成地签下了“秦承宇”三个字。
小姑娘注视着她手上的动作,恬静地抿起了唇角。
令秦承宇震惊的是,刚才的那道声音,又在她的脑海中响起了——
【哎呀,我说的那些话会不会有点儿太官方了啊?中规中矩的,就跟背台词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考编导呢……】
秦承宇攥着笔的手微微一颤,正要抬头。
【哇塞,秦导字如其人,签名可真好看,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