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二月廿十,天方晴好,长风万里。
秦逢时被陈文和陈武堵在了明月的门口。他忍了再忍,才没在这两人身上试新练成的烈焰掌。
争执了几句后,秦逢时点了他俩几处大穴,顺利从窗户带走了明月。他对着明月开朗道:“这就是私奔的感觉吗?”
“……”明月风中凌乱。
秦逢时看她脸色不好:“怎么了?柳郡王为何突然禁你足?”
明月仍是不说话,只顾死死搂着秦逢时的腰,怕自己滑下去摔个粉碎。
“明月?”秦逢时终于携着她落于地,不明所以地大声道,“柳明月!”
明月平复着呼吸,一把捋顺乌发,一手掐住他:“我不姓柳,秦逢时。我姓明。”
“唔痛!”秦逢时跳开,“你想起来了?”
“没有。”理直气壮。
“那恭喜——啊?”
明月看他愣头愣脑的样子,笑了:“你见过明亮吗?”
明亮。十八岁状元及第,是大昭国史上最年轻的的状元郎,虽出身寒门,但已是许多世家大族认准的女婿。前途不可估量。
秦逢时摇首:“其实,‘明亮’已经失踪好几个月了。”
“什么?!”
“啊,我们到了。”说着就要往州尹府里去。
“……”明月一把拉住秦逢时,将他带到旁边的小巷子里,按在墙上,“先给我说清楚!”
“喔。”委屈,“是这样的。大概三个月前,大理寺收到翰林院的报案,说翰林院修撰明亮已经整整三天没有出现了,到处都找遍,不见他人影。据说明亮正暗中调查一桩旧案,他一介文弱书生,很可能查案途中遭遇不测了。”
“那怎么办!”明月急道。
“我领着人找了两天,翰林院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大意说,在崖底捡到一个重伤昏迷的男子,根据男子身上的腰牌得知,此人正是翰林院修撰明亮,就暂且将人留在他们那里疗伤。这很像是一封勒索信,然而查不到信的来源,后续也没有要求赎金。线索很快就断了。明亮也一直下落不明。”
明月眉头锁得很紧:三个月前。我也是三个月前重伤昏迷被救起的。我又与明亮长得极像。真的是巧合吗?
秦逢时抖抖灰:“知道的都告诉你啦,我们去找凌州尹吧。”
“等等,”明月止住他,“我昨日让你准备的东西,带了吗?”
秦逢时拍拍胸脯:“放心吧。”
两人刚走到巷口,一道黑影一晃而过,卷起一阵风。后面传来一位老者气喘吁吁的声音:“来人呐!抓小偷——”
秦逢时噌地窜出去,很快拎着个人回来了:“光天化日,你好大的胆子!”
那人疯狂扭动:“我没有偷东西!放开我!放开我——”
秦逢时封了他的穴道。
老者大喘着赶到了,颤颤巍巍地伸手在那人身上摸索,很快,摸出一只钱袋来:“这不是我的!”又摸出一只,“这也不是……”
摸了四五只出来,终于喜道:“找到啦!”
“老人家,”秦逢时迅雷不及地夺过那只沉甸甸的锦袋,“这里头都有些什么?”
老者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难堪地指着地上的一小只布袋:“啊,我、认错了……这、这只才是我的。”
核查后,秦逢时将布袋还给了老者,把小偷押送进了州尹府。
却发现明月没有跟上来。
“怎么了?”把小偷交给捕快后,秦逢时跑回来找她。
明月愣在原地,若有所思:“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州尹府。
凌遇对秦逢时大为感激,想留他吃午宴,秦逢时很客气地回绝了:“我们之后还有事,不麻烦凌州尹了。”
凌遇也不坚持,命人上了许多点心水果。“秦神捕,不知玉神女被害一案,进展如何了?”
秦逢时叹息摇首:“今日前来,就是想请凌州尹帮个忙。”
“但说无妨。”
“那日在江南客栈,跟着州尹您的小厮和侍卫,我想单独提审一番。”秦逢时估摸凌遇不会轻易首肯,准备好了长篇大论来应对,没想到凌遇甚至不追问,直接同意了。
审完小厮和侍卫后,明月与秦逢时再度找到凌遇。
秦逢时十拿九稳道:“凌州尹,听说尊夫人病重回乡了,不知她家住何处。”
凌遇笑而不语。
秦逢时从怀里取出一幅画像,问他:“这画上之人,你可认得?”
这是秦盼盼连夜作的。画中女子明眸皓齿,头挽高髻,着一袭白衣。正是姜蔚。凌遇的小厮和侍卫看了都说,这画中人,就是凌夫人苏瑾。
凌遇大笑三声,眼角发红:“秦神捕,明人不说暗话。我知道杀害玉神女的凶手是谁,也可以帮你们抓捕他。”
秦逢时与明月对视一眼。
“但我有个条件。”凌遇站起身,赏着挂屏边上的垂枝盆景,背对两人。他今儿还是穿了一身绿,戴着白布发带。
“什么?”秦逢时冷峻地问。
凌遇回眼:“破解姜家玄鸟神玉验血之谜。”
秦逢时爽快道:“成交!”美滋滋。本来也是要破的。
“凶手是姜家人吗?”明月问。
凌遇避而不答。
明月打量着他:“两日前,那封送到秦神捕房间的密信,是你写的吗?”
——玉神女姜蔚并非自然仙逝,而是被人当胸一刀毙命,请大理寺明察。
凌遇瞳孔一震。
——两个问题。凌州尹是怎么知道的?他知道了会做些什么?
“什么密信?我不知道。”凌遇定了定神。
凌遇斗不过姜家,爱上了玉神女,又永远失去了她。他一定希望有人能帮他,揭开所有的真相。
绸锦庄。
花姨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
铜镜里映出明月颀长的身形,花纹繁复的缎子裁剪得简约自然,合身服贴。如一株雨夜海棠。
秦逢时用上了所有的溢美之词,绕着明月夸了半晌。
明月正喜滋滋,只听一道和蔼的声音传来:“秦神捕,真巧啊。”是姜霁。
“啊姜大人,稀客啊稀客!小铃,快看茶!闭门招待贵客!”花姨跳了起来,忙前忙后。
姜霁慈眉善目地笑着:“姑娘这一身,真是喜庆呐。”
明月笑容一收。
秦逢时对姜霁顿一顿头:“姜大人也来定衣裳?”
“我来买几匹布。”姜霁的随从填满了绸锦庄。她慢悠悠逛了一圈,轻车熟路地点了十来匹布。花姨笑得满脸褶子。
“后天,送到老地方。”姜霁的侍女付了银子,签好定单。
花姨满口答应:“诶好嘞好嘞!一定快马加鞭!后天准定送到!”
姜霁还在慢悠悠地踱步,抚摸绸缎。明月挤上前:“姜大人。”
“嗯?”目不斜视。
明月深吸一口气:“姜蔚的左腿内侧有一个圆形胎记,指甲盖大小。你知道吗?”
姜霁猛地扭头:“你说什么?!”她骇然地望向秦逢时,“她说的是真的?”
秦逢时一脸茫然道:“确实有一个胎记。”
闻言,姜霁僵了一瞬,忽地提起裙摆,着急忙慌地推搡开众人,奔出门去,差点绊倒。
“姜大人小心啊!”花姨追出门去,“姜大人慢走——”
绸锦庄一下子空荡了。
秦逢时疑惑地问明月:“她怎么了?”
明月捂着眼睛,轻笑了两声,垂下手时,眸中已蒙了一层泪光:“小姑娘,姜大人定的这些布匹是送到哪里的?”
“登州。”小铃脆生生地回,“好像是谁的生辰日,姜大人每年都会来定绸缎的。”
明月慢慢颔首,她吸了吸鼻子,对秦逢时耳语:“我们换个地方说。”
两人进了幽长偏僻的小巷子。
——这凌夫人啊,眼神不好。
——姑娘这一身,真是喜庆呐。
明月怅然道:“我们已经得知,苏瑾就是姜蔚。花姨说苏瑾明明定了一批红衣,却不认,坚称颜色错了。依凌州尹之言改为绿色后,苏瑾才安然接受。也就是说,姜蔚分不清红和绿。而我分明穿着一件油绿色的衣裳,姜霁却评价说‘喜庆’。可见,她也分不清红和绿。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她们两人的眉眼简直一模一样,那还不是母女?
秦逢时惊道:“难道,当年根本没有调换孩子?”
——姜霁一直对姜蔚漠不关心,反而时常对苏螓嘘寒问暖,这些整个姜家都看在眼里。
“可怎么解释那些传言?”秦逢时一头雾水。
——我是因为崇拜玉神女才留在姜家的,我的信仰在此。
“传言里都说,是姜大人调换了两个孩子。可当我们讯问苏虹平时,她却道出一句很莫名的话。”
——我可没有调换婴孩!
见秦逢时苦思冥想,明月提醒道:“刚才你抓住那个小偷的时候,他第一句话说了什么?”
——我没有偷东西!
“二十八年前,姜家确实有人调换了婴孩。但是,换了两次。”
“姜霁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玉神女,吃尽苦头又红颜薄命,便把她刚出生的婴孩与厨娘之女对调了。厨娘苏虹平,则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机会成为玉神女,拥有更圣洁的人生,便把自己的婴孩与姜霁之女对调了。”
秦逢时跟着苦笑:“所以结果是根本没有换,但她们两个却都以为自己换成功了。世事无常啊。”
秦逢时被陈文和陈武堵在了明月的门口。他忍了再忍,才没在这两人身上试新练成的烈焰掌。
争执了几句后,秦逢时点了他俩几处大穴,顺利从窗户带走了明月。他对着明月开朗道:“这就是私奔的感觉吗?”
“……”明月风中凌乱。
秦逢时看她脸色不好:“怎么了?柳郡王为何突然禁你足?”
明月仍是不说话,只顾死死搂着秦逢时的腰,怕自己滑下去摔个粉碎。
“明月?”秦逢时终于携着她落于地,不明所以地大声道,“柳明月!”
明月平复着呼吸,一把捋顺乌发,一手掐住他:“我不姓柳,秦逢时。我姓明。”
“唔痛!”秦逢时跳开,“你想起来了?”
“没有。”理直气壮。
“那恭喜——啊?”
明月看他愣头愣脑的样子,笑了:“你见过明亮吗?”
明亮。十八岁状元及第,是大昭国史上最年轻的的状元郎,虽出身寒门,但已是许多世家大族认准的女婿。前途不可估量。
秦逢时摇首:“其实,‘明亮’已经失踪好几个月了。”
“什么?!”
“啊,我们到了。”说着就要往州尹府里去。
“……”明月一把拉住秦逢时,将他带到旁边的小巷子里,按在墙上,“先给我说清楚!”
“喔。”委屈,“是这样的。大概三个月前,大理寺收到翰林院的报案,说翰林院修撰明亮已经整整三天没有出现了,到处都找遍,不见他人影。据说明亮正暗中调查一桩旧案,他一介文弱书生,很可能查案途中遭遇不测了。”
“那怎么办!”明月急道。
“我领着人找了两天,翰林院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大意说,在崖底捡到一个重伤昏迷的男子,根据男子身上的腰牌得知,此人正是翰林院修撰明亮,就暂且将人留在他们那里疗伤。这很像是一封勒索信,然而查不到信的来源,后续也没有要求赎金。线索很快就断了。明亮也一直下落不明。”
明月眉头锁得很紧:三个月前。我也是三个月前重伤昏迷被救起的。我又与明亮长得极像。真的是巧合吗?
秦逢时抖抖灰:“知道的都告诉你啦,我们去找凌州尹吧。”
“等等,”明月止住他,“我昨日让你准备的东西,带了吗?”
秦逢时拍拍胸脯:“放心吧。”
两人刚走到巷口,一道黑影一晃而过,卷起一阵风。后面传来一位老者气喘吁吁的声音:“来人呐!抓小偷——”
秦逢时噌地窜出去,很快拎着个人回来了:“光天化日,你好大的胆子!”
那人疯狂扭动:“我没有偷东西!放开我!放开我——”
秦逢时封了他的穴道。
老者大喘着赶到了,颤颤巍巍地伸手在那人身上摸索,很快,摸出一只钱袋来:“这不是我的!”又摸出一只,“这也不是……”
摸了四五只出来,终于喜道:“找到啦!”
“老人家,”秦逢时迅雷不及地夺过那只沉甸甸的锦袋,“这里头都有些什么?”
老者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难堪地指着地上的一小只布袋:“啊,我、认错了……这、这只才是我的。”
核查后,秦逢时将布袋还给了老者,把小偷押送进了州尹府。
却发现明月没有跟上来。
“怎么了?”把小偷交给捕快后,秦逢时跑回来找她。
明月愣在原地,若有所思:“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州尹府。
凌遇对秦逢时大为感激,想留他吃午宴,秦逢时很客气地回绝了:“我们之后还有事,不麻烦凌州尹了。”
凌遇也不坚持,命人上了许多点心水果。“秦神捕,不知玉神女被害一案,进展如何了?”
秦逢时叹息摇首:“今日前来,就是想请凌州尹帮个忙。”
“但说无妨。”
“那日在江南客栈,跟着州尹您的小厮和侍卫,我想单独提审一番。”秦逢时估摸凌遇不会轻易首肯,准备好了长篇大论来应对,没想到凌遇甚至不追问,直接同意了。
审完小厮和侍卫后,明月与秦逢时再度找到凌遇。
秦逢时十拿九稳道:“凌州尹,听说尊夫人病重回乡了,不知她家住何处。”
凌遇笑而不语。
秦逢时从怀里取出一幅画像,问他:“这画上之人,你可认得?”
这是秦盼盼连夜作的。画中女子明眸皓齿,头挽高髻,着一袭白衣。正是姜蔚。凌遇的小厮和侍卫看了都说,这画中人,就是凌夫人苏瑾。
凌遇大笑三声,眼角发红:“秦神捕,明人不说暗话。我知道杀害玉神女的凶手是谁,也可以帮你们抓捕他。”
秦逢时与明月对视一眼。
“但我有个条件。”凌遇站起身,赏着挂屏边上的垂枝盆景,背对两人。他今儿还是穿了一身绿,戴着白布发带。
“什么?”秦逢时冷峻地问。
凌遇回眼:“破解姜家玄鸟神玉验血之谜。”
秦逢时爽快道:“成交!”美滋滋。本来也是要破的。
“凶手是姜家人吗?”明月问。
凌遇避而不答。
明月打量着他:“两日前,那封送到秦神捕房间的密信,是你写的吗?”
——玉神女姜蔚并非自然仙逝,而是被人当胸一刀毙命,请大理寺明察。
凌遇瞳孔一震。
——两个问题。凌州尹是怎么知道的?他知道了会做些什么?
“什么密信?我不知道。”凌遇定了定神。
凌遇斗不过姜家,爱上了玉神女,又永远失去了她。他一定希望有人能帮他,揭开所有的真相。
绸锦庄。
花姨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
铜镜里映出明月颀长的身形,花纹繁复的缎子裁剪得简约自然,合身服贴。如一株雨夜海棠。
秦逢时用上了所有的溢美之词,绕着明月夸了半晌。
明月正喜滋滋,只听一道和蔼的声音传来:“秦神捕,真巧啊。”是姜霁。
“啊姜大人,稀客啊稀客!小铃,快看茶!闭门招待贵客!”花姨跳了起来,忙前忙后。
姜霁慈眉善目地笑着:“姑娘这一身,真是喜庆呐。”
明月笑容一收。
秦逢时对姜霁顿一顿头:“姜大人也来定衣裳?”
“我来买几匹布。”姜霁的随从填满了绸锦庄。她慢悠悠逛了一圈,轻车熟路地点了十来匹布。花姨笑得满脸褶子。
“后天,送到老地方。”姜霁的侍女付了银子,签好定单。
花姨满口答应:“诶好嘞好嘞!一定快马加鞭!后天准定送到!”
姜霁还在慢悠悠地踱步,抚摸绸缎。明月挤上前:“姜大人。”
“嗯?”目不斜视。
明月深吸一口气:“姜蔚的左腿内侧有一个圆形胎记,指甲盖大小。你知道吗?”
姜霁猛地扭头:“你说什么?!”她骇然地望向秦逢时,“她说的是真的?”
秦逢时一脸茫然道:“确实有一个胎记。”
闻言,姜霁僵了一瞬,忽地提起裙摆,着急忙慌地推搡开众人,奔出门去,差点绊倒。
“姜大人小心啊!”花姨追出门去,“姜大人慢走——”
绸锦庄一下子空荡了。
秦逢时疑惑地问明月:“她怎么了?”
明月捂着眼睛,轻笑了两声,垂下手时,眸中已蒙了一层泪光:“小姑娘,姜大人定的这些布匹是送到哪里的?”
“登州。”小铃脆生生地回,“好像是谁的生辰日,姜大人每年都会来定绸缎的。”
明月慢慢颔首,她吸了吸鼻子,对秦逢时耳语:“我们换个地方说。”
两人进了幽长偏僻的小巷子。
——这凌夫人啊,眼神不好。
——姑娘这一身,真是喜庆呐。
明月怅然道:“我们已经得知,苏瑾就是姜蔚。花姨说苏瑾明明定了一批红衣,却不认,坚称颜色错了。依凌州尹之言改为绿色后,苏瑾才安然接受。也就是说,姜蔚分不清红和绿。而我分明穿着一件油绿色的衣裳,姜霁却评价说‘喜庆’。可见,她也分不清红和绿。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她们两人的眉眼简直一模一样,那还不是母女?
秦逢时惊道:“难道,当年根本没有调换孩子?”
——姜霁一直对姜蔚漠不关心,反而时常对苏螓嘘寒问暖,这些整个姜家都看在眼里。
“可怎么解释那些传言?”秦逢时一头雾水。
——我是因为崇拜玉神女才留在姜家的,我的信仰在此。
“传言里都说,是姜大人调换了两个孩子。可当我们讯问苏虹平时,她却道出一句很莫名的话。”
——我可没有调换婴孩!
见秦逢时苦思冥想,明月提醒道:“刚才你抓住那个小偷的时候,他第一句话说了什么?”
——我没有偷东西!
“二十八年前,姜家确实有人调换了婴孩。但是,换了两次。”
“姜霁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玉神女,吃尽苦头又红颜薄命,便把她刚出生的婴孩与厨娘之女对调了。厨娘苏虹平,则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机会成为玉神女,拥有更圣洁的人生,便把自己的婴孩与姜霁之女对调了。”
秦逢时跟着苦笑:“所以结果是根本没有换,但她们两个却都以为自己换成功了。世事无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