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虫鸣了一宿。
午门外,百官手捧笏板接踵而至,拾正衣冠静待景阳钟响。
头顶的阴暗望不到尽头,失了月光的照耀便再难窥见朦胧云影,同深渊般漆黑。
霎时,沉重悠远的钟声自午门城楼上敲响,声震天地。
宫门随钟声大开,身着朝服的大臣们前后涌入,觐见君王,奏事议政。
直至红日初升,见今日事宜处理妥当,坐于殿堂之上的帝王才缓声开口:“如此,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一事。”丞相许嵘抬手作揖,“如今陛下已至舞象之年,帝王之政落在长公主手上实为不妥,依臣看来,长公主殿下该将政权归还于陛下,以安民心。”
安和峪抬眸,明黄的衣衫衬的少年十分俊秀,面庞露出一抹豫色和些许不满。
“这......”
皇姐已垂帘听政多年,他不过刚过十七岁生辰,这些老东西便屡次逼皇姐归政,言语不敬,实在是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见他不言,许嵘又道:“长公主性子跳脱,喜及时行乐,想来是不愿拘束在这枯燥朝堂。”
“呵...”
龙椅后方,帐幔垂落,金丝细线嵌入轻薄的纱帘,徐徐向前探进之姿宛若游龙,遮挡贵人身形。女子掩唇,一声轻笑温婉动听。
“丞相这是何意,政权在本殿手中,会民心难安不成?”
安矜夏话语中含了丝娇媚,懒声道:“本殿看来,这朝堂有趣至极,为国为民分忧,何来拘束?劳丞相费心了。”
这是不愿归政的意思了。
许嵘毫不犹豫屈膝下跪,额头触地,“臣斗胆,恳请长公主归政退朝!”
他身后,大臣们纷纷效仿。
“臣斗胆,恳请长公主归政退朝!”
安和峪一拍龙椅,愤然起身指着底下众臣,“你们!”
“唉。”安矜夏叹口气,拨弄着桌上那盆开的鲜艳的花。
这是第几次逼她归政了?怎么还不死心呢。
半晌,帘幕后才传来女子疏冷的声音:“若本殿偏不归,众卿当如何?”
“杀了我?”
此话一出,众臣惶恐,唯有百官之首,丞相许嵘作答。
“微臣不敢。”
“既如此,陛下,本殿乏了,先退了。”
安和峪欲朝她的方向去,“皇弟送皇姐。”
安矜夏启唇,听不出喜怒,“不必。”
朝臣:“恭送长公主。”
回到府上,安矜夏稳坐了不过一秒,便差人去寻孟美男。
这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惹的内院下人心神俱疲。
随绿玉一同去唤孟美男的青玉瘪瘪嘴,忧道:“殿下一下朝回府便如此,公主府人多嘴杂,若是传了出去,朝中大臣又该编排咱们殿下了。”
“任他们去罢,公主从不在意这些,你日后也少提。”绿玉警醒道。
“是,青玉晓得了。”
带着孟美男到公主书房前,见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青玉有些无措地看向绿玉。
“为何停下了?”跟在后面的孟齐寒疑惑,眼眸一转,朝那人行礼。
“驸马爷。”
三人十步之外,裴见裘一拢绛色锦衣,微低了低眸,淡淡“嗯”了声,目送她们进门。
岑影侍卫眯了眯眼,“少爷,属下能去杀了那姓孟的吗?”
他从小跟着裴见裘,不是不满长公主,只是这几年公主的行径实在欠妥,与少年时大相径庭。
“你杀他,莫不是想让阿弥提刀来杀我。”
“属下说错话了,可这姓孟的分明就是个白眼狼,少爷曾经也待他不薄......”
男子一个眼神,岑影只得作罢。
裴见裘不以为意,从喉咙里挤出一句干哑的话:“岑影,我已不是裴家的小少爷了。”
“是......驸马。”
绿玉青玉从里头出来,紧接着就听见两声嬉闹传出。
裴见裘手指紧了紧,瞥了眼手中精致的木盒,“回去吧,晚些再来。”
他的背影异常落寞,青玉哀叹,“真是苦了裴驸马,一腔痴情。”
屋中,孟齐寒坐在方桌侧面,无奈道:“公主,方才驸马在门外。”
安矜夏翻看册子的手微不可察地顿了下,“在便在吧。”
“唉,您又是何苦。”
睨他一眼,安矜夏:“交代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提及此,孟齐寒正色起来,“如公主所料,自三年前那件事后,娑罗安分了一阵子,近些时日却又在民间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前月,津沽城守将内讧失责一事怕是有他们的手笔,此外,京中的大原人也比往年多了一倍。”
一月前,津沽南门守城将领不知因何起了争端,午夜时分城墙上乱作一片,无人尽责,竟在子时大开城门,此举无异于将满城数万百姓的脑袋送上断头台,稍不留神便会被敌军一网打尽,好在众士兵及时反应,关闭了城门巡查街道,如若不然,怕是会酿成大祸。
最令安矜夏心悸的是,津沽距离锦京前后不过百里。
天子脚下,自是要慎重些。
“大原人?”安矜夏放下册子,“这些年大原和娑罗来往密切,两国人共同出入倒也不足为奇。”
“但屡屡盘旋在我大安国土委实蹊跷,可有查明?”
孟齐寒蹙着眉,摇摇头,“他们行迹太过诡异,难以追踪。”
忽地,一只乌鸦落在暗窗,翡翠色的眼睛盯着两人。
孟齐寒上前,取下其爪上的信筒,神情又难看一分。
“公主,大原人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昨日,冀州。”
安矜夏脑中思绪万千。
冀州和津沽都是距离锦京极近的城池,他们此举,究竟想要做什么......
皇弟......
想起辉煌宫殿中虽位高权重却涉世未深的弟弟,安矜夏瞳底的狠意一闪而过。
这政权,断不能交,只能在她手里。
-
橙黄的巨轮悬于头顶,一辆马车在街市缓缓穿行。
许嵘掀开车帷一角,朝长公主府的方向望去,沧桑的眼球怀着坚决之意。
公主莫怪老臣如此逼迫,倘若是三年前的你,就是以女子之身坐上皇位老臣也不会多言一句,可如今,大安尚未完全稳定,政权绝不能在一个声名狼藉的公主手中。
长呼一口气,许嵘道:“走吧,入宫。”
殿前,安和峪看着眼前两个满头花白的老人头疼不止。
“丞相,太傅,你们若是来劝朕夺回政权的,那大可不必,回吧。”
“陛下。”许嵘叩首,“长公主掌政已有十年之久,老臣知陛下怜公主敬公主,不忍公主受此委屈,但大安政权乃重中之重,公主目前恐难担此任……”
“行了,丞相,朕知道你的意思。”安和峪不耐烦地打断他:“你们不就是觉得皇姐如今品行不端,配不上这个位子吗?你们莫不是忘了,大安能有如今这番盛景,是因为谁?”
许嵘嘴唇嗫嚅了下,没有多言,只道:“望陛下,以大局为重。”
皇帝冷哼一声,撇过脸不去看他。
太傅见了,扶起许嵘,“许大人,先回吧。”
“唉...”许嵘摇了摇头,黯然神伤,“臣告退。”
太傅陈德来是皇帝的老师,再怎么样皇帝都会给他几分薄面。
“老师,连你也要劝朕?”安和峪郁闷。
“陛下是一国之主,行事不可随心所欲,切记戒骄戒躁。”
陈德来闻言,嘴上训斥,心里却记着君臣有别。
安和峪自知理亏,没有说话。
见他情绪稳定下来了,陈德来才道:“恕老臣多嘴,丞相所言不无道理,陛下既已满十七,这国之上下便都得仰仗陛下,政权是历代帝王最高的权利,怎能落在他人手中?”
帝王若手无政权,与傀儡何异?
少年皱眉,“皇姐不是他人,是与朕血脉相连的亲姐姐。”
“公主是皇室血脉不假,但陛下,前朝拥有皇室血脉的王公贵族数不胜数,陛下可曾见过有哪一位公主掌政十余年?”陈德来将公主二字咬的重了些,言辞恳切地说:“若是前两年陛下年幼便罢了,而今,公主迟迟不愿归政于陛下,其心怕是......”
安和峪瞳孔微缩,蓦地看向他。
“太傅,朕敬你一声老师,不代表你可以为所欲为。”
陈德来连忙下跪,嘴上却坚持所想。
“纵使陛下今日要治微臣的罪,为了陛下的安危,臣也要说!”
“试问,从古至今,哪位皇室血脉未曾觊觎这大安江山?大安需要的是陛下这样的明君引领大安走向盛世,天下本就是陛下的,容不得有心之人玷污啊陛下!”
一番掉脑袋的话入了帝王耳,陈德来带着赴死的心重重叩地,“君主,只能有一位。”
话落,殿内鸦雀无声,陈德来都能听见自己慌乱的心跳声。
良久,安和峪淡漠的话音才在他头顶响起。
“老师先回去吧,朕会考虑的。”
“谢陛下不杀之恩。”
注视着太傅拘偻的背影,安和峪心中一团乱麻,他垂下眸,眼底划过一抹暗芒。
…
入了夜,云雾飘渺,烛火映人。
白鸽趁着夜色展翅。
“殿下,紫玉传了信回来。”
接过绿玉手上的字条,安矜夏指节弯曲敲打着桌沿,过目片刻便将纸条燃了,若有所思。
“边疆安好,大原与娑罗往来甚密,却无发兵之势,你说他们到底在密谋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不论何种,对我大安总归是没有好处的。”绿玉道。
“一群躲在龟壳里的缩头乌龟,暂且看着吧。”安矜夏:“红玉可有消息?”
午门外,百官手捧笏板接踵而至,拾正衣冠静待景阳钟响。
头顶的阴暗望不到尽头,失了月光的照耀便再难窥见朦胧云影,同深渊般漆黑。
霎时,沉重悠远的钟声自午门城楼上敲响,声震天地。
宫门随钟声大开,身着朝服的大臣们前后涌入,觐见君王,奏事议政。
直至红日初升,见今日事宜处理妥当,坐于殿堂之上的帝王才缓声开口:“如此,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一事。”丞相许嵘抬手作揖,“如今陛下已至舞象之年,帝王之政落在长公主手上实为不妥,依臣看来,长公主殿下该将政权归还于陛下,以安民心。”
安和峪抬眸,明黄的衣衫衬的少年十分俊秀,面庞露出一抹豫色和些许不满。
“这......”
皇姐已垂帘听政多年,他不过刚过十七岁生辰,这些老东西便屡次逼皇姐归政,言语不敬,实在是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见他不言,许嵘又道:“长公主性子跳脱,喜及时行乐,想来是不愿拘束在这枯燥朝堂。”
“呵...”
龙椅后方,帐幔垂落,金丝细线嵌入轻薄的纱帘,徐徐向前探进之姿宛若游龙,遮挡贵人身形。女子掩唇,一声轻笑温婉动听。
“丞相这是何意,政权在本殿手中,会民心难安不成?”
安矜夏话语中含了丝娇媚,懒声道:“本殿看来,这朝堂有趣至极,为国为民分忧,何来拘束?劳丞相费心了。”
这是不愿归政的意思了。
许嵘毫不犹豫屈膝下跪,额头触地,“臣斗胆,恳请长公主归政退朝!”
他身后,大臣们纷纷效仿。
“臣斗胆,恳请长公主归政退朝!”
安和峪一拍龙椅,愤然起身指着底下众臣,“你们!”
“唉。”安矜夏叹口气,拨弄着桌上那盆开的鲜艳的花。
这是第几次逼她归政了?怎么还不死心呢。
半晌,帘幕后才传来女子疏冷的声音:“若本殿偏不归,众卿当如何?”
“杀了我?”
此话一出,众臣惶恐,唯有百官之首,丞相许嵘作答。
“微臣不敢。”
“既如此,陛下,本殿乏了,先退了。”
安和峪欲朝她的方向去,“皇弟送皇姐。”
安矜夏启唇,听不出喜怒,“不必。”
朝臣:“恭送长公主。”
回到府上,安矜夏稳坐了不过一秒,便差人去寻孟美男。
这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惹的内院下人心神俱疲。
随绿玉一同去唤孟美男的青玉瘪瘪嘴,忧道:“殿下一下朝回府便如此,公主府人多嘴杂,若是传了出去,朝中大臣又该编排咱们殿下了。”
“任他们去罢,公主从不在意这些,你日后也少提。”绿玉警醒道。
“是,青玉晓得了。”
带着孟美男到公主书房前,见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青玉有些无措地看向绿玉。
“为何停下了?”跟在后面的孟齐寒疑惑,眼眸一转,朝那人行礼。
“驸马爷。”
三人十步之外,裴见裘一拢绛色锦衣,微低了低眸,淡淡“嗯”了声,目送她们进门。
岑影侍卫眯了眯眼,“少爷,属下能去杀了那姓孟的吗?”
他从小跟着裴见裘,不是不满长公主,只是这几年公主的行径实在欠妥,与少年时大相径庭。
“你杀他,莫不是想让阿弥提刀来杀我。”
“属下说错话了,可这姓孟的分明就是个白眼狼,少爷曾经也待他不薄......”
男子一个眼神,岑影只得作罢。
裴见裘不以为意,从喉咙里挤出一句干哑的话:“岑影,我已不是裴家的小少爷了。”
“是......驸马。”
绿玉青玉从里头出来,紧接着就听见两声嬉闹传出。
裴见裘手指紧了紧,瞥了眼手中精致的木盒,“回去吧,晚些再来。”
他的背影异常落寞,青玉哀叹,“真是苦了裴驸马,一腔痴情。”
屋中,孟齐寒坐在方桌侧面,无奈道:“公主,方才驸马在门外。”
安矜夏翻看册子的手微不可察地顿了下,“在便在吧。”
“唉,您又是何苦。”
睨他一眼,安矜夏:“交代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提及此,孟齐寒正色起来,“如公主所料,自三年前那件事后,娑罗安分了一阵子,近些时日却又在民间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前月,津沽城守将内讧失责一事怕是有他们的手笔,此外,京中的大原人也比往年多了一倍。”
一月前,津沽南门守城将领不知因何起了争端,午夜时分城墙上乱作一片,无人尽责,竟在子时大开城门,此举无异于将满城数万百姓的脑袋送上断头台,稍不留神便会被敌军一网打尽,好在众士兵及时反应,关闭了城门巡查街道,如若不然,怕是会酿成大祸。
最令安矜夏心悸的是,津沽距离锦京前后不过百里。
天子脚下,自是要慎重些。
“大原人?”安矜夏放下册子,“这些年大原和娑罗来往密切,两国人共同出入倒也不足为奇。”
“但屡屡盘旋在我大安国土委实蹊跷,可有查明?”
孟齐寒蹙着眉,摇摇头,“他们行迹太过诡异,难以追踪。”
忽地,一只乌鸦落在暗窗,翡翠色的眼睛盯着两人。
孟齐寒上前,取下其爪上的信筒,神情又难看一分。
“公主,大原人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昨日,冀州。”
安矜夏脑中思绪万千。
冀州和津沽都是距离锦京极近的城池,他们此举,究竟想要做什么......
皇弟......
想起辉煌宫殿中虽位高权重却涉世未深的弟弟,安矜夏瞳底的狠意一闪而过。
这政权,断不能交,只能在她手里。
-
橙黄的巨轮悬于头顶,一辆马车在街市缓缓穿行。
许嵘掀开车帷一角,朝长公主府的方向望去,沧桑的眼球怀着坚决之意。
公主莫怪老臣如此逼迫,倘若是三年前的你,就是以女子之身坐上皇位老臣也不会多言一句,可如今,大安尚未完全稳定,政权绝不能在一个声名狼藉的公主手中。
长呼一口气,许嵘道:“走吧,入宫。”
殿前,安和峪看着眼前两个满头花白的老人头疼不止。
“丞相,太傅,你们若是来劝朕夺回政权的,那大可不必,回吧。”
“陛下。”许嵘叩首,“长公主掌政已有十年之久,老臣知陛下怜公主敬公主,不忍公主受此委屈,但大安政权乃重中之重,公主目前恐难担此任……”
“行了,丞相,朕知道你的意思。”安和峪不耐烦地打断他:“你们不就是觉得皇姐如今品行不端,配不上这个位子吗?你们莫不是忘了,大安能有如今这番盛景,是因为谁?”
许嵘嘴唇嗫嚅了下,没有多言,只道:“望陛下,以大局为重。”
皇帝冷哼一声,撇过脸不去看他。
太傅见了,扶起许嵘,“许大人,先回吧。”
“唉...”许嵘摇了摇头,黯然神伤,“臣告退。”
太傅陈德来是皇帝的老师,再怎么样皇帝都会给他几分薄面。
“老师,连你也要劝朕?”安和峪郁闷。
“陛下是一国之主,行事不可随心所欲,切记戒骄戒躁。”
陈德来闻言,嘴上训斥,心里却记着君臣有别。
安和峪自知理亏,没有说话。
见他情绪稳定下来了,陈德来才道:“恕老臣多嘴,丞相所言不无道理,陛下既已满十七,这国之上下便都得仰仗陛下,政权是历代帝王最高的权利,怎能落在他人手中?”
帝王若手无政权,与傀儡何异?
少年皱眉,“皇姐不是他人,是与朕血脉相连的亲姐姐。”
“公主是皇室血脉不假,但陛下,前朝拥有皇室血脉的王公贵族数不胜数,陛下可曾见过有哪一位公主掌政十余年?”陈德来将公主二字咬的重了些,言辞恳切地说:“若是前两年陛下年幼便罢了,而今,公主迟迟不愿归政于陛下,其心怕是......”
安和峪瞳孔微缩,蓦地看向他。
“太傅,朕敬你一声老师,不代表你可以为所欲为。”
陈德来连忙下跪,嘴上却坚持所想。
“纵使陛下今日要治微臣的罪,为了陛下的安危,臣也要说!”
“试问,从古至今,哪位皇室血脉未曾觊觎这大安江山?大安需要的是陛下这样的明君引领大安走向盛世,天下本就是陛下的,容不得有心之人玷污啊陛下!”
一番掉脑袋的话入了帝王耳,陈德来带着赴死的心重重叩地,“君主,只能有一位。”
话落,殿内鸦雀无声,陈德来都能听见自己慌乱的心跳声。
良久,安和峪淡漠的话音才在他头顶响起。
“老师先回去吧,朕会考虑的。”
“谢陛下不杀之恩。”
注视着太傅拘偻的背影,安和峪心中一团乱麻,他垂下眸,眼底划过一抹暗芒。
…
入了夜,云雾飘渺,烛火映人。
白鸽趁着夜色展翅。
“殿下,紫玉传了信回来。”
接过绿玉手上的字条,安矜夏指节弯曲敲打着桌沿,过目片刻便将纸条燃了,若有所思。
“边疆安好,大原与娑罗往来甚密,却无发兵之势,你说他们到底在密谋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不论何种,对我大安总归是没有好处的。”绿玉道。
“一群躲在龟壳里的缩头乌龟,暂且看着吧。”安矜夏:“红玉可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