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触及沉珂先前被烫的那块皮肤,本不觉得疼,如今已泛红。
男子的力气大,被握上更是火辣辣的,沉珂没忍住嘶的吸了口凉气。
此时宁嘉泽变戏法似的,用另一只手从怀中掏出一个方盒,打开说道:“老实点,别动。”
冰冰凉凉的药膏散发着草药味,涂在她的手指上。
见眼前人一言不发,宁嘉泽上了药后就松开了她的手,皱眉看了她一眼,“敢情是个哑巴?疼也不会说?别人帮你也不会道谢的?”
沉珂何曾与男子有过这般接触,脸早已涨得通红。
她扶了扶身行礼,说道:“多谢世子,臣女小伤而已,不值得浪费世子珍贵的药材。”
“久病成医,随身揣着一堆药,如今也是派上用场了。”
“茶水已凉,世子可遣人再煮一壶,不扰世子雅兴了。”沉珂又行了个礼,而后道别。
她走的步伐很快,似乎是不愿久留。
宁嘉泽剑眉低敛,目光停留在她倒水的青花瓷茶具上,瓷器蓝白相间,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体温,触之温热。
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香味,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让本就酒醉的他升起了一股无名的热燥。
倒过来的水被喝了个干净,世子想。
他大抵是真的醉了。
-
从宫中回来时,已是申时。
入了沉府,沉珂先是去了一趟正院回禀安氏与父亲。
此行包括与顾家小姐的结交等诸多细节,她全部如实告知,唯独省略掉了御花园与世子的独处。
“好孩子,你做得不错,”安氏招呼沉珂上前,拍了拍她的手,“你总归是个让人省心的,不出错便已是很好的了,那顾念儿可是礼部侍郎的嫡女,你长姐以后若是能与她结交,自是锦上添花。”
随后,安氏从身上取下个玉镯,沉珂推脱了一番,还是被塞到了手腕上。
安氏似乎也无了过往的芥蒂。难得后院如此和谐,沉徵见状,也体贴对着安氏说道:“我就说珂儿能办好,你担惊受怕一整天,午膳也没动几口,珂儿也累了一天,一同用了晚膳之后便早点回屋歇息去吧。”
正房的丫鬟们听到老爷的吩咐,忙准备布菜去了。
晚膳很快准备好,沉珂被拉着坐在安氏身旁,往常只有嫡姐才能坐的位置,她也破天荒体验了一回。
沉瑾坐在沉珂的下座,面色阴沉如水,沉珂敏锐察觉到沉瑾的不高兴。一同长大的姐妹,她对嫡姐的心思了如指掌,嫡姐怎能容忍她的僭越?
但沉珂自宫中周旋一趟已是累极了,此刻懒得再虚与委蛇地退让,便乖巧地坐下了。
席上菜式虽多,多是清淡偏甜的口味,沉珂素来不喜甜食,吃了几口便腻了。
停箸时,她盯着腕间的玉镯,上好的和田玉,上面雕饰的花纹繁复,却触之生寒,怎么捂都捂不热似的。她抬眸一瞬,正撞上沉瑾那双蕴着怒火的眸子,恍若未闻,她只夹起了碗里父亲夹过来的糖醋小排放入口中。
沉珂嚼着肉,忽地心头涌上一片酸楚。
原来幼年时,长姐被抱在怀里哄着吃的小排是这个滋味。
从小她就知道自己和长姐不同。同是府里的姑娘,吃穿用度比不上自是不用提,下人也惯会看碟下菜,沉珂本觉得这些事情忍忍也就罢了,她吃点苦算不得什么。
直到六岁那年立冬,窗外飘着雪,屋子里门窗捂紧却仍冷得像个冰窖似的。她的亲姨娘那时染了风寒、发着高烧不退,年幼的她叫不动管家去为她姨娘求医,只能去求安氏。
沉珂顶着漫天风霜,伞也没来得及打就跑到了正院。
鞋袜湿透了沁得她打冷颤,正院管事的大丫鬟拦住她,说是夫人正在用膳,有事等食后再禀告。
六岁的沉珂站在屋檐下等候,她踮着脚焦急地张望,祈祷让她早点进去。透过通风的窗子,她看到屋子里的炭火烧得正旺,嫡姐的脸烘得红彤彤的,安氏抱着嫡姐,父亲把小排的肉扯成一丝丝的,正温柔地一口一口喂着嫡姐吃饭。
雪花不知愁,自顾自下个不停。
膝盖间的冷像是浸透了骨子里,从此,沉珂最讨厌下雪天。
……
芸儿扶着沉珂回屋,给她卸下珠钗时,看着铜镜里的她,芸儿不解的问道:“二姑娘好生生地怎么眼圈红了一片?”
“我没事,外面风大,不小心迷了眼。”
沉珂打开首饰匣子瞧了一眼,拦住了整理收纳的芸儿。
她的首饰不多,也算不上贵重,此番进宫临时采买的她也没打算留着,让芸儿分着送给了长姐和三妹,顺带着把玉镯也取了下来,让她交给长姐。
芸儿很是不解,自家姑娘手头本就不宽裕,还凡事都为着别人着想,为进宫买的这些可都是些上等的货色,姑娘不心疼她还心疼呢。
可转念一想,又有些扬眉吐气,往日里哪有姑娘给别人送东西的份,大姑娘和三姑娘从来都瞧不上儿姑娘送过去的玩意。
回来禀报时,芸儿兴冲冲说道:三姑娘收到时并未说什么,对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玉簪看着并未在意,顺手一塞到了一旁吃灰去了。
大姑娘倒是很高兴,只收下了玉镯,其余的说是留给二姑娘自个用。
听到这里,沉珂淡淡笑了笑,笑意很快又消散。
三妹院里都是好东西,瞧不上她这些也是情有可原。至于嫡姐那边,她醋的不过是怕安氏偏心。如今她完璧归赵,嫡姐自是不会再生气了。
安氏掌权,赵姨娘得宠,两头沉珂都得小心翼翼讨好着,大的小的都要兼顾好。
沉珂揉了揉眉心,浓长的乌睫下掩着遮不住的倦意。
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她脑海中莫名回想起顾家小姐说的“这满园的花朵虽生得好看,却一辈子只能困于这四四方方的天空下”,沉珂心里不由得隐隐升起期待又不安:
若是离开沉府生活,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
-
“你这孩子,从小便不叫我省心!好好的怎跑出去吹风,还不带人服侍你,要是出了意外,你让姑母怎么对你父亲交待!”
慈宁宫内,太后身着绣着大朵牡丹的紫红色凤袍,头上插着一支金步摇,斜倚在御椅上,她虽说着训斥的话,仍是目露慈祥,随后又关切问道,
“可有相中的?你尽管说,姑母可为你做主。”
当年安阳侯领兵西征,那时宁嘉泽的母亲刚怀上他,这一场仗打了许久,临产时安阳侯也没能赶回来,宁嘉泽的母亲因着孕中忧思过度,没挨过生产这一关,拼死把宁嘉泽生了下来就去世了。
宁嘉泽出生的时候只有猫儿那么大,那时是姑母求着先帝把他接到宫中养着,等到安阳侯凯旋归来才送了回去。
自己看着养大的侄儿,不比儿子的分量轻。
太后对他是百般疼爱,流水的赏赐没少往安阳侯府送。
宁嘉泽今年已是弱冠之年,因着身子弱还未纳娶,其他勋爵家的世子在这个年纪早就纳了几房了。
眼见宁嘉泽摇了摇头,太后凤眸微扬:“礼部侍郎之女顾念儿我瞧着不错,她的姐姐淑妃如今正得宠,膝下又有一双儿女也可保她这一生荣华富贵。若是你和顾念儿结亲……”
太后话音未落,便看到皇帝掀开门帘,大步走了进来。
“母后这是拉着嘉泽说什么悄悄话呢?”
屋内人忙不迭跪下行礼,皇帝扬了扬手屏退了下人,在太后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太后嗔怪道:“皇上过来怎么也不通报一声?万不可失了礼数。”
“母后凤体抱恙,做儿子的哪来那么大的阵仗,想着便过来瞧瞧。”
太后点点头,夸道:“你惯是最孝顺的。”
太后留着宁嘉泽和皇帝一同用了晚膳,一派祥和的气氛下三人各自揣着心事。
宁嘉泽这顿饭食得更不是滋味。人为刀殂,他为鱼肉。太后的意思是为他择一位身世显赫的贵女,助他日后谋一份光耀前程;而皇上虽未明说,但宁嘉泽心里明镜似的,皇上怎容得下外戚掌权?巴不得他当个闲云野鹤才好。
他虽身子不好,心中仍是有一番抱负,也渴望像父亲一般建功立业。
虽说他并无意中人,娶谁都是娶,只是他这病是娘胎带下来的,他出生时便羸弱,流水的汤药这些年从未断过,太医也不敢断定他活不活得到而立之年。
人家二八年华风华正茂的好女子,何苦为他耽搁这一生?
可惜皇帝不这么想。
临别前,皇帝拍了拍他的肩:“你如今性子愈发稳重了起来,身边也该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了,你放心,朕会为你做主。”
皇帝胸有成竹,似是已有人选,太后忙问道:“不知皇上指的是哪家的女儿?”
“大理寺少卿沉徵之女,沉珂。”
顿了顿,他说道,“朕已派人打听过了,那姑娘性子不错,是个有孝心的。虽为庶女,但嫡庶并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你们两情相悦,朕会为你们赐婚。”
此话一出,恍若平地惊雷,把太后和宁嘉泽两人震得不轻。
沉珂?庶女?
太后听着这从未听过的名字与这身份,实在是大失所望,万万没想到皇上竟如此敷衍的择了这么个小门小户的姑娘给她当侄媳。
而宁嘉泽这边,本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不正常的颜色。
两情相悦?他怎么不知道……
男子的力气大,被握上更是火辣辣的,沉珂没忍住嘶的吸了口凉气。
此时宁嘉泽变戏法似的,用另一只手从怀中掏出一个方盒,打开说道:“老实点,别动。”
冰冰凉凉的药膏散发着草药味,涂在她的手指上。
见眼前人一言不发,宁嘉泽上了药后就松开了她的手,皱眉看了她一眼,“敢情是个哑巴?疼也不会说?别人帮你也不会道谢的?”
沉珂何曾与男子有过这般接触,脸早已涨得通红。
她扶了扶身行礼,说道:“多谢世子,臣女小伤而已,不值得浪费世子珍贵的药材。”
“久病成医,随身揣着一堆药,如今也是派上用场了。”
“茶水已凉,世子可遣人再煮一壶,不扰世子雅兴了。”沉珂又行了个礼,而后道别。
她走的步伐很快,似乎是不愿久留。
宁嘉泽剑眉低敛,目光停留在她倒水的青花瓷茶具上,瓷器蓝白相间,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体温,触之温热。
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香味,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让本就酒醉的他升起了一股无名的热燥。
倒过来的水被喝了个干净,世子想。
他大抵是真的醉了。
-
从宫中回来时,已是申时。
入了沉府,沉珂先是去了一趟正院回禀安氏与父亲。
此行包括与顾家小姐的结交等诸多细节,她全部如实告知,唯独省略掉了御花园与世子的独处。
“好孩子,你做得不错,”安氏招呼沉珂上前,拍了拍她的手,“你总归是个让人省心的,不出错便已是很好的了,那顾念儿可是礼部侍郎的嫡女,你长姐以后若是能与她结交,自是锦上添花。”
随后,安氏从身上取下个玉镯,沉珂推脱了一番,还是被塞到了手腕上。
安氏似乎也无了过往的芥蒂。难得后院如此和谐,沉徵见状,也体贴对着安氏说道:“我就说珂儿能办好,你担惊受怕一整天,午膳也没动几口,珂儿也累了一天,一同用了晚膳之后便早点回屋歇息去吧。”
正房的丫鬟们听到老爷的吩咐,忙准备布菜去了。
晚膳很快准备好,沉珂被拉着坐在安氏身旁,往常只有嫡姐才能坐的位置,她也破天荒体验了一回。
沉瑾坐在沉珂的下座,面色阴沉如水,沉珂敏锐察觉到沉瑾的不高兴。一同长大的姐妹,她对嫡姐的心思了如指掌,嫡姐怎能容忍她的僭越?
但沉珂自宫中周旋一趟已是累极了,此刻懒得再虚与委蛇地退让,便乖巧地坐下了。
席上菜式虽多,多是清淡偏甜的口味,沉珂素来不喜甜食,吃了几口便腻了。
停箸时,她盯着腕间的玉镯,上好的和田玉,上面雕饰的花纹繁复,却触之生寒,怎么捂都捂不热似的。她抬眸一瞬,正撞上沉瑾那双蕴着怒火的眸子,恍若未闻,她只夹起了碗里父亲夹过来的糖醋小排放入口中。
沉珂嚼着肉,忽地心头涌上一片酸楚。
原来幼年时,长姐被抱在怀里哄着吃的小排是这个滋味。
从小她就知道自己和长姐不同。同是府里的姑娘,吃穿用度比不上自是不用提,下人也惯会看碟下菜,沉珂本觉得这些事情忍忍也就罢了,她吃点苦算不得什么。
直到六岁那年立冬,窗外飘着雪,屋子里门窗捂紧却仍冷得像个冰窖似的。她的亲姨娘那时染了风寒、发着高烧不退,年幼的她叫不动管家去为她姨娘求医,只能去求安氏。
沉珂顶着漫天风霜,伞也没来得及打就跑到了正院。
鞋袜湿透了沁得她打冷颤,正院管事的大丫鬟拦住她,说是夫人正在用膳,有事等食后再禀告。
六岁的沉珂站在屋檐下等候,她踮着脚焦急地张望,祈祷让她早点进去。透过通风的窗子,她看到屋子里的炭火烧得正旺,嫡姐的脸烘得红彤彤的,安氏抱着嫡姐,父亲把小排的肉扯成一丝丝的,正温柔地一口一口喂着嫡姐吃饭。
雪花不知愁,自顾自下个不停。
膝盖间的冷像是浸透了骨子里,从此,沉珂最讨厌下雪天。
……
芸儿扶着沉珂回屋,给她卸下珠钗时,看着铜镜里的她,芸儿不解的问道:“二姑娘好生生地怎么眼圈红了一片?”
“我没事,外面风大,不小心迷了眼。”
沉珂打开首饰匣子瞧了一眼,拦住了整理收纳的芸儿。
她的首饰不多,也算不上贵重,此番进宫临时采买的她也没打算留着,让芸儿分着送给了长姐和三妹,顺带着把玉镯也取了下来,让她交给长姐。
芸儿很是不解,自家姑娘手头本就不宽裕,还凡事都为着别人着想,为进宫买的这些可都是些上等的货色,姑娘不心疼她还心疼呢。
可转念一想,又有些扬眉吐气,往日里哪有姑娘给别人送东西的份,大姑娘和三姑娘从来都瞧不上儿姑娘送过去的玩意。
回来禀报时,芸儿兴冲冲说道:三姑娘收到时并未说什么,对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玉簪看着并未在意,顺手一塞到了一旁吃灰去了。
大姑娘倒是很高兴,只收下了玉镯,其余的说是留给二姑娘自个用。
听到这里,沉珂淡淡笑了笑,笑意很快又消散。
三妹院里都是好东西,瞧不上她这些也是情有可原。至于嫡姐那边,她醋的不过是怕安氏偏心。如今她完璧归赵,嫡姐自是不会再生气了。
安氏掌权,赵姨娘得宠,两头沉珂都得小心翼翼讨好着,大的小的都要兼顾好。
沉珂揉了揉眉心,浓长的乌睫下掩着遮不住的倦意。
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她脑海中莫名回想起顾家小姐说的“这满园的花朵虽生得好看,却一辈子只能困于这四四方方的天空下”,沉珂心里不由得隐隐升起期待又不安:
若是离开沉府生活,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
-
“你这孩子,从小便不叫我省心!好好的怎跑出去吹风,还不带人服侍你,要是出了意外,你让姑母怎么对你父亲交待!”
慈宁宫内,太后身着绣着大朵牡丹的紫红色凤袍,头上插着一支金步摇,斜倚在御椅上,她虽说着训斥的话,仍是目露慈祥,随后又关切问道,
“可有相中的?你尽管说,姑母可为你做主。”
当年安阳侯领兵西征,那时宁嘉泽的母亲刚怀上他,这一场仗打了许久,临产时安阳侯也没能赶回来,宁嘉泽的母亲因着孕中忧思过度,没挨过生产这一关,拼死把宁嘉泽生了下来就去世了。
宁嘉泽出生的时候只有猫儿那么大,那时是姑母求着先帝把他接到宫中养着,等到安阳侯凯旋归来才送了回去。
自己看着养大的侄儿,不比儿子的分量轻。
太后对他是百般疼爱,流水的赏赐没少往安阳侯府送。
宁嘉泽今年已是弱冠之年,因着身子弱还未纳娶,其他勋爵家的世子在这个年纪早就纳了几房了。
眼见宁嘉泽摇了摇头,太后凤眸微扬:“礼部侍郎之女顾念儿我瞧着不错,她的姐姐淑妃如今正得宠,膝下又有一双儿女也可保她这一生荣华富贵。若是你和顾念儿结亲……”
太后话音未落,便看到皇帝掀开门帘,大步走了进来。
“母后这是拉着嘉泽说什么悄悄话呢?”
屋内人忙不迭跪下行礼,皇帝扬了扬手屏退了下人,在太后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太后嗔怪道:“皇上过来怎么也不通报一声?万不可失了礼数。”
“母后凤体抱恙,做儿子的哪来那么大的阵仗,想着便过来瞧瞧。”
太后点点头,夸道:“你惯是最孝顺的。”
太后留着宁嘉泽和皇帝一同用了晚膳,一派祥和的气氛下三人各自揣着心事。
宁嘉泽这顿饭食得更不是滋味。人为刀殂,他为鱼肉。太后的意思是为他择一位身世显赫的贵女,助他日后谋一份光耀前程;而皇上虽未明说,但宁嘉泽心里明镜似的,皇上怎容得下外戚掌权?巴不得他当个闲云野鹤才好。
他虽身子不好,心中仍是有一番抱负,也渴望像父亲一般建功立业。
虽说他并无意中人,娶谁都是娶,只是他这病是娘胎带下来的,他出生时便羸弱,流水的汤药这些年从未断过,太医也不敢断定他活不活得到而立之年。
人家二八年华风华正茂的好女子,何苦为他耽搁这一生?
可惜皇帝不这么想。
临别前,皇帝拍了拍他的肩:“你如今性子愈发稳重了起来,身边也该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了,你放心,朕会为你做主。”
皇帝胸有成竹,似是已有人选,太后忙问道:“不知皇上指的是哪家的女儿?”
“大理寺少卿沉徵之女,沉珂。”
顿了顿,他说道,“朕已派人打听过了,那姑娘性子不错,是个有孝心的。虽为庶女,但嫡庶并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你们两情相悦,朕会为你们赐婚。”
此话一出,恍若平地惊雷,把太后和宁嘉泽两人震得不轻。
沉珂?庶女?
太后听着这从未听过的名字与这身份,实在是大失所望,万万没想到皇上竟如此敷衍的择了这么个小门小户的姑娘给她当侄媳。
而宁嘉泽这边,本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不正常的颜色。
两情相悦?他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