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生报道。林平县第三中学校门口简直水泄不通,前来报到的学生,送学生的家长,还有出都出不去的汽车……
姜雨薇背着书包,独自一人站在校门口,望着眼前纷乱嘈杂的场面。
初中的时候,姜雨薇和张彤住在一个小区,都住在兴林嘉园。两人又是同一个班。因此经常相约一同上学。两人就这样从走路搭子发展成无话不说的闺蜜。
张彤在兴林嘉园住的房子上租的。只因离学校近。但如今已经考上了高中,张彤家和姜雨薇家也都换了房子。
两人住的远了,也不能一起上学了。
这时,姜雨薇在人群中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她快步上前,迅速拍了下两人的肩膀。
两人转身,张彤挽住姜雨薇的胳膊,“hello啊!在哪站着呢?没看见你呢?”
姜雨薇说:“就在你们斜后面。来挺早啊你们!”
叶慧然向上扶了扶书包,一脸痛苦的说:“靠,我跟你说,我昨晚都失眠了。今天老早就起了。困死我了!”
“嘿!咋还失眠了?”
叶慧然揉揉眼睛,“谁知道呢?痛苦死我了,困还睡不着。”
张彤调侃,“开学恐惧症吧!”
姜雨薇噗嗤一笑,“哈哈哈!上午报道完,下午没什么事了,好好补一觉。”
正当三人说笑时,有人拍了拍姜雨薇。
是李欣浩,她是姜雨薇的小学同学,初中一直有联系,直到现在都没断过。
李欣浩叹气: “哎!今天报道,分班。还不知道分到哪个班呢!”
姜雨薇说:“我想跟你们分一个班。”
叶慧然说:“咱们好像是有一个s班,两个A班。剩下的都是普通班。”
张彤撅嘴,“我感觉不一定,你中考分太高了!”
姜雨薇一脸无所谓,“没比你们多多少,就二十几分。咱应该都得在普通班。”
“开门了!”
这三中的校门比二中的校门可宏伟高大了不少。
电动门缓缓拉开,门口的学生在保安的组织下走进校园。
这是林平县的学生们努力多年,必须要考上的重点高中。如果考不上,那就肯定与重点大学无缘,与学习之路无缘。
三中的校园还是蛮大的,进门左侧有个小花园。花园里有假山,凉亭,小石子路。再往里走就是教学楼了。共有两栋教学楼。高一高二一栋,名为行知楼。高三自己一栋,名为致远楼。左侧还有一栋很气派的银色的楼,名为崇师楼。是三中唯一有电梯的楼,一般在此举行各种盛大的室内活动。演话剧,歌唱舞蹈比赛等。
“嘿!博士帽!”
顺着张彤指的地方望去,姜雨薇看到了“博士帽”。
那是颇有寓意的建筑设计。
在致远楼楼顶,这博士帽的建筑格外引人瞩目。仿佛一位学者带着它,俯瞰着整个校园。“博士帽”的颜色与致远楼的主体色调相协调,显得庄重又不失活力。
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属材质的“博士帽”熠熠生辉。
从致远楼和崇师楼间的空地往前走,下了台阶,就是一片宽广的运动场地。
所有高一新生在运动场地排队站好。放眼望去,乌压压全是人,但多而不乱。
所有人站定后,广播响起:各位2020级学子,首先恭喜你们在中考的战场上脱颖而出,顺利考入林平县第三高级中学。能进入三中,你们是林平县,包括下辖乡镇所有考生中的佼佼者。三中全体教职工将尽己所能,全力帮助你们考入理想的大学……
后面一系列冠冕堂皇的场面话,姜雨薇实在提不起兴致听。她更关心自己能不能和初中的好玩伴分到一个班。
等了好长时间,终于进入正题了。
下面开始阳光分班。请各位同学按照各自的班级移动到指定地点。
从左到右,依次为一到十八班。
广播开始念名:一班,蒋天浩,郑晨……杨智聪,马铭霖,于畅,夏宇航……
在众多人名中,姜雨薇听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杨智聪和夏雨航是姜雨薇初中的同班同学。班级排名千年的第一第二,基本没变过。
“马铭霖”阔别多年,又再次听见了这个名字。他是姜雨薇的小学同学。从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姜雨薇转学后,就再也没见过他。初中三年,他们在不同的学校。时隔三年半,又进了同一所高中。乍一听故人的名字,忽然有种恍惚感。
二班,江妍,代歆茹,孙尚……姜雨薇……葛棋,裴楠……
二班,姜雨薇被分到了二班。她……好像又听见了两个熟悉的名字。
三班,张新竹,卢笛,刘辉……
二班,三班都念完了,姜雨薇依然没有听见张彤和叶慧然的名字,
姜雨薇独自一人向左走到二班的队伍。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都已经站到了队伍前。准备带着本班学生进入班级。
姜雨薇站的比较靠后,加上她近视,所以不太能看清班主任什么样。只能看见是个年纪不太大的女老师。
正当姜雨薇神游时,旁边有人拍了拍她,“同学,这是二班吧?”
姜雨薇点点头,“是。”
那人笑着“哦”了一声。随后开始了自我介绍:“我叫代歆茹,你呢?”
“姜雨薇。”
姜雨薇还是比较内向。相比之下,代歆茹就比较开朗了。
“哎!明天就军训了。真不想军训。听说老累了。”
姜雨薇顺着她的话题问:“咱们军训几天啊?”
代歆茹摇摇头,“不知道啊!没通知呢。上届军训了十天”
当二人打算继续聊天时,班主任带着队伍前进了。
新生进到行知楼。这楼,姜雨薇并不陌生。三中是中考考点。她中考就是在这栋楼里考的。
这是她第二次进入这栋楼。两次进入,自然是完全不同的心境。
上到二楼,右拐弯,一直向里走,倒数第二间教室就是高一二班。
刚刚上楼的时候,姜雨薇听到张彤的名字了。她被分到了十一班。没分到一班就算了,还隔这么远。
走进教室,班主任让大家随便找位置坐。
代歆茹拉着姜雨薇坐到中间第三排的位置。
哎!假期玩手机,看电视,玩的太狠了。姜雨薇感觉自己的视力直线下降。坐在第三排都看不清前面宣传板的字。该配一副新眼镜了。
就在这时,班主任走进班级,走上讲台,声音冷冷说:“刚才在我前面走的两个人站起来。一个黄衣服的,一个白衣服的。”
姜雨薇和代歆茹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
“黄衣服”和“白衣服”站起来了。
班主任激情开麦教育:“开学第一天进班,就打打闹闹。知道这是什么班级吗?是三中的A班。你们既然进了A班,那就要有个A班学生的样子。三中的A班,为你们配备的是全校顶尖的好老师。而你们是未来985,211,甚至是清华北大的后继苗子。在这,不是让你们来打闹的。”
班主任看向两人,接着说:“如果你们是普通班的学生,那我不会说什么,我会当做没看见。但既然你们是A班学生,那从现在开始,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你们俩,听明白了吗?”
班级里响起了弱弱的两声:“听明白了。”
这微弱的声音和班主任的“激情”形成鲜明对比。
认错后,班主任便让两人坐下了。
这一番训诫下来,姜雨薇已经充分感觉到高中和初中的差别。尤其是进了这个班级。
姜雨薇初中从未出过班级前十。但现在,班级里一共五十人。她第三十名。妥妥的中下等。更让她压力山大的是,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中考分数仅有二十分的差距。中间同分的人比比皆是。二十分算什么啊?马虎马虎二十分就没了。也就是说,这个班基本上大家的水平都是一致的。这让姜雨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样的话,岂不是她稍微一马虎就很容易考倒数了?她到底该怎么办?
班主任走到讲台中央,“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鹤,是你们的新班主任。也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三中这届有一个S班,两个A班。一班是S班,二班和三班是A班。剩下的十五个班都是普通班。你们能在全县两千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说明你们的学习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学习方面。你们比普通班的人更有天赋。但是,中考的成功并不代表你们能一直待在这个班级。”
话至此,班主任向上推了推眼镜,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什么意思?咱们A班是流动制。你们有两次机会。也就是一个月后的月考和两个月后的期中考试。如果这两次考试,你们都考出了学年前一百四十。那就要下放到普通班。就不能继续待在这个班了。当然,你们也有选择的权力。如果你自认为,你跟不上A班的节奏,可以自己去找主任,在四班到十八班之间自由选择一个普通班。但是,如果你是两个月后考试考出去的,那你就没有选择班级的权力了。叫你去哪个班,你就得去。我的话,你们听明白了吗?”
全班学生参差不齐地说:“听明白了。”
“所以,你们要是不想被刷下去,想一直留在A班,想享受更好的师资条件,有更好的学习伙伴,想进入更好的大学。那该怎么做,不用我多说了吧?”
又是一阵参差不齐,“嗯。”
班主任在讲台上走了一圈,边走边说:“高中的学习和初中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中你可能考前稍微努力复习一下,就可以考出不错的成绩。但这在高中是不可能的。初中,你可能学习方法不是很恰当,学习效率不高。但只要你肯学,那都不会太差。但在高中,要想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这话,还真是说到姜雨薇心坎里了。她感觉自己就是典型的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率不高。初二初三的时候,姜雨薇经常上课犯困。课上犯困没听见的内容,课下再自学去补。除了上课犯困,姜雨薇上课还挺愿意溜号。好在她初中的数理化补课就从没停过。课上没听,补课班会再教。
效率就更别说了。姜雨薇写题答卷就一个特点——慢。别人都开始检查卷子了,她题还没写完。基本每次都是踩点答完卷。不过答得还挺准。
很多时候,她很想改变自己这个状态。但俗话说得好,学坏容易,学好难。已经养成的坏习惯,可没那么容易改。但如今看来,她是必须改了。
“我上届带的是理科普通班,也是最优秀的普通班。优秀在哪?可能我们的成绩比不上前面的尖子班。但是,上届我带的班级在普通班里,成绩名列前茅。抛开成绩,在各项活动中,我们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基本上都是第一。而这届的你们,要比他们更加优秀。所以,无论是接下来的军训,合唱比赛,室内操比赛。还是今后的学习,你们都要拼尽全力。要记住,你们是尖子班的学生,就要有尖子班学生的样子。相信三年后的你们,一定比现在更加辉煌。”
听到这,姜雨薇莫名的想鼓掌。但全班也没人鼓掌。
姜雨薇觉得,这个王鹤肯定是个不错的老师。就是看起来有点严厉。
严厉的老师,强竞争力的A班,与好朋友的相隔。这一切让姜雨薇感觉自己前路迷茫。
好在陆馨也分到了这个班。陆馨也是姜雨薇的初中同学。和她的关系虽然不如和张彤那般亲密,但也算很不错。
王鹤后来又讲了一大堆心灵鸡汤,还有一堆激动人心的话。但基本上还是那个意思:A班学生就要更优秀。
姜雨薇心里感叹,这老师口才是真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比起数学老师,她更像语文老师。
演讲完毕,王鹤让大家记一下她的手机号。回去都加她微信。好拉班级群。
记完手机号后,基本就没什么事了。第一天报道就算完事了。明天开学典礼,教官见面,之后就正式开始军训。
哎!好日子到头了!
姜雨薇背着书包,独自一人站在校门口,望着眼前纷乱嘈杂的场面。
初中的时候,姜雨薇和张彤住在一个小区,都住在兴林嘉园。两人又是同一个班。因此经常相约一同上学。两人就这样从走路搭子发展成无话不说的闺蜜。
张彤在兴林嘉园住的房子上租的。只因离学校近。但如今已经考上了高中,张彤家和姜雨薇家也都换了房子。
两人住的远了,也不能一起上学了。
这时,姜雨薇在人群中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她快步上前,迅速拍了下两人的肩膀。
两人转身,张彤挽住姜雨薇的胳膊,“hello啊!在哪站着呢?没看见你呢?”
姜雨薇说:“就在你们斜后面。来挺早啊你们!”
叶慧然向上扶了扶书包,一脸痛苦的说:“靠,我跟你说,我昨晚都失眠了。今天老早就起了。困死我了!”
“嘿!咋还失眠了?”
叶慧然揉揉眼睛,“谁知道呢?痛苦死我了,困还睡不着。”
张彤调侃,“开学恐惧症吧!”
姜雨薇噗嗤一笑,“哈哈哈!上午报道完,下午没什么事了,好好补一觉。”
正当三人说笑时,有人拍了拍姜雨薇。
是李欣浩,她是姜雨薇的小学同学,初中一直有联系,直到现在都没断过。
李欣浩叹气: “哎!今天报道,分班。还不知道分到哪个班呢!”
姜雨薇说:“我想跟你们分一个班。”
叶慧然说:“咱们好像是有一个s班,两个A班。剩下的都是普通班。”
张彤撅嘴,“我感觉不一定,你中考分太高了!”
姜雨薇一脸无所谓,“没比你们多多少,就二十几分。咱应该都得在普通班。”
“开门了!”
这三中的校门比二中的校门可宏伟高大了不少。
电动门缓缓拉开,门口的学生在保安的组织下走进校园。
这是林平县的学生们努力多年,必须要考上的重点高中。如果考不上,那就肯定与重点大学无缘,与学习之路无缘。
三中的校园还是蛮大的,进门左侧有个小花园。花园里有假山,凉亭,小石子路。再往里走就是教学楼了。共有两栋教学楼。高一高二一栋,名为行知楼。高三自己一栋,名为致远楼。左侧还有一栋很气派的银色的楼,名为崇师楼。是三中唯一有电梯的楼,一般在此举行各种盛大的室内活动。演话剧,歌唱舞蹈比赛等。
“嘿!博士帽!”
顺着张彤指的地方望去,姜雨薇看到了“博士帽”。
那是颇有寓意的建筑设计。
在致远楼楼顶,这博士帽的建筑格外引人瞩目。仿佛一位学者带着它,俯瞰着整个校园。“博士帽”的颜色与致远楼的主体色调相协调,显得庄重又不失活力。
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属材质的“博士帽”熠熠生辉。
从致远楼和崇师楼间的空地往前走,下了台阶,就是一片宽广的运动场地。
所有高一新生在运动场地排队站好。放眼望去,乌压压全是人,但多而不乱。
所有人站定后,广播响起:各位2020级学子,首先恭喜你们在中考的战场上脱颖而出,顺利考入林平县第三高级中学。能进入三中,你们是林平县,包括下辖乡镇所有考生中的佼佼者。三中全体教职工将尽己所能,全力帮助你们考入理想的大学……
后面一系列冠冕堂皇的场面话,姜雨薇实在提不起兴致听。她更关心自己能不能和初中的好玩伴分到一个班。
等了好长时间,终于进入正题了。
下面开始阳光分班。请各位同学按照各自的班级移动到指定地点。
从左到右,依次为一到十八班。
广播开始念名:一班,蒋天浩,郑晨……杨智聪,马铭霖,于畅,夏宇航……
在众多人名中,姜雨薇听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杨智聪和夏雨航是姜雨薇初中的同班同学。班级排名千年的第一第二,基本没变过。
“马铭霖”阔别多年,又再次听见了这个名字。他是姜雨薇的小学同学。从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姜雨薇转学后,就再也没见过他。初中三年,他们在不同的学校。时隔三年半,又进了同一所高中。乍一听故人的名字,忽然有种恍惚感。
二班,江妍,代歆茹,孙尚……姜雨薇……葛棋,裴楠……
二班,姜雨薇被分到了二班。她……好像又听见了两个熟悉的名字。
三班,张新竹,卢笛,刘辉……
二班,三班都念完了,姜雨薇依然没有听见张彤和叶慧然的名字,
姜雨薇独自一人向左走到二班的队伍。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都已经站到了队伍前。准备带着本班学生进入班级。
姜雨薇站的比较靠后,加上她近视,所以不太能看清班主任什么样。只能看见是个年纪不太大的女老师。
正当姜雨薇神游时,旁边有人拍了拍她,“同学,这是二班吧?”
姜雨薇点点头,“是。”
那人笑着“哦”了一声。随后开始了自我介绍:“我叫代歆茹,你呢?”
“姜雨薇。”
姜雨薇还是比较内向。相比之下,代歆茹就比较开朗了。
“哎!明天就军训了。真不想军训。听说老累了。”
姜雨薇顺着她的话题问:“咱们军训几天啊?”
代歆茹摇摇头,“不知道啊!没通知呢。上届军训了十天”
当二人打算继续聊天时,班主任带着队伍前进了。
新生进到行知楼。这楼,姜雨薇并不陌生。三中是中考考点。她中考就是在这栋楼里考的。
这是她第二次进入这栋楼。两次进入,自然是完全不同的心境。
上到二楼,右拐弯,一直向里走,倒数第二间教室就是高一二班。
刚刚上楼的时候,姜雨薇听到张彤的名字了。她被分到了十一班。没分到一班就算了,还隔这么远。
走进教室,班主任让大家随便找位置坐。
代歆茹拉着姜雨薇坐到中间第三排的位置。
哎!假期玩手机,看电视,玩的太狠了。姜雨薇感觉自己的视力直线下降。坐在第三排都看不清前面宣传板的字。该配一副新眼镜了。
就在这时,班主任走进班级,走上讲台,声音冷冷说:“刚才在我前面走的两个人站起来。一个黄衣服的,一个白衣服的。”
姜雨薇和代歆茹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
“黄衣服”和“白衣服”站起来了。
班主任激情开麦教育:“开学第一天进班,就打打闹闹。知道这是什么班级吗?是三中的A班。你们既然进了A班,那就要有个A班学生的样子。三中的A班,为你们配备的是全校顶尖的好老师。而你们是未来985,211,甚至是清华北大的后继苗子。在这,不是让你们来打闹的。”
班主任看向两人,接着说:“如果你们是普通班的学生,那我不会说什么,我会当做没看见。但既然你们是A班学生,那从现在开始,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你们俩,听明白了吗?”
班级里响起了弱弱的两声:“听明白了。”
这微弱的声音和班主任的“激情”形成鲜明对比。
认错后,班主任便让两人坐下了。
这一番训诫下来,姜雨薇已经充分感觉到高中和初中的差别。尤其是进了这个班级。
姜雨薇初中从未出过班级前十。但现在,班级里一共五十人。她第三十名。妥妥的中下等。更让她压力山大的是,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中考分数仅有二十分的差距。中间同分的人比比皆是。二十分算什么啊?马虎马虎二十分就没了。也就是说,这个班基本上大家的水平都是一致的。这让姜雨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样的话,岂不是她稍微一马虎就很容易考倒数了?她到底该怎么办?
班主任走到讲台中央,“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鹤,是你们的新班主任。也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三中这届有一个S班,两个A班。一班是S班,二班和三班是A班。剩下的十五个班都是普通班。你们能在全县两千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说明你们的学习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学习方面。你们比普通班的人更有天赋。但是,中考的成功并不代表你们能一直待在这个班级。”
话至此,班主任向上推了推眼镜,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什么意思?咱们A班是流动制。你们有两次机会。也就是一个月后的月考和两个月后的期中考试。如果这两次考试,你们都考出了学年前一百四十。那就要下放到普通班。就不能继续待在这个班了。当然,你们也有选择的权力。如果你自认为,你跟不上A班的节奏,可以自己去找主任,在四班到十八班之间自由选择一个普通班。但是,如果你是两个月后考试考出去的,那你就没有选择班级的权力了。叫你去哪个班,你就得去。我的话,你们听明白了吗?”
全班学生参差不齐地说:“听明白了。”
“所以,你们要是不想被刷下去,想一直留在A班,想享受更好的师资条件,有更好的学习伙伴,想进入更好的大学。那该怎么做,不用我多说了吧?”
又是一阵参差不齐,“嗯。”
班主任在讲台上走了一圈,边走边说:“高中的学习和初中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中你可能考前稍微努力复习一下,就可以考出不错的成绩。但这在高中是不可能的。初中,你可能学习方法不是很恰当,学习效率不高。但只要你肯学,那都不会太差。但在高中,要想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这话,还真是说到姜雨薇心坎里了。她感觉自己就是典型的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率不高。初二初三的时候,姜雨薇经常上课犯困。课上犯困没听见的内容,课下再自学去补。除了上课犯困,姜雨薇上课还挺愿意溜号。好在她初中的数理化补课就从没停过。课上没听,补课班会再教。
效率就更别说了。姜雨薇写题答卷就一个特点——慢。别人都开始检查卷子了,她题还没写完。基本每次都是踩点答完卷。不过答得还挺准。
很多时候,她很想改变自己这个状态。但俗话说得好,学坏容易,学好难。已经养成的坏习惯,可没那么容易改。但如今看来,她是必须改了。
“我上届带的是理科普通班,也是最优秀的普通班。优秀在哪?可能我们的成绩比不上前面的尖子班。但是,上届我带的班级在普通班里,成绩名列前茅。抛开成绩,在各项活动中,我们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基本上都是第一。而这届的你们,要比他们更加优秀。所以,无论是接下来的军训,合唱比赛,室内操比赛。还是今后的学习,你们都要拼尽全力。要记住,你们是尖子班的学生,就要有尖子班学生的样子。相信三年后的你们,一定比现在更加辉煌。”
听到这,姜雨薇莫名的想鼓掌。但全班也没人鼓掌。
姜雨薇觉得,这个王鹤肯定是个不错的老师。就是看起来有点严厉。
严厉的老师,强竞争力的A班,与好朋友的相隔。这一切让姜雨薇感觉自己前路迷茫。
好在陆馨也分到了这个班。陆馨也是姜雨薇的初中同学。和她的关系虽然不如和张彤那般亲密,但也算很不错。
王鹤后来又讲了一大堆心灵鸡汤,还有一堆激动人心的话。但基本上还是那个意思:A班学生就要更优秀。
姜雨薇心里感叹,这老师口才是真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比起数学老师,她更像语文老师。
演讲完毕,王鹤让大家记一下她的手机号。回去都加她微信。好拉班级群。
记完手机号后,基本就没什么事了。第一天报道就算完事了。明天开学典礼,教官见面,之后就正式开始军训。
哎!好日子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