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陶这个国家比较特殊,可以说与章国、祁国、宋国都不相同,是一个典型的重百姓、轻权贵的边陲小国。
西陶的君主是从百姓当中揭竿而起的,深深知道百姓才是一国的基石,也真心希望能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所以整个西陶的国家首脑机构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而对百姓却很温和。他们的军队绝不会惊扰到耕种的百姓,他们的国库也绝不赖以苛捐杂税的营生,他们的王侯一定是先天下而后己欲的先驱,就连西陶的公主也曾一身戎马身先士卒,为国捐躯。而对于百姓,他们只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勤勤恳恳。
所以许多想要远离江湖纷争、远离政治割据的能人异士最终都去了西陶隐居。
陆忘归和张杳杳夫妻在西陶有些朋友,也有一些慕名想要拜见的人,便带着几个晚辈一一去拜访。宁璋惊奇的发现,陆忘归和他们讨论的竟然不只关乎江湖,甚至关乎民生政治。这是陆忘归之前从不感兴趣的东西,可是这一回,他们似乎在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宁璋,没提一句跟昌安有关的话,没有明确地表达过自己的态度,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支持她。
他们在西陶待了几个月,等到深秋的时候,终于把西陶几个州县都拜访完了,张杳杳归乡心切,带着大家回隐州吃蟹子。
当归也从宋国回来了,专挑了月正圆、喧气散的夜里,煮了热酒和正肥的蟹子,在湖边张罗了一桌蟹宴。
大家喝的酣畅淋漓时,宁璋挨到张杳杳身边,小声说:“我不会在昌安待太久的。”
“我知道。”张杳杳冲宁璋眨了眨眼睛。
宁璋叹道:“我上次去昌安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是不是?”
张杳杳笑道:“你第一次离开昌安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那里有你的牵挂,你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回去处理的。”
“不……不是……我不是为了他。”
“我可没说你牵挂的人是卫澜呀——”张杳杳声调上扬,语气轻快,“当然,我也没说你牵挂的人是尚远。”
宁璋长叹一声。
她一贯说不过陆天纵,却忘了陆天纵是张杳杳的手下败将了。
张杳杳摸了摸她的脑袋:“你也不必烦心,换个角度想想,其实你本来就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洒脱呀!”
宁璋鼓起腮帮,不服。
张杳杳又笑道:“你平时觉得自己快意恩仇,那是因为那些人跟你也没多大关系,说走就走了,不必回头。但是跟你有羁绊的人,做不到拿得起放得下,是人之常情。你心中有牵挂,自然应该去料理,而不是骗自己说,我本来也无牵无挂呀。”
“你……不怪我自作主张?”
“人生天地间,主张本来就就是要自己做的。”
“可是……你和舅舅都不喜欢昌安。”
张杳杳道:“其实对这个城市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我们只是不喜欢被剥削、被压迫。如果你要做的事情是为了成全和自由,那我为什么要阻挠你呢?”
宁璋深深蹙起的眉头这才舒展开,点头道:“我就是为了成全和自由!尚远和北辰先生在推行均一税法,至少不会再出现襄州那般需要高价去买交税之物的惨案。哪怕在我们隐州,也有里长要替里中之人交税来避免法则的情况,所以辛去华二姐他们一家这五年过得苦不堪言。这种情况我都见过了,所以我知道尚远他们想要做的是好事。他们如今的局势艰难,既然求到我身上了,我可以帮。”
张杳杳点头道:“你既然要做了,就做透彻。此时此刻你将百姓放在心上,可若是往后发现这条路艰难险阻,积重难返,你又当如何?”
宁璋轻轻咬住下唇,蹙眉思索。这些事情她的确没想过,此时此刻她能想到的,无非就是支持尚远而已。
张杳杳道:“作为你的舅妈,我希望你一声顺遂,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可是倘若你想为天下计,那就做出个样子来吧。”
宁璋点头如捣蒜,满含期待地看着张杳杳,希望她多说一些。
张杳杳被这目光望的没辙,往陆忘归那里瞥了一眼,压低声音道:“我给你指条明路,别告诉你舅舅。”
“我必不告诉。”宁璋很懂事地附耳过去。
“陆无涯前辈写的治国政要,咱们家有抄本,就在你外祖母那儿,你去借来看看。章国就是凭着陆前辈的治国政要,二十年一跃成为大荒第一强国的。”
宁璋目光一亮,紧接着却又踌躇起来:“外祖母那边……”
张杳杳拍了她一下:“你扭捏什么?你外祖母是最有识见的女子,我明白的事,她必然明白。”
宁璋于是郑重地点点头,心中却不免沉沉。
陆家一向对王孙贵胄敬而远之,又因为母亲之死,所以他们对昌安、对孟家也敬而远之。宁璋不太敢去找外祖母提《治国政要》的事,生怕触霉头。不过这几个月来,她也时常留意外祖母的情绪,心中始终惦记着寻个时机,如果外祖母心情很好的话,再向她张口,或许有戏。
就这么等啊等啊,等到腊月初一宁璋生辰那日,她还没去找陆老夫人,陆老夫人却把她叫到了房里,说要给她一份生辰礼物。
陆老夫人神秘兮兮地拿出了一个包裹,里外三层逐一打开,里头是三分厚厚的卷册。卷册上了年头,但似乎并未被人翻阅过,干净整洁。
宁璋几乎立刻意识到这是什么,倒吸一口冷气,却被陆老夫人立刻按住:“不要声张。这份礼物是有条件的,你只能在隐州看,等到了昌安,还能记住多少,全凭自己的本事。”
《治国政要》的抄本,当年陆无涯为章国呕心沥血了二十年,退隐之前留下的手记。其中有两卷是根据章国国情量身定制,说明了哪些人可堪重用、应该如何用,剩下三卷则是从税收、军事、内政、外交等一一言明。听说章国后来的丞相便是照着这本《治国政要》辅佐朝堂的,如今章国已是大荒第一强国,其价值不言而喻。
其他国家派了许多细作去章国窃取《治国政要》,却一无所获。
而此时此刻,与内政外交相关的三卷抄本,就在宁璋面前放着。
西陶的君主是从百姓当中揭竿而起的,深深知道百姓才是一国的基石,也真心希望能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所以整个西陶的国家首脑机构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而对百姓却很温和。他们的军队绝不会惊扰到耕种的百姓,他们的国库也绝不赖以苛捐杂税的营生,他们的王侯一定是先天下而后己欲的先驱,就连西陶的公主也曾一身戎马身先士卒,为国捐躯。而对于百姓,他们只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勤勤恳恳。
所以许多想要远离江湖纷争、远离政治割据的能人异士最终都去了西陶隐居。
陆忘归和张杳杳夫妻在西陶有些朋友,也有一些慕名想要拜见的人,便带着几个晚辈一一去拜访。宁璋惊奇的发现,陆忘归和他们讨论的竟然不只关乎江湖,甚至关乎民生政治。这是陆忘归之前从不感兴趣的东西,可是这一回,他们似乎在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宁璋,没提一句跟昌安有关的话,没有明确地表达过自己的态度,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支持她。
他们在西陶待了几个月,等到深秋的时候,终于把西陶几个州县都拜访完了,张杳杳归乡心切,带着大家回隐州吃蟹子。
当归也从宋国回来了,专挑了月正圆、喧气散的夜里,煮了热酒和正肥的蟹子,在湖边张罗了一桌蟹宴。
大家喝的酣畅淋漓时,宁璋挨到张杳杳身边,小声说:“我不会在昌安待太久的。”
“我知道。”张杳杳冲宁璋眨了眨眼睛。
宁璋叹道:“我上次去昌安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是不是?”
张杳杳笑道:“你第一次离开昌安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那里有你的牵挂,你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回去处理的。”
“不……不是……我不是为了他。”
“我可没说你牵挂的人是卫澜呀——”张杳杳声调上扬,语气轻快,“当然,我也没说你牵挂的人是尚远。”
宁璋长叹一声。
她一贯说不过陆天纵,却忘了陆天纵是张杳杳的手下败将了。
张杳杳摸了摸她的脑袋:“你也不必烦心,换个角度想想,其实你本来就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洒脱呀!”
宁璋鼓起腮帮,不服。
张杳杳又笑道:“你平时觉得自己快意恩仇,那是因为那些人跟你也没多大关系,说走就走了,不必回头。但是跟你有羁绊的人,做不到拿得起放得下,是人之常情。你心中有牵挂,自然应该去料理,而不是骗自己说,我本来也无牵无挂呀。”
“你……不怪我自作主张?”
“人生天地间,主张本来就就是要自己做的。”
“可是……你和舅舅都不喜欢昌安。”
张杳杳道:“其实对这个城市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我们只是不喜欢被剥削、被压迫。如果你要做的事情是为了成全和自由,那我为什么要阻挠你呢?”
宁璋深深蹙起的眉头这才舒展开,点头道:“我就是为了成全和自由!尚远和北辰先生在推行均一税法,至少不会再出现襄州那般需要高价去买交税之物的惨案。哪怕在我们隐州,也有里长要替里中之人交税来避免法则的情况,所以辛去华二姐他们一家这五年过得苦不堪言。这种情况我都见过了,所以我知道尚远他们想要做的是好事。他们如今的局势艰难,既然求到我身上了,我可以帮。”
张杳杳点头道:“你既然要做了,就做透彻。此时此刻你将百姓放在心上,可若是往后发现这条路艰难险阻,积重难返,你又当如何?”
宁璋轻轻咬住下唇,蹙眉思索。这些事情她的确没想过,此时此刻她能想到的,无非就是支持尚远而已。
张杳杳道:“作为你的舅妈,我希望你一声顺遂,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可是倘若你想为天下计,那就做出个样子来吧。”
宁璋点头如捣蒜,满含期待地看着张杳杳,希望她多说一些。
张杳杳被这目光望的没辙,往陆忘归那里瞥了一眼,压低声音道:“我给你指条明路,别告诉你舅舅。”
“我必不告诉。”宁璋很懂事地附耳过去。
“陆无涯前辈写的治国政要,咱们家有抄本,就在你外祖母那儿,你去借来看看。章国就是凭着陆前辈的治国政要,二十年一跃成为大荒第一强国的。”
宁璋目光一亮,紧接着却又踌躇起来:“外祖母那边……”
张杳杳拍了她一下:“你扭捏什么?你外祖母是最有识见的女子,我明白的事,她必然明白。”
宁璋于是郑重地点点头,心中却不免沉沉。
陆家一向对王孙贵胄敬而远之,又因为母亲之死,所以他们对昌安、对孟家也敬而远之。宁璋不太敢去找外祖母提《治国政要》的事,生怕触霉头。不过这几个月来,她也时常留意外祖母的情绪,心中始终惦记着寻个时机,如果外祖母心情很好的话,再向她张口,或许有戏。
就这么等啊等啊,等到腊月初一宁璋生辰那日,她还没去找陆老夫人,陆老夫人却把她叫到了房里,说要给她一份生辰礼物。
陆老夫人神秘兮兮地拿出了一个包裹,里外三层逐一打开,里头是三分厚厚的卷册。卷册上了年头,但似乎并未被人翻阅过,干净整洁。
宁璋几乎立刻意识到这是什么,倒吸一口冷气,却被陆老夫人立刻按住:“不要声张。这份礼物是有条件的,你只能在隐州看,等到了昌安,还能记住多少,全凭自己的本事。”
《治国政要》的抄本,当年陆无涯为章国呕心沥血了二十年,退隐之前留下的手记。其中有两卷是根据章国国情量身定制,说明了哪些人可堪重用、应该如何用,剩下三卷则是从税收、军事、内政、外交等一一言明。听说章国后来的丞相便是照着这本《治国政要》辅佐朝堂的,如今章国已是大荒第一强国,其价值不言而喻。
其他国家派了许多细作去章国窃取《治国政要》,却一无所获。
而此时此刻,与内政外交相关的三卷抄本,就在宁璋面前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