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英得了大哥大嫂的话,就马不停蹄地往镇里赶。
要是这门婚事成了,顾家那一千块的谢媒钱就到手了,到时候除去儿子去沿海打工的路费,生活费,住宿费还有剩余。
想到这,杨大英心里一阵火热,她也不走路了,直接去乡里坐汽车到镇上。
其实杨大英刚刚没骗大哥大嫂,这几天她们家里确实闹腾。
前段时间,杨大英唯一的儿子于成兵去同学家玩。
那同学刚从沿海那边回来,穿着时尚,手上还带着一块表。
他跟于成兵聊起沿海,说那边经济好达,挣钱门路多,只要过去随便做什么都能挣到钱,比窝在镇上好太多了。
于成兵当时一听就上心了,自从初中毕业,他就闲在家里,没有正经工作,他早就听说沿海那边挣钱,就是没有去的门路。
这次他同学回来,于成兵怎么也要跟着去。
杨大英不想儿子去,沿海那么远,离家里有一千多公里,她怎么放心呢,但儿子铁了心要去,她也没有办法,只得同意。
于大有倒是赞同儿子出去闯闯,窝在家里没出息。
但是沿海太远,光是路上车费都要花好几百,更何况一路上的吃喝,到了地方吃住又是一大笔钱。
这些年杨大英两口子要养两个老人又要养孩子,手上的钱并不多,孩子的路费都不够。
现在家家都不富裕,钱也不好借。
所以一时犯了难。
正好她常在镇里走动,消息灵通。
听说镇上南街有家面馆老板娘最近正在托人给她小儿子相看姑娘。
她一下子就上了心,暗暗打听了一番。
那老板娘的小儿子,镇里人都知道,长得倒是一表人才,就是整天不干人事,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哪里都有他。
但凡家里为孩子着想,都不会把孩子嫁到顾家去,那会害了孩子的一身。
但是杨大英没有办法拒绝。
顾家已经放出了话,如果有谁介绍的姑娘成功了,她就给一千块钱的谢媒钱。
一千块啊。
现在这个年代镇里娶个媳妇才一百块呢。
一千块钱,家里烦恼地事都能解决了。
杨大英当时就在脑海里想像家里的亲戚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她那去世的三姐留下来的孩子柳青青;现在养在和平乡一大队她大哥家里。
那孩子她从小看着与长大,乖巧讨喜得很,顾家一定会喜欢。
要不是这一千块钱太吸引人了,她儿子又太需要这笔钱,她决不做这样的亏心事。
虽然这么做侄女和大哥知道真相后会恨他。
但是她也没有办法,谁能拒绝这么多的钱呢。
汽车行驶在土公路上,掀起一片尘土,杨大英坐在靠窗边一摇一晃地到了镇上。
她顾不上回家,下车就直奔顾家,与顾家商量双方见面的事情。
此时的顾飞宇还不知道家里又给他说了一门亲。
他正跟着几个手下的兄弟在街上晃荡,都是些年轻的小伙子,出现在街上,也是一道亮眼的风景,引得大姑娘小媳妇都往他们身上看。
特别是顾飞宇,虽然人是混帐,但长得好看啊。
要不是家里人不同意,就是这种混帐,也有好些姑娘愿意嫁。
好在顾飞宇人虽混,但是从不祸害人家姑娘。
晚上等他慢悠悠地回家,一家人正开着电视坐客厅的沙发上等着他呢。
小侄子躺在大嫂怀里睡得呼呼的。
顾飞宇见势不妙,准备开溜回自己的房间,被顾德清拦住了。
“前几天有位婶子给你介绍了个姑娘,是乡下来的,人长得好看又勤快;我和你爸听了都觉得不错;你这几天就不要去外面瞎混了,好好跟那姑娘见个面,要是你们都看对眼了,咱们就把婚事定下来,”王淑芬对着儿子道。
“不用看,那肯定相不中,”顾飞宇懒懒地道。
既然走不了,他索性就呆在客厅里看电视。
“你都没看,你怎么就知道相不中了,你别觉得人家姑娘是乡下的就看不上,听那介绍人说,那姑娘不光人长得好,脾气也好,人还勤快,而且人家在乡里一群大小伙子都抢着要呢。”
“别人要就要呗,关我什么事,我还这么年轻,还不想这么早被婚姻束缚,”顾飞宇满不在乎道。
他现在想去哪,就哪儿,自由得很,不像他有些兄弟,整天被媳妇管着孩子拖着,烦人得很。
“年轻个屁,你哥像你这样大的时候,孩子都有了,”王淑芬气道。
“小弟,你这个年纪也该结婚了,爸妈也是为了你好,你该收收心成家了,别像个小孩一样整天无所事事,该担起你作为男人的责任了,”顾大哥在旁边劝道。
“大哥,你可别劝我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跟大嫂三天两头都在吵架,我可不想步入你的后尘。”
这话狠狠的扎在顾大哥的心坎上,他瞪了眼顾飞宇。
这个混帐难道不知道,他跟刘雨吵架是因为他的原因吗?
任谁看到一个家里无所事事,整个在外面晃荡的弟弟,心里都有气吧!
“好了,飞宇,见面的事情我跟你妈已经跟那介绍的说好了,你留在家见见,行不行的,见完再说,”顾德清强硬的说道。
“是啊,飞宇,听妈的话,见见,你看看你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在镇里名声都坏了,再这样下去,以后谁家好姑娘嫁人你呀,难道你要打一辈子的光棍,”王淑芬皱着眉头,眼里满是愁苦。
这些年她也是为了儿子操碎了心。
“打光棍怎么了,我就乐意打一辈子的光棍。”
“你这个混帐东西,说的是什么话,”顾德气得狠狠地拍一下沙发。
见老父亲气狠了,顾飞宇终于答应,这几天不出去,在家等着。
见个面而已,又不是结婚,他怕什么,到时候他就说没有看上就完了。
大嫂刘雨全程没发一言,只沉默地抱着儿子。
杨大英两边传话,一两天下来,终于把两家见面的时间定了下来。
这天一大早,杨建国和徐秀兰就把柳青青叫了起来。
此时的天还没怎么亮,柳青青睡得有些迷糊,躺在床上被徐秀兰叫了两三遍才下床。
徐秀兰见孩子迷迷瞪瞪的样子,有些好笑,忙打了盆洗脸水放在洗脸架上,让她先洗脸清醒。
柳青青慢悠悠过去,洗了脸,果然一下子清醒了。
她洗漱好,又把披散的头发,辫了个麻花辫子,换上前几天跟舅母去镇里买的一条蓝色长裙,整个人看起来一下子就温婉恬静了起来。
徐秀兰在旁边直夸她好看。
这条裙子还是前几天嫂母带她买的,本来她不想要的,浪费钱,但嫂母说她最近正在相看人家,得穿好一点,亮眼一点,好选个好人家;
家里的衣服都是灰扑扑的,不够好看。
舅母把她当女儿,事事为她打算。
柳青青心里很感激。
等三人收拾妥当,才往镇上赶。
刚到镇口天才刚有些亮,杨大英早就等大那里了。
看见柳青青,杨大英眼睛一亮,心里想着这么漂亮的孩子,顾家那小儿子一定能看上。
只要看上了,顾家的谢媒钱,她拿定了。
事情都做下了,杨大英也不像之前那么怕见到柳青青了。
她这几天一直在想,顾家在清水镇开了那么一大间面馆,每天生意好得不得了,青青嫁过去,有吃有喝,还不用下地干农活,多好啊,多少人想嫁都嫁不进去呢,她这是帮了青青啊。
这样想着,杨大英心里就舒服多了。
她拉过青青的手,教她等会儿到了顾家该怎么做,说什么话,尽心尽力的教着。
几人慢慢地往顾家走。
由于约定的今日杨家要带姑娘上门,顾德清和王淑芬也不去店里了,把店里的生意交给大儿子和大儿媳。
两口子一早起来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客厅的桌上摆满了水果点心。
顾飞宇也一大早被他们叫了起来。
王淑芬看了一眼懒懒地坐在沙发的小儿子道:“飞宇,妈前几天给你买了套白色的衬衣和黑色的西裤,放在你的衣柜里,你去把那套衣服换上,你穿那套显得很有读书人的气质,你现在这一身衣服,都是去年买的了,有的地方都磨起球了,看起来整个人不精神。”
“不去,这相看的是人,又不是衣服,我这身衣服挺好的,”顾飞宇不耐烦道。
“哪里好了,现在的姑娘都喜欢斯斯文文的男孩子,你看看自己现在就像一个街头混子,哪家姑娘会喜欢你这样。”
“随便她喜不喜欢,我就这个样。”
王淑芬又劝了劝,顾飞宇还是油盐不进的样子,她自己拍了拍胸口,顺了顺气。
顾德清往儿子身上看了一眼,想说什么又闭了嘴。
这孩子从小就不听管教,我行我素,今天能坐在这里,他们都是费了好大的口舌。
眼看姑娘都要来了,要是这时候把他说急眼了,他扭头就走,那也是做得出来的。
要是姑娘都来了,儿子却走了,那可真是要闹笑话。
就这样吧。
顾家这些年挣了钱,又因为有两个儿子,所以两口子建了一座三层楼的小洋房,还带了一个大院子。
王淑芬此时就在院子里来回的张望。
没一会,就看到杨大英带着一行人往她家院子走。
三个大人后面跟着的一位姑娘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长得乖巧可爱,穿着蓝色长裙的小姑娘。
有了家里那混帐儿子,这样乖巧的姑娘正是分外得王淑芬的心。
屋里的顾德清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跟出来,热情地跟杨建国打起了招呼。
两人都很健谈,没有一会儿就聊得热火朝天。
王淑芬热情地把杨家一行人迎进屋。
正要介绍儿子呢。
结果原本坐在沙发上儿子不见。
这混帐玩意。
要是这门婚事成了,顾家那一千块的谢媒钱就到手了,到时候除去儿子去沿海打工的路费,生活费,住宿费还有剩余。
想到这,杨大英心里一阵火热,她也不走路了,直接去乡里坐汽车到镇上。
其实杨大英刚刚没骗大哥大嫂,这几天她们家里确实闹腾。
前段时间,杨大英唯一的儿子于成兵去同学家玩。
那同学刚从沿海那边回来,穿着时尚,手上还带着一块表。
他跟于成兵聊起沿海,说那边经济好达,挣钱门路多,只要过去随便做什么都能挣到钱,比窝在镇上好太多了。
于成兵当时一听就上心了,自从初中毕业,他就闲在家里,没有正经工作,他早就听说沿海那边挣钱,就是没有去的门路。
这次他同学回来,于成兵怎么也要跟着去。
杨大英不想儿子去,沿海那么远,离家里有一千多公里,她怎么放心呢,但儿子铁了心要去,她也没有办法,只得同意。
于大有倒是赞同儿子出去闯闯,窝在家里没出息。
但是沿海太远,光是路上车费都要花好几百,更何况一路上的吃喝,到了地方吃住又是一大笔钱。
这些年杨大英两口子要养两个老人又要养孩子,手上的钱并不多,孩子的路费都不够。
现在家家都不富裕,钱也不好借。
所以一时犯了难。
正好她常在镇里走动,消息灵通。
听说镇上南街有家面馆老板娘最近正在托人给她小儿子相看姑娘。
她一下子就上了心,暗暗打听了一番。
那老板娘的小儿子,镇里人都知道,长得倒是一表人才,就是整天不干人事,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哪里都有他。
但凡家里为孩子着想,都不会把孩子嫁到顾家去,那会害了孩子的一身。
但是杨大英没有办法拒绝。
顾家已经放出了话,如果有谁介绍的姑娘成功了,她就给一千块钱的谢媒钱。
一千块啊。
现在这个年代镇里娶个媳妇才一百块呢。
一千块钱,家里烦恼地事都能解决了。
杨大英当时就在脑海里想像家里的亲戚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她那去世的三姐留下来的孩子柳青青;现在养在和平乡一大队她大哥家里。
那孩子她从小看着与长大,乖巧讨喜得很,顾家一定会喜欢。
要不是这一千块钱太吸引人了,她儿子又太需要这笔钱,她决不做这样的亏心事。
虽然这么做侄女和大哥知道真相后会恨他。
但是她也没有办法,谁能拒绝这么多的钱呢。
汽车行驶在土公路上,掀起一片尘土,杨大英坐在靠窗边一摇一晃地到了镇上。
她顾不上回家,下车就直奔顾家,与顾家商量双方见面的事情。
此时的顾飞宇还不知道家里又给他说了一门亲。
他正跟着几个手下的兄弟在街上晃荡,都是些年轻的小伙子,出现在街上,也是一道亮眼的风景,引得大姑娘小媳妇都往他们身上看。
特别是顾飞宇,虽然人是混帐,但长得好看啊。
要不是家里人不同意,就是这种混帐,也有好些姑娘愿意嫁。
好在顾飞宇人虽混,但是从不祸害人家姑娘。
晚上等他慢悠悠地回家,一家人正开着电视坐客厅的沙发上等着他呢。
小侄子躺在大嫂怀里睡得呼呼的。
顾飞宇见势不妙,准备开溜回自己的房间,被顾德清拦住了。
“前几天有位婶子给你介绍了个姑娘,是乡下来的,人长得好看又勤快;我和你爸听了都觉得不错;你这几天就不要去外面瞎混了,好好跟那姑娘见个面,要是你们都看对眼了,咱们就把婚事定下来,”王淑芬对着儿子道。
“不用看,那肯定相不中,”顾飞宇懒懒地道。
既然走不了,他索性就呆在客厅里看电视。
“你都没看,你怎么就知道相不中了,你别觉得人家姑娘是乡下的就看不上,听那介绍人说,那姑娘不光人长得好,脾气也好,人还勤快,而且人家在乡里一群大小伙子都抢着要呢。”
“别人要就要呗,关我什么事,我还这么年轻,还不想这么早被婚姻束缚,”顾飞宇满不在乎道。
他现在想去哪,就哪儿,自由得很,不像他有些兄弟,整天被媳妇管着孩子拖着,烦人得很。
“年轻个屁,你哥像你这样大的时候,孩子都有了,”王淑芬气道。
“小弟,你这个年纪也该结婚了,爸妈也是为了你好,你该收收心成家了,别像个小孩一样整天无所事事,该担起你作为男人的责任了,”顾大哥在旁边劝道。
“大哥,你可别劝我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跟大嫂三天两头都在吵架,我可不想步入你的后尘。”
这话狠狠的扎在顾大哥的心坎上,他瞪了眼顾飞宇。
这个混帐难道不知道,他跟刘雨吵架是因为他的原因吗?
任谁看到一个家里无所事事,整个在外面晃荡的弟弟,心里都有气吧!
“好了,飞宇,见面的事情我跟你妈已经跟那介绍的说好了,你留在家见见,行不行的,见完再说,”顾德清强硬的说道。
“是啊,飞宇,听妈的话,见见,你看看你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在镇里名声都坏了,再这样下去,以后谁家好姑娘嫁人你呀,难道你要打一辈子的光棍,”王淑芬皱着眉头,眼里满是愁苦。
这些年她也是为了儿子操碎了心。
“打光棍怎么了,我就乐意打一辈子的光棍。”
“你这个混帐东西,说的是什么话,”顾德气得狠狠地拍一下沙发。
见老父亲气狠了,顾飞宇终于答应,这几天不出去,在家等着。
见个面而已,又不是结婚,他怕什么,到时候他就说没有看上就完了。
大嫂刘雨全程没发一言,只沉默地抱着儿子。
杨大英两边传话,一两天下来,终于把两家见面的时间定了下来。
这天一大早,杨建国和徐秀兰就把柳青青叫了起来。
此时的天还没怎么亮,柳青青睡得有些迷糊,躺在床上被徐秀兰叫了两三遍才下床。
徐秀兰见孩子迷迷瞪瞪的样子,有些好笑,忙打了盆洗脸水放在洗脸架上,让她先洗脸清醒。
柳青青慢悠悠过去,洗了脸,果然一下子清醒了。
她洗漱好,又把披散的头发,辫了个麻花辫子,换上前几天跟舅母去镇里买的一条蓝色长裙,整个人看起来一下子就温婉恬静了起来。
徐秀兰在旁边直夸她好看。
这条裙子还是前几天嫂母带她买的,本来她不想要的,浪费钱,但嫂母说她最近正在相看人家,得穿好一点,亮眼一点,好选个好人家;
家里的衣服都是灰扑扑的,不够好看。
舅母把她当女儿,事事为她打算。
柳青青心里很感激。
等三人收拾妥当,才往镇上赶。
刚到镇口天才刚有些亮,杨大英早就等大那里了。
看见柳青青,杨大英眼睛一亮,心里想着这么漂亮的孩子,顾家那小儿子一定能看上。
只要看上了,顾家的谢媒钱,她拿定了。
事情都做下了,杨大英也不像之前那么怕见到柳青青了。
她这几天一直在想,顾家在清水镇开了那么一大间面馆,每天生意好得不得了,青青嫁过去,有吃有喝,还不用下地干农活,多好啊,多少人想嫁都嫁不进去呢,她这是帮了青青啊。
这样想着,杨大英心里就舒服多了。
她拉过青青的手,教她等会儿到了顾家该怎么做,说什么话,尽心尽力的教着。
几人慢慢地往顾家走。
由于约定的今日杨家要带姑娘上门,顾德清和王淑芬也不去店里了,把店里的生意交给大儿子和大儿媳。
两口子一早起来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客厅的桌上摆满了水果点心。
顾飞宇也一大早被他们叫了起来。
王淑芬看了一眼懒懒地坐在沙发的小儿子道:“飞宇,妈前几天给你买了套白色的衬衣和黑色的西裤,放在你的衣柜里,你去把那套衣服换上,你穿那套显得很有读书人的气质,你现在这一身衣服,都是去年买的了,有的地方都磨起球了,看起来整个人不精神。”
“不去,这相看的是人,又不是衣服,我这身衣服挺好的,”顾飞宇不耐烦道。
“哪里好了,现在的姑娘都喜欢斯斯文文的男孩子,你看看自己现在就像一个街头混子,哪家姑娘会喜欢你这样。”
“随便她喜不喜欢,我就这个样。”
王淑芬又劝了劝,顾飞宇还是油盐不进的样子,她自己拍了拍胸口,顺了顺气。
顾德清往儿子身上看了一眼,想说什么又闭了嘴。
这孩子从小就不听管教,我行我素,今天能坐在这里,他们都是费了好大的口舌。
眼看姑娘都要来了,要是这时候把他说急眼了,他扭头就走,那也是做得出来的。
要是姑娘都来了,儿子却走了,那可真是要闹笑话。
就这样吧。
顾家这些年挣了钱,又因为有两个儿子,所以两口子建了一座三层楼的小洋房,还带了一个大院子。
王淑芬此时就在院子里来回的张望。
没一会,就看到杨大英带着一行人往她家院子走。
三个大人后面跟着的一位姑娘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长得乖巧可爱,穿着蓝色长裙的小姑娘。
有了家里那混帐儿子,这样乖巧的姑娘正是分外得王淑芬的心。
屋里的顾德清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跟出来,热情地跟杨建国打起了招呼。
两人都很健谈,没有一会儿就聊得热火朝天。
王淑芬热情地把杨家一行人迎进屋。
正要介绍儿子呢。
结果原本坐在沙发上儿子不见。
这混帐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