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回京
大钦宣德十九年,二月初二。
一辆马车慢慢悠悠地经过通津门,沿着贯穿京城的汴河,一路向西行驶。
熏着暖炉的马车内,沈撄撩开侧帘,纤细手腕上绕着一圈又一圈白色纱布,隐隐透出血痕。
入眼满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丝绸罗带阵阵飘香,茶坊酒肆管弦不断。
一别八年,这汴京,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公子,前头过了州桥再往北走,就要到林府了。”小厮庆余在帘外道。
沈撄懒懒听了,并未立刻出声应答。
她并不是小厮庆余真正的主人。
她是一个不能以真面目示人的“亡人”,是以在入京之前,她找到了这个替身,正巧也姓沈。
沈汲,钱塘沈氏,庶民之家,极善丹青,于工笔肖像上造诣颇深,此次入京是为贵人画像。
二月初十,恰逢工部侍郎林之璋生母的六十大寿,其母先前偶然收得沈汲画作,爱不释手,林之璋为向母亲贺寿,便请了沈汲入京为母亲画像。
只是这沈汲时运不齐,两日前路过齐水镇时被山上马匪所劫,血溅当场,沈撄闻讯赶到时,只来得及救下被丢在马圈的庆余,且混乱之中还被划伤了手腕。
庆余是最末等的小厮,也是沈汲快临行时才买来的,因此对原主并无太多感情。沈撄救了他他无以为报,便承诺守住这个“李代桃僵”的秘密,并送沈撄继续前往京城。
沈撄离开汴京时也不过十二,又在退维谷藏了太多年,虽还忆得昔日繁华,对坊间道路却委实记不清了。
她看着入城时买的地图,回道:“不去林府。到了相国寺便往北走,在房檐挂着紫纱灯的那栋楼前停下。”
在代替原主沈汲为贵人画像之前,她还有一桩要事。
“小人愚钝,恐去错了地方,敢问那地儿可有招牌名号?”
“京中公子们趋之若鹜却又一座难求的地方”她略作停顿,“相、宜、楼。”
说起这相宜楼,也算得上京中的清奇之地。
说它是秦楼楚馆,可里面都是卖艺不卖身的姑娘;说它是文人雅地,可确实又是满目的香腮云鬓、环肥燕瘦。
但人们不知,相宜楼除了是风月宝地,还是打探消息风声的暗桩所在,沈撄此行便是特意来做桩买卖。
沈撄到时才不过酉时,相宜楼已是门庭若市。
日薄西山,晚风宛若枝头片片柳叶刀,轻柔却又不留情面地落在人身上。
“怎的汴京也是这般冷。”沈撄低声嘀咕一句,随后拢了拢身上披风,拿起一旁足有半人高的沉木画盒下了车。
“不必在此处候我,你先去光化坊的咸元客栈。”
丢下这句,沈撄便穿过人堆,径直朝门廊走去。
门廊下站着几个应侍姑娘,离沈撄最近的这个穿着淡黄色褙子和妃色披帛。
沈撄在阶下站定,笑着拱拱手:“姑娘万安。在下头次来这相宜楼,有一事不明,不知姑娘可否拨冗一答?”
那黄衣姑娘见了,忙停下手头事回了句“公子万安”,接着抬眼打量来人。
身量清瘦,似有些弱不禁风,却又实足高了她一个头。
气候早已回暖,他却仍还裹着带短绒的披风。
以天青色为底,绕银色的缠枝纹,用料绣工虽不华贵,却独成一派秀美,领上绒毛纯白没有一丝杂芜,根根垂顺莹亮。
只是——绒领上的那张脸实在平平,遍寻不到一处出人之姿。
眉下一双眼睛倒是有几分文人的灵气,却也撑不起君子的芝兰玉树,看他如此畏寒,怕是还有不足之症。
“公子有何事想问?”
“敢问若要见楼主,是该走什么规矩?”
“我们老板名唤婉娘,公子进了门唤人接引一下便是。”
沈撄摇了摇头:“姑娘想是没听清。我问的是若要见‘楼主’,是该走什么规矩?”
沈撄看着她,加重了“楼主”二字。
黄衣姑娘听出门道,神色瞬间变了几分:“公子说笑了,相宜楼只有叫婉娘的老板,哪来什么楼主。”
“姑娘不必紧张。”沈撄将手里的画盒递了出去,“楼主也好,老板也罢,烦请姑娘将这幅画交之一观。”
黄衣姑娘似乎有所犹豫,沈撄又道:“沈某在此静候姑娘佳音。”
黄衣姑娘点点头,又朝两边门卫使了个“看住他”的眼色,转身匆匆往楼内去了。
人走不久,后头忽然喧闹起来,沈撄回头一看,只见几个小厮推开人群,簇拥着一个着秋香色华袍的男子走了上来。
“都让开,都让开!我们公子今日要赎走重扇姑娘,都别坏了时辰!”
话音刚落,沈撄便被大力一搡,整个人扑到了旁边的柱子上,裹着纱布的右手腕也被磕到,一阵生疼。
只听那秋香色华袍男子哼了一句:“好狗不挡道!”
沈撄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正欲说话,却见那黄衣姑娘回来了。
“林毖公子为人不善,沈公子眼下还是避着些好。”她弯腰扶起沈撄,低声道,“楼主请沈公子上楼。”
沈撄拍了拍衣袖,又看了一眼刚刚那人。
行,林毖是么,她记住了。
随后她跟着黄衣姑娘绕道从后门进了楼,兜兜转转一直到三楼北面最里的雅间才停下。
黄衣姑娘敲了三下门,一言不发地退开了。
沈撄微挑眉梢,直接推门而入。
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珠帘罗幔将前后分割,帘后隐约可见一女子的曼妙身影。
脚尖不过刚点地,便“噌噌噌”地冒出几把白刃,悉数架在了她脖子上。
沈撄静了半晌,见对面也没有动作,她便笑了笑,用两指夹住最近的一片刀刃,轻轻移开。
她朗声道:“沈某孑然一身,又手无缚鸡之力,实在不敌楼主麾下高手。楼主不妨先听完在下此番来意,再动杀机也不迟。”
珠帘内女子静了一瞬,而后抬了抬手。
于是收刀归鞘,脚步微动,珠帘声响。
——
两刻钟后,沈撄毫发无损地从雅间内走了出来。
她松了松筋骨,这头件正事算是办完了,眼下有了闲心,她便慢慢逛起了这相宜楼。
这楼设计得颇为新巧。
除正门主楼外,正后方还有一副楼,两楼之间搭了飞桥栏槛,彼此相通。沈撄方才便在副楼,眼下越往中心走喧闹声越盛,一楼舞台附近竟似乎还有争执声。
沈撄探头一看,见舞台周围云集了不少看客,她倚在二楼,发现其中一方是先前那推倒她的林毖。
呵,这热闹不看是不行了。
她随便问了身旁的人:“兄台,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啊?”
“你是外地人吧?”那人看了她一眼,“楼下这三位你都不知道?那在汴京可都是有些名头的人物。”
沈撄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还请兄台赐教。”
“先说场上唯一的女子吧,此女名叫重扇,是相宜楼的八大招牌之一,相貌才情自不必说,还吹得一手好笙。今日之事便是因她而起。”
“左边那位着秋香色艳服的,叫林毖。”那人又压低了声音,“这林毖是个混不吝的,你既是外地人,千万避着他。惹了他,被打断骨头都还算轻的。”
他又叹了声:“京中女子暗地里也不知惨遭他多少毒手,据说上个月还有个不足十二的姑娘被他祸害了。”
“竟有这等事?方才我在门口听见他要赎重扇姑娘,那岂不是把重扇姑娘往火坑里推?”
那人摇摇头:“也不必然。林毖对面的来头更大,此人乃兊国公的嫡六子,柳昀,京中尊称一句‘六少’。”
沈撄垂眼打量了番那位六少。
一身蜜合色圆领锦袍,腰间挂着缀流苏的玉佩和香囊,手上还嵌了枚金镶珍珠翡翠指环。
确实是出身钟鸣鼎食之家。
“有他护着,那重扇姑娘必然无虞了吧。”
那人又摇摇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只怕是强龙难压地头蛇,你且看着。”
沈撄心道自己怕不是问了个说书的,给她整了出先抑后扬、一波三折的。
沈撄摆摆手,自己去听楼下到底在说什么,却也是模模糊糊的。
“相宜楼的规矩……不能自赎……花了三百两……欣赏她乐技……情投意合……”
而柳昀那边又反驳:
“不可能……知己好友……她的私房钱……逼良为娼……不公……”
七七八八的几句,沈撄大致拼凑出了整个事件的脉络。
想来这重扇是柳昀的红粉知己,只是不知怎的这林毖也看上了重扇,想要收她入房。
可这相宜楼招牌的赎金并非是个小数目,要足足三百两,林毖拿不出那么多,恰好相宜楼又有规矩,乐工不能自赎,林毖就抢了重扇的私房钱做赎金。
眼下柳昀闻讯而来,正是要阻止林毖带走重扇并讨一个公道。
沈撄刚厘清,这底下事态却已经控制不住了。
林毖竟堂而皇之地将门外庆余侍卫都招了进来,将柳昀团团围住,柳昀本尊是动不得,可那重扇早在扭打之间架到了林毖身边。
柳昀这边想必是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一个帮手也没有。
只见那重扇钗鬟散乱,妆容失色,撕扯之间微露香肩,泪眼摩挲地望着柳昀,嘴里还在说着什么。
明明不是她的错,却要这般遭人轻贱,沈撄似乎都能想到事后人们说起来,也只会骂她红颜祸水,水性杨花。
沈撄仔细看着,却忽然察觉出不对,她似乎……
沈撄当即喊了声:“且慢!”
众人都抬起头来,不知这眼生的人是谁,也因为眼生,一下子唬住了林毖一行人。
一旁的人急忙扯了扯她的袖子,道:“你趟这趟浑水作甚!”
“我这人呢,一来睚眦必报,二来见不得女子受辱。”沈撄理了理衣摆,施施然地走了下去,“合着今儿都撞上了。”
众人盯着她从二楼下到一楼,再看她拂开人群走到柳昀身边。
她站定,放了话:“林公子,这重扇姑娘你今日带不走。”
一辆马车慢慢悠悠地经过通津门,沿着贯穿京城的汴河,一路向西行驶。
熏着暖炉的马车内,沈撄撩开侧帘,纤细手腕上绕着一圈又一圈白色纱布,隐隐透出血痕。
入眼满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丝绸罗带阵阵飘香,茶坊酒肆管弦不断。
一别八年,这汴京,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公子,前头过了州桥再往北走,就要到林府了。”小厮庆余在帘外道。
沈撄懒懒听了,并未立刻出声应答。
她并不是小厮庆余真正的主人。
她是一个不能以真面目示人的“亡人”,是以在入京之前,她找到了这个替身,正巧也姓沈。
沈汲,钱塘沈氏,庶民之家,极善丹青,于工笔肖像上造诣颇深,此次入京是为贵人画像。
二月初十,恰逢工部侍郎林之璋生母的六十大寿,其母先前偶然收得沈汲画作,爱不释手,林之璋为向母亲贺寿,便请了沈汲入京为母亲画像。
只是这沈汲时运不齐,两日前路过齐水镇时被山上马匪所劫,血溅当场,沈撄闻讯赶到时,只来得及救下被丢在马圈的庆余,且混乱之中还被划伤了手腕。
庆余是最末等的小厮,也是沈汲快临行时才买来的,因此对原主并无太多感情。沈撄救了他他无以为报,便承诺守住这个“李代桃僵”的秘密,并送沈撄继续前往京城。
沈撄离开汴京时也不过十二,又在退维谷藏了太多年,虽还忆得昔日繁华,对坊间道路却委实记不清了。
她看着入城时买的地图,回道:“不去林府。到了相国寺便往北走,在房檐挂着紫纱灯的那栋楼前停下。”
在代替原主沈汲为贵人画像之前,她还有一桩要事。
“小人愚钝,恐去错了地方,敢问那地儿可有招牌名号?”
“京中公子们趋之若鹜却又一座难求的地方”她略作停顿,“相、宜、楼。”
说起这相宜楼,也算得上京中的清奇之地。
说它是秦楼楚馆,可里面都是卖艺不卖身的姑娘;说它是文人雅地,可确实又是满目的香腮云鬓、环肥燕瘦。
但人们不知,相宜楼除了是风月宝地,还是打探消息风声的暗桩所在,沈撄此行便是特意来做桩买卖。
沈撄到时才不过酉时,相宜楼已是门庭若市。
日薄西山,晚风宛若枝头片片柳叶刀,轻柔却又不留情面地落在人身上。
“怎的汴京也是这般冷。”沈撄低声嘀咕一句,随后拢了拢身上披风,拿起一旁足有半人高的沉木画盒下了车。
“不必在此处候我,你先去光化坊的咸元客栈。”
丢下这句,沈撄便穿过人堆,径直朝门廊走去。
门廊下站着几个应侍姑娘,离沈撄最近的这个穿着淡黄色褙子和妃色披帛。
沈撄在阶下站定,笑着拱拱手:“姑娘万安。在下头次来这相宜楼,有一事不明,不知姑娘可否拨冗一答?”
那黄衣姑娘见了,忙停下手头事回了句“公子万安”,接着抬眼打量来人。
身量清瘦,似有些弱不禁风,却又实足高了她一个头。
气候早已回暖,他却仍还裹着带短绒的披风。
以天青色为底,绕银色的缠枝纹,用料绣工虽不华贵,却独成一派秀美,领上绒毛纯白没有一丝杂芜,根根垂顺莹亮。
只是——绒领上的那张脸实在平平,遍寻不到一处出人之姿。
眉下一双眼睛倒是有几分文人的灵气,却也撑不起君子的芝兰玉树,看他如此畏寒,怕是还有不足之症。
“公子有何事想问?”
“敢问若要见楼主,是该走什么规矩?”
“我们老板名唤婉娘,公子进了门唤人接引一下便是。”
沈撄摇了摇头:“姑娘想是没听清。我问的是若要见‘楼主’,是该走什么规矩?”
沈撄看着她,加重了“楼主”二字。
黄衣姑娘听出门道,神色瞬间变了几分:“公子说笑了,相宜楼只有叫婉娘的老板,哪来什么楼主。”
“姑娘不必紧张。”沈撄将手里的画盒递了出去,“楼主也好,老板也罢,烦请姑娘将这幅画交之一观。”
黄衣姑娘似乎有所犹豫,沈撄又道:“沈某在此静候姑娘佳音。”
黄衣姑娘点点头,又朝两边门卫使了个“看住他”的眼色,转身匆匆往楼内去了。
人走不久,后头忽然喧闹起来,沈撄回头一看,只见几个小厮推开人群,簇拥着一个着秋香色华袍的男子走了上来。
“都让开,都让开!我们公子今日要赎走重扇姑娘,都别坏了时辰!”
话音刚落,沈撄便被大力一搡,整个人扑到了旁边的柱子上,裹着纱布的右手腕也被磕到,一阵生疼。
只听那秋香色华袍男子哼了一句:“好狗不挡道!”
沈撄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正欲说话,却见那黄衣姑娘回来了。
“林毖公子为人不善,沈公子眼下还是避着些好。”她弯腰扶起沈撄,低声道,“楼主请沈公子上楼。”
沈撄拍了拍衣袖,又看了一眼刚刚那人。
行,林毖是么,她记住了。
随后她跟着黄衣姑娘绕道从后门进了楼,兜兜转转一直到三楼北面最里的雅间才停下。
黄衣姑娘敲了三下门,一言不发地退开了。
沈撄微挑眉梢,直接推门而入。
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珠帘罗幔将前后分割,帘后隐约可见一女子的曼妙身影。
脚尖不过刚点地,便“噌噌噌”地冒出几把白刃,悉数架在了她脖子上。
沈撄静了半晌,见对面也没有动作,她便笑了笑,用两指夹住最近的一片刀刃,轻轻移开。
她朗声道:“沈某孑然一身,又手无缚鸡之力,实在不敌楼主麾下高手。楼主不妨先听完在下此番来意,再动杀机也不迟。”
珠帘内女子静了一瞬,而后抬了抬手。
于是收刀归鞘,脚步微动,珠帘声响。
——
两刻钟后,沈撄毫发无损地从雅间内走了出来。
她松了松筋骨,这头件正事算是办完了,眼下有了闲心,她便慢慢逛起了这相宜楼。
这楼设计得颇为新巧。
除正门主楼外,正后方还有一副楼,两楼之间搭了飞桥栏槛,彼此相通。沈撄方才便在副楼,眼下越往中心走喧闹声越盛,一楼舞台附近竟似乎还有争执声。
沈撄探头一看,见舞台周围云集了不少看客,她倚在二楼,发现其中一方是先前那推倒她的林毖。
呵,这热闹不看是不行了。
她随便问了身旁的人:“兄台,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啊?”
“你是外地人吧?”那人看了她一眼,“楼下这三位你都不知道?那在汴京可都是有些名头的人物。”
沈撄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还请兄台赐教。”
“先说场上唯一的女子吧,此女名叫重扇,是相宜楼的八大招牌之一,相貌才情自不必说,还吹得一手好笙。今日之事便是因她而起。”
“左边那位着秋香色艳服的,叫林毖。”那人又压低了声音,“这林毖是个混不吝的,你既是外地人,千万避着他。惹了他,被打断骨头都还算轻的。”
他又叹了声:“京中女子暗地里也不知惨遭他多少毒手,据说上个月还有个不足十二的姑娘被他祸害了。”
“竟有这等事?方才我在门口听见他要赎重扇姑娘,那岂不是把重扇姑娘往火坑里推?”
那人摇摇头:“也不必然。林毖对面的来头更大,此人乃兊国公的嫡六子,柳昀,京中尊称一句‘六少’。”
沈撄垂眼打量了番那位六少。
一身蜜合色圆领锦袍,腰间挂着缀流苏的玉佩和香囊,手上还嵌了枚金镶珍珠翡翠指环。
确实是出身钟鸣鼎食之家。
“有他护着,那重扇姑娘必然无虞了吧。”
那人又摇摇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只怕是强龙难压地头蛇,你且看着。”
沈撄心道自己怕不是问了个说书的,给她整了出先抑后扬、一波三折的。
沈撄摆摆手,自己去听楼下到底在说什么,却也是模模糊糊的。
“相宜楼的规矩……不能自赎……花了三百两……欣赏她乐技……情投意合……”
而柳昀那边又反驳:
“不可能……知己好友……她的私房钱……逼良为娼……不公……”
七七八八的几句,沈撄大致拼凑出了整个事件的脉络。
想来这重扇是柳昀的红粉知己,只是不知怎的这林毖也看上了重扇,想要收她入房。
可这相宜楼招牌的赎金并非是个小数目,要足足三百两,林毖拿不出那么多,恰好相宜楼又有规矩,乐工不能自赎,林毖就抢了重扇的私房钱做赎金。
眼下柳昀闻讯而来,正是要阻止林毖带走重扇并讨一个公道。
沈撄刚厘清,这底下事态却已经控制不住了。
林毖竟堂而皇之地将门外庆余侍卫都招了进来,将柳昀团团围住,柳昀本尊是动不得,可那重扇早在扭打之间架到了林毖身边。
柳昀这边想必是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一个帮手也没有。
只见那重扇钗鬟散乱,妆容失色,撕扯之间微露香肩,泪眼摩挲地望着柳昀,嘴里还在说着什么。
明明不是她的错,却要这般遭人轻贱,沈撄似乎都能想到事后人们说起来,也只会骂她红颜祸水,水性杨花。
沈撄仔细看着,却忽然察觉出不对,她似乎……
沈撄当即喊了声:“且慢!”
众人都抬起头来,不知这眼生的人是谁,也因为眼生,一下子唬住了林毖一行人。
一旁的人急忙扯了扯她的袖子,道:“你趟这趟浑水作甚!”
“我这人呢,一来睚眦必报,二来见不得女子受辱。”沈撄理了理衣摆,施施然地走了下去,“合着今儿都撞上了。”
众人盯着她从二楼下到一楼,再看她拂开人群走到柳昀身边。
她站定,放了话:“林公子,这重扇姑娘你今日带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