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囚徒 第二章
古有秦国远交近攻,苏昭云不是没有想过这可能是陈国与姜国合谋的诡计,但姜国太子姜行对公主的疼爱与恋慕不像是假装出来的,而且历经此一劫,也算是劫后余生,大家都热热闹闹的期盼着两人的喜结连理,苏昭云打消了脑中的念头,只当是自己多虑了。
没过多久,姜国派来迎娶队伍,公主被送到姜国完婚。
陈国听说燕姜两国联盟结亲,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忌惮苏国,于是只敢在边境外虎视眈眈,也并不敢上来硬刚,这才有了后来的短暂太平。
苏昭云到底还是个女子,在那样的时代,女子都是少不了要学习女红的,更何况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苏昭云正坐在绣架前,旁边的秋阑正交教着她刺绣工夫。
“怎么样秋阑?”苏昭云将手中所绣之物呈给侍女秋阑看,秋阑看了看直摇头,直言不讳道:“小姐,说实话,不怎么样。”
秋阑说的还算是含蓄委婉了些的,“这荷花已经算是最好绣的东西了小姐。”
“这以后要绣凤凰的话,可要小姐费好久呢。”
秋阑是和苏昭云同岁那年入的丞相府,之后就一直是苏昭云的陪读侍女。苏昭云也是个感性之人,得知秋阑身世悲惨,也一直对她关爱有加。
这些年相处下来,两人情同姐妹,从来没有生硬的主仆之分,苏昭云不喜欢那些死板而不公的惯例与规矩。
秋阑还说,“别看我们之前在铺子里看过的凤凰样式小小一对,不过巴掌大小,却极其精致,手卷上下用了三四十种丝线呢。”
如此精致的绣工,自然极其费工夫,苏昭云觉得无趣,把手中没有绣完的“残荷”丢给了秋阑,“我不绣了,没意思。”
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便抬眸对秋阑说,“秋阑,我带你去喝茶看曲儿。”
苏昭云是个活脱脱的性子,两人乔装打扮一番,走过官道最后进了一间颇为雅静的厢房。
此处名唤“未名居”,是整座燕国京城喝茶听曲最佳去处。苏昭云自小就不喜欢刺绣女红那些深闺之人所练之技,反倒是更乐于走门串道,喝茶听曲。
这地儿她常来,秋阑跟着苏昭云上了二楼。
苏昭云吩咐小二上些酒菜,又从腰间取下银袋,付了银钱。
秋阑伸手捏着茶壶正在给苏昭云倒茶,听见动静,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看门外,“什么事?”
刚才敲门的人毕恭毕敬站在门外回答,“姑娘,我家主子请您去旁边的厢房一叙。”
苏昭云一脸平静,倒是秋阑很是惊讶,她之前没有来过。
“告诉你家主子,自己过来还要我亲自去迎?”
约莫许久,门外传来一道揶揄的声音,伴着些不正经的语气,“哎呀小云云我都和你说过了旁边的厢房比这间好,怎么偏不去?”
来人是沈行知,苏昭云的年少知己。
仗着自己年纪比苏昭云大了几岁,总是挑逗苏昭云喊他好哥哥,实际上整日里却没个正形。
苏昭云眼都没抬,端了被子放嘴边,“懒,不去,习惯了这间。”
沈行知把玩着手中的玉骨扇,继续没个正行般的揶揄,“这间除了观看底下方便了些,还有其他什么好的?”
装饰?
用具?
苏昭云偏头看向楼下的场地,“我来这听曲儿看戏,不要找个好看点的地方?”
这一问给沈行知噎住了,他收了手中的扇子,终于安静下来和平常一样坐在前头观戏。
像是提前预知一般,亦或是燕肆预测过了,他此刻抬眸,就定能对上苏昭云的脸。
两人隔台相望,苏昭云一惯“冷脸”,倒是燕肆温和地朝她招了招手,算作打了个招呼。
燕肆当然也看到了坐在苏昭云旁边的沈行知。
几曲完毕,苏昭云和沈行知一前一后下了楼。
沈行知在后边突然朝苏昭云开口:“哎,这不是传闻之中病弱如风的二殿下吗?”
“不认识。”
沈行知自顾自地说:“和以前比这确实是变化了不少。”
“这素闻病弱二殿下足不出户整日呆在深宫之中,你是如何认得?还见过他以前样貌?”
沈行知向来给个台阶还往上爬,这不还没脸没皮地往自己脸上贴金,“不知道了吧?嘿小丫头,哥哥在外闯荡的时候你还在襁褓之中嘤嘤啼哭呢。”
苏昭云看惯了他这副德行,给他一个犀利的眼神让他自己好好体会。
沈行知自个摆起谱来,手中的玉骨扇“嗖”的一声摊开,他缓缓开口,“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小妹妹。”
“遥想当年,王君设宴为那些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庆功,我随我爹一同出席时曾见过这位燕肆殿下,当时他的母亲因为犯错被贬入冷宫,这刚出生不久的二殿下只得由乳娘照顾,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大家都不认为他能平安健康的长大,还有当时宫医还曾断言他活不过弱冠之年,王君本就因他母亲的过错恼火,对他更是不看好,这些年来他的存在一直可有可无,倒是个可怜之人。”
苏昭云听到这里不免疑惑,“那他可是有寻找什么名医郎中医治?”
沈行知摇摇头,“这孩子不幸运,听说是几年前遇上的一场大火,本以为是宫医的预判灵验,不曾想经此一遭,二殿下这病弱之症大为好转,才有了如今的这幅朗朗康健模样。”
“大火?”
“这我们也很奇怪,不过当时说是这场大火驱走邪祟,火神保佑。还有就是他的母亲苓妃过世,在天上为他庇佑。”
苓妃娘娘?
“不过这些都是都是后来的人口口相传来的,具体的我们都不太清楚。”
站在苏昭云身旁的秋阑也对这位二殿下心生怜悯,“这二殿下也是真可怜,出生没多久就没了娘,也不受王君宠爱,还从小多病多灾。”
见气氛也是有些沉重,沈行知向来正经不过两秒,
“如今这二殿下倒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了不少。”
话语间,对面的燕肆走到了三人面前,沈行知瞬间有一种背后说人坏话的脊背凉。
燕肆一双好看的桃花眼直勾勾地盯着苏昭云,无情似有情,这倒让人看不出他这般是何意?同时薄唇轻佻,“苏小姐,好久不见啊。”话语间去尽显少年郎气。
一番行礼过后,燕肆仍旧目不转睛地看着苏昭云,“苏小姐居然爱听这说书讲戏,不妨下次叫上我,我们一同可好?”
苏昭云第一次见他就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好感更是谈不上,如今更是觉得这人有些轻浮无礼,自打来到这这人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她。
果然那次她就没有猜错:轻浮之人!
外人看来好生暧昧,在她看来,这位二殿下眼神中略带侵略与审视意味,这可不是一位常年积病积弱之人眼中能看见的,不禁让人心生胆寒。
苏昭云面上带些敷衍和尴尬,“好说好说。”
燕肆闻言便正经了几分,“本殿下听说京都新来了一个戏班子不仅唱的画本子多样,甚至表现形式形式也各不相同。听说‘皮影戏’是个新花样,苏小姐是个爱热闹之人,不如和我一同去看看?”
这才第二次见,这位兄台,我们很熟吗?
苏昭云显然就是一整个抗拒。几句闲聊,她找了个幌子便和秋阑溜之大吉。
丞相府。
秋阑一边牵着小姐,一边为小姐打抱不平,“小姐,那二殿下看上去也算得上是玉树临风,气宇轩昂,没想到竟是这般轻浮之人。”
苏昭云轻笑,“原来这一路上闷闷不乐的是为这个呀,不用管他,反正以后不会再见,何必自扰?”
“果然如不可貌相。”
“那就算下次见的话,小姐一定要离他远远的,可不能便宜了他。”
“好好好,不过,他好歹是二殿下,在他面前行礼还是要装作一下的知道吗?”
苏昭云明显从一开始就看出来秋阑对燕肆的不满,这么说也是不想让秋阑惹祸上身。
进门后苏昭云一直坐在书桌前,说是要习字,实则半个时辰过去了,只字未动。
正巧王嬷嬷端着花生莲藕汤进来,“小姐,老爷吩咐送汤过来。”
“嬷嬷,你知不知道二殿下的母亲,苓妃娘娘?”
王嬷嬷放下碗碟,上前来到苏昭云跟前,“小姐这是何意?”
“哦,没事就是今日出去听曲儿时候听别人提到几句。”
“小姐,这有关苓妃娘娘的事情您可千万不要挨着。”
王嬷嬷这么一说,苏昭云心中的谜团更是不解,“嬷嬷,怎么回事,能和我说说吗?”
“听说当年苓妃娘娘是陈国来的和亲公主,当时我们燕国实力雄厚,与陈国实力不分伯仲。然而边境陈国时常挑衅,两国终于大打出手。陈国战败,王君点名要陈国的宁安公主和亲,可是当时宁安公主在陈国已经有心上人,王君这般行为,宁安公主嫁来之后怕也是心不甘情不愿,整日以泪洗面。后来不知怎的,那年战乱,苓妃娘娘生下二殿下后没几个月便逃出宫外,不巧被歹徒胁迫逼得跳入那古拉湖,从此不见踪影。王君派人寻了三天三夜也不见苓妃娘娘,只得对外宣布苓妃娘娘薨了。”
“古拉湖?”
王嬷嬷补充说道,“小姐,这古拉湖也是远古的一个传说了,很是神秘。相传是在远古时期,一位英俊男子与一位妙龄女子相恋,由于家族缘由两人被迫分离,女子便跳入了古拉湖,以求忘却这一切的痛苦,最后却失去了生命。”
“这神秘的古拉湖位于陈国与我们国家的接壤处的一片悬崖陡壁之下,这么多年来人迹罕至,没有人敢靠近哪里。小姐,您可千万不要去哪里啊。”
王嬷嬷言辞恳切,苏昭云听了王嬷嬷的话也有了一番醒悟,原来是爱而不得的刻骨痛心场面,苓妃娘娘也是苦命之人。
“生在帝王之家,婚嫁选不得自己相爱之人,于宫中禁锢一世,实在可怜。”
苏昭云听完王嬷嬷的一番话,陷入了沉思,青花瓷杯盖轻轻碰到杯沿清脆的响声在一片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她心中猛地一跳这才回过神来。
王府。
燕肆的贴身侍卫扶风来报,“殿下。”
燕肆端坐案前,放下手中的书卷,“二哥那里什么情况?”
“自从您来了燕国,大殿下便暗地里四处招募新丁壮大队伍,君后也明里暗里为他打掩护。二殿下这几日正愁怎么破解。”
陈国君后的亲生儿子正是陈国大殿下,这些年来,一直为他谋划着储君之位。
陈国王君素来刚正不阿,他只三位皇子,大殿下陈恒,二殿下陈帆,五殿下陈策安。
陈帆与陈策安自小交好,且陈帆无心皇位之争,只一心抱得美人归便言人生足矣,于是陈策安的对手只有一位,君后的儿子。
这些年来,陈策安也不断巩固发展自己的队伍,然君后却四处刁难陈策安,他们母子二人齐心协力倒是令陈策安有些棘手。他必须要稳固经营着自己的势力,而此次来燕国,正是一个可以在父王那里立功,打败陈恒的好机会。
“你传信告诉二哥,让他帮我稳住,我会尽快结束这里的事情。”
扶风略微弯腰拱手:“是。”
扶风临走之际,燕肆想到什么,叫住了他,“等一下,之前让你查的燕国布防图的事情你尽快查清楚,另外,你去查一下燕国的一位苓妃娘娘。”
古有秦国远交近攻,苏昭云不是没有想过这可能是陈国与姜国合谋的诡计,但姜国太子姜行对公主的疼爱与恋慕不像是假装出来的,而且历经此一劫,也算是劫后余生,大家都热热闹闹的期盼着两人的喜结连理,苏昭云打消了脑中的念头,只当是自己多虑了。
没过多久,姜国派来迎娶队伍,公主被送到姜国完婚。
陈国听说燕姜两国联盟结亲,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忌惮苏国,于是只敢在边境外虎视眈眈,也并不敢上来硬刚,这才有了后来的短暂太平。
苏昭云到底还是个女子,在那样的时代,女子都是少不了要学习女红的,更何况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苏昭云正坐在绣架前,旁边的秋阑正交教着她刺绣工夫。
“怎么样秋阑?”苏昭云将手中所绣之物呈给侍女秋阑看,秋阑看了看直摇头,直言不讳道:“小姐,说实话,不怎么样。”
秋阑说的还算是含蓄委婉了些的,“这荷花已经算是最好绣的东西了小姐。”
“这以后要绣凤凰的话,可要小姐费好久呢。”
秋阑是和苏昭云同岁那年入的丞相府,之后就一直是苏昭云的陪读侍女。苏昭云也是个感性之人,得知秋阑身世悲惨,也一直对她关爱有加。
这些年相处下来,两人情同姐妹,从来没有生硬的主仆之分,苏昭云不喜欢那些死板而不公的惯例与规矩。
秋阑还说,“别看我们之前在铺子里看过的凤凰样式小小一对,不过巴掌大小,却极其精致,手卷上下用了三四十种丝线呢。”
如此精致的绣工,自然极其费工夫,苏昭云觉得无趣,把手中没有绣完的“残荷”丢给了秋阑,“我不绣了,没意思。”
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便抬眸对秋阑说,“秋阑,我带你去喝茶看曲儿。”
苏昭云是个活脱脱的性子,两人乔装打扮一番,走过官道最后进了一间颇为雅静的厢房。
此处名唤“未名居”,是整座燕国京城喝茶听曲最佳去处。苏昭云自小就不喜欢刺绣女红那些深闺之人所练之技,反倒是更乐于走门串道,喝茶听曲。
这地儿她常来,秋阑跟着苏昭云上了二楼。
苏昭云吩咐小二上些酒菜,又从腰间取下银袋,付了银钱。
秋阑伸手捏着茶壶正在给苏昭云倒茶,听见动静,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看门外,“什么事?”
刚才敲门的人毕恭毕敬站在门外回答,“姑娘,我家主子请您去旁边的厢房一叙。”
苏昭云一脸平静,倒是秋阑很是惊讶,她之前没有来过。
“告诉你家主子,自己过来还要我亲自去迎?”
约莫许久,门外传来一道揶揄的声音,伴着些不正经的语气,“哎呀小云云我都和你说过了旁边的厢房比这间好,怎么偏不去?”
来人是沈行知,苏昭云的年少知己。
仗着自己年纪比苏昭云大了几岁,总是挑逗苏昭云喊他好哥哥,实际上整日里却没个正形。
苏昭云眼都没抬,端了被子放嘴边,“懒,不去,习惯了这间。”
沈行知把玩着手中的玉骨扇,继续没个正行般的揶揄,“这间除了观看底下方便了些,还有其他什么好的?”
装饰?
用具?
苏昭云偏头看向楼下的场地,“我来这听曲儿看戏,不要找个好看点的地方?”
这一问给沈行知噎住了,他收了手中的扇子,终于安静下来和平常一样坐在前头观戏。
像是提前预知一般,亦或是燕肆预测过了,他此刻抬眸,就定能对上苏昭云的脸。
两人隔台相望,苏昭云一惯“冷脸”,倒是燕肆温和地朝她招了招手,算作打了个招呼。
燕肆当然也看到了坐在苏昭云旁边的沈行知。
几曲完毕,苏昭云和沈行知一前一后下了楼。
沈行知在后边突然朝苏昭云开口:“哎,这不是传闻之中病弱如风的二殿下吗?”
“不认识。”
沈行知自顾自地说:“和以前比这确实是变化了不少。”
“这素闻病弱二殿下足不出户整日呆在深宫之中,你是如何认得?还见过他以前样貌?”
沈行知向来给个台阶还往上爬,这不还没脸没皮地往自己脸上贴金,“不知道了吧?嘿小丫头,哥哥在外闯荡的时候你还在襁褓之中嘤嘤啼哭呢。”
苏昭云看惯了他这副德行,给他一个犀利的眼神让他自己好好体会。
沈行知自个摆起谱来,手中的玉骨扇“嗖”的一声摊开,他缓缓开口,“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小妹妹。”
“遥想当年,王君设宴为那些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庆功,我随我爹一同出席时曾见过这位燕肆殿下,当时他的母亲因为犯错被贬入冷宫,这刚出生不久的二殿下只得由乳娘照顾,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大家都不认为他能平安健康的长大,还有当时宫医还曾断言他活不过弱冠之年,王君本就因他母亲的过错恼火,对他更是不看好,这些年来他的存在一直可有可无,倒是个可怜之人。”
苏昭云听到这里不免疑惑,“那他可是有寻找什么名医郎中医治?”
沈行知摇摇头,“这孩子不幸运,听说是几年前遇上的一场大火,本以为是宫医的预判灵验,不曾想经此一遭,二殿下这病弱之症大为好转,才有了如今的这幅朗朗康健模样。”
“大火?”
“这我们也很奇怪,不过当时说是这场大火驱走邪祟,火神保佑。还有就是他的母亲苓妃过世,在天上为他庇佑。”
苓妃娘娘?
“不过这些都是都是后来的人口口相传来的,具体的我们都不太清楚。”
站在苏昭云身旁的秋阑也对这位二殿下心生怜悯,“这二殿下也是真可怜,出生没多久就没了娘,也不受王君宠爱,还从小多病多灾。”
见气氛也是有些沉重,沈行知向来正经不过两秒,
“如今这二殿下倒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了不少。”
话语间,对面的燕肆走到了三人面前,沈行知瞬间有一种背后说人坏话的脊背凉。
燕肆一双好看的桃花眼直勾勾地盯着苏昭云,无情似有情,这倒让人看不出他这般是何意?同时薄唇轻佻,“苏小姐,好久不见啊。”话语间去尽显少年郎气。
一番行礼过后,燕肆仍旧目不转睛地看着苏昭云,“苏小姐居然爱听这说书讲戏,不妨下次叫上我,我们一同可好?”
苏昭云第一次见他就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好感更是谈不上,如今更是觉得这人有些轻浮无礼,自打来到这这人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她。
果然那次她就没有猜错:轻浮之人!
外人看来好生暧昧,在她看来,这位二殿下眼神中略带侵略与审视意味,这可不是一位常年积病积弱之人眼中能看见的,不禁让人心生胆寒。
苏昭云面上带些敷衍和尴尬,“好说好说。”
燕肆闻言便正经了几分,“本殿下听说京都新来了一个戏班子不仅唱的画本子多样,甚至表现形式形式也各不相同。听说‘皮影戏’是个新花样,苏小姐是个爱热闹之人,不如和我一同去看看?”
这才第二次见,这位兄台,我们很熟吗?
苏昭云显然就是一整个抗拒。几句闲聊,她找了个幌子便和秋阑溜之大吉。
丞相府。
秋阑一边牵着小姐,一边为小姐打抱不平,“小姐,那二殿下看上去也算得上是玉树临风,气宇轩昂,没想到竟是这般轻浮之人。”
苏昭云轻笑,“原来这一路上闷闷不乐的是为这个呀,不用管他,反正以后不会再见,何必自扰?”
“果然如不可貌相。”
“那就算下次见的话,小姐一定要离他远远的,可不能便宜了他。”
“好好好,不过,他好歹是二殿下,在他面前行礼还是要装作一下的知道吗?”
苏昭云明显从一开始就看出来秋阑对燕肆的不满,这么说也是不想让秋阑惹祸上身。
进门后苏昭云一直坐在书桌前,说是要习字,实则半个时辰过去了,只字未动。
正巧王嬷嬷端着花生莲藕汤进来,“小姐,老爷吩咐送汤过来。”
“嬷嬷,你知不知道二殿下的母亲,苓妃娘娘?”
王嬷嬷放下碗碟,上前来到苏昭云跟前,“小姐这是何意?”
“哦,没事就是今日出去听曲儿时候听别人提到几句。”
“小姐,这有关苓妃娘娘的事情您可千万不要挨着。”
王嬷嬷这么一说,苏昭云心中的谜团更是不解,“嬷嬷,怎么回事,能和我说说吗?”
“听说当年苓妃娘娘是陈国来的和亲公主,当时我们燕国实力雄厚,与陈国实力不分伯仲。然而边境陈国时常挑衅,两国终于大打出手。陈国战败,王君点名要陈国的宁安公主和亲,可是当时宁安公主在陈国已经有心上人,王君这般行为,宁安公主嫁来之后怕也是心不甘情不愿,整日以泪洗面。后来不知怎的,那年战乱,苓妃娘娘生下二殿下后没几个月便逃出宫外,不巧被歹徒胁迫逼得跳入那古拉湖,从此不见踪影。王君派人寻了三天三夜也不见苓妃娘娘,只得对外宣布苓妃娘娘薨了。”
“古拉湖?”
王嬷嬷补充说道,“小姐,这古拉湖也是远古的一个传说了,很是神秘。相传是在远古时期,一位英俊男子与一位妙龄女子相恋,由于家族缘由两人被迫分离,女子便跳入了古拉湖,以求忘却这一切的痛苦,最后却失去了生命。”
“这神秘的古拉湖位于陈国与我们国家的接壤处的一片悬崖陡壁之下,这么多年来人迹罕至,没有人敢靠近哪里。小姐,您可千万不要去哪里啊。”
王嬷嬷言辞恳切,苏昭云听了王嬷嬷的话也有了一番醒悟,原来是爱而不得的刻骨痛心场面,苓妃娘娘也是苦命之人。
“生在帝王之家,婚嫁选不得自己相爱之人,于宫中禁锢一世,实在可怜。”
苏昭云听完王嬷嬷的一番话,陷入了沉思,青花瓷杯盖轻轻碰到杯沿清脆的响声在一片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她心中猛地一跳这才回过神来。
王府。
燕肆的贴身侍卫扶风来报,“殿下。”
燕肆端坐案前,放下手中的书卷,“二哥那里什么情况?”
“自从您来了燕国,大殿下便暗地里四处招募新丁壮大队伍,君后也明里暗里为他打掩护。二殿下这几日正愁怎么破解。”
陈国君后的亲生儿子正是陈国大殿下,这些年来,一直为他谋划着储君之位。
陈国王君素来刚正不阿,他只三位皇子,大殿下陈恒,二殿下陈帆,五殿下陈策安。
陈帆与陈策安自小交好,且陈帆无心皇位之争,只一心抱得美人归便言人生足矣,于是陈策安的对手只有一位,君后的儿子。
这些年来,陈策安也不断巩固发展自己的队伍,然君后却四处刁难陈策安,他们母子二人齐心协力倒是令陈策安有些棘手。他必须要稳固经营着自己的势力,而此次来燕国,正是一个可以在父王那里立功,打败陈恒的好机会。
“你传信告诉二哥,让他帮我稳住,我会尽快结束这里的事情。”
扶风略微弯腰拱手:“是。”
扶风临走之际,燕肆想到什么,叫住了他,“等一下,之前让你查的燕国布防图的事情你尽快查清楚,另外,你去查一下燕国的一位苓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