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安的举动在姚老太看来,是挑衅!她顿时恼了,“混账东西,老娘说的话都不听了?我养你有什么用?老头子啊,你看你这个三儿子……”屋子里的姚爷爷也来厨房瞅了一眼,但是没说话,老婆子私下给大房几个孩子开小灶他劝过,但是没用。之前出去当兵,就她老婆子一个人拉扯孩子,不容易,他理亏 ,所以很多小事他都不跟老婆子争。
姚奶性子极为强势泼辣,掌控欲也极强。
姚国安看惯了他妈这一套哭闹,立马学她的样子往地上一滚,“妈,生气干啥,我这不是养好身体,以后孝敬你和爸吗?爸啊,你都不知道你最心爱的小儿子被欺负成啥样了,我苦啊,这辈子太苦了,吃个鸡蛋补身体都不成,我快被逼的没活路了!我干脆死了算了!”
他一个大男人不要脸面的撒泼,倒是一脉相承。
姚老太气的直瞪眼,一巴掌拍在儿子头上,“谁逼你了?啊?没良心的东西,老娘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长大,你倒好,有了媳妇忘了娘,整天跟我作对。”
“行了,老婆子,一个鸡蛋吃了就吃了。”姚爷看不下去自家三儿子的娘们作风,闷闷的说了一句,又回到堂屋。小儿子,大孙子,他的命根子,对于姚国安,他还是有点宠着的。
儿子是亲的,从小疼到大,就算做错了事,也是被别人带坏的,这是姚老太坚信的真理。既然老头子都开口了,她只好转移怒气。
而这个殃及的自然是小儿媳喽,她一扭头就将怨气全发泄到沈美华头上,“当年就不该让这个丧门星进门,你偏不肯听我的,要死要活非要娶她,沈美华,你进门后做过几件好事?整天躲懒,挑唆男人跟家里闹!肚子也不争气,连个带把的都没给咱老姚家生!”
偏过头,正好看到刚刚偷溜进灶台下的三媳妇鼓着腮帮子正在吃啥,顿时火不打一处来,“咋都一个样儿气人呢?”
沈美华道,“妈,我身体也不好,万一饿出毛病来了不是拖累大家吗?再说你要是处事公正,谁会闹呀?老话说的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听我男人的。”
姚国安毛病多多,但有一点好,就是对她百依百顺,能护住她。
姚老太浑身发抖,手指着沈美华的鼻子,“信不信我休了你!你个败家婆娘!”
沈美华这些年跟婆婆斗智斗勇,早就磨出无数经验,脸皮要厚,要豁得出去,重要时候撒泼打滚耍无赖也是必须的。
“信信信,哪敢不信啊,我啊,到时候就去咱公社门口哭,找公社领导哭,婆婆强逼儿子儿媳妇离婚是旧时代的糟粕?还是封建思想的复辟?咱伟大领袖都说过,每个人都有婚姻自由的权利,谁反对谁就是反动分子,是要被批斗的!”
姚月明敬畏的看着她妈,这战斗力杠杠的,一人顶两。有这样的父母,她只需要在一边喊加油,加油,奥里给!
这一番话下来,姚老太的脸青了红,红了白,白了黑,但愣是不敢说什么,一口气堵在胸口憋的难受,身体晃了晃。
沈美华刚想扶一把,姚萍萍动作比她快了一步,扶着姚老太的胳膊朝后退了两步,眼神戒备,“三婶,您就少说几句吧,奶毕竟是长辈,对长辈要孝顺要礼让,他们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不孝就是猪狗不如。当然,我不是说你们,你们别多心。”
最后一句不加还好,加了就有那浓浓的绿茶味了。沈美华皱了皱眉头,冲男人使了个眼色,拽着姚明月离开了厨房。
姚奶奶:“……”
气的扭头就对着灶台旁边的大儿媳妇林向红嚷嚷,“还愣着干啥,开饭啦!真是一个个的吃啥啥干净,干啥啥不行。我这是做了啥孽啊?”
林向红脸上笑了笑,她知道婆婆这是指桑骂槐呢,骂的再难听,那也是骂的老三媳妇。她是老太太的远房侄女,在家一向很得脸,她男人又是大队的记分员,婆婆很少对她摆脸子,这可是她最得意的事,每回回娘家头都抬得高高的。
再看看老三媳妇,正低着头又往嘴里塞了啥。一副完全没听到,丝毫不在意的样子,顿时心里一哽。
这脸皮真是比城墙还厚了。
很快,饭菜上了桌子,防止沈美华偷吃,老太太是盯着大媳妇和二媳妇上的饭菜,没让三媳妇沾手。
结果沈美华等老太太走了,就将姚月明给招到身边,往她嘴里塞了几粒花生。又偷偷放了一把在他口袋里。
姚月明赶紧咀嚼了几下,然后一脸佩服的看着她妈。家里的粮食都被老太太给锁在房间里,她妈还能弄到花生,这本事真大啊。
“月明啊,你可要好好坚持干活啊,咱家就靠着你了。这几天辛苦过了,就没那么忙了。妈这腰还没好,明天妈还在家里休息一下。你放心,晚上还是妈做饭,回头我给你偷个鸡蛋。我和你说,你一天挣的工分,还不够换个鸡蛋呢。你赚了。”
姚月明:“……”就知道不该有什么指望的。
饭菜上了桌子,一大家子围着一张四方桌吃饭。姚家人口众多,姚爷爷和姚奶奶也才五十多岁,也是家里的劳动力。在家里拥有绝对的权利。说起来,这姚家在跃进大队,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姚家的老爷子姚红军和大队长姚建设是嫡亲兄弟,都是当年的抗日战士,参加过许多著名的战役。抗日战争结束后,老爷子还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立过两个二等功,三个三等功,现在因为当年在战场上受过的暗伤退下来了,可是每个月的工资丝毫不比那些工人来的差。
而且老爷子虽然提早退休了,当年在部队的人脉还留着,老爷子也是个精明的,轻易不会动那些关系。大队长姚建设也非常尊重自己的哥哥,据说当年在战场老爷子救过自家弟弟不少次呢。姚红军和媳妇林春菊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姚大伯姚国栋是个看起来老实耿直,实则精明重利的粗壮汉子,因为他头些年赶上好时候,生产队还有小学。念了几年书,混了个小学毕业,据说要不是年成不好,初中也能上。现在是大队的记分员,让老两口很长脸,是家里说话第三有分量的人。他媳妇林向红也是个有小心思,喜欢计较的人,但是很喜欢捧着老太太,所以两口子很得姚奶奶喜欢。
姚二伯姚国强只知道卖力干活,是锯嘴的葫芦,不会说话,只会埋头干活,在姚家,地位是最低的。他媳妇王桂花看起来老实。但是姚月明三岁的时候曾经私下里被王桂花给警告过,让她不要偷懒,多干点活计。所以知道这个二伯娘也不是个简单的。
他爸妈姚国安两口子就不用另外说了。除此之外,姚家第三代里面,姚月明有了三个堂兄和一个堂弟,两个堂姐。
大伯姚国栋有三个孩子,大堂哥姚春生十四岁,也早早下地干活,不过因为是家里的长孙,所以很晚才下地干活,也养的有些娇气。二堂哥姚夏生十三岁,表面脾气很温和,但是姚明月觉得她很圆滑。姚萍萍是大房最小的,因为长得好,即使是女娃,也颇为宠爱。
三堂姐姚秀秀十三岁,是家里干活的一把手。四堂哥姚秋生十一岁性子活泼好动,看起来聪明其实憨憨的,经常被当枪指使。至于小堂弟姚冬生,现在才三岁,都是二叔的孩子。
另外还有一个姑姑姚梅花嫁到了镇上,是姚奶最最得意的事之一,每次姑姑带东西回家,哪怕是一袋糖,都够她在村口吹嘘半天。
今天的饭菜很香,菜一上桌,姚国安夫妇俩就疯狂盛饭、夹菜,盛了两大碗豆腐汤,捞的都是干货。姚国安将两碗饭塞给姚月明,轻轻推了她一把,让她回房。姚月明立马紧紧抱住,扭头就往房间里跑。姚老太阻止不了,气的直骂人,比猪还懒,吃的比猪还多。
夫妻俩也不吵,抱着吃食飞快跑回自己房间,房门一关,将姚老太的怒骂声隔在外面,开开心心的扒拉饭碗,今天吃的是晶莹饱满的大米饭,真的太香了!多久没吃这么饱了!
豆腐又嫩又滑,好好吃!蛋花香喷喷的,更好吃!
骂就骂呗,又不会少块肉,机会难得,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平时姚奶算着人头做饭,手头抠,大家只能吃个半饱,省下来的都给姚萍萍三姐弟开小灶了。
外面,姚萍萍听着奶奶的咒骂声,低头看着少了一小半的饭菜和米饭,不悦的蹙眉头,心里冷哼一声,小叔夫妻俩依旧这么极品,他们生的女儿就是小极品,都讨厌! 家里其他人也很无奈,小弟小叔一家果然还是这样的操作,今天小弟小叔一直上工还以为他改了呢,这下正常了……
姚奶性子极为强势泼辣,掌控欲也极强。
姚国安看惯了他妈这一套哭闹,立马学她的样子往地上一滚,“妈,生气干啥,我这不是养好身体,以后孝敬你和爸吗?爸啊,你都不知道你最心爱的小儿子被欺负成啥样了,我苦啊,这辈子太苦了,吃个鸡蛋补身体都不成,我快被逼的没活路了!我干脆死了算了!”
他一个大男人不要脸面的撒泼,倒是一脉相承。
姚老太气的直瞪眼,一巴掌拍在儿子头上,“谁逼你了?啊?没良心的东西,老娘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长大,你倒好,有了媳妇忘了娘,整天跟我作对。”
“行了,老婆子,一个鸡蛋吃了就吃了。”姚爷看不下去自家三儿子的娘们作风,闷闷的说了一句,又回到堂屋。小儿子,大孙子,他的命根子,对于姚国安,他还是有点宠着的。
儿子是亲的,从小疼到大,就算做错了事,也是被别人带坏的,这是姚老太坚信的真理。既然老头子都开口了,她只好转移怒气。
而这个殃及的自然是小儿媳喽,她一扭头就将怨气全发泄到沈美华头上,“当年就不该让这个丧门星进门,你偏不肯听我的,要死要活非要娶她,沈美华,你进门后做过几件好事?整天躲懒,挑唆男人跟家里闹!肚子也不争气,连个带把的都没给咱老姚家生!”
偏过头,正好看到刚刚偷溜进灶台下的三媳妇鼓着腮帮子正在吃啥,顿时火不打一处来,“咋都一个样儿气人呢?”
沈美华道,“妈,我身体也不好,万一饿出毛病来了不是拖累大家吗?再说你要是处事公正,谁会闹呀?老话说的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听我男人的。”
姚国安毛病多多,但有一点好,就是对她百依百顺,能护住她。
姚老太浑身发抖,手指着沈美华的鼻子,“信不信我休了你!你个败家婆娘!”
沈美华这些年跟婆婆斗智斗勇,早就磨出无数经验,脸皮要厚,要豁得出去,重要时候撒泼打滚耍无赖也是必须的。
“信信信,哪敢不信啊,我啊,到时候就去咱公社门口哭,找公社领导哭,婆婆强逼儿子儿媳妇离婚是旧时代的糟粕?还是封建思想的复辟?咱伟大领袖都说过,每个人都有婚姻自由的权利,谁反对谁就是反动分子,是要被批斗的!”
姚月明敬畏的看着她妈,这战斗力杠杠的,一人顶两。有这样的父母,她只需要在一边喊加油,加油,奥里给!
这一番话下来,姚老太的脸青了红,红了白,白了黑,但愣是不敢说什么,一口气堵在胸口憋的难受,身体晃了晃。
沈美华刚想扶一把,姚萍萍动作比她快了一步,扶着姚老太的胳膊朝后退了两步,眼神戒备,“三婶,您就少说几句吧,奶毕竟是长辈,对长辈要孝顺要礼让,他们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不孝就是猪狗不如。当然,我不是说你们,你们别多心。”
最后一句不加还好,加了就有那浓浓的绿茶味了。沈美华皱了皱眉头,冲男人使了个眼色,拽着姚明月离开了厨房。
姚奶奶:“……”
气的扭头就对着灶台旁边的大儿媳妇林向红嚷嚷,“还愣着干啥,开饭啦!真是一个个的吃啥啥干净,干啥啥不行。我这是做了啥孽啊?”
林向红脸上笑了笑,她知道婆婆这是指桑骂槐呢,骂的再难听,那也是骂的老三媳妇。她是老太太的远房侄女,在家一向很得脸,她男人又是大队的记分员,婆婆很少对她摆脸子,这可是她最得意的事,每回回娘家头都抬得高高的。
再看看老三媳妇,正低着头又往嘴里塞了啥。一副完全没听到,丝毫不在意的样子,顿时心里一哽。
这脸皮真是比城墙还厚了。
很快,饭菜上了桌子,防止沈美华偷吃,老太太是盯着大媳妇和二媳妇上的饭菜,没让三媳妇沾手。
结果沈美华等老太太走了,就将姚月明给招到身边,往她嘴里塞了几粒花生。又偷偷放了一把在他口袋里。
姚月明赶紧咀嚼了几下,然后一脸佩服的看着她妈。家里的粮食都被老太太给锁在房间里,她妈还能弄到花生,这本事真大啊。
“月明啊,你可要好好坚持干活啊,咱家就靠着你了。这几天辛苦过了,就没那么忙了。妈这腰还没好,明天妈还在家里休息一下。你放心,晚上还是妈做饭,回头我给你偷个鸡蛋。我和你说,你一天挣的工分,还不够换个鸡蛋呢。你赚了。”
姚月明:“……”就知道不该有什么指望的。
饭菜上了桌子,一大家子围着一张四方桌吃饭。姚家人口众多,姚爷爷和姚奶奶也才五十多岁,也是家里的劳动力。在家里拥有绝对的权利。说起来,这姚家在跃进大队,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姚家的老爷子姚红军和大队长姚建设是嫡亲兄弟,都是当年的抗日战士,参加过许多著名的战役。抗日战争结束后,老爷子还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立过两个二等功,三个三等功,现在因为当年在战场上受过的暗伤退下来了,可是每个月的工资丝毫不比那些工人来的差。
而且老爷子虽然提早退休了,当年在部队的人脉还留着,老爷子也是个精明的,轻易不会动那些关系。大队长姚建设也非常尊重自己的哥哥,据说当年在战场老爷子救过自家弟弟不少次呢。姚红军和媳妇林春菊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姚大伯姚国栋是个看起来老实耿直,实则精明重利的粗壮汉子,因为他头些年赶上好时候,生产队还有小学。念了几年书,混了个小学毕业,据说要不是年成不好,初中也能上。现在是大队的记分员,让老两口很长脸,是家里说话第三有分量的人。他媳妇林向红也是个有小心思,喜欢计较的人,但是很喜欢捧着老太太,所以两口子很得姚奶奶喜欢。
姚二伯姚国强只知道卖力干活,是锯嘴的葫芦,不会说话,只会埋头干活,在姚家,地位是最低的。他媳妇王桂花看起来老实。但是姚月明三岁的时候曾经私下里被王桂花给警告过,让她不要偷懒,多干点活计。所以知道这个二伯娘也不是个简单的。
他爸妈姚国安两口子就不用另外说了。除此之外,姚家第三代里面,姚月明有了三个堂兄和一个堂弟,两个堂姐。
大伯姚国栋有三个孩子,大堂哥姚春生十四岁,也早早下地干活,不过因为是家里的长孙,所以很晚才下地干活,也养的有些娇气。二堂哥姚夏生十三岁,表面脾气很温和,但是姚明月觉得她很圆滑。姚萍萍是大房最小的,因为长得好,即使是女娃,也颇为宠爱。
三堂姐姚秀秀十三岁,是家里干活的一把手。四堂哥姚秋生十一岁性子活泼好动,看起来聪明其实憨憨的,经常被当枪指使。至于小堂弟姚冬生,现在才三岁,都是二叔的孩子。
另外还有一个姑姑姚梅花嫁到了镇上,是姚奶最最得意的事之一,每次姑姑带东西回家,哪怕是一袋糖,都够她在村口吹嘘半天。
今天的饭菜很香,菜一上桌,姚国安夫妇俩就疯狂盛饭、夹菜,盛了两大碗豆腐汤,捞的都是干货。姚国安将两碗饭塞给姚月明,轻轻推了她一把,让她回房。姚月明立马紧紧抱住,扭头就往房间里跑。姚老太阻止不了,气的直骂人,比猪还懒,吃的比猪还多。
夫妻俩也不吵,抱着吃食飞快跑回自己房间,房门一关,将姚老太的怒骂声隔在外面,开开心心的扒拉饭碗,今天吃的是晶莹饱满的大米饭,真的太香了!多久没吃这么饱了!
豆腐又嫩又滑,好好吃!蛋花香喷喷的,更好吃!
骂就骂呗,又不会少块肉,机会难得,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平时姚奶算着人头做饭,手头抠,大家只能吃个半饱,省下来的都给姚萍萍三姐弟开小灶了。
外面,姚萍萍听着奶奶的咒骂声,低头看着少了一小半的饭菜和米饭,不悦的蹙眉头,心里冷哼一声,小叔夫妻俩依旧这么极品,他们生的女儿就是小极品,都讨厌! 家里其他人也很无奈,小弟小叔一家果然还是这样的操作,今天小弟小叔一直上工还以为他改了呢,这下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