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蒙雨自然答应,事实上,他从听见“烟花柳巷”四个字开始,脸色就已经不对了。
当今圣上贪图享乐,行宫别院建了一个不够,还在跟户部扯皮要建第二个,那里头住满了环肥燕瘦的女人,除了正经的秀女,还有不少身家清白的女伎,听说“行至宫墙下,夜夜丝竹声”,好不热闹。
上行下效,到如今,男子婚前狎妓,或是有那么一两个通房,都是常见之事,只要不搞出孩子,一般也没人指责。
可定北侯府这一群是什么人?
他们人在北地,可他们宠爱女儿/妹妹的名声,全京城都听过。这样的人家,能允许女婿婚前狎妓?
反正陆蒙雨不允许。
吃罢饭,他便带着人,一脸肃容出了府。
陆兆雪半点不担心,在边关时,人员往来比京中更复杂,打听个人这种小事,连她都能办,更别说几位经验更丰富的哥哥们。
不用多久,陆蒙雨就能在染香楼头牌的屋子里发现苑劲松,到时候要怎么闹,就不关陆兆雪的事了。
这婚约,本就是口头协议,只要她家当作无事发生,事情本也成不了。
霜居前日伺候了她一整夜,这会儿,陆兆雪给她派了个轻省的活,让她去院里看着他们整理东西。陆兆雪拢着袖子,带着寄月在府里闲逛起来。
定北侯府分内外院,寻常人家女子无事不得去外院,在陆家却不是这样。陆兆雪只要想去,哪儿都去得。
院子里的树上还落着未融的薄雪,与满是积雪的假山相映成趣,别有一番景致。她在家中里里外外走了一圈,最终在西面园子里一堵白色的高墙前停下,仰头往上看。
她四个大丫鬟,霜居、寄月、亭幽、镯锦,各有所长。其中寄月的身手最好,陆兆雪看了一会儿,问:“这墙,若想要不惊扰人,你上不上得去?”
寄月被她吓了一跳:“小姐,你在说什么胡话!”
“你回答我便是了。”陆兆雪道。
大小姐想任性,下人们无一不从,反正天塌下来有定北侯府顶着,但不听小姐的话,府里却是要罚的。寄月尴尬片刻,还真认真估量了一下,最后说:“上墙不难,但奴婢听说质子府守卫森严,若是不知道换防巡逻的安排,过去之后就说不准了。”
没错,定北侯府的隔壁便是质子府。
也不知皇帝是不是担心质子逃脱,特地拿这尊“大佛”在这儿定一定。
陆兆雪“嗯”了一声,旋即莞尔:“你不用太紧张。”
寄月还以为她要说,她没真打算过去,没想到陆兆雪话锋一转,说,“其实西边从前也是咱们府里,谁说翻过去不是回家呢?”
寄月:“……”
寄月:“啊?”
这是一桩旧官司。
原本,侯府有东、西两个跨院,占了近半条街,因全家人常住北边,放着这么一个大宅子在京中浪费,留在京里打扫宅院的老奴在跟侯爷通信请示过之后,便将两个跨院之间封锁,在西边另开一道门,将西跨院赁了出去。
“后来,六年前的事你也知道。”陆兆雪说,“京中寸土寸金,咱们这位新皇要建行宫,要赏新贵,哪有那么多地?就盯上了咱们家这半座宅子,前些年,找了爹一个无伤大雅的小错处,说要把那半边宅子收回。”
后来就改成别馆,赐给了匈奴送来的质子住。
不过说起来——
寄月疑惑道:“匈奴人贼心不死,像这样的严冬,总要往南劫掠一番才肯罢休,像咱们府里,每年春节都忙着巡边,年都不能好好过,可又有什么法子?这样的匈奴,为啥要给京里送质子?”
要她说,虽说前朝的几位谢皇才能平平,但秉公处事,也算是合格的守成之君;但殷家这两位,真是一个比一个离谱,也就全靠太后了。
匈奴人信奉刀马,可不会向这样的皇帝投诚,可这质子,是天下刚改姓殷没多久的时候就送来的。
“问得好。”陆兆雪把手从袖笼里摘出来,对她竖了竖拇指,“我猜哥哥也会好奇,他回京这么些年,说不定去探过,等回头问问他。”
说着,她便开始往回走。家中差不多逛完了,这回陆兆雪走的是回自己院子的路,寄月在她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仍是有些不放心:“小姐,您到底想做什么啊?”
“你猜。”陆兆雪但笑不语。
她有很多想做的事,需细细谋划,一一去做,急不得,也不必急着宣之于口。
跨过一座月亮门,便到了陆兆雪自己的小院,那门口挂着块匾额,上书“十分春”。
“十分春”出自前人诗句,咏的是雪与梅,而这小院里也应景地种了一片红梅,如今正是季节,花在枝头开得正好,给素静冬日增添了几分鲜活。
这院子一开始就属于她,即使陆兆雪从未来过京中。父母与兄长们对她的爱重之心拳拳。
忙活了一下午,院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道上洒了盐,两名小厮正在扫雪。陆兆雪回屋小睡了片刻,重新梳洗起床后,又到院中打了套陆家家传的拳法,也就到了晚饭时分。
陆蒙雨也是这时候回来的,却带回来了一个叫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是听街头巷尾的地痞说,那苑四爱去烟花之地,最爱的便是染香楼的玉娇姑娘……但我欲去找他对质,却听说他今日求告到应天书院,同夫子说,他要上学。”
陆兆雪咬着半个厨娘特地为她做的虾饺,呆愣愣地看过去。
陆蒙雨双手一摊:“你也知道,我不可能无缘无故上门去跟国公夫人说这婚事算了,总要等母亲进京才行。”
他是兄长,是男丁,也是小辈,不好出面说这种事。
“不过你放心,只要你不愿,家里绝不会让你出嫁。”
陆兆雪慢吞吞地把虾饺吃了进去,掩住自己的意外。
以往,十五哥总能在染香楼逮到苑四,退婚退得顺利,这次却出了岔子。
陆兆雪在反复的重生里,得知了一件事,那便是世事无常,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只是人的一念之差,并不是她每一次重生,都能见证一样的剧情。人生毕竟不同于话本。
但是,一个人的本性却总是不会变的。苑劲松耳根子软,是脂粉堆里泡大的纨绔,大事不出格,却也不是什么上进的性子,他可能没去染香楼,却不会要求读书。
想来,是发生了她不知道的事。
其实……这样也好。
陆兆雪不怕意外,有意外发生,说明她也能活出全然不同的一辈子,她其实……很高兴!
“申初我小睡了片刻,睡前已给母亲去了信言明此事,加急送出了。”陆兆雪想了想说,“等开春,哥哥就要准备下场春闱了,这事就不劳烦哥哥。但我这回来没带多少人手,哥哥不如借我两个能办这事的小厮,我自己使人盯着。”
“话不能这么说,我下场不过试试,原也无甚把握,怎可为了考试,耽误你的事呢?”
“十五哥可是咱们家唯一的读书人,如何就妄自菲薄起来了。”陆兆雪笑说,“我可盼着你考个状元回来,光宗耀祖呢。”
“莫胡说,状元又不是地里的大白菜,能说要就要?你啊,惯会挤兑我。”
陆蒙雨无奈摇头。他并不打算放弃不管,但还是依言点了两个小厮。
他身边有一等男仆四人,名唤侍剑、扶刀、藏弓、弄锏,其中侍剑聪慧,扶刀机灵,一静一动,对京中市井之事也熟悉,便将这两人点给了她。
侍剑扶刀二人,陆兆雪也是认识的,此时她从席上站起来,躬身向二人作了个揖:“既如此,阿雪的事就劳烦二位哥哥了。”
侍剑眼疾手快,上前半步,虚扶住陆兆雪,不让她再弯腰;扶刀更是往旁边跳去,嘴里大叫:“三姑娘可折煞奴了!”
陆兆雪也就顺势站住了,不再下拜,只温婉地抿唇而笑:“二位哥哥在边关时高低也是个将领,即便是奴仆,却也不是一般的奴仆。如今世易时移,只能在府中做做杂事,已是耽误了,阿雪怎可无礼?”
陆兆雪随性跳脱,面上功夫却做得不错。陆蒙雨看她那副端庄样就一阵寒,用筷子点点几人,打断道:“行了行了,用不着这么客套,不过妹妹说的亦有道理,你们两个就当是在军中,反正妹妹如今的功夫,想要女扮男装从军,想来大哥也是能应允的。”
侍剑&扶刀:“是。”
他二人没伺候过姑娘,让十五公子这么一说才自在些。
陆兆雪要他们做的事很简单,一来,京中的烟花柳巷是有数的,各处都有相应的地痞流氓,也就是“地头蛇”了,她要他们跟各处搭上线,帮着盯苑四的行踪;二来就是,顺便看看京中有没有特殊的事情发生。
“妹妹是指什么?”陆蒙雨好奇。
“也没什么,我只是……”陆兆雪将下午在园子里和寄月聊的那些话说了出来,最后道,“我正好想问问十五哥,这些年可曾去咱家西隔壁探查过?匈奴放个质子在京中,真没有其他打算?”
若隔壁那个真是匈奴来的质子,她不信匈奴人不会想办法混进京城。
至于要做什么,那就猜不到了。她虽说重活许多次,但因为先前只想走大多数闺阁女子都走过的路,专注嫁人,就没太关注边防的事,只听说匈奴和鲜卑素有矛盾,再加上关外还有不少小国,形势复杂,经常起事端。
这辈子她有了别的打算,这方面自然要留心。
陆蒙雨拧眉看着她:“妹妹……”
他还记得自己离家前,小妹千娇百宠,被家里养得天真烂漫,常说边防之事有哥哥们操心,她便不学那么多了。
她身边,自有熟悉战事的护卫保护,出门玩也只在城里,还算安全,因此她不上心,家里也从不怪她。
可现在……
“妹妹长大了不少。”他不由得严肃了神色,“可是这些年哪里过得不快活?”
陆兆雪心说她哪里快活呢?但嘴上却是说:“哥哥多虑了,我只是……”
她顿了顿,捡了个最重要却也最不重要的由头,“只是不想嫁人了,少不得要多为以后考虑。若是匈奴人有什么阴谋,我在这京中也住得不舒坦不是?”
陆蒙雨眉头蹙得更紧:“你若是不想嫁人……不嫁人,又为何要住在京城?”
“因为我回去的话,十五哥就回不了北地了呀。”陆兆雪笑吟吟道。
陆蒙雨先是一怔,随后面色一冷:“谁在你面前嚼的舌根?”
当今圣上贪图享乐,行宫别院建了一个不够,还在跟户部扯皮要建第二个,那里头住满了环肥燕瘦的女人,除了正经的秀女,还有不少身家清白的女伎,听说“行至宫墙下,夜夜丝竹声”,好不热闹。
上行下效,到如今,男子婚前狎妓,或是有那么一两个通房,都是常见之事,只要不搞出孩子,一般也没人指责。
可定北侯府这一群是什么人?
他们人在北地,可他们宠爱女儿/妹妹的名声,全京城都听过。这样的人家,能允许女婿婚前狎妓?
反正陆蒙雨不允许。
吃罢饭,他便带着人,一脸肃容出了府。
陆兆雪半点不担心,在边关时,人员往来比京中更复杂,打听个人这种小事,连她都能办,更别说几位经验更丰富的哥哥们。
不用多久,陆蒙雨就能在染香楼头牌的屋子里发现苑劲松,到时候要怎么闹,就不关陆兆雪的事了。
这婚约,本就是口头协议,只要她家当作无事发生,事情本也成不了。
霜居前日伺候了她一整夜,这会儿,陆兆雪给她派了个轻省的活,让她去院里看着他们整理东西。陆兆雪拢着袖子,带着寄月在府里闲逛起来。
定北侯府分内外院,寻常人家女子无事不得去外院,在陆家却不是这样。陆兆雪只要想去,哪儿都去得。
院子里的树上还落着未融的薄雪,与满是积雪的假山相映成趣,别有一番景致。她在家中里里外外走了一圈,最终在西面园子里一堵白色的高墙前停下,仰头往上看。
她四个大丫鬟,霜居、寄月、亭幽、镯锦,各有所长。其中寄月的身手最好,陆兆雪看了一会儿,问:“这墙,若想要不惊扰人,你上不上得去?”
寄月被她吓了一跳:“小姐,你在说什么胡话!”
“你回答我便是了。”陆兆雪道。
大小姐想任性,下人们无一不从,反正天塌下来有定北侯府顶着,但不听小姐的话,府里却是要罚的。寄月尴尬片刻,还真认真估量了一下,最后说:“上墙不难,但奴婢听说质子府守卫森严,若是不知道换防巡逻的安排,过去之后就说不准了。”
没错,定北侯府的隔壁便是质子府。
也不知皇帝是不是担心质子逃脱,特地拿这尊“大佛”在这儿定一定。
陆兆雪“嗯”了一声,旋即莞尔:“你不用太紧张。”
寄月还以为她要说,她没真打算过去,没想到陆兆雪话锋一转,说,“其实西边从前也是咱们府里,谁说翻过去不是回家呢?”
寄月:“……”
寄月:“啊?”
这是一桩旧官司。
原本,侯府有东、西两个跨院,占了近半条街,因全家人常住北边,放着这么一个大宅子在京中浪费,留在京里打扫宅院的老奴在跟侯爷通信请示过之后,便将两个跨院之间封锁,在西边另开一道门,将西跨院赁了出去。
“后来,六年前的事你也知道。”陆兆雪说,“京中寸土寸金,咱们这位新皇要建行宫,要赏新贵,哪有那么多地?就盯上了咱们家这半座宅子,前些年,找了爹一个无伤大雅的小错处,说要把那半边宅子收回。”
后来就改成别馆,赐给了匈奴送来的质子住。
不过说起来——
寄月疑惑道:“匈奴人贼心不死,像这样的严冬,总要往南劫掠一番才肯罢休,像咱们府里,每年春节都忙着巡边,年都不能好好过,可又有什么法子?这样的匈奴,为啥要给京里送质子?”
要她说,虽说前朝的几位谢皇才能平平,但秉公处事,也算是合格的守成之君;但殷家这两位,真是一个比一个离谱,也就全靠太后了。
匈奴人信奉刀马,可不会向这样的皇帝投诚,可这质子,是天下刚改姓殷没多久的时候就送来的。
“问得好。”陆兆雪把手从袖笼里摘出来,对她竖了竖拇指,“我猜哥哥也会好奇,他回京这么些年,说不定去探过,等回头问问他。”
说着,她便开始往回走。家中差不多逛完了,这回陆兆雪走的是回自己院子的路,寄月在她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仍是有些不放心:“小姐,您到底想做什么啊?”
“你猜。”陆兆雪但笑不语。
她有很多想做的事,需细细谋划,一一去做,急不得,也不必急着宣之于口。
跨过一座月亮门,便到了陆兆雪自己的小院,那门口挂着块匾额,上书“十分春”。
“十分春”出自前人诗句,咏的是雪与梅,而这小院里也应景地种了一片红梅,如今正是季节,花在枝头开得正好,给素静冬日增添了几分鲜活。
这院子一开始就属于她,即使陆兆雪从未来过京中。父母与兄长们对她的爱重之心拳拳。
忙活了一下午,院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道上洒了盐,两名小厮正在扫雪。陆兆雪回屋小睡了片刻,重新梳洗起床后,又到院中打了套陆家家传的拳法,也就到了晚饭时分。
陆蒙雨也是这时候回来的,却带回来了一个叫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是听街头巷尾的地痞说,那苑四爱去烟花之地,最爱的便是染香楼的玉娇姑娘……但我欲去找他对质,却听说他今日求告到应天书院,同夫子说,他要上学。”
陆兆雪咬着半个厨娘特地为她做的虾饺,呆愣愣地看过去。
陆蒙雨双手一摊:“你也知道,我不可能无缘无故上门去跟国公夫人说这婚事算了,总要等母亲进京才行。”
他是兄长,是男丁,也是小辈,不好出面说这种事。
“不过你放心,只要你不愿,家里绝不会让你出嫁。”
陆兆雪慢吞吞地把虾饺吃了进去,掩住自己的意外。
以往,十五哥总能在染香楼逮到苑四,退婚退得顺利,这次却出了岔子。
陆兆雪在反复的重生里,得知了一件事,那便是世事无常,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只是人的一念之差,并不是她每一次重生,都能见证一样的剧情。人生毕竟不同于话本。
但是,一个人的本性却总是不会变的。苑劲松耳根子软,是脂粉堆里泡大的纨绔,大事不出格,却也不是什么上进的性子,他可能没去染香楼,却不会要求读书。
想来,是发生了她不知道的事。
其实……这样也好。
陆兆雪不怕意外,有意外发生,说明她也能活出全然不同的一辈子,她其实……很高兴!
“申初我小睡了片刻,睡前已给母亲去了信言明此事,加急送出了。”陆兆雪想了想说,“等开春,哥哥就要准备下场春闱了,这事就不劳烦哥哥。但我这回来没带多少人手,哥哥不如借我两个能办这事的小厮,我自己使人盯着。”
“话不能这么说,我下场不过试试,原也无甚把握,怎可为了考试,耽误你的事呢?”
“十五哥可是咱们家唯一的读书人,如何就妄自菲薄起来了。”陆兆雪笑说,“我可盼着你考个状元回来,光宗耀祖呢。”
“莫胡说,状元又不是地里的大白菜,能说要就要?你啊,惯会挤兑我。”
陆蒙雨无奈摇头。他并不打算放弃不管,但还是依言点了两个小厮。
他身边有一等男仆四人,名唤侍剑、扶刀、藏弓、弄锏,其中侍剑聪慧,扶刀机灵,一静一动,对京中市井之事也熟悉,便将这两人点给了她。
侍剑扶刀二人,陆兆雪也是认识的,此时她从席上站起来,躬身向二人作了个揖:“既如此,阿雪的事就劳烦二位哥哥了。”
侍剑眼疾手快,上前半步,虚扶住陆兆雪,不让她再弯腰;扶刀更是往旁边跳去,嘴里大叫:“三姑娘可折煞奴了!”
陆兆雪也就顺势站住了,不再下拜,只温婉地抿唇而笑:“二位哥哥在边关时高低也是个将领,即便是奴仆,却也不是一般的奴仆。如今世易时移,只能在府中做做杂事,已是耽误了,阿雪怎可无礼?”
陆兆雪随性跳脱,面上功夫却做得不错。陆蒙雨看她那副端庄样就一阵寒,用筷子点点几人,打断道:“行了行了,用不着这么客套,不过妹妹说的亦有道理,你们两个就当是在军中,反正妹妹如今的功夫,想要女扮男装从军,想来大哥也是能应允的。”
侍剑&扶刀:“是。”
他二人没伺候过姑娘,让十五公子这么一说才自在些。
陆兆雪要他们做的事很简单,一来,京中的烟花柳巷是有数的,各处都有相应的地痞流氓,也就是“地头蛇”了,她要他们跟各处搭上线,帮着盯苑四的行踪;二来就是,顺便看看京中有没有特殊的事情发生。
“妹妹是指什么?”陆蒙雨好奇。
“也没什么,我只是……”陆兆雪将下午在园子里和寄月聊的那些话说了出来,最后道,“我正好想问问十五哥,这些年可曾去咱家西隔壁探查过?匈奴放个质子在京中,真没有其他打算?”
若隔壁那个真是匈奴来的质子,她不信匈奴人不会想办法混进京城。
至于要做什么,那就猜不到了。她虽说重活许多次,但因为先前只想走大多数闺阁女子都走过的路,专注嫁人,就没太关注边防的事,只听说匈奴和鲜卑素有矛盾,再加上关外还有不少小国,形势复杂,经常起事端。
这辈子她有了别的打算,这方面自然要留心。
陆蒙雨拧眉看着她:“妹妹……”
他还记得自己离家前,小妹千娇百宠,被家里养得天真烂漫,常说边防之事有哥哥们操心,她便不学那么多了。
她身边,自有熟悉战事的护卫保护,出门玩也只在城里,还算安全,因此她不上心,家里也从不怪她。
可现在……
“妹妹长大了不少。”他不由得严肃了神色,“可是这些年哪里过得不快活?”
陆兆雪心说她哪里快活呢?但嘴上却是说:“哥哥多虑了,我只是……”
她顿了顿,捡了个最重要却也最不重要的由头,“只是不想嫁人了,少不得要多为以后考虑。若是匈奴人有什么阴谋,我在这京中也住得不舒坦不是?”
陆蒙雨眉头蹙得更紧:“你若是不想嫁人……不嫁人,又为何要住在京城?”
“因为我回去的话,十五哥就回不了北地了呀。”陆兆雪笑吟吟道。
陆蒙雨先是一怔,随后面色一冷:“谁在你面前嚼的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