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已经停了。
她的身体仍然发抖,他叫了她好几遍她才回神来,直愣愣地看他,一副没有明白的模样。
外头的天又恢复了清明,那暖阳从敞开的门窗透进来,照得人安心惬意,仿佛刚才邪祟作怪只是一场诡奇之梦,虚妄又荒诞。
“小西。”他一只手轻去触她,她仍有所防避,往后缩了一缩,他企图宽慰她脆弱的神经,温声轻语道:“没事了。”
她拧得铁紧的面略略舒展了一些,看了看面色沉稳的他,又看看窗外,似乎松懈下来。
他不动声色地握住了她的手臂,另一只手轻贴她的拳口。
“可以放开了。”他温柔地说道,声色轻柔地好似缥缈云间悠然而下的一朵飞羽,轻软得不成样子。
他面上含了溢着清甜花香的温煦春风,他慢慢去触她的指骨,将她紧攒的手松开。
一支嵌着翎羽的翠碧玉钗自她掌心滑下,落入他的手中。
“——盛夏即寒冬,相逢亦诀别。”
“毁了罢——你若如此下去,这式神吸附于你,耗你精气,毁你修行,你将要万劫不复。”
“——寂之,是我糊涂了。”
他手掌翻覆,眼望着那玉簪滑落,“吧嗒”一声,即在他面前一折两段,断裂的碎玉落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似曾相识。
他骤然失色,头一下子痛了起来,仿佛随时就要裂开。
一时天旋地转,他脚步不稳,跌撞着往后退了几步,反手撑在镜台,另一只手捂住了疼痛欲裂的双目,很快,从那捂着的指缝间流出鲜红色的血水来。
郎小西心头猛然一怔,面色煞白,她的目光从他痛苦万分的身上挪开,回到碎落在地的翠玉珠钗上。
神思恍惚不定,一晃眼,那碧色玉钗生生变幻为一根森森白骨,她惊恐万分的脸上再没有一丝血色,她颓然倒地。
“——是小蛮骸骨打磨而成的簪子——他让你一直带着,不许私自取下来。”
“——只有在他愿意清醒的时候,他才有可能真正清醒——他早已分不清现实与虚幻,最终只会选择逃避,慌不择路的逃避——”
“——在梦里你可是可以永远和他在一起呢。比现实更像现实,比梦更像是梦。”
“——如果是梦,总有一天会醒过来的。”
“——你以为现在是在何处?”
“——在梦里。”
一滴水自荷叶间滑下,溅落到平静的水面上,漾起层层涟漪,万物随之一层一层碎裂开来。一时之间,镜象坍塌。
他睁开紧闭的双目,望着周遭风卷石破,她瘫坐在地,不言一语。
一切皆然虚无。
他见她抬起头来目视自己,眼里俱是悲戚。
心口被撕裂开来。
即刻,他被卷入深深迷雾当中。
黄昏后,月上柳梢头。
西侧回廊的境头是偏废的宫苑,少有人踏足,杂草没过膝盖,茎蔓肆意攀爬疯长,池里寥寥落落地竖着几株枯黄的茎干,因为无人打理,显得衰败而伤感。
她在此等候一人,她不确定他会不会来,但除了在此等待,她再想不出其他办法。
入夜后的秋凉叫人手足无措,被日间烈阳蒸出的阵阵汗液已经消散,衣襟间仍有粘腻的不适,但微风吹过来,却有一种往骨子里浸得寒凉,暖阳当空与这寒月相映,仿佛这地方隔了几个时辰,就换了一个地界一样。
“得势与失势,不过如此。”她轻喃自语。
荒草漫过她的裙摆,冷月浸透她的衣衫,她远山之下的眼眸里尽是孤寒。
簌簌风声在耳边急奏,半枯半荣的叶骤然下落,堆聚起来的残叶若波涛一层层地向前推进,到她脚边突然停下。
她抬起头,一道玄虚的影,自暗黑深处显现。
她不自觉地舒了口气,脸上也显出些欣喜来。
“你最好不要乱动。”他若流动的烟云,刹那间出现在她的面前。
她抬起的脚瞬间落了回去。
枯叶发出飒飒的响声,像是凌厉的刀刃划割轻风。
“主祭大人,我在这里等了你好久。”她低眉顺目地行了一礼。
“你和你姐姐一样,都喜欢擅作主张。”他自顾她身边经过,未作停留。
“是她惹恼到你了么?”她侧面看向他。
他停下脚步,笑着往后退了几步,附在她耳旁说道:“你怪错了人,虽然我的确想要借此给她点颜色,但事实上,这件事的源头是你——是你惹恼到不该惹恼的人了。”
“是谁?”
“这点你应该比我清楚。”他唇角含着轻笑。
“传闻说你和她一向不和。”
“传闻还说你们季孙姐妹情深似海。”
他见她面色发白,笑了笑道:“我奉劝你无须再做徒劳之事,你已求过她几次,敢问她的心是否比冰石还要坚硬?”
“没想到出尘绝然的主祭大人还须依附他人办事。”
“我也没想到自视甚高的女祭大人会有摇尾乞怜的这一天。”
“这条荒僻之路通向秘道,你们暗中勾结,难道不怕我上报天听。”
“那你就把他彻底得罪了。”他笑了笑,“你大可以试试。”
他说到此处,轻提了脚步,落叶随着他徐缓的脚步向前推行。
“你与其在这扑腾吵闹,不如多备些冥器,好送他上路。”他轻笑着向前而去,继而消失在无边黑暗当中。
夜色真是空寂,孤月被树荫遮蔽,秋风吹拂过来带着深重凉意,叫她忍不住发颤。
她径自蹲踞下来,将凄冷的面抱入怀中。
他拒绝了她。
同样,白日间她也拒绝了那位伤心的妇人,那个她现在只能称作他人的人。
“我求求你救救阿昊,他虽不是你一母同胞,但你们自小一起长大,他叫你一声大姊,你们应有些许情分——他纯良至善,自我可怜的芷儿病殒,他应是你最亲近的人了,你母亲早逝,我自问未曾亏待于你,也从未这样求你——”
“你一定会有办法的是不是?你一定要救救他,只有你能够救他——”
母亲,我何尝不想救他?正如我何尝不想与你相认。
身居此位本就如履薄冰,我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有太多的无能为力,我早已不是那个骄横霸道、不可一世的季孙二小姐,却还是这般任性妄为,您是否会对我失望至极?
我只是不想一无所有。
我已近一无所有。
之前我看不上她口口声声德善为人,实却为一己私欲,陷季孙一族于不义,可是现在的我不正做着同样的事情?仅仅一念之间,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不是我所能想到的。
或许我开始有些理解她了,但我永远不能原谅她。
她将面孔从紧抱着的双臂中抬了起来,昏暗的月色掩去她面上大半的伤悲,她以衣袖拂去泪水,哀痛难忍的面色又恢复如初。
一阵风起,一只黑背白腹的大猫从梧桐木上跳下来,它用前爪向外推去,高昂了头,舒舒服服地伸了一个懒腰,懒懒散散地瞥头看了她一眼。
这样的目光真叫人不舒服,即使出自一只微不足道的牲畜。
“你一定认为我惨景凄绝,无路可退。”她眼中充满恨意。
便在下一刻,她神思凝聚,起手一道烈符,直直向它扑去。
伴随着那道汹涌火光,它们一同消散而去。
她的身体仍然发抖,他叫了她好几遍她才回神来,直愣愣地看他,一副没有明白的模样。
外头的天又恢复了清明,那暖阳从敞开的门窗透进来,照得人安心惬意,仿佛刚才邪祟作怪只是一场诡奇之梦,虚妄又荒诞。
“小西。”他一只手轻去触她,她仍有所防避,往后缩了一缩,他企图宽慰她脆弱的神经,温声轻语道:“没事了。”
她拧得铁紧的面略略舒展了一些,看了看面色沉稳的他,又看看窗外,似乎松懈下来。
他不动声色地握住了她的手臂,另一只手轻贴她的拳口。
“可以放开了。”他温柔地说道,声色轻柔地好似缥缈云间悠然而下的一朵飞羽,轻软得不成样子。
他面上含了溢着清甜花香的温煦春风,他慢慢去触她的指骨,将她紧攒的手松开。
一支嵌着翎羽的翠碧玉钗自她掌心滑下,落入他的手中。
“——盛夏即寒冬,相逢亦诀别。”
“毁了罢——你若如此下去,这式神吸附于你,耗你精气,毁你修行,你将要万劫不复。”
“——寂之,是我糊涂了。”
他手掌翻覆,眼望着那玉簪滑落,“吧嗒”一声,即在他面前一折两段,断裂的碎玉落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似曾相识。
他骤然失色,头一下子痛了起来,仿佛随时就要裂开。
一时天旋地转,他脚步不稳,跌撞着往后退了几步,反手撑在镜台,另一只手捂住了疼痛欲裂的双目,很快,从那捂着的指缝间流出鲜红色的血水来。
郎小西心头猛然一怔,面色煞白,她的目光从他痛苦万分的身上挪开,回到碎落在地的翠玉珠钗上。
神思恍惚不定,一晃眼,那碧色玉钗生生变幻为一根森森白骨,她惊恐万分的脸上再没有一丝血色,她颓然倒地。
“——是小蛮骸骨打磨而成的簪子——他让你一直带着,不许私自取下来。”
“——只有在他愿意清醒的时候,他才有可能真正清醒——他早已分不清现实与虚幻,最终只会选择逃避,慌不择路的逃避——”
“——在梦里你可是可以永远和他在一起呢。比现实更像现实,比梦更像是梦。”
“——如果是梦,总有一天会醒过来的。”
“——你以为现在是在何处?”
“——在梦里。”
一滴水自荷叶间滑下,溅落到平静的水面上,漾起层层涟漪,万物随之一层一层碎裂开来。一时之间,镜象坍塌。
他睁开紧闭的双目,望着周遭风卷石破,她瘫坐在地,不言一语。
一切皆然虚无。
他见她抬起头来目视自己,眼里俱是悲戚。
心口被撕裂开来。
即刻,他被卷入深深迷雾当中。
黄昏后,月上柳梢头。
西侧回廊的境头是偏废的宫苑,少有人踏足,杂草没过膝盖,茎蔓肆意攀爬疯长,池里寥寥落落地竖着几株枯黄的茎干,因为无人打理,显得衰败而伤感。
她在此等候一人,她不确定他会不会来,但除了在此等待,她再想不出其他办法。
入夜后的秋凉叫人手足无措,被日间烈阳蒸出的阵阵汗液已经消散,衣襟间仍有粘腻的不适,但微风吹过来,却有一种往骨子里浸得寒凉,暖阳当空与这寒月相映,仿佛这地方隔了几个时辰,就换了一个地界一样。
“得势与失势,不过如此。”她轻喃自语。
荒草漫过她的裙摆,冷月浸透她的衣衫,她远山之下的眼眸里尽是孤寒。
簌簌风声在耳边急奏,半枯半荣的叶骤然下落,堆聚起来的残叶若波涛一层层地向前推进,到她脚边突然停下。
她抬起头,一道玄虚的影,自暗黑深处显现。
她不自觉地舒了口气,脸上也显出些欣喜来。
“你最好不要乱动。”他若流动的烟云,刹那间出现在她的面前。
她抬起的脚瞬间落了回去。
枯叶发出飒飒的响声,像是凌厉的刀刃划割轻风。
“主祭大人,我在这里等了你好久。”她低眉顺目地行了一礼。
“你和你姐姐一样,都喜欢擅作主张。”他自顾她身边经过,未作停留。
“是她惹恼到你了么?”她侧面看向他。
他停下脚步,笑着往后退了几步,附在她耳旁说道:“你怪错了人,虽然我的确想要借此给她点颜色,但事实上,这件事的源头是你——是你惹恼到不该惹恼的人了。”
“是谁?”
“这点你应该比我清楚。”他唇角含着轻笑。
“传闻说你和她一向不和。”
“传闻还说你们季孙姐妹情深似海。”
他见她面色发白,笑了笑道:“我奉劝你无须再做徒劳之事,你已求过她几次,敢问她的心是否比冰石还要坚硬?”
“没想到出尘绝然的主祭大人还须依附他人办事。”
“我也没想到自视甚高的女祭大人会有摇尾乞怜的这一天。”
“这条荒僻之路通向秘道,你们暗中勾结,难道不怕我上报天听。”
“那你就把他彻底得罪了。”他笑了笑,“你大可以试试。”
他说到此处,轻提了脚步,落叶随着他徐缓的脚步向前推行。
“你与其在这扑腾吵闹,不如多备些冥器,好送他上路。”他轻笑着向前而去,继而消失在无边黑暗当中。
夜色真是空寂,孤月被树荫遮蔽,秋风吹拂过来带着深重凉意,叫她忍不住发颤。
她径自蹲踞下来,将凄冷的面抱入怀中。
他拒绝了她。
同样,白日间她也拒绝了那位伤心的妇人,那个她现在只能称作他人的人。
“我求求你救救阿昊,他虽不是你一母同胞,但你们自小一起长大,他叫你一声大姊,你们应有些许情分——他纯良至善,自我可怜的芷儿病殒,他应是你最亲近的人了,你母亲早逝,我自问未曾亏待于你,也从未这样求你——”
“你一定会有办法的是不是?你一定要救救他,只有你能够救他——”
母亲,我何尝不想救他?正如我何尝不想与你相认。
身居此位本就如履薄冰,我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有太多的无能为力,我早已不是那个骄横霸道、不可一世的季孙二小姐,却还是这般任性妄为,您是否会对我失望至极?
我只是不想一无所有。
我已近一无所有。
之前我看不上她口口声声德善为人,实却为一己私欲,陷季孙一族于不义,可是现在的我不正做着同样的事情?仅仅一念之间,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不是我所能想到的。
或许我开始有些理解她了,但我永远不能原谅她。
她将面孔从紧抱着的双臂中抬了起来,昏暗的月色掩去她面上大半的伤悲,她以衣袖拂去泪水,哀痛难忍的面色又恢复如初。
一阵风起,一只黑背白腹的大猫从梧桐木上跳下来,它用前爪向外推去,高昂了头,舒舒服服地伸了一个懒腰,懒懒散散地瞥头看了她一眼。
这样的目光真叫人不舒服,即使出自一只微不足道的牲畜。
“你一定认为我惨景凄绝,无路可退。”她眼中充满恨意。
便在下一刻,她神思凝聚,起手一道烈符,直直向它扑去。
伴随着那道汹涌火光,它们一同消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