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数月,我在府中养病,避不见客。

    南宫惜月回府颇勤,阿梧也来看过我好几回,却始终未见顾长清。

    待病好转了一些,我带着明远去了西郊大营,临行前大哥嘱咐我千万不要心软,不经磨砺不成才。

    我说:“你放心,我还想早一日卸甲归园呢!”

    一句话又惹得大哥盈了眼眶。

    或因年龄相仿的缘由,明远很快和阿木尔交好,并以兄弟相称。

    有时见他们结伴出入营中,便愈发怀念红绡。

    幼年我们也是如此,形影不离,并肩而战。

    我曾将她挂在胸口的银珠暗暗藏在身上,如今拿出来已无悲痛,只剩无尽的思念。

    每一个踏上战场之人,都希望有一个可信之人在侧。

    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求之不得。

    就算如我这般幸运得之,终究也会被战场无情卷走。

    有那么一瞬间,我无比希望顾长清真的能如他所言,拜相入阁,从此国无战事。

    但又清醒地知道,若真是国无战事,南宫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我曾无比恨战,是它夺走了我的家人;后又感恩有战,是它赋予了我守护家人的能力。

    娘说的对,我不是个太聪明的人,在永安城成不了事。

    能成就我的,只有战场。

    能摧毁我的,也只有战场。

    人人都说爷爷是个大智之人,我却一直觉得,娘才是将军府中智慧最大的人。

    只可惜娘如今也老了,她来营中看我,为我上药,见到我千疮百孔的病躯泪如雨下。

    她说她一直很后悔,后悔帮我说服爷爷,后悔让我上了战场,还说众多孩子之中,对我最不公平。

    说着说着便大哭起来,还说她死了一定要下十八层地狱,替南宫家赎清对我犯下的罪过。

    我也不知该怎么劝她,只说我从未后悔过,也并未觉得苦,反而很自豪,尤其是将大哥从西州换回来之时。

    如此一说,她哭的更伤心了,怎么劝也劝不住。

    我便只好任她哭,哭完之后她把明远叫进帐中训话,敦促他一定要成器,万不能辜负了南宫家,辜负了我。

    以至于娘走之后,明远凄凄切切地过来找我,问我:“姑姑,明远一定要当将军吗?”

    我抚着他的头安慰:“若姑姑还在就不必,但若姑姑不在了,你便没得选了。”

    明远闻言痛哭出来:“姑姑,你是要死了吗?”

    稚嫩的话语让我忍俊不禁,我说:“姑姑不会死,姑姑答应过一个人不能死,所以不会死。”

    他又抽泣着问我:“那姑姑是答应了谁?是三清天尊吗?我娘说三清天尊可保人长命百岁。”

    这不禁令我想起景明观的三清天尊,以及玉川子道长的话,于是缓缓道:“是,就是三清天尊,是他保我不死。”

    明远这才停止了哭泣,抽抽泣泣往帐外走,走了两步又折回来,哭腔犹在,但神色严肃,他说:“姑姑,我明早一定不会再偷懒了,以后都不会了。”

    我点头说好,快去睡吧,他颤颤巍巍地出了帐。

    那一夜我未能眠,我想再活久一点,更久一点。

    自那之后,我不再逞强,只食流食,滴酒不沾。

    身体逐渐又好了一些,我带着明远在城外巡营,碰巧遇见归城的顾长清。

    他从马车上下来,明远问他是谁,我想了想,让明远叫他世伯。

    顾长清听闻明远如此叫他,倏地笑了,将随身的玉珏赠予他作见面礼。

    若我没记错,那枚玉珏该是圣上所赐。

    遂问他为何待明远如此之好,他笑而不语,邀我一同去景明观。

    我说不了,我还要巡营。

    他却十分坚持,说会在景明观中等我,来也好,不来也罢,都随我。

    说罢便走了,走之前又赠与明远一把折扇,上书: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明远问我此句何解,我摇头,不甚太懂。

    他呲了呲牙,只道这位世伯着实大方,我不可置否。

    巡完营天色已晚,我在营中眺望不远处的清泉山,最终还是去了。

    玉川子道长仙逝之后,景明观清冷了许多,顾长清立于石阶之上,对着将谢的一树梨花出神。

    见我走上来,微微笑了。

    我很少见他真的笑,大多只是稍稍咧嘴,作出笑的样子。

    但隐隐觉得这一回是真的。

    他告诉我,若太子顺利继位,他便会成为大珩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辅。

    我诧然,你不是拥立永王吗?如何又偏向太子了。

    他看了我一会儿没有说话,半响才说我果然只适合沙场。

    我耸肩一笑,权当他在夸我。

    尔后又生出些许担忧:“那若不顺利呢?”

    他没有接话,转言说山上的梨花总比山下开得晚一些。

    我追问他不顺利会如何,他反问我:“你在战场时,可曾想过自己会败?”

    我说:“不曾,只能赢。”

    他点头:“我也是。”

    但我还是没明白他的意思,执着地问他:“那万一败了呢?”

    他释然一笑:“便似那西州黄沙埋忠骨,随风一散。”

    我虽未读许多书,但这一句我听懂了,我劝他收手,一切或许还来得及。

    他却说,回不了头了,本就是条不归路。

    我说,这不仅是你一个人的生死,会连累整个顾家。

    他讽笑一声,称顾家已经死过一回了,不怕再有第二回。

    我一时语结,不知该如何劝他,斟酌了良久才道:“那若我说,我不愿看你死呢?”

    他猛地一怔,看向我的眼神中有太多的惊异。

    我说:“你为我做的一切,我都知道,只是无力偿还,唯一的能做的便是祈盼你好,至少比我好。”

    他看着我不说话,我又说:“我这半生,双手染透鲜血,负了你,也负了红绡,更负了自己,但却从未后悔。若再来一次,我依然这样选。”

    说着我别过头去:“我是说万一,万一出了事,牵连至你,我可能……可能甚至连一句话也不会为你说,你明白吗?”

    他说:“我明白。”

    我问他:“既然明白,为何还要去做呢?”

    他却说:“正因明白,才更要去做。”

    末了,他又说:“你也该明白一件事,你可以去守护别人,我便可以守护你。”

    我无力再说些什么,眼泪几度眼眶,最终却没落下泪来。

    我发过誓,我不会再哭,尤其在他面前。

    我们就那样站着,也不再说话,似一种固执的对抗。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缓缓开口:“我们为何不能像从前那样,有说有笑,不管发生什么,都当作若无其事呢?”

    我欲回他,却还是说不出话来。

    他又说:“初遇你时,你我都只十七。而今十多年过去,也将不惑之年。我时常在想,明明不是什么好命之人,你为何总是笑得那般没心没肺。后来才明白,你早已习惯将苦做乐,也早已忘了善待自己。”

    他还说:“你道仕途艰险,又曾想过沙场凶险百倍?你每一次离开永安,我都以为是诀别。你可知在西州时,我为何不愿回信?”

    我摇头,他说:“我怕回了,就再也收不到了。”又说,“你出征,我不敢拦,受伤不敢问,亲友辞世,更不敢宽慰。你藏的太好了,我怕拆穿你,只会让你更痛。”

    泪水悄然滑落我的脸庞,我抬手无声拭去。

    顾长清却看着我笑了:“后来我就想,我不能只如此看着你了,一定要去做些什么,虽然我知道,你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有人为你做些什么。”

    他直直走到我跟前:“但我仍然要做,如你一般,从未有悔。”

    说着忽然搂我入怀,在耳边轻轻说:“一直很想抱抱你,十二年了,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言罢又松开手,笑说:“南宫山月,我知道你是个说话算话的人,第一次去西州时,你曾答应过我,绝不会死在战场上,如今我只希望你会一直信守承诺,其他的……我都不要了。”

    他还说:“我也答应你,绝不会死在朝堂上,所以别为我担心。”

    那晚天边挂着清冷的残月,我看到他眼中有盈盈泪光,我也很想抱一抱他,最终却没有伸出手。

    只记得那一树残花,格外凄美。

章节目录

请君三尺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黎多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黎多雪并收藏请君三尺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