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腐尸案(二)
第二天,刑侦小队还是和昨天一样,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李佳玉和蒋子明负责,去村里调查死者最后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路由曾吟秋和陈鹏负责,去李辉和杨丹工作的皮鞋厂,调查清楚李辉和杨丹11号至17号的行踪。
第三路则是由谢瑞章和邵赵负责,去王马11号下午所待过的宾馆核实情况,同样和后续的行踪。
一直临近中午,一行人才陆陆续续回到警局,待人到齐后,开始汇报。
李佳玉理了理笔录资料,由她先开始
“经排查走访,死者最后出现的时间为11号中午,有人看见死者当时正在往回家走的路上。据悉,死者应是回去吃饭,儿媳杨丹从今年年初开始,每天中午下班后都会从厂里回去给死者做饭。这一点,在报案失踪登记里有说明,11号中午这天,杨丹正常回家,和死者一起吃了饭后杨丹收拾好离开上班,中间并未有什么异常。直到死者下午失踪后,没一个人再见过死者。”
“在这之前,死者原本中午都是托付给其侄子,在侄子家吃午饭,也就是李辉的堂兄李大强,李辉会支付一部分饭钱。但是中间发生一些金钱上的矛盾,便取消了。并且了解到,李大强妻子,张雪,对于死者在自家吃饭这事上心中有所不满。一是觉得要照顾死者麻烦外不说,二主要认为李辉饭钱交少了,占了他们家便宜。外加一些小摩擦,长期积累下来自然爆发争吵,后面李辉便没将死者交由李大强家照顾了。虽是亲戚,且住得也近,但两家关系其实挺一般的。”
“故如今基本都是杨丹中午回家,专门给死者做饭,不过中午就只有杨丹和死者两人,李辉不回家”
“也就是说,杨丹其实才是最后见过死者的人?”陈鹏道
“是的”李佳玉道
“中午死者返回的路上是谁看见的?在哪儿看见的?”谢瑞章问道
“村民赵大凤和她儿子,地点就在她们自己家菜地旁,当时两人正在浇菜,看见死者从旁边经过往家里走。调查过两边关系,没什么矛盾过节,属于普通邻理”李佳玉回道
待李佳玉说完情况后,紧跟着由邵赵接上
“有关王马11日到17日行踪,11日死者消失的下午,王马确实如他所言在宾馆。但是王马是当天下午才入住,从中午到出发准备去宾馆之前,王马独自在家里睡觉,随后才出发去的宾馆。至于去镇上宾馆的目的,和朋友打牌喝酒,这一点找到王马的朋友得到了证实。12号和13连着两天都在镇上和朋友一起出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期间14号调戏别人女朋友被打,15号又因辱骂人和一伙人发生互殴,一直到16号才返回村中,17号得知死者出事。”
“他下午几点出发去的镇里,当时有没有村民看见?”李佳玉问道
“有几个村民看见,那会刚好是午饭过后一两个小时左右,不过并没有发现王马有什么异样”邵赵道
“这个王马倒是嫌疑比较低?16号才返回来”蒋子明道
“还没听完呢”李佳玉到,看向曾吟秋
曾吟秋理好资料“李辉和杨丹11号至17号的行踪记录,两夫妻行程基本相同。11号都正常上班,中午杨丹离开工厂回家做饭,李辉并未离开,这点得到工友证实。下班回家后两人发现死者消失,于12号报案同请假一天,寻找死者。13号李辉返回皮鞋厂继续上班,杨丹则是又请了一天假,也就是14号继续寻找。15返回皮鞋厂,开始上班,期间并未有什么异样。”
“因杨丹和李辉有过离婚的打算,特意了解两人状况。据女工同事所说,两人虽然在同一个车间工作,但是平时很少说话,感情比较平淡。”
三组各自将了解到的情况都说完后,一群人开始分析
“显然杨丹的嫌疑是最大的,毕竟她是最后一个看见死者的人,具有充分的作案时间”邵赵道
“确实。从中午之后,便没有村民再看见死者。要么是杨丹一直将死者藏在家中,要么是在有人在杨丹离开后潜入家中带走死者。如果不是前者,谁能够做到在大白天的情况,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活生生的人带走,且没有一个村民看见?”蒋子明道
“但是,杨丹体型瘦小,死者力气大不说且患有精神疾病,能让死者听话的藏起来恐怕有些难度”陈鹏道
“中午是杨丹做饭,如果在食物中加入一些药物让死者昏迷什么的?也不是没可能?”李佳玉道
“但是她又要把死者藏在哪儿?才能够不被下班回家的李辉发现。我们不是没有搜索过他们家中,几乎没有很隐蔽且能够容纳得下一个男人的地方?”陈鹏道
“那李辉是同伙,夫妻两人一唱一和,自导自演呢?”李佳玉道
谢瑞章手指抵着下巴,正专注思考着队友的分析,忽然撇眼,瞧见一旁曾吟秋,不同于大家伙,曾吟秋冷冷淡淡挂着张脸,端坐着,目光一动不动的看着手中的笔录资料,一副出神的模样,于是故意开口点名道“曾吟秋,说说你的想法”
听见自己名字,曾吟秋头脑风暴一停,抬眸瞧见大伙齐刷刷的看着自己
“我?”曾吟秋道
“除了你,我们这还有谁叫曾吟秋”谢瑞章道
“我这会还不确定”曾吟秋敛眸淡声道
见状,大伙以为是其不自信,毕竟新人才来几天,有些不好意思说,于是纷纷安慰道“这有什么,说呗,不确定也没关系,大家都不确定,只是分析而已”
“看你还在看案件,是不是思绪还没理清,分析能力弱点也没事,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尽管说就行”邵赵道
“没事,小秋,说吧”陈鹏道
见大家伙这么鼓励自己,曾吟秋也不好推辞,道“那好吧”
接着,曾吟秋沉了一口气,说出一个让大伙同时惊愕的想法
“杨丹,可能在撒谎”曾吟秋神色认真道“她中午可能根本没有见过死者”
紧跟着,曾吟秋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缓缓道来“首先,没有人证明杨丹见过死者,村民只是看见死者往回家的路上走,知道杨丹会中午回家给死者做饭,但是并没有亲眼证实,杨丹的回答也是她的片面之词。”
“其次,关于当时失踪登记有关杨丹口述的部分十分奇怪,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曾吟秋说着,开始重复杨丹口述部分
“11号早上,中午下班回家,回家后看见公爹已经回来,坐在凳子上自言自语,我去厨房做饭,做好之后,就端上桌和我公爹一起吃饭。总共做了两个菜,弄了个豆腐还有炒了个三丝。我公爹总共没吃几口,豆腐可能就吃了十来口,三丝吃了可能二十来口,然后吃了半碗稀饭,就没吃了。我公爹一般中午都是这样,吃的比晚上要少很多,晚上会吃多一点。然后吃完,我收拾好碗筷,休息换了件衣裳,就走了。”
“这些看似没什么奇怪的地方,但是细看可以发现,似乎有些细节过头了。人在撒谎回答的时候,一般两种情况。第一要么是回答的模棱两可,因为心虚。第二,恰恰相反,则是提供过多细节,因为要使自己看起来很可信。试问,谁能记住自己中午吃了多少口饭菜?想来大部分人是记不住,更何况注意别人。”
“如果说死者是突然这天中午吃得少,所以印象深刻,那还有可能。但是并没有,杨丹自己说吃得少是很平常的事。且她几乎每天中午都会回来给死者做饭,已经是杨丹生活的一部分,当一件事习以为常,被忽略可能性会更大,更不会被注意。”
“所以会很奇怪,她为什么要撒谎,她不知道撒谎会增加自己的嫌疑嘛?撒谎的目的是什么?随后我发现应该是和王马有关”
“自昨天走访完从杨丹的表诉就感觉有些异样,特意留了一手,于是当晚看见她的定位在李家村七组32号附近”
“没记错的话,这是应该是王马家旁边,一男一女,深更半夜,外加夫妻感情平淡。此外,刚好11号中午王马自称一个人在家睡午觉,如果杨丹确实在撒谎,那她宁愿增加自己嫌疑人的身份,也不愿意被大家知道的事。很有可能就是11号中午,和杨丹吃饭的不是死者,是王马,两人极大概率是情人关系”
“不过这些都只是我的一个思路而已,并不能确切证明杨丹就是在说谎。但是,杨丹和王马两人肯定是有问题的,顺着他们这条线摸排下去,应该对案件侦破有极大帮助”
说完,曾吟秋再次看向大伙
气氛不知何时已经沉默了下来,在场的小伙伴眨巴眨巴眼,呆了
“不是…小秋你…都分析到这来了啊?”李佳玉惊愕道
“我还以为,你对自己分析能力不自信,不好意思说,结果…”
第一路由李佳玉和蒋子明负责,去村里调查死者最后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路由曾吟秋和陈鹏负责,去李辉和杨丹工作的皮鞋厂,调查清楚李辉和杨丹11号至17号的行踪。
第三路则是由谢瑞章和邵赵负责,去王马11号下午所待过的宾馆核实情况,同样和后续的行踪。
一直临近中午,一行人才陆陆续续回到警局,待人到齐后,开始汇报。
李佳玉理了理笔录资料,由她先开始
“经排查走访,死者最后出现的时间为11号中午,有人看见死者当时正在往回家走的路上。据悉,死者应是回去吃饭,儿媳杨丹从今年年初开始,每天中午下班后都会从厂里回去给死者做饭。这一点,在报案失踪登记里有说明,11号中午这天,杨丹正常回家,和死者一起吃了饭后杨丹收拾好离开上班,中间并未有什么异常。直到死者下午失踪后,没一个人再见过死者。”
“在这之前,死者原本中午都是托付给其侄子,在侄子家吃午饭,也就是李辉的堂兄李大强,李辉会支付一部分饭钱。但是中间发生一些金钱上的矛盾,便取消了。并且了解到,李大强妻子,张雪,对于死者在自家吃饭这事上心中有所不满。一是觉得要照顾死者麻烦外不说,二主要认为李辉饭钱交少了,占了他们家便宜。外加一些小摩擦,长期积累下来自然爆发争吵,后面李辉便没将死者交由李大强家照顾了。虽是亲戚,且住得也近,但两家关系其实挺一般的。”
“故如今基本都是杨丹中午回家,专门给死者做饭,不过中午就只有杨丹和死者两人,李辉不回家”
“也就是说,杨丹其实才是最后见过死者的人?”陈鹏道
“是的”李佳玉道
“中午死者返回的路上是谁看见的?在哪儿看见的?”谢瑞章问道
“村民赵大凤和她儿子,地点就在她们自己家菜地旁,当时两人正在浇菜,看见死者从旁边经过往家里走。调查过两边关系,没什么矛盾过节,属于普通邻理”李佳玉回道
待李佳玉说完情况后,紧跟着由邵赵接上
“有关王马11日到17日行踪,11日死者消失的下午,王马确实如他所言在宾馆。但是王马是当天下午才入住,从中午到出发准备去宾馆之前,王马独自在家里睡觉,随后才出发去的宾馆。至于去镇上宾馆的目的,和朋友打牌喝酒,这一点找到王马的朋友得到了证实。12号和13连着两天都在镇上和朋友一起出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期间14号调戏别人女朋友被打,15号又因辱骂人和一伙人发生互殴,一直到16号才返回村中,17号得知死者出事。”
“他下午几点出发去的镇里,当时有没有村民看见?”李佳玉问道
“有几个村民看见,那会刚好是午饭过后一两个小时左右,不过并没有发现王马有什么异样”邵赵道
“这个王马倒是嫌疑比较低?16号才返回来”蒋子明道
“还没听完呢”李佳玉到,看向曾吟秋
曾吟秋理好资料“李辉和杨丹11号至17号的行踪记录,两夫妻行程基本相同。11号都正常上班,中午杨丹离开工厂回家做饭,李辉并未离开,这点得到工友证实。下班回家后两人发现死者消失,于12号报案同请假一天,寻找死者。13号李辉返回皮鞋厂继续上班,杨丹则是又请了一天假,也就是14号继续寻找。15返回皮鞋厂,开始上班,期间并未有什么异样。”
“因杨丹和李辉有过离婚的打算,特意了解两人状况。据女工同事所说,两人虽然在同一个车间工作,但是平时很少说话,感情比较平淡。”
三组各自将了解到的情况都说完后,一群人开始分析
“显然杨丹的嫌疑是最大的,毕竟她是最后一个看见死者的人,具有充分的作案时间”邵赵道
“确实。从中午之后,便没有村民再看见死者。要么是杨丹一直将死者藏在家中,要么是在有人在杨丹离开后潜入家中带走死者。如果不是前者,谁能够做到在大白天的情况,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活生生的人带走,且没有一个村民看见?”蒋子明道
“但是,杨丹体型瘦小,死者力气大不说且患有精神疾病,能让死者听话的藏起来恐怕有些难度”陈鹏道
“中午是杨丹做饭,如果在食物中加入一些药物让死者昏迷什么的?也不是没可能?”李佳玉道
“但是她又要把死者藏在哪儿?才能够不被下班回家的李辉发现。我们不是没有搜索过他们家中,几乎没有很隐蔽且能够容纳得下一个男人的地方?”陈鹏道
“那李辉是同伙,夫妻两人一唱一和,自导自演呢?”李佳玉道
谢瑞章手指抵着下巴,正专注思考着队友的分析,忽然撇眼,瞧见一旁曾吟秋,不同于大家伙,曾吟秋冷冷淡淡挂着张脸,端坐着,目光一动不动的看着手中的笔录资料,一副出神的模样,于是故意开口点名道“曾吟秋,说说你的想法”
听见自己名字,曾吟秋头脑风暴一停,抬眸瞧见大伙齐刷刷的看着自己
“我?”曾吟秋道
“除了你,我们这还有谁叫曾吟秋”谢瑞章道
“我这会还不确定”曾吟秋敛眸淡声道
见状,大伙以为是其不自信,毕竟新人才来几天,有些不好意思说,于是纷纷安慰道“这有什么,说呗,不确定也没关系,大家都不确定,只是分析而已”
“看你还在看案件,是不是思绪还没理清,分析能力弱点也没事,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尽管说就行”邵赵道
“没事,小秋,说吧”陈鹏道
见大家伙这么鼓励自己,曾吟秋也不好推辞,道“那好吧”
接着,曾吟秋沉了一口气,说出一个让大伙同时惊愕的想法
“杨丹,可能在撒谎”曾吟秋神色认真道“她中午可能根本没有见过死者”
紧跟着,曾吟秋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缓缓道来“首先,没有人证明杨丹见过死者,村民只是看见死者往回家的路上走,知道杨丹会中午回家给死者做饭,但是并没有亲眼证实,杨丹的回答也是她的片面之词。”
“其次,关于当时失踪登记有关杨丹口述的部分十分奇怪,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曾吟秋说着,开始重复杨丹口述部分
“11号早上,中午下班回家,回家后看见公爹已经回来,坐在凳子上自言自语,我去厨房做饭,做好之后,就端上桌和我公爹一起吃饭。总共做了两个菜,弄了个豆腐还有炒了个三丝。我公爹总共没吃几口,豆腐可能就吃了十来口,三丝吃了可能二十来口,然后吃了半碗稀饭,就没吃了。我公爹一般中午都是这样,吃的比晚上要少很多,晚上会吃多一点。然后吃完,我收拾好碗筷,休息换了件衣裳,就走了。”
“这些看似没什么奇怪的地方,但是细看可以发现,似乎有些细节过头了。人在撒谎回答的时候,一般两种情况。第一要么是回答的模棱两可,因为心虚。第二,恰恰相反,则是提供过多细节,因为要使自己看起来很可信。试问,谁能记住自己中午吃了多少口饭菜?想来大部分人是记不住,更何况注意别人。”
“如果说死者是突然这天中午吃得少,所以印象深刻,那还有可能。但是并没有,杨丹自己说吃得少是很平常的事。且她几乎每天中午都会回来给死者做饭,已经是杨丹生活的一部分,当一件事习以为常,被忽略可能性会更大,更不会被注意。”
“所以会很奇怪,她为什么要撒谎,她不知道撒谎会增加自己的嫌疑嘛?撒谎的目的是什么?随后我发现应该是和王马有关”
“自昨天走访完从杨丹的表诉就感觉有些异样,特意留了一手,于是当晚看见她的定位在李家村七组32号附近”
“没记错的话,这是应该是王马家旁边,一男一女,深更半夜,外加夫妻感情平淡。此外,刚好11号中午王马自称一个人在家睡午觉,如果杨丹确实在撒谎,那她宁愿增加自己嫌疑人的身份,也不愿意被大家知道的事。很有可能就是11号中午,和杨丹吃饭的不是死者,是王马,两人极大概率是情人关系”
“不过这些都只是我的一个思路而已,并不能确切证明杨丹就是在说谎。但是,杨丹和王马两人肯定是有问题的,顺着他们这条线摸排下去,应该对案件侦破有极大帮助”
说完,曾吟秋再次看向大伙
气氛不知何时已经沉默了下来,在场的小伙伴眨巴眨巴眼,呆了
“不是…小秋你…都分析到这来了啊?”李佳玉惊愕道
“我还以为,你对自己分析能力不自信,不好意思说,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