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壁钟指向六点半,苏月被铃声惊醒,她关掉手机,迅速翻身起床,今天可容不得睡懒觉。

    拉开窗帘,举目眺望,万里无云的晴空,一片清明,沉澈如水,看来今天是个好天气。

    苏月洗漱完毕,换上黑色背心搭配薄款阔腿裤,外搭一件浅蓝色防晒衣,最后再戴上一顶编织草帽,整个人显得清爽又随性。

    平日里岛外来人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了避免过多叨扰其他村民,何瑞通常选择在自家招待外来投资商。苏月作为主要负责人有时难免需要作陪留宿,因此何瑞家中留有她的个人物品。

    苏月刚开房门,对面仿佛有所感应般,门在同一时间被推开。

    于是,两人不期而遇对上眼。

    前者衣着整齐面容怔愣,后者发丝蓬乱双眸含笑。

    宋向聿一夜未眠,身体疲惫不堪,却还是在听见外头动静时条件发射般起床开门,好在运气还不错。

    他的目光静静地停注在苏月身上,嘴角噙着分明的笑意。先开口和她道早安,语调慵懒低柔,仿若情人间的耳畔厮磨。

    当然苏月感受不到。

    她此时已没有昨日初见时的抗拒,但也远比不上旧友相见时的熟稔,简单点头以示回应。

    宋向聿丝毫不在意,接着问她早起准备做什么,昨晚睡前与何瑞约定过的出发时间是八点。

    苏月指了指厨房,说要做早餐。

    “那不如我也来帮忙吧。”

    不等她拒绝,宋向聿自顾自朝厨房走去,速度甚至比苏月还要快。

    他套上围裙,拉开冰箱,转头佯装看不见苏月脸上明显的嫌弃,桃花眼里满满的热情,干劲十足地问道:“我们要先做什么?”

    “......鱼粥。”

    苏月将海鱼洗净切块,海虾扒皮放置一旁,随后又切了些姜丝、葱段、香芹粒备用。起锅烧水,姜放入锅中煮上两三分钟,接着放入切好的鱼、虾至煮熟,最后加入芹菜粒、香葱碎。

    这会宋向聿负责的米粥已经煮好,他按苏月的吩咐分碗盛出摆在木桌上。

    最后苏月将锅中各类辅料倒入粥中拌匀,并撒上些盐和胡椒粉,简易版鱼粥就算完成。

    她还另外做了炒蛋,其他更复杂的就不会了。

    期间宋向聿时不时找她搭话,大多和暮邬岛有关,苏月一一作答,只是神色依旧很冷淡。

    何瑞还要赶着去主持村民例会,和苏月打过招呼先行离开,因此不和苏月他们一起用餐。

    四人吃过早饭,由苏月驾车,一行人坐上三轮车前往村庄开展实地考察,这是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

    没过一会,到达村口,宋向聿三人在苏月的陪同下,沿着陡峭的砂石小径漫步于乡野之间。

    整个村庄三面环山,举目远眺,视野最尽头是浩瀚如烟的大海,淡淡的薄雾缭绕在海面之上,渔船的轮廓在其中若隐若现。走道两旁错落交叉着七八间矮屋,屋檐大多由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砌而成,有些屋脊上还铺着用渔网绷紧的海草。此时天光已然大亮,庄子里却大多房屋紧闭,行人更是少见。

    陈舒时不时拍些沿途的照片以备参考,注意到这点,有些诧异问道:“村子里本就没多少人吗?”

    “不多不少吧,现在多半都是在赶海,所以没什么人。”

    “那医院、超市之类的?”

    “都没有,如果要看病,村里有位老中医。”苏月指了指左边,“最里面那间就是他家。至于超市的话,每隔半个月会有专人乘船去趟岛外带回来些日常用品。”

    陈舒将要点记下,心下了然:如果是这样的话,后续项目方案真正落地实施时,必须更多地考虑人文建设方面,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当地人利益,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吴平兴致不大高,反倒是陈舒一直在提问,宋向聿偶尔也会参与进来。

    游览完村庄,一行人重回何瑞家中用过午餐稍作休息后,立马前往海边。

    下午主要考察暮邬岛有待开发的特色海洋生态,所以苏月计划带他们去看珊瑚礁。

    暮邬岛周边海域日照充足,水质清澈,浅水区常年栖息着藻类共生的造礁珊瑚,最佳观赏时段便是下午三点至五点,这会正赶上退潮,也不至于太晒。

    吴平在半路上就十分热情地介绍:“宋总,这里的珊瑚礁是自然生成的,我听何工说海域面积将近整个岛屿的三分之一啊!”他脸上的横肉激动地颤抖着,连嘴角都在抽搐。

    宋向聿好像也萌生些兴致:“听上去倒是挺难得的。”

    “那是极其罕见啊!”吴平颇有些自傲,毕竟此次项目最先是由他牵头,当他将报告交上去时,还在部门内部引发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一座尚未被开发的海岛,还拥有海域极广的天然珊瑚礁群,其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这么说起来,我记得报告里好像还有些珊瑚照片是吧?”

    “是是是,”吴平没想到这位日理万机的宋总还会关注到这些,言语间卖弄之意更甚:“当初要不是我,恐怕还没这么容易发现这座岛。”

    宋向聿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宋总您还别不相信。”吴平急于自证,连忙从手机相册里翻出照片递给他。

    这是一张截图:正中央是某类红珊瑚局部图,和大众熟悉的模样不大相同——中间有一个网状的大洞,边沿也能隐约看见不同程度的断枝,最上方标着‘A市海洋珊瑚论坛’蓝色字样。

    “这是什么?”旁边的陈舒也看过来。

    “这是笙珊瑚。”吴平指了指相片,“你们看,这种匍匐状枝条,还有这些束状红色细管,直径大约在1毫米到2毫米。”

    宋向聿和陈舒两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陈舒嘴角扬起一抹淡笑,语速不急不缓:“就凭一张残缺图,未免有些武断吧。”

    “我不会看错的,这就是笙珊瑚。”吴平语气坚定。

    “那这照片又是哪来的?”

    “这是我逛论坛时无意间发现的,当时立刻就打电话过去,对面就是何工。苏小姐,你当时不也在场吗?”

    苏月突然被点名,有些堂皇:“嗯,那会大片珊瑚生病了,村里人都没经验。何叔只好发上论坛问问。”

    其实不止论坛,其余公共社交平台上何瑞也都有发,只不过最后只有论坛有答复罢了。

    “意思是我们即将要去的地方都会是笙珊瑚吗?”何舒转而向苏月确认。

    “你们待会到了自己看吧。”苏月回答得很含糊。

    何舒视线落回宋向聿,后者点头示意,两人又瞬间错开目光,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到了到了!”车都还没停稳,吴平火急火燎跳下,却被眼前一幕震惊到,半张开嘴,呆呆地愣在原地。

    潮水退去,整个海岸线泛着细碎金光,平时隐于水面之下的朵朵暗礁此刻完□□露出来,玄岩上长着赤红的火珊瑚,青中隐白的鹿角珊瑚,明黄的放射状菌珊瑚,石缝里还藏有薄荷绿拇指大小的树珊瑚......

    整片海域犹如一场天幕极光,如梦如幻,绚彩的光辉随着海风轻盈地流动,璀璨壮丽,让人如痴如醉。

    “天啊......原来不止有笙珊瑚啊!”仿佛有某种魔力般,吴平身体不受控制地向珊瑚更加靠近,不料没走几步就被苏月拦下。

    “不要靠太近。”苏月表情严肃,语气有些不耐烦:“你不知道珊瑚易碎吗?”说完她用略带责备的目光扫向宋向聿,那眼神就像是在说:管好你的人。

    后者原本就一直关注着这边动静,见苏月看过来,脸上是藏不住的惊喜:这可是她第一次主动看他。他扬唇轻笑,那双漂亮的桃花眼里满是安抚,说出来的话却刻薄无情:“吴平,你是想坐牢吗?那可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不敢不敢,宋总您说笑了!”吴平双手不停摇摆否认,目光不安地四处游走,面容窘迫。

    宋向聿不搭腔,视线仍停留在苏月脸上,挑眉示意,姿态散漫,那双漂亮的桃花眼暗示着:随你处置。

    到底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苏月觉得自己也有些反应过度,后续并未再多说些什么。

    一行人直到日落时分才再次回到何瑞家中,此刻何瑞已在家等候多时。

    “何叔!”苏月工作结束心情很不错,朝他招手示意。

    何瑞看着他们走来,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今天辛苦了。”紧接着又朝宋向聿一行人发出邀请:“晚上村民们准备了一场小型的篝火欢迎会,还望各位赏脸参加啊!”

    宋向聿和陈舒都说没问题,倒是吴平以太累需要休息为由推辞了。

    何瑞有些担心,问吴平是否需要留人作陪,他笑呵呵说不用,何瑞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

    宋向聿和陈舒需要换衣先行回屋,苏月被何瑞留下。

    她盘腿坐下,随手拿起木桌上何瑞带回来的菠萝放进口中,菠萝果肉软糯多汁,清甜可口,她吃得两颊鼓起,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好不痛快。

    何瑞等她吃完才问起今天的情况:“今天考察还顺利吗?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挺顺利的。”苏月回忆起他们见到珊瑚礁时的场景,客观答道:“下午去看珊瑚礁时倒不像其他公司一样嫌面积过大,害怕后期维护投入成本过高,反而挺兴奋的样子。”

    “那就好。”何瑞放心下来,想到什么,又慢条斯理道:“对了,你晚上记得邀请宋总跳第一支舞。”

    “为什么是我?!”

章节目录

明月流光,与你相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四月二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四月二三并收藏明月流光,与你相聿最新章节